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时间:2019-05-12 23:5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1、试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作以简评。

答:客观地说,本世纪初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的效果实际上是很不理想的,而应试教育却越演越烈。作为教育改革尖兵声名远播杜郎口中学,之所以获得上级的肯定,就在于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矛盾。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改革,在应试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了社会和教育部门的推崇。

那么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是什么呢?

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实践。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生而具有学习的潜能;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面临的问题;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会促进学习;学习是学习者的事。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西方产生极大影响,对我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也产生极大影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新课改以来,一些学校穿新鞋走老路,而杜郎口中学却杀开一条血路,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理念和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取得巨大成功。

在杜郎口中学课堂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有学都全身心参与学习,主动地自我发展。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成为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这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最成功、最令人敬佩的一条。

1、课堂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颠覆性的革命。

有人生动地描述为“学生反了,课堂散了,教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在杜郎口中学,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不复存在,整齐划一教学组织形式和授课模式被动态的模式取代。学生被分成了若干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组之间、男女之间、优差之间、全方位、立体式。看了杜郎口中学的两节语文复习课视频,一节初一的古诗词背诵默写课。上课后教师只是简单地写了背诵默写古诗词,学生按组自背、互背。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兴高采烈,全员到黑板默写。只见教室的三面墙上挂满了小黑板,连走廊的一面也是黑板。墙上的黑板不够用,有的学生就蹲在教室的水泥地上默写起来,默写后学生互改。这节课的特点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全员参与展示、反馈,打破了常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展示、大部分学生充当看客、听客的传统,提高了整体效率。

第二节七年级语文试卷讲评,其独特之处是第一阶段教师把答案交给小组,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对照答案自己讲评;第二阶段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予以解答并适当的延伸拓展。这一形式打破了试卷讲评由教师唱独角戏、霸占讲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传统。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交流展示都是由学生完成,甚至有学生到前面讲解思路和解题过程。学生互相质疑、解答、互相评价,整个活动从始至终由学生主宰。最令人敬佩的是:在挤满不停走动的教师听课的嘈杂的教室里,所有学生竞都能集中精力,专心思考、研讨交流,对听课教师视而不见,从中也可以看出杜郎口学教学改革绝不是在演戏。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和成长方向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效果好起来;让每一位学生学进去,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轻松、快乐的令人愉快的过程,在杜郎口中学这种模式课堂中得到真实的验证。

2、颠覆了师生关系

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本世纪初,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什么?韩愈提出了教师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影响深远。在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必然居于的从属地位,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师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呈现不同的组织和教学形式,而教学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体现出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自我”,让学生回归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得到发展,这在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的今天是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在杜郎口中学,教师已无法独霸讲坛,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学生在共同研讨、交流、思维碰撞中,体会到了人人之间的平等、民主、自由。每个同学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合作的乐趣。

有的教师对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形象地概括为: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无疑,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是一群高明的老师:让学习成为学习者的事,学习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当然我们在肯定杜郎口中学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校时间太长。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无法有效地安排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学过多的依靠学生的活动,师生交流匮乏,造成效率低下,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仅局限于课本中,拓展延伸必然不足。教师主导地位淡化,教师的传道、解惑的作用弱化,必然造成学生视野狭窄,思维浮浅化。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缺失。

2、语文课外阅读的缺失,作文训练不足。每学期只写作文四五篇,课外阅读全无。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和学生人身修养的养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杜郎口中学即使中考能取得较好成绩,但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却是不利的。

3、教学手段单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了摆设。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兴趣,拓展时空、提高效率,使学接受大量的现代文明的熏陶,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否则固步自封,不利于学生成长。

2、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个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却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超过4分钟,其余的时间全部让学生自学;每堂课的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没有课外作业;学校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好多外地外校教不好的“差生”送到洋思来都变好了。自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学校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校长蔡林森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名校长,1996年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许多外地区、外省市的家长

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学校就读。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已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已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4分钟。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这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有的学校人为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老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二、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已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

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三、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有人说:“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可见,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五、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1、试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作以简评。

答: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这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杜郎口中学经验(即“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高度概括。那么,杜郎口中学究竟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呢?我认为,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

作为一种理念。几乎为所有的教育者耳熟能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却没有主人的体验,更多的时候还是教师的配角,一切活动均在教师的支配之下,甚至成为教师表演的看客。好的理念为什么不能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成长起来呢?固然有观念的因素在作祟,但话语权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杜郎口中学首先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无论是 10+35”模式还是“0+45”模式,说到底都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说话的权禾IJ,让学生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动就动,“我的课堂我主宰”,主人的体验本来就该是这样的。试想,如果想说而不敢说,想唱而不敢唱,想动而不敢动,一切看老师脸色行事,谨言慎语,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副『J奴才的扮相,哪里会有主人的体验?这恰恰是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写照。杜郎口中学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这是确立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关键一步。

二是确立了 教服务于学”的教学原则

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师观的问题。坚定地、毫无保留地把话语权还给了学生,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必须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调整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片面地甚至错误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赋予了教师太多的支配权,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过程。所以,在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的评比中,教师的个人素质,如语言的运用、形象的展示、情感的流露、文本的把握、技巧的安排等,成为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至于学生的感受如何,却往往被忽略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则颠覆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做法,突出了以学为主、“教服从于学”的基本原则。怎样才能把“教服务于学”贯彻到底呢?杜郎口中学的绝招就是让学生放开,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教师工作被称为“开口饭”的工作,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对习以为常的老师而言,简直不知所措;而对那些才华横溢、表现欲强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为此,杜郎口中学采取了铁一样的硬措施,通过校委班子成员上观摩课、优秀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9币上达标课、薄弱教师上过关课等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解决教师讲得太多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学生的话语权就无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就无以实现。让学生说话和让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教师到底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务于学”。换言之,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这才是教师主导意义的真正体现。

三是确立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1899年,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对当时美国中小学的课堂作过经典的描述:“一排排难看的课桌按几何顺序摆着挤在一起,以便尽可能没有活动的余地,课桌几乎全都是一样大小,桌面刚好放得下书籍、铅笔和纸,外加一张讲桌,几把椅子,光秃秃的墙,可能有几张图画,凭这些我们就能重新构成仅仅能在这种地方进行的教育活动。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尽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们对杜威当年的经典描述相信不会陌生,我们今天的课堂依然如此。走进社郎口中学的课堂,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事情在这里发生了变化:曾让教师无限留恋的三尺讲台不见了,教室三面墙壁都是大大的黑板,按几何顺序排列的课桌变换了模样,课桌分列两排,学生面对面交流,卧坐站蹲,吟唱说笑,各取其便。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由于班额过大问题,这些体现着教育新理念精华的学习方式,却始终像漂浮在学校上空的幽灵,找不到合适的着陆点,特别在师资、生源、办学条件都不理想的农村中小学,似乎更无法想象。然而,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却变成了现实。杜郎口中学的班额同样较大,一般都在60人以上,教室也算不得大,又是怎样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呢?答案还是要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上寻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整个课堂,教室、黑板、走廊、窗台、地板,都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翱翔的天空。以小组为单位,或五六人,或七八人,在这么多的地方,总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因此,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化整为零,是确保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必要条件。可以这样说,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中,以小组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整个改革的关键性一步;若从课堂教学本身来讲,这一变革则是具有革命性的。

四是确立了预习在教学模式中的重要地位

预习、展示、反馈是“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三个模块,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三三六”模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预习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由辅助性环节演变为整个教学模式之本的独立教学环节。其实,在教育教学中,预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1)在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这句话被视为体现着奥苏伯尔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学生已知的内容”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基础。预习的重要价值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预习的价值显然认识不足,教师可以拿出时间精心备课,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心备学,学而无备,致使教与学脱节,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无精打采。这样,无论教师的课讲得多么精彩,除个人表演的意义外,与学生的学习实在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没有引起学生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应,教师的努力变成了徒劳的付出!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许多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端。杜郎口中学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话语权,首先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否则,学生即使拥有了话语权,可能无话可说,或者说而不当,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航道。那么,所谓的自主学习也就流于空谈,因为学生没有建立起自主的基础,又谈何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的必要基础就是通过预习建立起来的。通过有组织的、充分的预习,学生掌握了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明确了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更清楚自己的疑问在哪里,为进一步的学习形成了积极的心理准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三三六”的模式中,预习不是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小组合作中实施的,这就保证了预习的良好效果。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预习是“三三六”模式成败攸关的一个模块,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预习就谈不到反馈,预习是“三三六”模式之本;甚至也可以这样说,预习模块的设置,在教学论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建树。

五是确立了“动而活”的课堂灵魂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不是“静听”课堂,而是“动态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成果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动而活”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灵魂。真正让课堂“动而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52年,杜威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助教克拉普所著的《教育资源的引用》一书写的引言,是对风行半个多世纪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世纪性评述,饱含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说:“进步教育运动最广泛、最显著的成就就是引起课堂生活意义深长的变化。”杜威还认为,这种变化“主要是气氛上的改变”。杜威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和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代言人,把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成就归结为课堂生活气氛的变化,而且称之为“意义深长的变化”,由此可见,真正引起课堂生活的某种积极而有效的改变,是多么重要而艰难的事情。因此,当杜郎口中学让课堂变得“动而活”的时候,同样是“意义深长的变化”。变化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动而活”是变化的灵魂。“动”是因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生命力的进发;“活”.是因为学生具备了必要的基础,是对新生命的追求。由动而活,由活而生成,而发展,而“让效果好起来”。他们应该得到高度的评价,也完全可以称之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六是确立了一堂好课的新的评价标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师生学校生活最重要的地带。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劣客观上成为衡量师生教育生态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那么,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尽管说法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即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环节紧凑,教师基本功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等。这些标准本身当然都是不错的,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标准主要还是围绕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展开的,评课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教师个人素质上,就像许多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无论是讲“目标教学”的课,还是讲“尝试教学”的课,也还是讲“创新教育”的课,说到底是教师的素质最重要,所谓“名师都是讲出来”,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依据这样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想像一节教师讲得很少甚至不讲的课,无论如何是不能称之为好课的。然而,杜郎口中学却无情地颠覆了这个标准,他们认为一节好课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或者说,评价一节课好差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好,关键要看学生,看学生是否大面积的动起来,看学生的动是否是在主动的状态下进行的,看学生的活动是否生成了新的发展。学生完全成为了评价的核心,杜郎口中学坚决推行这一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如果教师没有把课堂完全地还给学生,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无论在考试中学生的成绩有多好,这样的课都不能成为好课。这同样是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因为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以往推崇的许多优质课、观摩课和公开课都会大为逊色,甚至需要推倒重来。评价标准是一种根本性的力量,是确保学生课堂主人地位的最强大的力量。杜郎口中学确立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根本上保证了学生课堂主人的地位,是推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种力量。当然,这一标准并不否定教师的素质,事实上,教师的素质越高越有利于该标准的实施;或者说,越推行这样的评价标准,越需要教师具有高的素质,只不过它要求教师的是“一言一行见功夫”的真素质。所以,杜郎口中学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是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是确立了“0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顽症,其中尤以作业问题为最,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杀手,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有七成中小学生“睡不够”.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达不到规定时间的占66.6%,中学生达不到规定睡眠时间占77.1%。多达49.5%的学生认为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就在于“作业太多”。为解决学生作业过多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曾制定了多种规定,甚至规定了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可问题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依然显现愈演愈烈之势。在杜郎口中学,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他们的学生课下无作业。“O作业”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什么能够成功?答案就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是以学为主的课堂,是“动而活”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归根到底,是高效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就能自主地达成教学目标,作业已经失却了存在的意义。

八是确立了“以学控辍”的保学办法

辍学问题是我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大的拦路虎。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份对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40%;不少老师反映,“3O%~40%的辍学率是下面公认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公布的“中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3.6%,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5%,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1%”感到乐观。辍学问题依然是农村实施义务教育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辍学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因贫失学”。但是,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归因是不准确的。杜郎口中学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教室里“除了电灯以外没有更多的电器”,按照一般的常理,这里的辍学率恐怕要在两位数以上的。然而,让人们惊讶的是,这里没有一名学生辍学,没有一个孩子流失!辍学问题在这里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答案在哪里?还是在于他们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是自主的,快乐的,成长的。学校是他们的乐园,课堂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在享受学习,享受友谊,享受成长,享受快乐,又怎能会离开这里呢?

九是确立了教科研的行动研究特征

“科研兴校”是近十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然而,伴随着这句口号的还有刺耳的批评之声,如有的认为许多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是表面文章,形象文章,花瓶文章,虚假之风、浮躁之风盛行;更有人据此提出,这样的教育科研无以兴校,中小学不必开展教育科研。应当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现象,但现象:不代表本质,更无法取消本质,教育科研终究是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问题不在于教育科研能不能兴校,而在于中小学应开展什么样的科研。杜郎口中学切切实实地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的路子,他们用行动和实践击碎对教育科研的攻击。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表明,中小学必须走以行动研究为特征的科研路子,扎根本土,问题来源于本土,方法适合于本土,结论立足于本土,让教育科研成为促进学校成长的力量。

2、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像考试一样紧张、愉快地学习,人人都能当堂完成作业,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自己所学所思来谈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而不乱。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体学生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第三篇: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作业

1、试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作以简评。

答: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或者说是意外,但是更多的是启示。

(1)课堂能改,必须改。

(2)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杜郎口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 “要我学”为“我要学”。

(3)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4)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5)每堂课最后,应当增加一项成果分享,也就是说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将本组讨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向全班作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会“善思”,又激起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6)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表现,在班级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2、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启示1 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有的学校人为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老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启示2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已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启示3 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启示4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有人说:“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可见,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启示5 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第四篇: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作业

一、试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作以简评。

答: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或者说是意外但是更多的是启示。

1、课堂能改必须改。

2、课堂是舞台,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

杜郎口经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大多数讲课的是学生给学生解答题的也是学生,老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其学习的潜力也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是快乐的,就会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

3、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我们原先总认为有些知识点太难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学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的指导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会成为可能。

4、课堂的备课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并不像有些老师所认为的那样,老师不用讲了,上课轻松了。实际上,老师的备课量应该是加大了,老师更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一方面在准备教材的难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师考虑周全,另一方面备学生的难度加大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浅,学生如果在讲解过程中出现了大大超出教材难度本身的话,应当策略地给其纠正,如果重点不清、概括性不强的地方老师应当适时地进行归纳补充。另外原先课堂的时间主要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定的,但是现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虑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学生讲解要简练、明了更要求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收放要得当,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5、每堂课最后,应当增加一项成果分享,也就是说对于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将本组讨论的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向全班作汇报,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学会“善思”又激起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的积极性逐渐养成勇于解决问题的习惯。

6、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所有学生的表现。

在班级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二、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你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何启示

答:

1、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思的经验,把经念歪了。有的学校人为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这几年笔者在中小学听课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老师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有些学校领导在听课时看到教师讲得少,就认为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2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已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3 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在全国是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国内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洋思中学基本不存在后进生问题,全校学生的每一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为什么学生自学反而缩小了差距,转化了后进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四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4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洋思中学的许多课都是自习课,上公开课也经常是“哑巴课”。有人说:“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自学,还要老师干什么?”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与课下的自学不同,课上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的主导仍在起作用。蔡校长打了一个比喻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可见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5、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下负担

多年来我们就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洋思中学1983年开始搞教学改革,首先是从当堂布置作业开始的,要求老师当堂布置当堂批改,课后不留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每堂课都是自习课,教师只讲4分钟。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辅导-第十一章 教学组织形式

第十一章 教学组织形式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通过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内涵、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提高教学效率的几项课堂管理策略,明确组织教学时的注意事项,并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有效地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学习者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历史演变;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课堂管理的有关策略。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内涵及发展趋势,明确课堂管理的有关策略。

首先,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功能的介绍。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确定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和全面发展;钻研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对教学论本身的探讨。

其次,介绍了教学组织形式历史演进。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它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个别化教学组织为主的阶段、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阶段、改造班级授课制的阶段。

第三,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具体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提高教学效率,但存在许多缺点因此有许多针对她的改造形式,如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接着讲解了个别教学、现场教学和复式教学。个别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辅导一般是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老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而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复式教学则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这种形式目前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新课程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第四,论述了课堂管理策略的知识。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它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空间。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学会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策略:

首先,课堂中的时间管理是要有效利用、分配时间,把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巩固、实践的时间合理分配。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要做

到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提高学生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其二,要优化课堂气氛。课堂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优化课堂气氛时应注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注重情感投资;及时挽救不良教学气氛。

最后,要能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本书在分析了各种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其管理策略,即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这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基本理论的重点之一。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第二模块专题三第四节当代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精选五篇)

    当代国外教学组织形式 一、分类 1.分组教学 (1)外部分组。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或学习兴趣分组。有跨学科分组和学科分组两种。 (2)内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第四节行为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活动

    第四节 行为—认知学习理论 125512马楠问题: 1、这两则教学案例体现了哪种学习理论的应用?这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

    《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探究教学的研究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张天亮 136330 2013下半年,我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实验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是高中生物课......

    课程与教学论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把教学分成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 3.......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课......

    课程与教学论.doc

    课程与方法论重点 第一章,课程的概述 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斯宾塞就认为,......

    课程与教学论

    填空15 选择10 名词解释20 解答题30 论述题 (要明确,有解释,3个观点结合实际 )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

    上篇 当代课程理论与改革 第一章 当代课程基本理论的变革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课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的概念,理解影响课程的基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