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书记培训班结业式讲话
党的*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我们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攻克了一个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结束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历史,书写了世界减贫史上壮丽的篇章,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今天参加培训的同志都是这场伟大战役的见证者,一部分同志甚至是亲历者、参与者,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到骄傲和自豪。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在促进共同富裕征程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奋勇前进。
今天我们接过了“三农”发展重心战略性转移的接力棒,既是伟大的使命,也是无上的荣光,我们唯有选择知重负重,砥砺前行。作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推动者、实践者、参与者,要真正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必须沉得下、融得进,才能干得好。下面我围绕如何沉得下、融得进、干得好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如何保障“沉得下”。
(一)事业召唤。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伟大时代的一份子,我们要饱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历史责任和“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积极投入到为国尽责、为民效力的伟大事业中,才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才真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
(二)轻装上阵。
驻村工作,对大家是人生的重要考验。很多都是中年同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需要关怀,小的需要照顾,都有很多牵挂。所入住的村庄,各方面的条件与原来工作生活的环境有天壤之别,如果出生在农村的同志,还稍微容易适应点;如果在城市长大,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还有工作远离单位,有的担心被边缘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这都是人之常情。既来之,则安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家里的责任,只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适当进行补偿。工作上的落单,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朋友圈、短视频及时向领导和同事们推送。如果确实工作做出成效,目前社会各方面对乡村振兴关注度非常高,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简报、信息、专栏、新闻报道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展示我们的驻村典型。至于生活上的困难,补贴的发放、工作经费的落实、健康体检、保险购买,我们都作了政策规定,可以向单位如实反映。
(三)组织培养。
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都是各区各单位党w党组精心挑选的,承载组织的重托,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平台,它既可以丰富基层工作的经历,又可以实实在在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你善于总结、谋划,你勤于学习、思考,你敏于发现、探索,你乐于创新、创造,同样是驻村,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有的人收获各种荣誉,有的人赢得群众口碑,有的人得到提拔重用,有的人却寂寂无名、无所事事,这都取决于种什么“因”,获什么“果”。
(四)心存敬畏。
驻村工作远离单位,山高皇帝远,如果放松了自我要求,极容易滋生形*主义、官*主义。有的单位、个人把它福利化,认为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有的村民反映少数驻村干部“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时在时不在”,所以也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行业部门监督检查的重点。为了强化教育在先、预防在先,我们除了要求落实五天四夜的工作时间(特殊情况另行通知),做到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工作在村,以及严格落实考勤、学习、信息报送、会议、廉洁等纪律制度外,对驻村工作的问责要求也要比照脱贫攻坚期进行规范,让大家有章可循,依规而行。对驻村工作管理要贯彻严的总基调,否则针尖大的窟窿会透过斗大的风。这方面的教训我们比较多,有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后,会导致得寸进尺,甚至单位的同事都会举报反映。所以尽管我们不实行天天打卡、不采取位置共享,但实际上监督无处不在,大家还是自觉遵守为好。当然,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但你相应手续履行到位,该请假的请假,该报告的报告,那就不会成为问题。
二、切实解决“融得进”
(一)发动群众。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坚持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做到问计于民。要按照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一般后个别的原则推动工作,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是对脱贫群众“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进行排查。
看有没有脱贫户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吃穿存在困难,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二是做好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识别。
按照承诺授权、入户核查、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确定、录入系统的程序,做到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一月一调整,加大支持帮扶,防止体外循环,落实动态清零。三是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清理登记确权。
凡是2013年以来投入的各类资金,包括各级财政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捐助资金等都要核查清楚,形成了资产的要登记并确权到村到户,并逐步制定完善运营、处置、监管的办法措施。四是加强衔接资金使用的监管。
特别是投资方向的优化调整、投资项目的安排选择、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资金拨付进度的监管、资金投入的效果评估等。五是其他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管。
包括小额信贷的审批,低保、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政策的落实。(二)熟悉群众。
与农民群众打交道,要有同他们说得上话的本事,能真正坐到一条板凳上去。过去我们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要有群众工作的本领。首先,要入乡问俗,了解风情。了解农村的治理体系,村两委会履职情况,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属、老教师、老劳模等作用发挥情况,村里有没有宗族势力影响,有没有黑恶势力的干预,有哪些特殊的风俗禁忌,这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其次,要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哪些户是脱贫户、监测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哪些是有在外读书经商办企业的户,哪些是对目前政策、村里工作有意见的上访户,哪些是比较支持村两委工作的正能量户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他们的需求,研判他们的动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要调查研究,熟悉村情。村里的资源情况,版图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水面面积、四荒地面积,发包情况、流转情况;村里投资情况、债权债务情况,扶贫资产清理确权登记情况;村里劳动力状况,有多少劳动力、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其中本地务工就业的有多少,外地务工就业的有多少,没有外出但有就业意愿的有多少;
村里的产业发展状况怎么样,一产业分类、规模、市场效益,二产业发展基础,三产业发展路径;村里两委班子分工和工作人员配备、工作力量分布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等,都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三)教育引导群众。
我们既要相信群众,也要教育引导群众,不能做群众的尾巴。一是引导克服攀比心理。一些封建陋习需要革除,如不少群众反映,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给农村家庭带来巨大负担。二是引导克服仇富心理。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对先富的群众,可以羡慕,但不要嫉妒甚至怨恨。三是引导克服躺平心理。幸福生活都是奋斗来的。有的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把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丢到脑后,放弃自身的努力,等待别人的帮扶援助,导致懒人得实惠。四是引导克服从众心理。农村务农的人员大多是留守老人,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胆量和气魄。往往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出头冒尖,思想保守陈旧。三、创造条件“干得好”
(一)明确工作职责和重点。
我认为驻村第一书记有多重身份∶一是一线作战员。如果说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是一线指挥员,驻村第一书记就是一线作战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各项驻村帮扶工作要由第一书记统筹;如果各级都设乡村振兴机构,驻村工作队就是村级乡村振兴局,驻村第一书记就是村乡村振兴局局长,要全面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责任、政策、工作在村一级的贯彻落实。二是矛盾调解员。
乡村矛盾错综复杂,往往剪不断、理还乱。驻村工作队员,特别是第一书记,有熟悉了解群众、熟悉帮扶政策、熟悉法律法规的优势,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以做好群众的居间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农村善治探索路径。三是党建指导员。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而村级组织由于留守党员群体素质的局限,尚有软弱涣散的班子,需要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对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四是政策成果宣传员。
农村农民要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村干部和广大农民对政策不熟悉,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要发挥自身优势,全面系统掌握惠民政策,用足用活产业发展等支持政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同时要增强农民群众的市场意识,教育农民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美誉度,增强产品竞争力,不断推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地域品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五是项目招商员。
农村要发展,既要依靠有力的zf,也要依靠有效的市场。对于一些公益性项目,以zf投资为主;对产业项目,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要挖掘农村三资资源、矿产资源、人脉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要素,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经济合作,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二)全方位提升能力素质。
一是政治能力。将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在农村一线落地生根。二是学习能力。善于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地区学习,能够学以致用。三是协调能力。善于借助上级力量、派驻单位力量、社会组织力量、市场主体力量,加持驻村工作力量。四是执行能力。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时限,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三)寻求工作突破创新。
力争规定动作搞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乡村振兴,我市推出了三乡工程、五化兴乡的创新举措,打造了*样板,成为全国的典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我们也要借鉴外地经验,创新我们的做法。譬如三类对象的监测,能不能借鉴疫情防控的经验,建立多点触发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及时研判、及时分析、及时处置、及时标注;再譬如数字农村建设,黄陂区在全省试点,我们其他新城区能否自主开展,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全部导入数据系统,通过数据云,随时随地了解基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域的基本情况,解决数据统计困难的问题。(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删繁就简。对上级各类检查能够合并同类项,一本通吃最好。对各类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实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减少审批环节。二是敢于斗争。不当好好先生,只要有利于工作的,该坚持原则的要坚持原则,该据理力争的要据理力争,在斗争中求团结,在发展中求和谐。三是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工作的短板,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