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宿松实验小学:杨文娟
自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课题在我校落户以来,“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了我校的热名词。我们知道,传统教学过程一般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与实践来完成,然而翻转课堂上这种教学形式发生颠覆,在各种技术的辅助下,知识的传授在课后完成,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协助和同学的协作共同完成。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前要为新课教学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根据自学任务单的引导,观看视频,完成相关练习。这种短小精悍,又很好指导教学的视频资源我们称之为“微课”。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时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样,从大小上来说,其资源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二)、教学内容少而集中。相对于宽泛的传统课堂而言,微课问题聚焦,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突出教学知识中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教学内容更加精简。
(三)、资源构成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虽只选取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但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后反思、学生反馈等,教学视频有导入、重点、难点、作业等,与传统课堂一样,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弄清什么是微课后,我们要学会制作微课,如何制作一节数学微课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微课。小学数学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没必要做成微课。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大致可总结如下:
(1)、讲述性较强的知识点,像概念、定理定律等。如《认识时间》、《角的初步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乘法》、《认识成数》等,这些讲述性较强的知识,我们借助PPT、图片、视频等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的效果好多了。
(2)、方法过程的演示。如《平移与旋转》、《三角形内角和》、《圆的面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这些直观操作较麻烦或课堂上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的内容,通过PPT的动画演示,将其方法过程进行讲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听和看,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实践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有关知识的内容及其缘由。
(3)、针对知识难点、易错点的讲解。如,教学生认识时间时,对于下面类型的时间,如7:50、9:55,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怎样读取这样类型的时间。再如,在学完圆柱的侧面积与圆柱的体积后,由于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很相似,有些同学喜欢用错,于是我就这专门制作了一节微课来着重区别这两个公式,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出错率大大降低了。
其次,制作微课前,教师需准地把握教学内容包含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知识点去推进,那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那些层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推进。
再次,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与自学报告单,课后作业,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教学形式既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又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发挥学习主动性,建构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微课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哪里不会点哪里,这一处没明白,按暂停;知识点忘记了,重新看;课堂上惧发言,课后学,学生们再也不用担心跟不上课堂的脚步了!”这是学生、家长对微课这一“新事物”的一片赞声。我们知道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有些知识点讲得比较快,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学得不够深入,影响对知识的掌握;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有问题不敢或者不好意思举手提问,这样慢慢就出现理解差异。微课往往就课堂上某一个知识点或是难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家看视频自学,不懂的地方反复学,听得更懂,更有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在家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听讲,学会记笔记,学会通过听,自己辨别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笔记的整理,进一步梳理个人接受到的知识。在微课的学习中,老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问题进行搜集,然后就学生反馈的难点、疑点问题,再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好地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孩子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习,主动去学。
二、微课有利于学生问难解疑,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微课,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预习。学生经过预习后再去听讲,上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没有预习的要强。有时预习的过程中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学生会盼望着上课时能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较强了。微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微课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使学生更有效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分清知识重、难点,同时也可预先理解部分知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特别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再也不用害怕上课听不懂了。
微课还可以巩固复习。课堂听讲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有这里或那里的知识漏听或没有听懂。由于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这些问题老师很难课后一一答疑,而微课就可以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由于个体的接受能力有差异,而微课可以重复播放,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就可以多次观看。课后去听微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去寻找更多的拓展内容,从而能有效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三、微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的制作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教学技能上的升华。微课是针对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制作而成的教学精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的呈现,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的使用进行更加合理的整合,这种知识技能的融合就是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能力和对知识点把握的能力提高的过程。如在设计“自行车里的数学”微课时,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用微课这种技能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内化?与此同时,还要学会PPT、录屏、截屏等信息技术技能。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语言的表述与掌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能否将教学重难点表述清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对微课视频的接受情况进行微课的再调整、再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收获的是任何培训都不能给予的智慧和实践经历。
四、丰富微课资源,为教学参考、交流搭建平台。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便于保存、利于传播等优越条件深得许多教师的喜爱,虽然制作一节好的微课不容易,但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下,优秀的微课作品也势必会越来越多。广大教师若都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教师交流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这样既可以丰富微课的资源储备,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技巧以至微课质量。微课教学资源库的逐步完善必将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微课有如此多的优点,在微课的使用中我们还是存在许多困惑的,如:微课使用的需要得到技术平台的支持,这就要求学生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平板等移动数码产品,都能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这在我们县级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有许多学生的家里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教师采用大量的微课进行教学,就会有失教育公平。其次,微课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而不至于以此为借口沉迷于网络,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亟待找到最佳方案。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产物,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学校信息化教学中发挥其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孙艺
【摘 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微课虽好,仍然需要教师合理调控。从微课的制作、学生微课使用的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对教师应如何调控进行了小结。随着翻转课堂、新概念的普及和中国微课大赛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也反复尝试运用微课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对微课的教学运用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微课开辟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百度百科对“微课”的解释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随着数码产品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1.教育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微课应用提供了便利
所在的地区为例,近年来,所有学校全部建有校园网,实现宽带接入县教育城域网,大部分学校完成了宽带网络“班班通”建设,教室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加之各种在线录屏软件界面亲切、操作简易,使教师自己录制微课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2.结合学校学生现状让微课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所在学校,生源状况比较复杂,学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等差别很大,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传统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很难兼顾班级的全体学生。另外,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的框框,打通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其鲜明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特点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给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让“教学活动顾及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成为可能。
3.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让微课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时,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微课也让数学教师的因材施教得到真正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然而,单靠课堂40分钟,面向数十名学生,教师要想开展好分层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了微课,就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播放次数,使教师的授课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转化学困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微课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内容把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料与数学趣题等制作成微课,丰富课堂学习的素材,让优秀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铃人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呢?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相加减行不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课前制作了一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算法和算理。
2.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路人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材以及观看微课《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里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画三角形的高,仅仅局限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学生还是不会画,甚至可能画错。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后,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研究。在自己尝试解决、交流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课后使用——让微课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漫溯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公顷和平方千米》后,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面积》。首先出示问题:如何知道我们国家某个省或某个市的面积,如江苏省的面积、连云港市的面积等。接着进行实际讲解、操作,使学生知道具体的方法。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
一是借助优质资源,让名师“帮我”教学。教师课前对网络共享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甄别,选择优秀微课“为我所用”。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观看,让普通学校、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得到全国各地名师的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短缺的难题。
二是分享微课资源,让学生“择师”学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于同一内容,也往往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微课在学校公共资源平台实现共享,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教师的微课进行学习,博采众长,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将会大大提高。
微课为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了新要求
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微课也仅仅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1.制作微课要精练、美观、实用
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录制微课之前,准确把握教材,全面分析班级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迅速达成教学目标。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一节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美观就是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字号、颜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合理搭配,错落有致,录制时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实用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微课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重难点,更要关注本班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制作的微课要能适合自己的学生。
2.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
使用微课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师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一是要及时提醒,及时检查、督促,让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指导学生选择观看合适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在通过观看微课解决自身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选择合适内容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家校沟通,让教师和家长合力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四是要加强师生的即时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指导作用。
3.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师生无实际的互动,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第三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定县城关镇第四小学
潘光明
【摘 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微课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的作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微课提供了借鉴。但微课虽好,仍然需要教师合理调控。本文从微课的制作、学生微课使用的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对教师应如何调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应用
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和微课大赛活动的开展,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一、微课开辟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百度百科对“微课”的解释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农村,随着数码产品和宽带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1.教育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为微课应用提供了便利
近年来,县域内所有学校全部建有校园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的大众化和网络资费的降低,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了在家利用宽带上网的条件。加之各种在线录屏软件界面亲切、操作简易,使教师自己录制微课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微课的录制、传播和使用。
2.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让微课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数学以其思维的抽象性、理论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而区别于任意一门学科。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运用微课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一项活动,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时,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微课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以课堂为中心,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发挥微课的不同作用,让课内、课外学习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数学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1.课前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解惑者
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初次学习新知识,他们肯定会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疑问,也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哪些是学习的重点。此时的微课,主要是答疑解惑,为学生学习新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扫清障碍。例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可能会对“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不理解,他们会想:为什么只把分子相加减呢?为什么分母不变?分母相加减行不行吗?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课前制作一节“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预习时,就将错误的想法消灭于萌芽状态,并借助微课正确理解算法和算理。2.课中使用——让微课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者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互相讨论、解决课前自学中未能理解的问题,还要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高》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材以及观看微课《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及画法》,基本掌握了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里的基本技能,也就是画三角形的高,仅仅局限于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和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而对于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学生还是不会画,甚至可能画错。因此,当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后,笔者让全班学生一起研究。在自己尝试解决、交流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将微课视频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课后使用——让微课引领数学学习向深处漫溯
课后使用的微课必须有一定的深化、升华,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深刻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在深刻性、灵活性、创新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培养。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公顷和平方千米》后,教师可以围绕大面积的测量制作一个微课。首先出示问题:如何知道我们国家某个省或某个市的面积,如贵州省的面积、安顺市市的面积等。接着进行实际讲解、操作,使学生知道具体的方法。最后给学生留下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随着微课资源的不断丰富,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
一是借助优质资源,让名师“帮我”教学。教师课前对网络共享的微课资源进行筛选、甄别,选择优秀微课“为我所用”。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观看,让普通学校、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得到全国各地名师的指导,有效解决了农村学校优质师资短缺的难题。
二是分享微课资源,让学生“择师”学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对于同一内容,也往往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微课在学校公共资源平台实现共享,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教师的微课进行学习,博采众长,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将会大大提高。
三、微课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自然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微课也仅仅是有别于传统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如何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1.制作微课要精练、美观、实用
精练就是要求教师在录制微课之前,准确把握教材,全面分析班级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迅速达成教学目标。微课中的讲解要通俗易懂、语言简洁。一节微课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美观就是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字号、颜色、图片、声音、动画等合理搭配,错落有致,录制时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实用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微课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重难点,更要关注本班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等,制作的微课要能适合自己的学生。2.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
使用微课学习有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师生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使用微课的习惯和能力。一是要及时提醒,及时检查、督促,让学生逐步形成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指导学生选择观看合适的微课内容,让学生在通过观看微课解决自身学习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选择合适内容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家校沟通,让教师和家长合力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四是要加强师生的即时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指导作用。
3.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适应性设计
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更多的是预设,师生无实际的互动,课堂上则应更加注重生成,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微课把部分教学活动由学校搬到了家庭,同时也把相关的巩固与拓展由校外移到了校内。这些都是微课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科学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合理应用微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微课”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一个新事物,微课直观、高效,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通过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对微课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并对此展开了探讨。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时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样,从大小上来说,其资源容量相对较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
(二)、教学内容少而集中。相对于宽泛的传统课堂而言,微课问题聚焦,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突出教学知识中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教学内容更加精简。
(三)、资源构成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虽只选取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但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后反思、学生反馈等,教学视频有导入、重点、难点、作业等,与传统课堂一样,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弄清什么是微课后,我们要学会制作微课,如何制作一节数学微课呢?
首先,我们要考虑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微课。小学数学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没必要做成微课。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大致可总结如下:
(1)、讲述性较强的知识点,像概念、定理定律等。如《认识时间》、《角的初步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乘法》、《认识成数》等,这些讲述性较强的知识,我们借助PPT、图片、视频等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的效果好多了。
(2)、方法过程的演示。如《平移与旋转》、《三角形内角和》、《圆的面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这些直观操作较麻烦或课堂上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的内容,通过PPT的动画演示,将其方法过程进行讲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听和看,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实践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有关知识的内容及其缘由。
(3)、针对知识难点、易错点的讲解。如,教学生认识时间时,对于下面类型的时间,如7:50、9:55,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怎样读取这样类型的时间。再如,在学完圆柱的侧面积与圆柱的体积后,由于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很相似,有些同学喜欢用错,于是我就这专门制作了一节微课来着重区别这两个公式,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出错率大大降低了。
其次,制作微课前,教师需准地把握教学内容包含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知识点去推进,那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那些层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推进。
再次,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与自学报告单,课后作业,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教学形式既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又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发挥学习主动性,建构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微课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
“哪里不会点哪里,这一处没明白,按暂停;知识点忘记了,重新看;课堂上惧发言,课后学,学生们再也不用担心跟不上课堂的脚步了!”这是学生、家长对微课这一“新事物”的一片赞声。我们知道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有些知识点讲得比较快,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学得不够深入,影响对知识的掌握;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有问题不敢或者不好意思举手提问,这样慢慢就出现理解差异。微课往往就课堂上某一个知识点或是难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家看视频自学,不懂的地方反复学,听得更懂,更有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在家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听讲,学会记笔记,学会通过听,自己辨别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笔记的整理,进一步梳理个人接受到的知识。在微课的学习中,老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问题进行搜集,然后就学生反馈的难点、疑点问题,再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框框,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课程,在课堂上回顾和进行课堂活动,教师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好地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孩子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习,主动去学。
二、微课有利于学生问难解疑,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微课,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预习。学生经过预习后再去听讲,上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往往比没有预习的要强。有时预习的过程中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学生会盼望着上课时能得到解决,这样,听课时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自然就比较强了。微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微课和课本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使学生更有效预先了解知识内容与线索,分清知识重、难点,同时也可预先理解部分知识,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听课的质量,特别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再也不用害怕上课听不懂了。
微课还可以巩固复习。课堂听讲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总有一部分的学生有这里或那里的知识漏听或没有听懂。由于时间以及精力的限制,这些问题老师很难课后一一答疑,而微课就可以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由于个体的接受能力有差异,而微课可以重复播放,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就可以多次观看。课后去听微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去寻找更多的拓展内容,从而能有效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三、微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的制作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更是教学技能上的升华。微课是针对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制作而成的教学精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的呈现,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的使用进行更加合理的整合,这种知识技能的融合就是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能力和对知识点把握的能力提高的过程。如在设计“自行车里的数学”微课时,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难点在哪里?如何用微课这种技能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内化?与此同时,还要学会PPT、录屏、截屏等信息技术技能。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语言的表述与掌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能否将教学重难点表述清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对微课视频的接受情况进行微课的再调整、再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收获的是任何培训都不能给予的智慧和实践经历。
四、丰富微课资源,为教学参考、交流搭建平台。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便于保存、利于传播等优越条件深得许多教师的喜爱,虽然制作一节好的微课不容易,但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下,优秀的微课作品也势必会越来越多。广大教师若都将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教师交流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这样既可以丰富微课的资源储备,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技巧以至微课质量。微课教学资源库的逐步完善必将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微课有如此多的优点,在微课的使用中我们还是存在许多困惑的,如:微课使用的需要得到技术平台的支持,这就要求学生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平板等移动数码产品,都能在线观看教学视频,这在我们县级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有许多学生的家里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教师采用大量的微课进行教学,就会有失教育公平。其次,微课教学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而不至于以此为借口沉迷于网络,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亟待找到最佳方案。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产物,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学校信息化教学中发挥其的重要作用。
第五篇: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我校在“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微课、前测、后测、练习题”等元素,初步建立翻转课堂的模式。在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对什么内容适合制作微课、如何制作微课、如何设计与微课配合使用的自学报告单以及实现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自学报告单,学习模式
翻转课堂是面向未来的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是新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载体。其操作可以理解为:在家里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巩固、考核与提升。这与我校“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以及操作过程大体相似(见表1)。
所不同的是,模式中“个人先学”的部分由原来学生阅读教材、做纸上的练习变成学习教师制作的微课等;而在课堂中的学习模式部分,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总结提升也可以成为翻转课堂的一种模式。因此,在该模式的支撑下,加上“微课、前测、后测”等元素,我们探索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基本程序:微课+“自学报告单”——“自学报告单”的批改(前测)——小组交流——小组汇报——难点突破——教师点拨、落实教学目标——分层练习,适度拓展——小结(后测)。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思考了下列问题。
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做微课
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数学是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许多内容可以通过学生的迁移与类比、猜想与验证、交流与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做成微课。如三年级上学期《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当学生掌握了笔算有余数除法后,教材第55页例四“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讲已没有难度,就没有做成微课的必要了。我们将适合制作成微课的内容总结如下。
1.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
主要指概念性、定理定律等知识点。例如,二年级上学期《认识时间》,教师在微课中为了让学生得到1小时=60分钟的结论,要求学生先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观察出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算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动手拨指针,让分针转一圈,观察时针的变化。通过微课的层层引导,学生在观察、动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这样比学生自己看书达到的效果更好。
二年级上学期《角的初步认识》中关于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结合一个角的图形,动态显示组成这个角的各部分的同时,讲述“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直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作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把这样的知识点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讲不仅能看到文字,还能听到声音,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的效果要好。
2.针对作业格式、书写要求以及知识拓展
到了小学三年级,数学书面作业会比一二年级多,教师一般在开学初会对全班学生讲一次作业书写和答题的要求,但是这些要求较多,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把全部要求都记下来,这时教师不仅可以将作业要求在微课中讲给学生听,还能配上正确的作业图片示例给学生看。有了这样的微课,孩子还可以在家多看几遍,效果比教师一遍遍地重复讲要好。另外,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例如,将格式要求分为练习本、练习册、试卷的格式要求,分别制作三个微课),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
若针对某一类难题的讲解,如计算图1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在微课中动态演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转化方法,最后将问题转化为求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3.针对知识难点的讲解
例如,教二年级学生认识时间时,对于下面类型的时间,如8:
55、11:50,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怎样读取这样类型的时间。再如,与乘法有关的解决问题中涉及线段图的画法,许多学生也遇到了困难,那么就可以专门做一个微课,讲解从实物图如何逐步转换成线段图的画法。知识难点在每个单元都有,甚至每一堂课都有,教师要注意收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4.方法与过程的演示
这类微课适用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如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量角、测量长度等。以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为例,我们可以通过PPT的动画演示将测量的方法进行讲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现给学生听和看。如果用摄像工具将教师亲手拿着量角器测量角的全过程录下来给学生看,则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在实际操作中怎样使用量角器。它不仅更直观,而且工作量比制作PPT并自定义动画的工作量要少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课视频中应配上操作步骤的文字说明。
如何设计微课
1.制作微课时,教师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包含了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层次去推进,哪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哪些层次要在课堂学习中推进。
在我校侯咏娴教师的《画垂线》这节翻转课堂中,教学内容包含三个知识点,分别是: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针对教学内容,侯教师首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分别制作了三个短小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微课1——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微课3——点到直线间的距离。为了凸显正确的作图方法,微课中呈现了一些作图的错例。对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垂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微课中由一个小故事引入,通过动画演示证明出几条线段中垂直线段就是最短的,并说明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表示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对于这三个知识点的辨析、垂直线段性质的运用则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主要辨析以下两点:过直线上一点和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步骤中的细微区别;垂线和垂直线段的区别。只有辨析清楚,学生在运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不会出错。
2.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该与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图2为侯教师《画垂线》一节中的微课、自学报告单、课堂教学设计目标实施和达成结构图。
图2很好地反映了微课、自学报告单与课堂教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翻转课堂的统一关系。
如何设计微课的自学报告单
在制作微课时,我们希望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同时能针对非概念性的知识点动脑思考,而不是靠教师完全讲解出来,学生被动接受。结合我校数学“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我们目前在设计微课的同时,也配套设计出与微课内容紧密结合的自学报告单。期望通过这份自学报告单,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学完微课后的学习效果或者遇到的问题,自学报告单有时候可以在课堂上以“前测”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们在设计自学报告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微课与自学报告单相一致
自学报告单主要用于反馈学生是否看了微课,对微课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只有教师在看到“自学报告单”或“前测”的反馈时,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做到“以学定教”。反馈结果可以通过师生共用网络平台或者“电子书包”技术方便快捷地得到。所以,“自学报告单”的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须与微课内容保持一致。
在侯老师的《画垂线》这节翻转课堂中,针对微课1,自学报告单中设计了4个作图题,4幅图中已知直线摆放的方向不同。针对微课2,自学报告单中也设计了4个作图题,除了已知直线摆放的方向不同外,还有需要延长已知直线才能作图的情况。针对微课3,自学报告中设计了一个运用垂直线段性质解决问题的题目。自学报告单中题目的设计既有能直接运用微课中所讲授的知识的练习,又有让学生动脑思考,变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运用。
赖老师《认识钟表》这节课的自学报告单就是为学生在学习微课后的检测和自学尝试而准备的。所以,如果教师想好了自学报告单的内容,那么微课的大致内容也就清晰了,如果微课的内容已经确定好,自学报告单就自然衍生了。
2.课堂教学与自学报告单相一致
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了解学生完成自学报告单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以学定教。自学报告单像课堂教学的地图,是展现全部的路线还是展现一部分因内容而定。侯老师的《画垂线》这一课的课堂实施过程:交流前置学习的收获——小组内互查自学报告单完成情况,修正错误——小组交流两个辨析问题——小组汇报——巩固练习——挑战题——小结。其自学报告单包含了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
赖老师的《认识钟表》这一课上了两次,第一次把知识的复习和钟表中既定的知识借助动态的演示讲解给学生,并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交给孩子在家里尝试完成,回学校进行重点的汇报和难点的辨析。但在自学报告单中发现,学生大都关注难点的题,却忽略了对重点题的分析和交流,导致一部分学生并没有领悟透彻认读时间的方法。在第二次的教学中,调整微课中自学报告单上的教学内容,在教学重点上加了引导操作:让学生从整点(9时)开始,顺时针拨动分针,一边拨,一边说是几时几分,而把教学难点(8时55分)留在了课堂上,在学生充分掌握认读的方法之后,出示难点,现场生成学生的思维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的选择确定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学生通过说理由、说方法,深入地掌握了认读时间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堂课的学习从微课开始,落实在自学报告单上,学习重点的展现以及难点的突破则留在课堂。
实现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技术保障
教师和学生都能熟练平台或“电子书包”的操作,且能得到家长支持。
2.“先学”机制的建立
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其目的除了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先学”就应该是一以贯之的行为,翻转课堂模式也应该是一种常态,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即使没有完整的“微课+自学报告单”,也应该有微课或“自学报告单”(即“先学”的形式可以多样)。
3.创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
翻转课堂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退来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若要有效创建学习共同体,则需制定合理小组活动规则和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
4.练习的设计
翻转课堂有一个重要环节是“练习”,其练习时间比一般新授课中练习时间设置得长。因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期望的是在学生练习时能够注意到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这样能够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且能力较好的学生还能够做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学生,这样的活动自然就延长了练习的时间。练习包括前测、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后测,其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5.教师的作用
教师设计微课的过程就是对教材充分研读的过程,但微课需要的是教师的讲解能力。在微课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重点的再呈现、再突破时,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小组学习状态的调节能力以及教师把握契机的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有效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辩、质疑、动手操作等,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甚至拓展,都将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
总之,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利用移动学习设备和网络更方便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会出现的问题。但正如汪晓东博士所言:如果你现有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将教学目标实施得很好,还有必要制作微课去翻转课堂吗?我们不是为了翻转而翻转,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制作微课时要把这一点摆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