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动力的培养更加关注
孩子动作慢,做事总爱拖沓怎么办?“双减”后,家长对孩子学习动力的培养最为关注。学习动力不足往往体现在孩子拖拉,比如:不愿意上学、不愿意写作业等。针对孩子的“拖延症”,家长要如何应对呢?专家介绍,“拖拉磨蹭”是孩子的天性。首先,家长要从心理上包容孩子的拖延,不要反复在孩子耳边催促和指责。每个人的大脑都存在“超限效应”。简单说,就是当孩子反复听到“快点”“再不做就晚了”等催促声,遍数多了,就会产生不耐烦和逆反情绪。其次,家长也要意识到,孩子拖沓最可能的原因是:家长为孩子做得太多。许多孩子深知自己一旦拖延,父母肯定会帮自己兜底,因此会变得行动更加缓慢。
因此,家长要明确边界,让孩子意识到学习、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一旦拖延导致负面的结果,比如:考试成绩差、老师批评等,结果是要孩子自己承担,而不是家长。当孩子一旦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尝到惩罚滋味,便会自主寻求解决方法,并做出改变。最后,当孩子进步了,家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肯定和夸奖孩子。在正反馈的激励下,孩子也会快速调整自己的节奏,并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双减”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家长最为关注的因素。专家认为,只需培养好3个习惯,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方面受益终身:
一是良好的作息习惯。
研究显示,98%的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现象。睡眠不足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和执行力下降,情绪也会变得极不稳定。因此,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同时,养成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
二是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阅读关键期:首先是孩子1岁时,他们希望听父母讲故事。其次,孩子3-5岁时,他们会渐渐将图画信息转换为符号语言。家长要抓住这些关键时期,陪孩子一起阅读。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升入高年级,学习就会很轻松,他可以将小时候的知识延展,勾勒出大脑的地图。三是良好的作业习惯。
做作业要把主动性还给孩子,具体来说,要做到两个步骤:第一,让孩子在不翻书的情况下先写作业,做到对白天知识的复习与检验。第二,针对不会的知识点,查阅书籍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可以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