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2022-07-05 18: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规划扩绿、均衡布绿、标准建绿、科学管绿”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街。

二、任务目标

到2022年12月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城镇人口万人拥有绿道长度≥2.5公里,道路绿地达标率≥85%,林荫路推广率≥8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公园建设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到2023年底,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生态保护、治理和修复。通过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治理和修复。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理技术,加强城市水体修复。搞好XX、XX河等城区水系治理,城市水环境达标率100%,建成区范围内无黑臭水体,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规范治理废气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及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整治,确保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2天。

2.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利用绿道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要素有机连接,把自然要素引入城区。按照宜绿则绿的原则,以城区连接线、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选用速生、冠高、易维护的乡土树种,结合用材林、防护林、苗圃建设等,形成简洁、规整、序列感强,有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开展城市行道树补植增植。持续推进林荫道路建设,鼓励人行道种植双排行道树,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实现“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有荫”,林荫路推广率≥85%,为行人提供舒适户外出行空间。

3.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配合做好市域范围内代表性动植物普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二)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1.提高建成区绿地率。按照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加强裸露地面绿化、完善城市防护绿带、完成道路绿化新建(改造)任务。到2022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8%,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85%,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90%。

2.加强公园绿地建设。以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面积为重点,做好对综合性公园和街头绿地的建设和提升工作,构建多层次公园体系。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进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角游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型公园建设,注重道路街角节点景点打造,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加强园林绿化和公园游园建设,每年新增公园游园3个、口袋公园10个、道路街角节点10个,增加绿荫停车位200个,新增绿地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突出林荫效果和植物景观景色,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力争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城市人口人均≥15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90%。

3.提升居住区绿地标准。严格落实绿地规划,新建居住小区(单位)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上;加强对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各开发公司、物业公司提升小区内及外围区域绿地养护水平,及时补植枯死和缺少的乔木、灌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采取留白增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方式建设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小微绿地和绿荫停车场,使老旧小区绿地率≥30%。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小区,应配套一处大于1万平方米的开放式公园。开展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实现园林式单位(居住区)达标率≥60%或年提升率≥10%。

4.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率100%,完成树龄5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调查,并建档、挂牌,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健全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1.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力度。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城市绿化维护资金项目,并逐年增加,同时,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保障到位。

2.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完善绿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3.强化行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到养护管理的全过程监督指导服务,形成适应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的园林绿化管理体制。

(四)加强基础设施管理

1.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提高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治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设经营摊点,确保城市秩序井然;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沿街店铺招牌整洁、美观,城市容貌≥9.00。

2.加强交通秩序管理。根据步行、自行车交通体系专项规划,加强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运行管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和维护工作,城市道路完好率≥95%。加快智慧停车项目建设,提高机动车停车管理效率和水平。治理城区车辆乱停乱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问题,开展三轮车、四轮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道路安全设施管理,对标识不清、缺损的道路安全标线、标识、安全护栏及时进行修复、修补。

3.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筑垃圾和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建立。

4.完善城市照明。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夜间照明各项指标均达到《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要求。配合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档工作,实现各类管线数据共享和动态更新。

(五)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要求,在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为突破口,达到排水分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45%的标准要求,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现象有缓解的目标。

2.大力实施城市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推广应用绿色低能耗环保建筑材料,加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制定并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并持续推进。

3.加强再生水利用。在工业、绿化、市政公用以及河湖景观、农业灌溉等方面推广使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资源利用率。

(六)开展专项行动

纵深推进城市绿荫行动“五大工程”,建成以林荫公园、林荫休闲广场为点,以城市林荫路系统为网状框架,以林荫庭院、小区为全面覆盖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荫体系,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70%。

1.推进林荫道路建设。选择枝干茂密、生长快速的法桐、重阳木、白蜡、栾树等适合本地生长的落叶速生乔木。推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和双排、多排行道树栽植,通过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确保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林荫路推广率≥85%,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9%。

2.实施林荫公园建设改造。利用城区内废弃地、水面等,建设改造一批森林公园、生态公园,充分发挥城市绿岛的生态效应。公园建设改造要突出林荫效果和植物景观特色,绿化面积占公园总用地面积≥70%。

3.建设林荫庭院和小区。切实做好庭院和居住区绿化管养,楼前屋后见缝植树,健身广场和小游园内栽植落叶乔木,提高绿化覆盖率。推行沿街拆墙透绿、拆墙建绿,实行绿化提升,把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实现绿色共享。

4.建设林荫停车场。按照《XX省林荫停车场评价标准》新建、改建一批林荫停车场,停车场地面要进行透气、透水铺装,在停车场内栽植高大乔木,将停车空间与绿化空间有机结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强度≤2.5℃。

5.积极实施立体绿化。对立交桥、墙面、屋顶、廊架、坡面、河道堤岸、栅栏以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具备条件的部位大量栽植攀援植物,建成一批立体绿化示范项目,立体绿化面积逐年递增且效果良好。

6.生态街巷创建行动。充分利用街巷的有限绿化空间,采取“破硬植绿、边角增绿、沿墙植绿、垂直挂绿”等方式增加街巷的可视绿量,对城市建成区内所有现状红线宽度在12米以下街巷实施生态化改造,通过修补路面、安装路灯、完善排水、设置坐凳小品、文化景墙等方式,实现街巷“路平、灯亮、水畅、景美”的生态休闲功能,使墙面绿化覆盖达到90%以上,达到绿满街巷的立体景观效果,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7.绿地整治行动。针对绿地内草地退化、斑秃现象,开展以治理绿地内绿篱缺株、草坪斑秃现象为重点的城区绿地整治活动,全面补植公园、广场、街头等绿地内的草坪斑秃,消除裸露地面,并做好草坪的管理养护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5月)。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

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和实施方案,逐一梳理各项指标,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全面实施,并做好资料收集、汇编存档工作。要同步全面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查整改工作,确保达到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

(三)初评申报阶段(2022年9月)。

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要求。2022年8月30日前通过步审查,9月30日前报送推荐函和遥感调查与评测基础资料。

(四)迎检备查阶段(2023年7月底前)。

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问卷调查、遥感测试工作;7月31日前,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考核标准》中的考核指标要求,迎接专家组实地考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挥部,具体负责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统筹指挥、重大决策和督导调度。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创建目标、工作步骤、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狠抓任务落实。

(二)加大资金保障。

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园林绿化资金,积极吸引、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城市绿化建设,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三)营造创园氛围。

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XX每个市民的义务、责任,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积极参与创建的社会氛围。

(四)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定期督查通报制度,对照创建工作计划和节点目标任务,认真组织考核评比,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未能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对创建工作不达标或在检查中失分,严重影响创建工作的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

下载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街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镇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步伐,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和《国家......

    XXXXXXX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XXXXXXX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指标

    一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1.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2.建......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中共**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 知 各相关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驻市各单位: 《**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来源:景观中国 建城[2000]1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直辖市园林局,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城管办:为做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一步规范......

    渝水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渝水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根据《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视察报告

    关于对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展情况的视察报告按照市政协2013年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9月13日,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任晓峰副主席的带领......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 (建城〔2000〕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直辖市园林局,计划单列市建委、深圳市城管办: 为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