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2022-05-27 10:0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网络舆情基本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网络舆情基本知识

生活在信息时代,身边的大部分事物都由网络互联。这种连接使得一切的联系都更加紧密,也在无时无刻的催生出数以万计的爆发式的信息,是网络时代显著的特征,而网络舆情,则是这些热点话题的风暴中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网络舆情的简单介绍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在大方向上是属于社会舆论的一种,是广大民众面对热点事件和热点话题的观点和看法,由于具有网络的加持而显得与众不同,也变得更加力量无穷。它的主体是话题事件,对象是人群和受众,核心是态度和意见。

那是什么引起网络舆情的呢?

以近日热议的话题为例,北京时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预选着陆区乌托邦平原南部降落,倍受广大群众关注。网络舆情的形成通常是引起人们注意的,受人关注的,近日来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为开端,进而引发人们对此的热议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传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些信息和议论汇聚在一起,推波助澜,使得话题传播得更为广泛,更为深刻,从而形成舆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该话题就具有了能量,也变得更加生动,成为真正的热点。

网络舆情的特点

#1直接性:

由于网络和参与载体的便捷性,广大网络用户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的限制,随时随地参与对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由于网络对于信息的“加持力”,信息也变得传播更广,时间更久。

#2随意性和多元化: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化,无界化,实时化等特点,这就导致了网络上的言论往往泥沙俱下,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灰色庸俗的一面。由于网络的隐匿性、不可控性,使得网络上的观点和言论往往呈现多元化、非主流的特点。

#3突发性

网络舆情大都由突发重大事件或是热议话题引发,因此具有突发性,没有人知道将会发生什么。现如今的模式通常是由传统媒体先发端,对某个事件进行报道,随后被转载,形成网络舆论,最后回归到媒体。这样的模式致使舆论传播迅速。

#4隐蔽性: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发言者的身份往往是难以追踪的,不可获悉的,因此具有隐蔽性。

#5偏差性:

网络舆情代表了网民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它无法代替全部,这也就导致网络舆情中的观点、意见、看法往往是以偏概全的,是偏激非理性的,是盲目冲动的,具有偏差性。

举个例子

向上滑动阅览

近日,经媒体报道披露的敦煌毁林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而后,随着甘肃省官方发声解释与新华社调查证据披露出现明显差别,事件陷入”罗生门“。

在这个事件的舆论发酵过程中,先由主流媒体新华社的《经济参考报》发文,进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引起热议和讨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之后@甘肃发布迅速发表声明,成立相关调查组,对问题展开调查。与此同时,中央环境督察办的相关人员也抵达敦煌,开展相关调查。

随后,主流媒体纷纷对事态进展进行了跟进报道。调查结束后,甘肃政府召开记者发布会,对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公布。

随后新华社又刊文,披露敦煌毁林证据。中央环境督察办的人员也完成了调查,正在形成调查报告,舆论再一次发酵。

小编有话说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大众对于事件的反应往往是随着事态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公众由于不明真相,往往凭借主观臆断来传达好恶,这就易于被“牵着走”,网络上类似的事件反转比比皆是,也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任何事物都要具有一定限度。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如果对有些网络舆情不加以控制,也会演变成洪水猛兽,贻害无穷。近年来,我们也目睹了在网络上上演的一幕幕闹剧。事情的初衷有好有坏,可一旦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掩盖真相、误导观点,走向也就变得难以掌控。利用者往往看重话题背后的流量、热度,想要通过炒作来达到获取利益。

我们该如何做

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又该持什么态度或是做法才合理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话题风暴的中心,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网络环境付出一份自己的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不轻信谣言

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中坚守一颗本心。对待结果不明确,态势不明朗的事件要持谨慎态度,尽量少发或不发表观点。

遵守网络规则

尽管网络世界带给了人们极大的自由性,民众可以畅所欲言,但过度的自由往往意味着规则的缺失,自由的滥用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做守法的好公民,对于法律的规定要严明坚守,绝不逾越,起到带头作用。

保持理性

对待一件事情,要到了解完事情的全貌再发表看法,而不是冒冒失失的妄下结论,站到错误的队列,助长了歪风邪气。

下载网络舆情基本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舆情基本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舆情

    在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民众政治参与等社会深层问题。能不能较好地协调和处理各种利......

    网络舆情

    [摘 要]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将成为各级劳教机关和场所执政能力的一个体现。掌握话语权、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将成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措施。......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范文: 李克强:良好关系是中美创造更大全球化利益空间所在引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六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并座谈。......

    写舆情信息的基本知识

    舆情信息讲稿 一、 什么是舆情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是“事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在实际工作中,舆情信息员对舆情概念的理解,必须把握四......

    舆情网络管理制度

    古井小学舆情网络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办人民满意学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制定我校舆情信息收集工作制度......

    网络舆情概论

    多项选择题 舆情的辨析: 舆情与舆论的界定,舆情与牢骚的界定,舆情与民意的界定,舆情与情报的界定,舆情与恶搞的界定 网络舆情的要素分析: 网络舆情的主体,网络舆情客体,网络舆情心理......

    网络舆情工作情况

    2018年网络舆情工作情况总结及2012年计划 加强网上舆论宣传,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是新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1年,我们以舆情、信息、调研和网络工作......

    网络舆情现状

    网络舆情的现状 我国当前“网众”数量与力量均呈上升态势。不同于以往呈原子状态的个体分散网民,一个由“网络化用户”构成的“网众”群体已悄然崛起,以数亿计的庞大数量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