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
小儿中医体质历来是中医儿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小儿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外在因素及自身调节的基础上形成的阴阳消长的特殊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稳定是相对的,可变是绝对的[1]。祖国医学在小儿体质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在复习文献后,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可以分为7型,并初步制定出了针对各型体质的中医保健方案。
王琦[2]以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征性,并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体质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罹性和病态发展过程中的倾向性[3]。《内经》即对体质开始有了认识,《内经》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主要类型,又根据五音的属性再分为五类,创立了最早的阴阳二十五人的体质类型。而小儿之体质特点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此论开小儿体质理论之先河。现代学者对儿童中医体质分型进行了许多研究。朱永芳[4]通过临床的体验,以四诊合参作为体质分型手段,按中医的寒热、虚实、气血、神色、形态等基本理论,认为小儿体质类型可分为正常体质、燥热赢瘦质、虚冷瘦弱质、腻滞肥胖质、晦涩浮胖质、倦怠萎软质六种。苏树蓉[5]认为小儿体质可以分为均衡质和不均衡质,不均衡质包括阳多阴少型(包括肺脾质和脾肾质)和阴多阳少型(包括肺脾质和脾肾质)。
0-6岁儿童是人生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体质是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与先天禀赋有关,与后天保健、养育、教育、饮食、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些常见中医体质类型,通过保健调整后,可以很快改善体质。异禀质外的其它体质均可以通过中药、传统疗法、教育等保健来得到较明显的改善,异禀质的改善相对较难。儿童体质正常与否,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常常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因此研究0-6岁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阅读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在参考前人研究[6]、[7]的基础上,研究认为0-6儿童中医体质分为7型:生机旺盛质、脾虚质、积滞质、热滞质、湿滞质、心火偏旺质、异禀质。
一、生机旺盛质
(1)定义。正常体质状态,生长发育正常,智力发育良好,精神状态好,疾病少,恢复快的体质状态。
(2)形体:身体健壮、匀称、生机勃勃、生长旺盛。
(3)素体表现:毛发润泽,皮肤柔嫩,面色红润有光泽,唇色红润,精力充沛,活泼强健,语声清晰,哭声洪亮和顺,耐受寒热,睡眠安静,饮食适度,辅食添加规律,无盗汗自汗,大便每天1次,成形不干燥,小便正常,舌体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滑或缓。
(4)饮食:食欲正常,饮食量按期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强,进食寒热食品,体内阴阳都能自行调和,不会出现明显不适。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正常,身高、体重发育规律,智力发育达到或超过正常同期水平。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能够很好的适应。不会因为突然的天气变化发病或出现明显不适。
(7)转化:平素不容易发病。即使发病,容易也治愈。
(8)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保健得当。
二、脾虚质
(1)定义。由于元气不足,脾气亏虚,以脾胃嫩弱、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形体:身体偏廋或虚胖,体弱。
(3)素体表现:神疲懒言,哭声较低,身体廋小或虚胖,安静少动,面色苍白或萎黄,自汗乏力,出汗多,动则尤甚,食欲减退,饮食量少,大便溏软,或夹不消化食物残渣,每日2-3次,小便量多或正常,舌色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4)饮食:食欲不佳,食量偏少,偏食、挑食。自我调节能力差,进食寒热食品,或饮食量稍多,即觉明显不适。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不佳或较差,身高、体重发育不达标,智力发育达到或低于正常同期水平。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突然的寒、热天气,常会导致小儿发生感冒、泄泻等疾病的发生。
(7)转化:易患疳积、泄泻、厌食、呕吐等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感冒、泄泻、厌食等疾病。患病之后易于转化为脾虚证型,患其他系统疾病之后易于出现脾虚夹积生湿的病理变化。
(8)成因:先天禀赋欠佳,后天饮食失调,乳食不节,饥饱失调,过食生冷或妄加营养等。
三、积滞质
(1)定义。由于脾胃嫩弱,功能减弱,伤食停乳,积聚中脘,滞而不消引起,以脾虚积滞、纳呆厌食、食而不化、腹满胀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形体:形体日渐羸瘦。
(3)素体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欠佳,易发脾气,时有哭闹,夜寐不安,有时可见吐乳或酸馊食物残渣,不欲吮乳,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酸臭或便秘,或夹有食物残渣,舌色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厚,脉细。
(4)饮食:食欲不振,饮食量较少,饮食不慎则觉明显不适。平素喜食油腻、生冷等难消化食物。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不佳或较差,身高、体重发育不达标,智力发育达到或低于正常同期水平。
(5)外界环境: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容易发生疾病。突然的寒冷或天气太热,会导致感冒、外感发热、泄泻等疾病的发生。
(6)转化:易患疳积、厌食、便秘、泄泻等疾病,可转化为营养不良,严重时可以影响小儿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7)成因:体质虚弱,饮食不当,乳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过食肥甘生冷和难以消化之物,停聚不化,气滞不行。
四、热滞质
(1)定义。由于脾气亏虚,饮食不节,以积滞化热,功能状态亢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形体:形体偏廋。
(3)素体表现:面红,下午或夜间面色潮红,或有低热,烦躁多啼,夜卧不安,或睡中头汗出,不耐热,口干,口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黄,食欲好,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
(4)饮食:平素恣食肥腻辛辣煎炒等食品,有时喜食冷的食物。自我调节能力差,尤其进食热气食品后,感觉明显不适。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不佳或较差,身高、体重发育不达标,智力发育达到或低于正常同期水平。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尤其天气突然转热,或者处于高温环境时,出现明显不适。
(7)转化:易患口腔溃疡、感冒、外感发热、便秘等疾病。患病之后易于转化为热滞证型,患其他系统疾病之后易于出现夹热滞的病理变化。
(8)成因:饮食不知自节,恣食、偏食,宿食不消,气机郁滞,久蕴化热;或气郁、血郁、痰郁、湿郁、情志郁结等日久化热而成。
五、湿滞质
(1)定义。由于脾气亏虚,湿浊阻滞,以脾虚湿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形体:形体虚胖。
(3)素体表现:面色萎黄或晄白,精神疲倦,不爱活动,食欲不振,口腻不渴,眼屎多,面垢多眵、神疲乏力,四肢困乏,厌食油腻,有时呕吐痰涎,纳呆,有时浮肿,脘腹痞闷,喜揉按,大便溏薄或泄泻,小便浑浊、量少或正常,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
(4)饮食:食欲差,食量不多,平素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自我调节能力差,尤其进食湿气重的食物后,感觉明显不适。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一般,有时身高、体重发育不达标,有时体重超过正常水平,智力发育达到或低于正常同期水平。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不能适应。尤其对阴雨天气感觉明显不适。
(7)转化:易患泄泻、痰饮、呕吐、黄疸、厌食、湿疹、痢疾、水肿等疾病。
(8)成因: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失常,体内水湿停聚。或长期在多雨或潮湿的环境状态下生活。
六、心火偏旺质
(1)定义。由于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以心火亢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形体:形体消瘦。
(3)素体表现:面红,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挑食,纳差,口臭,时有口舌生疮,眼屎多、较急躁,易发脾气,大便干结,小便黄,入睡难,睡觉易惊悸,夜间啼哭,哭声大,咬牙齿,怕热,睡着时,容易踢被子、掀衣服,嘴唇偏红,舌质红,苔黄干,脉滑数。
(4)饮食:平素恣食肥腻辛辣煎炒等食品。食用上述食物后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失眠、便秘等疾病。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一般,有时身高、体重发育不达标,智力发育达到或低于正常同期水平。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尤其对燥热天气感觉不适。
(7)转化:易患失眠、疳积、小儿多动症、口臭、口腔溃疡、便秘、感冒、外感发热等疾病。
(8)成因:先天禀赋偏颇,后天保健失调;嗜食肥腻厚味及烟酒辛辣之物;有的因为过服温补药物,生火化热;或教育方法不当,情志失调,五志化火。
七、异禀质
(1)定义。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禀赋特异性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免疫缺陷体质。
(2)形体:可见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肢体缺陷
(3)素体表现:遗传性疾病有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异常等;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过敏性疾病因过敏情况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4)饮食:自我调节能力差,因异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
(5)生长发育:小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因异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
(6)外界环境:对寒热风雨等天气变化,不能很好的适应。过敏体质面对特定的过敏源会出现过敏反映。
(7)转化:可见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肢体、生理缺陷等。过敏体质者易药物、食物、冷空气、花粉等过敏;遗传疾病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等;胎传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黄、胎弱等。
(8)成因:先天禀赋不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食物因素、药物因素、免疫因素,或母亲生产时意外因素等影响。
儿童保健方案
针对各种不同中医体质,需要相应的保健调养干预,以改善偏颇体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前期临床研究,初步制定了0-6儿童中医体质保健方案。我们的保健以健脾法为基本方法,再根据各种体质进行变化。
一、生机旺盛质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无需药物干预。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足三里
操作方法:足三里(双),平补平泻法按摩,使局部有麻胀感,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十天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黄芪、白术打粉,以醋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直刺1寸,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处方: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脾、肾。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不可使用过于粘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饮食应营养均衡,适时调养。
二、脾虚质儿童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调理方法:健脾。
方药:四君子汤。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
每剂煎成100ml,早、晚分服,每次50ml。十天一个疗程。
以上为2岁以上儿童用量,6个月-2岁儿童中药剂量减半。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脾俞、足三里
操作方法:脾俞(双),补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足三里(双),补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脾俞、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黄芪、白术打粉,以醋或黄酒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脾俞、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直刺1寸,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处方:脾俞、足三里、关元
操作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脾、皮质下、交感。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应多食有补脾作用的食品,如牛肉、狗肉、鸡肉、太子参、山药、小米、粳米、糯米、扁豆、红薯、鸡蛋、鲢鱼、菜花、胡萝卜、香菇等。
三、积滞质儿童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调理方法:健脾消滞。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太子参10g、白术10g、云苓10g、甘草3g、独脚金10g,象牙丝10g、白芍5g、炒山楂10g。
每剂煎成100ml,早、晚分服,每次50ml。十天一个疗程。
以上为2岁以上儿童用量,6个月-2岁儿童中药剂量减半。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中脘
操作方法:脾腧、足三里、中脘,泻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中脘
操作方法:厚朴、白术打粉,以醋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四缝、脾腧、足三里、中脘
操作方法:四缝穴,挑治,1月1次。脾腧、足三里、中脘,直刺1寸,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中脘
操作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3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一次,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脾、胃、大肠、皮质下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调整饮食,适当减少食物的总量,节制零食,避免吃巧克力,花生米等脂肪过多的食品,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新鲜蔬菜,鱼,蛋,小米粥等。
四、热滞质儿童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调理方法:健脾清热消滞。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太子参10g、白术10g、云苓10g、甘草3g、竹茹5g、葫芦茶10g、布渣叶10g、生山楂10g。
每剂煎成100ml,早、晚分服,每次50ml。十天一个疗程。以上为2岁以上儿童用量,6个月-2岁儿童中药剂量减半。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天枢、上巨虚、足三里
操作方法:天枢、上巨虚、足三里,泻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天枢、上巨虚、足三里
操作方法:山栀子、白术打粉,以醋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天枢、上巨虚、足三里
操作方法:天枢、上巨虚、足三里,直刺1寸,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不宜艾灸保健。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胃、大肠、三焦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宜多吃性质寒凉,具有清胃火、泻肠热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豆腐、绿豆、绿豆芽、苦瓜、冬瓜、黄瓜、苋莱、白菜、芹菜、西瓜、香蕉、枇杷、梨、桃子等。
五、湿滞质儿童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调理方法:健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太子参10g、白术10g、云苓10g、甘草3g、绵茵陈10g、扁豆10g、薏苡仁10g、炒山楂10g。
每剂煎成100ml,早、晚分服,每次50ml。十天一个疗程。以上为2岁以上儿童用量,6个月-2岁儿童中药剂量减半。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水分、天枢
操作方法:脾腧、足三里、水分、天枢,泻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水分、天枢
操作方法:苍术、厚朴打粉,以醋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水分、天枢
操作方法:直刺1寸,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处方:脾腧、足三里、水分、天枢
操作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脾、胃、三焦、内分泌。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湿、醒胃作用的食物,如猪肚、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爪,生姜、白术、党参等。
六、心火偏旺质儿童保健方案
1、中药辨体保健方案
调理方法:清心降火。
方药:导赤散加减。生地10g,甘草3g,淡竹叶10g,麦冬5g、通草5、灯心草5扎。
每剂煎成100ml,早、晚分服,每次50ml。十天一个疗程。
以上为2岁以上儿童用量,6个月-2岁儿童中药剂量减半。
2、穴位按摩方案
处方:神门、大陵、下巨虚
操作方法:神门、大陵、下巨虚,泻法按摩,每穴约3分钟。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疗程。
3、穴位敷贴方案
处方:神门、大陵、下巨虚
操作方法:连翘、黄连打粉,以醋调敷上穴,贴敷2小时,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
4、穴位针刺方案
处方:神门、大陵、下巨虚
操作方法:神门、大陵、下巨虚,直刺0.5-1寸,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十次一个疗程。
5、穴位艾灸方案
不宜艾灸保健。
6、耳穴保健方案
耳穴取:心、小肠、神门、皮质下
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按压2次,每次每穴按压3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十次一个疗程。
7、膳食保健方案
可以多食一些性寒而味苦,具有清心火作用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等。
七、异禀质儿童保健方案
因为异禀质包含内容广泛,难以归纳为几种大的类型,而且,异禀质表现多种多样,因此,本型体质的保健以健脾补肾,补养先天、后天为基础,以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为基本方,根据临床具体症状不同进行加减。太子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3g、生地黄10g、山萸肉5g、淮山药10g、牡丹皮5g、泽泻10g。
在临床工作中,结合常规儿童保健服务,利用定期体检、健康宣教、孕妇学校等机会对幼儿园儿童保健人员和儿童父母进行健康教育,向其提供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服务,提供针对不同体质的中药辨体保健、穴位点按、穴位敷贴、针刺、艾灸、耳穴压豆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建立一套简便、易行、高效、科学、规范的中医保健干预方案及应用规范,探索构建针对0-6岁儿童中医“治未病”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发挥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优势,能够达到保健在前,预防疾病为主,全面提高儿童身体素质的目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