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招大引强调研建议
一、*实施产业链招大引强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链招大引强可以有效融合政策和市场“两只手”的力量,是精准施策、加强有效投资的新方法。从目前我区产业定位来看,我区主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智能制造,从现有产业来看,中陶建材投资15亿元、金诚装配式建材投资48亿元等两个项目虽已入驻绿色建材产业园,但尚未建成投产,带动效益还未形成,而电子信息产业只有国信达、鸿汇科技等两个项目年产值不到2亿元,相对带动作用不明显。通过集聚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带动力强的内外资项目,为扩大有效投资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二)产业链招大引强可以有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精准聚焦、加强迈向制造强区的通道。
2020年,我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0多亿元,占全区GDP不到1/9,与全市其他县(市、区)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呈不断加大趋势。新区大产业、大平台的培育相对不足,缺少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大部分行业集中度不高,“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制造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产业链招大引强有利于新区建立一批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的产业链,完善一批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的产业链,强化一批具有示范性作用的产业链,全面提升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区的战略任务。
(三)产业链招大引强能有效推进产业链攀升和价值链持续提升,是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全区产业集聚的新抓手。
当前,我区产业链条较少,大部分产业处于产业链条低端、上下游协作配套极不完善。而通过实施产业链招大引强,可以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机遇,按照“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一链、辐射一片”的思路,一旦引进落户,就会形成“雁阵效应”,能吸引大量后续配套企业和项目入驻,就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型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跟进的发展格局。二、新区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基础方面。
截止2020年,大竹经开区入驻企业332家,实现营业收入322.53亿元;*经开区入驻企业510家,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宣汉经开区入驻企业134家,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渠县经开区入驻企业161家,实现营业收入280亿元;*产业新区入驻企业16家,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相比而言,*产业基础极为薄弱。(二)园区层级方面。
目前,*市“7+1”工业园区,除万源工业园区和*产业新区外,其余园区都属于省级工业园区,从省级层面来讲,在行政级别,产业项目落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上相对处于劣势。(三)体制机制方面。
虽然我区出台《*市*区招商引资工作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区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每年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对各部门担当提出要求,但是这些措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面,没有奖惩逗硬。在体制机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四)配套建设方面。
2020年,大竹经开区财政投入资金5.19亿元,累计建成道路33km,累计建成区面积达4.6km2;*经开区财政投入资金7亿元,累计建成道路51km,累计建成区面积22km2;宣汉经开区财政投入资金3.03亿元,累计建成标准道路22.84km,累计建成区面积达7.3km2;渠县经开区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累计建成标准道路16.3km,累计建成区面积达2.4km2;*产业新区财政投入资金1.54亿元,累计建成标准道路14.3km,累计建成区面积达1.1km2,相比较,*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投入较少,建成区面积较小。三、新区重点产业链招大引强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形成“招大引强”合力。按照*区的发展定位总体要求,尽快修编*产业新区总体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及环境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新区的城市功能,为新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厚植“招大引强”土壤。
树立不拼政策拼服务理念,围绕项目落地的要素保障,区自然资源局和规编中心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每年腾挪至少3000亩土地指标(新区1000亩单列指标),保障项目建设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区经信局规划好水电气等项目布局,力争用电成本不超过0.435元/度,用气成本不超过1.53元/方,用水成本不超过1.85元/吨;区金融工作局充分利用区中小微贷款风险资金,根据项目投资额做好相应配套贷款。各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帮办代办制度,凡是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红蓝本审批制”,要件不成熟办理蓝本,待要件成熟及时通知项目业办理红本。(三)夯实新区平台基础,提高“招大引强”实效。
创新新区投资体制,努力实现新区建设由zf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运用F+EPC等建设模式,尽快与中*冶完成洽谈,引进大集团、大公司来建新区,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参与新区的标准厂房、职工宿舍、道路、管网、水电气、七通一平等,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及医院、大中小学校、娱乐设施等生活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新区项目承转能力。(四)提高精准招商水平,转变“招大引强”方式。
推进招商模式从粗犷型向精细化、专业化、专题化转变;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基金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权;强化高质量导向,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意识,严把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境程度和能耗限度等“六度“标准,进一步提高招商质量更加注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更加强化绿色招商、生态招商,更加强化招引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切实从源头上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五)绘制链式招商图谱,明确“招大引强”方向。
根据新区“三城两园一带”总体布局,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梳理相关产业在全同发展概况,以此为基础建立区级产业链招大引强大数据库,形成招大引强路径图。精准定位重点招商区域及重点招商企业,力争在引进“三类500强”、央企、上市公司总部、行业主导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取得新突破。(六)明确部门招商任务,逗硬“招大引强”奖惩。
要把招大引强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带头招商,科学分解任务、完善考核办法、绘制招商图谱,落实“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杜绝纸上谈兵,光说不练。要建立激励机制,每年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和单位予以重奖,并将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大引强的实际成效,与干部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结合起来,一切拿绩效说话。只有做到奖惩分明,才能让更多人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才能促使各级各部门用心用力去寻找大项目、好项目,在招大引强上取得实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