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内容提要: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实践教学的必然性、优点以及如何实现实践教学等方面对电工基础应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了探析,并指出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实训室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涉及电学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强化记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应该成为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来说,教学改革目标是将它的教学环境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搬到实习实训室。
一、走进实习实训室是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必然
当前,受普及高中以及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观念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状况日渐窘迫,各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给教育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纵观各中职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课程自身难度较大,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电工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相对抽象,与数学和物理联系紧密”等特点,而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和相应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其中的“分流生”来讲,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完全没有基础,致使教学工作难上加难。的确,电工基础课程的抽象和晦涩,对入学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来讲,确实有相 当难度。但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并且处于专业和未来工作的需要,他们却又不可避免地必须进行电工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探索,从感性教学入手,让学生直观地认知学习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记忆的加强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二、走进实习实训室进行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优点
1.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某种元件、设备的功能或某种操作方法讲述了多次,不如将实物展现一下或对该操作方法演示一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讲授“电路中常用元器件”这部分内容时,尽管电阻、电容、电感都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但对于没有见过、没有用过这些元器件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有直观认识,很难想象出真正的元器件是怎样的。即使给学生讲过以后,他们见到这些元器件实物,仍不知该怎么识别和区分。若把这些内容放到实习实训室里对照实物来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并用仪器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和掌握该元器件的特性,同时也学会了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对所测量的元器件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2.动手、动脑穿插进行,提高知识吸收率
中职学生都有偏爱动手实践的特点,当教师在讲解完甚至还没讲解完知识要点的时候,学生已“跃跃欲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在实习实训室教学中,以生动的演示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进行“戴维南定 理”的教学中,先用30分钟做观察性实验,然后作理论性讲解,就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营造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由于学生所看所接触的均为实习实训室的实物,任何内心所想都可以立刻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实习实训室现场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容易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实习实训室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如在实验中,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对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随后每组轮流派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后老师根据答题结果,给该组同学打分。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同时学生也可大胆提出问题,对有分歧的地方由老师进行引导、纠正。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会加深理解,而且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逐渐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
三、如何让电工基础课程顺利走进实习实训室
1.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学发明创造日新月异,各类知识相互交叉。任何一个教师如果把自己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之内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尤其是通过网络可以涉猎任何感兴趣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像海绵—样从各个方 面吸取知识,特别是要注重学习新的科学成就和成果,密切关注与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以防知识老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造。
目前有些中职学校采取了由“理论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由“实验教师”教授实验课程的做法,当然这样的“实验教师”都是在企业中工作过的技师或工程师。这种教学方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却给学生出了难题。道理很简单,对于同一门课程来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向,他们对其中知识要点的理解不同,且不说如何将理论与实验完美地衔接起来,仅从让学生准确掌握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解的课程知识上来说,就已经很难实现了。这时就需要能将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有机融合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可见,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工基础课程因为其实验环节相对重要,因而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就有其特殊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2.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为达到良好的实验、实训效果,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与教学配套的实习实训室。
电工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动手,利用实验设备、工具和条件完成实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创新。这里“人人动手”,就需要实验室具备相应的规模。除某些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成本较高等特殊原因外,实 验设备应尽可能地达到课内学生每1~2人配备一套的水平,否则,不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掌握实验内容,同时也会引起教学秩序混乱,场面失控,造成安全隐患。
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自身的就业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研究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和灌输教材为主的教学计划,加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巧妙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
从目前的就业角度来看,存在“应试”的问题,这是劳动与行业部门的招工考试,也是各类中职学校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命力。这种就业考试多与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相关,而专业技术与技能训练又与我们平日的每堂实验课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把有关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与其行业技术等级标准中的应知、应会的内容关联起来,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为所用。
四、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重要是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能在一线进行生产,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教、学、做”相结合的 现代教学模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念宏《教育学辞典》北京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2、《职教论坛》2007年第20期
第二篇:中职《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很重要的基础核心课程,因为课程内容生僻抽象,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由于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能动性,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由此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长。
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难免造成教师自弹自唱现象,老师教课辛苦,学生学起来痛苦,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做文章,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分析问题根源,找到应对措施,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具体教学指导方法如下。
一、教学指导原则
贯彻“教、学、做”一条龙的教学原则;优选“够用、易学”、贴近岗位、服务用人单位 的教学内容。
1.由于《电工基础》教学内容的特异性,“教、学、做”一体教学法,遵循实践印证理论、理论指导践的理论的认知规律。如在电路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观察实际电路、绘制电路、连接电路实物,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对应的理论知识。
2.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精心设计训练项目,集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于项目训练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 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做、讲、练结合,以做和练为主,辅之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能力训练切合实际岗位的要求。少灌输一些不切实际的屠龙之技,手把手训练学生庖丁解牛的实用能力。以可操作的具体的单一职业技能,作为教学载体,能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这样不但能减少教学难度,而且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调动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程内容,先由教师进行必要实物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然后分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写出项目计划,按照原理图完成选择器材,接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交流,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完成后,写出结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体会,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估总结。
4.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教学生如何提问题、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地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化
1.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少用粉笔,多用鼠标;少用黑板,多用电子白板,尽量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的生动活泼、形象直观辅助教学。
2.淡化教材作用,善于使用仿真软件,使得教学活动更具可操作性。教学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仿真软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仿真能够取代部分教学实践,节省教学成本和教学时间。
3.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分享、教学层面间问题的及时反馈,动态应对教学难题。
4.在最大化使用现有实训实验设备的同时,倡导师生自制教具、制作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电路模块,有效整理碎片化知识,活学活用,提升职业能力。
三、关于教学特色
对于一个人来说,鞋子合脚与否,只有脚知道。尽管教学方法有十种百种,但最适合我校电子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也许只有一种。从这个角度来讲,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采集信息,分析因果,动态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但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特色。我们追求的教学特色就是:
1.“够用、实用”、贴近岗位、服务用人单位的教学内容。2.贯彻“教、学、做”一条龙教学原则。注重教学有效。
第三篇: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概念较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怎样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当控制教学内容难度,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电工基础》 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
《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气类与机械类等专业的一年级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公式多、计算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只有初中水平物理知识的中职生来说,要学好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如果用普通中学教育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总结出下面一些经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一、坚持够用就好原则,降低授课难度
中职学生理论水平较差,电工学教学应以“够用就好”为原则,在内容上,让学生只需掌握所学知识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必要进行理论推导和论证,防止给学生造成痛苦,产生厌学情绪。另外,还应该注重技能方面的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介绍电路基本概念时,对于电压、电阻、电流,让学生用实验知道这几个电工学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可,不必过于展开;对于电容、电感,只让学生知道简单的结构原理,不需要知道有关它们的公式及计算。对于交流电部分,学生只要理解交流电是一种方向和大小都在不断变化的电流,能知道哪种图像是交流电就可以了,而增加向量的知识只能给学生带来痛苦。应增加电路串并联的知识,并让学生实际连接电路,为以后连接电动机控制电路打下基础。
二、激发兴趣为先导,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厌学,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由教师单方面传授变为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有的课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是复杂概念形象化;有的课程可以采取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参与,使课程顺利进行;有的课程可以进行项目教学法,把学习内容变为任务,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组织、分配、协商、讨论,然后,分配给每一个成员各自的任务,通过实践(实验),主动思考和研究自己学习的内容,同时与他人建立协作关系,在团队合作中完成课程。这样,学生容易克服厌学、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三、借助物理知识概念,由简到难完成教学
物理是电工课程的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电气制造、维修、安装行业的人员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知识渗透有助于电工课程学习。如基尔霍夫定律教学中,从分析物理知识中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入手,一方面通过设疑,引出复杂电路,而后向学生提出用串、并联电路特点解答复杂电路是否可行的问题,把学生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弗达”的思维状态,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出基尔霍夫定律。
四、强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对理论基础较差的技校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和应用的内容恰恰可以通过实验课验证和巩固。一方面,实验课从视觉上比理论授课更生动具体。例如,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好理解的三相交流电,在实验课上可以用灯泡串联电阻代替三相电路,学生能直观看到灯泡亮灭的变化,并通过电压、电流的测量理解和掌握电路某一相的短路与断路时的后果,从而加深对三相电路的认识。另一方面,实验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识别电路符号、分析电路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设计简单实验电路的机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上实验课操作之前,教师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能力。
五、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体现教学实用性
中职教育的任务是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要求教学实用,贴近企业。当前,一体化、学名化教学能适应这一需求,尤其适用于电工学等专业课教学。一是电工学模块教学要求打破现有教材章节顺序,把类似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电气控制线路模块,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倒顺开关、接触器联锁等正反转控制放到一个模块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转控制方法,拓展学生设计电路的思路。另一方面,一体化教学能很好地适应人们的认知规律,每个课题模块的专业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的讲授、指导均由同一教师承担。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知识了解阶段,教师把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技能训练理解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基本操作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学生操作时,教师结合重点理论知识讲解,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例如,讲解电动机控制,教师先向学生讲授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等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紧接着让学生进行技能操作,包括电动机、接触器的简单拆装,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等,完成一般技能训练,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总之,中职电工基础教学应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采用符合中职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习动力和探究积极性,帮助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第四篇:浅析中职教学方法改革收获
浅析中职教学方法改革收获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劳动者,职校生只有掌握熟练的技能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才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如何使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适应校企合作模式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中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沟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没有正确的入学动机,有的学生是因为同学来上中职,他也跟着来“凑凑热闹”,有的是家长管不住孩子,也不希望孩子过早就业,所以把他们的子女送学校来管教,就当学校是幼儿园,再“关”几年。就学习积极性来看,由于他们在初中学业上遭受到的挫败,心理上普遍感到自卑,对老师的教育易产生逆反心理,入学以后往往持混日子的态度而缺乏自觉进取精神;再从学习能力来说,由于他们在初中阶段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能够基本掌握,再加上这些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导致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比较低下。因此,对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学好专业课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是个很明显的事实。
(二)教师方面。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上存在的差距,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觉得学习无趣,不但使学生知识层面得不到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充分的开发。
二、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着双重任务,即要实现从单一的学科中心课程教学向能力本位课程教学的转变,回归课程教学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同时又要将教学过程柔性化,以满足目前中职学生教学目的的需要。由此,我认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就业导向原则、能力本位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
三、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觉得以下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一)案例教学法。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蕴含科学本质的案例进行教学。一个案例是一个世纪问题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俗地讲,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个特殊情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为:第一,以案例为教学工具,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分析、辩论和反思中获取知识。第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职责是提供意见、咨询与归纳问题讨论的结果。第三,注重学习过程,而非追求标准答案,学习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几个主要特征:采用非学科式、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以职业活动(行为领域)为导向的培训模式。
(三)工作过程导向法。所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第一层,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第二层,教学方式以情景教学为典型;第三,教学环境以真实职业环境为代表具体地说,它有以下一些特征和优势:教学内容直接指向职业工作任务 工作结构和工作过程的知识;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教学活动及其发生的情景依据企业生产的真实情景来设计,能够全面地、真实地、整体地反映真实生产的任务结构与过程;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学习,能使教育更加接近企业、学生和市场的实际,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的教学方式;课程标准明确,课程设计科学,课程内容通俗,课程质量较高。
(四)分层合作教学法。“分层”这个概念来自于“分层教学”模式。在早期,分层教学被理解为是分层递进教学的简称,即简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实际出发,按不同层次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随着教学模式的发展,学者提出新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即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每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合作协调,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下,求得最佳的发展,借以实现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合作教学强调了以下几点:(1)学生个体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2)分层次合作学习;(3)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注重群体的进步和发展;(4)集体性评价。
(五)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真实的情景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是通过“ 任务”作为“诱因”来激发、强化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对于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 促进学习活动起着定向、维持和调节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项目引领七步教学法。项目引领七步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它由“项目提出、获取信息、流程设计、流程检查、工艺实施、质量检查、学习评定”七个环节构成。
四、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企业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递增,中职学校为了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需加快教学改革,强化技能训练,立足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促进中职教学教改,从而探索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篇:对中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对中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摘 要】:本文从目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提高电工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学理念、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内容多,课时紧。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学习自觉性较差,缺乏兴趣,缺乏动力。如何让学生学好本课程,特别是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呢?
一、加强直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面向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1)提倡采用“课堂演示——现象观察——学生研讨——归纳结论”的课程教学方式,教材的编写重视通过实验引导来使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的结论,如三极管的电流分配规律、偏置电阻对放大器波形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晶闸管的导电特性等知识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和推论,得出规律性知识。加强演示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历史性变革。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对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及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使用计算机仿真实验代替传统实物实验,能节省时间,节约财力、物力,避免不安全因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创新思维能力。而借助电子仿真软件EWB开展教学,直观的形象显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教师教学时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改革只重视学科体系,理论偏多,而涉及工程应用少和对实际工作针对性差的旧教学模式。
如一般的教材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
三、理论教学坚持以应用为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方面,坚持以“应用”为主旨,课程建设在教学中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中我对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并、增、改”,增加新知识、新技能的训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重点的知识精讲、细讲,非重点知识,一带而过。这需要花很大精力对教材加工,否则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危险。
四、加强技能训练,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关键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反映来看,他们只希望动手,不喜欢理论,他们多数只凭乐趣而学习。很多毕业的学生回忆说,当时的理论我学
后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动手知识却很深,所以,教材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且《电子技术基础》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教改的重点。我的主要做法是:(1)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模式,加强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装接和调试电路。(2)由测量数据和指标为主的实验转向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判断和维修为主。(3)精简分立元件实验,加强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特别要加强数字逻辑应用集成电路的实验。(4)本课程的实践技能训练应注意体现新的工程应用方法和思路,要改变过去先进行工程参数的计算,然后再搭接电路进行元件参数调整的老方法。而应提倡利用计算机对电路参数作最佳选择并设计印板图,以此为依据去装配实际的电路。
五、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中职学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 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 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 我安排一个串联稳压电源实验, 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等, 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作为电子专业老师,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大胆实践、勇于改革、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