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节全校青年教师公开课的设计、总结和反思(定稿)
一节全校青年教师公开课的设计、总结和反思
摘要:全校公开课是许多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老师不可或缺的经历,不同学科的资深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都会一同参与听课、评课,因此对备课准备及教学设计的要求不同于学科组内部的公开课。笔者作为一名新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以一节备受好评的全校公开课(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及评课记录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此提出了经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全校公开课;教学设计;多学科融合;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66-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6.000
全校性的公开课或全市、全省青年教师授课比赛是许多新老师不可或缺的成长经历。与常规的学科组内部公开课不同,听课教师往往是各个学科的资深老教师、学校行政领导以及青年教师群体。因此,新老师在课题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学风格的确定上必须合理得当,既要保证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同时又要避免让其他学科评课教师有讳莫如深的感觉。笔者观摩了不同学科许多成功的公开课实例,并进行方法上的提炼与总结,最后试图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上,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与评价。下面笔者以自己的公开展示课“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乙醇》”为例,分别从选题、教学设计、教学亮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一、选题――“知识联系生活及多学科融合”
由于听课评课教师涉及各个学科,还包括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心理等非高考科目,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尤其是理科学科,应该着重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选择的课题尽可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试图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二是,选择的课题是与多个学科交叉的,能够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总的来说,就是努力做到“知识联系生活与多学科融合”。
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为例,作者就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作为展示课课题。乙醇是日常生活中酒的主要成分,为大家所熟悉,便于新课的引入。同时酒的许多知识又恰好与其他学科(语文、生物)有所联系,能够适当地拓展。表一便是作者具体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二、教学设计――“创设教学主线”
公开课不同于常规的课堂,不仅仅要求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同时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功底。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需要别具心裁,让听课评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大多数成功的展示课都会注意一点,那就是“创设情境,构筑教学主线”。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1]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知识的散乱零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以《乙醇》这节课为例,笔者巧妙地将经典的诗歌与乙醇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一句句诗歌牵出一条外部的教学主线,同时又将重要的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创设了一条内部的教学主线,具体教学情境设计如图1所示。
在以上清晰的教学脉络下,以诗歌和生活知识为主线,有效地应用了化学知识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策略[2],同时也做到了多重感官协同记忆,将具体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构建联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得到不断加强。而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创设主线,已经有许多教师报道了他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3-5]。针对化学学科,笔者总结大致有以下几种思路:1.“某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剖析”――例如以氯气泄漏及处理为主线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性质;2.“以化学史出发重温科学探究历程”――例如有关苯的结构及性质的探究;3.“设疑引入,逐步解疑”――例如将教学的过程以某种载体(如揭秘某个魔术,揭晓某个谜语等)串成线索,让学习的知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三、教学亮点――预先设定,努力突出
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往往会有不少的教学闪光点,让听课评课者眼前一亮并印象深刻。课堂中出彩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学生较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创新的实验设计”等等。而作为展示课,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预先设定好自己课堂的教学亮点,并在试讲中,在磨课中去努力营造和突出。
在《乙醇》这节课的设计上,笔者通过检索发现,不少教师[6-8]已经在学习方式、实验探究以及实验改进上花了许多心思和功夫,很难再有所创新,于是改为将亮点放在“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上。在课堂里,笔者充分联系并融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之前,其过渡与引入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情景与体验出发,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正因为此,课堂上学生很活跃,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这也是评课者最为赞赏的地方。此外,在教学内容上还设置了学生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的环节,同样保证了学科的专业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结语
当然,除了从上述三个方面去做好一节展示课的准备以外,需要考虑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板书设计、提问设计、时间控制等等。但作为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课堂控制、板书技能、教学功底等方面都比较薄弱、缺乏经验时,我们不妨在选题、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争取让听课评课者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最后,成功的展示离不开反复的演练与打磨,“磨课”已经成为造就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经历过全校公开课的准备及展示,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也会成长许多,再从中总结与反思,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或许,一名优秀的教师也像是一名雕塑家,因为每一节课最后都会成为他精雕细琢的作品,我想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艺术的地方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新亮.小学教学参考.2007,(Z3):14-15
[2] 毕华林,黄婕,亓英丽.化学学习中“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5,(5):51-54
[3] 缪徐.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主线的创设路径[J].化学教学,2014,(10):27-30
[4] 马红健.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08):53-54
[5] 俞桂飞,王国峥.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J].化学教与学,2014,(4):20-22
[6] 陈静.让探究走入课堂让探究激活课堂――以“乙醇”的教学设计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3,(10):60-62
[7] 于琛.“乙醇”教学设计―学习洋思教学模式案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6):34-34
[8] 王芳.基于合作学习的“乙醇”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1X):39-40
第二篇:反思一节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反思一节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1、公开课的简要回述
最近我听了一节数学公开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三课时),施教教师对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定位是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采用“目标--问题”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以下将教学过程作简要回述:
教学从复习提问开始:等腰三角形有哪些重要性质?教师指出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和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研究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重要线段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引入新课.问题:等腰三角形中两腰有哪些线段我们还没有研究?将学生带入新知识的探索之中,教师要学生动手画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底角平分线,并探究它们的关系.当学生发现“相等”关系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引入重点程序,并以问题的形式层层展现,要求学生将上述发现表述成文字命题,并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用符号语言改写成已知和求证.学生不难证明命题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归纳文字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是什么.这样本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已初步达到了.接着教师再次要求学生探究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线、中线各有什么关系.重复上述性质发现与证明的过程,节奏也加快了.当学生还处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教师又抛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两腰上还有没有相等的线段?学生讨论无果,教师只好提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在两腰AB、AC上,任取D、E两点,只要AD=AE,就可以得到BE=CD,回顾这堂课发现的性质,教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结论: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对应线段相等。(这时时间已过了30分钟)
课堂小结阶段,教师在强调文字命题证明的一般步骤后,特别肯定了同学们敢于创新的意识.在师生共探索和归纳知识的乐趣中,一节公开课也就结束了。2.分析处理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
等腰三角形性质(第三课时)教材内容是两个文字命题的证明.命题经过论证,即可作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学习任务上看,属上位学习,它是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和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水平更高的学习形式.依照建构主义学习观,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相互作用主要是一个顺应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发展和变革,使之能在原有知识框架中“容纳”新的知识.数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价值是巨大的,几何又以其图形语言展现无穷的魅力,对称更是其妙无比.对称性的本质是三角形的重合(SAS),具有“三线合一”特征的等腰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的对称图形.与古希腊对几何的研究是严格公理化体系和逻辑证明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几何的研究侧重于算法研究,善用面积计算,是我们的祖先研究几何的最基本工具.如果教师能在这一层次把握教材,那么就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单纯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的误区,采用面积法或对称概念给出别致的证明,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这节课所研究的性质就处处给人以对称美的感受。
因此,研究大纲(或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处理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不如此,就不能明确哪些内容可以成为学生构建新知识结构的基础,哪些内容是需要新输入的知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同化”还是“顺应”;不如此,就难于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3、注意开发公开课的双重功能
从教学本质看,公开课具有教学和教研两大功能.教学功能 是指公开课是一项教学活动,施教者必须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研功能是指公开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
为了展现公开课的教研功能,施教者应当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艺术等方面让听课教师感悟教学设计的意图,这成了公开课隐性的教学目标。当然显性教学目标依然包括认知、能力、情感三个层面.教学目标相对于教研目标是独立的,教研目标的实现直接与教学目标达到与否相关,因为无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总能够从中提升出成功的经验或总结出失败的原因.这里提升或总结的过程就教学研究功能实现的过程。
对公开课的反思和交流,就是对教学个案的分析,这种分析是以丰富的具体的教学情境为理论和实践 结合提供生动的注解,针对教学过程的某一细节,让教师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为载体展开理性思考.与面面俱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空泛评论相比,我们追求的是,提倡反思、交流和分析的深度,并在这一基础上的再设计--再实践.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校本培训”。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吹尽黄沙始现金.让我们以“没有最好,力求更好”来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第三篇:关于青年教师公开课总结
关于青年教师公开课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让所有教师都能资源共享,新教师老教师共同的氛围中体验到快乐、学习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新理念,以讨论为主,动静交替。活动中,教师们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示了先进经验,交流了老师们的点滴体会。
2011.9.13
第四篇: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
——祝愿新的一年快乐成长在每节课中
上周二(26日),根据学校安排,我作为高一的备课组长执教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观)课的有30多名,其中有学校领导和刘教授、本组的全体人员、本校的非政治学科的教师、外校的部分政治教师。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也虚心征求了部分老师的意见。下面我将反思整理如下。
一、公开课开设的背景与要求:
我校25日至29日举行备课组长教学开放周,由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的17位备课组长提供一节研究课,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优效性”,要求“平常课,重实效”,问题的解决具体化,具体到的如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定、课堂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时间任务的分配、课堂节奏的把握、课下任务的跟进等各环节的研究,要求开课教师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在教材、课标、学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师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益,减少低效、克服无效、杜绝负效,重在实效,实现优效。本次活动分三个步骤:备课组长的研究课;教研组围绕主题结合公开课展开研讨;撰写教学课例。
二、公开课教学内容分析与准备:
我讲授的课题是新课改高一年级思想政治必修1第十二课中的一课时《面对经济全球化》。本框题的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目标“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及提示与建议中“生活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有各种跨国企业的品牌,由此感受市场的全球开放性”而写的,包括两个目题:“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讲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实现途径、实质、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有态度等。重点是引导学生辩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根据本学期我的教学改革(每节课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解),我安排了一名学生准备课,并对她准备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把关指导。
三、公开课教学过程回放与简介:
总体上我的课堂教学采用的自己创设的教学模式:“学。思。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形成于2002年新课改实行之前,被评为济南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是中央教科所的子课题。到今天为止,这一模式浓缩为三大步十二个字:“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
第一步:“创境激趣”。昨天(25日)是圣诞节,我以圣诞节拉动消费的两组图片(中国的圣诞产品在外国销售及外国圣诞产品在中国销售)作为新情境,提出思考回答的问题:“从圣诞产品的消费,谈谈你对‘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的理解”。从学生的回答看出,学生缺乏对“处处”的概括。(可以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时在5分钟左右。
第二步:“引思明理”。包括两大环节。一是由一学生上台讲解教材中的基本内容。由于该学生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对教材中的一般问题阐释基本清楚。学生还用了一些图片和事例。我对学生在讲解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在黑板上进行了注解。比如“趋势”、“载体”、“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双刃剑”等。用时10多分钟。二是由我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和补充。首先,在学生讲完后,我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有什么收获、重点你认为是什么?等等。经过提问,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怎么样把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等问题。接着,我按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展示。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我选取了三个事例让学生进行巩固理解。我预想这个问题,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就没有展开。对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我也是用了一个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个重点,我采用了辨析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辩论。提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全力支持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的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应该反对经济全球化。”用了“霸道”的方式,让学生从两个观点中选取其中之一。结果,大多数学生支持第一种观点。我先让学生谈出原因。接着让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谈理由。我出示了一张“震撼人心”的世界获金奖的图片,一非洲儿童从瘦得可以清晰地数出他肋骨的身上,爬满了蚊虫与苍蝇。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两极分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接着,我拓展了进行升华,要彻底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后,我用设计好的一张网络立体图给学生展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用2分钟进行复述巩固。用时30多分钟。
第三步:“体验导行”。做了两道高考试题的练习。提出了让学生思考的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海尔总裁张瑞敏提出了中国的企业要与狼共舞,先把自己变成狼的观点,你认为如何理解,并搜集有关资料,提出有关企业发展的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资料,谈谈你对十名博士提出慎待圣诞节的看法。用时5分钟左右。
四、公开课教学的反思与缺憾:
反思本节教学,个人觉得有这样几点满意的地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与我设想的基本相同。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图片和辩论的方式。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流畅。运用我多年来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已经驾轻就熟,课堂上基本按照预设的环节完成教学计划,特别是学生的配合顺畅。
(3)教学机智灵敏,课堂驾驭掌控。在课堂上出现的几个“意外”,能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学生能发现本节中的重点问题,能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疑难问题,都能在课堂依靠学生的智慧加以解决。
(4)教学激情投入,调动学生热情。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是我一贯的教学风格,激情四射也是我追求的。本节课尽管受身体不适的影响,在激情上打了折扣,但我是那种不管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到了讲台上就全神贯注的人。尤其是听课的人越多我讲的越带劲。包括我让学生上台讲课的改革,也是我把教学融入身心的表现。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留下些许遗憾:
(1)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方面的关系上,需要进一步把握。突出表现在:让学生上台讲解,应该如何完善?应该提出什么样的任务?一个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怎么样做?学生在讲台上讲解时,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学生讲完后,教师应该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这节课,我在这些方面应该这样做效果会更好:在学生上台讲之前,明确对全体学生提出要求;在学生讲解过程中,及时结合学生的讲解进行点拨;学生讲解完后,对学生的讲解个别地方再进行升华讲解(比如对跨国公司的作用的拓展,对生产全球化的深化等)。
(2)在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上处理不够好。看一个名家教师的水平,更看其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意外”的东西的处理情况。这节课,我就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生成的情况,进行很好的挖掘。比如,在学生讲完后,没有充分让学生起来谈看法,有的学生谈出看法后,没有充分听取其意见,而是一味去打断。再比如,对最后的教材体系的网络立体图,如果是在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后再展示,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的印象也会更深。
(3)在教学模式及环节的处理上如何灵活化。“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强调教学的模式,未免会出现格式化的问题。在这节课上,为了追求环节的齐全,就出现一些凑数的痕迹。当然,对于我的模式教学,我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升华。
(4)在教学内容的深刻性与教学内容处理的轻松性上没有很好地处理。高超的教育家是善于把深刻的问题简单化的。也许我对教学的激情过于投入,也许我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也许我对课堂有较强的驾驭掌控,也许受公开课的严肃的影响,总之,在这节课上,自己并没有真正实现轻松幽默地完成教学任务。沉重有余,轻松不足;控制有余,放手不足;严肃有余,幽默不足。等等。甚至可以这样说,假如,我是一个学生,我可能觉得有很多的收获,但会觉得有“累”的感觉,不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真正快乐。——这也应该是我今后真正追求的教学目标!学习思想政治课是深刻而快乐的,学习思想政治课是充满智慧而开心的!
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一堂优效的由名师主讲的公开课给青年教师带来的是“久逢甘霖”的感觉。心存感激,反思自己,领悟其中,积极进步。
我觉得,一堂号的公开课应该是教学变革的先锋,是教学实践的一个新的创举、新的尝试,是一种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
当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张老师的课了。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收获,有时候,收获不仅仅在于课堂本身和内容本身,更在于一种体会和震撼。作为一名需要汲取营养的年轻教师来说,究竟学到了什么,究竟应该思考什么呢?
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时,曾对实验好课提出了“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有效率的课,每个学生应该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的课,平常、实在、真实的课,教师要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有所发展。她极力反对所谓的“公开、示范、作秀”课,大力提倡有实验研究价值的“常态课”。因为这种“常态化”的研讨课可以为教学实验研究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真实样本。常态就是求真、求实,研讨有价值的富于探索性的东西。
然而,现在仍有不少人把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如何、学生配合好坏作为评价是否是一节好课的主要尺度,全然不顾一节课、一段时间内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能力有无提高。这是令人深思的。教师表演、学生配合的课岂不成了一堂表演课?教师是导演和主演,学生岂不成了配角?这显然是没有走出“教师中心”论、“教案中心”论的误区,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应该是根据学情去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教案不应是课堂做秀的“剧本”,而应像谈话类节目的策划提纲),并在流转变化的课堂中去审度和把握。所以,公开课不拒绝漂亮,但不刻意追求漂亮;公开课应该拒绝“完美”,拒绝“作秀”。“完美”、“作秀”的课总是掩藏不住假的,因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永远会有遗憾。那种经过反复操练近乎完美的公开课,于学生有何帮助?于听课者有何启示?于自己又有何裨益?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完美”!另一方面,评价者也不应对授课者求全责备,用一把面面俱到的固定尺子去衡量他。所以,使公开课“常态化”,还其教学研究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
06年12月26日我们九中6位老师到附中观摩了张伟老师的一节课,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张老师执教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实际贯彻了“学思用”的教学模式,注意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凸显了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情景材料的筛选和运用上,坚持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以增强教育的现实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利用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启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上不拘一格,学生做小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关注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拓展了课堂的空间和效度;教师以归纳法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演绎法,综合运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小辩论赛等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让我们感动的还有张老师政治课堂上的激情,感染着学生学政治的热情和听课教师教政治的热情。
可能是由于时间紧张的缘故,辩论环节没能进一步展开,学生没对“经济全球化是福音”和“经济全球化是祸水”作出进一步的探讨,从而水到渠成地达成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全面认识。
谢谢张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附中领导和宋老师的帮助!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通过多年的高二地理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高考能力要求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探索改进,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一直沿袭着“死背书,多做题,拼时间,低效率”的老路。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
我们应该从单纯复习知识转向“知识+方法=能力”,优化复习活动,教师讲解多启发多联系多分析,学生多思考(分析、比较、概括)、多动手(绘图,列表)、多动口(提问,讨论,交流)、多总结。例如在复习“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以鲁尔钢铁工业区为例,让学生回忆影响该工业区产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而了解到工业布局是多种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作用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说明影响工业区发展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然后以上海宝钢为例,了解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又是什么,并分析它与鲁尔钢铁工业区的布局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从而说明某种工业部门是什么指向型工业,只是针对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地点而言。同时指导学生分析影响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该是怎样的?最后请同学分析比较长江沿线五大钢铁工业基地,并说出它们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高二地理教学复习实践中,我们有时会发觉由于学生对所有基础知识已经学习过,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就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能弱项和智能强项,也有与此相适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能力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必须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个体差异。比如可以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进行认真的构思和设计,文字材料,图像信息,多媒体等等,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高中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果还像讲授新课那样复习,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学生也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试着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作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报而已。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类型。
(2)为什么东亚能成为世界最为典型季风气候区?(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出现“欠东风”的现象?
(5)孔明为什么又能够借来东风?
(6)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这样通过案例将要学习的内容转变成一个个小问题,教师只提供背景资料,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复习了天气、气候、季风等知识,并了解形成该气候的地理因素,同时拓展地理能力,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比一味的灌输的效果要好的多。
3、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的,学生学习也更多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从近几年高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来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点几乎没有,需要记忆的观点和方法论知识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来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结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上。记得有一年高考中就有让学生分析兰州化工厂布局是否合理的题目,当时就有同学只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对化工厂的布局进行分析,忽视了环境效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认为这是完全合理的,得出了与标准答案完全不同的结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会选择一些有关材料和学生一起讨论、共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复习有关厂址选择的问题。我在给出了大量有关“食盐”及“食盐化工”等背景资料(略)之后,提出: 某公司正考虑在某镇附近建一新的食盐及食盐化工厂,给出了某镇的一部分地图以及一些有关的资料。请同学对照地图和资料,讨论:图中“公司提出的地点”和“议会提出的地点”相比,哪一个方案更合理。每一大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公司法人代表、工厂管理人员、议会代表和社区代表。讨论之后进行大组汇报。同时强调:(1)考虑问题时,必须进行多方位的思考,要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单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利弊得失,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3)分析任何问题都应该采取科学的、辩证的、全方位的态度和方法。
在随后进行的大组汇报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扮演公司法人代表的同学,从工厂经营必须取得更大利润的角度,希望工厂建在距原工业区较近的地点;扮演工厂管理人员的学生,从方便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角度,建议工厂建在距交通线较近的地点;扮演议会代表的学生,从保护绿化的角度,呼吁新建工厂不能破坏树木,工厂应建在沼泽地;扮演社区代表的学生,从维护社区环境的角度,要求工厂建在与常年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之后,在自由发言时间,学生们比较了上述意见的利弊得失,一致认为,虽然从他们各自的利益出发,提出的方案似乎都有道理,但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看问题,还是公司提出的地点比较合适。
4、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从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是否有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感情,以及敏锐的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等。
例如,在“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节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植树造林并不一定能解决荒漠化的问题,因为树木生长中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从而会造成进入湖泊、河流和地下的水分变少,反面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剧。”这个观点与教材相反,我当时作了批驳。在课后反思中我深感这样扼杀了该同学积极思考的兴趣、大胆创新的勇气,其实学生的高二地理公开课教学反思2 思路也不是一点也没有道理。于是,在下一堂课中当全班同学的面作了自我批评,并在后来的教学中注意宽容各种观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
这就是说作为老师一定要谨慎处理自身的教学行为,既要能积极肯定学生的“别出心裁”,但也要给予及时适当的匡正。
5、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通过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在信息反馈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取全方位的体察。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有许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的习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因此我注意多与同学个别沟通,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平时上课也多从他们的能力角度讲解,以求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地理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本周是我们高一年段教学公开周。在这次年段公开周中,我承担了一节公开课教学,讲授的内容是必修一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由于本人课前的精心准备,在教学结束后得到了本组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一致肯定,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同行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人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也将近十年了,在这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生涯中,本人总是不断地探索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次公开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我觉得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确实达到课标的要求,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并且要落实到位。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仅有的45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各个重要的环节。一 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以更好地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要教什么内容?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的学习,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求?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在现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只有“课程标准”。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标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可以知道,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开始,以水资源的开发结束。整篇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分别讲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及其过程与意义,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分布及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以本节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
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
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①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
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在第三章的地位以及我们年段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重点:洋流的形成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要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学习,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实践体会和调查研究,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学生很少有实际考察的机会。因而选择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效且高效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可以真正达到对学生进行实际生活的启发,还可以创设新情境,让他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体会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升华到理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养成自主学习和动手参与的习惯。特别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内容教给学生,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出规律,掌握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标多本”的情况。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下,各地分别使用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山东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因此,在进行本节教学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通过网上参考了其他三个版本关于本节课内容的体现,从而有效地对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删减和替换,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施有效教学的目的。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把洋流对地理环境各方面的影响都详细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有效且高效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的内容既是整个高中地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就重点跟一起探讨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不同海区不同洋流对沿岸气候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得出了洋流对气候影响一般规律,如大陆沿岸暖流会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而寒流却起到降温减湿作用。再让学生对照刚刚分析洋流对气候影响的探讨方法去分析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影响,这样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十分深刻。至于洋流海洋航运及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可以以练习巩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依据新课程有关理论,我们教师要时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是电影的导演,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就是演员,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了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在上课前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的过程,对学生什么时候动脑、动手、动口等都要预先进行设计和调控,并避免流于形式。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我们要避免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而要让学生真正动脑思考。提问时也要注意技巧,可以多一些个别提问,少一些集体提问,让学生精神集中,避免滥竽充数。在让学生讨论问题时,也不能一句“开始讨论”就让课堂变成了集市,要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讨论的目的,选出陈述结论的小组长,在小组长回答后还要让组员加以补充,尽可能让多数的学生参与学习。故而进行本课教学我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进行授课。例如,以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出简图解释洋流的成因来突破重点;采用自主讨论法、图表导学法,进行分组活动,通过讨论完成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又如我在讲授“洋流分布规律”时,我是先让学生根据洋流成因自己分析得出洋流的分布模式图,让学生明确了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探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洋流的实际分布情况,并要求学生到黑板上绘制各大洋环流的分布示意图。让学生到黑板上绘图,比单纯的口头表述更有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点拨。而当学生在黑板进行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让其他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同步落实,不能让学生活动变成一个学生的事情。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大可不用急着评价学生是否正确,可以再叫一名学生评价前面学生的绘图是否正确,并让他做简单分析。通过老师的精心引导,使全体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
四、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和规律的点拨以真正培养学生地理的学科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点拨,提升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我在上本节地理公开课时,我准备了有关明朝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美洲的两次不同航线的航行、俄罗斯境内两大港口有不同的结冰期、世界十大海难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等五个案例材料。如果单纯的引导学生把材料一个接一个地讲练完毕,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只是掌握了这些案例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案例材料的方法,而不仅限于了解材料本身。因此,我先选取了其中一个材料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解决材料题的一般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回顾相关的知识点→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相应习题后,我还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同学们又可以怎样来命题呢?学生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可见,教师如果重视方法和规律的点拨,学生不但掌握了材料信息,更具备了分析同类时事案例材料题的能力,课堂更具实效,真正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五、课后要及时进行有效的练习反馈以便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要及时布置作业但布置的作业不宜多,应宜精。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表述为主的思考题为主,例如在上完本节公开课后结合本节课特点,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道问题,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题来完成。
第一题 台湾小朋友小东在台东附近海滩上拾到一只漂流瓶,打开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美国旧金山小朋友的祝愿信。请问:1.漂流瓶从美国旧金山到达台东海滩沿途依次经过哪些洋流?
2.如果小东也写一封信,将漂流瓶扔到台东附近海中,你认为旧金山的小朋友有没有可能收到该封信?为什么?
第二题 阅读课本P60“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完成下表: 通过这些作业的完成,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学科术语规范表述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来获取有效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让我们教师从学生作业的存在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能让我们及时调整今后的教学策略,真正实施有效教学的要求。
第五篇:怎样设计一节语文公开课
怎样设计一节语文公开课
特级教师
蔡向阳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准备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语文公开课的问题。下面我把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发展。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上一堂好课呢?下面我就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谈一谈设计一堂好课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设计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中,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在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往,人们主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当前,在现代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越来越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发展包含二个方面,三个层次:
1.基础性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它是对学生提出的一般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体现。基础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各学科的不同特色。
2.发展性目标
第一是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是学生作为认识、实践和自身发展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自主性又称独立性,集中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等。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和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上,主动性强调学生有高的成就感,强烈的竞争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并有很强合作交往能力。创造性是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简练的方法或对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是体验目标,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亲自经历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二、设计教学内容:要注意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材,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
1.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2.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一方面,从科学理性出发,努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并具有科学意识、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从人文性、社会性出发,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关注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潜在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4.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习成效的实效性,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要做到一课一练,实现段段清。避免大规模综合训练。
三、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充分体现“以学论教”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1.学生主动参与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形成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1/3以上,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课应有1/2以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时间。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形成习惯
体现“以学论教”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群体间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并积极建立群体间的合作学习关系。其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顾问、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发展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学会自我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而不是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鼓励创新
在体现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
四、教学能力的体现:要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学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较强的基本教学能力,即使教学目标确定得再合理,教学内容再科学,教学手段再先进,也无法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3.语言表达和板书、板画能力
教学语言要吐字清晰、语音纯正、表达流畅,还要精练、简明、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内容具体,字体规范。
以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好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如果进一步将之从观念角度加以归纳,好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以学论教”的思想为核心、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三个转变,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内容设计三个要素
【一】、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二点“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的学习过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1、质疑探究式
质疑探究式是由问题引发的探究形式,其问题一般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在揭示课题后,学生就课题质疑:谁向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是怎样借的?结果怎样?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诸葛亮为什么知道三天后有大雾、东风?借箭后曹军追来了怎么办?在学完课文后,又可以就课文的表达质疑,引导拓展延伸。
2、感悟探究式
感悟探究式是通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所感悟时引发的探究形式。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先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总的感受,并用一个字来表达这种感受(美);再由“美”展开到“景美”、“情美”;然后指导学生欣赏文中所描述的美丽的景物和美好的感情。
【二】、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的语文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实践性的语文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读发现
自读发现是初读课文时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可以表现为“我读懂了什么”,也可以表现为“我还有什么问题”。如学习《第一场雪》一课,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我读懂了雪大、雪美、人欢,还读懂了课文是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叙述的„„”
2、朗读感悟
朗读感悟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形象、情感和语言的美。如学习《草原》的第一段,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哪一段最美,把它读出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4、争论、讨论
学生的争论、讨论是让学生的认知冲突明朗化,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交锋状态的一种手段,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真正的讨论和争论,要有意识地把矛盾引出来,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
【三】、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语文教学设计常常以问题为线索而展开,而问题有的是开放性的,有的是封闭性的。开放性的问题的疑问是多向的,解题的思路是广阔的,答案是多元的。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面向
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有以下几个契机:
1、整体感知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穷人》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提问:桑娜、渔夫是怎样的人?又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提问:你觉得草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总结全文时
在总结全文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西门豹》一课,在总结全文时提问:西门豹是个怎样的官?
3、品味词句时
在品味词句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挑山工》一课,在品味词句时提问: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意味深长?请找出来,说说它的含义。
4、展开想象时
想象是理想的翅膀,在展开想象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学习《小小的船》一课,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时提问:如果你坐在小小的船里遨游太空,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
5、朗读课文时
学生对课文有着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所倾注的感情也会有所差异。在朗读课文时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觉得用怎样的感情朗读最合适呢? 六、十点建议:让课堂成为构建激扬生命的精神家园
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语文课堂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拓展探究的空间
课堂,因为有了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所以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拓展探究的空间以激发生命的力量,通过师生互动燃起师生的生命之火,激发师生的生命之力,让师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加成功的未来。从而构建激扬生命的课堂,使师生个性发展、灵性飞扬。学生是为乐知而知,为乐学而学,为乐做而做;教师是为会教而能,为善教而强,为从教而荣。使课堂形成活力无限、激情释放的文化氛围。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进行自我介绍。于是,学生积极性陡然高涨,一位学生这样介绍:我叫赵州桥小名济桥。我出生在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我是隋朝的工匠李春生下的。今年我已经1300多岁了。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介绍,课堂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欢乐天地。又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教学这一节时,我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赵州桥的设计师李春带着工匠们来到我们身边,你怎样采访他们?”接着小组合作,一人做记者,三人做被采访者,然后全班交流。在教学中,学生穿越时空所作的采访交流,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无形的心灵感染,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样采访设计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生兴趣盎然、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进入了欲罢不能,乐此不疲的积极状态之中。这样的设计,拓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古老的赵州桥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课堂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地思考探索、勇于表现自我,创新和超越。教师应是学生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创造自主的空间,充分尊重学生,使课堂成为有生命活力的空间,成为放飞学生个性的殿堂。
2、激活情感的思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凡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首先,我让学生读这句话,与插图相对照。并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鞋店有那么多鞋,而凡卡却说没鞋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有了独特的感悟。有的说:“鞋是卖钱的,他那样穷,哪能买得起,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鞋”。有的说:“课文中说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房子全是老爷们的,自然,鞋店也是有钱人光顾的地方” „„接着我又问:“当老板看到大冷天凡卡不穿鞋时,为什么不送他双鞋穿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可怜、同情、帮助穷孩子的,有的还对他们凶残的虐待,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这一教学细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3、点拨感悟的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目的在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对话”的特点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以问题作为发散点,在文章的领域里去探索更大的空间,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或文章中选择恰当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求答的创造性热情,通过联想、补充、借意发挥,以求掌握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教材在呈现时出于某种考虑,留下一定的空白,这就为学生驰骋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来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像,予以补充。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突破重点难点。例如《小英雄雨来》记叙了这样的情境:雨来被鬼子拉走后.人们听到几声枪响,以为雨来再也回不来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却从水中冒了出来。雨来是怎么脱险的?课文只作了简单的交待: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游到远处去了。这里是一个难点,学生一般不容易理解。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鬼子为什么会“不防备”?是怎样“不防备”的?雨来跳水后是怎样躲过敌人射击的?他又是怎样避开敌人搜索的?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再通过对话,把这些情节、细节的设想讲出来,既可使雨来机智勇敢的形象更为丰满,又能及时突破难点,有效地活跃思维,提高创造想象的能力。再例如《凡卡》在结尾之处,写到凡卡寄出没有贴邮票的信,把无尽的思索和回味留给了读者,凡卡的未来将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凡卡以后的命运会如何?引导同学们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对话”,多方求答,结论也是多姿多彩:有的说他疯了,住进了疯人院;有人说他继续遭受老板的毒打,有的说他被迫离店出走„„多角度求答,海阔天空,拓开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再如在《丰碑》一文的教学结尾处,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给军需处长写一条碑文,来赞美他的高尚品质。学生们跃跃欲试,写的多姿多彩:“舍己为人红军魂,精神丰碑育后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军需处长永远活在我的心”;“立此丰碑留军魂,处长精神泣鬼神”„„这样的“对话”,就把教学引入了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境界,学生的“对话”,各种各样,不一而足。这一教学环节,使教学再次推向了高潮,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又激活了学生生命的潜能,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激扬的精神家园。
4、构建和谐的关系
新课程的课堂,拆掉了教师心中的三尺讲台,广设倾诉平台和倾听通道,为释放精神与情感提供顺畅多元的通道、积极的心境温度与色度。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广袤时空里进行生命的自由言说,从而真正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语文课程成为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有效交往的乐园。如北师大版新课程语文教材,有这样一个内容“请小组同学分角色表演乘坐公共汽车”。一个老师在教学时就带领同学们“乘坐公共汽车”在教室里“旅行”。她当“司机,引导学生充当乘客的角色。小学生呢,有的从座位中跳了出来,有的爬到了桌子上,有的„„课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课堂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此时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和小“乘客”们讨论的内容涉及到了:怎样报站、遇到交警怎么办等。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当中,“自己开车”,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表演。他们的表演声情并茂,神气十足,有些动作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滑稽,逗得下面的同学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下课了,8个小组展示表演了5个小组,还有3个小组的同学对着老师叫喊:“老师,下节课再让我们演一演吧!我们一定会表演得更好。”再例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也是如此。“团团围住、气势汹汹、晕头转向、气喘吁吁”等难点,都是运用表演的形式突破的,既生动又有趣,不费一词一句,真可谓事半功倍。表演还能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今天,表演也是一种融合剂。师生共同表演和谐统一,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无形中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些课文,比如《乌鸦喝水》、《曹冲称象》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自做道具,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示说明,让学生在充分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充当课文中的某个角色,自己设计动作,按照自己的体会,表演课文的人物与情节,实现教、学、做合一。这样的语文课堂,读演结合,张弛有序;动静结合,师生对话,构建了和谐民主的关系,充满了人文精神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的乐趣。
5、创设生命的情景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老师可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生命情景。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入手,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如北师大课改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老树的故事》,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配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为了让学生把读课文后的感受,能用形象的动作、表情表现出来。在教学中,我站在讲台中央自己表演老树,用手持着“胡须”,裂着大嘴,露出笑盈盈的表情。另外几个小朋友,在“老树”周围飞来飞去,学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吵着,请老树为他们讲故事、朗诵诗。一个学生站在不远处,向“老树”发问,“老树爷爷,您有多大年纪了,您肯定有很多很多故事吧!您能给我唱首歌吗?”另一位同学说,“您看,那么多小鸟落在您的身体上,把您漂亮的衣眼都弄脏了,您不生气还笑哈哈的,我想问一问,这是为什么?”“老树”说,“我很爱这些小鸟,他们跟我成了好朋友,我也很关心你们人类,你们人类爱我们吗?„„”这样充满情趣的对话,创设了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情景。有趣的表演赢得了台下小观众的阵阵掌声。扮演老树的老师,不仅回答了那位小朋友的问题,而且说出了一些课文没有用文字写出来的内容,这就把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推向了高潮。在富有生命活力情境的表演中,学生受到了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教育。
6、酣畅淋漓的品读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活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酣畅淋漓的读,来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山沟里 的孩子》时,自始至终贯穿以读为本的原则。在导入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朗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沟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为什么起早贪黑去上学?从哪些精彩词句看出来?这是让学生注意文章中哪些词句精彩,哪些地方能体现山沟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接下去紧扣精彩词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读的方式也有变化,或教师引读,或学生自读。学生的读,有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读,比赛读。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这样,课堂上不断地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生通过对这些主动感人、撼人心腑片段的诵读、揣摩、品味,体验所描绘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自己仿佛置身于那偏僻的出风感受着那里的孩子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去上学的辛苦历程。对他们为了山区早日脱贫,祖国更加富强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有了认识。学生的心灵被强烈地震撼了。《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行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酣畅淋漓的读,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使课堂流溢生命体验的光彩。
7、陶冶情感的升华
小学生阅读课文,不同的学生对课文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也许体验得深一点,有的学生体验得浅一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训练题,从而举一反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活学生生命的潜质,激扬课堂的生命活力。小学语文教材《詹天佑》一文,“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全文的中心句子。句子中有两个重点和难点,一是“杰出”,二是“爱国”。文章对于如何“杰出”有生动的描述,在教学中容易操作。关于“爱国”这一重点的突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文最后一节入手进行创新设计。我设计了请学生“从课文里找依据,给‘京张铁路’重新起名字”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有的学生说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故起名为“中国第一路”;有的学生说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达到了当时国际一流水平,故起名为“创新路”;有人为纪念后天佑,故起名“天佑路”;有人因这条路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故起名“争气路”;有人说京张铁路修筑之成功,是因为詹天佑爱国,故起名“爱国路”;有人根据这是中国人设计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的事实,起名为“中国路”;有人说这条铁路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故起名“智慧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8、关注情感的高涨
语文教学不光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吐出心声。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话的精神乐园。如教学《火烧云》,在学完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受到美的熏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片子,吸引了学生后,随机发问:“火烧云还会怎么变?”孩子们七嘴八舌,兴致盎然,有的说:“忽然天边跑来了一只羊,紧跟着一只狼也来了,羊拼命地跑着,转眼间,就不见了,狼也不见了。”有的说:“你们看,那边,穿着风衣的猫也来了„„”同学们争先恐后,说的头头是道,听的津津有味,笑声不断。同学们的情感已被调动起来,教师激情说道:“火烧云颜色美,变化如此奇妙,想不想夸夸火烧云?学生纷纷道:“想!”一位学生动情地说:“啊,火烧云,你是大自然的奇迹。”还有的说:“火烧云,你美化了天空,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我要高声赞美你。”„„浓厚的兴趣,高涨的热情,流淌着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再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纹丝不动”词语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
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悟邱少云“纹丝不动”中所蕴含的“动”来:同学们,邱少云此时此刻,身体是纹丝不动的,请您想一想,邱少云的什么在动呢?学生思考片刻,很快说出邱少云的牙在动,眼在动,手在动,脑在动„„我又进一步引导:请您说一说邱少云是怎样动的?这一悟的环节,引导学生由正面悟到反面,由纹丝不动悟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动。这样的悟,让学生从邱少云的“动”中创造性地理解他的“纹丝不动”,从有字读出无字,从而读出无字的书来。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的感悟教学细节,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发展。
9、赏识绚丽的质疑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我们每个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沿着全面发展的轨迹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随时质疑,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个性尽情展现。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我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一课时时,引导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调皮的张辉同学率先发问:“老师,燃烧弹燃烧之后,火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没有烧‘我’和其他战士呢?”我惊呆了,这可是我教了好几遍这篇课文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大家都用期待的目光盯着我。我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由哀地赞叹道:“张辉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连老师也没想过这个问题,有水平、太不简单了!”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教室里气氛热烈,最后大家比较一致地认可岳鹿思考的结论。他说:可能邱少云趴在下风处,我们趴在上风处,火往下风处烧,所以没有烧到我们。接着,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独到的问题,如:“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九小节写了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其他人是怎么知道邱少云牺牲的呢?”有的提出:“从插图看,邱少云身上带了子弹、手榴弹,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而这些弹药怎么没有爆炸呢?”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那烈火烧邱少云身体,那种棉布焦味,敌人能闻不到吗?”多妙的发现啊!在课堂里,我和学生们一起用彼此的智慧演绎着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这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在有生命的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努力以真诚的语言,和蔼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运用赞美的语言(如:“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试一试,再试一试” “相信你,你能行„„”,“你观察的角度很新、很出色!”)。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赏识学生绚丽的质疑入手,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头脑风暴”,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
10、体验生活的联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入课堂,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2008年奥运会是举国上下瞩目的大事,课文《向往奥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北京中奥成功无此激动、自豪的情感。教学前,我让孩子们通过到图书室或上网查询有关
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奥运会的资料、剪贴报纸,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口号、主题,交流所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奥运的了解,播放北京中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录相,雅典奥运会的精彩片断;教学后,我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写自己的感想、体会。在这些看、读、听、说、写的过程中,感悟了奥林匹克精神,激发了学生对和平、友谊、进步的向往,对自己国家走向世界的向往,不知不觉提高了语文能力。
课文中有的材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比较熟悉,为了节省笔墨或为造成一种含蓄而耐人寻味的意境,仅用概括性的语言粗略勾勒,未加详细描述或解说。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前后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予以细化,使之变得更具体、更实在。如教学《游园不值》“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诗人未能入园游览,但是他见到了出墙的一枝红杏,便据此想到园子中的无限春光。“满园春色”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让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想象,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色彩描绘。引导学生在个人浮想联翩,根据“满园春色”,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联想,重新作诗画画„„之后再进行小组和全班交流。一幅幅优美迷人的春色图,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样,既可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又促进了想像能力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样教学,在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了升华,让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做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学习方式生活化,师生关系生活化。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知识源”,而不是盛知识的容器,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使学生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学,做到真正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假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老师要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使课堂教学成为鲜艳夺目的装饰品,成为激扬学生生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