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高考银川
2013年高考“化学科学复习,科学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雷震宇
2012年9月19日,我参加了由宁县教育局组织的到银川一中举行的2013年高考备考会,通过参加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突破了学科中心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了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改善了学习方式,要求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强调学习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感悟到高考试题的特点,体会考题与教材关系,感悟高考复习的方法。我们会教,学生会学会考。此次高考化学研讨会是由银川一中中学化学特级教师黄彦成老师主讲,黄老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讲述的,一、认真研究新课程高考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1、课标、教材在变,学科知识不变
2、高考模式在变,试题呈现方式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
3、理念、观念在变,高考选拔的方式不变
4、阅卷的形式及评卷的标准在变,考题的形式不变
(一)对新课程高考的认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题为生物题(共6题)7——13题为化学题(共7题)
(一)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分布
总体特点: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21题全为物理题(共8题)
第Ⅱ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本卷包括秘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4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22——25题为物理题(共4题)26——28题为化学题(共3题)29——32题为生物题(共4题)
(二)选考题(每科选做1题,共做3题)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1题解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涂黑。注意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涂题目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物理选考题(15分)33.[物理选修3-3模块](15分)34.[物理选修3-4模块](15分)35.[物理选修3-5模块](15分)
3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37.[化学一一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比较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原《考试大纲》,新课程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增加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这一内容,删去了原考纲化学计算部分内容,将化学计算的要求分散,与相关知识内容整合。
新课标《考试说明》具体考试内容及其要求的变化如下:
一、必考部分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包含化学科学特点和价值、科学探究、化学反应本质、定量研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等5个子项的内容,其中,除“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外,都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也是以前教学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内容。具体如下: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删去原《考试大纲》中“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将原考纲中“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的考试要求,降低为“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溶液:
增加“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在“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增加“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删去“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增加“了解核素的含义”“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等内容。将“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初步了解氢键;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等内容移至选考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试内容。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化学反应与能量:
增 加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理解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等。
5、化学反应与能量:
删去原《考试大纲》中“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将“理解氧化还应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调整为“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11年又增掌握常见氧化还应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等内容。
(07-09为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转化率的计算。)
删去“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
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增加“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没有提及“酸碱中和滴定”的要求。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最大,新考纲除了删去原《考试大纲》中“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等内容。
对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对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的考试要求只界定为“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虽然该部分没有呈现有关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关系的内容,但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中仍然明确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新课标《考试说明》该部分必考内容要求比较低,只突出烃及其衍生物部分典型代表物的主要性质与重要应用,不要求用同系列原理拓展到类属,也不要求从官能团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性质及其反应机理,凸显必考内容的“基础性”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把“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为“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把“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降低为“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五)化学实验基础
1、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等内容;
(六)化学计算
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降低,删去原《考试大纲》中的化学计算专题。将化学计算穿插分布在各模块的不同部分,强调化学计算与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流程等结合,体现计算为化学应用服务。
3、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试大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试说明》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选考部分
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
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三部分。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的内容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排布”、“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10开始增加了“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1、增加的内容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10年开始增加了“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2、将“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调整为“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将“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调整为“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二)有机化学基础
新课标《考试说明》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四部分,变化的主要内容有:
1、增加“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
2、将“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调整为“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增加“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4、将“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调整为“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5、新课标《考试说明》更加突出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
“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了解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等。
三、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特点
(一)高考化学试题题型
第Ⅰ卷:七个选择题,42分。
第Ⅱ卷:六个大题,58分。
必考三个大题,实验题、无机推断题、化学反应原理,43分。
选考三个大题,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各15分。
新课程仍然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考查其与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模块相结合(学科内综合)无机推断。所联系的重点知识点仍是H、C、N、O及第Na、Al、Si、S、Cl和Fe等及其相关化合物性质。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周期律表、原子结构、化学键、电化学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电离平衡、盐类水解、溶液pH、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等。(二)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内容 选择题的重难点知识
(1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及其重要应用。(2)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3)离子共存问题。
(4)关于NA的基本计算。
(5)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的计算。(6)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7)常见有机物分子组成结构与性质。
(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9)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知识。(10)实验的基础知识。(11)电化学基本知识。(12)化学与STS。
化学计算的重难点知识
(1)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计算。(2)溶液pH的有关计算。
(3)关系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4)计算分析、评价等。
(5)焓变及盖斯定律。
(6)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计算。(7)沉淀溶解平衡及转化。(8)电化学计算。
无机框图题的重难点知识
考查知识的综合性:通过情景综合因素考查与基本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相结合(学科内综合)的无机推断;所涉及的重点知识点仍是H、C、N、O、Si、S、Cl、Na、Mg、Al、Fe 和Cu等及其相关化合物性质, 考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写化学式、方程式、推断依据或说明原因(理由)等。10年开始考查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化学实验的重难点知识
重点考查两个方面,实验设计和评价。试题紧密联系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考查实验过程,要求考生从实验目的、设计装置、仪器、试剂、步骤、现象、原理等各个实验环节来掌握实验知识、提升实验能力,具体:
(1)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鉴别以及气体的制备等。(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3)教材实验的延伸和拓展。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型实验。化学反应原理的重难点知识
(1)化学反应与能量。
(2)盖斯定律、并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3)氧化还原反应。
(4)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的计算。(5)电化学原理应用。(6)溶度积常数计算等。有机化学的重难点知识
(1)有机化合物命名。
(2)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3)典型官能团的判断、名称的书写及其重要性质。(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5)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及方程式的书写。(6)根据信息进行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7)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如核磁共振谱图峰的个数与有机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关系的应用等。重点考查的内容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难点知识
(1)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的书写、价电子排布。(2)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3)熔沸点比较,氢键应用,电负性、第一电离能的比较。(4)典型晶体结构、晶胞的相关计算、晶格能的比较等。选考试题特点
1、选考试题基础、灵活
2、选考试题模块重点突出、难度适中
3、选考模块试题难度、区分度、答题耗时等基本接近
4、试题体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
5、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的开设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方法的探索。如何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呢?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的基本策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一个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高考指导思想对高考备考的实效性非常重要。
(一)整合教材进行知识点复习复习目的、时间
-----解读考试说明,以教材为本整合知识点, 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高三第一学期8.2---高三第二学期3月底
以必修Ⅰ和必修Ⅱ为主线与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整合,进行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夯实基础,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高三新课程第一轮复习建议 在复习教学中要做到“五让”:
1、能让学生观察的要尽量让学生观察;
2、能让学生思考的要尽量让学生思考;
3、能让学生表述的要尽量让学生表述;
4、能让学生动手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手;
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 使80%的学生掌握80%的内容立足课本、吃透课本 低起点、小台阶、快反馈
1、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2、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3、把握高考导向,科学训练
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
1.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陌生之中考查熟悉,体现学科自身价值;
2.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答案。
3.试卷布局安排首先考虑重点内容的排位,设定考查重点和层次要求,拓宽考查空间。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
4.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在试题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重大问题。
5.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考查思维能力;
6.入门宽,路子多,深入难;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 7.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 高考研究人员对命题趋势的看法
将具体知识能力化,将学科问题综合化,将实际问题学科化,将大学内容初等化; 考核内容本质前沿,试卷结构稳定开放,命题手段科学创新,答题要求重想轻写。
4、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1).重点内容讲清讲透
课堂复习要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重点和难点,一节课要围绕重点知识和能力点进行讲清讲透,适度引伸,切忌蜻蜓点水.5、精讲细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2).向练习试卷评讲要效率
5、精讲细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给学生作试题分析要分析什么?学生要做的准备有哪些? 1.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学生归纳)2.试题考查的能力点(老师总结)
3.主要错误及出错的原因(师生共同总结)
4.解答试题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分析,寻找规律(师生共同总结)(2).向练习试卷评讲要效率 讲评的基本原则
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
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
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点拨题眼,引领思路 规律性:讲清思路,讲清方法,讲清规律 讲评课的注意事项
两个前提:要在学生做完的基础上讲,在进行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讲
三个避免:避免简单的点拨和提示,避免一般性的订正答案,避免就题讲题
四个优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化、讲解能力化、题目知 识化。
5、精讲细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规范(月考同高考完全一致)。
2、考点与题序:选择题可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变化,非选择题一般是推断、实验、化学反应原理。
3、命题:试题必须精选,或是改编、原创的,要针对性强。周练由教研组教师轮流命题,备课组长审核;月考由备课组指定命题。
6、周练与月考的跟踪、反馈及时有效
7、重视“究错”而不仅仅是“纠错”
对近期已做过的一些模拟题和近三年高考题做题情况进行分析,究竟出错在什么地方,特别是经常出现错误的一些问题,一定要重新进行纠错反思。
(二)、各块知识复习策略
1.《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具体复习思路
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采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构化,从而达到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I.知识主线 知识点
(1)非金属部分:
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的含氧酸盐
(2)金属部分: 金属→氧化物→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相应的盐
按“知识主线”,以每种物质作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点的进行联想复习: II、知识网
把各知识点进行网络化,得到整体的互相联系的结构化的知识,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这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时依此知识网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然后再通过练习巩固,就能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抓好“三个结合”,进行横向联系 I、与基本理论结合
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又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II、与实验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时,必须结合一些典型实验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III、与计算结合
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定性深化为定量是必不可少的,与计算结合,既巩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又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例如ClO2、Cl2都是强氧化剂,都可以消毒杀菌,与同质量的Cl2相比,ClO具有更高的消毒效率。设计计算相同质量的ClO2消毒效率是Cl2的多少倍。在复习氮氧化物知识时,穿插NO、NO2、O2、H2O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等。
2.《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策略
1.《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概念多、逻辑性强,复习时可采用小专题复习法。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的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复习中着重对 “两平衡、三守恒” 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深化化学反应规律
平衡移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习之中,复习中挖掘教材内容,对溶解平衡、酸碱、水解反应、沉淀与溶解、氧化还原、络合反应等进行规律性复习,可起到举一反
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1)溶解平衡对反应的影响 ①用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除氯化氢)
②候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至饱和,再通二氧化碳气体。若反向方向操作将会怎样? ③用浓氨水与生石灰制取氨气?
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深化化学反应规律
(2)沉淀与络合
①制银氨溶液为什么要加2%的氨水到2%的硝酸银溶液至沉淀刚好溶解?硝酸银能否氧化醛基?银氨溶液中有过量的氨水能否氧化醛基?
②用铝盐制氢氧化铝要用氨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而用铜盐制氢氧化铜则要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氨水?
(3)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双水解反应的竞争 H2S+Fe3+ H2S+Cu2+ H2S+Al3+ S+Fe S+Cu S+Al 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深化化学反应规律(4)酸碱反应中强制弱
①碳酸氢铵溶液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②硫酸铝铵溶液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③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溶液的反应及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 ④硫酸铜溶液与硫化氢的反应,硝酸铅溶液与醋酸的反应 ⑤ 设计实验验证CO3既与AI反应,又与AIO反应? ⑥如何证明结合质子能力:OH->NH3>H2O? 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深化化学反应规律(5)氧化还原反应问题
①酸碱度的影响
Cl2+OH-、S+OH-发生歧化,Cl-+ClO-(ClO3-)+H+、S2-+SO32-+H+
发生归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或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的反应顺序问题:如通Cl2到 FeBr2溶液至过量,通Cl2到FeI2溶液至过量
③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改变,正负极可能发生改变
如Cu-Al-浓H2SO4 原电池,Cu是负极,Al是正极; Cu-Al-稀H2SO4 原电池,Cu是正极,Al是负极; Mg-Al-NaOH 溶液原电池,Al是负极,Mg是正极 Mg-Al-H2SO4 溶液原电池,Al是正极,Mg是负极 2.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深化化学反应规律 ④铜与浓盐酸、银与氢硫酸反应产生氢气(6)利用熵增原理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KCl=K+NaCl,SiO2+2C=Si+2CO,SiO2+CaCO3=CaSiO3+CO2
①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注意节能减排)
②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式的含义。③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2-3+
2-2-3+2-2+
2-3+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⑥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高度重视《化学反应原理》新增内容
(1)重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注重“双基的综合与拓展。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是历年高考实验题的考核重点,教师应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常考知识点:①常用仪器的使用、药品的保存与取用;②实验的规范操作:溶解、搅拌、过滤、沉淀、分液、洗涤、灼烧、溶液转移、重结晶等,气密性的检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③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④离子的鉴定;⑤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2)重视对教材中典型的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以建立实验模型,进行迁移和创新。新课程实验题以课本典型实验为原型,经过改造、拓展、深化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等,这类试题给学生的感觉是似曾相识,得分容易但得满分难,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每一个实验都做到:①弄清原理、仪器、装置和操作细节。②做以下连串思考: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还能怎么做?③熟练掌握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
化学实验中往往存在:一个实验现象多种原因、一种仪器多种用途、一种用途多种装置、一种物质多种制法等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能进行发散的知识才能进行迁移和创新。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处理数据和及绘图能力
探究实验题是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最大特色,侧重考查学生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有较好的导向性。
复习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验探究,强化实验设计训练,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步骤(尤其是画出实验方案框图)、描述现象和结论等各个实验环节,还要能对实验设计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实验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假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验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卷“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方面,重在考查一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考试内容相对教学内容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的特点。因此,复习过程中应切实把握考试说明要求,做到“内容不拓宽、能力不拔高、强化热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典型物质为载体,深化学生对物质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提高复习实效。1.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
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不同电子层(能层)含 有的原子轨道的类型、数目。能级(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即 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2.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应用元 素电离能说明原子 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同一周期、主族中元素电离能、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 律(即位、构、性),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4.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价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
5.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总结近三年新课程关于“原子结构和性质”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以下部分: 1.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2.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空间构型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的相关性质
3.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4.分子间作用力的 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 响。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的表达(F-H„O O-H„F)6.简单配合物的结构
7..“等电子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 应用。总结近三年新课程关于“分子结构和性质”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以下部分: 1.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2.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 一些物理性质
3.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石墨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晶体;如原子晶体Si3N4的结构、性质特点。
4.知道晶胞的涵义(晶胞中微粒数、边长、密度、体积的关系。
总结近三年新课程关于“晶体结构和性质”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以下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方法
(1)建立三条主线基本框架的复习法
原子结构—构造原理(1-3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性质(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同一主族)
分子结构—共价键(σ键和π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键参数(键长、键角、键能)—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解释分子的稳定性、熔沸点、溶解性)
晶体结构—构成晶体微粒—典型物质结构—微粒间的作用—决定晶体性质的因素(2)深刻理解概念和灵活运用概念
《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的概念抽象。如电子云、能级、基态、激发态、原子轨道、杂化、σ键和π键、氢键、电离能、电负性、晶格能、晶胞。复习中要准确理解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概念解释一些事实。如:第一电离能要注意:气态、电中性、基态、失去一个电子、气态基态阳离子等关键性字。
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利与弊分析:
(1)《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物质性质等具体内容。
(2)知识点少且发散性较弱,考点集中,便于集中攻克。
(3)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一般能够得分。
(4)思维、推理要求不是很高,审题、答题耗时少。
(5)化学术语深奥,空间想象要求高 《有机化学反应基础》复习策略
必考范围中提出了“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这一知识块,而选考范围中设置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这两个部分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差异,必考属于基础性要求,仅从典型代表物(生活中的有机物)的角度,要求了解它们的主要性质及其重要应用。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而选考则属于提高性要求,供学生选择完成。实验区高考有机试题紧扣必考和选考的要求,很好地体现考试要求的层次性。整合后的高考复习体系
1.以官能团为核心的网络体系 以一卤代烃为中心的一元代物演变
以二卤代烃为中心的二元代物演变
以苯、苯的同系物演变成各类芳香族物质 a-活泼氢的取代演变各类烃的衍生物
2.以零星知识为归纳点——归纳特殊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呈气态:碳原子数在四以内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②易溶于水:低碳的醇、醛、酸
③微溶于水:苯酚、苯甲酸、C2H5-O-C2H5、CH3COOC2H5
④与水分层比水轻;烃、酯(如:苯、甲苯、C2H5-O-C2H5、CH3COOCH3)⑤与水分层比水重:卤代烃(溴乙烷、氯仿、四氯化碳、溴苯等)、硝基苯、液态苯酚 ⑥有芳香气味:苯、甲苯、CH3COOC2H5、CH3CH2OH 3.归纳特殊的反应条件----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4.归纳特殊的有机反应
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加成反应(加H2、加H2O、加X2)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
水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酰胺的水解、糖的水解等)酯化反应(链酯、环酯、高分子酯)
加聚反应:加成聚合(加聚)反应(乙烯加聚、丙烯加聚、乙炔聚合成苯)缩聚反应(聚酯类高分子、聚酰胺类、酚醛树脂的合成)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醛的氧化、醛的还原等)裂化反应:(石油的催化裂化等)5.归纳重要的有机实验 典型有机物的制取
典型有机实验操作归类
有机物分离提纯方法 萃取分液法 蒸馏分馏法 洗气法(还有渗析、盐析、沉淀法等)有机实验现象描述
重要有机实验的操作要点(1)碳骨架的构建
(2)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引入卤原子的方法、引入羟基的方法、引入羧基的方法 C的可能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烯酸、环酯、酸酐等四种物质)
(3)官能团的保护如2008年广东26(5)利用缩醛保护醛基(乙二醇保护苯甲醛)(4)官能团的位置改变(5)推断合成中的结构重排
6.有机合成的关键
1.《有机化学基础》是必修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巩固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的具体内容。有机试题是传统试题,老师教学得心应手。
2.《有机化学基础》试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再生知识的考查。对知识、技能要求高、解题思维跨度大。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鉴于选考模块等值原则,试题难度不会太高。相对其他两个模块,有机试题的知识点多、反应复杂、命题素材广,陌生度大,思考时间长。答题要求细而准。选考《有机化学基础》的利与弊分析:
五、高三备考过程中一些注意问题
(1)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建立错题档案(月考次、题号、应得分、实得分、出错知识点、出错原因、纠错对策、落实情况),并且时常翻出来看看,这样就能减少重复错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思想,这样在高考中才能沉着应考,不会紧张,把平时掌握的水平发挥出来。(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做到颗粒归仓。无论知识的考核还是能力的考查反映到试卷上均是化学现象的描述、化学问题的解释及化学用语的表达。注意区分:原子组成—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式、核外电子排布式、轨道式,分子组成—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试剂名称、仪器名称、官能团名称等化学名词的正确书写。简答题文字表述简练准确等。调试学生心理,增强学生信心
每天都保持微笑 要有目标和追求 偶尔失误也不要伤心 要和同学和睦相处 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自 信要敢于面对困难
高考有“真经”
■ 知识是解决懂不懂,能力是解决会不会。知识靠听,能力靠练,高考考能力。■ 一节课,前10分钟讲的,学生能记住70%,以后讲的只能记住10%。
■ 课堂上学生光靠听,能记住10%,光看书学生能记住20%,既听又看能记住60%,又听又看又写能记住80%。
■ 综合起来算,1/3的时间教师讲,1/3的时间学生做练习,1/3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高考备考从战略上来讲,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战术策略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最后比较的无非是战术思想的贯彻是否彻底,广大师生的意志是否坚强。
希望老师们以强烈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科学有效的备考方法带领考生投入到高考总复习之中,进入备考的新境界:愉快不轻松、量化不后悔、高效不盲目
第二篇:2016高考银川备考培训汇报材料
2016年高考银川备考研讨会汇报材料
会宁三中政治学科组
经历了一天半时间,聆听了来自兰州一中王勤治老师《研究高考考题切实提高效率》的讲座。漫谈高考复习,银川一中杨老师讲的高考备考思路。第二天上午听取了银川一中张校长做的报告。
王老师的讲座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下面我结合9月20日上午王老师的讲座内容分三个方面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一、2015年高考政治试题新动态
1、计算题重现江湖,但难度不大
2、哲学试题难度有所下降,政治试题难度有所增加
3、哲学题有模块限定,但选项没有以此来干扰
4、文化体越来越像哲学,哲学越来越像文化
5、经济语言隐含哲学道理
6、学科综合程度更深,且按等级赋分
二、高考一轮复习八项注意。
1、不能以教辅代替教材
2、不能按教材顺序讲,应该按考点讲
3、要注意教材修改,已删除的内容坚决不讲
4、不能以练代讲或只练不讲
5、不要求学生死背书,要重视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运用
6、考试不能太频繁,要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7、不能只求进度不求质量
8、不能教师主导学生被动
三、如何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选择题丢分的三大原因
1、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不清;观点不准;理论不全
2、逻辑关系搞不清
3、综合素养不够高
做选择题要坚持“三三制”原则
1、分清三种题型:原因依据类、作用意义类、评价判定类。
2、审清三个要素:题干、题支、题眼。
3、遵循三个原则:方向性原则、直接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辅导报告讲得生动有趣,有层次有水平有理论高度,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特别是把高考的题型与教材的结合点找得准,讲得透,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对接下来的高三一轮复习起到很大的帮助,我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把高考的重点难点能简明扼要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争取2016年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9月20日下午听取了银川一中政治组杨老师讲的高考备考思路 复习备考的总体战略 1.从容态度
新课标全国卷总体难度不大,试题较为温和,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沉着冷静备考,特别是高三后期更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庭关系。2.扎实复习
提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按照新课标卷模式加大针对性的训练,注重习惯养成,特别注意解题能力和合理把握做题节奏、速度。3.深入研究
对试卷的考查重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题型特点等做深入细致地分析,找准备考复习方向。
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狠抓基础,注重训练、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培养尖子,分层推进、调适心理,关注非智、面向实战,决战细节。
高三复习总体流程,要结合学生学情合理设置进程。把握高考方向研究新课标卷命题特点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总体评价
从整体上看体现课改理念,试题基本稳定,有所创新,坚持稳中求变的改革方向。坚持了能力立意基点,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特色鲜明,考查重点突出,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突出热点,合理衔接,引领导向。试题材料的选择、情景的营造、问题的设置比较流畅自然,较好地考查了重大时政热点。试题的整体难度适中,没有明显的偏、难、怪题,质朴而平和,是面向全体考生的试卷,不同层次等级的学生都能“有所作为”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这也为命题改革打开了方便之门,命题者仅会以考试大纲为其所拟试题是否超纲作出解释。
第一,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能力是做好题的关键。
首先,政治学科的特点就在于试题一般以材料背景呈现出来,需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地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是科学解题的关键,决定着“答什么”和“如何答”。
其次,设问是研究背景材料的方向和灵魂,是最关键的信息;对背景材料的具体把握,就是要依据设问指明的方向进行;有时,设问本身就可以提供答案要点。
再次,解读政治试题的信息,一要全面,二要准确。
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是形成答案要点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依据试题中获取和解读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出相关知识点,建立起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相关联系。
其次,在调动知识时能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的能力,要比较、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准确、全面确定选用什么知识。
再次,能够调动和运用相关时政语言做答案要点。
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是考试时对解题的具体要求或任务。分数的评判,依据的就是学生提供的答案本身,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直接关系着考生的得分状况。
首先,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其次,能够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与相关学科术语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阐述。
第四,探讨和论证问题能力是高考政治科考试测量的重要能力。
首先要认识到论证问题的能力表现为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与层次性上。
其次,要认识到探究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和论证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品质,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再次,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复习中应注意的细节
一常态化的抓好答题习惯训练,规范答题的基本技巧
知识运用准确化、语言表达术语化、答案结构逻辑化、答题要点序号化、分层答题段落化、卷面整洁清晰化。
二、做好简单功夫,创造骄人战绩
三、教会学生调节心态
他的讲座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性和帮助性,依纲据本,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坚持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也切实提高2016年备考的实效性。
第二天上午听取了银川一中张校长做的报告。主要从管理层面结合银川一中的实际情况讲了几点
(一)高考备考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一个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高考指导思想对高考备考的实效性非常重要。银川一中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
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狠抓基础,注重训练;培养尖子,分层推进;调适心理,关注非智;面向实战,决战细节。
高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需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组织高考的备考。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靠少数人的参与和努力也是不行的,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全体高三教师必需同心协力;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需夯实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高考试题整体上难度下降,基础题的比例升高也要求我们抓好基础。高考中的高分也是在基础扎实的同学中产生的,因此在组织高考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基础。
高考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选拔性考试,考生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应对三年所学的内容,必需要有较强的应试能力。而学生的这种能力必需通过系统有效的训练才能获得。近年来,各重点中学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尖子学生的竞争。社会和媒体也特别关注高考尖子。我们一定要在抓好学生基础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培养尖子学生。教师在组织高考复习时一定先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所制定的复习计划一定要有针对性。对班里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复习策略。只有适合学生的复习才是有效的。
高考的竞争不仅仅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竞争,而是学生全面素质的竞争。其中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考生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调适,课任教师、班主任是学生心理调适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除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外,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也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学生的全面情况,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之全身心地、精神愉悦地投入到高考备考中,(二)高考备考要有运行有效的管理保障体系
常态运行的高考备考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考成绩持续稳定的基础
1、成立由教学副校长牵头,由教务处主导的年级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参与的高考备考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高考备考的宏观管理:制定学校的高考备考计划;安排备考的进程(安排月考、高考研讨会、高考启动、百日冲刺、考前动员等大型会议)协调解决备考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关注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务处在备考中的职责:具体实施备考计划。组织高考启动、百日冲刺、考前动员大会;组织月考和模拟考试;组织4至5次高考研讨会;做好高考备考的资源保障。
3、年级组在备考中的职责:协调高考备考计划的实施;年级教师的管理;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月考结果的汇总、分析与上报。
4、政教处的职责:高三学生的管理;学生的备考鼓动;各项大会的管理;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讲座的组织。
5、教研室的职责:教师复习策略的指导;考试成绩的分析;审核高考复习资料。
6、总务处的职责:保障备考的物质需求;各种大型会议的场地的布置,住校生的宿舍管理。
7、备课组的职责:制定学科复习计划(分几轮复习?选考内容的确定);准备复习资料;组织命制月考试题;组织本学科考试的流水阅卷、成绩统计。
8、高考备考中班主任的职责:本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学习、思想、心理、身体状况的了解与问题解决;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家长勾通协调促进学生复习的有效;协助学校落实备考的各项工作。
(三)高考备考中的几个原则
1、激励性原则
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2、高效率原则
(1)管理高效率。如高考研讨会:主题明确,准备充分。上届高三与本届高三进行交流;分班级进行,班主任召集本班课任教师,解决本班备考中的问题;又如:结合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结束后,分析形势,利用积极效应,防止消极影响。(2)对学生倡导有效复习,不搞疲劳战术
3、和谐性原则
学校要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师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复习,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调动学生,调节气氛。领导切忌层层加压,指手画脚;教师切忌讽刺挖苦,缺少鼓励;家长切忌唠唠叨叨,指责埋怨;学生切忌怨天忧人,情绪波动;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开阔了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自己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促使自己提升分析问题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学科备考教学,更是受益直接,获益颇多。
第三篇:2013年银川高考备考研讨会汇报材料
2013年高考银川备考研讨会汇报材料---英语学科
经历了一天时间,聆听了来自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组长高级教师朱庆林老师的讲座。讲座题目为《因地制宜精心谋划落实到位关注细节---提高2013年备考的实效性》朱老师的讲座分为五个主要部分,一、高考复习的四个阶段;
二、银川一中备考方案;
三、2012年高考试题特点分析与回顾;
四、对2013年高考英语试题命题的展望;
五、2013高考备考复习策略。
下面我结合朱老师的讲座内容分四个方面向大家做如下汇报:
第一,2013高考命题趋势预测:朱老师分析了宁夏自2007年第一届新课程高考以来的考试大纲及试题的变化,认为2013年高考命题趋势为:试题总体方向不会改变,会继续坚持“立足基础、突出语篇和语境、重视考查学生逻辑推理和发散思维能力、强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命题原则。难度预计与去年相当,但会更加突出英语交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能力的考查。
第二,2013年高考英语复习策略:实践证明把高三复习划分为四个阶段是行之有效的。第一阶段是单元同步复习阶段。在复习中要做到将考试大纲的要求同课本结合起来,以“纲”为据,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筑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再以题型为线索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完成由知识记忆向能力运用的成功过渡。这一阶段还要注意指导考生相信老师少走弯路。第二阶段是专项训练阶段。这一阶段应指导考生进行适量的模拟训练,就语法专项和高考题型进行针对性的限时训练。要提高做题的效果,学会思考。首先思考题目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进行题型归类。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比较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阶段这一阶段各种题型集中在试卷上,让学生通过模拟训练促使自身能力的提高,做题速度的加快,心理素质的稳定,这样应试技能将会有较大的改观。第四阶段回归课本,重温基础,查看错题集,查漏补缺。这一阶段是对前三个阶段的回顾和反思,也是大战前的心理调试阶段。在此阶段适度做一些历年真题,和几份模拟热身小卷是很有益处的。
第三,新课改区高考英语不同题型的趋势及对策
1.听力:2013考卷必定包含听力。听力理解部分历年来特点为难度适中,语速较慢。测试仍以考查学生对口头英语进行信息获取、整理、预测、理解、判断等能力为主。内容基本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听力复习策略可总结为:摸清规律,分类练习,及时归纳,答题时不拖泥带水。例如:听力理解题型热点可归类为:事实细节类;时间/数字/计算类题型;推理、判断和归纳类等等。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提问方式。
2.单项选择
新课改区英语知识与词汇的考察难度略低,覆盖面较广,注重基础,突出语境。
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知识和习语等掌握情况,继续保持了综合性和语境化的特征,不再侧重以对话形式反映语境,而是在表述的内容中体现人的情感,主观意志及内心的活动等。单纯考语法知识的题越来越少。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抓学生的基础,用基础题来强化训练,绝对不可纠缠在难题、偏题、怪题上。只要抓住了基础,这部分也就有了保障。
3.完形填空
高考英语的完形填空试题既有对规则、表达法、词语搭配的考查,又有对语篇内容的理解、逻辑的把握,词与情景的关系的考查。从词类上来说,以实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为主,以虚词(连词,冠词,介词)等为辅。以单词填空为主,以词组和短语为辅。应对策略是,首先要选择不同体裁的篇章,重点训练那些上下文清晰、故事情节流畅的篇章。其次,指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最后把握做好完型填空的基本原则,即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瞻前顾后,先易后难,上下连贯,合乎逻辑,复核全文,消除疏漏。
4.阅读理解
高考英语“成败在于阅读”,阅读不但分值高,而且加强阅读为做好完型、听力、写作提供文化背景知识。阅读理解训练应该注重限时阅读训练,讲解应注重归纳提问类型和干扰项。例如传统阅读题目考查的基本还是主旨概括,事实细节,推理判断和词义猜测。干扰项包括扩缩范围,偷换概念,正误并存,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等等。
七选五是新增题型之一,做好这一类题,要先理解全文的意义和结构,然后理解段落的意义和结构,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句与段落的关系。一般说来,文章中空格的地方主要是三类的句子或者段落:一是段落的主题句;二是和段落主题密切相关的细节句;三是段落或句子之间的过渡句/段。
5.短文改错
新课标卷高考英语改错的短文也类似于出自学生的习作,而且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但加大了难度,没有了一行已设横线,让考生在一行范围去找错误,而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改正,没有任何提示哪里会出现错误,这要对语法及整体理解的能力要求更高了。要做好短文改错,就要总结常见错误形式。这里归纳为口诀:动词形,名词数;还要注意形和副;非谓语,细辨别;代词格,细领悟;介词短语常常考;习惯用法要记牢;句子成分多分析;逻辑错误须关注;冠词连词常关注。
6.书面表达
新课改后书面表达值得注意的动向------那就是最大程度地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有话可说.而非追赶时髦话题.复习建议:一定要注重基本句式的掌握和正确运用,在使学生利用简单句式正确表述观点和内容的前提下,适当加入复杂句式,同时注意词语的选用,文章体裁的特点等等。
第四,备考研讨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依纲据本,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标准》对高考英语提出了8级的要求,《考试说明》是根据当时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考试要求和说明。对它们所提出的学科考试内容,“能力要求”和“考查的知识范围”要特别重视,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2、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
狠抓基础的落实,把注意的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强化词汇的积累、培养词汇活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词法、语法,构建知识网络。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除口头体现外还有书面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要注重高考题型强化训练,让学生切实掌握每一种题型,掌握每一种题型的规律性的东西。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科学地讲评试卷,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培养答题技巧、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也能促使教师通过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进一步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4、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效益。
新课程最大的体会就是在实施新课程中老师之间形成的团队精神---即团结合作精神。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也是高考取得成功双赢的法宝。
第四篇:银川企业文化
银川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银川市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事迹简介
公司在劳动关系和谐方面的主要事迹如下:
1、按规定与在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在入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方面较重视,能够保证每位到岗的员工都能按照规定签订合同。
2、《劳动合同》文本规范、内容全面、清楚,拟定及签订合同程序合法: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使用银川市的规范合同文本,内容全面、详细,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合同签订。
3、与工会签订了《女职工专项权
益保护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合同》、《集体合同》,合同内容经过协商而定,且通过职代会审议:各类集体合同的拟定、审议都是按照规定与工会共同完成,并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
4、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司每月为员工足额按时交纳各项保险费用,且严格按照社会保险的比例交纳。
5、有健全的职代会制度:公司在工会成立后,建立职代会制度,由公司和工会配合履行职代会制度。
6、成立了工会组织,并按规定上交工会经费:公司于2014年11月份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成立了银川商城工会联合会,并按照规定的比例按时足额交纳工会经费。
7、遵守《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及相关劳动法规。
8、按照规定提供休息、休假:公司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法定节假日、正常公休。
9、每月按时足额发放员工工资,并按照规定造发加班工资:每月15日足额发放员工工资,在节假日加班的造发相应的加班工资。
10、安全生产工作到位:有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明确的领导分工。
11、重视员工培训,强化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定期举行全员培训及相应岗位培训,为员工报销培训费用。
12、员工对公司劳动关系工作满意度高。
银川盛广汇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银川五条措施整治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企业
2014-09-16
为进一步规范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经营,打击无证生产行为,确保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产品质量,近日,我市质监部门以“质量安全年”活动为契机,集中对辖区内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企
业进行专项整治。此次整治的重点是: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企业是否取得生产许可证,是否使用有合格证的原料,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是否检验合格后出厂。
一是加强监管,落实区域监管责任。由市质监局稽查队指导全市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整治工作,充分发挥12365的作用,加强信息反馈,实行动态跟踪监管,严格落实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质量区域监管责任制。
二是深入企业,提供现场技术服务。组织标准、质检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入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生产企业,免费给企业培训技术骨干,并指导工人按标准组织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控制,改进生产工艺。
三是引导企业,改进落后生产条件。对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落后但还想努力搞好生产的企业,引导其抓紧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四是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
为。对质量意识强,生产技术条件齐全,质量稳定无证的生产企业,督促其尽快办证;对质量管理不完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帮助其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对无证生产和个别为牟取暴利故意偷工减料,生产不合格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目前,已查处无证生产企业11家,查扣各种不同规格型号钢筋混凝土排水管1022根,涉案货值金额50万余元。
五是加强律宣传,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与生产企业签订质量承诺书,提高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杜绝无证生产。
企业文化,文化企业
文化,一个广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而文化的定义又有上百种,包括:社会、历史、人文、传统、生活、艺术等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通
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何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日益进步的社会需要跟上时代潮流的新时代文化含义,当然企业也不甘落后,一大批企业文化展露出来。出现了更多新颖的文化形式。企业文化的种类有四大类,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个别事例举例:阿里巴巴的“家庭文化”,此企业文化以使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时感受到家庭氛围为目的的企业文化,与一般企业不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注重自由,随性。再有,海尔“品质”文化:由海尔老总亲自创造的企业文化,以产品质量的保证作为稳固的企业文化,曾
一度获得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还有品牌企业文化,如沃尔沃汽车品牌,大多数人一想到沃尔沃就会立马想到其安全可靠的特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大作用。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它包括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等企业“硬”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行动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企
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生产经营理念、管理作风、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构成企业的“软文化”。
何为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管理学院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提供相应条件,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能够攻读相关学科专业的双学位和双专业。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建设法规、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建筑结构经济学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等。
专业和文化的交融,如何进行?作为浙江学院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管理专
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有所了解,在校的这段学习时间我们的学习重点在建筑工程试图,力学研究以及建筑法规
等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学习,而在大三初期我们的学习重点会从学习方面转向实际实践的方面发展。而我们的毕业生大多以公司项目经理为奋斗目标进行努力,一般实际工作5年左右即有升职机会。个人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大力发扬“管”和“理”的重大理念,“管”即管制企业内部的工作,员工,文化内涵。而“理”则为理解深层次的企业思想和发展道路。一般以精神文化为主,旨在带动企业的成员共同努力。用价值观引导员工,自觉把实现企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和企业间产生价值观的认同和感情共鸣,使员工行为的自我功效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这可称之为“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更具有持久性、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第二,激发与奖励,激励是一种
精神力量或状态。它可以调动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来自企业文化提供的精神激励,却是持久的、强大的。
企业文化,文化企业。拥有自身“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发展方向,发展前途,发展情况等方面会取得很大的进步。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会使得企业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银川三弦世界穆斯林高尔夫球会,国际文化交流城
阿拉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不但追求崇高理想,坚守坚定的理念,同时也充满包容性,彰显出开放的胸怀。我国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通过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将我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发明带到欧洲国家,同时也将伊斯兰教和天文、医学、数学等知识传播到我国,促进世界文化的大融合。阿拉伯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对世界数学快速发展起到
关键作用。另外他们学会我国造纸术,在794年建立造纸作坊,并将这项技术引向欧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最近几年,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交流内容更加广泛,促进两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穆斯林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穆斯林城的建设,两种文化的融合和发展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2014年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三弦宁夏世界穆斯林城破土动工,这是三弦集团投资开发的集文化、旅游、置业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地址在宁夏银川市,据机场和市区均为15公里,是宁夏自治区重点项目。世界穆斯林城由两期组成,全部工程计划八年完成,预计总投资超过230亿元。建成后的穆斯林城拥有世界独有的阿拉伯水城、阿拉伯文化小镇、阿拉伯主体乐园、中阿友谊广场以及全球穆斯林文化体验区、主题酒店群等,这是三弦集团走向国际舞台,联系阿拉伯国家的重要举措。世界穆斯林城是国
家支持的旅游文化产业,也是宁夏向西发展的首发项目,它的建立和建成获得宁夏自治区区委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在不远的将来,这里还将是中阿博览会会址。
世界穆斯林城以“中阿之门,宁夏客厅”为项目定位,未来会成为宁夏黄河开发样板区、中阿合作实验区,以深厚的穆斯林文化为主体,融合世界伊斯兰文化,以及相关的国际文化、乡土文化、民族文化,项目将成为全球多样文化的示范区。穆斯林城项目以宁夏为立足点,面向世界,展现出我国文化崛起、经济强盛的大国风采。
银川三弦世界穆斯林高尔夫球会由中阿友谊广场、中阿之门国际休闲会议中心、穆斯林风情小镇、世界穆斯林城运动公园、“一千零一夜”文化广场、三弦度假宾馆、“梦幻之光”演艺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国际养生养老社区等30个子项目组成。项目完成后,将可作为中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文化演
出、文化沙龙的场所,成为全面推动宁夏对外交流的一个新窗口,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宁夏独特的回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推动宁夏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扩大宁夏与穆斯林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成为中阿国际合作实验区、宁夏黄河金岸战略开发样板区、国家级多元文化旅游示范区、大银川中央文化休闲区、全球穆斯林休闲度假目的地。项目投入运营后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将有利于带动银川地区经济发展。
诚在银川
诚信乃做人之本,诚信乃做事之根,诚信乃社会之首。---------题记
诚实守信不是做给被人看的,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失去诚信的人无法立足于社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不胜数的诚信的人有如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银川素来有“文明县城”
之美名,作为银川的市民更应该诚实守信。社会需要诚实守信的好公民,我们每个人更应该以诚信为做人之本。
我是一名中学生,正值美好年华,正是学习优秀品质的时候,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更应该诚实守信。假期在银川的姐姐家看到了这样一幕,让我更深刻体会了诚信的伟大。那天清晨来到姐姐家,找姐姐询问一道题,恰巧姨妈在训斥弟弟,我凑到姐姐跟前问这是怎么回事。姐姐说,弟弟因为撒谎说作业已经写完出去玩,被姨妈发现了。姨妈抚摸着弟弟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妈妈很心痛,你今天做了一件令人羞耻的事。一个人诚实的品质很重要,缺乏诚信是要付出代价的,是会受到惩罚的。你今天说了一次谎,如果今后还想让妈妈信任你,你会比以前难很多很多??”后来,姨妈又送给弟弟一本书,里面记载了很多诚信的故事。从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为本何也”到“曾子杀猪”,一个个诚信的楷模令人感动。从“狼来了”到“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又诉说了太多失去诚信的可怕。看着看着,弟弟禁不住泪流满面,扑进姨妈的怀里,哭着说:“妈妈,我再也不讲谎话了。”
看着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不也常常撒个小慌,既欺骗了母亲,又在一步步毁自己。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做到诚实守信,一个人要诚信的对待别人,对待自己。诚实守信总是对的,生活在银川的姐姐一家,姨妈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也教育姐姐和弟弟对待事情需要认真,更要诚信。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如果人无诚信,则更无法让他去做别的大事,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任务诚信更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成就,诚信是一种美德。银川正是有这些诚实守信的人,才使得“文明县城”的美名一直属于他们。
诚信犹如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以自己朴素而又整洁的面容,向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可就是这样一潭清澈幽静的湖水,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完美。作为中学生我更应该诚信,为自己添一份色彩。再次踏上征程的时候,携诚信上路吧,让我们这一路始终与诚信同行
让我们携手共创诚信银川!诚信从你我做起!诚信从现在做起!
第五篇:参加2014宁夏银川高考研讨会的总结材料
参加2014宁夏银川高考研讨会的总结材料
2014年3月1日,我们一行10人赴往银川参加高考研讨会,我参加是地理科的培训,主讲老师是银川一中的一线老师张雯。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将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高考命题方向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2013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地理试题特点
1.关注命题人的关注点:了解出题人的总体想法:理解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对课改进行引领。
具体表现在:①注重评价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品质;②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③注重考查学习方法与过程;④注重考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⑤注重考查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地理认识,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2)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
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在试题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重大问题;②试卷布局安排首先考虑重点内容的排位,设定考查重点和层次要求,拓宽考查空间;③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答案;④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陌生之中考查熟悉,体现学科自身价值;⑤读题时间多、想题时间多,做题时间少,重在考查思维能力;⑥入门宽,路子多;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⑦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
(3)试卷分析
a.考查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点
联系当前时政热点:日本地震,汽车工业,不同国家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小水库建造与设计,青藏铁路建设,产业联系,工业区位,农业生产等。题目密切联系了生产、生活实际。更好地、更大尺度地突出新课标的新理念。
近两年试题中较难的“地球运动规律” 考查难度减少,已连续四年未出现。b.考查重点依然以能力立意为主
追求“能力立意”,以能力测试为主向,既体现基础性,也注意体现多样选择性,注重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考察的形式:
稳定:图领天下,学科特色浓厚。
变化:①无图考题,材料呈现,学科特色鲜明;②等值线依然为高频考点;③景观图成为信息呈现的亮点;④图像信息简明化。
e.考察方向:
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对生活有用地理的应用,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用“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来体现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突破现行的多版本教材的限制,求得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三、2014年备考策略
1.注重地理主线知识的复习浴归纳。如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和人文地理六大区位理论(人口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的区位、商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