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23: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

第一篇:《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

《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读书笔记

作为即将步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的我们,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是我们重要的知识积累。关注小学生、关爱小学生、关心小学生,每一个在我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实习的班级有一个智力开发不是非常好的学生,在我陪同班级课间操的时候发现隔壁班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特殊儿童在我的认知中并没有会出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在我以前浅显的认知中他们似乎遥不可及他们是小概率事件,随班就读这个词汇的出现让我的认知开始变得不一样,开始学会接受这些学生。老师推荐的书目中我被《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深深地吸引了,游戏作为儿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事情,能给儿童成长带来怎样的帮助,怎样运用儿童游戏来引导儿童,带着这些等等的问题让我开始了翻开这本书,寻找着答案。

翻开序篇,特殊教育这个陌生的词汇充满了我的眼睛里,开启了我对特殊教育的关注,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具体针对对象让我大开眼界。读到周念丽的前言,她作为本书的主要作者怀着对于特殊儿童虔诚的心撰写这本书,让我也感受到深深的情感。

这本书对于儿童游戏治疗首先进行了概述,谈论了儿童游戏的概念和不同流派的不同理论,游戏治疗的具体概念以及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游戏治疗具体由游戏治疗的空间与时间,常见媒材还有游戏治疗的对象和游戏治疗的实施者几个部分构成的。游戏治疗需要在特别的环境里才可以有更好的效果,时间也不宜太长每周一到两次,不同的媒材针对不同的特殊儿童,游戏治疗针对的对象年龄上也是很重要的,3到12岁的儿童才是游戏治疗具体针对的年龄层次,游戏治疗师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游戏治疗的主导者。游戏治疗的实施是具体的过程,是对于游戏治疗而言的操作和演示。

游戏治疗也有很多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奠定了儿童治疗的基石,儿童中心主义学派也是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游戏治疗,格式塔学派游戏治疗是集齐多学派的思想以之为基础。

游戏治疗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新兴的一些方法,亲子游戏的方法以及集体游戏的方法。沙箱游戏治疗法也是游戏治疗法中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治疗方法,书中对于沙箱游戏治疗法的概述实施以及应用做了具体的介绍。这本书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分别从智力障碍儿童的游戏治疗、学习困难儿童的游戏治疗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游戏治疗三个方向进行了讲述。游戏治疗对于这三种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实施方法和具体的案例更加具体的说明了游戏治疗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关于游戏治疗师的任务写到,在游戏治疗过程中,游戏治疗师的态度会对儿童产生重要的影响,它能形成一种新的人际交流,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游戏治疗的本质所在。当然,游戏治疗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也很重要,它维持和支撑着治疗过程的开展。具体地说,为了保证游戏治疗的顺利开展,游戏治疗师应该注意完成以下几项具体任务:

1.设计治疗方式 游戏治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治疗目的制定,例如,让儿童玩电动火车可以促进儿童的手指协调能力及创造能力;让儿童玩弹子游戏机可以培养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操纵能力。每一次治疗应选择什么类型的游戏,每种游戏进行多长时间,这些需要游戏治疗师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心理特征,预先安排和设计妥当。另外,游戏环境的选取、布置,游戏的进程也都需要游戏治疗师精心地加以考虑。设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刚开始时游戏时间可视情况略为缩短,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再逐渐延长时间,游戏时间一旦确定,就要固定下来,不可以随便更改或取消。同时游戏治疗师对儿童在游戏治疗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和表现都要保密。

2.观察和记录

进入治疗室之前,游戏治疗师要观察亲子分离的状态、儿童的不安程度。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治疗师要观察儿童是否主动接触玩具、儿童游戏的种类及次数、儿童的语言表述是否清楚,以及儿童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不同语言表达。

3.理解和反馈

尽管理解和解释儿童所有的游戏行为是困难的,但应该坚信儿童在游戏中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儿童在游戏中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或许都有一定含义,如儿童不停地打他身边的布娃娃可能是借此发泄他对带养者的不满;再如一个聋儿在游戏中喜欢给布娃娃和老师打针,并感到很自豪的样子,这实际上是他经历一个月药物治疗时,天天打点滴打针的痛苦经历的暴露一旦表现出来了,他就感到很轻松愉快。

4.建立必要的规则

为了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游戏治疗中有时还应有一些必要的规则或限制,使儿童明确自己的责任。如儿童发生故意破坏游戏材料、故意破坏游戏室攻击其他游戏参加者等行为,就需要他停止游戏,将他带出游戏室;有时儿童会请求带玩具回家,这种情况下通常游戏 治疗师不能允许儿童带走玩具,但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借给他们。又如,游戏结束后应保持环境的整洁,应让儿童收拾好玩具材料再离开游戏室等。建立这些规则都需要儿童在自由活动中自觉地掌握和遵守。制定规则时要注意保证让儿童能有充足的时间充分表现自己,不能因催促或时间不够而使儿童产生焦虑,进而影响游戏的顺利开展。这些内容让我了解到了作为游戏治疗师所要做到的,好的游戏治疗师能够真正把控游戏治疗控制好自己。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特别吸引我的就是沙箱游戏治疗法,在游戏治疗师的陪伴下接受治疗的儿童使用各种微缩玩具模型在沙箱中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沙箱游戏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沙箱治疗方法,通过作品进行分析进行自我解读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进行解决。在我面对我以后的学生的时候我可以对我的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通过一些方式帮助我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在一些专业治疗的问题上我也可以帮助我的学生家长们进行这方面的推荐和建议。

心理咨询是非常重要,当代的小学生心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儿童时期加以调整和引导,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成长。我并不觉得心理咨询是什么不好的事情,我也不觉得心理方面的疾病就是不好的事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心事也会有不为人知的问题,就像身体有了病要去治疗,心理方面有了问题更加需要更多的关注不要让它扎根在心里,需要心理咨询和辅导,否则爆发的时候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加可怕。这本书中告诉我在我们面临一个特殊的儿童的时候,不要害怕更不要烦恼,他只是你的一个学生在你的班级中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区别,他一样是一个美好的生命。游戏治疗法也许就可以帮助他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对于这样的儿童专业的治疗也是对于他们的尊重。

儿童的心理异常在游戏治疗中可以更好的让他们抒发出来,现在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宠爱和同龄人之间的非友善行为,非常容易造成儿童的心理异常,就连他们日常看的动画片都潜意识的存在危险。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娱乐方式,但是这些东西并没有带来非常好的效果,反而以前的一些简单的玩具和不需要更多东西配合的游戏让儿童能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我认为在我们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该更多的带着他们感受童趣的魅力,让他们感受简单的游戏带来的体验,游戏不仅仅是治疗也是舒缓他们的方式。

读过这本书,游戏治疗法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中是很重要的,不是通过游戏治疗法来彻底治愈特殊儿童,而是通过游戏治疗法帮助儿童更好的发展,在成长的过程中用轻松的方式改善自己的特殊问题,如果加以其他的干预方式能够让特殊儿童有更加好的进步。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关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个词汇也正式的进入了我的脑海,我希望当我碰到特殊儿童时能够很好的应对,我给他带来的不会是伤害而是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无论什么样的儿童面对游戏都会不由自主,我们作为教师能做的就是如何帮助他用游戏治疗法把他的成长和发展归于稳定化和积极的方向。在我以后的生活中多读书,多了解,多见识,相信我的班级我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受益。

第二篇:第一章 特殊儿童游戏治疗教案

特殊儿童游戏治疗教案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章儿童游戏治疗概述 第一节 游戏与游戏治疗

一、儿童游戏

二、游戏治疗的概念

三、游戏治疗的基本模式

四、游戏治疗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游戏治疗的构成

一、游戏治疗的空间与时间

二、常见媒材

三、游戏治疗的对象

四、游戏治疗之实施者 第三节 游戏治疗的实施

一、游戏治疗的进程(重点)

二、评估与治疗程序举例

第一章 儿童游戏治疗概述 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

第一节 游戏与游戏治疗

一、儿童游戏

游戏,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的天职

(一)游戏和游戏的类型

1、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皮亚杰把游戏分为三类: 第一类:练习游戏0-2岁 第二类:象征性游戏2-7岁 第三类:规则游戏7-11岁

2、社会性发展分类

帕顿把游戏分为:旁观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3、功能性分类

第一类:机能性游戏。如,跳舞,跳绳,唱歌,讲故事 第二类:体验性游戏。如,过家家,电脑游戏 第三类:艺术性游戏。如,演木偶戏 第四类:创造性游戏。如,剪纸,搭积木

(二)游戏的心理学意义

1、关于儿童游戏的形成于作用

剩余能量说:游戏是儿童消耗体内多余能量的方式。休养说:游戏是为了储存能量,是对学习生活的调剂。重现说:是承袭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未被淘汰的行为。预演说:是为了帮助儿童强化日后所需的本能。

2、关于儿童游戏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净化说:通过游戏宣泄,以达到思想、观念的安定和调控。补偿说:是补偿失败,达到愿望的手段。

自我表现说:通过游戏把自我的愿望创造性的表现出来。儿童动力说: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之间,在自我身心发展与环境互动中的一种动力学关系的体现。通过游戏,儿童能更好的学习新知,促进自我发展,同时控制情绪。

(三)作为治疗手段的游戏

能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能使儿童主动的参与到心理治疗中来。儿童限于认知能力,常常很难理解治疗师的话,也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因此,使用一种非语言的方法更能胜任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对其异常行为的矫治。而游戏就是儿童的语言。

游戏作为治疗手段能增加儿童的兴趣度与参与度。

二、游戏治疗的概念

(一)什么是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是以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以游戏为媒介,对需要帮助解决行为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儿童进行观察、测量、分析并实施矫治或疏导的方法。

(二)游戏治疗中的游戏特点

1、游戏治疗中的游戏活动 第一,精心设计的 第二,是自主的

第三,是有教育因素的

三、游戏治疗的基本模式

基于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技术,游戏治疗可分为:

(一)指导性游戏治疗

认为陷于某些困难中的儿童没有自我发现挖掘的能力,强调儿童更需要游戏治疗师而不是游戏伙伴。

(二)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强调充分相信儿童的内在能力,深信儿童有能力自我指导和走向成熟。第二节 游戏治疗的构成

一、游戏治疗的空间和时间

色彩:柔和。面积:25-30平米。气氛:自由,轻松,愉快,安全 时间:一周1-2次每次1到1个半小时。

治疗疗程:轻度4-6周,对伴有心理困扰的特殊儿童需16周或更长。布局: 1.地板

选择耐用而易清洗的地板 2.墙

墙壁的颜色最好是中性的明亮的颜色 3.柜子

选择与来访儿童身高相匹配的柜子来装/摆玩具 4.水槽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游戏治疗室配适合儿童身高的水槽或洗手池。5.桌椅

一套适合儿童身高的桌椅

二、常见媒体

玩偶、布偶、艺术媒材、棋盒、沙盘等 1.抚育性的玩具

婴儿娃娃、奶瓶、奶嘴、梳子、婴儿床、医药箱、绷带、白色口罩、自大褂、烹饪用具、塑胶食物、盘子、汤锅、平底锅、炉子。2.建立能力的玩具

积木、创造性建筑玩具、套圈、保龄球、篮球和篮球筐。3.发泄情绪的玩具

塑胶攻击性动物,如老虎、狮子、鸽鱼、蛇等,不倒翁拳击袋,塑胶 士兵、粘土、玩具刀枪、不需钥匙就能打开的手铐。4.模拟真实生活的玩具

人物:娃娃家(房子、家庭人偶)、手偶〈含警察、医生、护士);动物家族;玩具钱币、收银机、清洁用品(扫把、簸宾、抹布、拖把);运输及交通工具,各类型车子、卡车、客机、船、校车、救护车、消 防车、警车、直升机等;5.想象性/戏剧性玩具

帽子,消防员帽、警察帽、水手帽、小丑帽服装,领带、鞋子、皮包、珠宝、女装、超人服装、蜘蛛侠服装等面具,奥特曼面具、眼罩、太阳镜 6.创造性表达及投射内心世界的玩具

沙盘、水、画架、颜料、蜡笔、水影笔、彩色纸张、胶水/胶棒、安全剪刀、胶带、橡皮泥、冰棒棍等。7.规则游戏的玩具

军旗、象棋、飞行棋等。玩偶游戏

此类玩具特別适用学龄前到潜伏期的女生,此期的男生爱玩的是军队、战士、战车等和打仗有关的游戏。使用此类玩偶扮家家时,儿童常会将其家庭生活演出来。

用于游戏治疗的玩偶可以包括和实物大小相近的玩具娃娃、仿真玩偶、家庭成员玩偶、玩偶房玩偶、填充好的布制动物玩偶等。木偶游戏

与玩偶游戏相类似,木偶可以让儿童象征性地讲述故事并表演出他们的想象。这是一项古老的游戏形式,据说在中国汉代民间就开始出现这种游戏,也有人称之为傀儡游戏。

动物造型的木偶在儿童治疗中占居一席之地,因为它们为儿童提供了一种以不含威胁的方式来探索他们接受不了的想法、感情和行为的途径。

木偶游戏也是一个出色的团体活动形式。

三、游戏治疗对象

(一)适用年龄:3-13岁

(二)具体类型:

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儿童 发展障碍的特殊儿童

四、游戏治疗的实施者

(一)游戏治疗的角色 参与者、限制者、解释者

(二)游戏治疗的基本态度

(三)游戏治疗师的任务

1、设计治疗方式

2、观察和记录

3、理解和反馈

4、建立必要的规则

第三节 游戏治疗的实施

一、游戏治疗的进程

(一)发现对象

(二)收集材料

(三)评估诊断

(四)治疗阶段

(五)结案检验

二、评估与治疗程序举例

(三)游戏治疗的步骤 5R游戏治疗步骤

1.建立关系(Relating)

2.释放情感(Releasing feelings)

3.再现重要事件(Recreating significant events)4.重新体验事情(Reexperiencing events)5.解决问题(Resolving)

游戏治疗的案例 1.来访者基本情况

张某夫妇共有四个孩子:大女儿大兰,12岁;二女儿小兰,10岁时死于一种罕见的心脏病;6岁的大明是家中老三,也是第一个儿子;二明是小儿子。张先生和所有的孩子都有发生心脏病的潜在可能。他们都意识到了这个现实。心脏病突发很快,没有先兆。自从小兰死后,全家人到处为心脏问题求医。

大明和二明在姐姐死后被送来进行游戏治疗。小兰突发心脏病时张某家的孩子正在游泳池玩。抢救她时三个孩子都在现场,随后的事情让他们很悲伤。两个男孩为姐姐的死很难过,担心他们也会死于心脏病,张某夫妇就为儿子们寻找帮助。在丧事过后,夫妇俩很关心儿子的恐惧,他们怕黑、怕水,担心自己还没长大就会死掉。

2.治疗过程

(1)与父母面谈

(2)最初与大明和二明的会谈(3)评估

a.家庭成员的评估 b.对大明的评估 c.对二明的评估(4)治疗目标

初期面谈和评价之后,治疗者为二明和大明建立了如下专门的治疗目标: a.提供机会让孩子表达他们对死亡的害怕; b.让孩子确信他们所做或所说的没有导致这场悲剧; c.帮助他们谈及小兰,并回忆有趣的事情;

d.致力于让孩子发现方法,让他们转向喜欢学校、运动和其他活动,这会加速他们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此外,建议父母自身也考虑下面的目标:

a.参加一个由失去孩子的父母组成的团体辅导小组; b.谈论有关小兰的事,并鼓励其他孩子也谈论;

c.致力于在交流和活动中习惯与孩子们谈论生活的话题而非死亡; d.享受夫妻间的活动,从关心孩子的责任中解脱出来。3.游戏治疗策略(1)会谈摘录

(大明和弟弟、治疗者一起玩沙,4岁的二明忙着在建一个沙子城堡)

二明:你玩得开心吗?

治疗者:是啊。

二明:我也是。我打算做个城堡,这就是。(把手放到沙里。他哥哥在另一边,安静地在沙里掏洞)

(大明做了好几个兵,然后把他们深埋在沙里)

大明:我在做暗门。

治疗者:是吗?

大明:是的。他落入陷阱了,我做个暗门就可以出来了。

治疗者:你留了个门?

大明:是的,他总得出来啊。(这时,他把所有的士兵都埋在了沙里)

治疗者:你把他们全埋了。

大明:你愿意去那儿吗?(他指着为士兵们做的墓)

治疗者:不,你愿意吗?

大明:如果你有电筒,你愿意去吗?(大明想到电筒很高兴,也许它让他避免害怕)

治疗者:也许有个大电筒我会试试看。

大明:不,得要小电筒。

治疗者:那我不进去,太恐怖了。(用¡°恐怖¡±这个词为了让大明讨论他的害怕,但他没有)

大明:电池很足,很亮的。

治疗者:好的。

大明:如果你被埋在那儿怎么办?

治疗者:我会开始挖。(治疗者回答了孩子问题,她还没有在互动中让儿童建立对于死 亡和害怕的概念。但她真诚温暖地对待孩子并且让大明想问就问)

大明:如果你没有铲子呢?

治疗者:我用手。

大明:如果它很硬呢?

治疗者:我想我会脱掉鞋。

大明:如果很硬很硬怎么办?

治疗者:多硬?比头还硬?

大明:像砖头一样。

治疗者:那么硬?

大明:如果我带个管用的大机器来,我们就可以出来,对吧?

治疗者:是的。(治疗者指着仍被埋在沙里的士兵)他们还埋在那儿?

大明:是的,我不能把她带出来。(注意他用¡°她¡±而不是¡°他们¡±,这说明他感到没有能力把姐姐从坟墓里救出来)(2)评价和跟进

随着游戏进程,鼓励儿童和父母聚焦生活,不再强调死亡。结束治疗后的一周里,安排了两个男孩去上游泳课,以让他们克服对水的害怕,这个策略成功了,渐渐孩子们就能面对姐姐的死亡了,他们对自己的健康问题的害怕也逐渐减少了,目前,他们全家已经恢复正常了。

第三篇:《特殊儿童言语治疗》学后感

《特殊儿童言语治疗》学后感

《特殊儿童言语治疗》课程还是不错的,讲者讲得也不错,实操性很强。是那些浮在上面、一味地强调 心态、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之类的高大上育儿书籍的很好的补充。

它跟《游戏力》、《正面管教》、《如何听„„如何说》一样都以相信孩子没有问题,他只是暂时性地遇到了难题,父母应该聚焦在如何跟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这跟《正面管教》一样,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这本书更细化了每个步骤,个人感觉 每个环节后面都有相应的心理学做支撑。而且在具体实施方面,它都强调了用游戏的方式全心投入,让孩子做主导,而不是父母改用了一种新计谋对孩子操控。所不同的是,《游戏力》侧重用孩子的语言(游戏)建立成人与孩子心的链接,让孩子接纳我们;《正面管教》侧重于家庭的民主、让孩子为自己的结果负责,让行为的自然结果反馈取代家长的权威式教养。让孩子自然摸索去长大,自然没错。但孩子成长的过程,总会遇到一些很困难的事情,超出他的解决能力范围,那时候需要父母去帮一把,但如何帮呢?这本学习《特殊儿童言语治疗》其实给出了老师很好的指引。

我们要对每个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把每位孩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教育,虽然说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我们不是神,但是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关心身边的每个孩子,使他们能更好的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精心培育每一位孩子,还要从生活上更加关心呵护每一个孩子。

这个课程使我懂得了康复训练必须要做到其一,康复训练中的因材施教。无论是肢体康复,还是言语语言康复,都需要根据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制定个别化的教育与训练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在针对每一个理论和技术,了解它的利弊和使用环境,才能如虎添翼。正如期货市场中,每一派的技术分析,每一种交易系统都有它的利弊,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找最厉害的。而是分析和了解它们的各种特性和适用环境,相互补充,为我所用。这是学习《特殊儿童言语治疗》 的心得。

第四篇: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

潍坊市潍城区一弘教育培训学校 王凤梅

摘要:孩子0-6岁主要是感觉的学习,感觉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与运动的形式来完成的。游戏在自闭症训练中,让孩子自然地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达到肌肉松懈和舒解压力的目的;能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设计及组织适合孤独症儿童能力和兴趣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关键词:自闭症

游戏

儿童

快乐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缺乏社会性互动、言语沟通障碍、行为刻板重复是孤独症的三大特征。从社会互动来看,自闭症可以分为孤离、被动及主动但奇怪的三种型式,其中以孤离及被动型的人数最多;从言语沟通来看,大多数言语很少,严重的几乎终生无语,有的会说话,却常常自言自语,鹦鹉学舌;他们的兴趣狭窄,活动材料或用具十分简单,所玩的假扮游戏非常有限。社会互动障碍,沟通障碍及假想能力的障碍三者之间又彼此互相影响。要同时改善自闭症者的社会互动、沟通及假想三方面的能力,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一、游戏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

(一)游戏与运动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下学习和练习新的技能,包括语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等。除此之外,游戏也被普遍认为是儿童自己独特的表达沟通方式,尤其是在表达一些儿童自己不能言明的情感体验与内心想法的时候。游戏是令人愉快的,因此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很多乐趣,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孩子0-6岁主要是感觉的学习,感觉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游戏与运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对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乐趣;对父母而言,游戏则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最佳形式。

(二)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活动

由于自闭症儿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认知理解、社会适应、语言表达、运动协调等方面与普通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他们不知怎样与同龄人沟通、游戏,不能很好的、灵活的遵守游戏规则、社会常规,无法在情绪和人际上与他人有正常的互动连结,一些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并不想与其他儿童共同游戏,而是更喜欢自己单独游戏,也有一些自闭症儿童想要与他人游戏,但是他们在表达这样的愿望时有很大的困难,比如语言或其它沟通技能的缺乏等。自闭症儿童的游戏行为常常局限于简单的操作,缺乏(自发的)象征性游戏能力或该能力受损。孤独症儿童的假扮游戏非常少。不仅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比,而且与年龄稍小的正常儿童相比,甚至与具有同样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弱智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所玩的假扮游戏都非常有限。同样是玩耍物体,自闭症儿童缺乏幻想,非自闭症儿童富于幻想。

二、游戏在自闭症训练中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主要障碍表现在情感障碍、语言障碍、行为障碍、感知觉异常、认知理解缺陷等。游戏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参与能力、专注力、感觉统合能力、感知觉、模仿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增进自闭症的情感,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1、提高儿童的观察力、专注能力

游戏可培养儿童学会观察,并去感受游戏气氛及乐趣。

我在个训课上与茜茜玩《大拇哥》的游戏,说完“嘴巴尝尝”,老师要咯吱一下孩子,做过几次以后,每说玩“嘴巴尝尝”,茜茜就笑眯眯的盯着我,做好防备,等着我去咯吱她,在互动的过程中,孩子还学会了主动表达:“老师,你别挠我了。”

在集体课上玩这个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好

在团体接力游戏中,接力时两个小朋友要击掌,小朋友相互击掌时,渐渐的学会注视对方。

2、提高儿童精细、身体协调、感觉统合能力。

(1)游戏可以儿童自然地获得肌肉协调与动作练习。通过游戏能让儿童自然地发展走、跳、跑、平衡等能力。玩时使大小肌肉活动起来,在玩耍中使大脑神经对深层的感觉进行

有效地统合。把孩子的运动融入游戏中,孩子们更喜欢。小班的孩子,尤其是自闭症小班的孩子,主要是动作的学习,比如“翻山越岭”的游戏:孩子先侧翻滚,然后膝盖着地爬过圈,再跨过障碍物,最后把篮球投入篮筐。孩子在游戏中自然发展了整个身体的能力及手眼协调的能力,提高感知空间位置的能力。

(2)“蚂蚁搬豆”的游戏,孩子们爬到终点后,家长说:“背背。”孩子爬到家长背上,搂住家长的脖子,家长驮着孩子爬到起点。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手部抓握能力、提高指令的理解能力、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3)拉小滑车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手部抓握能力及力量,同时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及与人的互动能力

(4)《大拇哥》游戏,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渐渐学会了伸食指的能力及以另一只手各指尖碰压的能力

3、提高儿童的模仿能力

(1)玩《大拇哥》的游戏,孩子们在快乐中自然学会了模仿伸食指指五官的能力

(2)在音乐律动游戏中,老师根据音乐编排了适合孩子们做的动作,有很多对动物动作的模仿,如,兔子跳,小鸟飞等;对劳动、工作及日常生活动作的模仿,如,洗手、洗脸、刷牙、梳头、开汽车等,都可以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

4、提高感知觉能力

律动游戏是身体伴随音乐变换动作,在听觉刺激的同时眼、耳、触觉、身体各部位都得到了感觉的锻炼。

在“摸口袋”的游戏中训练了孩子的触觉感知能力。

5、提高认知和理解能力

比如老师教孩子儿歌“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脚背上,脚背脚背摸摸。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膝盖上,膝盖膝盖碰碰。小小手学爬山,一爬爬到肚子上,肚子肚子揉揉----”引导孩子做动作,让孩子通过游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区分不同的动作;老师唱歌“我的小手往上爬,一爬爬到头顶上;我的小手往下爬,一爬爬到脚背上。”一边唱孩子一边做动作。这样,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头顶、脚背、上、下。

康康是个语言较好的孩子,在学习相反的词时我与他玩“拍拍手、对对子”的游戏,孩子很喜欢:老师边拍手边说:“康康、康康听清楚,老师和你做游戏,我说大,你说啥?”孩子紧跟着边拍手边说:“老师、老师告诉您,您说大,我说小。”老师紧跟着边拍手边出题:“我说白,你说啥?或我说多,你说啥?”等。孩子对游戏熟悉后,由孩子出题,老师对题。

6、提高语言能力

包括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

(1)在“走走停”的游戏中,孩子们听到老师说“走”时开始走,老师说“停”,孩子们马上不动;训练了孩子的听的能力,同时孩子身体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

(2)再如“接龙游戏”训练的是孩子的表达能力。老师开始说“我爱吃苹果”,孩子接着说“我爱吃葡萄”-----;老师说“我看见汽车”,孩子说“我看见飞机”-----

7、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1)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比如“二人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2)现在的康复新理念以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为主,以适应社会生活。躲猫猫的游戏,针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沟通目标有所不同,从开始的对人的关注意识到加入语言的沟通,以至轮流等规则的理解和到与其他更多伙伴一起玩。

(3)培养孩子的游戏兴趣,孩子喜欢后中止游戏引发孩子沟通的动机,提高孩子主动沟通的能力。

8、提高理解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儿童的游戏,无论多么简单,其中都包含或多或少的规则,例如游戏“丢手绢”,游戏时,小朋友丢完手绢要去抓丢在背后手绢的孩子;抓不到要坐在这个孩子原来坐的地方 ;如果被抓到要表演节目。孩子要理解这些规则并能遵守规则。

9、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孩子们觉得游戏较之正规上课而言,是较为自由的,孩子投入游戏中,自然行为问题得到改善

比如,泉泉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出现逃避行为;不愿干就拍手、蹦跳。而在游戏课上,孩子很配合,表现很好,所以,用游戏的方式把训练目标融入进去,可以减少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

三、游戏形式的分类

(一)一对一游戏,即为一个训练员或家长与自闭症儿童二人之间的游戏,比如感统课上的游戏,个训课上的游戏。此类游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完全顾及小孩的兴趣及爱好,并能依据其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更自由地也更精确地设计,其不受场地,时间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集体游戏,通常是在学校小组课与游戏课上体现。

1、操作性游戏。主要是锻炼小朋友的大小肌肉,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改善其空间概念。

2、比赛性游戏。主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力,培养其轮侯参与及建立输赢的概念,让孩子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亦可增加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1)单人比赛。游戏的重点训练目标在于给儿童建立输赢概念

(2)双人合作比赛。游戏要求由两人同时去做,需二人协力方可完成的项目,如“两人三腿”,亲子互动比赛游戏等等。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小朋友与人合作能力,增进与他人情感的交流。

(3)团体比赛。即游戏的胜负是以最终团队成绩来衡量。在游戏过程中,让小朋友树立团队精神。如“长跑接力赛”

3、理解性游戏。游戏的难度较高,且游戏规则完全是一些认知理解性质的活动。比如,“听数字,抢板凳”的游戏,孩子在听到老师提前指定的数字后开始抢坐板凳,孩子要理解这个数字就代表“抢坐”的意思,同时还训练快速的反应能力。

4、假装性游戏。

让孩子假装扮演实在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习得社会学习技巧。孤独症儿童较缺乏在这方面的能力,主要适用于能力较好的儿童。如:“老鹰抓小鸡”“过家家 ”

游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互相渗透和融合,只不过是游戏所设目标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而一个游戏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儿童参加该游戏的参与程度,是否能满足儿童需求,以及它们能否激发儿童从事游戏的欲望。

四、总结

在孤独症的训练中,家庭和学校起主导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孤独症儿童初期更适合家庭的疗育,而家庭的训练最好的形式便是游戏。我们必须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并精心地为我们的孩子设计及组织适合其能力和兴趣的游戏,每天都给孩子安排游戏活动,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得到放松,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并从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第五篇:特殊儿童的游戏

特殊儿童的游戏

研究者在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观时,不仅要看到特殊儿童作为儿童客观存在的身心发展需要,也要看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由于健康状况、身体机能、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无法像普通的儿童那样尽情享受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与普通儿童也存在差异。那么常见的几类特殊儿童的游戏发展是怎样的呢?在特殊教育领域,常见的特殊儿童主要是听障儿童、视障儿童、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等,由于国内学者对该内容的研究较少,因此现有对特殊儿童游戏研究主要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

(一)智障儿童的游戏

1.智障儿童的重复性游戏行为较普通儿童多 0世纪已有的对智障儿童游戏的多数研究表明,智障儿童,特别是唐氏综合症儿童重复游戏行为多于普通儿童。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单

一、刻板、持续时间长是智障儿童游戏的特点,父母和教师的观察都反映这类儿童的游戏缺少好奇心和探究行为。从父母到教育工作者都认为需要对他们这些重复性游戏行为进行引导(Miller,1994),使它变得更有目的性,更完整,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

但Winifred L.Lender等人则提出不同看法。他们研究对比了唐氏综合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重复游戏行为的数量、质量(是否具有象征性的特点)、持续时间和转换的游戏类型,发现唐氏综合症儿童重复游戏行为和非重复游戏行为的质量是相似的,重复游戏行为对所有儿童都可能发挥建设性的、目的性的作用,教育者须谨慎对待那些有帮助的、需要干预和重新指导的重复游戏行为。

对于智障儿童重复游戏行为的研究及其作用的争议,启发研究者以新的、积极的视角来看待智障儿童重复游戏行为,接受不同类型的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的方式也是存在差异的。

2.智障儿童比一般儿童具有较多的非游戏行为或单独游戏行为,联合游戏或合作游戏行为的比例较少

胡尔曼等人(Hulme&Lunzer 1966)在研究中发现他们在构建和想象游戏方面的能力与一般儿童并无差异,但语言表达能力却远远低于普通儿童,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智障儿童的游戏有仪式化及较少运用真实的表征游戏。

3.智障儿童在家中出现的主导游戏的装扮成分比在学校多

Malone,D.Iichael以17名智障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他们在家和在随班就读幼儿园自由游戏行为的表现,并与17名普通幼儿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智障幼儿在家中进行主导游戏的时间比在教室自由玩耍时要长,其中包含的装扮成分也更多,而在教室中没有一个智障幼儿出现假装游戏;智障儿童和普通儿童都表现为主导游戏的种类和有结果的游戏在家里出现得比在教室的要多。智障儿童面临的困难是,在教室自由游戏减少,导致游戏内容的认知、沟通、社会需要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从即将发生的动作中注意和选择有意义的信息。

这方面的研究使人们对智障儿童能发展起与年龄相当的游戏水平的潜力有了更多的认识。家长比教师有更多机会看到儿童的游戏发展能力和可能性。因此家长观察、参与和引导智障儿童在家中的游戏是很有必要的。

4.智障儿童在游戏中的语言表达受教师设计的引发表达的游戏环境的影响较大

Joan RothMccabe等(1996)研究了24名智障幼儿在不同大小的游戏团体(2---4人),不同同伴(普通儿童或智障儿童),三种类型玩具(建构玩具、功能玩具,戏剧玩具)的情况下语言表达的情况。研究发现,游戏团体的组成、大小和游戏材料的差异并不影响智障幼儿的语言表达的频率,使用不同单词的数量。但是智障幼儿在配对玩耍中有较多的语言,在4人一组的游戏中能使用更多样的词汇来表达。因此,幼儿教师在考虑上述因素之外,如何安排游戏的环境,引发智障幼儿更多的语言表达,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二)孤独症儿童的游戏

1.孤独症儿童会长时间进行单一玩具、单一玩法的游戏,游戏中满足自我刺激的需要

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特点,即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等,使其在感知运动游戏方面也表现一些缺陷,经常出现长时间击打某物,或转圈跑等行为。孤独症儿童既然不能表现出一系列的游戏行为,所以他们更喜欢感知运动游戏。多数孤独症儿童在游戏时表现出身体的接触,不间断的重复击打物品、旋转物品的动作,不会因为游戏物的特性而喜欢玩这样东西,很明显没有目标,没有方向(Jordan 2003)o还有一些孤独症儿童甚至在好几个小时里重复同样的动作,做同样的活动,如果让他们转化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来是非常困难的(Beyer and Gammeltoft 2000)。

2.孤独症儿童较少进行象征性游戏或假装游戏

孤独症儿童在假装性游戏中有显著障碍,缺乏想象,特别是缺乏自发性的假装游戏。一般来讲,虚拟现实的环境可以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方法提供一系列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对孤独症儿童假装游戏的教育和想象力的理解方面。孤独症儿童的象征游戏一般都是在下列两种情境中发生:(1)非结构、自发性情境;

(2)结构、提示或引导情境。研究显示在非结构、自发性情境孤独症儿童假装游戏的出现有障碍,在提示情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假装游戏较少障碍,在提示下孤独症儿童能出现一些假装游戏。

3.孤独症儿童也缺少自发性模仿游戏

模仿是儿童发展中表现的最早的行为,模仿行为的缺乏也是孤独症儿童最早的症状。孤独症儿童早期的诊断标准就包括模仿(Lord et al.,2000)。模仿可以增强正常儿童的注意力和主动参与社会合作的兴趣,同时对于孤独症儿童也是一样的。目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利用重复放音乐的这种环境,让四名孤独症儿童模仿,结果表明儿童的无意识模仿增强。尽管有些研究的结果出现矛盾,但仍然可以激励更多的研究者对孤独症幼儿无意识模仿的研究。但是对于家长或者老师来说,利用模仿游戏增强孤独症儿童的无意识模仿行为还是比较困难的。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游戏

现有对听障儿童游戏的研究以8个月至6岁的儿童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已有研究结果如下:

1.听障儿童的象征性游戏与健听儿童存在差异

Gregory and Mogford(1983)的研究发现听障儿童在以下方面比健听儿童差'即:使用多个玩具联合游戏;将想象中的事物运用于游戏;对游戏行为的预先计划能力。研究发现听障儿童语言发展滞后妨碍了他们对游戏结果预期的能力,而且也难以使他们从成人的言语指导中获益。在观察中也能发现:听障儿童的游戏形式较固定单一,其对游戏主题、内容及规则的理解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其游戏兴趣狭窄,由于沟通和表达方面的困难,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同伴冲突,较多地出现攻击行为,难以正确地使用玩具材料。

2.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游戏之间存在相关

多数研究将游戏活动作为了解语言发展的途径,特别集中在通过研究验证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与象征性游戏之间的关系。

2岁的听障儿童因该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加速期,其表达性语言和游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听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在发展和表现高水平的象征性游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至少在预期游戏的常规结果和预先计划象征性游戏行为方面,发展良好的语言系统有助于儿童发展出与年龄相当的游戏活动。

大量研究显示听障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认知方面发展滞后,表现为:听障儿童较少地表现出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假想”和物品替代的游戏行为。语言水平高的听障儿童的游戏水平也高,他们比语言水平较低的同龄人有更多的替代或想象的游戏行为,他们更多地运用计划性较强的故事线索和假装行为,Schirmer(1989)在对20个学龄前听障幼儿的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结论。听障婴儿的象征性游戏的发展与早期语言的发展高度相关,特别是象征性游戏的目的性与象征性手势,理解词汇量的多少,能表达的词汇的多少相关。这些发现表明听障儿童象征性游戏与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普遍存在于听障人群中。

3.有次生残疾的听障儿童(通常他们同时具有在认知和神经方面的问题)的象征性游戏与仅仅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

4.游戏与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测量。Yoshinaga-Itano,Christine等人在的研究中提出游戏评估问卷,问卷可有效应用于测查8个月至3岁听障儿童的象征性游戏发展水平。

(四)视觉障碍儿童的游戏

视觉是个体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个体了解外界环境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中75%以上来自视觉。视觉障碍儿童很难像普通儿童那样发挥视觉通道在认识外部世界的作用。因此,在游戏中视觉信息不足或缺乏,使视障儿童在玩具使用的数量和方式、游戏行为的多样性等方面较为单一。有研究表明,丧失视觉的婴幼儿对游戏并不感兴趣,与明眼儿相比,盲童参与的游戏较少,且更喜欢在游戏中反复操纵物体以获得触觉刺激。4~9岁的盲童比同龄明眼儿较多地玩操纵物体的游戏,较少玩表演游戏。

视障儿童对游戏场地的要求较为特殊,根据环境具有的落差或坡度,设计具有富有刺激的整合并突出触觉、听觉、嗅觉的游戏环境,能让视障儿童乐在其中。如果运用得当,室外环境也是视障儿童游戏的好场所。比如树叶、嫩枝、小石头、浆果等等,都为视障儿童提供了宽松、奇妙的探索外部世界的环境。如果能结合乐器,例如小鼓,开展游戏会取得显著效果。

下载《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殊儿童的游戏治疗》 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殊儿童艺术治疗》读后感3000字

    《特殊儿童艺术治疗》读后感3000字王焱艺术治疗(Art Therap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欧美星期并正在发展中的一个跨学科的专业领域。在国外,艺术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独立的......

    儿童自闭症及其游戏治疗综述

    儿童自闭症及其游戏治疗综述 摘要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弥漫性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期。此类儿童具有社会交往的障碍、语言交往的障碍和异常的行为与兴趣......

    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综述

    牡丹江地区学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研究 刘建梅 于文哲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0 [摘 要]: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展障碍、......

    游戏治疗大全

    游戏治疗笔记(名词解释、简答、操作) 防御机制: 1、压抑(基本):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的痛苦经验及冲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 2......

    何秋霞《特殊儿童言语治疗》学后感

    《特殊儿童言语治疗》学后感 加禾小学何秋霞 学习《特殊儿童言语治疗》讲座。 《特殊儿童言语治疗》课程还是不错的,讲者讲得也不错,实操性很强。是那些浮在上面、一味地强调......

    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样例5)

    我们知道,自闭症儿童不会像正常儿童一样,正常的去玩,去参与游戏,只会独自玩耍,因此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走出孤独,参与活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专家也曾提出:“让孩子得到情绪上的......

    音乐游戏治疗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跟其他游戏比起来,音乐游戏是比较特殊、不一样的......

    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 (四)沙盘游戏 多拉•卡尔夫(D.Kaoff) 1904年12月21日出生于瑞士。1944年,通过孩子之间的交往,卡尔夫认识了荣格的女儿格莱特(Get Jung-Baumann),并保持着终生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