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1年绿色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破除丧葬陋习,倡导文明丧事新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推进我镇生态环境建设,为贯彻全市殡葬改革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殡葬领域改革管理措施,持之以恒推进绿色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殡葬改革工作常态化管理。
巩固遗体火化100%,入公墓山安葬100%成效,坚决防止殡改问题反弹。建立办丧全流程跟踪机制,妥善运用镇、村(居)红白理事会信息共享机制,村(居)红白理事会发现人员死亡及时与县殡仪馆联系进行遗体火化,根据县殡改办反馈的火化人员信息,由各村(居)红白理事会跟踪骨灰安葬去向并登记造册。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散埋乱葬发生,做到“死亡-火化-入葬公墓”全流程无缝对接,确保骨灰100%入葬公墓。二、实行村(居)红白理事会办丧考核机制。
从2021年起,红白理事会工作经费按照乡镇场辖区内人员火化1例补助工作经费400元,入葬公墓1例补助工作经费400元的原则进行统筹拨付,每月核账公布,年底一次性拔付。镇政府安排人员开展不定期实地核查,如发现1例骨灰未入葬公墓的,核减当月该村(居)红白理事会工作经费的50%;发现2例,当月经费全部核减;发现3例以上,按同等幅度核减全年经费。村(居)红白理事会工作经费核减后不足部分由各村(居)自行垫付。三、完善死亡人员信息登记和公墓日常管理。
各村(居)根据本村(居)所建设的公墓山,设计并制作出公墓山墓穴分布图纸,对所有单、双墓穴进行编号,将已安葬的单、双穴的人员信息进行记录,同时收集所有死亡人员的身份证、户口本和火化证明,记录好死亡人员的火化时间、安葬时间及地点,整理装订成册,形成本村(居)的火化人员入葬公墓山情况统计台账。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每个公墓必须落实至少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公墓的收费、日常管理和维护、引导文明祭扫等工作。四、加强提升公墓管理,落实公墓山收费。
各村(居)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提升公墓山管理服务质量。公墓管理人员应主动服务丧属,引导丧属在公墓区选位,并对骨灰入葬公墓山进行监管,严禁丧属随意更改墓穴朝向和墓具大小、高度等。根据县发改委《关于下发XX县城乡公益性墓地收费标准的通知》(X发改价费字〔2019〕X号)文件要求,各村(居)要安排人员做好收费及入葬档案登记造册工作,农村公益性公墓收费标准为双人穴2000元,单人穴1500元。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承受能力,对特困供养对象免除公益性墓地墓穴使用费,对低保对象减免20%公益性墓地墓穴使用费,未满18周岁(含)减半收费;“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迁坟进公墓山免费。五、实行殡葬改革工作奖惩制度。
从2021年11月1日起,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的新工作奖惩制度。各村(居)会新增1例未火化死亡人员,骨灰未入葬公墓山,限期3个月内进行整改,超期未整改到位则处罚该村(居)书记2000元,驻村干部处罚1000元,片长处罚500元(副片长及挂点领导参照执行);新增2例,则翻倍处罚金额,所处罚金额全部奖励给殡葬改革工作完成的好的村(居)、驻村干部和片长。如因村(居)上报信息不及时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以及发现3例及以上未火化死亡人员和骨灰未入葬公墓山的,对该村(居)书记进行降职处理(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三个月内整改到位则复职),工资待遇相应调整;同时纳入年终村(居)和个人考核考评重要指标,限期内仍无法整改到位则该村(居)书记免职处理。县殡仪馆电话:XX
镇热线或举报电话: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