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时间:2019-05-13 00: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第一篇: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第四章 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目标及制定原则,学习领会幼儿园教育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真正体会幼儿园教育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理念。教学时数:

主要采用讲授、见习、讨论、体会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建议教学时数为10学时。本章重点内容:

全面实施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考核要点:

领会运用:结合对幼儿园的调查,分析幼儿教育的任务;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写出单元目标计划。

第一节 幼儿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的社会取向

现代学前教育机构不仅肩负着保育的任务,而且要本着为家长服务和教育幼儿的双重工作。它所起的社会作用有以下几点:

1、学前教育机构在幼儿人格与所有社会因素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卓越的作用。

2、学前教育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个层面,是使幼儿为接受下一阶段的义务教育而进行社会准备。

(二)目标的教育取向

幼儿期的教育包括特定社会与成人按照其文化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现状,为使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国家与社会来进行统一而全面的协同活动。学前教育必须致力于提供连接幼儿与自然界及人类世界的一切种类的交流。1.专供幼儿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与游戏,都可以促进幼儿的感觉与运动器官得到发育和增强。

2、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与其生活环境、抚养者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为了让幼儿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而且还要向幼儿教授如何使用交流手段的方法

(1)幼儿可以运用自己的身体器官,这是幼儿本身具有的最简单、最方便而且最完整的表达工具。

(2)我们除了考虑幼儿利用运动身体及绘画来进行表达之外,还可考虑利用声音及语言来进行表达。

(三)目标的发展取向

这一目标即关于幼儿个人本身的目标。

在幼儿期,轻微的缺陷和不良刺激的影响可以很快得到矫正与恢复。因而,所有学前教师应充分认识及时发现幼儿缺陷并进行简单康复与矫正教育的必要性,这是很重要的。

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与幼儿园教育

机构外教育 教育系统——幼儿教育

机构内教育——幼儿园教育

1、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由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2、各时期对幼儿园教育的阐述

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是幼儿园”,接受“3至7岁的幼儿”入园。

1981年,根据当时我国的教育发展需要,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说明“3至6岁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提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 3、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其中规定(p92)“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本节专讲教育目标,即培养目标。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因此,确立和实施科学的教育目标,是管理的首要任务。(二)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其职能是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素质、民族传统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给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事关子孙后代成长和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

其次,教育要受社会性质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三,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新一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要求幼儿园完成教养幼儿、为生产建设服务(含解放妇女劳动力)两大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高潮也同时到来,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原来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面对着时代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为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于是国家明确规定培养“四有”、“三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来,强调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和才能、培养良好个性、发展社会性品质和适应能力等等。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则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新方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后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智力才能的开发,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等。由于幼儿“身”、“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所以必须保证二者同步、协调、和谐发展,即常说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而发展的实质是不断开发其个体潜能,即表现为各方面都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对幼儿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达不到发展潜能的目的。所以,制定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为依据。

3、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这是因为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尚处于朦朦胧胧的阶段,还不能分门别类地接受系统科学知识。所以,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这一启蒙性质的特点是:第一,幼儿认识的内容应是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初步培养幼儿数量、时空等概念,发展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等。例如:让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认知物体的形态、结构、色彩、气味、大小、长短、粗细等外部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时空关系等等。知道事物的名称、用途、与人们的关系。学会排序、比较异同和分类,了解事物之间或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等等,而未要求幼儿掌握抽象的理论。第二,对幼儿认知要求虽是粗略、浅易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第三,幼儿教育的方式应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并要求多种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结合,综合运用,创设立体、开放的教育环境。第四,强调幼儿教育不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在发展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能和创造性才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总之,把握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在于严格区别于小学教育,防止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使教育目标确实建立在幼儿教育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只有把握好上述三个方面的依据,才能确立起科学的教育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体系

预期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目标结构及其整、分、合的运转过程而实现的。结构是功能的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是在国家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包括各教育领域和教材分类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学段目标、单元主题教育目标及一个个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等组成。这是通过“综合——分析——综合”思维过程而形成的纵横交叉、有机结合的目标系统。

1、幼儿教育总目标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条又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应该注意,这里规定的是“主要目标”,以四个方面为主线提出,但并不意味着幼儿的发展只局限于这些内容。例如,发展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交际能力、自律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萌发环保意识,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都属于幼儿素质发展内容,也都是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这一精神,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讲解提纲”中已作了说明。

2、教育领域分类目标

实施教育活动,首先应确定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因各教育领域的不同特点决定着分类。教育领域的分类,目前我国有两种分法:一是划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等;二是划分为七大领域,即包括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两种分类,各有一定道理,不妨先在实践中检验,不必一刀切。在各大教育领域中,又包括不同的内容类别。如健康领域分为卫生保健、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数学领域分为数概念、10以内的加减运算、量的感知和几何形体、时空关系的认识以及感知集合(物体归类);科学领域分为生命科学、环保科学、科技产品、科学现象;社会领域分为社会意识、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社会文化;音乐领域分为唱歌、律动、音乐欣赏、器乐演奏;美术领域分为绘画、手工、作品欣赏。

按照上述领域和类别,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类目标。依传统说法称谓“教学大纲”。

3、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

根据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预使幼儿身心素质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并达到怎样的实际水平,这种最终目的(或规格标准)的追求就是幼儿发展目标。因为教育内容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而转化为幼儿身心素质的实际水平,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质量。幼儿身心素质的发展领域,应包括身体发育与体质。知识与经验、动作与技能、智力与才能、个性与社会性品质等五个方面。在这五个方面具体规定幼儿发展规格。只有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或状态,才算实现了幼儿素质发展目标。

4、学段目标

由于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都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运转过程,也是幼儿素质不断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持续递进的过程。因此,要制定不同的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包括各年龄班的学年目标和学期目标,即综合性地规定每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的预期目的等。形式可采用条文规定或表格式,也可以二者结合运用。

5、单元主题教育目标

单元主题教育目标即把学段规定的各个教育领域内容,按照以科学知识为主导,以事物发展规律和幼儿思维逻辑为序,确定一个个主题的排列组合,建成循序渐进。有机结合的系列性单元主题教育,并相应地一一制定主题教育目标。由于教育内容是紧密围绕主题组合的,因此,主题教育目标具有显明的综合性和有机性,而不是各领域要求的分割并列。即让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方法、智力。才能以及个性、社会性品质等要求,都体现在主题教育目标中。目标要重点突出,简要、明白、确切,富有针对性、关联性、综合性和有机性。主题目标还应包括:教幼儿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引导幼儿体验学习、操作学习、探索学习、发现学习等等,即变幼儿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都要通过一个个的具体教育活动而实现。每个主题教育可包括若干个具体教育活动(多少由教师策划确定),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侧重于某个教育领域内容。不管如何组合,具体活动目标都要落实学段目标和贯彻主题教育目标,并密切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新需求,把握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发其潜能。教育活动目标比主题教育目标更应突出针对性、儿童性、趣味性、活动性和可操作性。

上述六种目标有机地构成了教育目标结构体系。幼儿教育总目标主导其他目标,其他目标是在纵向或横向上层层落实,分别围绕总目标运转,充分发挥“卫星”作用。

(四)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质要求

上述教育目标的内容,是幼儿教育质量的基本规格,是每个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的指南,也是幼儿园管理必须遵循的方向和要求。因此,深刻理解目标精神,是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教育的关键。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质要求,概括说有四点。

1、要求幼儿园毫不例外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7条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文件规定的任务和方针,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都必须遵循的。做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指明:“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它说明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第一道工序。由此,幼儿教育必须毫不例外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事实上,幼儿园上述教育目标就是依据教育方针制定的育人方向和目的,是教育方针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化。

2、要求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社会要求培养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的细胞和基石;造就各类专门人才必须以发展素质为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心理发展讲,例如强调知、情、意、行与个性、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诸要素有机结合体;只有把素质培养融于体、智、德、美的全面教育过程中,才能使幼儿获得卓有成效的和谐发展。总之,“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3、要求“面向全体幼儿”与“因材施教”统一教育目标对幼儿园来说,是实施教育活动的工作目标;对幼儿来说,是成长过程的发展目标。“面向全体幼儿”,是实施教育目标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把它与强调“因材施教”对立起来,是片面的。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面向全体”是强调共性要求,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则是强调关注个性特点,让每个个体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展。因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因先天基质、原有基础、发展速度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呈现着个体发展特点;集体中的每个幼儿又都在不断发展着,共性与个性总是处在对立统一之中。由此,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又要“因材施教”,注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只有面向全体,才能保证每个幼儿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也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培养出多样性人才,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4、强调幼儿发展寓于“保教结合”之中

“保教结合”,在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规律所要求的。在实践中应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举、有机结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统一在幼儿全面发展上。保障结合,是我国解放区幼儿教育历史经验的总结,建国后得到弘扬光大,1989年又写进“两个法规”之中。《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教育目标与是把保教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具体阐述的。所以保教结合的教育思想,必须渗透于实施教育目标中,贯串于全部管理过程中。

三、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1、我国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考虑因素(1)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2)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3)考虑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2、幼儿园的任务

4、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五、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1、素质教育的含义

2、素质教育的背景

3、素质教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2)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3)素质教育是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通向它的根本途径。

第二节 国外有关幼儿教育目标的简介

一、法国有关幼儿教育目标的简介

1、教育目标

2、不同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二、前苏联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

1、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

2、作业教学

3、节日和娱乐

三、美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

1、学前教育的发展

2、教育目标

四、日本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二篇:现代幼儿教育理念

[摘要]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体现着新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中集中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幼儿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以儿童为本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体现着新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其中集中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的使命是为一个未来的世界培养人才,所以教育者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与观念。应该说今天的教育改革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以取代今天应用的、产生于工业时代并与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改革也是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模式,《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这种探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基本点就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内涵是丰富的,其中主要包括:

一、幼儿教育目标定位于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这一重要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必须以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为实现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重视早期教育,并兴起了“早期教育热”,幼儿教育经历了从重视知识教育,到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直到人们认识到不能以牺牲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代价而发展儿童的智力,提出幼儿教育要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这是以现代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全过程的必然结果,幼儿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是幼儿教育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应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并提出传统的教育目标三级层次是:①知识 ②使用技术 ③态度和技能,新的目标三级层次是:①态度和技能 ②使用技术 ③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以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纲要》中处处体现着幼儿教育要为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最重要基础:发展幼儿对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但是,在现实的幼儿教育中,还有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观念和行为上,还把传授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家长把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园教育好坏的重要标准,幼儿园把考察幼儿掌握知识的程度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不少家长和教师没有认识到幼儿阶段的个性和谐发展对幼儿一生发展的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在幼儿阶段过分强制的训练,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付出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高代价的教育”。相信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实施,会带动教师和家长教育目的观的转变,使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上,实现幼儿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二、幼儿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

涵的不断充实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url=http://127.0.0.1/1/Editor/ewebeditor.asp?id=content&style=mini#_edn1]幼儿期儿童就表现出差异性,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儿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幼儿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尊重儿童的差异性是尊重儿童的重要内涵之一。在《纲要》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每个领域的的指导要点中都体现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这一重要教育原则,例如,在“语言”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育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在“艺术”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就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学习;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出知识内容的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而是要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丰富多彩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就是儿童的生活,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生活为教育提供了具体内容,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吸收性的学习,在环境中学习。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是有意义的学习,用认知发展理论解释,只有和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教育内容才能使之与幼儿已有的图式发生联系,才能被幼儿通过同化或顺应而吸收。

在《纲要》中,体现着幼儿教育与幼儿生活的广泛、密切联系,表现在强调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例如在“健康”中,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在“社会”中,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的品质和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和形成的,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就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条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个性的形成。在生活中,幼儿体验生活的丰富、世界的神奇,在生活中,幼儿形成探索精神、发展对学习的兴趣,在生活中,幼儿体会自尊、形成自信。由此《纲要》强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的设施、幼儿同伴群体、教师、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对幼儿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不是只有在集体的、教师讲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才在学习和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决不仅仅在于组织集体教育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和组织丰富的生活环境,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

《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幼儿教育发展的机遇,也对广大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领会和落实《纲要》精神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读后感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课程学后感

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这样的教学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索。

学习了本课程,我有很多感想,下面就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丰富知识,培养幼儿的好奇意识

好奇、好问是求知欲强的表现,也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信自立、思考意识的重要前提。幼儿正处在教育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如:小猫为什么会爬树,天上的太阳为什么在天上不掉下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等等,提不完的怪异想法。家长要深入浅出给予解答,以解除幼儿在头脑中的疑问。为满足幼儿的求知欲,为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家长必须博览群书,使自己有丰富的知识,鼓励幼儿凡事都要问“为什么”。要多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胆想象,切不可对幼儿的提问敷衍塞责或漫不经心;并鼓励幼儿好好学习,长大后就会明白的,不能给幼儿一个错误的解答。甚至于幼儿在游戏中的“破坏”行为所带来的“麻烦”,家长也不应该随意喝斥、制止和嘲讽,视为“不听话”、“好表现”等,而应进行正确引导、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一种积极探索的强大动力。

二、满足好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是人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中对没有感知过的事物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在家庭中就有很多机会可以激发孩子创造想象,每个家庭都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物品作为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材料,让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思维想象。如:餐具盘子是圆形,让孩子观察后说出象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象什么,说的越多越好,同时成人可以参与同孩子一起说,比一比,看谁说得多,不断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利用讲故事,续编故事结尾,启发幼儿去想、去说,并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是否编得合情合理,以此来训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多让孩子动手会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家庭中一些家长对孩子常常要规定不许碰这、不许碰那,怕脏、怕乱,结果孩子缩手缩脚,思想僵化。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动起来。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还没有达到先有想象后再有行为的水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家庭中可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美工制作小天地。

四、启发式提问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一次认识沉浮的科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通过解难练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经常向幼儿提出一些有着一定难度的任务或问题,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又须付出力气进行思考或操作。幼儿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活动的过程,可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向幼儿提出,在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空气?什么东西需要空气?幼儿顿时十分活跃,列举了生活需要空气的东西,如口琴、风琴、气球、吹肥皂泡、吹喇叭、救生圈、吹塑玩具、气垫船、动物生活等等。这样的问题启发了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

六、重视在游戏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思维想象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鼓励,以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四篇:幼儿教育目标半年计划

幼儿教育目标半年计划

语言发展目标:三岁左右幼儿学习《弟子规》,并背诵,以便练习发音,训练记忆力和专注力,从而开发脑部智力。

三岁以下幼儿可通过讲故事、日常语言交流等方式刺激其语言发展,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发展目标:

培养幼儿认识形状、颜色、大小、远近、前后、左右等内容的能力。

肢体运动能力发展目标:

通过积木绘画手指操等方式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达到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做些简单的手工。通过舞蹈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粗大动作,逐步学会坐爬站走跑跳等。

音乐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舞蹈儿歌的教学开发孩子音乐方面的潜能。学会一支舞蹈操,作为幼儿每天必做的操,培养幼儿的规矩性。学会两支舞蹈,学会十首新儿歌。

自理能力发展目标:

三岁以上幼儿学会自己穿衣脱衣系解纽扣擦屁股,自己洗脸洗手,能帮助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提桶拿尿布擦玻璃扫地摆凳子等,三岁以下幼儿能经提醒自己大小便,不包尿布。专注力方面:通过早期阅读,做游戏等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一节课二十五分钟,能较好地完成课程以及老师交给的任务。

第五篇:现代幼儿教育的哲学思考[最终版]

现代幼儿教育的哲学思考

人类已迈进21世纪,跨入新的千年。在这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带来了人们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这一变化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现摭当代幼教的一些典型现象,综合各家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剖析,谈些哲学思考。

一、骗人与机智

不少幼儿园均用“骗人鼻子会长长”的故事教育孩子要诚实。孩子是纯真的,一句话重复多了便成了教条。结果不管遇到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孩子均以 “不说谎”为原则,否则就是骗人,教育滑入了僵死不变的误区。其实骗人与否要辩证看待。美好的欺骗还往往是人间关系的润滑剂呢!高而言之,骗人与否属道德问题,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不说出党的秘密能说骗人吗?这显然是果敢与机智。骗人与机智有本质区别,万不可混淆。可否对孩子加之这样的引导:若一人在家,坏人叫开门,问你爸妈在吗?你该怎么做,结果会怎样?或,若警察追歹徒,歹徒面前一条为活路,一条为死路。歹徒问路,你该怎么指?这样孩子的思维便会变僵死为辩证。

二、犟性与满足

每个孩子都少不了有时会有犟性。他们吵嚷或哭泣,总是以要什么或不怎么样为目的。对经常发犟且在原则问题上无理取闹的孩子当设法扼制,不去迁就,否则就会养成我行我素,目空一切的恶习。但孩子若在一般问题上闹些情绪,表示些欲望或拒绝,发泄些心中的不顺则是正常的,应当允许。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由衷呼吁:“执拗性格万岁!”有一定犟性的孩子往往是有个性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认识有偏,甚至是非不明,但却有主见,具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品质。如果一遇孩子的犟性就不分清红皂白,声色俱厉,大施粗暴,那不仅不公正,而且会压抑扭曲孩子性格。尤其是对那些本来就内向、怯懦、失败体验多,难得一犟的孩子,迁就与满足他,简直就是培养其成功心理的良机契机。使他体验到有些事,只要坚持到底就必会成功。对这类孩子,我们千万不要再给他制造失败。因为对他们来说,失败非旦不是成功之母,相反的却是失败之母。.三、规矩与自由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教育孩子必须有一定的规矩约束,是就是,非就非;行则行,不行则不行。如果不建立适当的规矩,无章可循,孩子难以成长为“合格’’公民。但是,如果规矩过多过细过严过死则又是有害的。有的家长严格控制孩子足不出户,玩具不能弄乱、扩散,家中要吃要玩要看电视甚至连喝开水也得经家长准许,孩子与来客开句玩笑也遭白眼与训斥;逛街游公园规定只能离开大人两步,口中整天叨念着要怎样怎样,不准怎样怎样。稍越雷池半步,便施以使孩子心惊肉跳的管束。孩子在这样的“规矩’’中,灵气消失,幼老头形成了,十分可悲。孩子毕竟是孩子,必须在基本的规矩下有充分自由。如叫孩子吃饭,孩子正聚精会神摆弄玩具说:“我不吃’’,这时不妨稍等片刻。只要孩子对自身安全不造成威胁,对他人不造成伤害,不违背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就不必约束。要放手让孩子独立地活动、游戏、玩耍,让他们自已思考,自己决定、自己安排,自主发展,尽情展示幼童的勃勃生机。

四、保护与磨炼

幼儿是需要保护的。因为他们幼稚、嫩弱。但过度保护却不妥。有的家长天气稍凉就紧闭门窗,让孩子穿多裹严;孩子轻摔地上就匆匆抱起,又是询问又是摸抚又是安慰心疼不得;稍有孩子纠纷就赶紧出面连拉带拽呵护家中。实际上,孩子间有点嗑碰打闹是正常的,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容忍、谦让、自制等许多良好品质就是在这打骂争斗中学会。幼孩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不会记恨。孩子间的磨擦成人一般不要多介入,除非有恶化的可能。我们无法替孩子长大,我们也无法保护孩子终身。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发展更为迅猛的世界。前进的道路上将充满艰难险阻。需要具有一种不畏艰辛,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须从小培养,在实践中磨励。本该让孩子经历的,我们越俎代庖,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过度保护,不经摔打,长大后怎能像雄鹰那样搏击长空,展翅翱翔!

五、黑脸与白脸

这里的黑脸指对孩子的严厉管教,白脸指对孩子的宽容呵护。教育孩子,父母一方批评训教,另一方却百般袒护,设法开脱。这样的教育要么使孩子有持无恐,要么使孩子无所适从,我们要讲究教育的一致性。但是,如果“一致’’过度,双管齐黑,毫不留情地火上加油,这种严厉又往往会超出孩子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感到孤独、没有温暖,导致孩子撒谎、怯懦。孩子对父母怕而远之,心灵无法沟通,渴求不敢流露,最终只能畸形发展,甚至被逼上绝路。一个人有过错受训责之时,也最需要温暖宽容之际。此刻,一方黑得有度,一方白得恰切,往往成为孩子“改邪归正’’的良方。就一个人对孩子而言,也应有黑有白,黑白有度,黑白相济。只黑无白或只白不黑均不是科学的育人之道。

六、无意与有心

有时,成人的言谈也许是无意的,孩子听起来却有心,其危害可谓无穷。例一,“这孩子小时常病,可能病坏了脑子,所以读不好书。’’你虽是闲谈,可孩子却铭刻在心。以后一遇学习困难便怯步:脑子已坏,努力也枉然。例二,“多买点菜吧,不然孩子怎吃得下饭?’’孩子本来饿着,也许还想吃点,现一听便“饱’’了­­­­­­­­--因为没菜。,没菜便可不吃,不吃必会有菜。教育时,当化这种无意的消极强化为有心的积极强化,让孩子在成人“无意’’中受益。一位家长常说:“我这孩子都是自已吃药,也从不怕打针。久而久之,孩子一有病便主动吃药打针。有位家长故意在背地说:“我的孩子现在什么都吃,从不挑食。’’实际上家长明知孩子在近处,肯定能听明白。结果孩子果真不挑食了。这种好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教育,事半功倍。

七、错误与合理 错误就是错误,难道错误还有合理的吗?是的,对于孩子,许多错误是合理的。午饭时,吃着吃着,“乒”的一声,,圆圆的碗落在地上摔个粉碎,这并非圆圆有意,也不是什么不小心,因为她的骨骼、肌肉及神经发育尚不成熟,有时小手还不能那么听使唤。学习上,孩子常把“P”认成“q”、“b”、“d”不分,“土”“士”相混,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他们的知觉还笼统不精确。以上两例,孩子是错了,但并不可怕。因为是孩子心理特点使然,有其合理性。我们应当允许孩子犯合理性错误。“剪下蚊帐蒙蜻蜓’’、“拆坏电器寻奥秘”、“挤出牙膏学油漆’’、“雪白墙上涂花脸’’、“学着骑马坐死鸭’’等等,绝非孩子根歪品劣,故意作乱,而是他们强烈好奇心,神奇仿效力,可贵新思维的显现。当在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巧妙引渡,切不可视为逆而不道横加训斥。否则,那将是对孩子灵性与创造力血淋淋的厮杀。当然,对孩子的严重错误,尤是屡屡的有意错误,那是不可饶恕的,当分析引导,果断纠正。

八、定势与发散

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发散思维,不少教师提出问题:树上7只鸟,被人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孩子若答6只,教师马上纠正:全飞了,0只!如果说“6只’’是孩子的定势思维,那么“0只’’就成了教师所要训练的僵死思维。只是“0’’只吗?倘若死鸟恰好挂在树上呢,不正好1只!若孩子答的正是指这一只,何错之有?不是很了不起吗?再说,倘若6 只活鸟有的是病鸟或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惊呆,不是可以是若干只吗?倘若是无声手枪呢,情况又怎样?再特殊一点,倘若那树是广东新会那独木成林,一棵就占地20多亩的大榕树呢,鸟飞起又落下还是那棵树,说不定枪声还会使别处的鸟飞往此树,那该是想说几只就几只了。千万不可片面地把孩子的思维定势、框死。要让其尽力发散,学会穷尽各种可能,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不要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九、刻意与自然

孩子需要刻意培养。有目的的科学施教是孩子早日成才、成为好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孩子又需要自然成长。应让孩子在刻意与自然相济适度中成熟。现人们普遍刻意追求有二:

一是早期教育。重视早期教育已是世界性的潮流,这是十分可喜的。然有人误认为早期教育即是提早读书认字,诸如提出“0岁识字,3岁扫盲,4岁入学"之类。的确,有少数孩子提早读书识字是可行而有益的。但毕竟是少数,只占幼儿数的2-3%,而大多数孩子如此提前,不仅十分吃力,而且会达不到本来应有的发展水平,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的。强迫性地过早过难的学习是孩子怕学厌学的根源之一。兴趣索然,把学习视为畏途,那是极可怕的。孩子怕学,于是就有了陪读。适当陪读,恰切地作些指点是有益而必要的。但若天天作陪,时时相伴,陪得过多过细过死,那不仅苦了家长,更害了孩子。导致孩子缺乏学习计划,缺乏自主安排,缺乏学习能力,营就依赖心理,最终以不陪不读或不陪不会读为结局。二是培养专长。孩子学琴棋书画,学外语电脑,学歌学舞已成时尚,这是可喜可贺的。但如果期望值太高,安排过紧,孩子360天无空隙,成天忙于训练一技之长,游戏活动的时间没了,生活上的一切由家长代劳,甚至一天中绝少有沐浴户外阳光的时间。这种孩子远离了小溪中的鱼虾,远离了草丛中的蝈蝈、蚂蚁,他们不知自然是美丽的,不知生活中有暴雨与阳光同行。他们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脆弱,像圈养的饲料鸡一样缺少锻炼,往往容易滋生病态心理,兴趣爱好与常态儿童格格不入,缺乏生活能力。更经不起挫折。应当让过份的刻意渗入些自然,刻意之余让他们去玩泥蛋,去趟小溪,去趴在地上不思茶饭地看蚂蚁搬家,让他们到山川原野翻滚摔打,去跌跌憧憧。切记,孩子成长是刻意与自然的合金。

以上对幼儿的教育谈了些看法,切合一般的教育与规律。孩子千差万别,各种环境条件千差万别,重要的是灵活应变,因材施教。

下载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幼儿教育的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读后感(推荐5篇)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 ------课程学后感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陈万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时代,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奠定一生发展的教育。这种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质量与一生发展成功与否的教育,这不仅是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的,而且也是国......

    现代幼儿教育技术信息化之重要性

    现代幼儿教育技术信息化之重要性 21世纪是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人类教育变革的崭新世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走进我们的课堂,特别是其具有图、文......

    浅谈现代财务管理目标-毕业论文

    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现代财务管理目标 作者 指导教师 陶兢兢 万青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我们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指通过企业的价值形态对企业内部资金运作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综合性管理过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

    现代经济管理论文 经济目标论文(合集)

    现代经济管理论文经济目标论文 现代经济管理分析 【摘要】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由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要科学有效地提高政府宏观经......

    幼儿教育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 (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

    幼儿教育

    教研活动制度 1、活动时间  定期开展:保证教研活动时间,定时组织教研活动。  参与考勤:教师必须遵守教研活动时间,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2、活动内容  以园为本:制定活动计划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