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的分组 快乐的分享
有效的分组 快乐的分享
——浅谈分组分享教学法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唐晓炎
【文章摘要】
现代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讲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分组分享教学法为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一条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分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快乐分享,促进学生生动、快乐、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教师在这种分组分享的教学课堂中,更容易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个较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关键词】
分组 分享 教学法 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逐渐步入正轨。笔者所在的区近年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所有乡镇小学都建成硬件设备达标的学生机房,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信息技术课。作为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它承载着培养农村一代新人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这一学科随着时代的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组分享教学法的提出
信息技术学科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课程的理念不断地更新,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滞过。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如何解决计算机教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并举这个问题,找到一条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一直是广大计算机教师颇感兴趣的课题。根据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以下的现状,在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1、学生起点不一样,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家庭条件的差别,接受能力的差别,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充分性的教学,学生在课堂表现出操作水平有很大的差异。笔者通过对所在区的乡镇学校了解统计,许多班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率不到10%,而家庭拥有电脑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相比其他学生有良好的基础。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会显露出较大的弊端。
2、多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职教师所带班级多,课时多,一般除了任教很多班级外,还负责学校电教、网管等其他事务,任务重;目前尚有一大部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兼职其他学科。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师生交互,不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管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讲求全面素质的提高。新一轮学习革命强调参与学习的个体在实践中获得发展,具备团体协作精神,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分出三个层次:一是启蒙教育;二是深化教育;三是特长教育。基于此,我们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提出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组,引导他们分享合作学习,并将学生分组分享合作学习的方法作为主体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实施,其主旨是弥补过去班级教学形式中学生交往的缺乏,达到激发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观念,提高学生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生动、快乐、主动地学习,使其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且在这样的合作机制中,每一个学习小组都相当于一个小小教学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表现自己,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本小组学生都对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有个较全面细致的认识和了解,为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二、分组分享教学法的特点及益处
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分组分享教学法来源于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等待变为主动获取,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主宰灌输变为主导参与,因此师生的思想观念更新比课堂的组织艺术更为重要。分组分享教学法着重的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学习技能和知识的教学方式,这一分享学习的过程,既是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也是方法形成的过程,更是培养和体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较完美地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
在分组分享的教学环境下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小组成员之间彼此相互需要,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整个小组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正向,互蒙其利的。同时每个人的表现不但关系到自己,还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表现,所以每人都需要努力,共同提高整个小组的成绩。
2、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技巧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解决在分享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与冲突。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和谐地运作,积极地互动,并分享彼此学习的心得,进而达成有效的学习。
3、每个小组成员为了集体荣誉,相互促进与监督,因此,在学习和检测着各小组成员都会主动积极地相互评价,这有利于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形成,教师更容易全面掌握学生技能状况。
分组分享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学生经过互助分享合作,达到学习目标,体验到了合作精神。它真正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培养和构建学生主体性时,对克服传统教学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把学生从单一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学生间交往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对培养一代新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也完成整个小组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己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动、分析讨论,从而引申出不同的思考方向,进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不仅如此,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小组成果评比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小组活动的过程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三、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
1、有效分组,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首先是小组的划分要合理,包括小组内要注意学生能力的互补、小组间要注意能力的平衡,才能有利于小组内分享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开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分组前分发调查表,提前做好学情分析,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为了便于在分组分享教学中落实竞争机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公平竞争和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水平有个明确的定位,在分组前我们既要尊重自愿原则,但同时也要兼顾均衡、男女混编适当调整原则。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考虑到目前我们农村小学基本上以大班教学为主,学生人数都在50左右,如果小组数太多,则教师上课比较难于兼顾,小组数太少,每组人数就相应多,分享机会与效果都会受影响。同时考虑到电脑房格局的特点,我们采取6人一组形式(见表一),每小组可以由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合理组成,由组内学生集体为自己小组创作好的名字,如“精灵队”“旋风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还有利于形成小组的凝聚力。
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在各小组建立管理机构,为课堂管理走向学生小组自律打下组织基础。我们的做法是每小组设两名组长,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提供帮助。同时选择小组长时应避免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应当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由于有自愿建组作前提,公举组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选出的组长较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在此基础选出两名组长,正组长主负责组织开展分享学习活动,副组长主负责管理纪律与奖惩和考评。有了这一管理机构后,教师要及时组织组长分别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为分组分享教学的课堂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保障。另外,组长的培养是一项贯穿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对组长进行跟进的培训。
2、互助学习,快乐分享
分组分享的课堂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分组分享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些分组分享活动目的进行的分享互动过程,借助分享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备好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备课,除常规备课原则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通过分享去学习,更便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在备课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分享点选择与表达,教学中分享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分享点选择正确了,才能开展有效的分享活动,才能让分享顺利进行下去。例如:我们在讲授Word插入图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结合前几节的内容,选择分享点:(1)、插入图片需要用到菜单栏的中的哪条命令,找找小组内进行操作,然后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分享,既复习了旧知,强化Word窗口的构成,同时也为下面新知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这课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知识不清楚,或者感觉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组内的讨论分享有效的总结归纳了本课的知识点,既提高了学习氛围,又能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还能真正准确地暴露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组内的互帮互助,实际上就是再次的学习提高过程。
在分组分享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同时,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3、合适评价、积极进步
新的课程标准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那么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学习领域、课程目标相匹配,评价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缩影,必须体现学习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范围与属性。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我们采取了在分组分享的课堂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结合。
(1)、学生评价、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在构建新一轮的评价体系中,过程性评价必将占据一席重要之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同学及学生本人,在评价中,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评价,难免会存不准确、甚至带有主观偏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使学生慢慢地厌倦上课。在分组分享的课堂上,这种评价的对象是以组为单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就使评价的范围得到扩大,为开展过程性评价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在分组分享的课堂中设计出评价表(见表二),以学生评价、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提供了小组内成员互相展示与了解的时间与空间,使评价不至于成空中楼阁,更具有有针对性。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是对某种外部原因结果的评价,是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成绩评价方法。或者用于判别每个学习者是否获得某些能力,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某种课程。终结性评价往往是阶段性评价,单元测试评价就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而现行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往往是几课一单元,认识和掌握一软件的使用。
而过程性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技能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得到强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进步的幅度等,均可激发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对学习结果的肯定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它能产生或加强学习动机。因为知道学习成效,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不断的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尽管终结性评价方法简便易行,而形成性评价比较繁琐,不易操作,但形成性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进步。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凯洛夫说过:“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不同教学环节的分组分享教学设计,寻找学生情绪兴奋的火苗,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和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快乐的合作伙伴。初步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农村信息技术课堂上运用分组分享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整体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在分组分享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分享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在分组中学会协作,在分享中感受互助。他们在借鉴他人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潜在素质挖掘出来,不断构建起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①刘雷《导生制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②毛治分《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教学法应用初探》 ③王受仁《意识本质新探——谈主体的需要》
第二篇:科学合理的分组,使“有效教学”更有效
科学合理的分组,使“有效教学”更有效
宝鸡市千阳县南寨中心小学
李焕成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经历了困惑、迷茫甚至产生过动摇,但经过学习理论、积极实践,经历了一些挫折失败,到现在的有所感悟,特别是看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学生学习成绩较前提升,良好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我觉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真的很值得。现在就我在教学中是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的一点体会。
在我刚接上这个班,对有效教学还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根据班里的人数随便分了6个小组,结果所有的问题都出来了:1,学生缺乏合作意识。表现为学习好的同学 “以我为中心”独霸话语权,不知尊重他人——只关注自己展示,不倾听,不配合,甚至出言伤人,引发矛盾;不顾小组存在——只表现自己见解,不顾全大局,不顾同学感受。有的学习差的学生消极退缩,不论讨论如何激烈,总是低头观望;即使轮到他的参与,仍然是推诿推脱,消极应对。还有的学生依赖学习好的学生,“搭车”现象突出。有的只顾组内讨论,过于喧哗、干扰他组,影响合作质量。
其实,是学生不懂合作方法,缺乏合作的基本技能。由于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作学习“公约”和规范,只顾形式,不顾实质,导致怪象多多,效能低下。表现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七嘴八舌,凑热闹,瞎起哄,;有的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相互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时,仍表达自己意见,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当时确实有点犯愁。怎么办呢?
经过认真反思,我认为极有可能问题出在了分组这个环节上,于是我便认真学习了韩立夫教授的讲座和理论,并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最后,在考虑好方案后,我重新进行了分组。首先,在组建小组之前召开了动员会议,把组建的好处(合作—共建—人人发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达到的要求等向学生说明白,让学生先从思想上认可,心理上适应,最短时间内消除学生与常规对比的矛盾。其次,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可。具体办法是:
1.确定小组人数
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2.异质分组
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首先综合各种能力选择出六名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和我协作,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能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可能(因为差异也是一种资源);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
3.组员编号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等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以6人一组为例,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和2号,成绩中等的编为3号和4号,成绩差的编为5号和6号。每个小组的对应号都在同一水平上。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我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一号,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此时,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班内气氛相当热烈。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而公平竞赛又能够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变革座位排列方式
安排座位时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坐在中间,学习相对比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同学坐在两边,最大限度的发挥优等生的辐射作用。
位置编排的目的本着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的程度,把课桌排成有利于师生、生生的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群体。考虑到空间的限制,小组数量不可过多,6个左右为宜,并且撤掉讲桌,在形式上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和谐、“无威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相互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合理分工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么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样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便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尤为重要。我将班上的38位同学分成了6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选择组内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组长(一般情况下,每小组的一号、二号为正、副组长),负责组内的任务分配和协调工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两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时,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 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我们班是一个月),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每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一是评价学生个人。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1.家庭作业:组长在检查家庭作业时,将作业划分等级,根据等级情况给小组成员加分,A等的加5分,B等的加3分,C等的加1分。
2.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由教师掌控。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每天,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适当的给小组加分或减分。为了方便操作,课堂表现评价表一式两份,一份画在黑板一侧,便于教师课堂使用;另一份打印表由班长保存。
二是评价学习小组。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1.学业成绩:主要根据单元测试的情况来定。每次单元测试结束后,小组平均分居前五位的可以得到一颗星星,期末时根据星星的数量评选出五个先进小组。未达标的小组要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反思,找出原因,查漏补缺,及时纠正。未达标的个人要主动找老师分析试卷,这比老师找他要好得多。每每这个时候,凡是为小组扯后腿的同学都非常难过,无须老师动口,他们都会好好学的。而认真负责的组长和其他组员为了小组利益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2.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学习用具等,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合作小组形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培养计划,对小组成员的合作技巧进行培养与指导,更需要所有小组成员在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基础上,通过每个小组成员长期、主动的努力而形成。
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认为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1.合作学习前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班上有一名女生,人挺聪明,因没有学习自觉性,成绩不太好,失去了自信心,没有了学习兴趣。自从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因是小组评价制,各组员怕她成绩不好,拖后退,都争相帮她,鼓励她,如今她的成绩已开始不断进步,而组员们见她有了进步,也很有成就感。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断改进,持之以恒,我们的课堂教学会越来越高效,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也一定会得到回报!
第三篇:“快乐玩,有效学”心得体会
2012快乐玩,有效学——幼儿园游戏活动观摩研讨会
参会人:黎晓敏
参会时间:2012年10月20~21日 会议地点:成都市空军大礼堂 会议主要内容与日程安排记录:
学习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学习汇集了学前教育专家、名园长、特级教师等强大的专家团体,传授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自身已有的专业知识也进行了重新梳理,倍受启发。
在洪晓琴园长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了游戏的价值,它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情感发展,还能促进孩子们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模式,让游戏贯穿于每个领域,在我们的基本活动中可以设置,多元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也依然可以设置。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使我们的现代教育更加生动,达到“快乐玩,有效学”的目的。
而徐则民园长以《游戏中的教师》为题的精彩报告,在关于“游戏教育化”和“教育游戏化”这两个概念中,运用了大量真实的案例向我们阐述,即生动又有趣,让我们充分的理解了其不同含义:
游戏教育化的主体应该是我们的孩子,要让孩子说了算,同时意识到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做儿童游戏的玩伴。
(一)教师要学会认同,认同幼儿的兴趣需要 即游戏不能由老师安排,而应该来源于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关注孩子的兴趣去向,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游戏;也要认同幼儿的认知水平;还要认同幼儿的个体差异
(二)学会共享,要让自己真实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同时给幼儿游戏的自由,不要绑架孩子。
(三)学会回应。
而教育游戏化则是区分幼儿园与中小学的一个差别,以人为本的一种教学模式,目标潜行,以游戏为手段,让儿童从自由选择到自主学习,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几位优秀老师的教学活动中,以游戏贯穿始终,有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科学游戏,语言游戏等等,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张嵬老师作为一名幼儿园少有的男性教师,其特有的教学方法让我们
眼前一亮,他展现出了男性教师特有的幽默机智,阳光等,也进一步向社会证明男性幼儿教师的魅力,对改变幼教行业阴盛阳衰的现象也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呼吁我们更多的男同学从事这个行业,打破传统眼光的枷锁。
第二,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意识到游戏对我自身所任教的课程——学前儿
童科学教育,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启发,游戏无处不在,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多的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教师通过游戏来教”。真正转变角色去关注、理解发展中的幼儿,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把握游戏的价值目标取向,萌发其游戏介入的愿望,为孩子创设有意境的、丰富的游戏环境。通过睿智的预设与思考,适时地因人而异的介入支持和指导来引导孩子不断地积累经验,产生游戏的灵感,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经验、获得成长。
第四篇:快乐作文有效教学
发挥创造力,让孩子“快乐作文”
作文过程中,有孩子发挥创造力的广阔空间。但传统的作文教学、训练方式,使学生思维呆板,抑制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因此,老师要摆脱指导的条条框框,让学生不背包袱,张扬个性,思路不拘一格,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求异创新,畅所欲言。
一、命题力求形式多样,激发创造热情。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文章的题目,通常是由作者自己确定的。但是,小学生的习作训练则不同,出题的和作文的往往不是一个人。小学生作文一直被要求写身边的人和事,这本无可非议,但许多作文的命题年年如斯,毫无新意,使孩子们觉得兴味索然,提不起写作的兴致。所以,命题时方式应多样化,须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同时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要有童趣,宜小宜实。
当今的孩子好奇心、想象力之强,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无疑是大好事,我们何不好好利用?实践告诉我们,老师在作文的命题上多花点心思,相机创设多种形式命题,在“趣”字上下功夫,不但可引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还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只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想象之水便会如泉喷涌,不愁无米下锅。
在教学中习作的训练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学中选用那种方式,视情况而定。如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宜练童话体作文,中年级最佳的作文训练形式是素描,高年级应转向实用性的命题作文和自由命题作文。
二、在构思立意上,尊重孩子,让孩子发挥创意,激发写作兴趣。
磨灭了个性,也就扼杀了创造力。没有个性的东西,哪谈得上新意?生活环境不同,家长对其成长的影响不同,孩子们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感受自然也有差异。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尊重孩子们的个性,让他们说“真话”,这样的文章才是有生命的,才是有新意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提倡这种文风。在教学中我体会到,指导作文立意不能统得过死,要引导学生在判断、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说出的有可能并不是最佳的答案,有可能不是社会的主流,但不管是褒是贬,只要是孩子真心的感受,老师都不要随意加以否定,而应尽量给予肯定,指导其做到材料与中心相符即可。
此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在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
三、在语言表述上,鼓励发展个性化语言。
语言本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如果让孩子从小便人云亦云,会磨灭孩子们的个性。虽是小学生,可他们在平常的语言交往中,已显示出不同的禀性,有的快人快语,有的入木三分;有的喜欢揭短,有的善于赞美;有的知识面广,“妙语连珠”,有的小小年纪已有些“油腔滑调”。不管哪一种,都显示了孩子不同的个性。我常鼓励孩子使用自己的语言,多说多写 “生活语”。平时,每听到孩子们说的精彩的语言,我都会及时赞扬。很多时候,批改作文时,每 发现优美的个性鲜明的语句,我都会及时摘抄,让孩子们共同欣赏。评讲作文时,我有意将 不同学生描写相同情景的好句子并列出现,让学生领会、学习。每发现教材中出现明显个性化的语段时,我都会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作家成功的语言表述。
孩子们天真活泼,敢说敢做,正是培养创造力的好时机。我们应巧用各种方式,浇开孩子们的创造之花。
第五篇:分组竞赛
分组竞赛规则
1、竞赛时间:每月13日至下月12日。
2、竞赛分类:进步奖:全体员工根据历史业绩最高点,取进步幅度最大的前3名。(保底
期间不计算进步奖)竞赛奖:当月13日至下月12日之间(SPA技师1-31日),足浴技师实际 业绩总和/ 整组上班天数的前2名,SPA技师按整月计算。
1、足浴技师奖励每月前2组,最后一组“安慰奖”。
2、SPA奖励每月前1名,SPA只奖1名,最后一名“安慰奖”。
3、男技师奖励每月前2名,最后一名“安慰奖”。
3、竞赛分组:
1、女技师每月13日根据上月业绩总和进行排名1....,共分五组。@ 第一组:1.10.11.20.21.30.31 第二组:2.9.12.19.22.29.32 第三组:3.8.13.18.23.28.33 第四组:4.7.14.17.24.27.34 第五组:5.6.15.16.25.26.35
2、男技师每月13日根据上月所上业绩总和进行排名1...。
3、SPA技师每月13日根据上月业绩总和进行排名1...。
4、竞赛奖励:进步奖:进步幅度最大的前3名每人2张足浴卷。
竞赛奖:
1、一等奖:女:待定。男:飞科/飞利浦剃须刀
2、二等奖:女:待定。
3、整组奖励,获胜组1人1份。(奖品每月更换)
补充说明:奖品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随机变换。安慰奖:
1、15号大扫除例会出来接受全体员工的安慰奖集体鼓励一
下并献歌一首。(不接受安慰奖者500元/次)
2、整组奖励。
说明:业绩=钟数提成+修脚提成+泡药提成+推SPA提成+推卡提成==实际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