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因此,作为教师应将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9-01
20世纪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推广,新课改要求小学高年级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并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要求去研究和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笔者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找到能充分体现当代高年级小学生特点,简单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当今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1、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在中国,清华大学的余文森教授也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论,他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具体体现在教学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认知上,从少到多,从朦胧到精通,从不知到知之;在情感上,从拒绝到接受,从被动到主动。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学的更多,学的更快乐,学的更轻松。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是知识、信息高速增加的社会,各种知识和信息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增加,所以能够有效的提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不被淘汰的前提条件,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所以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有效性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新课改要求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把以往的“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而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通过阅读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其次,有效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的道德标准,明确的人生理想,这对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实施有效性教学,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积极准备制定清晰、简明、科学的教学目标。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关键还在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传统中国的教育是简单的“填鸭式”教育,老师在讲台上不厌其烦的讲,学生在下面老老实实的听,课堂气氛不活泼,师生互动性不强。而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严重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改变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以作为老师,应尽可能使课堂动静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还有就是尽可能提高师生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问题,尽可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老师应该增加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合作、质疑、探索的氛围下共同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协同合作的精神。其次,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改变。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是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愉快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同样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更多的添加图片,以图片的方式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经常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短片,也同样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了解。在有条件的地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组下,或以小组合作方式制作ppt,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演示和讲解,这就更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得到提倡。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
教育离不开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完全是空洞的教育,不光扼杀学生积极性而且效率低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联系生活,打破传统的教室内教学,多组织一些户外活动,把教学地点搬到野外,搬到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同学们置身于生活中,置身于自然环境下,使学生在感受生活和自然地同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这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也关系到祖国未来下一代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实现有效性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新宇主编.语文教育学新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曾样芹,韩雪屏.国外阅读研究[M].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74.75.[3]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 张悦群,朱旭东,阅读教学的优化研究与阅读心理机制的介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1).[5]参见朱江.浅谈美国阅读教学方法的变化[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第二篇: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模版]
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东桥中心小学 陈岚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使我们清楚地明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一直给学生的感觉都是的枯燥、古板的,使学生学之无味。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变得宽松、自然、愉悦。然而,如何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趣”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发展呢?这首先要认识清楚“趣”的主体是谁,即让谁感到有趣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学生便是这“趣”的主体!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教材的意义交往,全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实现目标的达成:人的全面发展。
一、还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可见,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解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内部需要。心理学家认为,当某种事物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立刻创设这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情境的时候,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会充满激情的。是的,从事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怎么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呢?学生没有束缚了,自由起来了,而现实的情境又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课堂能不活跃起来吗?因此,在课堂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者有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积极的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在目标达成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制定出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让他们都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能力训练的活动中,我常常创设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体现课程的选择性,适应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价值引导,让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由的构建、快乐地发展!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促使学生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小组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更多机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应该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这样,学生就能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大胆发言了,令课堂更富生气。如果学生发言不正确,教师千万不能指责他,否则,课堂上也许再也听不到他发言的声音了。如果学生上课违纪,教师最好能用眼神制止他,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最好课后找他单独谈,问清原因。如果学生回答问题虽然不是很准确全面,但不乏独到之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稍有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外,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把坏心情带进教室,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没有耐心。这样的课堂,只会令学生讨厌,更谈不上什么趣味了。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的语文课堂趣味 有效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还应该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的升华。尤其是语文学习,可以说生活处处是语文学习的课堂,受教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的资源融通共享,才能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的思维引导非常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主动学习。
1.培养问题意识。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的学习品质,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树立“学习源于问题”的意识,培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勇于提出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创新品质形成的基础。
2.学会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在学生的提问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当的进行引导和训练,逐步训练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及时进行评价。激励会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与动机,运用评价手段,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恰当评价、引导,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有价值,要给提问者以激励。特别是课外反馈的问题,更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以加强勤思习惯的养成。
四、借助教师口语,让课堂更富趣味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书中提到: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的实质就是交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口语是沟通这种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要让这种交往活动充满趣味性,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那种平淡的语言,转而运用一些规范且带有幽默性的、富有激励性的、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语言。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所有文章的内容、主题、情感,都是难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落实语言,不单纯讲语言的优美,更重要的是落实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力越强,我们就能认为语言越好。相反,语言形式再优美,表达不能到位,这样的语言也是苍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从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来学习、掌握语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用笔写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写出自己的观点与认识,达到真正的理想效果。
五、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语文课的趣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质疑、讨论、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学习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得更有兴味,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千方百计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这就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受到熏陶,得到振奋、享受;知识上得到充实,整体素养也得到提高。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谈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方法: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心设置问题主动探索;
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质素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本文就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快的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巩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创建一切条件,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和谐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二课时,我考虑到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掌握,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产生,因此,我就从激发兴趣开始。上课了,我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了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即我小时候,从老师那儿得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于是,我就立志长大要登上太阳。话刚说到这,全班哄然大笑,我问:“你们为什么笑?”学生纷纷举手,结合课文中的词句给我讲了太阳离地球很远、很大和很热的特点,告诉我:“您的理想是实现不了的!”就这样,在笑声中,学生读懂了课文,学习了运用数字和举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
二、精心设置问题主动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的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有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学习。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时候,教师引导“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可能会提出“西沙群岛在哪里?‘富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会发现以上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就是主动探索者,课堂问题是为学习目标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习进程帮助学生进步。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练习的习题,帮助学生强化和学习知识,一些拓展题还能使学生对课外知识进行探究和积累。除此之外,在作业和练习中教师还要精心设置、巧妙编排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有效的作业和练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三、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斯霞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的心中比较抽象模糊难以理解和运用。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所有课文的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感觉枯燥无味,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多运用教具如挂图、录音机、多媒体等。用声音、图片、视频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学《日月潭》这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月潭美景,使学生充分直观地感知日月潭的美。课文也就在看、说、读中植入脑海。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提升教师自身的质素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还在于老师,首先教师要转变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想教好一门课,教师只具备该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对待某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既给学生以必要的基础知识,又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他们勤于思考,使各种知识相互联系,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及时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适时而教育,应势而教育,因材施教,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有能力提高课堂效果,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展开自由创新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真正做到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真正构建起科学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12月第1版第267-282页)
[2]爱因斯坦 ·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8出版。
[3]斯霞《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课前预习,为上课做好准备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很不成熟,并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教师又必须要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上会有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吸收,但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这就需要重视课前预习。因为不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往往会对教师讲的内容很陌生,不适应教师上课的节奏,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吸收,导致课堂学习效率差。所以教师应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完成预习目标,并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这有利于降低学生听课的难度。
二、注意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在上课期间,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预案时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连续长时间的讲述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在设置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恰当安排对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三、合理设置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没有了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就缺少了内核。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时,应该要按照教学目标进行设置,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变得没有意义。比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就要针对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朗读教学和系统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教读全文,对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文章,还应该进行演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范读,对于对话式的文章进行分角色朗读。
四、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语文知识比较分散,知识点多,知识面广,这就需要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不断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鼓励学生在平时多看课外书,丰富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加强写作和阅读、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记日记、写随笔,把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写作中去,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努力。
第五篇: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为本 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教学要求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下滑。一些学生出现数学厌学的情况。教师需要以人为本,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人为本 兴趣
引言
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逻辑、发散等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构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质量较弱,将使得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出现更多障碍。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上述问题,构建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教学过程,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措施,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参与更多兴趣,学习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1]。
一、全面了解班级的学生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数学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要想教学好自己班级的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哪些学生是内向型的、哪些学生是外向型的。哪些学生喜欢案例教学,哪些学生喜欢讨论教学,哪些学生喜欢情景教学,都是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的,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脑子中都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形象,这样教师才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听一听他们的想法,需要多与他们的家长沟通,全方位掌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状态。
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着自己的兴趣点。教师需要顺应他们的这种学习兴趣。构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得他们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更多是具体应用,教材具有很强可读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自主的去学习,从而不断解答自己的提出的问题,满足自己的学习期待,构建积极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方面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春天去广场放风筝,如果我们要去买风筝,3.5元一个,我们要买两个,怎么列程式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去学习。这样学生将对课本有着更多的期待和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有效提升。在课本中,学生将可以根据问题,进一步捕捉到知识点的脉络,被教材精彩的表述所吸引,构建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和积极性[1]。因为通过问题的解答,学生将实现自我求知、探索,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对数学计算、逻辑思维等有着不同的喜好。教师需要充分尊重他们的这些学习喜好。在一段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对整体知识点有着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不同喜好部分的研学,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1]。在观察事物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同教学方式学习知识点有着差异性。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列举“盲人摸象”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着进一步了解,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将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运用不同视角投影到平面上的形状不同进行说明。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构建他们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研读的部分进行有效阐述,表达他们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当学生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当学生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有针对性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情况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在于其沟通的时候,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出现动作要领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及时给予沟通。因为一旦出现沟通不当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针对这类学生,教师需要运用讲道理,以情感人的方式,让学生欣然接受自己的批评[2]。针对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需要运用一些比较严厉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他们有着一定的“震慑”,使得他们进一步对相关知识点有着更多精准的掌握。有时班级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的性格难以捉摸。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加强因材施教的意识。针对那些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压力,让他们进一步激发潜能,构建对相关项目的主动练习意识。针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学习,教师需要循序渐进,不断针对教学内容,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
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一些数学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需要交给家长更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引导对学生开展积极的课外练习。同时有针对性的发现学生的亮点,使得学生在家长那可以找到更多的信心[3]。同时需要运用微信的网络手段,及时将学生的一些表现反馈给家长,让他们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当前情况。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重作用,学生的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结语
学生进入小学之后,在数学的学习中将可能出现一些学习困难,教师需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为抓手,构建学生愿意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性。学习兴趣的培养、尊重学生的研学喜好、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和宽松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小学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海清.精彩课堂 魅力数学 收获人生――参加“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感想[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2013,01:187-188.[2]葛友明.多元角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2017,05:123-124.[3]李晓梅,刘荣,等.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研究――全国小学研究型文化名校联盟第九届课堂教学展示暨“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研究”课题中期成果交流会综述[J].小学数学教育,2016,21(0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