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管理制度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1
1、目的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充分满足公司质量管理的需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
2、范围
适用于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综合评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以及管理评审后的跟踪检查和报告。
3.3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按计划要求组织落实管理评审会务。
3.4相关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资料,负责有效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各项整改要求。
4、程序
4.1管理评审流程
4.2管理评审的时机
4.2.1常规管理评审每年一次,间隔时间为12个月,一般安排在年末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同步进行。
4.2.2出现如下情况,应适时追加管理评审。
a)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或顾客有重大的抱怨和投诉时;
c)市场需求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d)组织机构设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e)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时。
4.3管理评审计划
4.3.1在管理评审计划实施日三周前,总经理发布管理评审指令,提出管理评审内容和要求。
4.3.2管理者代表根据总经理的管理评审指令,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a)'管理评审计划'应明确:评审时间、评审内容和评审所需资料准备的要求。
b)'管理评审计划'应于管理评审计划实施日的二周前编制完毕。
4.3.3'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生效。
4.4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
a)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及其与质量管理持续适宜性的评价;
b)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及其持续改进的建议;
c)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
d)顾客的抱怨及其影响的综合评价;
e)房地产开发的过程控制的适宜性、有效性和符合性的评价;
f)工程产品质量、销售服务的现状与顾客期望的符合性评价;
g)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及其整改有效性的评价;
h)资源配置与质量管理体系需求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评价;
i)重大的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
j)体系文件评审意见及其修订的需求;
k)上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有效性评价。
4.5管理评审的实施
4.5.1在计划评审日二周前,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向各部门发放'管理评审计划',同时下达资料准备的要求。总经理办公室应于正式评审日前三天做好管理评审的组织准备工作。
4.5.2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
4.5.3管理评审会议的参加对象:总经理和最高领导层、管理者代表以及各部门负责人。
4.5.4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与会者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公司质量管理的要求,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并形成管理评审决议。管理评审决议应包含以下方面的要求:
a)工程产品、销售服务的质量改进要求;
b)房地产开发的过程控制改进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要求;
d)持续改进对资源配置的要求。
4.5.5总经理办公室秘书负责做好会议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6管理评审的后续管理
4.6.1管理者代表应在管理评审会议后三天内根据管理评审决议,编写'管理评审报告',报总经理审批后下发。
4.6.2对于管理评审中确定需改进的要求,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填制'对策表',附录于'管理评审报告'发放到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应按会议决议的要求实施整改。
4.6.3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作好验证记录,并向总经理提交整改情况的综合报告。
4.6.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整理管理评审的所有资料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适时归档。并作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
4.6.5因管理评审活动涉及到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dh/qp-4.2.3
6、相关记录
6.1管理评审计划qr/zb-21
6.2管理评审报告qr/zb-22
6.3对策表qr/zb-40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2
一、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制定规定。
1、建立标准化系统评审制度。
2、标准化系统评审,每年进行一次。
3、企业安环部标准化评审的小组具体操作。
二、标准化系统评审
1、评审过程文件化。
2、评审应建立健全在其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之上,要全面收集企业安全标准化活动过程中的工艺、过程、人机功效、环境和管理信息即应输入监测与检测记录,前期评审跟踪结果、变化、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有效性、事故统计分析、员工和相关方抱怨,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覆盖范围充分性,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资源保障情况,现场人员职责的便是性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系统评审。
3、编制评审报告。评审报告明确提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事项。
三、根据评审结果制定行动计划。
四、评审结果应及时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进行沟通,布置行动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评审小组应对行动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检查,对行动结果进行复评,以确保行动结果的有效性。
五、企业安环部应保存管。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3
1、由厂长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评审。
2、管理评审每年至少一次,一般在内部审核评价结束后进行。
3、安全科负责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编写相应的会议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
4、安全科负责协调各采区及有关部门为管理评审提供所需的资料及管理评审纠正措施的跟踪和验证工作。
5、各采区和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落实对评审后提出的问题实施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6、通过评审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以确保标准化系统的持续适宜性。
7、管理评审具体工作执行《管理评审程序》,安全科做好管理评审工作有关记录。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4
1、目的
为了不断完善公司的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水平,保持安全标准化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的绩效考核、管理评审。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编制绩效考核和管理评审计划,并负责组织进行绩效考核,汇总管理评审意见及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验收。
相关部门:管理部,负责配合安全环保部完成管理评审工作,并及时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各部门、车间;准备与本部门有关的绩效考核资料,并根据绩效考核报告的要求制订实施本部门的改进措施。
4、内容与要求
4.1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
4.1.1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为副组长、各有关安全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绩效考核小组,对公司各部门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4.1.2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遇到特殊情况,由总经理决定可追加进行绩效考核。特殊情况是指:
企业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产品范围发生较大变化时;
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由于安全、环境问题引起顾客投诉时。
4.1.3安全环保部编制具体的绩效考核计划,于每年年底进行本年度的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负责编制年度绩效考核方案,汇报安全标准化的运行情况。年度绩效考核计划由总经理审批,内容包括:绩效考核目的`、范围、时间、参加人员和内容安排等。
绩效考核包括以下内容:
考核各单位安全标准化活动的符合性,包括是否符合: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目标、运行标准、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
考核各单位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
调查、分析和记录各部门安全管理的失败案例,包括:事故案例、未遂事件案例、职业危害案例、财产损失案例等。
根据安全标准化考核办法的要求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4.1.4绩效考核的实施
安全环保部提前一周将绩效考核计划下发至有关部门,各部门负责准备有关考核资料,管理部做好绩效考核记录。
4.1.4.1通过绩效考核由安全环保部组织编制绩效考核报告,内容包括:
1)本年度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总体评价结论;
2)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适宜性评价结论;
3)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计划和具体措施。
4.1.4.2绩效考核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至有关部门,并作为安全环保部开展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材料。
4.1.4.3安全环保部负责保存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的有关记录。
4.1.5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改进措施的实施
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责任部门制订改进措施计划,责任部门负责实施,管理部进行跟踪验证并总结措施的完成情况。
4.2管理评审的组织实施
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并提前一周下发至各车间、部门。
4.2.1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一般应包括
(1)绩效考核结果,行业安全考核、绩效的结果;
(2)方针目标实现情况;
(3)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4)相关方的反馈、与其沟通、协商的结果等;
(5)对符合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价;
(6)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7)过程运行控制及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及环境因素、职业卫生控制情况;
(8)上次管理评审提出问题的改进措施实施及有效性;
(9)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10)资源的配置、需求和管理情况;
(11)体系策划变更情况;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符合性或适宜性;
(13)其它应进行评审的情况及改进建议。
4.2.2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形式是评审报告、纠正预防和/或改进措施,一般应包括
(1)方针目标、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2)满足顾客、员工、相关方要求的改进;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
(4)组织机构的调整及资源配置等。
4.2.3管理评审的有关结果应传达、通报到各相关部门、单位和员工,以便能采取适当措施,落实评审报告要求。
4.2.4管理评审可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起组织进行。
5、相关制度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绩效考核计划》
《绩效考核检查表》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
1、总则
针对公司管理的发展规划,评审质量体系是否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符合质量方针、目标的要求,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的运行。
2、内容:
2.1 质量方针的实施情况。
2.2 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制定新目标。2.3 组织机构,资源配备的适宜情况。2.4 由质量管理为公司提交效益的发展前景。
3、职责和职权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3.2 管理者代表协助组织评审,并提交质量体系运行的信息。负责监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3.3 相关部门负责整理提交管理评审的有关资料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如有重大质量投诉、组织机构大调整等特殊情况可以增加评审次数。
4.2 管理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编写,经总经理审批后在评审前一周,通知有关人员、部门。4.3 评审的实施。
4.3.1 各部门根据管理计划的要求,整理并提交相关的质量信息和资料。
4.3.1.1 管理者代表需提交
a.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和体系运行情况。b.质量方针、目标贯彻情况。c.机构及资源配置的适宜性分析。4.3.1.2 办公室需提交 a.管理性文件控制情况。b.员工培训管理情况。4.3.1.3 业务部需提交 a. 合同的评审及执行情况。b. 产品交付控制情况。c. 用户服务落实情况。4.3.1.4 采购组需提交
a.原辅材料采购供应计划的实施情况。b.分承包方供货能力分析和质量状况。c.供应厂商的新信息。4.3.1.5 品保部需提交 a.技术文件管理情况。b.技术应用管理情况。c.检验和试验控制情况。d.检测和试验设备管理情况。
e.不合格品控制情况以及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情况。f.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情况。g.内部质量审核控制情况。4.3.1.6 工程技术部需提交
a.工艺改革的设想和工艺执行情况。b.人员素质和技术力量的分析。4.3.1.7 制造部需提交
a.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及能力分析报告。b.生产作业环境控制情况。c.生产设备的管理情况及完好状况。
4.3.2 各部门在提交评审材料内容除了4.3.1.1~4.3.1.7规定及内容外,还可就部门接口,人力物力资源配套、组织机构调整、公司管理等方面提出各自的建议及意见。
4.3.3 管理评审活动由指定人员记录,报告由管理者代表整理编制,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有关人员。
4.4 管理评审要求纠正的内容,由总经理指定相关部门或人员负责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办理。4.5 管理评审记录由办公室负责保存。工 艺 纪 律 管 理 制 度
工艺纪律是企业产品文化的内容,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秩序的前提,是文明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质量体系所相关的各级人员均应严格、认真贯彻执行工艺纪律。
1、工艺文件。
1.1工艺文件是用以指导生产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确定合理的制造方法,同时也是有关生产作业、劳动纪律、技术检查、材料成本核算等工作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对工艺文件的编制、审批、修改等按一定程序进行。工艺文件一经批准,便成为生产纪律,有关人员应自觉遵守。未经办理规定手续,不得擅自更改。1.2工艺文件的修改,有工艺责任人确定,出具相关手续,按新工艺文件的审批,发放程序执行,同时回收作废的工艺文件以防误用。
2、工艺纪律的监督。
2.1工艺责任人应对工艺文件的贯彻负责,并直接指导贯彻工艺文件,对违反工艺要求的操作现象应及时制止,积极引导。2.2操作者必须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进行生产,违反工艺文件生产的零部件,检验人员有权拒绝验收,对违反工艺造成的废品或事故,按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2.3检验人员应积极配合工艺负责人员监督工艺文件的贯彻,如有不妥的工艺文件应向工艺责任人指出,组织会签,进行修改。2.4在贯彻工艺文件中出现一般性技术问题,应及时作出信息反 馈,由工艺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如造成废品,由质保工程师组织进行评审。
2.5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必须经过验证,确认合格,纳入工艺文件后方可使用。
3、工艺纪律执行。
3.1对受压元件先标记移植后下料,先标记移植后加工,工序周转首先确认标记。
3.2上道工序对下道工序负责,不合格元件不流转,不合格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成品不入库,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3.3产品必须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加工,装配,坚持停止点,不见证确认,不进行工序周转。
3.4焊工、无损检测人员均应按《规则》、《规范》要求,依据所制定工艺卡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工作。
3.5工艺更改,材料代用,焊缝返修,让步接收等外观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程序。
4、工艺考核
4.1工艺责任人员定期向质保工程师和管理者代表汇报工艺纪律考核情况。
4.2工艺纪律的考核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违反工艺纪律造成损失,产生不合格废品的,给予处分和经济制裁。
4.3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由工艺负责人员组成,工程技术部,品保部参与协助,按工艺纪律执行内容进行。工 艺 情 报 管 理 制 度
工艺情报是进行工艺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
1、工艺情报的内容:
1.1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究和使用。1.2有关新的标准、手册、画册。1.3有关新的先进工艺规程和规范。1.4有关工艺研究报告、论文和革新成果。
2、收集渠道: 2.1征订有关刊物。2.2查阅有关资料。2.3搜索专业网站。2.4外出学习和考察。
3、整理建档:
3.1上述资料资料收集后,认真分析消化,取其精华部分,充实或弥补不足的工艺和工装。
3.2外出学习,考察时,发现自己的工艺,设备工装有欠缺和过时现象,应及时修改、补充和提示购置建议,以便满足工艺要求的需要。
3.3将有关资料整理分类编号,编制工艺情报目录序号,以便保存和查询。
4、工艺情报的管理: 4.1统一保管、登记造册有关人员使用时,应登记后提供,阅后及时归还。
4.2充分发挥工艺情报作用,不断收集,完善资料,并将有关新资料及时通报有关人员。
4.3加强工艺情报的交流,企业内部和厂际同行应加强信息交流、学习,促进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理化检验管理制度
1、理化检验管理规定
1.1理化检验由品保部负责归口管理。包括原材料的机械性能试验、化学分析;产品试板,焊接工艺评定试板的机械性能试验。1.2理化检验外协具有检验设备及资格的单位实施,双方签定委托协议签章有效。
1.3品保部监督协助制造部(车间),按规程、标准要求完成试样制作,并取样加工。
1.4品保部检验试样合格并送检。受委单位的试验负责人对试板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
1.5受委单位应出具完整、规范、有负责人签字、盖章的试验报告一式两份,并对所出具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2、理化检验结果确认与重复试验
2.1检验责任工程师根据相应国家标准对检验结果和报告进行确认。
2.2发现试验不合格或对其有怀疑须重复试验时,由检验员提出重复试验的材质、试验项目。制造部重取样,试样加工,外委试验。2.3若重复试验为试板(焊接工艺评定试板、产品焊接试板)时应在原试板检验合格的部分取样。
3、对受委单位的评价
3.1委托协议有效期内,每年对受委单位的人员、设备、资格进行 一次评价。
3.2对受委单位的评价与质量控制,由品保部负责,质保工程师确认。
焊 工 管 理 制 度
为保证压力容器产品的焊接质量,提高焊工的焊接水平,加强焊工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总则
1.1办公室负责焊工档案,培训记录,焊工资格证的归口管理。1.2制造部进行焊工汇总,列表记录焊工持证项目,有效期,焊工钢印号等,工程技术部、品保部以此为据进行文件编制和监督焊接工作的执行。
1.3焊工的培训、考核由制造部提出,总经理审批。
2、管理
2.1焊工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制造部执行,工程技术部、品保部进行监督。
2.2焊工必须执行《规则》要求,参加考委会考核,发证。2.3持证焊工按《规则》规定,承担与考试合格项目相应的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
2.4制造部给每个焊工指定一个独
一、永久英文字母为焊工钢印号,施焊焊工应在主要受压元件焊缝附近50mm处打上钢印号,无法打印,应做明显标识,便于检验员记录。
2.5制造部应依据焊工持证项目合理安排相应的受压元件焊接工作。避免个别焊工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还必须重新考试。2.6焊接设备定人定机,焊工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对焊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认真做好点检工作。
2.7焊接材料的领取,每个焊工以整台产品与准,产品主要受压元件按结点以条(公斤)为单位进行发放,领取。
2.8焊工应保管好焊工保温桶,杜绝材料消费,配合仓管做好回收工作。
3、考核
3.1焊工的考核工作由品保部、工程技术部执行,制造部、办公室配合。
3.2公司内的焊工考核方式主要以日常设备维护和产品焊接质量为准。
3.3品保部建立焊工焊接档案,包括:外观质量、无损检测——分级合格率、返修率等。
3.4焊工考核奖罚年终兑现。外观质量超半评定良以下,二级片以上低于60%,返修率超过10%,全年三次焊缝超二次返修情况不参加年终奖励评定
3.5每年组织一、二次比赛,比赛成绩纳入年终评定,比赛形式直接在压力容器产品实施,同产品同结构同焊接工艺进行评定考核。3.6考核情况,报质保工程师或管理者代表,提出奖罚建议,送总经理审批。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1.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焊缝返修的要求、程序和返修工艺的审批。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返修。2.职责
焊缝返修工作由品保部归口管理,无损检测人员跟踪、监督,对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艺人员编制返修工艺。3.焊缝返修的要求
3.1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当发现焊缝出现超标缺陷按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返修。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3.2筒部无损检测的焊缝超标缺陷经返修后,重新检测,还应增加检测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小于250mm。若以有超标缺陷则对该焊缝进行100%检测。4.返修程序
4.1无损检测人员发现焊接接头超标缺陷后,立即通知车间停止产品(工件)的流转,确定缺陷性质、部位,判断缺陷发现方向。在该焊接接头上画出缺陷位置—返修长度、深度。
4.2第一次返修焊接工艺人员编制返修工艺卡。制造部指定该焊接接头原施焊焊工(或其他有资格的熟练焊工)根据画出的缺陷位置气刨、打磨、清除缺陷,按工艺施焊。无损检测人员和工艺人员跟踪、监督返修过程。
4.3第二次返修
焊接工艺人员组织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订返修方案(工艺)技术责任人审核。制造部实施,焊接工艺人员现场指导、监督。
4.4第三次(或三次以上)返修
焊接责任人员组织分析原因,对不合格评审出对策,制订返修方案(工艺)经质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制造捕确定熟练焊工实施返修。焊接责任人员现场监督指导返修工作。
4.5返修焊工不是该焊接接头的原施焊焊工、应在返修后在返修部位打上返修焊工的钢印。
仓库管理制度
1、总则:
仓库管理做到采购按计划,储备按定额,入库有验收。保管不短缺、不变质、不混乱。用料按定额发放,余料要清退,废料要回收。
2、职责:
2.1采购计划由仓管员编制,制造部负责人批准。2.2仓管员对仓库的日常管理负责。2.3品保部对重要物资的产品质量负责。2.4废品的处理由管理者代表进行批准处置。
3、采购:
仓管员根据制造部下达“产品工令单”的需求,核对库存情况,制行采购计划,送交制造部负责人批准,然后交采购组实施采购。
4、验收和入库:
4.1一般物资:必须由采购员,仓管员当面核实,产品的名称、标准、型号、规格、数量,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品保部进行处置,品保部出具“不合格报告”交采购组处理。
4.2重要物资:必须由采购员填写“材料到货通知书”交仓管员,仓管员协同检验员对材料进行核实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然后检验员填写“材料入库验收通知书”并及时组织对材料进行确认检验和试验,合格的出具“综合报告”和“A类确认”,若不合格,检验员出具“不合格报告”,进行评审、会签,交采购组处理。
5、库存管理:
所有物资的库存管理工作必须按“贮存、防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6、发放:
6.1各种物资的发放,应办理领料手续,仓管员应及时在台帐上注销所发材料的实况,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
6.2电焊条二级库的发放,仓管员必须根据“工令单”,建立发放台帐。
6.3板材的领料、下料应在检验员指定的部位下料,下料前应进行材料标记移植,并经检验员确认。未经检验员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下料。
7、废品:
7.1物资存放两年以上,应进行隔离,并做好标识。
7.2领料时,发现不合格品,仓管员应通知品保部进行评审,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品保部必须严格按“不合格品的评审”执行。7.3对报废品进行隔离,必须做到区域明显、标识清楚。贮存、防护管理制度
1、职责
1.1、仓管员负责可入库存放物资和所有形材的管理工作。如:电焊条、安全附件、产品配件等
1.2、制造部负责不可入库存放物资和外协大构件的管理工作。1.3、品保部负责督查工作。
2、条件及环境
2.1、所有物资都必须有固定的存放位置或区域,不可以露天存放,场地应保持干燥、整洁。
2.2、仓库要求通风、干燥、明亮、洁净。
2.3、电焊条一级库必须是干燥且通风良好,室内保持整洁,温度不低于5℃,空气相对温度不低于60%。
2.4、形材(包括不锈钢形材)必须分类,规格存放在架子上,严防受潮、生锈,碳钢和不锈钢严格分开存放。
3、入库
3.1、各类产品入库时,仓管员或会同检验员对要入库物品进行验收,检查装车运输过程中是否造成损坏(其它验收按检验规范和大纲执行),确保只有经过检验或验收合格的产品才办理入库手续,并按规定作好标识。
3.2、对于待检品、让步接收品及不合格待处理品,允许入库、入区存放的,应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作好标识。
4、储存 4.1产品入库后必须分类有序存放、摆放整齐,小件产品应尽量上架存放,大件产品及末上架的产品应设垫板,离地摆放。4.2、一般物资和小件品,每种均应用标牌(圈)标明产品名称、牌号、规格,重要物资和大件品应逐件进行标识。
4.3、焊条一级库按牌号、规格分开存放,架子离地面高度不小于300m/m,其堆叠放不超过4箱。库存使用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超过的应按进货检验规范大纲重新检验。
4.4、不锈钢板的存放尽量竖立,不能竖立的整片离地面不小于30%,且地面周围保持干燥、整洁。
4.5、外购特殊零部件的存放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执行。4.6、精加工件存放表面应涂无酸性工业凡士林,一般加工件存放表面应涂防锈油脂,存放处应防受潮和碰撞、划伤。
4.7、对不连惯和不经常投用的物品,特别是有防护措施的,应经常巡视检查,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标识隔离,且交相关部门采取处理。
4.8、划出明显的成品库区和废品库区,且相离一定距离,防止混用。
5、出库
5.1、原辅材料及半成品出库
仓管员根据“产品工令单”和厂部“领料单”上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作好发料工作,办理出库手续,填写物资台帐。5.2、成品出库
经办人根据“发货通知单”组织发货,仓管员按“配件清单”准备安全附件,并办理出库手续,填写物资台帐。
5.3、仓管发放各类产品时,执行先入先出原则,避免产品存贮时间过长而造成变质、损坏。
6、对各类物资应分类建帐管理,出入库及时登帐结清,保证帐物相符。
7、根据“产品工令单”和库存情况,核对库存不足可能影响正常生产时,及时编制“采购计划”,组织采购。
8、每年年终财务部会同制造部和品保部清理盘点物资,核对台帐,发现盘亏或盘盈应附文字说明,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进行帐务处理。电焊条一、二级库管理制度
1、总则:
焊条作为制造压力容器的主要原材料,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焊条的存放、发放、回收不混乱,有追溯性。
2、职责:
2.1仓管员对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2.2品保部对产品质量负责。
3、存放: 3.1一级库
3.1.1电焊条一级库必须是干燥且通风良好、室内保持整洁,温度不低于5℃,相对空气湿度不高于60%。
3.1.2电焊条按牌号、规格堆放,且有标签进行标识。堆放层数不多于4箱。3.2二级库
3.2.1电焊条烘干箱、干燥保温箱的焊条堆放层数不高于3层(条)。3.2.2电焊条的反复烘干、干燥次数不能高于3次。
4、发放(二级库):
4.1仓管员根据制造部下达的“工令单”上的焊条牌号、规格数量准确进行发放。
4.2电焊条一次性发放数量:酸性碳钢焊条不多于40条;酸性不锈钢焊条和碱性低氢型焊条不多于20条。4.3一个焊缝分为多次发放,应明显分别记录,发放数量、对应的日期、签名。
5、回收:(二级库):
5.1仓管员、焊工应做好焊条和焊条头的回收工作。
5.2焊条的回收,焊工应针对每条焊缝及时与仓管员配合,做好回收工作存放,并记录,于便工艺的反馈,提供依据。
5.3焊条头的回收,以台为单位进行。每台制作周期内由焊工自行保管,完毕后与仓管员进行核对记录。搬运、包装、交付管理制度
1、职责
1.1、品保部负责编制,并对工作质量进行督查。1.2、制造部负责搬运、包装工作。1.3、业务部同制造部负责成品交付工作。
2、搬运
2.1、小件品进出库应轻拿轻放,不可扔抛或用脚踩,防止物品在搬运过程中因震动、磕碰、划伤造成的损坏。
2.2、有防护措施的外购件和精密加工件在搬运时必须带手套,防止防护层和加工面受损,影响质量。
2.3、钢板(包括碳钢、不锈钢)装卸必须采用行吊车和专用吊具,禁止自卸斗和人工滚轮卸车,防止划伤损坏。
2.4、半成品(如封头、外协加工法兰等)的卸车,禁止野蛮操作---直接推下车,应采用行吊车或叉车进行装卸,以免碰伤变形。2.5、不锈钢产品的搬运,不允许采用钢丝绳和碳钢吊具,防止铁离子污染和划伤,损坏表面质量。
2.6、搬运过程要注意保护好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以免标识丢失和被擦除而引起混淆。
2.7、行吊车在吊物品行进中,物品正下方严禁有人员,且应尺量避开生产设备、成品和其他重要物资。
3、包装、油漆
3.1、碳钢成品出厂前外表面涂漆1~2道和面漆1道,面漆的颜 色应浅淡,不锈钢一般不需涂漆防护。
3.2、出厂时应检查油漆质量,表面的漆膜应均匀,不充许有气泡、龟裂和剥落等缺陷,必要时需进作修补。
3.3、不锈钢产品出厂前,必须有薄膜和气垫膜包装保护,以防水份和灰尘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3.4、成品一般采用裸装,配件、安全附件装箱打包后与设备固定一起出厂。
4、交付
4.1、由业务部负责按《采购控制程序》规定进行运输单位的调查、评价、选择确定合格的运输单位。
4.2、产品发货之前,业务部确认货运方式的交货地点无误以后,签发“发货通知单”送制造部或品保部经办人组织发货。4.3、搬运装车过程中应保证产品质量完好无损,检查设备的捆绑情况,做到防滑动、防雨、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