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签发:李大卫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校区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海河教育园区校园管理导则》、《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管理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安全保卫处是学院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监督职能部门,学院各部门和其他单位应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协助做好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各部门及驻校单位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所属师生员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第四条 凡在学院内行驶、停放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驾驶员均属本规定管理范围。学院各部门及师生员工、驻校单位及人员、来校办事的单位及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道路及设施管理
第五条 校园道路设定。由西门雅馨路到博文路南门为学院校际联络线,为学院主干道,双向通行。百川东路、百川南路、百川西路、百川北路为校园环线,双向通行。涵德路、明德路、厚德路、鸿翔路是学院步行街,为行人及校园交通游览观光车辆行驶路线。为了行人安全,易幕道与厚德路交口处设置隔离石墩。雅馨路行政会议中心连廊东侧、中西培训中心西侧设置隔离石墩,禁行机动车。学生公寓周边道路除搬迁、迎新、毕业生离校时机动车可进出外,平时禁行机动车。“中德新天地”商业街等师生出入频繁的路口处均设置隔离石墩,禁止机动车出入。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隔离石墩。
第六条 为确保师生出行安全,学院在校园内机动车通行道路的路口处安装了减速带。机动车在行驶至校门、路口及转弯处时必须减速慢行,并主动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正常路面行驶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
第七条 所有机动车必须按指定地点停放,禁止占用绿地和便道。遇有紧急情况停放车辆,必须经过安全保卫处批准。为保证 2
师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在校内的所有机动车一律禁止鸣笛。
第八条 任何人不得在校园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和试刹车。若发现违规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 校园内设立的道路交通警示牌、灯、线、减速带、隔离石墩等交通设施,未经安全保卫处批准,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移动或损坏。校内保安人员负责和加强沿线巡查工作。
第十条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占用校园内交通道路。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设置管线时,施工部门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向安全保卫处报告备案,并设置警示标志牌。竣工后,及时修复路面和有关交通设施,并清理施工垃圾。
第三章 车辆出入校门管理
第十一条 校园南门、西门属于校际联络线主门,正常情况下设定为全天开启,机动车及人员可凭证出入。校园南门、西门禁行货运机动车。校园东门除人员凭证出入外,为货运机动车出入门,为方便教职工出入,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各开启一小时(7:30—8:30和16:30—17:30),自驾机动车教职工可凭车证出入,其余时间除货运机动车外,禁行其他机动车。校园北门设定为礼宾门,人员可凭证出入。除有重大活动开启外,其余时间禁行所有机动车。学院在校园南门、西门伸缩门附近安装了远距离自动检测道闸系统,有电子卡的机动车可以自动通行,无电子卡的机
动车由保安人员验证后,手动开闸放行。
第十二条 凡持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车证》的机动车,应当把车证放在机动车前挡风玻璃右下角内,便于保安人员检查核实。
第十三条 外单位及人员驾驶机动车来学院办事,需凭有效证件在门卫处换证登记后进入,并按规定到指定地点停放车辆。严禁无牌无证的机动车进入校区。严禁酒后驾车,对酒后驾车者,保安人员有权禁止其入校。
第十四条 在校园内举办各种会议、活动的外单位机动车,由主办单位提前一天、重大活动提前一周,向安全保卫处提出申请,经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入校。
第十五条 在校园内从事生产、经营、施工、生活等服务工作的校外机动车,由主管部门申请,经安全保卫处审核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进入学院。超大、超重的货运机动车需按指定路线行驶。
第十六条 对执行公务的公安、消防、救护、工程抢险等特种机动车进入校园时,门卫人员要问清事由、检查证件后予以放行,并疏通道路,确保特种机动车安全通行。
第四章 机动车及停放管理
第十七条 为维护校园交通秩序,便于机动车停放,学院在校园内部分地段预留了机动车停放车位。凡自驾机动车的教职工及外来驾车人员,应自觉将机动车停放在带有停车标识的指定车位。禁止在校园内非停车地点乱停乱放,学院对违规停放机动车者予以经济处罚。
第十八条 学院举行大型活动时,由安全保卫处负责指定临时停车地点及指挥、调度、疏导车辆。各部门组织的考试、会议、演出、比赛等大型活动时,必须指派专人协助安全保卫处疏导车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第十九条 停放在校区内的机动车,其驾驶人员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锁好车门、车窗,车内不得放置贵重物品,以防丢失被盗。不按此规定所造成的后果及损失,皆由机动车驾驶员自行承担。
第二十条 非本学院机动车,未经安全保卫处同意,不得在校区内过夜停放。特殊情况须向安全保卫处报告,同时要遵守学院机动车管理规定,违反规定引发事故的由当事人负责。
第五章 非机动车管理
第二十一条 非机动车辆出入校门时,骑行人员须自觉下车推行。在校区内行车时应在道路右侧行驶,不得在道路左侧、中间或中心线边行驶。非机动车不得与机动车抢道,横过道路时应注意来往车辆,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
第二十二条 校区内禁止电动车、自行车高速骑行或急转弯,不得双手脱把、互相追逐或曲线行驶,禁止骑行电动车、自行车做危险动作。违反上述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由骑车人承担责任并进行经济赔偿。
第二十三条 学院在学生公寓、教学区域、学生餐厅等公共场所周边预留了非机动车位及存放车架,教职工、学生及物业人员须将电动车、自行车存放在指定车位,严禁在非指定区域存放。存放车辆时要摆放整齐,锁好车锁,以防丢失。
第六章 机动车驾驶人员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应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和学院有关交通管理规定,安全行车,文明驾驶,严禁酒后驾车,不得将机动车交与非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员,在校内行车时必须按照道路标志线的规定行驶,严禁超速行驶。对于违规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承担责任并进行经济赔偿。
第二十六条 校内发生交通事故,不得隐瞒,应及时向所在部门、单位和安全保卫处报告,不得肇事逃逸。
第七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二十七条 在校园内道路上发生一般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员应立即停车,在救助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迅速向安全保卫处报告。可以自行调解的一般事故,双方可自行调解。不接受调解或事故较为严重的,要及时报公安部门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在校园内道路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并迅速报告安全保卫处及拨打110报警电话,由安全保卫处人员做好现场保护,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交通事故调查、取证和处置工作。
第八章 监督与处理
第二十九条 学院安全保卫处作为职能部门,负责牵头组成交通安全督查小组,对本规定的实施予以督促检查,并有权对违规者进行责任认定或经济处罚。
第三十条 在校区内行驶的机动车,如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部门处理。对机动车违规停放在非指定停车区域的罚款100元。对不听劝阻仍然违规停放者,加重处罚。属于教职工违规者由学院直接扣罚;非学院教职工违规者由学院扣罚接待方或管理方。
第三十一条 损坏校区内交通设施或道路的,除追究其责任外,还要按值进行经济赔偿。
第三十二条 违反学院交通管理规定的外来机动车驾驶人员,不服从管理经劝阻无效者,门卫或保安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校园
或责令其驶离校园。持有学院机动车车证的予以收回;造成交通事故的,交由公安部门处置。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仿造、复制和转借他人使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机动车车证。对违规者除没收其车证外,同时予以相应的处罚。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由安全保卫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协会策划书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协会成立
策
划
书
协会机构:
科技协会下设常务理事会、正副会长、宣传部、外联部、办公室、信息部、组织部,各部均空有部长、副部长、干事等诸多干部职位,为会员提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会长职责:
1名,负责确定本协会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领导各部门及下属组织的日常工作;主持工作例会,监督各部门工作,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核;加强内部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关系,争取各方支持;负责协会重大活动的筹备和组织;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副会长职责:
2名,直接对会长负责,协助会长管理本协会的各项事务,分管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统筹工作,会长管理缺位时有权全面行使会长职权 办公室职责:
秘书3名,负责协会会员档案的管理,协调起草各类文件;负责协会日常事务的处理 组织部职责: 部长一名,副社长2名,负责会员的招新,入会审批;负责协会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协调活动安排;负责协会在各系负责人的联络和管理工作 宣传部职责:
部长1名,副部长1名,负责对内外的宣传工作,树立协会形象,
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社团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以倡导校园科技创新理念,加快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出发点,协助校团委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全校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协会期待着社团同仁们的支持和全校学生的帮助,为打造一个大科协而共同努力!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社团联合部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第三篇: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维护校园内的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创建”平安校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凡在校园内行驶、停放的各种车辆(特种车除外)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条 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学院院领导下,依法实行归口管理。保卫处是学院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它各部门(单位)应主动配合主管部门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 校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落实校园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道路安全知识教育,严格落实道路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第二章 机动车管理
第四条 机动车凭”xx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动车通行证”进入校园,按指定的路线行驶、停靠。
第五条 外来车辆应主动接受门卫检查,履行登记手续,按指定线路通行。
第六条 机动车在校园内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每小时,校园内限制机动车鸣号,禁止超限速行驶。
第七条 禁止驾乘无证无牌汽车、摩托车、助力车、电动自行车驶入校园、停放。
第八条 禁止各类营运车辆进入校园;禁止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开办教练场、试刹车,严禁酒后驾车。
第九条 为学院施工、生活服务及在校园内举办各种会议、活动的外来车
辆临时进入校门,由主办单位事前向保卫处申请办理有关手续。超大、超重的货物运输车辆需按指定时间和路线行驶。
第十条 执行公务的公安、消防、救护、工程救险等特种车辆进校时,门卫应主动疏导确保安全通行。
第三章 非机动车管理
第十一条 非机动车应在交通标线确定的道路内安全行车,进出校门时应主动接受门卫检查。
第十二条 校区内禁止骑自行车带人(婴幼儿除外),违反者批评教育。
第十三条 校区内禁止骑车猛拐、骑快车、骑车追逐和做危险动作,违反上述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由骑车人负全部责任。
第十四条 非机动车的铃、闸、锁必须齐全有效。
第四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十五条 机动车进入校园后须服从执勤人员的管理、检查、指挥,按
照指定的路线或校园交通标志行驶。
第十六条 校园内设立的各种交通设施,未经保卫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移动或损坏。
第十七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校内道路,设置管线时,须持有学院相关单位的施工证明,施工部门要设置警示标志牌,竣工后及时修复路面及有关交通设施和清理施工垃圾。
第十八条 严禁擅自在道路上设置障碍堵塞交通,不准擅自占用道路、堆放物品、设摊经商或进行其它活动,以免妨碍交通。
第五章 车辆停放
第十九条 教学楼、办公楼及学生宿舍内不准停放自行车、电动车及摩托车。
第二十条 禁止在非停车点乱停乱放。停车区域等指定地点、应按先后顺序,自觉摆放整齐,对不服从管理的行为,按校园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学院举行大型活动,校外来宾等临时车辆,由保卫处负责指定临时停车地点及指挥调度。各部门、各单位举行讲座、报告会、文体活动或出租体育场所,举办单位必须落实专人负责活动安全及保证交通畅通。
第二十二条 对于停放在校院内的车辆,其驾驶员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关好车门、车窗,车内不得放贵重物品。
第六章 事故处理及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校内道路交通警示牌、灯、线、减速带、隔离桩等交通设施建设由保卫处拟定方案,办理有关立项、审批事宜,并组织日常维护管理。
第二十四条 对损坏校内公共设施或道路的将追究其责任,并按所需价值赔偿。
第二十五条 校区内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学校保卫处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轻微事故,一般由保
卫处调解,也可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解决,重大、恶性事故须报公安管理机关处理。肇事逃逸者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外来车辆不服从学校管理规定的,拒绝其进校或责令其驶离学校,持有学校机动车通行证的予以收回,如造成交通事故的由公安部门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处罚分三种:
批评教育、收回xx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动车通行证、其它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保卫处负责解释,从颁布之日起实行。
第四篇: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暨个人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暨个人
2009述职报告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金琦
2009年是学院实现科学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最为严峻的一年。一年来,学院高标准高质量加强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设计并开工建设了海河教育园中德新校区,按照高度统一、高度融合的要求准备和实施了原两个中心组建新中德的整合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领全体教职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九次党代会和九届历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抓统一、促融合、增内涵、上水平”,以“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传承创新,追求卓越”为目标,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展培训咨询领域、强化办学特色优势、打造品牌影响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顽强拼搏、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努力提高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学院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实现在新的平台上取得跨越、可持续发展,为市委提出的“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有力的保证。
-***131415-
第五篇: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方案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方案》宣传提纲信息来源:通知公告更新时间:2011-2-21 浏览:436
一、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为了适应新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迁入中国天津海河教育园新校区后学院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0〕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天津市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发[2000]41号)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贯彻《“十二.五”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教育部有关 “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进入新校区后深化学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建立“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即学院成立专门的后勤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对后勤工作的整体规划管理监督,而具体的后勤服务事务以委托的方式交由第三方经营管理的新型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为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此次的改革与1999年高校后勤“企业化、社会化、集团化”的改革不同,是强力推进以第三方委托经营管理的模式,是在党委主导下,经过半年多的酝酿,体现了学院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法律依据、政策基础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二、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1、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源于1999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大力推进的项目,至今已有12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进入“十二五”以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进一步强调“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0〕1号)、《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委等六部门拟定的天津市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发[2000]41号)及《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均明确了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的要求和原则。《“十二.五”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高校实行“委托第三方管理”的后勤管理模式,教育部就“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总体要求。可以说,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必然趋势。
2、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过去学院的规模较小,受客观条件所限,后勤管理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管理体制。当前,新的中德学院组建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在整合重组的三步走战略中,已经明确了要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入新校区之后,要进行全面深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这是学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学院师生对老校区各方面现状不满意的现状,和对进入新校区之后,在学习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就迫切要求学院大力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
3、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学院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后学院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院创建“旗舰院校”,实现“百年中德”梦想的坚实基础。当前,学院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承担着新的压力和新的挑战。如何实现“百年中德、旗舰院校”的目标,就需要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改变劳动关系方式,更是要通过改革,来激励、激发和调动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改革,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昂扬斗志,共同面对学院的发展大计和事业挑战。学院的发展,就是学院广大教职员工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学院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学院事业壮大的必然要求。
三、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原则
1、服从组织领导。包括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内的整套改革工作,必须要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进行,要充分体现“学院一盘棋”的思想和学院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考。当前形成的“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是学院党委和行政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商议、调研和论证,最终形成的具有法律依据的、适应学院发展的文件。这文件中,已经从指导理论、政策要求、发展方向等多个层面对后勤改革方式、岗位设置等核心内容做出了科学的判断,这些判断符合学院长久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落实改革的过程中,务必要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既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坚决,又要精心组织、稳妥操作,把改革的工作一点一滴落到实处,使新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平稳过渡和转换。
2、体现以人为本。学院始终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学院经过改革所带来的发展成果,也将体现在学院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发展受益上。在落实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总体规划,柔性实施”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了改革精神,又体现了人本精神、友情操作。通过改革,实现统筹兼顾、优化服务保障的资源配置,以改革来调动后勤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以满足学院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教学、工作、学习、生活和学院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
3、严格依法办事。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科学决策和规范操作。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体现了“合法、合规、合理、合宜”的特征。合法,即该方案内容符合我国现行《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合规,即该方案符合天津市的劳动改革相关政策;合理,即当前学院的改革势在必行,建新校、搬新区,必须要用全新的机制才能保证学院的正常运行和科学运转;合宜,即改革正适宜当前学院的发展要求,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进入新校区之后,改革要逐步形成以“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为核心思想的一系列配套制度,使改革成为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巨大推动力。
四、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1、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校企分开、两权分立”的原则,学院实行“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模式。对现有后勤服务中心进行改组,成立后勤管理处,行使后勤工作管理职能,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指导、监控、协调;同时代表学院(甲方)与社会第三方(乙方)签订后勤保障服务和经营合同,实行契约化管理;学院确定后勤委托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标准,检查督促后勤服务质量。
2、运行机制改革
运行机制改革包括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标准制定及管理流程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
3、人事制度改革
(1)岗位设置。
(2)改革人员聘用制度。自 2010年2月19日起,原属后勤保障服务系统的人员,包括后勤服务中心、北校区管理办公室、西校区管理办公室的一般岗位工作人员参加新体制下后勤服务系统的岗位聘用。后勤保障系统的在编人员,在申请竞聘后勤管理处岗位的同时,同步参加在乙方设置岗位的竞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员,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3)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受聘至后勤管理处的人员享受其现有岗位对应的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通过竞聘上岗但拟聘人员不具备兑现岗位待遇条件的,按照拟聘人员的现行政职级兑现待遇,待学院开展全员聘用工作且本人具备相应的条件后,再予以职级晋升及待遇兑现;拟聘人员原行政职级高于现聘岗位的职级的,保留原职级待遇不变。各项待遇的发放,按照学院的规定和办法执行。此次受聘至乙方(委托第三方)的人员,仍按“老人老办法”属学院事业编制内人员,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仍继续保留在学院人力资源处,仍享受学院事业编制人员的各项工资及福利待遇,考核合格的,享受档案工资调整的各项政策,退休时按
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办理退休,合同制工人退休按合同制工人退休办法办理。
(4)改革人员管理方式。
(5)改革考核制度。学院党委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后勤管理处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人力资源处负责组织对后勤管理处的科级岗位、一般管理岗位的考核。
五、学院实施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的步骤
第一步,对学校迁入新校区后,应具备的各项后勤服务功能进行系统分析、规范设计;第二步,改组现有”后勤服务中心”,成立后勤工作管理的小机关——后勤管理处,行使学校后勤管理职能,受学院法人委托代表甲方对竞标成功的集团或企业、公司进行监管、协调、督查,实行契约化管理;
第三步,全方位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寻求信誉可靠的优质服务资源,通过公开的方式进行招投标,建立市场化的合作模式,将学院的后勤服务委托给有条件、有实力、办得好的社会第三方经营管理;
第四步,在后勤管理处及委托第三方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组织后勤管理系统人员的聘用,开展配套的人事制度改革和相关财务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调整、完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新旧机制的顺利、平稳过渡。
学院党委要求各党总支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方案》的学习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要讲政治、顾大局,相互支持,主动协调,齐心协力把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工作做好;号召全校教职员工要大力支持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工作,要对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形成共识;后勤全体教职员工要积极投身改革,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把此次改革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和努力方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