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类文阅读-18
威尼斯的小艇
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1)“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2)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答案:
1.B
2.C
3.(1)A
(2)D
4.从山脚到山顶,分布了不同气候带的植物。
5.第一自然段:“我”喜欢台湾民歌《高山青》中的阿里山。
第二自然段: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故乡,云的家乡。
第三自然段: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异,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
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
很执著的感情
在新垦的田野上
荷兰人种满了心爱的花儿
有郁金香
风信子
百合花
在茫茫花海中
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不但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的花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很久以前,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它出落得十分庄重、典雅,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照提示,从短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提取词语。
体现荷兰人爱怜郁金香的词语:
描写郁金香的词语:
3.短文最后一句话“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说明了。
4.读了短文,我们不仅欣赏了荷兰的花,还了解了荷兰的人。荷兰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答案:
1.,、。,、、……。
2.小心翼翼、捧、轻轻抚弄
庄重、典雅、艳丽、完美
3.荷兰到处都种郁金香,郁金香非常多
4.例:荷兰人勤劳,热爱土地,对花痴迷,有颗热爱生活的心,有双美化生活的手,还有让人敬佩的创造精神。
类文阅读-19
牧场之国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①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②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③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各种颜色、各种芳香的树木杂处一堂,茁壮生长,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在树下交错,在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伸延到鹅掌楸,从鹅掌楸伸延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榈,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④丛林中无数的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⑤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喙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咂声;潺潺的流水、啁啾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使这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1.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2.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东岸:
西岸:
4.请根据平时在自读批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积累的经验,从选文中任选择一处做批注
所选内容:
批注:
答案:
1.画: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2.密西西比河西岸草原广阔无垠,野牛安静闲适。
3.东岸:草原广阔,万籁无声(或静谧安适)。
西岸:植物繁茂,动物众多,一片骚动和聒噪(或热闹和喧嚣)。
4.提示:只要批注准确、符合要求且语句通顺即可。
张家界之绝
张家界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如“金鞭岩”,气势雄伟,金光闪烁,是一座三面陡峭,高达300多米的巨大石峰。“夫妻岩”似一对恋人,身姿倩影,宛如画图。还有像人的,像动物的,像建筑物的,如“将军岩”“雾海金龟”“天桥”“九重仙阁”等。
张家界不仅岩峰见奇,更有那稀有珍贵的树木,覆盖在奇峰怪石之上,把山峰岩石打扮得愈显风姿绰约。松,有的单棵挺立于峰峦之上,有的从刀削般的岩壁凌空跃出,也有的扎根于石峰或断崖的缝隙之中。有的林木竟成片地生长在奇峰异石之巅,任雨淋雪压,风刀霜剑,仍然直耸云天,别具风韵。
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山因水更奇,水因山更秀”的幽雅图画。景区有“水八百”之说,确切地说,较大的溪流有48条。向东流的金鞭溪和索溪贯穿景区,并汇有琵琶溪、花溪、龙尾溪等溪流。这些溪流的源头散布着众多的流泉飞瀑,如万迭瀑、六月飘雪等,而一些坡降大的地段又形成急流溪涧,如百瀑溪、麻溪等。这些溪流纯净碧透,令人看之心喜,触之心畅,尝之心甜。盛夏之时,徘徊溪边,更是流连忘返。
山的幽雅,树的幽雅,水的幽雅,构成了这神秘的“人间仙境”。
1.读画线的句子,根据景点名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答案()。
A.将军岩
B.雾海金龟
C.天桥
D.九重仙阁
像动物的景点是()
像人的景点是()
像建筑物的景点是()
2.这篇短文主要展示了张家界的(动态美
静态美)(选择,画“√”)。
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哪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4.用“
”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5.短文中张家界的哪处景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答案:
1.B
A
CD
2.静态
3.作者抓住了张家界的山、张家界的树、张家界的水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4.画:张家界的山令人拍案叫绝,张家界的水则令人心旷神怡。
5.例:张家界的峰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因为它们形态各异,非常有特色。
类文阅读-20
金字塔
蜜蜂的赞美
(1)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五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3)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
(4)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它的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5)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
(6)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7)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栆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栆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秦牧散文》有删改
蜜蜂采蜜的8字舞
当春暧花开的季节,一些作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当侦察兵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在巢牌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1.《蜜蜂的赞美》中第(2)段中的统计数字证明了的观点。
2.《蜜蜂的赞美》中的第(6)(7)自然段和《蜜蜂采蜜的8字舞》都表现了蜜蜂是一种的动物。
3.结合第(7)段的有关语句,说说“蜜成花不见”的意思。
4.蜜蜂的工作方式,能让你得到什么启示?试着写一点。
答案:
1.辛勤博采
2.充满智慧
3.蜂蜜酿成之后,在蜜糖中再也见不到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不见了。说明酿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4.在学习中要勤劳;要多动脑筋,寻找方法;要注意广泛求师,博采众家之长之后,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仰望布达拉宫(节选)
进入拉萨,车窗外的林梢上空闪出一座宫殿的剪影:两侧是白宫墙,中间是红宫墙,顶部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布达拉宫!”心中一声惊呼。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庄严与崇高。
布达拉宫耸立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顶上。宫前是拉萨最宽阔最漂亮的北京中路。站在铺着长方形花岗岩的路上仰望布达拉,只见一片青绿的草坪后面,横着一堵高高的围墙,围墙后面便是红山及其山顶上的雄伟宫殿。底部和东西两侧的宫墙为灰白色,称做白宫,正中顶部是褐红色,称做红宫。无论白宫还是红宫,一排排窗口四周都涂了黑色,窗头那白色布帘在高原的劲风中波浪般的猎猎飘动。白、红、黑三色的宫墙及窗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对比强烈,色彩鲜明。
巍峨、雄伟、神圣、庄严,布达拉犹如伫立在世界屋脊上的一位长者,一位哲人。
从红山西侧眺望,透过北京中路旁那三座白色佛塔金黄色的塔尖,看到的是布达拉宫的西侧,它屹立在巍巍山崖上,显得更为高峻、雄奇。
绕到红山北麓的宗角禄康,在一个宽阔的人工湖北岸眺望布达拉,看到的是布达拉背后的宫墙,雄踞于陡峭的崖壁顶部。宫墙、峭壁、古柳、经幡的倒影一起映人湖里,使布达拉在雄伟中又增添了几分俏丽。
倘若站在八廓街头中心大昭寺的金顶上,放眼望去,又可看见布达拉雄伟的宫殿远远地耸立在寺前广场的西北方,耸立在连绵的群山下。
在拉萨,几乎随处都可以望见布达拉。
布达拉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徐治平《仰望布达拉宫》,有删改
1.填空。
(1)布达拉宫的宫墙及窗户主要有、、三种颜色。
(2)作者是透过
看到布达拉宫的剪影,接着是站在仰望布达拉宫,后来又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眺望布达拉宫。
2.布达拉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摘录文中有关词语回答。
庄严
3.联系全文,写一写你对题目中“仰望”一词的理解。
4.“布达拉宫似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1.(1)白
红
黑
(2)车窗
铺着花岗岩的路上
红山西侧
人工湖北岸
大昭寺的金顶上
2.例:崇高
雄伟
巍峨
神圣
雄奇
高俊
俏丽
3.“仰望”说明了布达拉宫在作者的心中十分神圣、庄严,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布达拉宫的热爱和赞美,也说明了布达拉宫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