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时间:2019-05-14 08:4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第一篇: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

刘胡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出卖”、“收买”、“叛徒”等21个新词。

2、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愤怒”、“光荣”各写一句话。

3、能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4、了解刘胡兰为了严守党的机密而壮丽牺牲的事迹,体会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刘胡兰的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出卖”、“收买”等词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句义。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1、揭题,简介刘胡兰。

2、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把生字划出。

3、自学生字词。

(1)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多音字“血”:鲜血、输血读xue ,血淋淋、流血读xie

(4)指名接读课文,正音。

(5)解释词语:

威胁、牺牲。铸成、挽词

4、质疑问难。(既然有叛徒出卖,敌人为什还要问?)

5、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

②刘胡兰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2)启发讨论思考题①②。

(3)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间、地点可以调换)

(4)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概括能力较弱,允许话语长一些,不够简洁。)

(5)引导学生将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大概意思: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了,因为她坚决不肯说出村里谁是共产党员被敌人杀害了。先指名说,再每个人自己说。

6、作业。

(1)抄写生字。

(2)辨字组词。

叛()徒()牲(判()陡()姓((3)课堂作业本第1。2题。)挽())搀()

第二篇:教学设计 观潮第1课

观潮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中心思想

本文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段落结构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可以作为第一段。“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

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可以作为第二段。先讲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这种特殊的地形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是课文内容的重点,可以作为第三段。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作者观潮,先听到“声音”,后看到“潮水”,是因为音速快于水速。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可以作为第四段。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写作方法

本文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教学重点

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教学建议 1.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中可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增加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层次清楚,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钱塘江大潮的学习,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思考·练习”1、2、3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题目,第1题侧重于潮来之前,第2题侧重于潮来之时,第3题侧重于结合句子理解“潮来之时”的情景。“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还引导学生从江面的景色、观潮的人群两方面来理解,从大潮到来前江面异常的平静和人群的企盼,预示壮观的大潮即将到来。“课文描写了潮水到来时的哪些特点?”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潮水从远处涌来时的声音和样子的语句,来体会江潮声音大、气势壮的特点。“思考·练习”3是理解词句的训练。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从远处看江潮涌来的情景,“一条白线”,江水向前奔涌呈白色,又因为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所以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白线。“怎么会形成一道„白色城墙‟”一题,要让学生理解,由于钱塘江口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的地形,使从宽阔江面涌来的潮波受到约束而潮头涌起,如同白色城墙,形成蔚为壮观的景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把不断长高、汹涌而来的白色浪涛比作千万匹奔腾的白色战马,形象地描绘出潮头耸起、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表现出大潮的非凡气势。

本课生字中的“若”、“罩”、“逐”、“颤”、“涨”、“镇”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昂”的左下方不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四”,不要错写成“曰”。

【背景材料汇要】

①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游入杭州湾,全长 410公里。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②钱塘江大潮经过的录相片或软件。

三、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横贯、浩浩荡荡、犹如、如同、山崩地裂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六、教学用具

1.钱塘江大潮的软件片。2.对比重点句的幻灯片。3.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

七、教学方法:变序式。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涌潮,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读后释题

课题《观潮》的“观”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教师检查、指导。

①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亭、屹、罩、昂、盼、崩、镇、若、逐、颤、余、吼、恢、涨”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多音字“颤”在本课读(ch4n),避免读成(zh4n),“镇、罩、若、逐、颤、涨”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②字形难点:“昂”的左下方不要加撇,“若”的下半部不要错写成“古”。“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顿时:立刻。

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全文也可分为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分三层:第一层(2自然段)写潮来之前。第二层(3、4自然段)写潮来之时。第三层(5自然段)写潮过之后。

(四)布置作业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

第三篇:教学设计 火烧云第1课

火烧云

一、教材分析

1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瑰丽景色,是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熏陶的合适教材。2课文第二部分,先后写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快和多。两层意思叙述的结构十分相似,十分适宜于作“按提纲背诵课文”的训练,落实单元训练目标。3课文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和消退的顺序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主要写火烧云出现时霞光的颜色。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段:写火烧云的情景、火烧云消退时天空中的变化和观看火烧云的人们的心情。作者把多彩多姿的火烧云写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

2学会4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像来描写景折的表达方法 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火烧云特点的有关段落,把课文有关提纲补充完整,按提纲背诵第3-6自然段。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照样子写出描写色彩的词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让学生平时注决心书观察太阳落山前后的天空景色。备词语卡片、小黑板或投仪等。五、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在理清课文脉络前提下,按火烧运的出现、变化和消退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板书课题:20 火烧云)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所得说说什么是火烧云?(日出或日落,天空中出现的红色云霞)火烧云的景象如何?答后教师指出,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懂得火烧云的特点„„列提纲背诵课文。2.初读课文,提着问题自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的词语及自己不懂的其他词语。(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檀(tán)(tòng)恍(huǎng)惚(hū)注意几点:①读准字音。前三个生字,第一个是前鼻音,后两个是后鼻音;②注意字形复杂易写错字。:“檀”的左下半是“旦”不是“且”,“ 彤”的左半部别多写一点,“恍”是左右结构,别写成“晃”。

(3)检查词语自学情况。以“读读写写”中的9个词语为主。(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查字与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紫檀色:紫檀木,色紫色;红彤彤:形容很红;金灿灿: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色彩,鲜明耀眼,百合花:像百合那样的色彩(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

(4)指名读课文,重点是发音准,不尜字,不读破句,读得通,明白。3.自由读课文,按“火烧云出现、变化和消退”的秩序给课文分段。(1)同桌议论。

(2)指名说分段,说出理由。(第1、2自然段/第3—6自然段/第7自然段)4.作业。

(1)抄写词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各一遍。作业本第2题。(2)作业本第1题。

第四篇: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1课

草船借箭

一、教材分析

1.这篇课文起、经过、结果清楚,是以“借箭”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作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写的,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恰当地安排材料,十分用利于我们完成单元的阅读训练任务。

2.本文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中有关章回改写而成,是有名的历史故事。全文按事情情发展顺序分成四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周瑜心怀妒忌,借造箭暗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接受了任务。第二段(第3-5自然段):写周瑜派鲁肃探听情况,并有意刁难。诸葛亮主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第三段(第6-9自然段):写诸葛亮在大雾掩护下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第四段(第10自然段):写诸葛亮按时交箭,周瑜叹服诸葛亮的才干,四个段落分别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知天文、懂地利、明人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基础葛亮明大局、识大体、有计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借箭”的任务。

三、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字词卡片、录音机、投影仪等。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引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前,《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草船借箭(板书读题)这个故事是“赤壁之战”的前奏。

2.自由阅读、读准课文。一边读,一边完成三个自学要求。

(1)读生字、读准字音。诸(zhū)塞(zhài)丞(chéng)惩(chéng)(翘舌音,后鼻音);罪(zuì)(平舌音);援(yuán)(前鼻音)。

(2)学词语、理解词义。要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些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先解决;一些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关的词语,可以在读懂课文时加以解决;“读读写写”中未列入的,学生有疑难的,可以提出来,能过学生相互讨论,加以解决。

(3)“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诸葛亮向曹操。其实当然不是“商借”,而是“智取”。)那么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有哪几位?(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要加以检查,通过评议获得较大成效。

3.浏览课文后,理脉络,分段。分两步完成。

(1)《草船借箭》重点词是“借箭”,课文围绕“借简”写了哪几个情节(内容)呢?(接受任务——作好准备——雾中借箭——按时交箭。)

(2)想一下,这四个内容各是课文哪些片断?课文应怎样分段?(分四段:

1、2自然段/3-5自希段/第10自然段)

4.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3-5自然段/6-9自然段/第10自然段)

(1)周瑜为什么要“委托”诸葛亮10天内造10万支箭?[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想以此暗

害诸葛亮。理解“妨忌”(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比自已好的人民怀怨恨)。]他为什么要用“造箭”来为难并暗害诸葛亮呢?(弓箭在交战中是最好的兵器,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

(2)诸葛亮明知周瑜的险恶用心,为什么不加揭露,不婉言拒绝,反而愿意立军令状,在3天内完成这项任务呢 ?(①诸葛亮提为了联吴抗曹来到东吴的,为了顾全大局,他愿意这样做;②诸葛亮知天文、地利,已知道3天后有浓雾,可利用和一机会向曹操“借箭”,已“胸有成竹”。)

(3)让学生根据上述两个问题,用笔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回答问题后,教师可指名学

生读读文中有关语句,特别是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还可以分角色读,既回答了问题,又从中了解了诸葛亮和周瑜的为人。

(4)完成填空作业:周瑜()诸葛亮的才干,想以造箭来()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了()

天交箭,并立下了军令状。说明诸葛亮为了“联孙抗曹”能够()而且考虑周详(),确是一个很有()的人。完成作业后,学生概括第一段段意。

5.作业:作业本1、2题。

第五篇:《刘胡兰》教学设计

《刘胡兰》教学设计

《刘胡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革命战争时期的材料,了解一些英雄人物,增强民族自豪敢和爱国意识。

2、通过个性化朗读感受小英雄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革命气概,感受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放映一些革命英雄的记录片或观看有关的图片,最后定格本课插图。

师: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的英雄人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英雄刘胡兰。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课文第1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刘胡兰被捕的原因。指名读。

重点理解:天阴沉沉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2、敌人是怎样对待刘胡兰的?刘胡兰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有关句子。

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反复朗读。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班内汇报朗读,评选出优胜小组。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女孩,为了一种伟大的信念,毅然走向了那滴血的铡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你想对刘胡兰说些什么吗?她对你有什么影响?(课后把这些记在“小本本”上)

毛泽东主席也为刘胡兰题了词。读一读最后一段。

板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课外阅读:

课后搜集革命战争时期,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看谁了解的英雄人物多,能把他们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开展相关的班会课或故事会。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在词语句子中认读。

2、分析记忆字型。

3、重难点生字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其他生字学生独立完成。

《刘胡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课文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要读出刘胡兰与敌人三次对话的语气。

3、了解刘胡兰为严守党的机密而壮烈牺牲的事迹,体会到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为革命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二、重点、难点:

1、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理解词句含义,体会刘胡兰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三、教具准备:课件(设置有《刘胡兰》电影片断)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看课件:刘胡兰被捕的镜头。猜想:这位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的小姑娘是谁?

2、课件揭题《刘胡兰》

3、简介刘胡兰生平及毛主席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课件出示毛主席提词)

(二)范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范读。

2、听后谈谈你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理解。

3、课文哪几节具体来写刘胡兰与敌人作斗争?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学课文

要求:

①学会本文的生字,会读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义。

②读通课文,体会刘胡兰是怎样与敌人进行斗争的?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是字的读音。(课件出示生字)

(四)研读课文,读中悟情。

1、略读(按各自喜欢的方式读)

思考:

①刘胡兰被捕后敌人用什么手段对待她?找出有关词句用“”划出来,把最能概括敌人对待刘胡兰的词语用“△△”表示。

②刘胡兰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用“——”划出有关词句重点词用“△△”表示。

2、精读:

①指名回答敌人怎样对待刘胡兰的?具体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课件出示:(敌人:收买→威胁→毒打→恐吓→残杀)

指名回答后试读→评议(结合理解收买、威胁;评议朗读的语气及朗读时的表情)→指名读→齐读

②指名回答刘胡兰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具体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课件出示(刘胡兰:大声回答→愤怒地说→像……→挺起胸膛说→踏、迎)

指名回答后试读→评议(结合理解:愤怒、钢铁铸成、牺牲,评议朗读的语气及表情)→指名读→齐读

3、品读:

①看课件:(刘胡兰与敌人作斗争的三次对话片断)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与敌人的凶狠、残酷。

②再次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

③分角色演读

4、悟情:(小结)

(课件出示)刘胡兰,我想对您说:“”。

(五)课堂作业:根据自己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决定抄写的遍数。

板书:

敌人收买→威胁→毒打→恐吓→残杀

刘胡兰大声回答→愤怒地说→像……→挺起胸膛说→踏、迎

《刘胡兰》教学设计3

【内容简析】

课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设计理念】

以人物对话刻画英雄形象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落实本课阅读训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刘、党”等十五个生字,会写“刘、伟”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设计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有感情地谈话:194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山西省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板书课题出示刘胡兰像)敌人对她用尽了刑法,刘胡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当着乡亲们的面用铡刀杀害了她。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把挽词板书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然后再认真反复的拼读生字词。

3、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音。开火车读、齐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指名检查读,评读。

7、听录音读课文,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再次认读有拼音的生字词,然后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2、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4、用字组词并说话。

5、你能把下面这几个字写好吗?先观察一下它们的样子,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些什么?

6、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看看你能提出什么同学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问题。

7、教师边念笔顺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学生边观察边在桌面上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8、指导学生先描红,再独立书写。

9、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四、总结谈话,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1、欣赏电影《刘胡兰》片段,感受情境

2、讨论: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看了电影后你现在最想对刘胡兰说什么?

3、情感表达: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大声地对刘胡兰说一说。

二、研读课文

过渡:我们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刘胡兰的勇敢、伟大,我们也可以从课文的描写中感受到刘胡兰的英勇不屈,那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从哪里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的英勇不屈?

1、自由读课文,用你最喜欢读的方式读一读找一找有关句子。

2、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3、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和朗读好以下四组句子:

a、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100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要点:理解“收买”;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刘胡兰真的不知道吗?)

《刘胡兰》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敌人把刘胡兰铡死了。

教学要求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视死如归的革命神。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视死如归的革神。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投影)。

3.搜集刘胡兰资料。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刘胡兰画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刘胡兰像毛主席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指图:刘胡兰与黄继光、董存瑞等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生命。你们想听刘胡兰的故事,想知道毛主席为什么给刘胡兰写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吗?我们来学习课文。板书:刘胡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笔勾出不认识的字和新出现的词语,多读几遍,并从中找出要认识的字读一读。

2.出示认识字的卡片。

(1)先读词语,再认生字。

(2)凭借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后鼻音:党膛牲荣

l、n、r区别:荣(róng)翘舌音:铸、铡

(4)引导点拨,识记生字。

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熟字加部首,换部首)

(5)再读课文。

①把生字、新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②同桌互读互评。

③全班齐读。

3、指导写字。

(1)指名认读要写的八个生字,并用八个字分别口头组词。

刘胡兰伟大牺牲出卖杀害光荣共产党

(2)指导观察,总结规律。

重点指导:

“牛”作为部首时,为“牜”第三笔是提。

“卖”上为“十”下为“买”。

“党”部首“”中间是竖。

(3)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视死如归的革神。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刘胡兰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刘胡兰是什么人?(将找到的材料,告诉同学们)

(2)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刘胡兰坚贞不屈,死也不说出谁是共产党员,敌人将刘胡兰铡死了。毛主席为刘胡兰写了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再读课文,说说你们又知道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课文中的一点都行)

(1)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被捕了。

(2)敌人想收买刘胡兰,要好说出共产党员的名单,刘胡兰说:不知道。

(3)敌人让刘胡兰说出村子谁是共产党员,给她100块钱。

(4)敌人要枪毙刘胡兰,刘胡兰还是不说。

(5)敌人拷打刘胡兰,刘胡兰一动也不动。

(6)敌人铡死了六个民兵,威胁刘胡兰,刘胡兰还是不说。

(7)刘胡兰走到铡刀跟前,光荣地牺牲了。

……

3、读敌人说话的内容。

(1)从敌人对刘胡兰说的话,你悟出了什么?

(敌人凶狠气极败坏想尽办法威胁刘胡兰)

(2)用这样的语气读敌人说的话。

(3)读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

(4)要怎样读?(仇恨敌人勇敢视死如归)

齐读,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

4.毛主席的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怎么读?

(对英雄的敬仰、自豪、雄壮)

5、齐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敌人是怎样收买,威胁和拷打刘胡兰的,刘胡兰是怎样表现的?

指名说(多叫几个)

2.我们要向刘胡兰学习什么?

三、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收买

敌人威胁刘胡兰不知道:(像钢铁铸成)

拷打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教学反思

下载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设计刘胡兰第1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课《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第1课《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2016)

    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第1课 《骨骼》教学设计 金钟小学 宋继坤 教学内容:P2-4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2. 知......

    教学设计 七色花第1课

    七色花 教学目标 1、能读准生字,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学会预习课文时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指定的句子。 4、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

    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第1课

    最后一课 都德 教学目标: 1、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从理清小说故事情节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

    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第1课

    少年聂耳 教学目标 I.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调"的读音,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能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2.能照样子,用"每当……总……"写句子。 3.能概括第4、5自然......

    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第1课

    15、庐山云雾 3 1 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课文的意思。 3.借助过渡句,给课文分段。 初步理解课文的意思。借助过渡句,给课文分段。 1.揭示课题,导......

    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第1课

    狼牙山五壮士 一、教材分析 1.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是本单元学习训练的重点。以往学过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是通过把事情发展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