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师爱”的教育效应
浅谈“师爱”的教育效应
滕艳丽
老莱镇中心学校
师爱是一种永恒的教育行为,它是教师所具的良好心理品质之一。试图对师爱这种高尚的情感进行分析,揭示其审美教育效应,教育范畴,教育功能,阐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样来体现师爱,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具有强烈的审美教育效应。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知感、美感和道德感受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同时还是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师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也不同于男女之间的情爱和朋友、同学之间的友爱,它蕴含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于他们,帮助他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排忧解难,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母爱友爱所不能代替的。它比母爱更伟大无私,比情爱、友爱更纯洁、公正和高尚。像“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都是师爱的具体体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风范,许多优秀教师凭着博大、无私、公正、深沉、严格的爱使学生在其精神上受到鼓舞和教育,情感上受到震动和激发,因而更加“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出巨大的教育效应。二. 师爱具有特定的教育范畴 不同的爱存在不同的氛围和适度的范畴。师爱有它特定的范畴。首先,师爱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要求,更是责任感一事业心的表现,这种活动的对象要求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否则教育将无法进行和维持。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哲学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少年儿童接受教育,教育者必须先主动建立爱的关系。实践证明,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时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分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仰慕心理,这时儿童就会将他所信任和爱戴的教师为模仿与认同的榜样加以仿效,他就会由于喜欢教师而倾向于他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大凡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是师爱的职业活动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师爱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情感,它服务于人材培养的总体目标需要,所以,师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爱,首先,应当表现出教师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这就是说,师爱不仅是关心,爱护,而且还要有严格要求。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热情期望,这是师爱真实自然的流露,它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使师受害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师爱不仅有教师的温柔、和蔼、热情、亲切,更有教师严肃的教育态度,严明的教学纪律和必要的严厉。所有这些师爱超越了一般情感范畴,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母爱无法起到的作用。
再次,师爱是博大无私的,对学生来说,师爱是一种真正一“博爱”,表现了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不偏,不仅热爱那些漂亮而聪明的学生,又爱那些长相平常和“笨”的学生;既爱那些成绩好,遵守纪律的学生,又爱那些学习成绩差、品德不良的学生。这就是师爱的广博性。反之,就会私心和偏心,就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变为个人私人间的感情。那样师爱就不再是高尚的,而是庸俗的、畸形的,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关怀、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热情和严格要求学生是师爱的特定内容。三. 师爱的教育功能
1. 激励功能。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想得到自己的周围亲人,同伴的关怀、信任、尊重和帮助,并且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爱别人。实际上,学生装最关注的爱是教师的爱。因为教师的爱不仅是一种态度和情感,更是一种评价,一种社会性的认可。因此,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于是师爱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教育作用。从而成为激发、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2. 感化功能。师爱可以对学生感召、感染和转化等教育作用。如在品德教育过程中有时需要说服、劝导、灌输;有时还要强制和命令,必要时施以惩罚。但是更需要热烈而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实践证明,教师以爱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一种教育力量,使学生的人格受到感化、情操受到陶冶,使自卑者尊,后进者上进、悲观者看到希望。同时一个学生如果经常受到教师对他的爱,这不仅有利于他形成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所感受的爱护,更容易懂得并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影响他对社会,对别人的感情和认识,形成与人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3. 调节功能。师爱不是简单的,而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必然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从而使师生之间感情融合,关系密切,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愿意向教师倾吐心声,教师就能更清楚的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调节教育方式和方法。4. 榜样功能。师爱通过双向交流,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依恋的情感,进一步诱发他们学习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和人格品质,使教师成为榜样和楷模。长期下去,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定势;认为教师一切都好。这时教师的要求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他会不需要任何论证就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因为他信任你,相信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榜样效应。其影响就远远超越了教育活动本身,其教育功能就会进一步拓展。四. 只有正确施爱于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爱需要培养,爱需要教育,爱需要创造爱的教育环境,师爱更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和环境,不能盲目的去“泛爱”,更学会体现爱,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几点:
1.不要在嘴上说:“我很爱你们”。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和家长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他们总是意识到教师要比父母严肃、比父母更有原则性。那种说大嘴上的爱总是让学生产生虚伪感和不信任感。因此,教师对学生表达爱时,一定要以实际行动为依托,要采用含蓄的方式。.多关心学生的生活细节。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纪律等大的方面的得失,更要对学生的生活、兴趣、家庭困难等生活细节倾注大量的精力。
3.可以采用间接暗示的方法。一些性格怪僻的学生,常常在心理上设防,教师付出的努力也难打动他的心。但是,教师如果常在他的一些知心朋友面前赞扬他,常授意一些同学暗中帮助他,时间一长,这一切就会经别人之口传到他耳朵里。由于教师没有直接出面,他不会感到教师的所作所为是带着他所认为某种目的性,当他解除了这种戒备的时候,他会很容易地感到老师的诚意。
4.嘴上不好说,不妨动动笔。表达感情的话有时嘴 上不好说,这时不妨动动笔。利用作业、作文的批改、操行评定。或者直接写信等途径,把自己的深刻感受,强烈折感情传达给学生。文字比口头语更准确,更强烈,它会给学生以思索回味的余地。
5.不要轻易拒绝学生对你的真诚帮助。爱是互助的。有时,在接受对方的爱时,也体现了对对方的爱。当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你的时候,请不要轻易拒绝,要给他们“面子”,要让他们那种真诚的爱的价值得以实现。然后,你在感激中回报给他们更加强烈的爱。
总之,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一种具有良好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在教师对学生体现爱的过程中就伴随产生了强烈的教育效应。
第二篇:师爱教育论文
浅 谈 师 爱 在 教 育 中 的 作 用
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能和师爱相比拟。人们都说母爱伟大,可是母爱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的、自然的骨肉之情,而师爱则是一种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感情。师爱是教师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未来的具体
表现,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研究师爱,进一步加深对“师爱”的理性认识,使师爱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由自发性变为自觉性,由体验上升为科学,这是摆在天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的论题是“浅议师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师爱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新上任的班主任,总要首先把后进生叫到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训话,劝其改邪归正,这样做的结果十个有九个要失败。学生不是沉默不语,就是顶幢教师。这是因为在师生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爱的感情联系,后进生对教师还存有戒心。师生之间在心里筑起了一道防线。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会导致关系更加恶化。俗话说:“通情达理”,“亲其师、信其通。”只有师生间的心相通了,彼此就象架起了一个信任的桥梁,这时,道理的传递就会坐上爱的车畅通无阻的行驶。一些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感到你是真正爱他,为他操碎了心时,他就会把对父母都不肯讲的内心秘密向你吐露。此时,教师使言辞尖锐,他也会感到暖呼呼的也会向积极方面转化。
二、师爱可以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功效
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与其情绪是水乳交融的,任何认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而师爱常常以一种心境的形式,加强着思维的强度和效率。谁都知道,当教师在课堂上满怀激情地讲授时,会使学生望而生厌。如果学生的情绪就会蒙上一层阴影,甚至有的学生拒不听讲。相反,当学生喜欢某位教师时,也会对这位教师所单任的学科发生极大的兴趣,并愿意克服一切困难把这门课程学好。这说明,学生的情绪对自己的生理过程影响极大。好的情绪可以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因而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师爱可以使学生更加自尊自强
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将鼓起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顺利发展的风帆。因为教师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二任父母,初中学生对教师有种特殊的依恋感。当教师无意中搓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时,学生内心会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恼怒,很可能自暴自弃,甚至险入绝望或走向堕落。这是学生难以忍受的。其学生们对教师的态度十分敏感,教师那期望的目光,那信任的点头、那关注的微笑,都会如阳光那样透入众生的心灵,都会使学生感到莫大的快乐,会更加自尊更加自爱,更加自信自强。
四、师爱可以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师爱为学生的感情的升华打下必要的基础。假如某个学生憎恨某位教师,如果任其发展,就很容易发展到憎恶所有教师,甚至对社会的公正丧失信心,对整个人类充满仇恨,这乃是反社会立场的萌芽。一中学教师,因为与学生感情不够好,错误的批评了他,结果学生心里憎恨拿刀砍去老师的左手大拇指.这是铁的教训.相反一个受学生爱戴尊重的教师,会使学生相应的关心人,同情人,尊重人的美好感情。更会理解老师的错误,不会产生这样的恶果.五、师爱可以使 学生产生模仿教师的意向
爱可以产生模仿的意向,因为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爱他和他所爱的人,而绝不会模仿他所讨厌的人。尤其初中学生,由于他们仿模仿比成人强烈,他们常常把自己所爱的教师当成效仿的对象。在教师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班如其师”的有趣现象。初中学生常常以自己所热爱的教师对待事物立身处世态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连教师的举止,谈吐、字体,性格也有意识地加以模仿,甚至整个班风都带有教师的影子。可见师爱具有多大的感召力,具有多大的示范作用。
六、师爱可以使学生的心灵更加美好
一位初一的教师,送给每人两本书、以次表示他希望学生们热爱知识的愿望。这股爱的热流经过学生们的情感过滤,又加倍的答谢给教师。当学生们得知是节衣所积攒的钱给大家买的书时,他们感到激动。从此,这个班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蔚然成风。这说明师爱会促使学生心灵中美好的胚芽由潜伏状态,会促使学生的美好心灵大放异彩。
七、师爱可以不断净化教师的思想境界
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向学生持久地倾注自己的心血时,那么爱的河流,就不仅仅朝着一个方向流动了,它会反作用于教师,会产生回流,会带来爱的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爱的满足之后,会更加尊重和信任教
师,而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更加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了。教师在这种“用爱唤起爱”的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品尝到人生真正的乐趣,而真正获得了这种乐趣的教师情绪是乐观的,心境是愉快的,工作是幸福的。学生学习心境也会是愉快的,学习是幸福的.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八、师爱对学生的终生都将发生影响
一位真正曾给自己热爱的班主任
写信说“每当我列队巡防,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时,我常常想念母校,想念儿时的老师。是您亲爱的老师给了我一切。今天,我能成为保卫国家的一员,要感谢亲爱的母校,感谢您——亲爱的老师。很明显,教师在孩子们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会在若干年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在某种意义上师爱比母爱更深更美丽.总之,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各种教育因素都要通过师爱这个具有活力的:“酶”来“催化”。爱是促进教育优化的重要条件。所以,爱学生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天职,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性格,应该成为教师本身教育才能的血和肉。
第三篇:师爱 教育之魂
师爱,教育之魂
——学习吴邵萍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爱”,人类特有的情感;“爱”,美丽而丰富;“爱”,如阳光,普照世间万事万物。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吴邵萍老师,27年如一日立足于一线的教育教学;在照顾病重父亲的同时,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平等、无私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将自己最多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幼儿园的孩子们。
参加工作十年了,十年,一个轮回。平平淡淡中,总记得自己一直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像老鼠一样的勤劳,像蚂蚁一样的坚持;总记得自己如何用谋略把学生制的服服帖帖,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却很少去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应该干什么。当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时,竟然惊出一身冷汗,十年,恍如一梦,梦醒时分,却已将天下苍生误尽。因为我终于明白,做教育的根本立足点是爱!没有感情注入学生心灵,有的只是竞争、批评、惩治,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成为一片荒漠,只有在学生心田浇灌爱的甘泉,学生心中才会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吴邵萍老师对学生那种深厚而又无私的爱,对于我这名年轻教师的触动很深,我以吴邵萍老师的“爱”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试着让我教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中成长。
1、用“爱”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就是要做到目中有“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容器,不是产品,不是零件,而是活生生的正在发展中的人。只要是人,都希望被关注,被重视,这是人的天性.初为人师时,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凄楚地写道:“老师,请你每天看我一眼,只看一眼,行吗?”面对这小小的乞求,我不禁感到震撼。眼中无学生,谈何爱学生?爱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关注学生,看得见学生,知道学生的存在,了解学生的特点,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去爱学生。关注学生,还必须是关注教师视野之内的全体学生。有句话说:“爱丑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嫌丑爱美”、“喜优恶差”现象普遍存在。其实,“嫌丑爱美”、“喜优恶差”是人的天性使之然。但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应该是“变丑为美”、“改差为优”。因而,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是克服“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2、用“爱”尊重学生。
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亦然。尊重学生,我们要像对待花瓣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心灵,呵护学生那稚嫩的自尊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尊严。在我教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刚开始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每次上课,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听课也非常认真,作业完成的也很好。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慢慢发现,这个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了,听课也没有以前认真了,有时还完不成作业。就在我疑惑不解时,她写的日记引起了我的注意,日记中这样写到:“老师,我想对您说,您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对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同等对待”。于是,我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哭了,她说:“以前我回答问题时,您总是笑着看着我,并对我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可是,这几天,我回答完问题后,您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让我坐
下,而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的回答,您总是笑着给予他们表扬。”听了她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前两节课上,因为这个同学的回答不是太好,我没有及时的予以鼓励而伤害了她的自尊心,挫伤了她学习的积极性。由此,我认识到,有时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励的话,就会给学生很大的动力,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重要啊。对成绩好的学生是如此,而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就显得更重要了。学生有了自尊,才会有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勇气直面生活,征服困难,不断发展。尊重学生,是“爱学生”的灵魂、核心。
3、用“爱”信任学生。
“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信任是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建立和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老师对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热爱、尊重、受鼓励、被期望的情绪体验,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善和向上的愿望。记得这学期新学期刚刚开始,我重新把英语活动小组的座位调整了一下。课后,一名学生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Miss Zhu,能不能给我换一下座位,我不想跟××在一个小组,他喜欢‘管’人。而且很傲慢。请你务必考虑考虑。”我被他的独出心裁吸引了。纸条不但能说明白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给老师一个思考后再答复的时间,我反复斟酌,决定用他的方法答复他。我在纸条上写道:“很高兴收到你给老师的信。你很信任老师,同样,老师也非常信任你。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不错的男孩儿,尤其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能力,另我刮目相看。另外,××确实如你所说。正因为这样,我想让你和他一起管理我们的活动小组,与他沟通,合作分工,可以吗?咱们一起努力优势互补,把我们活动小组办好。好吗?”下午一节课后,我悄悄把纸条递给他。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他不想让其他同学知道这件事。他看完纸条后瞅了瞅我,微微一笑,回到座位上。我看出他得到老师信任和肯定的那股高兴劲儿。以后我注意到,××同学几次和他争吵,和他意见不同时,他总是善意的与他沟通。时间一长,××不仅不乱发脾气,而且和他把英语活动小组管理得有声有色。过了一段,他又给我写了一张纸条:“谢谢老师你对我的信任„„”看到这张纸条,足以让我感到快慰。
4、用“爱”宽容学生。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宽容和帮助。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有这么一则故事:英国的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是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但校长并没有严厉地批评他,而是给他两张解剖图:一张是狗的骨骼结构图,另一张是狗的血液循环图。结果,他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是校长的宽容塑造了麦克劳德,是爱成就了他伟大的事业。
宽容并不等于放纵,而是在教育上更加循循善诱,做到“润物细无声”。细细回想:某生丢下一片纸屑,宽容比严厉的指责更能使他注意习惯的养成;某生出现了作业错误,纯粹的批评只会让他满脸沮丧,宽容则能让他在关爱中去弥补过错„„更多的时候,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宽容,我们不妨也多像吴邵萍老师学习,以宽容的心态开启学生心灵之锁,让学生在宽松仁爱的环境中成长。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这时,只要我们拉一把,就能成就一个好学生;如果推一把,就可能毁其一生,甚至酿成悲惨的结果。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作为老师,只有充满爱的胸怀去包容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5、用“爱”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就是要欣赏学生,发现学生。欣赏学生的成功,与生同喜;发现学生的长处,与生共设未来。面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取得的每一次成绩,教师都应像吴邵萍老师一样给予及时的赞扬,让学生为自己的成功喝彩,让学生克服自卑,弥补缺点,增强创造力。人人都需要他人的赏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教师、家长,身边所有人的赏识。孩子因为赏识而快乐、进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吴邵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我,在这里我敬佩您的这种“爱”的追求。在这缤纷的世界里,我要学习您,像您一样追求“爱”的教育,将“无私的大爱”传递。
第四篇:师爱教育案例叙事
如果说学生是花朵,那么师爱则是阳光,有了阳光的滋润,花朵会绽放的更加灿烂。如果说学生是春芽,那么师爱则是春雨,有了春雨绵绵,嫩芽会生长得更加迅速。如果说学生是小鸟,那么师爱则是天空,有了天空湛蓝,小鸟会飞翔地更加愉悦。由此可见,师爱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曾几何时,由于经验不足,年少无知,对“师爱”这个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记得刚入职的第一个月里,我便接手了一年级当任班主任,初期觉得孩子无比可爱与天真。在过了一个星期后便觉得都是一个个小魔鬼,见到他们只觉得烦。终于在耐心被磨灭以后,我还是拿起了小棍忍不住敲起了小手。敲完之后,就觉得心里爽多了,还想: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了!
在这样的相处之下,发现学生是比以前乖了,可也渐渐疏远了我,有些学生见了我掉头就跑,我想:他们是害怕我了吗?这不是我想要的结局。
终于有一天,我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谈心,原来,我的一切行为都已被校长知晓,当时心里是既害怕又惭愧。但校长并未严厉斥责与惩罚我,还语重心长地跟我谈了什么是师德,并还以亲身例子向我说明。说实话,我很感激李校,让我在错误的路上悬崖勒马。
后来的日子里,有些不听话的学生我会让他来办公室帮忙,抓住一切机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写表扬信等等。渐渐地,我又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女生骨折了,上课上厕所都要家长推着轮椅。但有一次家长有事不在,女孩想上厕所,这时我看见了,便推着轮椅,抱着她,帮忙脱了裤子,由于腿不能受力。我只能抱着她上厕所。完了之后推着她进了教室。我看到她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了声:范老师,谢谢你。
还有一次,正在上着我的课,突然有学生说:老师,王紫轩想吐!我示意让她去卫生间。可还没走出教室,就全吐出来了,地上、书上、凳子上到处都是。于是班里孩子全都捂着鼻子发出嫌弃的声音。我立刻制止他们并自己去卫生角拿起拖把把地拖干净,并把她的书、凳子擦干净,在处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在小声低语并投来厌恶的目光。处理完后,我立即停了我的语文课,对他们进行了友爱教育。
后来,班里有孩子不舒服,同学们都会给他接水,递上纸巾。而我,也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与爱戴,吃饭时会把饭、汤、勺段在我的桌子上,旁边还附有纸巾;会把亲自画的画送我,还会自己编故事书说是送给我未来的宝宝。我对他们,也充满了感动。
第五篇:师爱)
师爱,是无私的爱
通过学习《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课程,我感触很深,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爱的传播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在家里孩子沉浸在父爱和母爱中,教师给予学生的爱要有区别于家庭的爱,是智慧的爱。母爱带有盲目性,师爱是智慧的、理性的爱,是对学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只有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教育本质有了真正的领悟、对学生的个性爱好有所知晓,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给孩子于理性的、平等的爱。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充满着极大工作热情的教师工作者,在这块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我始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关心孩子,爱孩子,细心照料孩子;做到为人师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耐心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却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让我记忆犹新。我用尽心尽责的工作诠释着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