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文松 论电教媒体在提高传统思品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论电教媒体在提高传统思品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摘要:电教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和教学高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媒体与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的结合可以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拓宽视野、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关键词:
电教媒体
教学运用
有效性
现代教学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今思品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而过去一成不变的“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陈旧、呆板,学生大都对课堂会失去兴趣,从而把学习政治当作一种负担,厌学情绪相当普遍。而电教媒体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能把材料制成生动活泼、声情并茂的课件,在教学中一点一点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新鲜感、好奇心的驱使下,重新唤回对政治课的热爱之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正因为如此教育局、学校各级领导都加大了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拿我校而言,原先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教师如要使用还要事先“预约”,但仍然免不了会发生“撞课”事件。如今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电教媒体设备,教师人手一机,这些都为我们教师大规模使用电教媒体提供了物质上的硬件保证,同时也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教学尝试,我充分认识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今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详尽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我们思品教师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简单总结一下电教媒体教学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电教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快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教学九年级思品《我的祖国》,在讲解第一框时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我们的伟大祖国辽阔俊美山河的图片(网上下载祖国最美的10座山峰等),在讲解中华文化时,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京韵大鼓、古筝等音乐。
创设良好有趣的教学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可以将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可生动直观显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电教媒体播放声像资料鲜活、生动、真实、直观,其作用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在讲授八年级思品课第四课第三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时,教师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从网上下载的“由监视器拍摄到车祸发生瞬间的录像”,那真实、直观的案例场景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时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交通法规,生命之友”,督促学生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能有半点马虎。有时媒体课件不仅呈现给学生生动、直观的画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形式、生动的界面构图,帮助学生由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学会并运用语言符号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逐步发展其思维能力。真正的起到了电教媒体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实效的主旨。
三、运用电教媒体,能丰富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大信息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思品课的时代性、时间性很强;现代社会,信息产生的不确定性、信息来源的多面性使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上干巴巴的空洞的教师无尽“讲解说教”,学生的思维、言语、行为完全被教师的“一言堂”所控制,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而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可拓宽、加深教材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如在讲解八年级思品课第六课《心中有他人 学会交往》时,教师可用电教媒体穿插播放在201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16届亚运会中志愿者与各国运动员交往、帮助的画面和影像资料,丰富、充实了有关交往、关心他人的教学内容。当前正处于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内容越来越广,如何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并在有限的四十五分种内有效地扩大信息容量,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教媒体就能很好的方便的迅速的处理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画,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操作,这就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能最大限度地将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融进课堂,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完美地实现政治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四、运用电教媒体,在教学中能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电教媒体教学真正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现在我校每个班级教室中都有了“班班通”设备,教师不是这套设备的唯一使用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是使用电教媒体设备的主人,如在学生查找资料或社会实践活动等反馈中,教师大可“放权”,让学生制作电教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以备上台演示。如在学习九年级思品课第四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前,让学生收集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要求制作ppt在课堂上展示。当时学生查找了“嫦娥三号”、“天宫一号”等图片资料,运用电教媒体技术由学生演示给学生看。在讲解《培养创新精神》时,由学生收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创新图片,由学生在课堂上播放,教学效果良好。这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由学生教育学生,其效果也往往是最佳的。这不正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有利显现嘛!
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辅助教学的主流手段之一,电教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线教师就必须时时刻刻去实践媒体教学,并在应用中尝试、总结、成长。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在各教学环节中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强化内容、提高觉悟、加深记忆,而且使思品课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以最终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的——做真人!愿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探索能让电教媒体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注入新的活力,开创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美好明天!
第二篇: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思品教学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求我们在思品课堂上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思品课上,引入电教媒体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动之以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第师”,孩子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用投影片、录音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他们会以饱满的学习情绪,自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矗九年义务教材第四册《要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教学,新授前先放一段录像片:十字路口,交通繁华之处,车水马龙,交通民警正在紧张、认真地工作,指挥疏通来往的行人与车辆,提高通行效率,确保交通安全,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然后再放一段儿童交通事故录像片,让学生象小交警一样分析交通事故,谁违反了交通规则?后果怎样?从而使遵守交通规则意识在学生心中扎下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便水到渠成,效果极佳。
第四册《谦让》一文,我采用放“孔融让梨”动画片的方法,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孔融自小懂得谦让,受到大家的夸奖,这一收获是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动画片时自然得到的,为下文分析孔融为什么让梨?理解谦让是一种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矗八册《英勇的共产党》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首先提问,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用红粉笔粗体字写上“共产党”三个醒目的字,然后播放电影剪辑《烈火中永生》江竹筠、许云峰等身受敌人的种种酷刑,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片断,老师做如下旁白:像他们这样一身正气、英勇不屈的共产党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就牺牲了三十二万多人,他们伟大的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永存。此时,学生个个泪光莹莹,热爱共产党崇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然后问: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些共产党员?顺势把课题补充完整。如此学生的感情与课文产生共鸣。
二、引用电教媒体,学文悟道,晓之以理
在学生知情意行过程中,明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导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1.用投影灯片缩短时空距离
七册《坚持民族气节》?中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用投影片可缩短时空距离,深入浅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设计一框灯片,汉武帝派出苏武出使匈奴,亲手交他一根“使节”,使学生认识到苏武此行任重道远。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设计一框抽拉活动片,内容是苏武被单于用种种手段逼迫他投降,苏武严辞拒绝,再抽拉单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苏武抛进地窖,用饥饿和寒冷折磨他。画中苏武形销骨立,连眉毛上都结了冰,奄奄一息,但他还是没屈服,这就是民族气节。而后抽拉苏武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边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苏武如何坚持自己的民族气节。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时,映出第三框灯片:十九年后,须发皆白的苏武回朝,长安百姓涌上街头,欢迎这位光荣的使者。苏武之所以受到万民敬仰是因为他坚持了民族气节,这种爱国精神,我们后人应好好学习并发扬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脑子里没有映象,当然进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维活动也很难活跃,因此,有必要借助电教媒体化抽象为形象。
七册《珍惜时间》一课教学重点是“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怎样珍惜时间?”
而“时间”这个概念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理解这个概念成为本课教学难点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诵录音同步进行,学生兴趣盎然,“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人重视,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
学生一番争论之后,得出谜底:“时间”。抓住这个时机,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工人能生产8.26吨钢;一台采摘机可摘西红柿69公斤;彩电生产线可组装一台半彩色电视机……这样使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强化了对时间的理解。
三、运用电教手段作结,提高学生道德辨析能力,强化主题,导之以行
人们的认识规律是感性→理性→实践,这样才能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运用电教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册《先人后己》一课学完后,把课后第二题制成有图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讨论该怎么办?一框为春游回来,大家都累了,车上座位少,应当克服困难,把座位让给别人。另一框为“六一”儿童节影展,班里发票时好票不多,主动要一
些不太好的票。此项道德识别练习做完,再让学生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树立先人后己的正确思想,并能够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四册《不上当受骗》讨论学习后,放少年儿童被拐卖的录像片,讨论如果是你自己,该怎么做?以强化主体,不上坏人的当,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下面就来谈谈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在教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比赛镜头,每当一个歌手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
……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来教给你们一项新本领,然后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2、比较激疑导入。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的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适时运用比较激疑,使学生有疑可问。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节时,利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的是自行车、手推车、汽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接着再将它们的轮子换成长方形或三角形等形状,这样学生个个笑得前仰后翻,连连摆头,而且感到非常不舒服。最后换成椭圆形的,同学们都说:“也不行,没法坐。”教师接着说:“为什么圆的轮子就行呢?而其他形状的都不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话,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兴趣达到高潮,寻求知识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时,教师再讲新课,效果很好。
3、巧设悬念导入。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
厚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当场书写一些数,师生进行比赛,看谁最先判断出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跃跃欲试,但随着数位增加,数目的增大,他们的判断会越来越慢
。很自然,学生会想:老师用的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教师抓住这一“火候”,启发导入,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愿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
4、启趣谈话导入。就是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欲望。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制作了“小猴子找外婆家”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并配上录音:有一次,小猴子的妈妈生病了,要小猴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前,妈妈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很像,只是稍有点不同,外婆家的房子呈正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可是,顽皮的小猴子还没听明白撒腿就跑,到了山上,看见差不多的房子才愣住了。这时,小朋友完全进入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猴子,可是他们也不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呀?
于是教师趁机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当然,利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的方法还很多,关键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起到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操上的满足。
第三篇: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技术的探索
在思品课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技术的探索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初级中学 李名月
课程整合技术和研究性学习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重点,而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学习,不但是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一次巨大挑战,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探究型人才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大胆地把远程信息技术用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看成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我在教学中国国情时,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不能很好地理解。我就利用信息媒体下载了各种资料,诸如动画、图片、史料等,把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渡江作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学得很有兴趣,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在教学有些理论性很强、内容又很抽象的内容时,利用信息媒体的资料就可以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受到了思想启迪。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节内容时,由于这几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单靠理论性讲解,其教学效果就比较差。教学中我利用信息媒体,把改革开放以来的典型巨变中我国出口商品、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和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HTP人均占有量等资料用多媒体图片、统计图表、数字、动画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些材料,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达成课程目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教学思想品德的实践,它迫使我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完成使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识工具,对于课程整合来说,是要利用它的学科交叉性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主要追求。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立足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一方面需要学生情绪、情感的参与,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地情感发展和新的情感获得的过程,情感和情绪的获得又会对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情绪姿态参与学习,这是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现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也能与时俱进。
其次,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毕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认真追踪研究活动姿态,随时提供各类咨询,安排相应的技能发展或知识深化活动,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应把信息技术看成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和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在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的过程中,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但是,教师在使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时,决不能让其喧宾夺主。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效果极强,过多使用,无疑会扰乱学生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的感觉,从而分散注意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每一门学科对学生形成影响的最直接、最深刻的手段,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浪潮必将猛烈地冲击着我们本来就不平静的课堂,我们一定要抓住时代提供的契机,改革思品课课堂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
第四篇:湖北省来凤县大河镇初级中学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论文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思品课堂教学
【摘要】在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电教优化思想品德教学
电化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媒体引入思品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
思品课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也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课疲软,从而影响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优化思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刻不容缓。
一、适时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例如:我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童第周”的事例,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一边听歌,一边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祖国的荣誉与民族的尊严,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再如:教学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这一内容时,我播放MTV《世上只有妈妈好》和歌曲《爱的奉献》,这样让学生触景生情,完全沉浸在爱的情感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尊敬、关心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要尊敬、关心父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这样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效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教学目的。
二.巧妙运用电化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晓之以理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构建主义教学论”中就提出“以情启思,以思促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明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想政治教材的特色,巧妙用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具体事情、具体情景得到教育启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人生需自立”这一内容时,我播放了两组幻灯片:第一组幻灯片内容为父母外出,十四岁的小强自己在家得了重感冒发高烧而躺在床上的危险情形;第二组幻灯片内容为有关自立的名言,如“痛苦常使弱者厌世轻生,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等。通过播放这些内容以及对这两组幻灯片的分析,学生不仅懂得了依赖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入情入境,又突破重、难点,为激发学生的情感,晓之以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巧妙运用电化教学,用实例引导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体表现。而导行就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知道应该怎样做。由于初中生缺乏实践经验,喜欢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出现不一致情况。因此,我在引导其行为时,从学生初步的道德认识出发,巧妙运用电化教学,指导道德行为,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例如: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中“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这一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1)初一袁章同学在期中考试中,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试卷发下后,虽然他很难过,但是他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最后他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小杨的座位旁边有两张废纸,班上的卫生评比被扣了两分,几个同学说她是故意的。小杨整整一天都闷闷不乐。回
1到家里她向母亲诉说了这件事,在母亲的开导下,她的心情渐渐地好起来。通过对以上事例的讨论与分析,学生懂得了战胜挫折,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遭遇挫折时,首先要冷静地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还可以向小杨学习学会自我疏导,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这样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有标准,从而避免盲目的导行,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通过电化教学巧妙的把激情、明理、导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有利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四.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在不少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观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仅是把要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师准确无误地讲解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从备课到教学,始终围绕着“讲”字下功夫,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似乎也只是讲得准确、完整、科学、生动而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过程视为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成为机械被动的学习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个性思维受到严重抑制。再加上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就会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相反,教师如果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电化辅助教学,把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上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开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变,则有赖于教师灵活运用电化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课堂教学过程。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点:是否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或者探究式;是否变说教式为情感式;是否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是否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否则就是人们所说的“穿新鞋走老路”了。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多种教学法的长处和短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组合运用,不要生搬硬套。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化,根据发展了的教学实际,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调整,使教学方法更趋科学,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五.利用电化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要从简单落后的粉笔加黑板模式向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方向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集中表现——电化教学具有形象化、可再现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电教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电化教学对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加大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实效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来说,开展电化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知识信息要求新而且广泛,教师的教学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而且,由于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教学中必须把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补充大量社会信息作为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而要做到这些,凭简单落后的传统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优化教学手段。
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是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与志向,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取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下面就我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把指导型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重了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并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研究学习目标或题目,提供学生研究专题所需要的部分数据、素材和资料,介绍研究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筛选整理材料,还可以加进自己收集的资料,从中概括出自己的几个新观点,通过交流、讨论,构建新知识。教师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起到“导师”的作用,先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这对于刚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学习探究要求不高,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例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公民依法享有结婚自由》时,我们先让学生查阅《婚姻法》、收集不同时期的结婚证,调查本村(镇)的婚姻形式的实例,作为先期的研究。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展示研究题目,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较深入的研讨,鼓励学生自己研究并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大胆质疑。学生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学生可自由发问,也可以向老师提问。最后,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有的口述;有的以问答的方式来展示;有的以法庭辩论的形式来汇报;还有一个小组还表演了个小品,分四个情景来说明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手续。课堂真的“活”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他们既学习、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
二、把自主型研究性学习推向课外活动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老师提供的参考性课题,完全自主地选择课题,或根据兴趣与爱好自定课题,并根据需要邀请教师或校外有关人员作为自己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思想品德课主要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从而坚定信念,更好服务社会。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加强了向生活、向社会方面的引导。例如,我校思品课针对七年级有关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设计了“初中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的主课题,又设计了“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探究”、“优秀生与后进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对学习的影响”、“电子游戏(网吧)对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等子课题。对九年级学生,结合教材“了解国情,立足国情”,重点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海安县土特产研究”、“海安县人口与经济的研究”、“海安县‘三废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废渣、废气、废水”等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从选题、收集资料,到撰写报告、答辩、展示研究成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作出决断过程,教师只起指导和协作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他们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解决与帮助。学生们通过合理分工,分头进行研究。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翻阅大量的的报刊、杂志,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人士,有的多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然后,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提高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利用演绎法、归纳法、分析、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提炼出观点、总结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写出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层次进行,这就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创造了条件。我们在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让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这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是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功的快乐。
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己的亲身实践,他们学到了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这也正好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时效性。
三、把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留给自己
思想品德课的研究性学习要求:第一,教师要更新观念,切实放正自己的位置,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第二,研究性学习注重研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体验,重在看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要太看重结果。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层次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四,要把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与课外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