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脉是
()
A.太行山
B.天山
C.秦岭
D.喜马拉雅山
2.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荒漠带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112°E沿线气温年较差大于24°N沿线
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高谷深,可领略“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D.椰子是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近岸海域赤潮高发,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对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如图示意2000-2018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累计发现数量与面积的各月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福建近岸海域2000-2018年赤潮高发的时段主要是()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6.此时段,引起福建近岸海域赤潮高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主导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近岸海域气温升高
②太阳辐射增强,近岸海域的蒸发量增大
③降水强度增大,地表径流输入近岸海域的营养物增多
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大变小,近岸海域水生生物生长速度加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
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扩大
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
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8.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水汽
B.塔里木盆地——纬度
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
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
9.有数据表明,青藏高原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
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
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
C.使冻土期延长
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车尔臣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在若羌县境内注入台特玛湖。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台特玛湖曾一度干涸。经过近15年的生态输水,台特玛湖出现了近500平方千米的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读车尔臣河流域图,完成10~12题。
10.车尔臣河下游
()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含沙量较大
C.有明显的春汛
D.流量季节变化小
11.台特玛湖大面积湿地的出现导致
()
①土壤水分条件得以改善②土壤养分条件明显改善
③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增加④湖区灌溉农田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某年6月,车尔臣河流域发生罕见洪涝灾害,推测其原因是
()
A.气温异常升高
B.冷锋带来暴雨
C.暖锋连续降水
D.气旋活动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2分)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图A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B示意图A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分析其原因。
(2)判断6-8月甲、丙两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概括图中丁地所在省区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位于焉耆盆地中。博斯腾湖水温度较同纬度、同高程的河水温度略高,但初冰及封冻却比周边河流略早。博斯腾湖南侧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盐度饱和。下图为“博斯腾湖和盐池地质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芦苇是生长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的先锋植物,苇秆可以造纸,苇叶可做青贮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芦苇还具有防风固沙、蓄水防旱、净化水质等巨大的生态效益。博斯腾湖沼泽芦苇生长茂密,面积达60万亩,其中,人工芦苇面积18万亩,为新疆博斯腾湖造纸厂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1)分析博斯腾湖初冰及封冻比周边河流略早的原因。
(2)简述盐池的盐度高且稳定的自然原因。
(3)说出芦苇为周边地区荒漠治理做出的贡献。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该区域扩大芦苇造纸业规模?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选C,2选B。第1题,图示山脉海拔2
200
m,由坡向可知是东西走向,结合纬度可判断是秦岭;太行山是南北走向,纬度略高;天山海拔超过6
000
m,纬度高;喜马拉雅山海拔超过8
000
m,纬度略低。第2题,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解析】3选D,4选B。第3题,图示1月等温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且向北递减,应受纬度的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不与纬线平行,表明不受纬度位置影响且该地山地丘陵广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A处为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则7月平均气温低于28℃。而B处1月气温低于A处,7月气温高于A处,所以B处气温的年较差大于A处。第4题,区域内相对高度较小,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相差较小,不会形成“一山有四季”的景观。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5月份也就是春季进入汛期。该区域热量丰富,其作物熟制都为一年两熟。椰子对热量的要求较高,一般热带才可以种植,在我国的最北纬度大约是22°N,因此它不会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解析】5选B,6选B。第5题,读图可知,该处赤潮累计发现数量和累计发现面积4、5月激增,随后减少,因此4、5月为赤潮高发时段,此时处于春末夏初。第6题,春末夏初东南沿海地区主导风向由偏北转向偏南,风从暖湿洋面吹来,近岸海域气温升高,水温升高,有利于赤潮的产生。近岸海域的蒸发量增大与赤潮产生关系不大,水温上升是影响赤潮产生的重要因素。春末夏初该地降水强度增加,因此能够通过地表径流将更多的营养物质带到近岸海域,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大量产生。材料中无法体现近岸海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的信息。
【解析】7选D,8选C,9选D。第7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第8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第9题,积雪日数减少,地表岩石裸露日数增加,会加快岩石的风化;地表植被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积雪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期缩短;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著名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上升,短期内会使冰雪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解析】10选B,11选C,12选A。第10题,由材料可知车尔臣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内流河,其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故含沙量大。第11题,台特玛湖大面积湿地的出现,说明该湖的水源增多,故土壤的水分条件得以改善,但养分条件不一定改善。湖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湖区灌溉农田面积增加会使湖区面积缩小,与题目不相符。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车尔臣河流域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积雪融水,故车尔臣河流域发生罕见洪涝灾害,说明融水量大大增加,是由于气温异常升高导致的。
13.【解析】第(1)题,根据图A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可知,水分盈亏量是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的差值。图中显示,水分盈亏量5月最低,7-8月最高,也就是说5月份蒸发量较大,降水量小于蒸发量;7-8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降水量较大。这是因为东北的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太平洋上。5月份气温回升快,温度高;大风天气多;此时雨带刚刚登陆华南地区,雨季未到东北,区域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大,降水量小于蒸发量;7-8月雨带移到华北、东北,该地为雨季,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第(2)题,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日照时数、天气状况等。根据图B曲线分析可知,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降水多,晴天少,太阳辐射量少;该时段是夏季,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甲地纬度高,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所以太阳辐射量甲大于丙。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要从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来回答。图示丁地所在省区是黑龙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有大量积雪融水,河流流量较大,有春汛和夏汛,部分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还有凌汛;纬度较高,有较长结冰期;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原生林分布区,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故含沙量较小。
答案:(1)5月份气温回升快,温度高,大风天气多,蒸发量大;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7-8月份雨季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甲大于丙。6-8月甲地水分盈亏量小于0,说明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丙地水分盈亏量大于0,说明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晴天少;甲地昼长大于丙地,日照时间长于丙地。
(3)流量较大;有春汛和夏汛(部分河段有凌汛);有较长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14.【解析】第(1)题,冰情主要受气温、水质、风力和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中,盆地四周冷空气下沉,由于博斯腾湖位于冷空气下沉集聚处,冷空气在湖面集聚,使湖面容易结冰,盆地地形气流不畅,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水体相对静止,利于结冰,故较周边河流初冰及封冻略早。第(2)题,盐度高的原因: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焉耆盆地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光照强,蒸发旺盛;盐池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因此盐度较高。盐度稳定的原因:据右图分析,盐池通过含水层和博斯腾湖连接,湖水位高于盐池水位,应该是湖水始终补给盐池。盐池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博斯腾湖盐度高,水量小且稳定,盐池底部和四周为厚厚的盐层,盐度饱和,所以稳定。第(3)题,“芦苇还具有防风固沙、蓄水防旱、净化水质等巨大的生态效益”,种植芦苇可防风固沙、蓄水防旱;“苇秆可以造纸,苇叶可做青贮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苇叶可做饲料,减少牲畜对天然固沙植被的过度啃食(破坏);芦苇可做草方格沙障,进行沙漠治理。第(4)题,若赞同,主要从扩大芦苇造纸业规模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来回答。即本地芦苇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扩大造纸业,增加就业;苇秆可作造纸原料,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居民收入。若不赞同,主要从扩大芦苇造纸业规模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来回答。造纸厂用水量大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污水排放,使水质下降,环境破坏;过度采集,芦苇面积萎缩,湖水水质下降。
答案:(1)盆地四周冷空气下沉,在湖面集聚,使湖面容易结冰;盆地地形气流不畅,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水体相对静止,利于结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盐度高的原因: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蒸发旺盛;盐池蒸发量大于补给量,盐度较高。盐度稳定的原因:盐池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水量小且稳定;盐池底部和四周为厚厚的盐层,盐度饱和,所以稳定。(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种植芦苇可防风固沙、蓄水防旱;苇叶可做饲料,减少牲畜对天然固沙植被的过度啃食(破坏);芦苇可做草方格沙障,进行沙漠治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赞同。本地芦苇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扩大造纸业,增加就业;苇秆可作造纸原料,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居民收入。不赞同。造纸厂用水量大可能引发水资源短缺;用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污水排放,使水质下降,环境破坏;过度采集,芦苇面积萎缩,湖水水质下降。(任选一个观点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