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近国学-传承经典(小学一年级国学课教学反思)
亲近国学,传承经典
——评教评学讲课反思
国学复兴的话题,近年来一直为大众所热衷讨论。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日,如何继承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国学经典?这个问题不断地提醒人们寻找新办法沿学国学珍品。
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传承经典的重任,为更好地使学生全面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学,我校引进了育灵童出版社的一系列国学教材。这学期,我所执教的四年级的国学教材,内容以《笠翁对韵》,按文义分为18课,每课配图与释义。
在国学研讨课中,我按原定进程讲解第三课《四支》。这课是与文人雅兴有关的内容,学生在此前两课中接触了中国早期的历史。接触了《笠翁对韵》的对仗和押韵的特点,我主要运用了“听一听、读一读、悟一悟、唱一唱”的方法。
四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尚浅,国学这类深奥读物距离他们非常遥远。我先让孩子们听一听课文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完朗读后,我将文中易读错的字挑出来范读给学生听,减少他们对难字的疏远感。
听完朗读后,便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读一读。为让学生更易于学习课文,我按意群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并将“读一读”的方法细化入每一部分的学习中。读的第一步,先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注意难字的读音。然后,请一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第一部分,并对其他学生说明:“这位同学读对了,请大家跟着他读一读,读错了,请大家帮他纠正。”带读环节结束后,请全班齐读一遍。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灵活、易调动的特点,我接下来采取了多种朗读方式,男女分读、小组竞赛读、师生接龙读等等,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满兴致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的孩子喜欢形象思维,在理解深奥的课文内容上有很大难度,即便教师向学生解释了文义,也难以让他们理解。为此,我通过播放课文的动画短片,使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画中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借此实现让学生“悟一悟”。同时,也能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趣。
在听、读、悟完成后,我还增加了一个“唱”的环节。利用网上丰富的《三字经》儿歌资源,让学生跟唱儿歌。“唱一唱”,既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也让学生在相对熟悉课文后,能够用歌声去进一步亲近课文。实际上,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也明显更感兴趣,更有歌唱的动力。
课时间紧凑,半个小时内,我将“听一听”、“读一读”、“悟一悟”、“唱一唱”贯穿在一起,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课文内容,争取拉近学生与国学教材的距离,使学生亲近国学,爱学国学。课堂上,我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设想,也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个别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我还控制得不够精确。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运用也还需继续提炼。我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努力,从适宜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尝试更多国学教学的方法,我们定能将国学精粹传承给下一代。
第二篇:亲近国学,传承经典(小学一年级国学课教学反思)
亲近国学,传承经典
——关于国学课的反思
国学复兴的话题,近年来一直为大众所热衷讨论。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日,如何继承年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国学经典?这个问题不断地提醒人们寻找新办法沿学国学珍品。
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传承经典的重任,为更好地使学生全面并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学,我校引进了育灵童出版社的一系列国学教材。这学期,我所执教的一年级的国学教材,内容以《三字经》为主,按文义分为18课,每课配图与释义。在国学研讨课中,我按原定进程讲解第十三课《魏蜀吴》。这课是第四单元《历史画卷》中的第三小节,学生在此前两课中接触了中国早期的历史。教学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听一听、读一读、悟一悟、唱一唱”的方法。
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尚浅,国学这类深奥读物距离他们非常遥远。我先让孩子们听一听课文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完朗读后,我将文中易读错的字挑出来范读给学生听,减少他们对难字的疏远感。
听完朗读后,便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读一读。为让学生更易于学习课文,我按意群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并将“读一读”的方法细化入每一部分的学习中。读的第一步,先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注意难字的读音。然后,请一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第一部分,并对其他学生说明:“这位同学读对了,请大家跟着他读一读,读错了,请大家帮他纠正。”带读环节结束后,请全班齐读一遍。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灵活、易调动的特点,我接下来采取了多种朗读方式,男女分读、小组竞赛读、师生接龙读等等,通过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满兴致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的孩子喜欢形象思维,在理解深奥的课文内容上有很大难度,即便教师向学生解释了文义,也难以让他们理解。为此,我通过播放课文的动画短片,使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画中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借此实现让学生“悟一悟”。同时,也能使课堂内容更丰富有趣。
在听、读、悟完成后,我还增加了一个“唱”的环节。利用网上丰富的《三字经》儿歌资源,让学生跟唱儿歌。“唱一唱”,既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也让学生在相对熟悉课文后,能够用歌声去进一步亲近课文。实际上,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也明显更感兴趣,更有歌唱的动力。
早读课时间紧凑,半个小时内,我将“听一听”、“读一读”、“悟一悟”、“唱一唱”贯穿在一起,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课文内容,争取拉近学生与国学教材的距离,使学生亲近国学,爱学国学。课堂上,我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设想,也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个别环节的时间把握上,我还控制得不够精确。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运用也还需继续提炼。我相信,只要教师不断努力,从适宜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尝试更多国学教学的方法,我们定能将国学精粹传承给下一代。
第三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足有五千年之久。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文化历经沧桑,经历了数百年之久,才有现在人们所知的文学常识。它不仅是中国人们的一大骄傲,还是祖国的瑰宝。
例举妇孺皆知的《唐诗三百首》:黄河遇见了李白,才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长江遇到了苏轼,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盖世辞章;明月遇见了诗人,才会有数不胜数的千古流传的诗篇。一切皆归于巧合,但只要细心发现,才会有现在人们熟读的唐诗、宋词、元曲。历史的长河上,许多诗人、作家、革命家等甚至已牺牲生命,才留下了让人赞不绝口的美文。也正因这些文化,历史上才出现了文化巨子,并且凝结成文化结晶传给后人。就这样借鉴于前人,流传于后人的方法,书库中呈现出了数百万本的著作。民族文化历经变化,它是令全世界中国人民所骄傲的,历史由我们谱写,文化由我们传承。
中国汉字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乃至于世界,都深受于各国的喜爱,甚至于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对它赞不绝口,并学习了书法。一个简单的文字,也是经历了千年而演变而来的,从每一个文字中,我们都能读出古人的心血,每一个文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更是渊源流传。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工文,更有家喻户晓的王羲之等。这些书法大家也都留下了名作《多宝塔碑》、《大麻姑仙坛记》等,颜书书法更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三字经》、《论语》、《礼记》等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无不惊叹。从中我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对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代人们的劳动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他们留下了国学经典。当如今我们坐在教师里读着课本时,我们好似就可以看出作者著作时的全过程。当代青少年发奋图强熟读国学经典时,又一颗文化新星就冉冉升起,传承着千古文化。
民族文化已不再是文化,它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发展的全过程。国学经典时千古流下的一段佳话,如果民族文化是精神食粮,那么它就是民族精神的饮料。
学校地址: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太平村七组 邮编:628014 指导教师:刘千钰
第四篇:传承国学经典
主
题
班
会
内容: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
班级:关兴小学六年级 指导教师:谢昭雪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一、主题确立的背景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那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魂。然而多少年来,我们一味的从洋媚外,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竟忘得一干二净,使国人长期以来得接受不到传统教育,以致于出现了传统教育的大滑坡,大人的我行我素,孩子的唯我独尊,社会群体中的尔虞我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道德的践行早已不复存在。为了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为了校正变性的人文道德,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对民族精髓发扬光大,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开展国学经典的学习,让民族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二、活动目标
1、国学经典中《弟子规》是德行教育的最佳典范,以弟子规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培养划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并深刻领悟其中道理。践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勤奋进取,自强自立。
4、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活动准备:
收集资料
排练节目 古琴曲、感恩的心 活动形式:
朗诵 讲述 音乐《感恩的心》《劳动号子》 小品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导语
华夏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培养国人良好情操和行为规范的需要。《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更是道德教育的典范,今天,我们在这里特意召开《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目的是让道德还原于生活,现在请两位主持人上场。
二主持人 :
男:草木为了感谢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 女:鲜花为了感谢夏的到来而竞相开放。男: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互动交流。
女:我们诵读圣贤经典,做孝子贤孙,聆听先辈教诲,以传承华夏文明,要做中华好儿女。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探讨做人的真谛。
合:下面,我宣布《传承国学经典,提升国人素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女:今天我们的班会将分三组进行活动,第一组:古韵新风诵经典。
(一)1 诵读(全体起立,齐背《弟子规》总叙。)2一人背多人合〈入则孝〉
3挑选四个男生摇头晃脑择段朗诵.主持人:女:背得真好,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教 须敬听;恩欲报,怨欲忘,报恩长,是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男:司马光曾说过:“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
女:现在,大圣人、大教育家孔子爷爷在这儿为我们讲解《弟子规》,教我们如何学习、怎样做人?请欣赏视频《弟子规》。
男: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静静立在时光的河流中。
女: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座能变化色彩的大山,不同的时光有着不同的色彩。
男:如此精妙的《弟子规》,光诵读真不过瘾。女:那就演呗!甲:演?怎么演?
乙:当然是演小品啊,可有意思啦。
第二组:德行孝道两不全
男:人人常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小羊喂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双膝跪地,跪在母亲面前表示感恩。
女: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正履行遵守孝道知恩图报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西部农村的真实故事吧!
小品表演《不该推诿的责任》(剧情介绍:有个老汉,七十多岁了,老伴死得早,生活由三个儿子家轮月负责,三个儿媳都不是省油的灯,推来推去,最后只好公路边倚坎搭一个小棚渡日。)附剧本
(预备音乐:古琴曲《劳动号子》)
画外音:老汉含辛茹苦养大三个儿子,劳碌奔波替三个儿子成了家,历尽千辛万苦给三家都建起了新房,老了,该是享乐的时候了,可是却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音乐停)
大儿子:爸,你在我家差两天就满一个月了,我们明天有事外出,没人在家照顾您,你去老二家吧。
二儿媳:(叮咚――,二儿媳赶去开门)爹,还是还有两天才轮到我们家么?怎么今天就过来了,大哥道真会算计。(顿时拉下脸来)老汉木然,站在门口片刻才进到怀里。
三儿媳:指着丈夫说:“这回老头子得让他在二哥家多往些日子,上回就提前来我们家的,要是这回又来早了,我跟你没完。”还是不放心,干脆直接电话告诉老头子,爸爸么,这个月您就在二哥家多住上几天,我们没人在家,就算您过来也进不了屋。
旁白:老汉在老二家如坐针毡,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因为超期而让二儿子为难,不久,老二家真的开始争吵不休,可怜的老人只好搬了出来,说是去老三家,结果哪家也没去,就倚着公路搭了个临时住所。
男:这一幕,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你对此,想说点什么?
学生甲:我觉得这三家人太不像话了,简直是忘恩负义,谁家养了这样的儿子谁就倒霉。
学生乙:这种人的修养太差,一定得让他学学《弟子规》,教他怎样做人。
学生丙:看到这种现象谁不生气?我觉得我们的道德教育抓得很不够,要加大力度,不仅光在我们学生之间抓,还要把大成年人一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学生丁:这次开展的这个活动对我的启迪最深,以前我对父母不理不睬 很不对,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那样对他们了,我要争取做一个有修养懂礼貌的人。
女:同学们说得太深刻了,我们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学习《弟子规》让我们齐唱那支《感恩的心》,做一个感恩的人吧。一个学生领唱,十个学生齐唱。
男:在学习弟子规的过成中,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请同学谈谈你的变化 主持人:
女: 其实《弟子规》里的每一篇都蕴含着许多大道理,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认真领会,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将变得更加文明有礼。
男: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弟子规》这本“人生字典”,不仅给了我知识,更多的是一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女: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只有按《弟子规》中的规范条例去做事做人,长久坚持,才能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第三组:国学宝典金光闪
男:《弟子规》这本人生宝典,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更多的是给我们一生做人的道理。除了《弟子规》,你还知道哪些国学经典故事? 现在请四个小组同学竞答,看看哪组同学见识最广。
A 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诗经、左传、论语、孟子 B 组:尚书、史记、汉书、周易、战国策 C 组:魏书、宋书 徐霞客游记
D组:道家、法家、历史演义、儒家全唐诗、文心雕龙 千家诗、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楚辞、三字经
女: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知识真渊博!
男:光知道得多不算,那要看谁遵守得好才是关键,下面有两个短剧,你能用《弟子规》中的理论去解释吗?
(一)小品:1.短剧1 演出 剧情:
快开饭了,妈妈在厨房喊小林小强正吃饭,两兄弟正在打游戏,声音开得很大,他们两人非常投入.忽然门开了,进来的是小姨.妈妈马上说:“小林小强,你看谁来啦!你们怎么不叫姨呢?
两人头也不回地回答:“哎呀, 你不看我们正忙着呢!”等一下我们快要并不理会。
女:请学生说出剧中人物哪些举动做错了,不合乎弟子规,学生可能会回答剧中人没有做到:
(1)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说的话两人没有马上回答去做)(2)尊长前声要低.(母亲在看书时,两人说话,笑闹得太大声)(3)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没有马上让位给父亲)
(二)、短剧2演出张红和马云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张红递过一支漂亮的水笔说:“这枝笔送你”。马云感激地说:“谢谢。”
(一个星期以后两人因玩皮球闹翻了)张红:“还我的自动水笔。”
马云:“你不是给我的吗 ?干吗又要收回呢?。” 张红:“还我,谁叫你惹我呀?”
男:剧中人物犯了弟子规的哪一项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结束语:
女:家里的灯熄了,爸妈每天在我睡觉前总叫我朗诵一遍《弟子规》,我在梦里还在温习着做人的道理。
男: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响起大家诵读《弟子规》的声音,在诵读声中,我如孔子般践行着“君子日三省吾身”
女: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无论何时何地,《弟子规》的朗诵声总在耳边响起。
男:诵读《弟子规》,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弟子规》,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诵读《弟子规》,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
女:感谢这所有的人间美好!
班主任总结: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做个感恩人。感谢父母把我们养育,感恩老师培养之情。是《弟子规》教会我们做人!感谢先贤们谆谆的教诲,这所有美好凑成了这节精彩生动的班会。让我们的思想得到一次质的升华,每一次感动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和谐美好。
男:今天,我们的才艺展示真不错,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对《弟子规》的虔诚与热爱。
女:同学们,让《弟子规》伴随我们走过童年金色的时光,伴随我们成长,让理想的风帆在经典的海洋中所向披靡乘风破浪。
合:本次班会到此结束。再见
第五篇:传承国学经典
传承国学经典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而国学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是对古代典籍进行研究,以探明其文化内涵。孔子与《论语》是国学的最佳体现。孔子关于学习态度讲解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借鉴的。“温故而知新”这是《论语》中给我启迪最深的一句话。温习你学过的东西,就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这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我们不仅从《论语》中的学习态度中受益,也从孔子对于教学的见解中感知。《孔子论学》中提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后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为下矣。”孔子提出人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可以分为四等:生来就知道为上等;学习知识后知道为次等;遇到困难再学习,又再次一等;遇到困难不学习为最下等。
由此我想到我们现在的班级。我们六年级即将面临小学毕业,学习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果我们“困而不学”、轻言放弃就会累积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就会变成“最下等”。虽然我们不是“生而知之者”,但我们可以做“学而知之者”,可以做“困后学之者”。
虽然我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用一颗勇敢的心去斩杀一切困难。
国学经典,给予我们太多力量。他的大智慧拨开了我们眼前雾霾,使我们前进的路更加清晰、更加开阔。所以,让国学经典在我们的口中悠悠传颂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