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阅读策略研究》课题下半年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阅读策略研究》课题下半
年课题研究报告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研究的新鲜期已过,课题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呈现,课题研究中的困难逐步增加,而凭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又很难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题研究势必会停滞不前,如何克服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的高原缺氧问题?《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阅读策略研究》课题组采用参加吉林教育学院专家送教团组织的“课题培训会”、召开课题组会议研讨、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辅导等方法,试图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研讨、辅导,课题组成员的思路得到开拓,思想得到解放,方式方法也得到了提高和积累。使得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艰难中前行,在挫折中创新,学期末时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研究计划,具体来说,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训,探索前行
也许是各个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吧,大家都存在着课题研究进行得不够顺畅、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教研室成了这一问题和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为了解决大家在课题研究中的困惑和问题,开学初,教研室聘请吉林省专家团队来我市进行课题指导,我的课题有幸被选中来交流发言,接受指导。我和课题组的史辉老师按要求参加了会议,听完专家的点评,我的思路得到拓展,对今后如何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我及时召开了课题研究工作会议,讨论了解决了 上学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制定了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随后,课题组成员按课题工作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各自负责的工作。在课题实验方面,继续沿用上一年度的工作思路,由葛万才同志和朱艳娟老师分别在各自任课的班级进行课题实验工作。朱文伟老师负责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大事记的整理,资料催交工作,朱艳娟老师负责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唐国玮、史辉老师负责计划的制定和阶段性总结的撰写工作,另外本阶段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上交成功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设计或活动方案电子版,以便课题组成员分享;每人上交教学实录一节,教学论文一篇,教学反思一篇。分工协作解决了一些课题研究中出现的苦乐不均,只有课题主持人动,其它人不动的现象,收不到所有课题组成员在理论水平、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方法、能力有提升的研究初衷。在实施中,课题组负责人要求其他课题组成员也要重视在课堂中大胆进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实验工作,课题组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及时听课,加以指导。通过听课指导沟通,达到了探究性阅读实验教学在我校整体推进的效果,大面积提高了学校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
二、边教边研,研用结合
教学实践是课题研究的肥沃土壤。本学期我们更侧重于课题研究的实践和应用工作,探究性阅读主要用于课内阅读课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由课题主持人葛万才老师在七年级(1班)教学中进行运用,课题组成员朱艳娟老师在七(2)班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在课内阅读方面,试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解决,进而达到更深层次的 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在阅读中思考解决或阅读小组探究解决。课外阅读方面,第一步是教师按照每册教材后面名著导读的要求,提出阅读篇目的要求,指定阅读问题,第二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第三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著作阅读,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询问老师、同学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充分体会阅读带给同学们的快乐。在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指导中,学生的读是关键,而教师的指导是基础。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是我们身为人师者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教师应该不断积累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加强“探究性阅读”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
三、注重积累,厚积薄发
资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在实践中得出的真实的资料的对比、提炼、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最有说服力的,在研究实践中的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来自于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是课题研究对比分析的重要材料,应该在平时注重积累。首先是教学设计的积累,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探究”这一基本思路为出发点,教师对于教材应该精读、精研,在了解学生阅读基础、阅读兴趣、阅读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探究的兴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自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自己查阅资料解决;请教老师或这一方面的专家解决;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在学 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教师应该趁热打铁,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去,即把学生的阅读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更重视网络快餐阅读到向经典名著进发,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也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而要求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应该重视成功教学案例的积累工作,在阅读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较强、能力得到提升较快的课堂应该采用课堂实录的方法对上课的过程加以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也为课题组成员乃至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提供成功的范例。在教学中还要注意积累好的观点和经验,将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学期末时,每个课题组成员都要上交一定数量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
四、善于总结,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对我们农村教师而言,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探索中曲折前行,蜗行摸索。《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当今新的形势下,也应该有新的表现,当今学生阅读的新特点是:名著阅读、时事新闻受到冷落,娱乐新闻、网络言情小说受到热捧,学生的阅读特点接近并被成人的“快阅读”所同化,网络小说大多追求离奇的情节、迎合大众口味的噱头、甚至是色情和暴力,而没有经典名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隽永、文化底蕴丰厚等特点,如何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加以引导,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经典名著,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应该以精湛的教学、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大爱之心来赢得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从而能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学生,更有力于引导学生把阅读的兴趣放在经典名著上,如果教师教学无吸引力,没有人格魅力,甚至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自主探究性阅读”了。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课题研究工作还没有形成合力。个别课题组成员普遍年龄老化,个别课题组成员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没有能充分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催时动一动,不抓就停了,课题研究在个别班级、个别教师那里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时感觉是主持人在唱独角戏。
2、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明,盲目跟风,缺少成就感。一些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工作还处在盲人摸象的初级阶段,缺少专家和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只是在搞课题,为什么搞,怎么搞,目的是什么,意义何在,都不甚了了,只是随其他人跟风在搞,缺少理论支撑和培训。
3、课题研究中功利色彩较浓。有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目的不纯,不是为了个人专业素养的提高,而是为了获取荣誉、获得职称,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很在意劳动的付出而不讲求奉献精神。
4、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不能随时得到解决。同伴互助研讨不能有效开展,我想这可能与学校整体教研氛围有关。
六、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进一步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让课题组成员真正走进课题、了解课题、参与课题,把课题研究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最终提高教学的目的,水平所限,还是希望聆听到更多的专家的声音。二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农村学生学风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预习习惯基本没有,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监督,在家里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在课堂上,应该主动探究,要么能针对学习的内容大胆质疑,提出疑问,分组探究解决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三是注重总结和积累,及时督促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教育案例、经验加以积累或归纳整理,撰写论文,将好的经验方法在校内推广,资源、经验共享,让师生分享到课题研究的“红利”。四是课题组教师要敢于实验,勇于实践。在自己所担任班级的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分三步走逐步实施自主探究式阅读,第一步是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组探究、课前网上查询资料思考、课后请教老师、家长、相关专业人士解决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第二步学生自己质疑提问,对教材内容,从字、词、句理解,写法质疑,写作目的,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合作解决或教师协助解决,从而在探究中理解文本,在探究中学习会学习,在探究中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第三步向学生推荐书目: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的必读篇目、每册语文教材后面名著导读中的篇目、学校校本教材要求的必读篇目,如我校要求学生熟记《弟子规》的重点内容并定期写读书笔记,另外包括教师推荐的自己曾经读过的适合学生读的篇目。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要求学生写出读书札记,即积累优 美句子、写出心得体会,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帮助阅读,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中讨论问题,解决疑难,必要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中来。
“农村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式策略研究”这个课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特别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工作进行近两年来,笔者觉得无论是对本人业务素养的提高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课题组一班人有信心也有决心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做实。最后,我觉得有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了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拼搏,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一定能够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在实践中逐步推广课题,推广课题研究的经验,推行在课题研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第二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吉林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九台市南山小学
作者姓名:常恕涛
“小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常恕涛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培养学生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的不断加剧,社会迫切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并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才。新课改以宏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强调教学过程要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转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学生有尝试的欲望、探索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这种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研究内容,旨在通过研究,摸索出一条“教是为了不教”的学习方法。总结经验,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二、课题的界定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学生自主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元认知的监控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能学”。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取的有效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三、假设与目标
1、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减轻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意志毅力。
2、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结构和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使学生会学习而终身受益。
3、教师运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将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指
导,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教学改进和学法指导的统一和谐发展。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教学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课题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与结累,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通道。课题研究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地记录每一步。为此,我们课题组专门装订了一本课题研究记录本,并在记录本上记下每一次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总结归纳及相关数据信息,从而为研究与撰写科研论文积累了素材。如,在记录本的第一页,我们将实施方案记录在上面。在第二页,我们记录了课题研究的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课题组人员,每人每学期上一堂实验课和一堂活动课,有阶段性小结,有心得体会。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处理信息,整理数据,进行即时性总结。
2、关注过程,讲求实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要确定开课时间,以及共同课和个人课。共同课,就是上同一内容的课。个人课,就是讲个人认为比较好的课。课题组成员在开课前一周进行集体备课,修改与完善个人教案,共同进行听课与评课,写出课后反思。不仅理清了课中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使全体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如,在执教《分类》、《整十数加一位数》、《荷叶圆圆》等课时,我们精心设计教案,编排了自学探讨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而且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3、加强反思,对研究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析与总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是在不断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完善的。对于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我们不断讨论,反复推敲,进一步对方案进行论证,使其更趋科学合理且富有研究价值。
4、敢于争先,积极稳妥地推广实验成果。
教研、科研有分有合是我校课题研究的一大特点,这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展示了自身的风采,交流了我们课题组研究的成果。
五.研究成效
1、促进了课题组成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我们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多次公开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效明显。同时,也使我们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更有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2、创设了良好的学生学习心理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率达95%以上,减轻心理压力,更多地体会了成功的快乐,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
3、培养了学生学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课堂上精神饱满、热情奔放、注意力集中,使学生参与的状态达到更高的境界,学生在活动中人人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3。
六、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如何调动老师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多数老师对自主性学习有了较深的认识,也尝到了自主性学习的乐趣,但也有个别的老师,不是积极深入钻研。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们要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标,使我们的老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迈进。
2、我们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这一发展的空间,更加展翅飞翔。
作者单位:九台市南山小学
通讯地址:长通路64-5号
邮编:130500
电话:8231***2***
第三篇: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
《构建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课题
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想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所以,我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的理论构思
我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同学协作-课堂测试--课堂小结。“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流程图
二、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
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
三、农村学校数学自主探究式模式的研究的操作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生成问题。本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明易懂,背景丰富,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创设情境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知冲突;
2、引导发现数学问题,明确自主探究方向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斯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及心理特点,将教材中抽象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身边熟知有趣的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探究的问题)。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新课伊始,教师可用简洁的语言或投影显示,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注意不是教学目标)。然后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即学习什么内容,注意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迅速提出问题。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建立模型。
1、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是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因此,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具体探究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提供探究材料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学生在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实物、学具、图片、统计数据、表格等)。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已知的基础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为一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外部条件。体现探究过程积极有效的探究过程有赖于合适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依据知识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提出导学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给予暗示。
2、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
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说话时要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能突出重点。----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等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如: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发现知识性规律的合作;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合作。)
3、师生互动经过充分的自学和讨论,学生对本节内容、重难点及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还不能达到本节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节的重难点、本节知识点的内涵、外延、本节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本节知识的进一步应用用准确而精炼的语言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清晰的网络,能熟练的应用本节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但是讲解不可过多,仅仅针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的、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应用比较广泛的问题进行讲析和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指导。对于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易错易混点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数学课堂上一定要有讨论、有议论和必要的争论。还要有质疑,我们应该加强学生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
一节课先学后讲或多学少讲可能要引起很多老师的担忧:时间这么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能否会应用?如果你不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情况,不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把握不住导学应注意的问题,你的担忧肯定要变成现实!师生互动这一环节是本教学模式的画龙点睛之举,是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知识点进一步纵横联系、知识深度应用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迅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显示出来的知识水平,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程安排。
4、建立模型建立模型是自主探究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学习者
学习过程的最高目标。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启发、精当点拨,学生积极思维,多向交流,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进一步深化,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建构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那么,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年龄一般在8岁至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路很容易被人影响。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就很有可能会把一些可贵的、有创造性的观点抛弃,久而久之会给学生造成误导,认为掌握在多数人手中的就是真理,人云亦云,抹杀了创造性。自主探究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发展。没有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对所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合作学习将无从谈起。
(2)如果一味的采取合作讨论的方法,也会让许多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因为面对一个难题,必须凝神静思,甚至是冥思苦想,直至思考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才会有最深刻的印象,才能培养探索精神。而小组合作使得组内成员有可能失去这种探索的机会。学生的层次不同,那些反应快的学生总是先把看法说出来,使得稍稍迟钝的同学只有“恍然大悟”的份了。这就等于剥夺了一些学生思考和发现的机会。
(3)小组合作有时为许多懒惰的学生提供了避难所。他不用冥思苦想,因为同组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答案。长此以往,不免会让这部分学生养成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的不良习惯,学习积极性一落千丈。根据以上阐述可以看出,合作学习不要过多,提倡在独学基础上的对学与群学,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有困难,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采取合作学习,不要遇到问题就让学生合作学习。
(三)巩固深化,解释应用,内化提高。本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本节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反馈。所以,教师提供的检测题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注意题型的搭配。这样学生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①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②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③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④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⑤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⑥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⑦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做好巩固练习这一
环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信息反馈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不仅仅是在做巩固练习题时。应主要看学生学习情况,而不能满足于教师自我感觉讲得清楚、透彻。(2)反馈的信息除认知领域的内容外,也包括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3)采取的方式可以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课堂学习气氛,也可以是通过回答、交谈、板演、实验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达标检测题来获取大量的信息。教师绞尽脑汁备课,倾尽心智上课,如果不做检测题很难完全知道教学效果如何的。(4)应用提问的方法获取信息时,要防止两个“误区”:①避免用简单的是非题等来问学生。表面上看,这种提问有问有答,师生呼应及时,有一定学习气氛。但这种问法缺少深度和广度,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忽视了班级中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响亮的“是”、“对”应答声掩盖了那些没有弄懂的学生,教学反馈的可信度极差。因此,老师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反馈得到的信息就真实、全面多了。②不能只提问好的或举手要求回答的学生。这样收到的信息不全面,并且一部分学生被搁在一边,没受到触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四)总结回顾,整理评价,反思提升。
下课前2分钟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要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仅要学会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还要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要学会反思问题解决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方法,从而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俗话说:教无定法。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关键是看在你的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否真正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是否真正能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自主探究式
z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停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潮流,正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时代。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受教育者不但要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且首先要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终身学习理论的具体实践。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对我国传统教育反思的结果。审视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教育内容琐碎,问题探索缺失,思维含量低;教育机械、沉闷、程式化,使学生失去了生命的灵气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限制了思维,束缚了思想,背离了学习的本意和目的,既不符合人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真正得到张扬和升华。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自主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推进教师教学行为变革的重要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是新课改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和中介,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要具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倡导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主动体验、敢于创新,主动地自我发展;可见,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而“自主探究式教学”将有效地推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被看成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有助于牵引出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会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幸福的人。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教学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并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选用自主探究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并能满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从而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别人和对比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认识自己和认识学生的机会,破除“自我中心”,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自主探究式教学”便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保证。⑴深化课改研究成果的需要。我校研究过两项市级课题:《读报活动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与影响的实验与研究》、《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这些成果需要推广和应用,还有些问题需深化研究;“贫二”子课题“农村小学教研新构想”在教研工作中得到实施并坚持不懈,但这种常规教的组织格局,需要注入深化研究的活力。⑵创建学校特色的的需要。作为市级“教学研究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学校”,该课题将有助于创生其特色,深化其内涵。⑶发展学校理念的需要。我校提出的学校“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特长,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现代中国人”;教学理念:“用教学科研创造教学辉煌,用教学新理念和高科技创造教学高效益”;学习理念是:“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用生命的灵气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而与之相关的研究,国内80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如北京师大林崇德教授的“学习与发展”研究;东北师大附小“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海市课程发展研究所、课改综合研究课题组“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课改目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生及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四川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读报活动教学实验”;江西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的“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四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等等。这些研究,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上探索,或侧重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性”,或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创造性”,对“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仅侧重于模式的建构,针对农村教育现状开展的研究则更少。本课题与以上研究相比有以下突破:
1、强调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整合;
2、探索在农村小学的现实背景下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
3、从理念到实践,对农村小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做更深层次的立体化研究;
鉴于此,对自主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有效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和深化课题研究成果,构建新的校本教研运作样式,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终身教育理论,“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未来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技能的工具化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教育将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人生,终身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新世纪的全面教育,是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中的加工过程论、认知结构论。该理论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管理心理学和强调实现人的潜力的最大发展,提出以人为中心,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主张建构性的学习、积累性的学习,强调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现行教学改革更注重陈述知识的程序性,策略性教学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不要把人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应当把人当作自主参与与探究知识过程的人。实施自主创造教育,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探究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意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在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自主探究,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社会学也认为极大地发展人的创造性和潜能的同时,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主体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实现自主探究学习知识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于是,在教学中注重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便已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论等方面看出,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有其丰厚的理论指导和支持,是本课题实施研究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构想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该课题的内涵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什么是农村,什么是自主探究式;第二层什么是自主探究式教学。
这里的“农村”是指: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教学资源缺乏,设施设备简陋,班级容量较大,教师素质不高,学生知识面窄等,相对城市,区域性落差较大的广大地区;这里的“自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里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1.它是以农村教育的现实为背景开展的教学研究,而非广义上的教学研究活动。
2.它是以自主、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其相
互促进,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组织形式,而非唯一的教学方式。
3.它是适宜于多样化的科目和不同学段,并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形式,而非局限
于理科课堂,并针对个别优生的教学方式。
4.它是在辩证处理学生与教师有效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而非流于形式的花样翻新和表
面热闹。
5.它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在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而非对接受式学习的否定。
因而,本课题以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为背景,其研究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浓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自主探究式课堂。
(二)研究目标
研究成果目标:探索出一套适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校目标:构建新的校本教研运作样式,大力推进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目标: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学科骨干教师队伍。
学生目标: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
1、农村小学自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是指导与形成小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确立教学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一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另一方面,应正视和科学处理课堂中教学目标的“预设”、“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2、农村小学自主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教学围绕怎样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加快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主题,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为其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奠定良好基础。其实施策略主要包括课前、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三方面。
课前实施策略: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策略;学生预习、收集有关材料等的策略;
课堂实施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解疑导拨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等。
课外实施策略: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策略;开发和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策略。
3、构建农村小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校将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小善于创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实践过程中,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基本模式:激趣引题—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研讨评价—拓展应用
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模式根据特定的学习者、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做适当的调整,或创建新的课型模式。
4、自主探究式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创新过程,而非学生在预设框架内机械被动的回应,教师在教学中会不断遇到新的疑问。要解决教师在课堂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改善教与学行为,“实践+反思”的行动研究,将显得十分必要。行动研究的过程,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引领教师走专业化之路。
5、自主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研究。
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扩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6、自主探究式教学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将有助于落实校本教研制度,促使学校走校本教研课改之路,提升新课改内涵,充实新课改理论,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2014课题自主探究学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重在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自主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时代要求。学生除了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更要培养自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能力。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和目的,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把这一实验课题做出成效来。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创造,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
3、分析和处理信息,形成解释并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
4、表达与交流、修改与完善解释。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对一些知识,尽力让学生去探究,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一些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