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收获.感恩(北师大培训感言)
董敏 2016年5月
5月15日到22日,京城月季绚烂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2016年长沙市“英才工程”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于长沙市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我收获颇丰,心存无限感恩。
一、走进名师课堂,感受阅读教学的形式不拘一格。
我们听的第一节课是樱花园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吉春亚上的“阅读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主题教学课,她以《两个兄弟》为载体,从让学生听故事、速记故事开始,慢慢走进角色展开想象讲故事。学生从最简单的阅读故事开始,听、说、读、写(创作)的能力一步一步提升。整堂课目标清晰、师生课堂互动积极。我想不光是学生收获很大,我也如同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作文和阅读教学的联系是如此紧密!纪老师润物无声,引路无痕,孩子们在纪老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的完成了一次阅读,一回创作。“大道至简”、“返本归真”,整堂课没有华丽的灯片,没有音乐创造的意境,纪老师用最朴实的课堂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注重的是一个“实”字,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只有深钻教材,才能多视角利用它为孩子们打开阅读与创作之门。
其他还有国培计划语文教学专家陈延军老师更是独树一帜,为低段语文教学呐喊,他亲自执教了《狮子和兔子》,告诉孩子们要努力学知识(认字写字)、懂道理(狮子的暴怒解决不了问题,要学习兔子温柔善于思考)、长才干(要聪明就要学会观察、要有知识和经验、要冷静思考会说话)。陈老师说,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阅读,“把书本教给学生,把世界教给学生。”此外还有楼梓庄小学的骨干教师刘亚杰给我们上了整本书的阅读示范课《蓝色的海豚岛》,北京特级名师关于儿童诗的示范课《阁楼上的光》,特级名师吕秋影开放式阅读研究——小说《大外套的秘密》。这些精彩的课堂都是从阅读入手,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活化了语文课程。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启发阅读教学的魅力,认识到了在孩子们的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启智和引领是多么重要!
二、走进名师工作室,体会阅读教学的任重道远。
这次培训我们一共参与了三个名师工作室的展示与研讨活动。陈延军团队告诉我们,语文的核心素养一定要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的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重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王文丽团队对整本书的阅读课程的目标定位告诉我:必须在完成基础阅读量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意志,借此以强化孩子们的叙述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带动写作。让孩子们产生对语文、对表达的喜爱。刘燕君团队更是对每一个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活化语文课程,让孩子们在相应学段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逐步适应个人的终身发展。以阅读为载体,促进思维品质的形成,提升个人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并不断构建和创造。名师,高屋建瓴,志存高远,折服!看到他们对语文教学的钻研和探讨以及付出,感觉自己的肩头责任更加重大了!并且,我也在思索:我到底该怎么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领着我的学生们徜徉在悦读的海洋中,享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并从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聆听专家的讲座,探讨有效阅读的多种途径。
特级教师万平的《温暖的教育》、张立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取舍之道》是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教学所得。两位特级教师的视角不同,目的却是一致的:作为语文老师,要有爱心,要善于阅读,深入阅读。孩子们课外阅读不能脱离课内,提倡互助式阅读,课外努力读经典,使之为课内所用。教育是过来人对未来人的传承和帮助,如果一切出发点是基于对孩子的爱,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是德的修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成全了他人,成就了自己。心理学教授武新春的专题讲座《阅读的心理实质与有效的阅读教学》、张鸿渝《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有效的教育》更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告诉我们所有的有效教育要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出发去规划和引导,只有利用符合儿童心里发展规律的阅读材料,配合科学的方法,才可能轻松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低段到高段尽快地从因爱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然后到思维的发展。听了他们的讲座,反思自己的阅读教学之路,我想以后从选书到指导阅读我都会更加用心考虑孩子的感受,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为他们选好书,指导他们读好书。
感谢专家团队,感恩于学校给予的机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本次培训,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实践操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更好的实施途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善待自己和学生,且行且读且思考,幸福地耕耘在讲台上。
第二篇: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曹妃甸第二中学吴双
今年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唐山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中的一员,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始终以认真、严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班的活动,认真做笔记。这次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自主研修、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各级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专家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轮上的提高;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增强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努力做到师德高尚、师能全面、教艺精湛、教技突出。这将成为每一位教师毕生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高尚的师德呢?王淑娟老师的《教师职业道德与学生发展》给我们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王老师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本次培训班的学习中,黎加厚教授的《微课设计》讲座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微课制作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在信息网络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完全转变。
郑素玲教授的《开放课程和MOOCs介绍》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教学方式的转变已经刻不容缓,《翻转课堂》更是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教学技能
本次培训的课程安排非常实用有效,张淑伟老师的《初中生物疑难问题辨析》,专门性的针对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无疑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王亚亚教授讲授的《初中生物优秀课例的比较分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讨》,让我们观摩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优秀课例,通过研讨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点和亮点,找出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不足。然后又学以致用,在《初中生物优质课设计实施》中让我们每人都亲自上阵讲课,理论联系实际,这让我们的教学技能有了很大层次的提高。
张玉海老师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将新版教材的生物课程标准完整准确的呈现给了我们,这让我们以后能够更精准的把握教材。《命题技术》的讲座让我们对于试题的选择和把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所有这些都为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给予了指导和引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相信我会将老师的理论付诸实践,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致力终身学习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科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一)具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艺
即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所教的每一门学科,都是由一系列特殊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掌握每个概念、每个原理的内涵,熟悉每个概念、原理在本书本章中的地位作用,弄清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还要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所了解,并能掌握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在本学科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的生平事迹及其研究成果有所掌握。要勤看别人的教学案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形成实践智慧,这样有利于自身的迅速成长。
(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即条件性知识。能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需的。教师要“科学育人”,要善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
(三)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
即文化知识。要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如写作、计算、唱歌、绘画、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技能。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知识结构要做到“博”与“专”,还要做到“杂”,要博学、多识,要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文科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的常识和现代科技的常识、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未来学等新学科知识;理科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伦理学知识、文学艺术知识、宗教知识等。骨干教师既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又要重视提高科学素养,还要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要加速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总结和积累教育经验,广泛吸纳别人的教学经验。
XX年10月21日和XX年10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龙泉驿区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首先感谢龙泉驿区教育局和教研室为我们搭建的这次难得的教育学习的平台,更感谢四川师范大学口语老师罗敏老师,美国口语专家m.k及各位龙泉名师的辛勤培训,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贫乏,整个培训过程就好像一次“洗脑”过程,它不仅教给我们英语知识,更是英语文化的交流与分享.让我们在异国风情,文化习俗的氛围中自然地感受它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掌握必要的实用性的操作技巧,有效的促进了我们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真可谓不出国门,胜似身临出国之境.它给了我太多的感悟与启迪,在这里就从听取的培训报告中浅谈两点自己的感悟.一,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名多能教师;
教师学习不仅是专业方面的,更要扩充到各个领域,广泛摄取各种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及其它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本以为自己是一名英语教师,只要教好a,b,c就可以了,听了教授的演讲后我深有感触,我们教师需要的不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全方面提高.一位教授说:“一个素质好的老师,讲课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一个素质差的教师讲课再好也好不到哪去.”仔细琢磨,我突感自身压力变大,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二,思想认识得到提高,灵魂得到净化;
这几年的教育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得有些抱怨,抄不完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学习任务,学生又那么调皮等,都是那么沉重,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方法与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让我更好的知道去爱学生,让我们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历经两天的培训,让我走进了专家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我深深的感到了外教的教学真谛:他们重视营造语言环境,重视课堂的趣味性,他们常常使用夸大的生动活泼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我们交流,甚至把自己容入所讲的故事情节,按不同角色给我们表演.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我们随着老师一起快乐一起进步,自身的口语也在交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懂得了在平时教学中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施教之工,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变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像演员一样体验人生的种种际遇,在'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领会语言运用的真谛.培训虽然结束了,可带给我的思考与学习才刚刚开始.当我来参加这个培训之前,只是抱着学到一些新东西的想法,可培训结束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明白,在这里所收获的远超出预计的设想.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素材,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上出高效率的课,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通过培训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赋有的责任,我们从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了教学本领,而且学到了如何为人师.这次培训我们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们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第四篇:音乐骨干教师培训感言
开班仪式上xx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的,如果我们的孩子仅仅会做语文数学题,那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在学校没有音乐专职教师的情况下,作为第二主科的任课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自己的力量为孩子的艺术教育做点儿什么。
想想以前上音乐课带着一本教材,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也比较单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唱,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跟唱。这样的课堂很枯燥,而且学习效果也不好,一节课下来,发现还是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学会这首歌。通过此次认真细致地学习,我对第二主科——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有感于上课老师的认真、执着——育红小学的杨芳老师、刘雷老师,还有年轻的杨康老师,他们每一个人都很用心地准备培训内容,而且讲解耐心透彻,我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学得轻松快乐。尤其是杨芳老师,本来只有2天的课程,但为了给我们呈现一个系统性的培训,她坚持每天都到场,知道我们,引领我们学习:如何在教学中突破难点、如何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如何运用电子琴伴奏等等。她说的这样一句话特别朴实:我只想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跟着琴声放开嗓子唱起歌来!
也有感于听课老师的好学——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认真听课,认真作笔记积极配合老师讲课。从第一天起,我们音乐班没有“下课”这个词。早上八点开始上课,一直到11:30,老师陶醉地授课,我们陶醉地听课、练习。就连中午休息的时间,我们也不放过,很多老师翻开自己的听课本,对早上学习的内容消化、吸收;还有的打开电子琴进行练习……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每每想到这些心情就变得很沉重。不过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肯努力,肯练习就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成长。不会范唱学着范唱,不会搬走可以学会搬走。只有不断地充电,才有不断的进步。暑假还很长,我想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把自己的电子琴按照培训老师说的练习练习,争取下个学期能带着琴去上音乐课,为孩子的艺术教育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五篇: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贺 鹏
短暂的暑期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谈谈我对暑期学习的点滴体会:
1、发展的教师教学观
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意义,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这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通过华应龙老师的讲座我认为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学生地位的转变
变过去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的客体地位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学生是共同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这个观点必须牢固地札根于教师的头脑中,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这是培养学生主体的必然要求。因为只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传统的一些做法才会相应地改变,才不会像以往那样强迫
4、在学习新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这次学习是我收益很大,我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篇二: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赵顺利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瑞廷学校 赵顺利
下午是甄珍老师的课,我从中收益颇多,理解了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更优秀的人。教育就是引领孩子过一种我们期望的文化生活,就是通过文化引领和造就人。同时,甄老师的许多观点让我明白,如何培养和感染自己的孩子。只有用正确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在班级建设方面我感受更多,让每个孩子爱自己的学校不是一句话,而是要把其中的文化渗透给孩子让他们的爱在情理之中,在心中埋下种子。
又是新的一天,上午蔡苏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并重点介绍了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发生情况的颠倒,也就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内容放在课堂外,而慕课则更公开、更自由、更多的关注师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参与 个人的观点,使课堂更生动且具有研究性。
下午迎来的是一位和蔼的女教师----吴正宪。课程一开始我就被她的魅力打动了,她的一些理念清晰朴实,但却终身受用。一位好老师要扎根课堂,善于研究,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兴趣所向,我们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求真求实、科学的探索精神、方法、态度。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浓浓的爱去对待孩子。吴老师一下午为我们介绍的方法并不多,但她那种浓浓的师爱,以及对待工作,对待数学的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态度
和精神才真正感染我们,影响我们。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感到幸福,并有了一份深深的责任感。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和一句鼓舞激励的话语,将会影响孩子的思想成长,甚至孩子一生。引用纪录片中一位老前辈的话“吴老师就是一本书,一本没有写完的数学教育研究的厚重的书”。她在年复一年的付出,也在年复一年中收获,为满园的春色奉献着自己。晚上又安排了课程是张渝鸿主任的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的讲授。她讲到教师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而且让我们知道微笑胜过一切肢体语言和文字。我们要关注孩子发展的五个层次即温饱、安全感、归属感、最后才是自我。所以关注孩子的所需所想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如习主席讲的“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说听吴正宪老师的课是崇敬中充满感动,那么,听张渝鸿老师的课就是愉悦中透着哲理。由于听了张老师的课很多学员聊到了凌晨,让我们反思做一个好老师如何看待学生所谓的错误,更让我们反思作为一个人如何才能让自己舒服的同时,更要让他人愉悦和幸福。13日到15日是课与讲座的结合,让学员们更深刻的理解了如何快速备课,如何评课,使课堂在有效的前提下充分设计,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避免教育的千篇一律。除课程外,润丰学校的建设和布臵充满了创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人感动。总之,为了学生对我们的热爱,为了我们孩子的梦想,我们怎能不以一份热情,一份爱心,一种责任,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我们满载着收获与不舍迈出了北师大的校门。我们将把此次学习的理念带到我们的学校,带给每一个孩子。感谢此次培训让我认识了你们----可爱、可敬的老师们!再次向你们致敬!!
北师大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瑞廷学校 赵顺利篇三: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会宁县甘沟中学 王映甲 2013年9月8日至9月22日,白银市教育局组织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荣幸参加了本次高级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谢有关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15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同时,我们还相继考察参观了崇文小学、润丰学校、第八十中学三所知名学校的硬软件建设,观摩了五节展示课,参加了三次学员研讨会。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鲍传友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使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高金英教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班主任工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班主任工作要有阳光的味道。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教授指出:“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王建宗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赵德成教授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三.重视教学艺术
鲍传友教授在讲座中特别提到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火爆。他说,于丹教授本身也一般,但她能用非常艺术又生活化的手法,将论语呈现出来,这就是她的成功之处。另外,高金英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高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也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四、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细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角色定位不准。
此次培训真正使我认识到了准确定位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转变教师角色。高萍教授反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2、教与研分离。
李方教授的《文化底蕴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中指出:“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的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要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3.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学校课堂教学、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使我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五、要学会欣赏与宽容。
一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王晓春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六、多读些杂书
李春山教授说“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就包括中国,存在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国家,老师来源于综合性大学”。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李教授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1)多读各类杂书。
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
(2)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
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
(3)读教育教学杂志。
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会宁县东关小学 李彩霞
我有幸参加了北师大教师培训班学习。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北师大培训中心专家、以及亚太实验小学和白家庄中心学校领导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李方教授的“高质量的学习的思考和思维可视化的培训”的报告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 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 汲老师的一个个独特的观点真的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使学生的成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获得美好生活的能力,拥有幸福的能力,那学生就会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动自觉的一面。首先的一点是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两位老师都是每天要阅读有关自己学科的许多内容的书。不但这样他们都同时读了许多课外的读物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也从中立志要多读书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课教师。
二、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创造多彩课堂.教师就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会上课单一.而是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专业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课水平.张教授特意在讲座中说: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在教学生生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绝对不仅是在备教材,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要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这里说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单纯表面意义的活跃,而是要看课堂有没有深度,好的课堂应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仅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好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我们要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的.老的教学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 的需求了.同时也不可能满足我们新一代的学生了.所以作为当代的老师不能只满足目前的状态.应该从现在开始学会适应社会、适应学生。所以了就应改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改变教学方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像以前那种教学的方法,我教你学。也不管学生会不会。现在要多学习。
三、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篇五: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8月13日至8月17日,宁津县一中组织我校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荣幸参加了本次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10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赵建玲《精心构思主题班会,塑造学健康人格》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使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高金英教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班主任工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班主任工作要有阳光的味道。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教授指出:“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我们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塑造积极阳光的心态。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王建宗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赵德成教授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三.重视教学艺术 高金英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高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也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四、要学会欣赏与宽容。一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
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王建宗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