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调
一、普通话的声调
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
第一声:阴平
高平调
调值55
第二声:阳平
中升调
调值35
第三声:上声
降升调
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
全降调
调值51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
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
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
永远/友好,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
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
(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如:
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3)“一”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
一个,一定,一块,一旦,一共。
2、“不”的变调:
(1)“不”的本调是去声,“不”在读单音节、处于句尾以及非去声前仍读本调去声。如:
不,偏不!
谁敢说个“不”字?
不听,不来,不好。
(2)和“一”一样,“不”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
不见,不是,不对,不露声色
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看一看,用不着,行不行,买不起,差不多
二、轻声
轻声只能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不能独立存在,助词和语气词(如:吗、的、了、吧)也不例外。因此,在读单音节字词时,不能读轻声。
(一)轻声的发音描述:
轻声词前音读得较重较长,后音读得轻短模糊。轻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31);在上声音节后,读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44)。轻声的调值是由前一个音节决定的,与原调值无关。如:
妈妈、爷爷、爸爸、收成、朋友、事情(调值31)
奶奶、养活、女婿、马虎、喜欢、嫂子(调值44)
(二)变读轻声的规律:
1、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后一音节读轻声。如:
妈妈,星星,娃娃,婆婆,姐姐,姥姥,舅舅,爸爸;
听听,说说,谈谈,闻闻,走走,想想,看看,跳跳
(注意:动词两个上声重叠,第一个字先变阳平,再读轻声。)
2、句尾的语气助词“吧、吗、呢、啊”读轻声。
如:
来吧!
行吗?
干活儿呢!
走啊!
3、助词“的”、“地”、“得”、“着”、“了”等读轻声。如:
他的,渐渐地,大得很,说着话,走了
4、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头”、“子”等和表示复数的“们”读轻声。如:
石头,念头,桌子,村子,我们,你们,他们,同学们
5、人体的许多部分读轻声:如:
脑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下巴,喉咙,胳膊,巴掌,指头,指甲,骨头,屁股等。
6、处所名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墙上,地下,外边,屋里,东面
7、趋向动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
躺下,拿去,起来,送过来
(三)部分无规律的轻声词:
白净
动弹
比方
别扭
畜生
称呼
刺猬
窗户
凑合答应
打扮
打听
耽误
东西
地方
队伍
耳朵
告诉
官司
关系
故事
活泼
糊涂
伙计
记性
交情
咳嗽
窟窿
快活
困难
粮食
凉快
老实
力气
骆驼
麻烦
买卖
迷糊
明白
名字
暖和
难为
能耐
盘算
牌楼
朋友
便宜
漂亮
脾气
清楚
认识
热闹
扫帚
收拾
思量
岁数
舒服
挑剔
唾沫
稳当
尾巴
位置
喜欢
消息
学生
学问
衙门
钥匙
衣服
意思
养活
月亮
应酬
云彩
扎实
在乎
状元
眨巴
自在琢磨
注: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凡是在后一个音节不标调的词为必读轻声词,读错要扣分。后一个音节标注声调符号,但在这个音节前加一个圆点的词不是必读轻声词,是“重·
次轻”格式, 如:太阳(tài·yánɡ)、父亲(fù·qīn)、力量
(lì·liànɡ)等,无论是否读轻声都不会扣分。在朗读作品和说话时,将“重·次轻”格式的词语读成轻声,则语感自然,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表现。
(四)注意:有些词读轻声与不读轻声有意义上的区别。
如:东西、大方、兄弟、地道、买卖、地下、运气、精神、大意、老子、人家、地方、等。
新大纲“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及其分类表见附件三
三、儿化
儿化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与前一个音节融为一体,只作为卷舌动作附加在前音节末尾,使前一个韵母发生卷舌音变,成为“儿化韵”。
(一)儿化的变音规则:
1.音节末尾音素是ɑ,o,e,ê,u的,直接加“r”,韵母是i,ü的,直接加“er”。如:
号码儿ɑ---ɑr
耳膜儿、粉末儿o---or
模特儿e---er
旦角儿ê---êr
没谱儿、梨核儿u---ur
玩意儿、小鸡儿i---ier
小曲儿、痰盂儿ü----üer
2.韵尾是i,n的,将其去掉后加“r”或“er”。如:
小孩儿,加塞儿ɑi---ɑr
刀背儿,摸黑儿ei---er,好玩儿
uɑn---uɑr
纳闷儿,别针儿en---er
有劲儿,送信儿in----ier
合群儿
n----er
3.韵尾是nɡ的,去掉nɡ,使前面元音鼻化并加“r”。(注意前、后鼻音儿化后的区别:前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不鼻化;而后鼻音去掉韵尾后,韵母要鼻化。)如:
瓜瓤儿 ɑnɡ----ɑ(鼻化)r
抽空儿 onɡ----o(鼻化)r
夹缝儿 enɡ----e(鼻化)r
(对比非鼻化:一份儿en---er)
蛋黄儿uɑnɡ----uɑ(鼻化)r
(对比非鼻化:铁环儿uɑn---uɑr)
4.韵母是舌尖元音-i(前、后)的,去掉-i,换成“er”。如:
瓜子儿,石子儿zi---zer
没词儿,挑刺儿ci----cer
细丝儿
si---ser
墨汁儿
zhi---zher
锯齿儿
chi---cher
记事儿
shi----sher
四、“啊”的音变
在汉语中,“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的语气助词。“啊”在句首或单用时读音为“啊”,而在句尾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要发生变化。
(一)“啊”的音变规则:
1.“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不含ɑo,iɑo),e,ê的,“啊”变读为“yɑ”。如:
ɑ:干啥啊?打架啊?
o:
好多啊!别发火啊!
e:上车啊!回宿舍啊!
ê:
快写啊!还不上学啊?
2.“啊”前面音节末尾是其他音素时,按“连读”处理。如:
i(含ɑi、ei、ui)、ü,连读成yɑ(呀):
找你啊!
从哪儿来啊?
好累啊!
怕吃亏啊!
吃鱼啊!
快去啊!
u(含ou,iu,ɑo,iɑo)
连读成uɑ(wɑ哇):
在哪儿住啊?
在五楼啊!
加油啊!
好啊!
你要不要啊?
n连读成nɑ(哪):
真好看啊!
真难啊!
他好认真啊!
nɡ连读成nɡɑ:
唱啊唱,不行啊!
-i(前)连读成-i(前)ɑ:
谁写的字啊?
一次啊?
好自私啊!
-i(后)及儿化韵连读成-i(后)ɑ(近似于“rɑ”):
谁有纸啊?
快吃啊!
在教室啊!
是啊!
什么事儿啊?
别加塞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