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市场的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及发展,物流金融市场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前瞻网对我国物流金融进行分析表明,尽管物流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它的吸引力已经凸显出来了。在我国物流市场的发展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物流金融在我国长足发展,就必须解决企业融资困难,优化物流金融模式等问题。
关键词:物流金融;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
一、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物流在我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关物流的研究主要是银行。当有第三方物后,许多企业的资金出现了缺口,这就产生了向银行借贷的融资渠道。
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特色:物流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不均衡的发展形势,沿海城市的发展优于内地。由于法律的限制,混合经营不允许在国内存在,这就使得第三方合作的物流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发展。物流金融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主要是为中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提供融资货币服务;到1999年才从商业贸易融资发展成为了单一仓储融资,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时期,直到2004年才得到快速的改变进步。早期国内对物流金融的研究还集中处于在对关注基本的信息和仅业务模式的阐述。直到近几年,国内物流金融才得以在中国迅速扩张壮大。现代中铁物流管理系统与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正式直连对接。标志着国内物流监管系统与首家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进入实时数据交互时期,首批80家企业办理了融资业务,享受了物流金融带来的便捷。
二、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国际比较
西方物流金融早在19世纪中叶就初具规模,20世纪初就已经在业界形成了规范,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以美国物流金融最为突出,它建立了社会化的系统,将物流金融的业务进一步拓展变大。
美国银行业比中国拥有着更为专业的人士和更加完善的金融体制,在物流金融方面,美国物流业的发展也比中国规模大,美国国家政府机构对物流业的大力扶持。几年来,美国的物流仓储企业与银行业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甚至一些金融机构成立了专门的银行。美国物流金融市场的研究也较成熟,业务模式、监控方式、仓储方式和流程都有明确的法律,为物流金融市场中涉及物权担保归属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特别是商法典,维护了金融体系中的关系,抑制了不良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为发生纠纷时明确的提供了可供解决的有效依据。
中国物流金融企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的要借鉴西方发展国家的经验。由于行业环境与国家制度的不同,风险控制水平、业务标准等等同西方国家的不同。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物流金融时,必须对我国的物流金融模式进行创新。
三、我国物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与国际物流业比较,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存在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阻碍中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腾飞。国内物流业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3.1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顾客要求的不断改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美国企业在与英国企业竞争时,也倍感到压力,他们纷纷实施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核心能力,大力发展主业,把主业做精、做强、做大,并在全球的外部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或与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服务,用来给供应链的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整体优势。我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3.2国内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较小
我们熟知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供应链过程中由物品的需方、供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物流业发展经历过企业内部分散化物流、企业内部专业化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三个阶段。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显示,第三方物流需占社会的60%,物流企业才能够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反映了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3.3物流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交通、铁路、海关、民航、商贸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协调和管理,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在这种体制下,若一个企业的物品想实现多式联运那就相当困难。
3.4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用信息技术是发展物流市场的关键。第三方物流要和许多货主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要处理多个企业的不同类别和数量商品之间的传递,因此,第三方的物流企业必须要利用互联网来汇集储存、加工、运输、包装、装卸、配送等众多合作对象,根据需要的每一个环节来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合作对象,并能及时满足客户的要求,这就必须要求物流企业要有很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处理和储存的能力,由于我国物流企业从总体来说信息化起步晚,程度较低,对企业信息化存在许多分歧,不少物流企业还处在手工操作、电话联系、人工装卸的低层次阶段。而国际上通用的先进技术,如EDI技术、射频技术、条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等,我国都处于起步和学习阶段。
3.5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市场发展迅速,未来5年,我国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0%。但是懂得管理物流的人才缺少。据统计,全国获得“物流师”资格证人数的不过数百。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调查出示,三地物流人才缺口总数达80万人。造成物流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对物流方面教育的落后,在我国高等校院中物流职业教育基本上是空白。
四、发展我国物流金融市场的建议
4.1加强国内物流企业间的协同竞争
物流行业关联性强,流动性大,针对中国物流企业规模小、数目众多、独立、各自相互封闭而不成体系的状况,要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增加通道或资源的利用率。这点在供应链方面尤为明确。在供应链协同阶段,强调的是单个企业间的较量,而非供应链整体实力的抗衡。因此,供应链成员之间既要博弈又要合作,博弈是为了整体发挥优势,使整体的利益扩张最大化;合作则是为了提高个体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供应链合作水平的螺旋上升。
4.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我们熟知第三方物流是由劳务的需方、供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运输服务的。有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表现。我国加入WTO以后,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这是物流企业的机遇,也是生产企业的挑战。生产企业可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而将仓储、运输等相关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高效和节约。物流企业则可一方面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合格的第三方。
4.3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和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和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对物流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管理、规划、协调。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其他一系列系统内部专用工具、物流设施、机械装备等的技术标准,仓储、包装、运输、装卸等各类工作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点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我国应尽快完善物流法律法规,来整顿无序竞争和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使我国物流业形成统一的物流联盟,来抵御国外物流联盟的挑战,从而共同发展。
4.4加大物流园区和物流工程的建设
国内已颁布了相应的九大发展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多式联运与转运设施工程;制造业与物流联动发展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物流标准与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和应急物流工程。我们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对园区的利用与建设,完善功能,注重统筹协调、分区分工、系统写作,使他们既成为在国际上都有影响力的杰出物流园区,来引领中国物流市场,和打造共同的中国物流产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和整体品牌。
4.5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要加快管理物流专业的系统教育研究,切实制定有效的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优势和独特技能的应用型管理物流人才。首先,要对人才进行明确定位,物流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其次,要以我国物流行业未来的人才需求为背景制定系统的培养人才计划;第三,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人才培养资源和物流教育,又要增加和充实新的优质资源;第四,由于技术和物流业务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目标应培养应该是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明确定位。要科学设定课程,因材施教;
五、总结
全世界物流业发展呈现三大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资源开始进入互联的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网络的系统让物流市场覆盖用途更多、地区更广、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强强联手、提高自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随着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扩大,在垄断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已经不太可能,强强联手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供应链资源的整合——以供应链软件集成、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我们要了解物流发展未来的脉搏,在充分认识并切实把握基础上,敞开大门面向世界,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产业,先紧跟,后赶超。
中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这个大环境,对国内外物流金融表明的研究中,将理论界中物流系统化方针切实运用到现实化的金融活动中。在物流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想实现物流金融的有序健康的发展,必须有效的消除物流金融发展中的一切障碍。除了借鉴参考先进的西方市场的运作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外,还要因势思考,为中国经济的腾飞贡献的力量。在具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物流金融活动中,要发展就得呼吁政府改善制度;突破融资困难,为物流金融行业创造好的环境;提高国内业务控制方式和业务基本素养;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意识;将三方合作互利互惠落实到物流金融的具体模式操作中。
参考文献
[1]
肖涵.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2]
刁仕红.浅析国内外物流金融的研究现状及其运作优化[J].中国经贸.2013
[3]
董伍伦.中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