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

时间:2019-05-13 00:47: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

第一篇: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

走在欣赏的道路上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方式

北仑区白峰镇中心小学

陈希

摘 要:小学美术新课程中提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么怎么才能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找到适合学生、适合教师、适合常规教学的教学方式呢?这正是我一直在探索的。

关键词:欣赏

先学后导

引言

也许您的孩子长大不是画家,但是他能判断什么是美; 也许您的孩子画得没有别人好,但是他发现、评述事物的美; 也许您的孩子不热衷于绘画,但是他具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

这是一种美术学习能力的体现,这是一种综合美术素养的体现,这种能力不是靠灌输,不是靠模仿,不是靠培训,而是靠教师的引导,让它们从小就能主动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需找美,学会欣赏美的方法,树立自己的审美观,这就是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应该达到的教学任务,也是我一直关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原因。以下是我运用“先学后导”教学方式在欣赏课教学探索中的一种尝试。

一、思考背景:

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倡导在教学中不要偏于技能的教学,应教授学生一种美术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一种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教材的编写上,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是重头戏,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所占的比例要相对少些,这是符合小学美术学习的整体特性的,但是往往在教学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欣赏课却依然还是以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在多媒体和实物道具的帮助下能让欣赏课更加生动,但是课后学生只是过了眼瘾,实际上欣赏的方法没有学会,对于课程欣赏的内容也只是了解皮囊。

传统的方式多为“ 导游式”,也就是由教师像导游一样带领学生去欣赏教师选好的内容,老师的教学就如导游的解说词一样(大同小异)。这样的教学方法实用、保险,但是却不符合学生的心声,课后印象单薄。在从教的2年半时间里,我上过各个

年级的欣赏课,发现3年级和6年级孩子的欣赏能力是相同的,甚至于低段的孩子更加有自己欣赏观点,更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欣赏的兴趣也比高年级更多点,但是欣赏的能力基本是相同的,那么这几年的欣赏课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他们记住了作品这能代表他们学会欣赏了吗?因此,小学欣赏课应该找到一种更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欣赏,潜移默化地掌握发现美评论美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审美观,那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创新迫在眉睫。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现状

2.1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许多美术教育者都发现“欣赏”是一个人美术素养的基本技能,在小学美术课程标中也明确提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会学生“欣赏”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2.2 欣赏课“被冷落”的原因

欣赏课不受教学关注,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2.21 在各类上课比赛中欣赏课“出镜低”:

在小学美术优质课等教学比赛中,欣赏课属于“冷门”,因为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比较难创新,课堂气氛没有其他课型活跃,展示效果没有其他课型多样,因此欣赏课长期居于“后宫”,教师很少会花心思在欣赏课上。2.22 欣赏课教学准备“成本高”:

因为小学美术欣赏课主要是通过看、摸、说来增加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而课程中涉及的内容资料需要提前准备(多媒体和实物),一些实物甚至很难收集到,如泥塑、民间玩具、皮影等等,这些课缺少了实质的物质感受,光看是达不到欣赏效果的。2.23 欣赏课教学“效果少”

课堂效果可以分为课堂中学生的反应与课末的成果展示。欣赏课相比较与其他类型的课,课堂教学环节和最后的展示都比较简单、单调,特别的小学欣赏课,要让欣赏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不显枯燥,就更需要在环节上精心设计出效果。但因为欣赏课的属性,这方面一直是大家感到困惑的地方,也因此欣赏课的效果不如其他课型来得吸引学生。老师自然对欣赏课望而生畏了。

正因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现阶段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着诸多

为题,通过了解大致如下:

2.3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⑴ 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普遍停滞在三、四年级阶段,进入高年级后停滞不前; ⑵ 欣赏课教师通常以讲授为主,学生成为“听众”,灌输式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法; ⑶ 欣赏课的手段过于单一,多媒体的视频资料和图片成为了欣赏的主要形式,学生只有“看”的份;

⑷ 欣赏课教学中对于作品的欣赏太过于统一,缺少学生个性,学生只是盲目接受教师对于事物欣赏的评价,没有产生欣赏上的共鸣,欣赏只限于“表面”功夫。⑸ 欣赏课教师更多的只关注尖子生,大多数的学生一节课下来基本处于迷茫状,可见欣赏课的教学缺乏学生普遍参与知识探索。

⑹ 欣赏的教学成果被忽略,对于学生到底掌握了没有,很多欣赏课都没有对其进行反馈,欣赏课如过眼云烟般一看而过。

这些现状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发现以及对个别学校进行了解后得出的。并且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于常规教学之中的,公开课、竞赛课除外。因为在公开课和竞赛课中教师会不惜成本,考虑周全,重视课堂教学成果。但是,这样的欣赏课毕竟是少的,对于常态课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找到一种简单、适合学生的欣赏课教学方法,才能初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先学后导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3.1 何为“先学后导”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要求转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先学后导”概念正是是在“知识建构型”视野下针对“知识传授性”视野中的“先教后学”提出来的新概念。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目前我国课堂教学实际进行总结性研究二提炼出来的,是一种适合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学习。

“先学后导”的教学过程是从“学”(学生自主学习)到“导”(教师有效指导)再到“学”(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这样一个无限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就是要摆脱以往“导游式”的欣赏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学生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点,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搜索能力”、“解决能力”,形成生生

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互动,激发学生自我内在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发展。

3.2 “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几种方式

3.21 激发兴趣,“先学“必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疑依于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因。是比我们这个教师还要重要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如此,学生探究新知、掌握新知识就犹如有源之水,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小学民间艺术欣赏课《皮影》和《民间玩具》一课中,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是由距离感的,现代化的玩具和电影动画让这些“老玩意”显得有些落寞,如果莫名地把这些“老玩具”冠以美的称号,学生就缺少了自己的认知与审美,认识也只能停留于表面。为了让学生能摆脱时间历史的分叉,能主动去追寻民间艺术的魅力,只有激发兴趣。在这两节区级公开课上,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实物法”——现场表演皮影和卖民间玩具。这些实物花费了教师很多心血,为的就是让欣赏课的欣赏更加直接,更加具有感染力,拉近了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如皮影的现场表演,能让学生全方位地看到皮影艺术,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想主动这个皮影是怎么玩的,怎么做的,怎么表演的。如此一来,“先学”的前提条件就具备了,接下来不是让学生学了,而是学生自己要去学了。

这正是利用情感认知的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产生为达到目的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俗话说:施教之术,贵在引导。教师只要能正确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就能使它们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三者统一。3.22 课中“自学”,因人而异

可见,激发兴趣是“先学“的必要前提,没有兴趣,学生是不能自己主动的去学习的,但正并不是“先学”的全部。“先学”除了学生自己主动想学,还有一点就是自己先“自学”。

这种“自学”不是在课前,而是在课堂中,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许你会担心时间不够、不会学、学得不到位„„这些担心我在准备《皮影》一课时都想到过了,但是我还是决定让他们先“自学”。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环节需要的是“原生态”,不是老师事先准备好问题,也不是事先找好几段材料,针对材料去写。在《皮影》一课中,我给每组的学生分发了实物可以动的真的皮影和一张空白的求知卡,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要求他们在8分钟内通过讨论、思考,记录下自己想要知道的皮影知识,甚至也可以写下自己已掌握的皮影知识。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成功了,学生们因为有了之前的兴趣,在后面的思考和讨论中都十分认真,劲头十足,并且想到的问题非常多,各种知识点都包含进去了,需要的就是教师接下来的“导“了。

与此同时,我还在六年级文化遗产系列欣赏课中进行了实践。比如在《探访自然的奇观——世界自然遗产》的教学中,我就在课堂中先不告诉学生什么是自然遗产,也不发书,而是利用一段视频播放了几个自然遗产和自然奇观,然后让学生在“空白的”基础上,评选哪几个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并说出原因。在学生的自学中,自然遗产的概念和欣赏点自然就揭示出来了,我只负责在一旁引导和辅助下。同时在这系列课中我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点,从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分析对象,从自己的审美观来评述对象,这样同样一个世界遗产在孩子们眼中绽放出了不同的光彩,也让更多的知识点无形之中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心中有了自己的“世界遗产”,因为那是自己“搜寻”而来,自己“评选”出来的。

可见,“先学”并不像老师想的那样“无法控制”,也不像学生想的那样“难以入手”,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号的“环境”,再在一旁关注着、引导着他们,放手让他们学比我们教学得更加有滋味、有个性。而这里的“后导”,主要就体现在教师对于知识的定位和小洁,配以板书能够帮学生理清思路,这样的“导”已经足以。3.23 “ 导”之无形,“结”之有形

其实,“先学后导”教学方式除了在“先学”上不一样,“后导”的方式也是很有讲究的:

1、引导时量性

引导得时机是很重要的;正如我在《皮影》一课中,在学生“先学“之后,我急于要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于是在学生还未把注意力转移到我这里时我就把知识点贴在黑板上,由于我担心时间不够,自顾自地把几个知识点讲了一遍,结果,学生从分散到整合缺少了一个思维过程,使得他们开始混淆,不知道我在针对自己哪个疑惑在讲解。其实时间是够的,我原先准备的知识点也是和学生基本吻合的,差就差在没有抓住时机,太着急,同时没有把总结的几点很好地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这样的引导自然要大打折扣。

引导也要适度,有时候学生只是需要你轻轻的推他一把,而不是把结果告诉他,这样学生就慢慢习惯了“思考一半”;引导必须要随时调整,因为学生的思维是跳跃的,他不会跟随固定的模式而改变,有时候它们需要“直白”的引导,有时候它们需要“肯定”的引导,这样我们的引导才能真正和“先学”联系起来。

2、引导多样性

引导可以是一句话的提醒,一个眼神的暗示,一个手势的指示等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反映来改变引导的方式。比如,在课堂中,低段的孩子需要你语言上的引导比较多,因为对于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它们还需要引导;又如高年级的孩子,在欣赏的时候需要的是勇气,这个时候你的眼神鼓励他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还有一种引导就是思维上的引导,那就是教师在各个环节设计的“小结”和“总结”,一般我们可以通过板书进行,这种引导要求“写精简”,“说精彩”,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反映,对教材有精准、独到的理解,才能用准确、生动的小结,画龙点睛,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这种有形的总结也是“后导”的重要形式。

四、总结

也许“先学后导”教学方式不是所有的的小学欣赏课都适合,但这种教学方式却是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以学生的“先学”探索为基础,以“自学”交流为依托,以训练为主线,以评价为机制,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把“负担”变为“享受”,使小学美术欣赏课成为孩子培养审美眼光,学会欣赏、评述的沃土。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式的探索对于我来说也才刚刚起步,这条慢慢的欣赏道路,我会一边走一边欣赏,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韩立福著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 贺卫东 建构主义理论给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全球教育展望

2003.6 [4] 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课程、教材、教法,2005.8

第二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盐城市龙冈小学 顾凤銮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认识生活中的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做到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点,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分析作品。在工作中,我发现美术欣赏课存在着某些问题,因此,就目前美术欣赏课的现状,提一些感受和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多数学校对美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甚至光有课表安排而根本不上美术课,更不用说美术欣赏课了。而且美术教师理论水平普遍存在着缺陷,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美术欣赏课模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美术欣赏课不被重视,语、数、外等主课业挤占了美术欣赏课的空间。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十分沉重,语、数、外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挤占了大量美术课的时间。在小学美术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涂鸦两笔都很感兴趣。对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喜欢上欣赏课(40%的学生是抱着放松、散心的心态上美术欣赏课的;60%的学生是冲着欣赏课能看到很多漂亮的图片和听到有关作品和作者的故事上美术欣赏课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喜欢上美术欣赏课。而由于美术欣赏课被挤占,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得不到满足,所以时间长了兴趣也随之减少。

(二)美术教师的配备是制约美术欣赏课发展的“瓶颈”。

美术欣赏课应由接受过高等或中等美术教育的专业教师担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尽管有的教师是专业毕业,但由于对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理论理解的偏差或偏科现象使其并不真正具备一个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因此直接影响了欣赏活动教学,所以美术教师必须“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一)学校领导、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欣赏课。

学校领导应对美术工作强调“内抓课堂普及活动,外抓比赛提高”的工作思路,制定一系列的美术工作机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美术工作方法,以高标准高要求指导美术工作。学校领导要以发展的眼光,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大胆投入,建立完善美术专业活动室,建立高标准的美术欣赏活动室,配备齐全的多媒体等美术设施。

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让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更充实、有趣味性。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应根据教材提供的相关内容,广泛搜集资料,进一步充实欣赏内容,力求使欣赏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是一次具体实践和大胆尝试。

(二)选择恰当的内容,丰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

1.利用网络资源,激发美术欣赏的兴趣。教师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利用internet网络,寻找有关本课课题的相关作品及资料,让学生一起加入丰富教学内容的行列。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以添加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美术欣赏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欣赏美术的兴趣。如:学习《瞧这一家子》时,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播放小燕子的音乐视频,这样既可丰富教学的内容,又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为上好本节美术课奠定基础。

2.结合地方特色,开阔美术欣赏的眼界。如:在学习《高高低低的桥》时,可以根据我们所处的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走出教室,欣赏我们身边的桥的形态,通过多角度地欣赏不同的桥,开阔学生欣赏的眼界。

3.填补教材空白,陶冶美术欣赏的情操。如:在学习《奔腾的骏马》时,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作者当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毅然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马为主题,刻画各种铁骨铮铮、雄健昂扬的骏马形象,赋予战争年代的民族气节、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精神,而且常常以“迥立向苍苍,袁鸣思战斗”等诗句,来激励斗志、振奋民心。这样学生便会被作者所表现的那种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和昂扬的奋斗精神所深深感动,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因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而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

(三)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质量。

1.欣赏与动手、表演相结合。欣赏教学与绘画、表演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如果有了绘画、表演的实践,就能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表演等美术实践的“外力”。如:教师通过对欣赏作品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欣赏欲,使他们心情舒畅,表达各自的感想,同时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他们亲自动手画一画,进而起到良好的欣赏效果。也可以根据欣赏作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模仿的动作表演,如:在学习《演个小小猪八戒》时,我让学生表演猪八戒的各种动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让学生对人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把握。

2.欣赏与音乐、视频、动画等相结合。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的不断变幻,人的情感的不断变化。所以多媒体的运用给美术教师上好美术欣赏课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地融入音乐、视频、动画,将能达到有声有色图音并茂,互相配合的强化表现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

3.欣赏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如:在分析色彩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画面的倾向颜色,如冷色调、暖色调。在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撑着阳伞的女人》时,我用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充分交流和大胆发表自己对作品上色的感受,理解色彩的表现手法,从色彩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会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他们最初总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觉得画得“像”就是好,画得不“像”就不好,而在学生看起来有些不“像”也不“美”的作品却是世界名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感受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热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都受到影响,从而受到教育。

总之,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使美术欣赏教学成为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教师要用人类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美的规律,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论文评比

美术课欣赏犹如风筝不断线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无锡市崇安区广益中心小学 于建安

内容摘要: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往往是图片展示,学生欣赏,老师介绍,最多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重视一下,主要以“填鸭式”为主,这种教学已经不适合新课程的要求了。老师不在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的手段及内容日趋多样化,鞭策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欣赏 体验 无规律 新媒体。

在教学中美术老师每节课都会碰到欣赏教学,欣赏也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美术课从头到尾都是欣赏。美术欣赏教学从古到今都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欣赏中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以课本为主导将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期望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情趣,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单一,有的甚至内容过时,程式化的教学过于枯燥乏味,课堂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学生也没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美术课欣赏课教学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美术欣赏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审美趣味、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以及课后持续探究的能力。在课后能把课堂上学到的了解到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和再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要注重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堂出示欣赏图片后便一讲到底,好多都是自己学到的知识再介绍,有的人云亦云,有的自主观念造很强,意识片面。课堂教学造成教师投入,自己欣赏的章节兴奋激扬但学生漠然以对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表面化的理解而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在出示欣赏作品后,我经常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画面大的效果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我经常要求学生反问老师或同学。说实话有的问题还真的回答不上来,因为年龄的差异以及对问题的欣赏角度的不同使得我不得不要求自己多倾听学生的体会和发言,了解学生对图片欣赏的侧重点和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是老师对作品的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根本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而这种带有“权威性”的评论,常常不能被学生所理解。因为它只代表了个人的观点,是以教师的眼光来看作品,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其实评论不只是教师可以做到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这样的发言:“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可见对于客观事物学生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并且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与生俱来的探究欲,他们特别喜欢参与焦点问题的讨论。这些学生往往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因为在探究欲的心理里面就包含有能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

美术课堂教学欣赏要达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体验理解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欣赏这一环节我没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以及可操作的样板式的欣赏程序。

我在美术欣赏教学时做到无法而有法。例如六年级有一节外国建筑欣赏,书中出示的是哥特式,巴拉克式的经典欧式建筑群以及我国故宫,天坛等精美建筑,我让同学先欣赏我们的教学楼,同学们都说好看的,还说我校的八角楼最好看。我又播放了无锡市中山路上的几家大型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家觉得比我校的八角楼好看多了,我及时追问学生好看在哪里,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又出示了书上的欧洲经典的哥特式建筑图片,问学生这些建筑比我们中山路的建筑来哪个好看,好看在哪里?趁着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好奇问题,我重点介绍了这些建筑注重装饰,利用光影,石质外墙,悠久历史等,以及让学生把这些图片和我国的伟大建筑故宫相比,差别在哪里,各自的特色在哪里。课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的讨论还在继续,很好啊,那就请同学们带着探究的兴趣课后查找资料吧。

每节美术课我都不把欣赏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来处理,我把欣赏放在一节课的各个时段,穿插在各个环节,美术课缺少欣赏是称不上美术课的,例如五年级美术《画脸》,我不急着让学生欣赏彩绘脸的作品。十多个小朋友一起来个合影,再给几个同学用唇膏在脸上稍画几笔再合影,俩张照片同时放在电脑桌面上,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后一张照片上,我说要是后一张每个人都画好脸那拍成照片更醒目了,不同场合画的脸就是为了吸引观众,很自然的导入本课的欣赏。记得在那节课快要结束时有个学生问的问题我印象深刻。她说画脸是为了自己好看,很吸引人目光。我说不竟然,例如京戏中的脸谱就是为了剧情人物性格的需要。很自然的又放到了欣赏京戏脸谱的环节上。做到欣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美术课犹如风筝不断线,课堂如风筝,学生的思维如风筝,是以发散形式展现的,美术欣赏看似没有主线,其实不然,老师要巧妙的把每个环节穿插出来,欣赏就是这根线,老师的知识内涵显得尤为重要。欣赏内容在课堂上可以独立展现,更高级的是穿插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里面,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启发研究。例如四年级《我设计的包》一课。课前我要求同学每人带一个家里的包包,上课时大家拿出来一起欣赏,摸一摸,看一看,背在肩上走一走。在和同学一起欣赏的同时提出到网上皮具城看看,选选自己喜欢的一款,在欣赏中了解包的有关知识。在用彩纸做包一环节中亦注重欣赏和学生的评价,不同的欣赏内容穿插在各个教学环节。

运用网络资源,延伸拓展课堂。网络资源很好的给我们提供了欣赏的平台,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先知者,网络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也不例外,大量的图片在网上都找的到,他可以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也可以以课堂为点,网络为面,拓宽知识面。

小学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博学问,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科学准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行美育工作,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园地。欣赏也随着课堂的改革,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卫凯

【摘要】小学美术课欣赏教学应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应强调欣赏与动手相结合,在体验中深化审美感受,培养创造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文精神自主体验引入多媒体激趣参与主动多思赏做结合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从不同的方面实施美术欣赏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也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例如学习苏教版第4册《青花盘》这一课时在欣赏请青花盘的图片资料时简介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洁白的瓷和深沉的青蓝色,对比鲜明而又色调单纯,显得朴素雅致、清新自然。瓷器的英文与中国的英文同为:‘CHINA’,可见,瓷器是一种代表中国的艺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从认识瓷器开始。使学生练习绘画了各种图案的青花盘,提高了绘画能力,又增强了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并以此为自豪的爱国情感。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多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1、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欣赏效果。

美术欣赏教学,其中内容浩如烟海,而且跨越古今中外,因此以前的美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挂图、幻灯片和画图纸多资料,还有言不尽意的感觉。现在有了多媒体电脑教学,欣赏时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操作鼠标或键盘,欣赏资料就在显示器上出现,再通过传输送到银幕上,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往往能随感而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丰富。当你欣赏风景画,不但可以用惯常的欣赏方式欣赏静止状态下的各个部分的景物组合构图,而且可以作动感显示,让部分景物如河边的大树在风中飘拂枝条,荷叶上的青蛙在鼓着腮帮“呱呱”的叫,而其余的景物如水中的鱼儿,小船上的顽童、蓝天、白云、太阳等等景物则仍然是静止的。另一种显示方式是用视频录像的方式设置一条观赏路线,晴空万里下一小童画着小舟在河里徜徉,河里鱼儿 嬉戏,青蛙歌唱,岸边风拂垂柳,令学生仿佛如临其境,人在景中,自然有了表现的愿望与内容。

2、欣赏要让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滋有味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美术教学更顺利地完成,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因素,正是培养学生欣赏兴趣的好时机。用哪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设问、小故事、小品、展示教具、录音等,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如:在三年级《海洋生物》中,首先问:你知道海洋里有哪些生物?学生描绘出知道的一些海洋生物,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欣赏一段拍摄的海洋生物资料,学生就会很投入。首先就是设问激起了学生欣赏的欲望。欣赏短片感受可就更深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也有很多,但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欣赏内容,采用不同的激情方法。

3、欣赏必须要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自己多思多想不少欣赏课中,只听到老师的介绍,把学生当成容器,不断的往里塞,最后,教师讲得嗓子冒烟,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学习没有半点效率可谈。其实,他们忘了,美术教学,是形象思维的教学,它对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美术欣赏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能让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遐想,每个人的想象又各不相同。正是这种“胡思乱想”,才有利于加深对范作的感受与理解.并且,这种感受、想象、理解不是教师能代替学生的,必须是学生自己切身的感受,如何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人,多思多想,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呢?首先,在备课时,要摆正学生、教师、欣赏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学习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观念。其次,是根据欣赏内容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如:在三年级的《纸版画》用百分之六十的时间组织学生欣赏、讨论、质疑、思考,逐步地在这几步的反复中,理解了纸版画的要素、含义,懂了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制作步骤,明确纸版画了的类别等知识。这里教师要做的是提出一个大问题:通过纸版画欣赏,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讨论不能流于形式,让学生讨论时,必须要有问题可讨,全班同学都按自己的实际想法来论,学生就能自觉积极参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具有优势。

三、欣赏与动手相结合 实践——在体验中深化审美感受,培养创造力。当前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可分为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欣赏课就是看加上说,于是在许多欣赏课上出现纸上谈兵的局面,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作者高超的表现技艺,对于美术欣赏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立体化、全方位的揣摩、体验作品,而这手的体验就要靠“实践”也就是动手来完成。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欣赏全方位的体验及当时作者的意图,促进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创造出新的作品。如在讲苏教版第7册《美丽的鞋》时学生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鞋子的图片,画出了生活中的各类鞋子,也通过想象设计出富有创造力的新奇鞋子,在接下来的第3节课就带着跃跃一试的心情动手将画出的鞋子图画用各种现成材料制作成立体模型,有的用彩色橡皮泥捏,有的用黏土做成跟真鞋一般大小,还有的用彩纸折、剪、贴完成,在动手做中完成了梦想,体会了乐趣。

小学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博学问,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科学准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行美育工作,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园地。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 [2]《美术课程解读》 北京师范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第五篇: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心得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心得

欣赏课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较少,但却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 知识含量高、内容深广,很有探究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那么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呢?认真反思之后,我想,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经典的美术作品,不仅体现着艺术家高超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学好这类课首先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欲望。

1、把知识融入故事当中,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倾听学生心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艺术熏陶。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欣赏课变成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融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选择欣赏的作品

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二是范图的欣赏,三是同龄人的优秀作品欣赏,四是其他门类的欣赏,如雕塑、建筑以及剪纸、编织、印染、拼贴等工艺制作。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觉得应该尽量选择难度不大、不冷僻、形式感强、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故事情节或历史背景的作品。

三、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会造成教师的热情投入换来学生的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学习。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作品,就应让学生学习欣赏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方面就让学生首先从感观上去体会,然后通过介绍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不同美术作品时观察点,并在实践中总结,使学生具备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欣赏:

1.了解作品欣赏程序,学会欣赏经典美术作品。

(1)看到了什么?能够对画面直观的形象进行赏析,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

(2)细致观察。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它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

(3)了解相关背景。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能够加深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

2.学会运用美术语汇。

(1)描叙——形状、质感、形体……

(2)分析——节奏、均衡、动势、对比……

(3)解释——内容、题材、感觉、象征意义……

(4)判断——视觉传达、观念、风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

3.从欣赏中学会创作。

围绕欣赏,获得艺术的再创造,借鉴艺术家的思维灵感,使学生学会创作。

总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感知和体验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体验、情感感知、与其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艺术的快乐并积累审美的经验。希望今后我的课堂能够做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美术带给他们的全方位的享受。

下载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在欣赏的道路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探索之“先学后导”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金沙小学 罗木金 在小学美术中,“课标”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之我见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之我见 【摘 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如何......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宋海波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 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五篇模版)

    新课程改革论文评比美术课欣赏犹如风筝不断线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无锡市崇安区广益中心小学 于建安 内容摘要: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往往是图片展示,学生欣赏,老师介绍,最......

    高中语文先学后导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为:学为首要,化教为导,调动主体,学会学习。“学为首要”——我们强调教法服从于学法,所有教学管理手......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纪台镇吴庙小学 主讲人;孙建德 2012年3月9日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东小 李金凤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推荐)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艺术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