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成就栋梁之才
如何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关键在于是否有能培养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教育机构。个人认为,结合当前“双减”形势,学校管理者应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五项管理”为突破口,积极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创新思维,因地制宜,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学校精细化发展,深化内涵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学校精细化工作扎实有效。
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摒弃“好好先生”的恶习,大是大非面前要讲原则,小事小节中也有讲原则的问题。在教育道路上不断与阻碍教育发展的陋习作斗争。站在“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转变教育观念,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结合实际制定学校精细化发展实施方案,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加强“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学校精细化发展方向正确。
学校负责人必须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心存敬畏,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看得淡、放得下,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以党建为引领、五育并举,把推进学校精细化发展同“五项管理”工作相结合,一杆红旗,一种声音,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把实现学
校精细化发展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细则,推动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落地实施,把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力争形成长效管理监督机制。同时将落实“五项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的转变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以真实、朴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形成全校合力全面落实文件每项要求,始终贯穿正确的育人方向,助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推动“十个一”良性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以“五项管理”为突破口,持续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组建多类型的社团,积极培养学生课本外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活动,以“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为目标,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强化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进行社团活动课堂的教学改革,在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构建“让学生学的乐、学的好、学的会”社团教学新模式模式,并将“十个一”项目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等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目标。
四、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持续发展。
结合“双减”和“五项管理”,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指导家长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充分利用学校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内部宣传阵
地,宣传好政策,使“双减”和“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形成良好氛围。
五、构建闭环体系,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掷地有声。
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摒弃作风不务实、工作不扎实、责任不落实的歪风,制定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好督查落实,建立完善以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重点的“督查—反馈—整改—督导—落实”闭环体系;学校领导小组一月督导一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偏,及时推进落实,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走过场,不务虚功。六、细化课堂教学入手,建设精品化校园。
学校领导干部应该深入一线教学,既要“身入”教学一线,更要“心到”教学一线,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教研、盆景式教研、蜻蜓点水式教研,把每件事做实,做细。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学校应该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研究,把45分钟的大课化成许多“小课”,每一个“小课”解决一个知识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细化每一个问题,精心设计授课环节,大事化小,小事做细,细节做精,精益求精,精细化贯穿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学校由精细管理的过程向精细管理结果的转变,建成精细化精品化校园。
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教育部门是人才的输出之源,教师是培养人才,促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教育工作者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不要走偏、不要落伍、不要掉队,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方能培养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