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
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批判所震动,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给困惑中的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启示。
思考:教师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们的教室要么是寂静、沉闷的,要么听到的只是学生们齐声的高呼“是”、“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个体的参与。我们常常呼喊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不是一句空话。就拿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长期以来,一直只存在着重认知理解,轻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发展。对于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真不应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的守望者。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个性的教育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灵。“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2、倾听者。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源于教师的倾听。《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该开展哪个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耐心听。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学生虽需要鼓励,但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教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
3、导演者。《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一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作为教师,一堂课,课前教师得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组织怎样合理、有效的活动,让活动成为引令学生学习的实体。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者。而走入课堂,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重视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理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因此,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者。教师只有做到了“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才能“用教科书学,而不是学教科书”。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个性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二篇:昨晚有幸拜读了曹文轩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
昨晚有幸拜读了曹文轩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 不禁被深深吸引住了。掩卷良久,脑海中还鲜活的浮现出几个主人公:三和尚、明子、黑罐、鸭子以及那个“她”。
小说写的是一群来自农村的手艺人在城市的打工生活,描绘出了此类弱势群体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
三和尚继承了祖传的木匠手艺,凭一手绝活娶了一个漂亮媳妇。随着时代变迁,他的手艺在农村中不再吃香,媳妇也变了心,婚姻出现了变故。他一气之下背起行李来到了这座陌生的城市,领着两个小徒弟吃起了手艺饭。小徒弟明子和黑罐本该在学校读书学习,却因为家庭的贫困,不得不背负起了家庭成年人的希望和重担,跟着师傅闯荡江湖,饱受着世态炎凉,经历着人情冷暖,在社会这个舞台中生存,扎根,成长。在这座城市中,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木匠一样,吃着冷饭,住着窝棚,顶着寒风苦雨在马路上等活,发现生意后一拥而上,靠竞相压价来获得生路。他们都做着一个淘金、发财梦,默默出卖着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咬着牙忍受着生活带给自己的磨难,固执而又坚持着乡下人特有的人格和尊严。
主人公明子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他父亲养羊赔进了一千多元,沉重的债务像一座山把一家人压的抬不起头来。跟师傅出来后,凭着自己的灵性,他很快掌握了木匠手艺甚至超过了师傅,最后在师傅的赞许声中出徒独立支撑起了门户。他敢爱、敢恨,富有同情心:偶遇双腿残疾的紫薇,他主动帮助并且不计报酬帮助到底;遇上不把自己当人对待的主顾,他使坏心眼儿往人家的橱板夹层中塞肥肉,“让他臭了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味儿”;孤苦无助的鸭子是他的好友,苦等多天找不上活还挨打的小木匠得到过他的帮助。明子还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同在窝棚,黑罐抵挡不了赌博的诱惑最终深陷其中,是明子把他从火坑中救了出来,又一次走了正路。对师傅的冷眼善心,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敢于和师傅使脸色,最终使师傅屈服。得到外国钱币,他去找懂行的教授帮助鉴别,让自己尽早了解了真伪。正如三和尚的那句话,“好马都是有点性子的。”当然,在他上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孩子缺点:打架、花200多元钱买彩票、割断人家苹果车上的绳子等等,这些缺点正把一个活生生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给表现了出来。
小说的对象虽是少年儿童,可我在读后却也久久难忘,其魅力可见一斑。我觉得小说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扎根于社会现实,读起来如身临其境之感。小说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城市社会中,“钱”字深深的扎在每个人心中仅仅的束缚着每一个人。他们为钱而哭,为钱而笑,为钱而分,为钱而合,就连明子的尿床也与贫穷紧紧地联系着。正是在这样一个成人化的氛围中,明子、黑罐在成长着,谱写出了一首圣洁而动听的生命乐章。
《山羊不吃天堂草》?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才向我们娓娓叙述了这个故事的来历:明子家养羊发财,带动了全村都养羊,结果羊多草少,和父亲来到外地放养,面对鲜嫩的天堂草养却不肯吃,一只只壮烈的倒毙,于是全家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债务。“天堂草”,多么动听的名字!作者的用意,恐怕要以此映衬山羊的壮烈、高洁,以此见证人物的成长吧?明子在一位好心人帮助下揽到了大活,在户主毫不了解自己底细的情况下,1500元押金被明子装在了兜里,成为了一个巨大诱惑。一方面是家里急需用钱,一方面是信守承诺,主人公将面临如何选择?最终,明子终于选择了正义,健全的人格在矛盾中终于形成。这笔钱的取舍,何异于“天堂草”?
掩卷深思,回味良久,我发觉曹文轩的小说总是在至善至美至真的氛围中,掺杂上生活的丝丝苦涩,而读者在品味生活的悲苦中最终会咀嚼到甜甜的味道。我想,这恐怕是令无数小读者乃至我们成年人倾倒、着迷的原因吧!
第三篇:今天有幸读了一篇文章
今天有幸读了一篇文章,让我泪流满面。
他和她结婚整整10年了,夫妻间已经没有任何冲动与情趣,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对她几乎就是一种程序与义务,他开始厌烦起了她。尤其是单位新调进了一个年轻活泼的女孩,对他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他突然觉得她是自己的第二春。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和她离婚。她似乎也麻木了,很平静地答应了他,两个人一起走进了民政部门。
手续办得很顺利,出门后,两个人已经是各自独立的自由人了。不知为什么,他心里突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他看了看她:‚天已经晚了,一起去吃点饭吧。‛
她看了看他:‚好吧,听说新开了一家‘离婚酒店’,专门执行离婚夫妇的最后一顿晚餐,要不咱们到那儿去看看。‛
他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默默地走进了离婚酒店。
‚先生女士晚上好。‛二人在包间刚坐下,服务小姐便走了进来,‚请问两位想吃点儿什么?‛
他看了看她:‚你点吧。‛
她摇了摇头:‚我不常出来,不太清楚这些,还是你点吧!‛
‚对不起先生女士,我们离婚酒店有个规矩,这顿饭必须要由女士点先生平时最爱吃的菜,由先生点女士平时最爱吃的菜,这叫‘最后的记忆’。‛
‚那好吧,‛她理了理头发,‚清蒸鱼、熘蘑菇、拌木耳,记住,都不要放葱姜蒜,我爱人……这位先生他不吃这些。‛
‚先生呢?‛服务小姐看了看他。
他愣住了。结婚10年,他真的不知道老婆喜欢吃什么。他张着嘴,尴尬地愣在了那儿。‚就这些吧,其实这是我们两个人都爱吃的。‛她连忙打起了圆场。
服务小姐笑了笑:‚说实话,到我们离婚酒店来吃这最后一顿晚餐,所有的先生和女士其实都吃不下去什么,所以这‘最后的记忆’咱们还是不要吃了吧!就喝我们酒店特意为所有离婚人士准备的晚餐——冷饮吧,这也是所有来的人都不拒绝的选择。‛
她与她都点了点头:‚那就来冷饮吧!‛
很快,服务小姐送来了两份冷饮,两份饮料中一份淡蓝一片,全是冰渣;一份满杯红润,冒着热气。
‚这份晚餐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两位慢用。‛服务小姐介绍完退了下去。
包房里静悄悄的,两个人相对而坐,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笃笃笃!‛轻轻一阵敲门声,服务小姐走了近来,托盘里托着一枝鲜艳的红玫瑰:‚先生,还记得您第一次给这位女士送花的情景吗?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夫妻不成就当朋友,朋友要好聚好散,最后为女士送朵玫瑰吧!‛
她浑身一抖,眼前又浮现出了10年前他给她送花的情景。那时,他们刚刚来到这座举目无亲的省城,什么都没有,一切从零开始。白天,他们四处找工作,努力拼搏;晚上,为了增加收入,她去晚市出小摊,他去给人家刷盘子。很晚很晚,他们才一起回到租住在地下室里那不足10平米的小屋。日子很苦,可他们却很幸福。到省城的第一个情人节那天,他为自己买了第一朵红玫瑰,她幸福得流下了眼泪。10年了,一切都好起来了,可两个人却走向了分离。她想着想着,泪水盈满了双眼,她摆了摆手说:‚不用了。‛
他也想起了过去的10年,他这才记起,自己已经有五六年没有给她买过一枝玫瑰了。他摆了摆手:‚不,要买。‛
服务小姐却拿起了玫瑰,‚刷刷‛两下撕成了两半,分别扔进了两个人的饮料杯里,玫瑰竟然溶解在了饮料里。
‚这是我们酒店特意用糯米制成的红玫瑰,也是送给你们的第三道菜,名叫‘映景的美丽’。先生女士慢用,有什么需要直接叫我。‛服务小姐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XX,我……‛他一把握住她的手,有些说不出话来。
她抽了抽手,没有抽动,便不再动弹。两个人静静地对视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啪!‛突然,灯熄了,整个包房里漆黑一片,外面警铃大作,一股烟味儿飘了进来。
‚怎么了?‛两个人急忙站了起来。
‚店起火了,大家马上从安全通道走!快!‛外面,有人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老公!‛她一下扑进了他的怀里,‚我怕!‛
‚别怕!‛他紧紧搂住她,‚亲爱的,有我呢。走,往外冲!‛
包房外面灯光通明,秩序井然,什么都没有发生。
服务小姐走了过来:‚对不起,先生女士,让两位受惊了。酒店并没有失火,烟味儿也是特意往包房里放的一点点,这是我们的第四道菜,名叫‘内心的选择’。请回包房。‛
他和她回到了包房,灯光依旧。他一把拉她:‚亲爱的,服务小姐说得对,刚才那才是你我内心真正的选择。其实,我们谁都离不开谁,明天咱们复婚吧?‛
她咬了咬嘴唇:‚你愿意吗?‛
‚我愿意,我现在什么都明白了,明天一早咱就去复婚。小姐,买单。‛他说着喊了起来。
服务小姐走了进来,递给两人一人一张精致的红色清单:‚先生女士好,这是两位的帐单,也是本酒店的最后一道赠品,名叫‘永远的帐单’,请两位永远保存吧。"
他看着帐单,眼泪淌了下来。
‚你怎么了?‛她连忙问道。
他把帐单递给了她:‚亲爱的,我错了,我对不起你。‛
她打开帐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温暖的家;两只操劳的手;三更不熄等您归家的灯;四季注意身体的叮嘱;无微不至的关怀;六旬婆母的微笑;起早贪黑对孩子的照顾;八方维护您的威信;九下厨房为了您爱吃的一道菜;十年为您逝去的青春……这就是您的妻子。
‚老公,您辛苦了,这些年也是我冷漠了你。‛她也把自己的那份帐单递给了他。他打开帐单,只见上面写着:一个男人的责任;两肩挑起的重担;三更半夜的劳累;四处奔波的匆忙;无法倾诉的委屈;留在脸上的沧桑;七姑八姨的义务;八上八下的波折;九优一疵的凡人;时时对家对子的真情……这就是您的丈夫。
两个人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结完帐,他和她对经理千恩万谢,手牵手走回了家。看着他们幸福的背影,经理微笑着点了点头:‚真幸福,咱离婚酒店又挽救了一个家!‛
欢迎朋友们转载,让更多的婚姻危机夫妇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挽救更多的家庭。
第四篇:拜读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文章
拜读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文章,观摩了数十节精彩而又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使我深受感染和启发。黄爱华老师在教学上孜孜不倦地思考与实践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1.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四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是交织在一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以发展为核心,学生要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从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相信每一个人都不难发现这一点。
教师读书心得1000字9篇教师读书心得1000字9篇
2.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学生又是一个个存在个性差异的活动对象。由于学生在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中的“差参不齐”,但我们绝不能就凭此而人为地把学生分为好学生与差学生,只是发展的进程有快有慢罢了。黄爱华老师在尊重学生的问题上,把握好了两个字:“和”、与“平”。“和”指的是“和谐融洽的气氛,“平”指的是“地位平等的交往”。教学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是一位“独裁者”,应该是一位致力于帮助学生、涉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善于合作的“良师益友”。在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他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表扬与鼓励、蹲下身子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合作;我们也经常听到“再想想看,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行”、“你得想法真得太伟大了,坚持下去前程似锦”等许多沁人心田的话语。所有这些无不反映出黄爱华老师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为人处事的原则。
二、追求卓越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体现。黄爱华老师的教学艺术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求“实”。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没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就没有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只有教学的合规律性和合个性的统一,教学才成为引人注目、令人为之倾倒的艺术品,教师才能成为受人钦佩的教学艺术家。”
求“活”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或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学艺术是在科学地再现的求“实”中,师生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化,以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
求“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与情趣,使他们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求“趣”。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课,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求“新”。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现自己鲜明的个性。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特质,没有创造也就无所谓艺术。这些创造,或表现为对常规的、传统的教学形式的突破而代之以各种革新;或表现为对课堂结构的新颖而独到的设计;或表现为对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塑造;或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与艺术的加工。
求“效”。学生在艺术的课堂教学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取得了非一般的教学效益。
写到这里,我似乎又有了一种更深的体会:与其说黄爱华老师是一位名师,倒不如说黄爱华老师是一本书,一本只有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后才能读懂的书。
第五篇:今天有幸读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
今天有幸读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受颇深。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里,神甫弗罗洛收养了一个孤儿,他长得奇丑无比:独眼、驼背、跛腿、断牙,叫卡西莫多。他日复一日地为人们敲着钟楼上的大钟。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却有着一颗常人都不一定会有的善良而向往美好的心灵。因为某种原因卡西莫多与养父闹矛盾。没想到因为爱斯梅哈达使得他们的父子关系愈演愈烈,最后到爱斯梅哈达惨遭神甫毒手,卡西莫多从此憎恨神甫而神秘失踪。那个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黑衣人是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弗罗拉,他孤僻刻薄,表面上是个对女人厌恶的忠诚的教徒,内心却一直渴望得到美丽的埃斯米拉达,他在看到埃斯米拉达和菲比斯约会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刺伤了菲比斯。
卡西莫多奇丑无比,本来可以讲话,但因为不和人接触,人们也不敢与他接触,到后来就只能“哇—哇”地乱叫了。可他并没有就此厌倦人世、憎恨所有人,他依旧为人们任劳任怨地服务,一心为好人做好事。故事的结尾是个悲剧,这个悲剧劝诫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要学会在复杂与不安的世界中寻找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