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00:1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

第一篇: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灵台二中 姚雅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自身素质,展现人格魅力,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只有素质高,涵养好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们也喜欢年轻漂亮,有亲和力的老师。但年轻漂亮毕竟是不可能人人拥有的。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二、灵活运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教材更需要与教师、学生的有机地整合,是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行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情感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去挖掘。从一组数据、一幅美丽的图画等都可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师在依托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同时,仍需对教材进行“编辑加工”——积极选择,有效重组与完善整合。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臵时,我把军营训练的情境图改成班级座位图进行教学,因为班级座位图比军营训练图更接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列和行,更容易理解列与行的概念,进而能准确地用数对确定位臵。创造性使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

三、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创设环境与气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有人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做到环境与气氛的和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远不如语文等学科富有情感的学科那么有吸引力。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设疑激趣、做游戏、比一比等学生感兴趣的环节,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又如:动手操作,分组合作,自由组合等形式,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四、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这一点从我校开展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六、关注学困生,多给一点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班级中的“学困生”。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与他们沟通交流,要给他们思考、发言,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互助的氛围,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的喜欢你,尊重你,更加喜欢你所任教的学科,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吸引学生,尊重、关爱和理解学生,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第二篇: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

王晓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软件”,它摸不着,但是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它不能直接运用,但却作为“基础设施”和“绿色环境”深刻影响着教学活动。它实际上为教学活动搭建了平台,开辟了“高速公路”和“绿色通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年轻而纯真的心。教学活动从深层来看,是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人格互动,这种对话和互动要求双方互相贴近,息息相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必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贴近学生,深入学生实际,知其所求,晓其所好,甚至苦其所苦,乐其所乐。这样才能缩短或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与其沟通、交流、对话。如果教师老气横秋,不屑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自断师生沟通、对话的渠道。当然,这种对话和互动是以真诚和纯洁为依托的,不带功利性。虚伪、世俗、圆滑世故是对话和互动的最大障碍。教师必须剔除庸俗的价值观念,摈弃社会生活中不良的交往方式。学生心中有一面镜子,是非美丑自有明鉴。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师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原因在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培养者,而且其道德、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个性气质、人格修养等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进入学生的人格世界的。学生对教师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而是教师的性格脾气。因此,教师要涵养性情。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力戒冲动、暴躁、喜怒无常、言行过激、意气用事,要始终保持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循循善诱;杜绝疾言厉色,举止失态。对学生要佛眼相看,师心相待,有一颗宽容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一见犯错就大惊小怪,横加训斥,一幅无药可救的神态;不歧视厌弃后进生;对顶撞教师的学生不针锋相对,以硬还硬。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学会幽默。幽默既是润滑剂,又是调味剂,它可以减少师生摩擦,也可以增加课堂趣味,缓解课堂气氛。

其三,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教师不能仅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职业而迁就自己守职尽责,而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倾注心血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有身心和人格的投入,生命才会焕发活力,工作才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缺乏热情,就会备课浮而不入,上课照本宣科,更谈不上深入学生实际。这必然会引起反向连锁反应,学生讨厌、反感教师,并进而“厌屋及乌”,丧失对所教科目的兴趣。其四,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其言语在学生心中往往有很重的分量。加之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往往很脆弱很敏感,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就会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上不乏一言毁人的事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都要注意一个度,避免过或不及。特别是在批评时,切忌讽刺挖苦。一般就事论事,不要将事情引向人格。尤其不放过任何表扬的机会。相对于成人来说,学生有更强的表现欲和认可感,教师随便一句表扬的话,都可能使他们备受鼓舞,从而催生努力向上的精神。所以,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批评指责学生;要尽可能的表扬,甚至要积极创造表扬学

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树立信心。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虽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但它是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而又强大的精神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丰收的喜悦和良好的教学成果会随之而来。

第三篇: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范文模版]

课堂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交际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对话操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特别是叫他们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对话时,众目睽睽之下,不远处还站着老师监督着,他们更显得局促不安,话语说得语无伦次。教师们免不了感叹:这可怎么办才好,让他说,他不说,时间倒是浪费了不少。的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们努力为学生创造说和练的机会,模拟各种情境,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其实,课堂情境仅仅靠模拟是不够的,它毕竟是在课堂中,所以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一、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不要紧,在仔细想想,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没关系,爱动脑就是最棒的了。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体

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单一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三、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对学生而言,即要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满足自我实现。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出卷考试时,不是想法让学生考不出,而是让学生感到跳一跳能够得着,多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师生共同施肥,悉心护理,才会茁壮成长。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心理上的朋友,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彼此才会沟通,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

第四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摘 要】教育是育人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建设从师范生抓起,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注与热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

【关键词】师德 师生关系 教育 素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化为强大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的教育手段提供条件!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浓厚的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表现以及合理的言行,皆将成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的对象。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教师的素养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主动地调节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学既和谐、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

一、更新教学观念

任何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应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再只是知道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付诸实践 的研究者。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建立这样的教师观是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因为,教师是建立平等关系的决定因素,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才有可能自觉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的活动舞台和心理空间。

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把学生视为“有个性的人”,鼓励学生展示完整的自我,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彼此差异;把学生视为“有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育者的意志左右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责任和权利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

二、进行师生对话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由于教和学固有的授受关系,常常使的师生之间的交往由于年龄、知识等因素出现不平等的现象,所以,师生交往要坚持平等交往的原则,但有必须承认教师应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理,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

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情绪;理解学生就是视自己为儿童,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老师真正理解学生,学生也必定会把老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2、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就是要尊重学生得人格尊严。要少一点教育者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要少一点公共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的机会。尊重学生得人格和主体地位的的交往,才是真正的交往。

案例一:上课打盹儿的小姑娘

三年级刚开学不久,我便发现班里面有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上课总是迷迷糊糊要睡着的样子。开始几次我总是会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提醒她上课不能打瞌睡。可是一两个星期下来,她依旧是几乎

每节课都迷迷糊糊的。对此,我十分着急,严肃地和她交谈了几次,但情况却一直未有好转。于是我静下心来反思“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怎么总是会在课堂上犯困呢?是我的课堂不吸引人?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呢?”我在与其他老师交流后发现:不仅是在语文课上,其它的主课、副课她都可以睡得着。这让我犯了嘀咕:“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向孩子问明情况,孩子却躲躲闪闪回避我的目光,支支吾吾的欲言又止。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小姑娘在父母离婚后与爸爸一起生活,她爸爸经常因为繁忙的工作以及生活琐事忙到很晚,忽视了对女儿的照顾,以至于干扰到女儿的正常休息,小姑娘有时甚至到夜里12点都睡不了觉,第二天自然会犯困了。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之前的疑惑和不满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满满的怜爱。这以后,孩子的父亲也开始努力尽量保证女儿正常的作息,我在课上也多注意她的表现,经常叫她起来回答回答问题,提一提精神,慢慢的她也敢于主动跟我交流了。有一次课下她还专门跑来办公室找我跟我分享有趣的事儿。

经历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面对一个自己还不熟悉的老师,学生都是有戒备之心的,要取得这个学生对你的信任和尊重,首先你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也要充分理解到他的切身处地的实际情况后,再对其有针对的引导。这样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彼此尊重、信任。

3.宽容学生。

教师在交往中对学生的宽容体现了师生交往的特殊性,体现了教师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和示范作用,因为,无论年龄、阅历还是知识、能力,师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只有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学习中的不同见解。即使学生的意见不全面甚至错误,也要让他们说完,容他们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要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案例二:“吃软不吃硬”的“犟牛”。

我执教的班里有一个“小顽固”,不管你怎么凶怎么横,他上课就是不遵守纪律,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为此我绞尽脑汁,学着其他教师的严厉,用尽了各种命令,有时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我让他站起来听课,他眼里满是不在乎,甚至还会用挑衅的目光看着我。长久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准备好好跟他谈谈。摸清了他的性子,我没有大声训斥他,只是把手搭在他的肩膀,温柔又带着淡淡的无奈询问了几句他的情况,没想到这竟然使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与课堂上的玩世不恭相比,这时的他竟然沉默不语、默默的低下了头,眼睛里传来了丝丝的歉意。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不是不懂事,而是我用错了方法,没有在课堂上给他“留面子”。于是我趁热打铁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和对他以后表现的期待,他坚定的点了点头。随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状态已有了不小的改善,有时我发现他又开始走神,不是对他当头一喝,而是侧面的提醒他,小

声提醒他一下是否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

面对如此“硬气”的学生,你越跟他“来硬的”,他的犟牛脾气也会越来越牛。转换方式,“以柔克刚”,或许就会让他消除对抗情绪,对改善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

4、、走下讲台,营造轻松课堂。

不可否认,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轻松的课堂环境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可或缺。我们假想,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一直保持严肃冷峻的面容,站在讲台前面发号施令,那么即使再高谈阔论、精彩绝伦的讲演对学生来说也是有距离的。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自由,教学形式灵活多变,课堂上教师离开讲台,有意识与学生闲谈、聊天,相处的非常愉快,这种轻松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愉快的氛围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习得。所以我时常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当中去,与学生一起游戏、活动,让师生的心灵交流在活动中感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5、欣赏学生。

班主任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对待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有潜质,我们就有可能使他们在班级,学校里表现自己的才干。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名人志士他们在学生时期并非都是所谓的优秀学生,但他们在走向社会后都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的成功固然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师长,领导的欣赏又何尝不是激励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呢?

我们上学时或许都碰到过这种事情。每次测验回家告知家长我们的得分时,如果没拿到满分,家长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埋怨甚至批评我们,“班级里满分的人多不多啊?”“那么你怎么没考满分啊?太差了”等等一些打击我们的话语,这一次次的打击看似不起眼,更多的只是家长们关心我们的话语,但是,这些平淡的言辞或许使我们失去了自信,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满分,对于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尖子生来说是件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尖子生更不会一次满分而兴奋不已,他们更多的只会因为一次次的满分而更加的努力学习;而对于成绩一向平平或者偶尔会挂几个红灯笼的学生而言,满分意味着成就,也意味着他努力的成果,也会使得他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教师的教学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是一个个拥有不同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要把他们教好,就必须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懂得欣赏他们的个性。

一位哲人说:“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教师的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和平等的态度。它浸润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实验让我知道,教师是爱学生的,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最佳发展前途者”的时候,便会增加对学生的爱。而这种感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不断地流露出来,使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期待,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断推动自己

进步的精神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因此,能够在各方面很好地发展自己。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反之,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教师不应盲目的去热爱学生,应爱的理解、爱的尊重、爱的宽容、爱的平等。倘若失去了理解,爱便显得盲目和无知;倘若失去了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和控制;倘若失去了宽容,爱就变成苛求;倘若失去了平等,爱就成了专制和功利。

翻阅过很多优秀教师的出色教学案例,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很多优秀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这一称谓,而没有“差生”这个字眼,他们的表现与做法很好的诠释了 “一视同仁”这个成语。无论学生过去的基础如何,经过这些教师的耐心教导和精心培育后,学生的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过去在别人眼里并不出众的学生,成为了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成功事例数不胜数。差异是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存在,正因为差异才使得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正因为差异,才使得生活美轮美奂。教师应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位同学,我们不应让丝毫的私念玷污了高尚的师德,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处理好四个关系。

1、严格要求与疏导教育的关系。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每一个班集体都会有严明的纪律,规定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做,但是,由于

学生思想还不成熟,认知能力还不强,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往往不理解,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因此,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过细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疏导,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思想通了,就会把学校教师的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这样师生之间的矛盾就会缩小,师生间的隔阂也将减少或不存在了。

2、言教与身教的关系。

教育既有言传、也有身教。身教是指教师以实际行动做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确,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教师上班是否准时、做事是否尽职尽责等,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因此,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成为学生的表率。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扎实自己教书育人的基本功,博学多才,让学生认可你,觉得你行,这样学生就会服你、敬你,进而听你的。这对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3、师长与朋友的关系。

老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经常跟学生交换自己的看法,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尽可能多的和学

生呆在一起,平时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感知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愿意和教师做朋友,有事愿意来找教师商量。这必将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师生间的关系也会得到融洽。相反,教师不是这样去做,总是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听不得学生的一意见,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缺少民主作风,这样,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大,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会紧张。

4、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内心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直接左右着师生的感情。因此,学生在各方面稍有进步时,就要及时地、公开地给予表扬,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着他,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的时候,应给予适当的暗示或进行个别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缺点或错误,并给予机会加以改正,切忌在公开场合加以训斥或给学生判“死刑”,这样会影响师生情感,难以使学生喜欢教师,更不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

四、实现四个转变:

1、变单向为双向。

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单向的。所谓单向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关系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

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

2、变功利为合作。

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所谓师生合作,即前之所说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它在师生关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境界。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交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也是新课程的内容之一。因此,师生合作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促使学生自我塑造,逐步形成各种社会交往中应有的品质。在教育实践中,但凡成功的班主任,都能善于精心培养班级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制定目标,而不是包办代替,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师生共同参与完成。

3、变间离为和谐。

间离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

身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我自己就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班干部,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我对他的期望也非常高,一直把他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一次音乐课后,任课教师告诉我这堂课纪律非常不好,还指出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这位班干部。听了之后当时我就气过了头,急匆匆走进教室,大声的责问全体学生是怎么回事,并当众训斥了这个班干部。事后我对自己发那么大的脾气很懊悔,但没想到的是我的小题大做给这个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来话就不多的他言语更少了,轮到他值日的时候,登记本上总记了一大串名字。刚开始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到后来在意见箱中看到学生给他提的意见,说他动不动就记人名字,我才知道他的心因为我的那一次过激的行为变得有狭隘倾向了。虽然后来我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这个学生纠正了过来,也让每一个学生和我一起懂得了宽容对每个人的重要,师生关系

和谐的重要。但这件事留给我的教训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4、变师徒为朋友。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的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人,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我们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去解决一些问题就更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比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心做坏事”的例子。记得有一次,看到一个同学正在翻窗户,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斥责这个学生,而是象朋友一样,和他谈心,了解他翻窗户的原因,知道了他是帮别人拿丢在教室里的文具才翻窗而入的。然后,我首先去肯定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然后再和他谈论翻窗的危险性,最后和他一起商讨,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理,通过这件事,我相信这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乐于助人,而且处理事情起来也会成熟很多。

当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苦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之间存同去异,教学相长。为师生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若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

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的确,教师是爱的使者,教育是爱的事业。如果教育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察,缺乏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关注与热爱,那么教育就会因为没有了根基而失去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提高师德素质,从价值观上理解师德,领悟师德。决定教师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教师的智能,而是教师的师德素质。我们应倾注自己的心血,满腔热情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细细的倾听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用每一份认知、每一份感动、每一份关怀,用自然的言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不断地学习、总结和提高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华长惠。《教育创新的基础:师生互为主体》。《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31日。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高效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庙滩镇中心学校付元林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该互相增重、互相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怎么构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教师的角度上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另一方面对学生要尊重、充满关心和期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和睦相处,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尽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关注的,感到 “ 老师在期待着我 ”、“ 我能行 ”……。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课堂上同学的嘲笑是学生最害怕的,所以他们往往用沉默来保护自己,或是对教师的提问不予回答,或是遇到学习问题畏手畏足,也就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了。因此,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建构起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哪些呢?

转换角色

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师教生”到“生教生”,再到“生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抱着学生走,或者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中,教师激发学生自己走,或者相互搀扶着一起走。

2.学生是主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

效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对子之间、组与组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提问题,相互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感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3.教师是引导者.鼓励者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们大胆提问。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证明他有认真思考过。所以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的过程,让学生从问中学,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观点,更要敢于质疑,要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总结,并且有意识的让学生总结。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给学生。在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后,要及时予以鼓励、肯定;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耐心帮助;实行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代办。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师生是共同合作者

师生要共同合作,坚持快乐学习进步的原则。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益千里,每一个科技成果并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够完成。然而,在独生子女比例占大多数的今天,学生们大多缺乏合作意识,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基本能力。高效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途径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导学案提供的问题开展研讨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上适时恰当的选择时机,让学生们小组交流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形成了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5.、师生是生活实际的参与者

教学要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

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探索新知。例如:以数学为例,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时,就可以结合大量生活上出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要同学们举出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发掘身边的数学,数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用处,懂得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世界。

三、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如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导学案时,小组讨论不积极,别人展示他无所事事。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作业拖拖拉拉,导学案不完成,组长检查时他说做齐忘记带,其实他根本没做。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我尽量给他们上黑板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堂堂清,我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的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总之,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钻研,去探索。我们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满怀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才能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下载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课堂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摘要】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 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民主;真诚 随......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理想师生关系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人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

    构建英语和谐课堂之我见

    构建英语和谐课堂之我见摘要:我国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无论新课程怎样改革,课堂教学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课程要求冲锋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新课改呼唤着和谐。倡......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

    论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在校园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子,是校园生态的活的创造力。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要素关系圈中最关键的链节之一,它作为学校环境......

    培育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推荐五篇)

    培育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高效课堂 ------吴忠市第八中学李学林 摘要: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多因素中,师生关系对教学价值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

    构建初中数学和谐课堂之我见

    此论文发表在《中学生语数外》2010年第02期发表构建初中数学和谐课堂之我见江苏省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王建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