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解析: 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
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
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
解析: 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 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二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二目录(完善版)
(共七章19节,课堂实验2个,课后实验2个,探究实验2个,模型建构2个)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课堂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堂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建构: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第3节 DNA的复制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探究实验: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课后实验:低温诱导植物体细胞数目的变化)第3节 人类遗传病(课后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探究实验: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第三篇:教学计划高中生物必修二
高一下学期教学计划
郭玉梅
2013/2/21
新学期伊始,我继续担任4、5、6、7四个班级生物教学任务,根据半年来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特点的了解,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在这学期使四个班的学生对生物学科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喜爱这个学科,学好这个学科,现拟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五、本学期共二十一周,经组内讨论现对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做如下安排;
第1、2周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3、4周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5周 复习检测、第6、7周 基因的本质 第8、9周 基因的表达
第10周基因的本质、表达复习、期中复习备考 第11、12、13周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4、15、16周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复习检测
第17、18、19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0、21周 期末复习备考
第四篇: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题2018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下学期
生物 必修二 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2.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体高茎杂交 D.与纯合体高茎杂交
3.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变蓝
D.变蓝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4.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1:2:
C.3:5:1
D.4:4:
5.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
①噬菌体
②乳酸菌
③酵母菌
④蓝藻
⑤豌豆.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A. B. C. D.
7.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8.下列几个家系谱中,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患病的几率为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9.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4条染色单体
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 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④只有减Ⅰ时期形成四分体
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类型
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个时期是联会 ⑦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⑦
10.如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 B.雌:雄=1:4
C.A:a=1:1
D.AA:aa=1:1 12.为了鉴定如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13.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孙女的概率是()A. B. C. D.0 1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1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6.如图是某种生物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A.ABCd
B.Aaaa
D.BBBbDDdd
C.AaBbCcDd 1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3235①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S标记的细菌; 15③用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18.有一种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翻译成此蛋白质时共脱去126个水分子.在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游离的磷酸数目和脱氧核苷酸的最少数目分别是()A.4,762
B.4,768
C.762,762
D.768,768 19.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2一般可发生于RNA病毒的体内
B.过程1、3、5一般发生于肿瘤病毒的体内 C.过程2、3、4发生于具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
D.过程1﹣5不可能同时发生于同一个细胞内
20.将猪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鲇鱼的受精卵中,在鲇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生长激素,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此项研究所遵循的原理是()A.DNA→RNA→蛋白质
B.DNA⇌RNA→蛋白质 C.
D.
2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22.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GTA肯定不是遗传密码子
B.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 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氨基
D.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23.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24.遗传学检测两个人的体细胞中两种基因组成,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 D.可能是男性
25.基因工程中不能作为运载体的是()A.质粒
B.动植物病毒 C.细菌
D.噬菌体
26.大肠杆菌可发生以下何种变异()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重组 27.能打破物种起源,定向地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高新技术是()A.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 C.杂交育种 D.单倍体育种
28.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0.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二、非选择题
31许多病毒会使人体致病,下图是一种病毒的基本结构和该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繁殖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病毒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分析图2,病毒在生命活动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______.(3)①表示的是______过程,通过④过程形成的是______的RNA.
(4)图3表示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5)请在图中选择①~⑦中恰当的序号填人图3的括号中.______.
32.某地区生长的野生植物类群中出现了许多变异植株.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植株的可遗传变异类型中,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______.
(2)部分变异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原因是环境因素影响了这些植株有丝分裂中______的形成,导致了______成倍地增加而引起的.
(3)某种植物有甲、乙两株突变体,对它们同一基因形成的信使RNA进行检测,发现甲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C变为U,乙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则与正常植株相比______的性状变化大. 33.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染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图所示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_____,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_____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______组,原因是______.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_____.获得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34.图1表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细胞内DNA数量变化的关系,图2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i点表示。
(2)图2中,A图细胞内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其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3)图2中,C图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F图发生在图1中的_____阶段。(4)图2中发生在图1中a→e过程的图像为________,进行的是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5.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____________进入到细胞质中,与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②过程称为________,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直接/间接)控制。
(6)从图中可以分析得知,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1)图中③的含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时期。(2)将①的原理应用在育种中,常利用物理因素如______________或化学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生物。(3)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新品种的这种变异的来源是图中[
]________________。传统的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一种生物中进行,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 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______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农业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下:
a.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b.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粉离体培养得到许多小苗→秋水仙素处理→若干植株→F2→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c.正常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d.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到太空→返回地面种植→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e.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导入乙种生物→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1)a方法属于常规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中的个体还需要经过若干代的自交、鉴别,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这是因为新品种一定要是____________。(2)b方法与a方法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F1有n对杂合的基因(分别位于n对染色体上),则利用其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小苗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类型。
(3)通过c途径获得的新品种应属于________体,它们往往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特点;育种中使用的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方法中搭载的种子应当是____________(填“干燥的”、“萌发的”或“休眠的”);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其变异________________(填“全是对人类有益的”、“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或“全是对人类有害的”),所以要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方法培育出的新类型生物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某基因控制的性状,该表达过程应包括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过程。
39.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0.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____。(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
(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个。(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________、______处进行。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CAD 6-10 BBBAB 11-15CCDBC
16-20 BBBCD
21-25 BCCCC
26-30 ABBAC
二、解答题
31.答案:(1)蛋白质、核酸(2)寄生性(3)逆转录
病毒(4)中心法则
(5)④⑦ 32.答案:(1)基因重组(2)纺锤体
染色体数目(3)乙 33.答案:(1)自交
加倍
100% 34.答案:(1)DNA的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2)8 1∶2 初级精母细胞(3)精细胞
i~j
(4)B、E 有丝(2)Ⅱ(3)C
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35.答案:.(1)转录(2)核孔 核糖体(3)翻译 mRNA、氨基酸、tRNA、酶、ATP、核糖体(4)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5)间接(6)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36.1)替换、增添、缺失 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2)X射线(或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亚硝酸(或碱基类似物等)(3)② 基因重组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7.(1)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多肽(或蛋白质)(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RNA→蛋白质
38.(1)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纯种(2)缩短育种年限,较快获得纯系植株 2n(3)多倍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但结实率低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萌动的 不全是对人类有益的 人工选择(5)转录 翻译
39.(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卵圆形=3:1 AAbb和aaBB(2)7/15 AaBb.Aabb 和aaBb 40.(1)曲线A(2)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3)0—4 8—13(4)40(5)
6、11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7-2018 高二下学期 期末复习
第五篇: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隐性遗传因子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杂合子 相对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
(一)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高茎 DD X 矮茎dd 互交 反交
F1(子一代)高茎 Dd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
: 2 :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F1)Dd X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
(二)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 : 3 : 3 :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后代性状分离比 说明: 1 杂合子 X 杂合子: 1 杂合子 X 隐性纯合子: 0 纯合子 X 纯合子 ;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1.2.
n对基因杂交 F1形成配子数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 F2的基因型数 F2的表现型数 F2的表型分离比 1 2......2 4......4 16......3 9......2 4......3:1 9:3:3:1......2n 2n 4n 3n 2n(3+1)n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D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3.同源染色体
A a Bb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期 期 期
无 减Ⅱ
二、萨顿假说
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 ②成对存在 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证据: 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 XWXW X 白眼XwY XW Y 红眼 XWXw 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 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多/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
四、遗传图的判断 致病基因检索表
A1 图中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基因
B1 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几率相等)............常染色体
B2 与性别有关
C1男性都为患者.................................Y染色体
C2男多于女.......................................X染色体
A2 图中无隔代遗传现象(代代发生)..................显性基因
D1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
D2与性别有关
E1男性均为患者.................................Y染色体 E2女多于男(约为男患者2倍)...............X染色体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证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的 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
双螺旋 DNA的结构 本质 其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的遗传信息。
半保留 DNA的复制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 1928年 英国 格里菲思
① 活R,无毒 活小鼠
② 活S,有毒 小鼠 死小鼠;分离出活S
③ △杀死的S,无毒 活小鼠
④ 活R + △杀死的S,无毒 死小鼠;分离出活S 转化因子是什么?
(2)体外转化 1944年 美国 艾弗里 多糖或蛋白质 R型
活S DNA + R型 培养基 R型 + S型 DNA水解物 R型 转化因子是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952年赫尔希、蔡明 电镜观察和同位素示踪 32P标记DNA
35S标记蛋白质 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RNA也是遗传物质。
二、DNA的分子结构
1.核酸 核苷酸 核苷 含氮碱基:A、T、G、C、U
磷酸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2.1950年鲍林 1951年威尔金斯 + 富兰克林 1952年查哥夫
3.DNA的结构
①(右手)双螺旋 ② 骨架
③ 配对:A = T/U G = C
4.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各异
③特异性:每个DNA都有自己特点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3.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三、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2.特点:① 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核液中的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DNA片段,是不连续分布在DNA上,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
它能控制性状,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①联系:编码区+非编码区
②区别 原核: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隔的。
真核:编码区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故是间隔的、不连续的。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有遗传效应 控制 mRNA 蛋白质 的DNA片段 基 蛋白质结构 性状 影响 环境 是控制生物 因 酶的合成 控制代谢 的基本单位 中心法则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转录
(1)在细胞核中,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摸板合成mRNA的过程。
(2)① 信使(mRN A),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是链状的; RNA ② 转运RNA(tRNA),三叶草结构,识别遗传密码和运载特定的氨基酸;(单链)③ 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中的RNA。(3)过程(场所、摸板、条件、原料、产物、去向等)
2.翻译
(1)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以mRNA为摸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实质: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3)(64个)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其中AUG,这是起始密码;UAG、UAA、AGA为终止密码。
(4)遗传信息
① 狭: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
②广:子代从亲代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的讯号,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为代表。③ 中心法则:
(5)翻译过程
三、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DNA RNA 蛋白质(性状)
脱氧核苷酸序列 核糖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不可遗传的
变异 基因突变 物、化、生 诱变育种 可遗传的 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单倍体育种
一、基因突变
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
3.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可变性
4.特点:①普遍性 ②随机,无方向性 ③频率低 ④有害性
5.意义:①产生新基因 ②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进化的原始材料
6.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
二、基因重组
1.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
2.意义:①产生新的基因型 ②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③对进化有意义
三、染色体变异
1. 缺失 1917年 猫叫综合症 果蝇的缺刻翅
结构的变异 重复 1919年 果蝇的棒状翅
易位 1923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倒位
数目结构的变异 : 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的增加与减少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如:人的为22常+X或22常+Y
△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种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如:人的核型:
46、XX或XY
3.一倍体 雌性配子 二倍体
单倍体 直接发育 合子 生物体
多单倍体 雄性配子 多倍体(秋水仙素)
四、人类遗传病 1.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隐性基因 镰刀型贫血、白化病、先天聋哑 红绿色盲
单基因遗传病 显性基因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抗V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 :21三体综合症 2. 危害 婚前检测与预防 遗传咨询
监测与预防 产前诊断 :羊水、B超、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①提出:1986年美国的生物学家杜尔贝利
②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③1990年10月启动
④1999年7月中国参与,解读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个碱基,占1%。
⑤2000年6月20日,初步完成工作草图
⑥2001年2月,草图公开发表 ⑥2003年圆满完成 △直系血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旁系血亲是指与(外)祖父母同源而生的、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六章 育种方法
单倍体
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 转基因
一、比较四中育种
常规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P F1 F2 在F2中选育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籽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二、基因工程 提取目的基因 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质粒、噬菌体、病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细胞等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
第七章 进化论
拉马克 :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单位:种群 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原材料:突变与重组
现代进化理论 形成物种 决定方向:自然选择 必要条件:隔离
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协同论(残酷竞争VS协同进化)中性学说(偶然VS必然)补充 间断平衡(渐进VS突进)灾变论(渐灭VS突灭)
一、生物进化
研究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 ① 生物界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种、人类起源 ② 进化机制与理论:遗传、变异、方向、速率 ③ 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④ 进化论的历史:流派与论点
二、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
1.神创论 + 物种不变论(上帝造物说)
2. 法国 拉马克 1809年《动物哲学》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3.英国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获得性遗传 新类型生物
4.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三、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
突变 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不定向变异 选择 微小有利变异 多次选择、遗传积累 显著有利变异 基因频率的改变 新物种 定向进化
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新物种
全书小结
一、从亚显微结构水平到分子水平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mRNA→蛋白质(性状)
[例] 间要论述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蛋白质(性状)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简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全部载体,因其还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不位于染色体上,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DNA分子也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间区,DNA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位于DNA分子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占据一定的“座位”(位点),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的三个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DNA分子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并不是DNA分子上所有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基因间区不含有遗传信息),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有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携带遗传信息叫有义链,另一条配对链叫无义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对某个基因来说是有义链,而对另一个基因来说,可能是无义链。
遗传密码是指在DNA的转录过程中,以DNA(基因)上一条有义链(携带遗传信息)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形成的信使RNA单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密码子”,和遗传密码的含义是一致的,应当注意,20种氨基酸密码表中每个氨基酸所对应三个字母的碱基排序是指定位在信使RNA上的,并不是位于DNA或转运RNA(叫反密码子)上碱基排列顺序。
性状是指一个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蛋白质体现出来。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的。
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一个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有100个四种不同的碱基,它们的可能排列方式是4100种。而事实上DNA分子中碱基数量是成千上万,其可能的排列方式几乎是无限的。DNA分子的多样性,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的原因。
二、以人类遗传病为例分析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 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
(1)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的是图 ;
(2)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是图 ;
(3)可判断为 Y 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
(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解析] 按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顺序进行假设求证。
D图属Y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B图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C和E图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C图中,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A和F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先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
[例] 下图为某家族性疾病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若Ⅲ1与Ⅲ5近亲婚配,他们的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基因符号用A、a)表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系谱图的分析判断和简单概率计算能力,解题关键为运用多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去分析人手。
(1)在该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比较高,占子代的1/2,且子代之中有患者,则双亲之中必定有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必定是患者,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该病的遗传为显性伴性遗传。
(2)Ⅲ1个体的父亲表现型正常,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aY,他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必定遗传给他女儿Ⅲ1个体,Ⅲ1个体又表现为患者,所以Ⅲ1个体的基因为XAXa,Ⅲ5个体为隐性个体,基因型XaY。(3)画遗传图解(略),Ⅲl与Ⅲ5婚配,他们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三、以染色体概念系统为例,分析染色体与遗传变异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 下图是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等培育出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图。
(1)A、B、D、R四个字母代表。
(2)Fl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3)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4)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5)试从进化角度,谈谈培育成功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异的原理,联系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秋水仙素作用机制,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众多相应知识点综合分析解答。阐明有利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人工选择加快培育新物种的进程这一观点。
答案(1)4个染色体组(2)F1产生配子时,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3)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生长点,使其染色体加倍(4)耐土地贫瘠、耐寒冷、面粉白、蛋白含量高(5)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教授培育成功的小黑麦品种,是人工创造异源多倍体很成功的实例。小黑麦本来是自然界没有的物种,科学家利用远缘杂交,通过人工选择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创造出这个新物种。若靠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自然选择形成高等植物的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可见,人工选择大大地加快了物种的进化。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细胞质遗传
①主要特点: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②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
③物质基础: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这种影响是通过性激素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