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3:4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一篇: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山东省茌平县实验高中 刘秀珍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第一目“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讲述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夏商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第二目“西周的分封制”则着重阐明分封制的产生、内容、作用以及后来被破坏的情况;第三目“西周的宗法制”主要是介绍宗法制的来源、特点、内容和作用。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五、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大禹正是因为治水有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正是我们在这节课中所要学习的内容。

直截了当导入新课,使学生迅速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1)想想议议

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剧《汉武大帝》吗?知道继承汉景帝皇位的人是谁吗?

是汉武帝刘彻继承了汉景帝的皇位。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由儿子继承父亲的皇位而执掌朝政,这种制度就是王位世袭制。那么王位世袭制是怎么产生的?它与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有什么关系?请大家结合大屏幕上的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禹继位后,社会进一步发展,阶级已经形成,组成国家的各政治、军事要素已经具备,禹定国名为“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国王。……他的儿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禅让时代”结束,“夏传子,家天下”的时代开始。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启继承禹的王位,说明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已代替禅让制,“家天下”时代开始。禅让制的最大特点是王位在一姓一家中传承。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袭制不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终弟及这种形式。

师:夏商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同学以列表的方式,把商朝的主要官员及其职责板书出来。

从以上的分析中,归纳出夏商政治制度的三个主要内容。第一,实行王位世袭制;第二,商朝在中央设置百官,协助商王治理朝政;第三,地方上侯、伯有双重身份,他们对商王负有一定义务。其中大家特别要注意到第一点和第三点,因为它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习惯。

(2)(多媒体课件打出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

从大屏幕上打出的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中可以看出,有三种人被周王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即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这些人在做了诸侯后对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呢?是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是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呢?请同学们看教材和相关资料,然后就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教师总结指出: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当周王室力量强大时,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诸侯国独立性就会增强,并威胁到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3)不知大家在学习“西周的分封制”时注意到没有,周王与被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同姓(姬姓)贵族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对周朝同姓贵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实际上,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亲疏不同的家族结构,构成了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历史剧表演:请六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周王的嫡长子和次子、诸侯国君的嫡长子和次子、卿大夫的嫡长子和次子,然后一起表演一个历史短剧,剧名是“周王室的嫡长子与次子的对话”。

目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1.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嫡长子、嫡长孙在本支内称为大宗,而次子、庶子的后裔在本支内称为小宗,大宗要保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为了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宗法制所构成的一个庞大宗族网,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提出问题:从刚才的历史短剧和大屏幕的示意图上,大家还可以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教师总结: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在宗法制内部,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周朝姬姓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3.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科举制度的演变,其中交叠着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演变的趋势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注意能够概括本科内容: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思路引领: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谈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朝代为时间顺序作答。

答案提示: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省和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州县两级制;州、道等观察区的设立;宋朝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及作用。

(2)你认为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解题关键: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各朝代发展特点。

思路引领:从发展过程看其发展轨迹和趋势,从各朝代发展概况总结出相应特点。

答案提示: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人身控制严厉,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

5.布置作业

分析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我国现在的政治制度有没有联系?

六、教学总结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很多很杂,学生容易弄混淆,因此必须牢牢把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条线索;政治制度理论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教师须多设置情境让学生生动的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总之,在教学中,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二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版历史必修一(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夏商时期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

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并对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直接影响。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分析图表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西周的分封制

武王周公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分析图表 史料解读 问题探究

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

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

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分析图表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的主要概念有二个:宗法制和分封制。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在“夏商的政治制度”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学习此目之前,可引导学生简单回忆原始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禅让制、部落中较为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等。目的是为了学习夏朝开创阶级社会各种制度做一铺垫,以便能使学生感受到夏朝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和开创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②夏商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较为熟悉,可略讲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分析世袭制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使学生明确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③夏商时期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一些官职名称相对比较陌生。可以补充一些甲骨文的资料和具体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如学生比较熟悉的商朝著名的相伊尹、曾被商王封为“西伯”的周文王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主要职能的划分已经是非常清楚了。夏商时期,最高统治者为王,身边辅佐自己的重臣往往被赐予“相”“尹”“保”等官名,是当时最高的政务官。下面的官员可大致分为事务官(如臣、尹等)、武官(师)和史官(如卜、册、史等)三类。

在地方,夏商时期方国林立,周王或商王可封赐方国首领为“侯”“伯”等,并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如周方国的首领文王就曾被商纣王册封为“西伯”,并赐弓矢斧钺,赐予其征伐的权力。

在“西周的分封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这一部分内容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可以结合分封示意图,补充史料来引导,使学生明确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商周时期统治者直接治理的城邦,也就是所谓的“国”其实很小,相传商初有三千国,周初有一千八百余国。最高统治者“王”的直辖版图也不大,孟子曾曰“汤以七十里而王,文王以百里为王”。因此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则因循前代,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关于分封制的内容,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习时最好辅之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如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会盟诸侯;周昭王时期的巡游南方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可先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它的积极作用。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③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从楚王问鼎的史料开始,通过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西周的宗法制”一目中,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①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可以以周公辅佐成王的图片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②西周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关于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可以先提出设问,让学生试着自己分析,老师作补充并进行本课的最后总结。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重点需要学生掌握是两个问题和两个概念。两个问题包括: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二、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两个概念包括:宗法制和分封制。其中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学习和理解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在。新课的导入可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王位世袭制开始,向学生说明这种制度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由此导入对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学习。

在学习夏朝的建立时,应突出它的历史过渡性。一方面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开始创立阶级社会的各种制度;另一方面,由于脱胎于原始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社会的痕迹,许多制度保留了浓厚的部族色彩。讲述分封制时,首先西周代商的历史要交代清楚,这是以后讲述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应简明提及。在学习分封制时,应引导学生从目的、内容、作用等方面来进行探究。除了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辅以史料分析、看图论史等方法来加深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就中西方的分封制进行比较,来加深对此的了解和认识。学习宗法制的内容,应突出其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除了对概念进行准确地解释之外,还可以选取典型的材料或史实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从分析中层层深入地了解其本质及其影响。2.教学案例

案例一 新课的导入

老师:在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那就是世袭制。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世袭制的含义,能举出一个实例吗? 学生:(回答)

老师:世袭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的历史可谓是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时候,世袭制就已经产生了。它和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共同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那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这些制度对我国社会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案例二 学习夏朝的建立时 老师: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 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插图,这是已经做了夏国王的大禹。观察一下他的装束、神态,你觉得这时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学生:(回答)老师: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他死了以后,并没有根据原始社会传统的禅让制传位给伯益,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就这样,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案例三 讲述分封制时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第6页的史料读一遍,并翻译成白话文。学生:(回答)老师:我们现在也常提到“问鼎中原”,那么为什么楚庄王和周定王都把焦点集中在“九鼎”上呢? 学生:(回答)

老师:当时人们信奉天下之大,共有九州之说。“九鼎”正是对应九州而作。它代表了周王室独一无二的统治天下的地位与权力。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室的蔑视,对王权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楚庄王的“问鼎”之举才会给周王室和天下人带来如此大的震惊,几乎要兵戎相见了。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是在周定王的时候会发生这样一件诸侯问鼎的事情?这反映了西周后期,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 学生:(回答)

老师:周王室的衰微,地方诸侯的强大,使得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则跃跃欲试,力图争当霸主。所以才会在周定王时发生楚庄王问鼎事件。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审清题目,弄清楚题目中所说的“中国早期”主要指的是我国的夏商周时期。思路引领: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答案提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2.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解题关键:首先要掌握宗法制的概念,其次能从概念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联系中总结出本质的东西来。

思路引领:宗法制的概念及影响。答案提示: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思之窗】 1.从以上记载,你能否看出商朝的相权力有多大?再同秦始皇等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

解题关键:首先能从文字记载中读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其次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前后贯通与比较。

思路引领:以伊尹代表的相权的大小;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下相权的大小。

答案提示:商朝时,相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超越国王。但是到了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情况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丞相对皇帝负责,臣服于皇帝之下。2.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

解题关键:理解“九鼎”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思路引领:“九鼎”的象征意义。

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历史纵横】

中国和西方的分封制,在时间和社会性质上各有不同。解题关键:了解中国和西方分封制各自的内容。

思路引领:了解中国和西方分封制各自的内容并进行对应比较。答案提示:在时间上,中国的分封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处于奴隶社会的西周时期即已出现;而欧洲国家的分封制,以法国为例,查理大帝实行分封已是公元8~9世纪,欧洲处于中世纪时期,时间上远远晚于中国。

在形式上,西方的宗主和附庸之间互有义务,但是附庸对宗主的宗主没有义务,宗主对于附庸的附庸也没有支配权,即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则认为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更是天下人的共同主子。诸侯及其属民都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即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答案提示: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深刻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

思路引领:由概念本身的含义出发,去挖掘它们的内在作用。

答案提示: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学习延伸

1.请分析,上面西周的封侯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同时思考,当时西周统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题关键:能正确理解史料的记载,并能进行归纳与总结。思路引领:从所封诸侯的身份和地位入手,归纳诸侯的分类。

答案提示: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同姓(姬姓)王室、异姓功臣和先代贵族。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当时西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

第三篇:必修1历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汇总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辅助学案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1.夏商朝的王位世袭制

①背景:BC2070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确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③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④方式:王位采用世袭制,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⑤强化: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①建立: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②内容:商朝中央设有相和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义务:A定期向王纳贡B奉命征伐)。

二、西周等级森严的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4.特征: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5.对象:亲族、功臣、先代贵族。

6.周初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宋。

7.内容:(土地和人民)即周王封土地,诸侯尽义务。

8.推广: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9.诸侯的义务:①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②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③经济上:交纳贡赋;

10.诸侯的权利:在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①设置官员②建立武装③征派赋役等④可实行再分封。

11.特点:制度一贯,对象广泛,部族色彩,宗法相连,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2.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3.评价:①从积极方面看: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②从消极方面看: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也就埋下了诸侯脱离中央控制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祸根,最终被历史淘汰。

14.瓦解(破坏):

①原因:A..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B..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②表现:A.楚王问鼎;B.诸侯争霸。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⑤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纽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⑦宗法制度的内容:

A.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B.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⑧对宗法制度的评价:

A.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B.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C.但是,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2.礼乐制度(周公旦制定的)

A.目的: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B.含义: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C.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即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发放至的工具。

第四篇: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第一单元古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制 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主备课老师:邹碧璋

备课老师:邵浩佳、伍小华、黄桂贤、谢非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困难些。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析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教学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叙述与讲解,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中国封建社会,有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相信大家不会太陌生。那就是王位世袭制。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世袭制的含义,能举出一个实例吗?(学生作回答)世袭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和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共同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那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这些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又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早期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请大家打开课本第四页。

[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师)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1

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四页的插图(已经做了夏王的大禹),观看一下他的装束、神态,你觉得这时的夏禹他的身份和地位是不是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引导学生回答)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的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他死后,并没有根据原始社会传统的禅让制让位给伯益,而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就这样,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到了“家天下”的时代。(从生产力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种转变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象)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这一内容)

中央 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 侯、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他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助商王,甚至废立商王等权力。

二、西周的分封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总结分封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周武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结合分封示意图,使同学们明确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目的就是为了对西周境内“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实行和推广:周武王、周公旦

引导学生看周公辅佐成王图,理解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的双方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觐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表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节和处理。

对于分封制的特点,请学生阅读课本老师提问总结。

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肯定它的积极作用。

4、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提问):西周早期的分封制对巩固统治起到很大作用,后期为什么会破坏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分封制中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

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经济中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三.西周的宗法制

(提出问题:什么是宗法制? 由当地的“拜祖宗”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宗法制的概念及特征。从分析中理解宗法制的本质和影响)

1、内容及特点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宗法制内容,使学生理解:宗法制是根据姬姓家族(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大宗、小宗,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实质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力求弄懂课文中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这句话:分封制是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带有“家天下”的色彩,“国”乃是“家”的大而化之。从政权角度说,周王是最高统治者,是天下诸侯的“周天子”,是君臣关系;从宗族角度说,周王是姬姓宗族的大家长,与诸侯是兄弟关系或父辈与子侄的关系

2、宗法制的影响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老师作补充。

四、课堂小结:总括本课的重点(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突破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实行和推广:周武王、周公旦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4、西周后期分封制的破坏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及特点

2、宗法制的影响

教学反思:

第五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从而理解夏商形成的方国联盟的局面;

(2)识记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另外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分析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展示图片法,如导入时通过展示毛氏家谱,蒋孝严祭祖,成龙回芜湖认祖归宗图,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感官历史;

(2)引用史料法,如在分析分封制特点时,可以展现材料,让学生学会解读并提取历史信息;

(3)合作探究法,如组织学生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小组讨论,探究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都到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懂得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崇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这一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难懂。在教学过程中补充适当的资料如文字、实例、实物、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尧派鲧(gǔn大禹之父)去治理水患。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花了九年时间没有把洪水制服,最后被处死。舜派禹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采用疏导的方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山),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妻病,妻孕,产子)。

禹继舜位:因治水有功,禹在天下的威望达到顶点。万民称颂说:“如果没有禹,我们早就变成鱼和鳖了。”帝舜称赞禹,说:“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你发扬了我的圣德,功劳太大了!”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禹继舜位这种传位给贤能人的制度叫做什么?禅让制。禹的威望,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和王位世袭制奠定了基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讲授新课】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禹建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

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

2、启确立王位世袭制。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大禹死后,王位传给了谁?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之余,劳动产品有了富余,这样就出现了私有财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逐渐的壮大自己部落的实力。其他部落无法与之抗衡。在禹晚年的时候,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却不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请同学们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插图“戴冠冕的夏禹”,这是已经做了夏国王的大禹。观察一下他的装束、神态,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此时这衣着华丽,头戴冠冕的大禹再也不是最初那个破衣烂衫,粗茶淡饭,兢兢业业为民造福的大禹了,俨然一副帝王模样。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大禹死了以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禅让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那么王位世袭制是按怎样的规则来继承王位?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国家便成了君主(国王)一家

一姓的私产。

3、王权带有神权色彩。

目的:巩固自己统治地位。

表现:(1)把自己的行为说成天的意志。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过江时,一条黄龙游来,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叹息道: “我受命于天。活着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们何必为这一条龙担忧?”龙听到这一席话,摇摇尾巴,低下头就不见了。

(2)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参看课本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

4、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教材,夏商时期的中央官制是怎样的?设置了哪些职官? 最高统治者为王,中央有尹、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比如课本小字提到的相伊尹,被商王封为“西伯”的周文王。

指导学生看第五页小字,思考商朝的相权有多大?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订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可以废立商王。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1、目的:巩固统治。

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自西周建国开始,分封就没停止过。但是大规模的实行分封,是在周公摄政期间。结合第五页“周公辅成王图”。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师: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方法和对象,什么是分封制?谁才有资格被分封?封:“圭gui”指“分茅裂土”。指分封时给诸侯一块土地加一把茅草,表示这块土地上的所有都归诸侯所有。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什么?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比如姜太公)、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

《西周分封示意图》读图思考:

分封的对象?西周的都城在哪里?主要的诸侯国有哪些?同姓和异姓的封国分封有何特点?反应了统治者什么目的?

周公“立七十一国”,周姓五十三家,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权利和义务:

被分封者与西周统治者之间有何义务关系?

权利:再分封;世袭统治权;很大独立性。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诸侯一级。诸侯拥有再分封的权利。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所封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可以种粮食的地)。士以下不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对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分封制下的诸侯有世袭统治权的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比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诸侯的义务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如果他们不履行自己的义务、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或反抗周王,周王可以收回或削减他们的爵禄,改变他们的封地,可以废除和另立国君,甚至灭掉他们。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

4、瓦解(1)原因: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

③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分封制下的封国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的确,在周初,这些同姓诸侯王也起到了屏藩宗周的作用。但几代、十几代之后,等到血亲关系疏远之后,或者周王室力量衰落、诸侯国实力增强之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春秋

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2)表现:

①楚王问鼎:前606年,楚庄王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只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

②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过渡:一夫多妻制之下,诸子如何继承爵位和财产呢?最年长的?最受宠的?最聪明的?

三、宗法制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3、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

4、核心内容(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他妻室所生为庶子。

原则:立子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释义:有嫡立嫡,立嫡立长。若正妻无子,则依据庶子母亲身份的尊卑来确定继承人,而不是依据年纪大小。提问:如果一母生三子,两个哥哥出生时母亲还是妾,老三出生时母亲为妻,那么谁有继承的资格?有妻的儿子在,妾的儿子就不能继承,即使母亲是同一人。

周天子把王位传给了嫡长子,那么其他诸子怎么办?其他嫡子和庶子分封地方为诸侯。诸侯的爵位谁来继承?诸侯的嫡长子,那么诸侯其余诸子呢?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死后权力和财产谁来继承?嫡长子。其余诸子呢?被分封为士。

大小宗关系: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但是周人施行同姓不婚,姬姓的贵族只能取异姓的老婆,异姓贵族也多娶姬姓贵族的女子,这样就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团结了起来,整个国家如同庞大的家族,政权和族权紧密结合)

大宗小宗是绝对的嘛?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士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卿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

(2)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分封制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宗法制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团结海外侨胞,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传宗接代,重男轻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等。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下载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 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共5篇)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怎样理解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其本质来说,它是以最高统治者──王为核......

    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一、教学课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古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教案 洛阳市东升二中 刘向丽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中国如何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间是1840年-1901年外国......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堂练习(人教版必修1)(共5篇)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

    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

    教学设计 观潮第1课

    观潮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1课

    火烧云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 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1课

    草船借箭 一、教材分析 1.这篇课文起、经过、结果清楚,是以“借箭”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作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写的,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恰当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