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现代体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涉及教学模式、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忽视体育教学工作。还有的学校将体育课视为“替补”课程,时常占用体育课的上课时间,经常用文化课来取代体育课,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投入的人力、财力支持也不足,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这些都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体育教师素质不高。很多学校不仅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的现象,就连体育教师的素质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资金引进优秀体育教师,导致体育教师素质不高。还有的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创新意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3.忽视学生差异。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特点各不相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大都以班级为教学单位,而且体育教学往往注重整体性的教学,而忽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而且很少考虑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只是进行统一的体育教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体育创新教育策略
1.提高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体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总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一定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教学的人力投入、财力投入,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学校还要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杜绝文化课占用体育课时间的现象,保障体育课的正常上课时间,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要采取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首先,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体育教师树立创新意识,让体育教师明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创新理论教育。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体育教师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来。
3.针对学生个性,开展分层教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切实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等,针对学生的身体差异、性别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对女同学和水平较差的同学要求可以松一些,而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技术要求可以高一些,针对不同的同学,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坚韧毅力。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76-02
新课改提出教育要侧重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科,但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极为鲜明的自身特性。体育学科能提供更自由开阔的活动学习环境,以及充分观察实践的表现机会给学生,这种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特性,对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也必须不断创新改进,才能更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师生互动环节
学生无限潜能的激发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体育课其本身属于随意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解完体育基础知识,示范完标准的体育动作,便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或是自由活动,这种松散被动的教学氛围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因此,师生相互努力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特别是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要求,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总结经验,多留给学生互相示范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以便学生在这种师生平等的氛围内学好学会。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师生的关系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学生在和教师进行交流时,才能放心大胆进而畅所欲言,并更好更快的吸收接纳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尤其是初中的体育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变化,针对学生当前发展情况,制定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总之,在师生关系互等交流更频繁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提高效率,且对教师的查漏补缺有很大促进作用,可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和课堂内容及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整,有助于提高自身课堂和学生学习质量。
2.兴趣教学
学生最好的教师便是兴趣,兴趣往往能强化并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当学生表现出对体育学习有浓郁的兴趣时,其投入程度和热情才更高涨,不会将学习视为负担,并且兴趣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跨栏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不必先做示范和说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跨过栏架就行,不过这些方法要看谁的更好更科学。因未受专业指导,学生有的单脚或双脚同时跳过去,跨过去、绕过去或是爬过去,各式各样的形式都有,虽然动作不规范但学生都对跨栏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跃跃欲试。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发散和联想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总结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就是创新教育,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创新教育,尤其是在体育教育中,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能让学生既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圣晃.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8):153.
第三篇: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河北省邯郸市职教中心 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创新教育;自主性教学;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325-0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现在教学不但要创新,更要有效,上一节有效率的课,是任何一门学科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而有效课堂,不单要让学生有效率的学习,更要让学生进入一种学习中的状态。引发学生今后更多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的有效性,笔者有以下观点: 注重智力的开发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多样化的教学
2.1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要如何做到这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培养学生对体育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3)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4)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和造就21世纪高质量的新一代,要求我们对体育教学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身体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学生具有 “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体、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品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第四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庆阳小体2班 刘建龙
创新精神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必须把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他具有鲜明的特性,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这对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增进和道德的养成,而且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那么如何在具体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
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才能感召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加强知识的学习苦练内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有丰富知识而且富有个性和创造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循规蹈矩、步人后尘、不研究学生创新机理的教师,不可能去超越常规教学模式,更不可能大胆、独特新颖地创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 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创新,教师首先自身先要实现创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才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竞赛的作用,以及激励机制,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在学生进行100米速度练习时,可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将速度水平相接近的同学分成一组,进行100米比赛练习。这样就调动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练习时,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竞争十分激烈,在完成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增强每个同学的竞争意识,下课后很多学生还意犹尽。
三、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力求个性化。
体育活动中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地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个性特征的不同,他们的体育学习抱负水平也是不一定的。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成就水平的特点,帮助抱负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实际的、动作复杂而成功率高的中等难度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在不断成功中加强体育学习动机。千万不要让他们好高骛远,一旦目标远离实际而在体育学习中受到重大挫折,就常会削弱体育学习动机,以至一蹶不振。对于抱负水平低的学生,一种情况是为他们选择较低难度的动作,因为这类动作他们确信能够完成,然而这种目标往往不能激发起奋发向上的学习动机。另一种情况是为他们选择高难度动作,远离他们的实际,使他们根本不可能达到,也不可能产生奋进的体育学习动机。因而一定要选择适合他们实际的、由易到难的学习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从而能形成积极进取的体育学习动机。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要自尊、自信、自强,相信自己通过不断追求,一定能使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达到最满意的程度。四 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时代在不断地变迁,课程改革在不断地发展,我们要紧随时代和课改的脉搏,不断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新。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在新
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主张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使学生从“让我学”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为激发、引导、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塑造、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他们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进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第五篇: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渗透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渗透
传统上认为体育教学与礼仪教育无关,但事实上体育本身是与对手、裁判、教练员、拉拉队、观众、队友等在竞争与合作中完成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是培养高素质体育参与者、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学校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内容本身繁多,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的礼仪教育涵盖与体育比赛和活动相关的方方面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包括观赛者)应有的服饰、语言、行为举止以及礼貌礼节等规范;在体育仪式上的一些礼仪活动如开闭幕式、颁奖仪式、火炬接力与点火仪式等;各类体育标志。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内容应包含体育礼仪基本理论、个人形象礼仪、观赛礼仪。其中的基本理论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不适合室外教学时进行。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根本上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礼仪的重要性以及体育礼仪不仅仅用在体育活动中,而是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礼仪表现。系统理论知识能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学生都懂得“礼仪”的含义,但未必懂得体育中存在哪些礼仪,以及体育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因此在礼仪教育中,重点阐述礼仪的社会性与个人性。
由于体育活动中不同时刻学生会扮演不同角色,如篮球比赛中,有的当拉拉队员,有的当裁判,还有场上队员、计时员、记分员等等。显然不同角色的体育参与者在礼仪上可能有一定的不同,如场上双边队员和裁判的礼貌沟通属于正常现象,但观众对裁判判罚的起哄显然就超越的有道德礼仪的范畴。作为观众大声呼喊有助于鼓舞士气,但模仿裁判吹口哨则只会扰乱比赛者的心态。因此个人形象礼仪教学中需要结合不同的角色来对他们的仪容、仪表、仪态进行讲解。例如:“运动会礼仪”主要是让学生明了运动会中各种规范,如入场、饮料管制、服装、鼓掌节奏、肃静起立时间、闪光灯与手机的使用、赛场卫生、禁止吸烟、尊敬国旗等。课程时间有限,可以结合最常见的几个角色如观赛者、队员、裁判等应掌握的礼仪进行分析。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礼仪教育的作用
人是社会性动物且深受环境影响,因此对人的礼仪教育应不局限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局限于父母的教导、不局限于中学的思想道德课程等。体育课程同样可以成为学生礼仪教育的平台。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以下作用:
(1)塑造良好的学生个人形象。一个人的形象既有外在表现出来的服饰、长相、行为和言谈举止,也有内在的人品、气质、修养、格调等,毫无疑问外在作用的体现是以内在的素质为基础的。对中学生而言,他们被誉为国家发展的希望,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少年群体。但成长在独生子女环境里、深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初中生群体在个人修养和品质上又受到很多负面影响,如考试作弊、不努力学习、生活作风散漫、自私刚愎等。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场合发泄情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服饰穿戴与言谈举止方法,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与沟通能力,在体育规则下学会自我约束、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奋斗,又得体言谈与整洁大方仪表的学生形象。
(2)培养学生的体育观赛修养。球迷的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但当前很多体育观赛中却表现出了多种不雅现象,如篮球赛上球迷用矿泉水袭击球员与教练、网球赛事中的口哨与手机彩铃声,还有体育场入场时的混乱、乱丢垃圾、对球员进行不道德的辱骂等,都反映了当前体育观赛者文明礼仪的欠缺。由于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体育观赛的爱好者,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各种礼仪渗透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掌握体育观赛的常识性礼仪,对现场不文明的礼仪进行引导、批评指正,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礼仪实。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校体育教育不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而在于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如体育舞蹈教学渗透礼仪教育,学生的仪态仪表与言行举止能按教师规范执行,就能将体育舞蹈美真正的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舞蹈。又如涉及到篮球裁判的教学,就要让学生明白对裁判的仪态仪表、手势、交流方式等的要求。学生在深刻领会这些具体要求之后,就会让这些体育知识深入头脑,做到学有所得。
综上所述,实施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将素质教育贯彻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