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五篇)

时间:2019-05-13 00:4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第一篇: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美术教材教法心得体会 振兴街小学 师恩才

本周我们在府西街小学进行了教材教法培训,在本次培训中,武建伟老师讲了一节欣赏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作课之后,他谈了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并针对性对欣赏课的教学深入浅出的讲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武老师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整堂课设计独特,学生兴趣很浓,集视觉性、愉悦性、人文性、实践性为一体,突出新的课标理念,培训后我颇受启发。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具象向抽象过度,评述能力也处于迅猛发展期。小学美术欣赏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以课本为主导将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以期望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审美品味,但这样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根据我平时的教学实践并结合武老师本次的作课培训,我觉得欣赏课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老师提前布置所需要收集的资料。2.良好的引课会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在上美术课时,引课很重要,导入中可以用很多方法,比如动画导入、实验导入、音乐导入、视频导入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上课时采取讲述和多媒体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了解本节课所掌握的的重点内容,以此来突破重难点。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然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补充总结和教师先引导欣赏,然后放手然学生自主欣赏的方法,这样就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我觉得一堂生动活泼的美术欣赏课,除了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更需要有教学的技巧,有能够加深学生印象的活动方式。只有让他们感受到欣赏课的生动、有趣、有意义,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上来,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渴望。

第二篇: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更多资料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开发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阶段,每个学期的课程都有一定比例的美术欣赏课。虽然几节欣赏课不能完全达到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的目的,但是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还是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的。以往的美术欣赏课偏重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师授课中往往讲得太多,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但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气氛沉闷。以致于欣赏课不好上,学生不爱听。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不明确谁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欣赏课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教师“一言堂”的做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受到限制,激发不起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对欣赏课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如何才能上好欣赏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要上好欣赏课,教师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正确理解教材,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对教材作品哪些做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教师应当灵活处理教材,具体安排。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也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

二、欣赏内容要有侧重点

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不同,所欣赏的作品的侧重点就不同。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技法欣赏为主,如学习中国画笔墨知识、应用设计、手工课中出现的范例作品;还有的侧重艺术特色欣赏,如中外名家绘画、雕塑作品欣赏。此外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蒙娜丽莎”。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对作品的观感和欣赏体会,也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创想和设计思路,在欣赏过程中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欣赏课要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授课方式

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发现、比较、角色扮演、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总结

欣赏课的反馈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写出作品观后感、师生谈话交流、学生制作欣赏主题宣传报等反馈形式。反馈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也是课堂内容的延伸,还可以让学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的审美活动中,美化自己的生活。

“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学生带来审美的体验,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下功夫,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一定能够打破陈规,形成自我特色的欣赏课教学。

第三篇: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单 位:鹤壁市综合高中 姓 名:陈俊花 电 话:***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美术教育中欣赏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对于提高美术欣赏教育的地位以及推动欣赏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用什么教学方法上好美术欣赏课?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在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美术 欣赏 教学 方法

好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艺术兴趣,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美术教育中欣赏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对于提高美术欣赏教育的地位以及推动欣赏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用什么教学方法上好美术欣赏课?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在当前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针对各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效果,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当前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不顾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把美术欣赏课上成了专业课或故事会。

分析美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但如果在欣赏课中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一讲构图就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分析“环境色”“光源色”,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这种欣赏课可能只有美术特长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对于一般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教法实在是无的放矢。久而久之,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会变得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势必挫伤学生上好欣赏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低估了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甚至以一些秘闻轶事来招揽笑声,哗众取宠;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走近作品,但没有剖析,学生当然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也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

二、不顾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把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课或语文课。

美术作品,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教师就喧宾夺主,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等,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这种历史课或语文课式的美术欣赏课即使你上课的内容再生动充实,也无法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这种教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

由于某种原因,我国的美术教育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并由此造成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对于升学没有用处;同时也由于我们的一部分美术教师在从事美术教育时过分强调美术技法的教育,使学生认为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绘画的天赋,而忽视了审美教育。由此而来,人们对美术教育形成不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这样一来,这就形成了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一些问题。(1)高中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学生无暇对美术课产生重视,就造成了学生在美术课上做主科的作业或看其他学科书籍的现象。(2)由于多年来对音美教育的忽视,使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应该积累的美术基础知识量非常贫乏,给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衔接和提高造成难度。(3)由于学生知识的贫乏,无法在教学中与教师很好地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容易出现唱独角戏的现象,使教学成为填鸭式,学生不爱听,变主动教学为被动局面。

根据前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在高中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项目来解决。

三、由于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这就是说,我们要对以往教学方法的特点和效果进行深一步的探讨,并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找到一条可行之路。使高中的欣赏教学取得实效。

(1)高中美术欣赏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般地说在美术欣赏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讲述法:教师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法以及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和说明。

2.提问法:教师就知识(美术知识、文学和历史知识等)、原理以及作品的直观特征(内容、色彩、材料)进行提问,学生同答。

3.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作品展开讨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

4.探究法:教师运用启发性的手段引导学生用探求、研究的心态去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

其次,上好美术欣赏课必须正确把握几个主要环节。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教育分心育与体育两大领域。心育又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三个方面。在我们看来,智育、德育和美育虽然相互区分,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处于对立统一之中。所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不仅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而行,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规律,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也是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的必由之路。美术欣赏,是欣赏者对欣赏客体──美术作品进行知觉、感受、体会和解释、评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既有感性的直观体验,又有理性的逻辑思维。这一过程中,欣赏主体──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和知识素养往往直接影响着欣赏活动的质量,而掌握必要的美术知识将会有助于学生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个任务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师在主导作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传播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就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作为纽带。由此看来,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就是说,高中美术欣赏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应用教学方法的问题。

为此,我在不同的班级进行了一次传统常规教学法与新教学法的对比试验。

(一)教学实验内容

1.研究对象:选择高二年级一班、二班作为对比教学班,其中二班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一班采用常规方法教学。

其中:一班有学生60人(男生28人、女生32人),二班有学生60人(男生26人、女生34人)

2.研究形式:采用对比形式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调查问卷、考试和教学实践几项内容。

3.调查内容:①学生原始情况:包括学生对美术学科有兴趣的原始人数(百分比),美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具备独立欣赏作品能力的原始人数(百分比)。②验证实验成果的学习兴趣人数(百分比),美术基础知识成绩,具备独立欣赏作品能力的人数(百分比)。

4.考核内容:美术基本知识和作品分析。

5.实验内容:讲述法与展示图表法的结合应用、情景法与探究法相结合的应用。

(二)教学实验的实施。在比较教学实验正式实施之前,首先对一班、二班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原始情况做个比较。然后,用讲述法与展示图表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通过试验,进一步证明新教学法较之于传统常规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更好。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主动接受艺术的审美过程,学生除了依其直观感受,对作品产生第一印象外,还需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参与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过程,并对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理性的认识。从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作品内涵,引发学生在自身知识水平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联想和想象,得到审美感受。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以证明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帮助广大的美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当然,美术欣赏课在使用教学方法上应该是灵活多变、综合利用,根据具体课业内容具体分析。并且在一堂美术课中,经常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特别是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应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美术教育、提高美术素养。为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本文总字数:3355字

单 位:鹤壁市综合高中

姓 名:陈俊花

电 话:***

第四篇:怎样上好美术欣赏课

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怎样将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艺术理论知识变得易董好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经自己的探索实践证明:运用作品比较,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此列举几例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美术欣赏中的音乐与绘画:

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不是单向地灌输。所以虽然音乐是一种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但音乐同样也是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如在进行中国古代人物技法的欣赏教学时,通过苏州弹词《新木兰辞》地放送,请同学们进行浏览式欣赏两张图片,注意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利用声音的比拟,使学生接受音乐信息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多样性,如采用工笔重彩人物作品与线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工笔人物与写意人物作品比较欣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绘画以线造型的艺术特色,特选了风格迥异的作品进行比较(一般用实物投影或换灯片)。如梁楷的《泼墨仙人》与曾鲸的《李白行吟图》进行比较欣赏,一简一繁,各将其妙。学生从中强烈的感受了中国传统线条的多样性、生动性,以及一种韵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美术作品中的对比与和谐:

事实上,中外的美术史早已证明“美既不是美术的唯一内涵,又不是美术的中心任务。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艺术形式存在”。其实,在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这一节中,如果不很好的联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往往会认识模糊。为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中国画家题材内容类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看看画家是如何来经营画面的。如图 3 林凤眠的《静物》中,直力的玻璃水壶和水中的鱼。黑与白,背景上的橙与绿,都存在鲜明的对比,使画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潘天寿的《水仙》,花丛方向与造型在整体形式上非常和谐,然而在花丛大小位置,叶的交插与题字上又稍有变化。通过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

三、美术绘画中的制作技法比较

沃乐夫曾经说过,一切绘画得益于其它绘画的比得意于自然的多。因此,在进行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绘画欣赏教学时,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的艺术风格,往往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采用了一些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十七世纪的荷兰画家姜布鲁各的《瓶花》。在进行作品分析时,我找到了一幅与其题材相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另一位荷兰画家梵高的《向日葵》,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两个时期的绘画在用笔、造型技法上的差异,即“写”、“画”差别一目了然。

四、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在欣赏中,将中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欣赏作一比较,是教学难点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同样采取比较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众所周知,艺术形象来源于大自然,而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同时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如唐代青绿山水大师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他的作品标志着山水画中青绿体系的成熟。而《森林风景》为十七世纪荷兰派画家鲁伊斯达尔所作。

这两幅作品和后来的风景画相比,他们的山水画作风一样,都属于早期古典作风,但两者的起点完全不同。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讨论激烈,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比较不难发现:风景画本质上仍没有独立,它仍然是人的活动舞台,只是人暂时离不开前台而已。它不像中国山水真正脱离人物,山水画是大自然生命的自我展现,风景画则是大自然中的大自然,和利用照相机去摄取一片风景相同,这是山水画与风景画的本质区别。因此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多作解释。”

五、美术想象中自由自在的世界

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迷人和令人神往的,人们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无拘无束,达到非凡的境界。我们再把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与梵高的《星月夜》作比较对照,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形的约束,色彩的随意流动,画面的变化莫测,人类的内心世界毫不保留的展现出来,人的情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现。

通过教学,自己体会到:比较也是美术欣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作品的艺术形式、技巧方面。如果把不同画种,不同风格的作品,用文学语言来描述常常不易说清楚,但如果把这些作品摆放在一起,形成对比,进行比较,很快就会区分开来。因此我们在美术欣赏中切忌孤立的对待每一件作品,而是要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看,进行各种和多方发面的比较。如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吸引、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作品比较的范围很广。只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学科的教学优势。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如何上好欣赏课

如何上好欣赏课

洮北进修 杜丽敏

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一、音乐欣赏课的一般过程

(一)导入欣赏

导入欣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入的方法依据欣赏内容而定,常用的有: 1. 讲述法

讲话内容——一定要引出课题,点名欣赏内容。

讲话语言——务求简洁、明确、有趣味性、有鼓励性,并且要充满感情。切忌言之无物、啰嗦冗赘。

另欣赏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

2、游戏法

抓住所要欣赏作品的主要特征进行律动等。例如:《野蜂飞舞》、《解放军进行曲》(特点:节奏强弱分明,节拍常用4/4或4/2拍子;结构方整;旋律多是雄壮有力、刚健豪迈)

3、直观法 实物直观法——乐器或演出用道具,使学生认识乐器的形状、结

构、懂得它的演奏方法、音色特点,进而在下面欣赏乐曲时感受、体验它的艺术魅力。

观摩直观法——观摩教师或学生的演唱、演奏;出示名家、名曲的演奏视频或音频资料进行欣赏。例如:欣赏《瑰丽的电声》时播放的爱你》

(二)整体性初步领略环节——感受聆听(初听)

1、对作品的题材、内容、体裁、风格、情绪、表演形式等有个初步的完整印象。

2、对教师设置的疑问,尽力从音乐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在欣赏前的提示、设疑一定要明确、恰当,以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工作铺平道路。此环节是就欣赏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教学时间比较充足而设置的。对于难于理解、教学时间紧张的大型音乐作品,常常会省略这一环节,而把这一环节需要进行的内容融进下面的两个环节去解决。

(三)分析性研究环节——赏析

1.分析研究构成音乐美感的各种要素以及诸要素的对比,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例1:欣赏《小象》、《大象》(一年级下)演奏乐器音色(管弦乐、钢琴的低音区和低音提琴)、拍子(2/

4、3/8)小象的叫声加入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小象轻快活泼;大象笨重

BEYOND低沉)。

例2:《辛德勒的名单》钢琴演奏(苍凉悲壮)、小提琴演奏(哀婉倾诉)、圆号演奏(缅怀沉思)三种不同的情感体现。

2.对作品中的某些重点内容作较为深入的体验,并且得出自己的认识结论。

分析性研究环节,师生都必须有明确的研究课题。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还要精心设疑。学生也要有目标、有重点地细心聆听。在讨论研究时,教师要把握研究的中心,学生要围绕研究中心阐明观点、拿出论据。最终,大家要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结论。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做提高性的补充讲解。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应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评价音乐的方法、享受音乐美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四)综合性深入体验环节——(复听)

要求学生独立地围绕音乐作品,把感性的、理性的知识有机的综合在一起,并且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品味音乐的气氛、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向着更高的审美层次上推进。所以,这个环节是整个欣赏教学活动的收获环节,不可忽视。

教师务必要使学生明确欣赏的目的(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提高什么能力;懂得什么道理;培养什么情操等),带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变化;认识音乐的体裁、风格、曲式;根据音乐的标题、内容等进行联想、想象等),完成必要的欣赏作业(记住、唱会音乐的主题;根据个人的情感经验、联想想象。画一幅画,写一首诗,或写一篇听后感等)。这样,一来是为了便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来是为了学生真正掌握音乐的真谛。

(五)欣赏小结

这是音乐欣赏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概括本节课的欣赏所得。因此,教师的小结要内容充实、确切,做到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最好,能够激起学生再学习的欲望。

二、有效地欣赏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一定要把握学生发展阶段和欣赏活动的阶段,根据多样化的欣赏教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享受音乐美感的条件,为他们欣赏音乐提供入门的线索,将音乐的表现和欣赏结合起来,这些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边做身体动作反应,边聆听音乐

欣赏音乐,单纯地倾听是必要的,但一边做动作反应一边聆听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结合身体动作来欣赏音乐应该是一种自然的事情。在音乐要素中,节奏是基础性的、最重要的要素,用身体动作来把握节奏,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节奏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结合身体动作来接受音乐,是首先应予采用的学习音乐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1.随着音乐摆动身体或手臂,边聆听边做动作 2.边模仿指挥动作边听音乐

低年级避免要求做规定的指挥动作,只要他们和着拍子做动作自由划动即可。第一拍动作稍大一些,以后的几拍动作稍小一些。到了中学阶段,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指挥的基本图形和动作要领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指导。随着年级的增高,可以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等等,想象着像一个真正的指挥那样,随着音乐做指挥动作。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按照乐曲的情绪、风格大胆地“表现”音乐,一遍听音乐,一边进行“指挥”。3.用固定节奏为音乐做伴奏

可徒手进行也可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例1:欣赏《小拜年》(一年级上)时向学生提问:“节日锣鼓的节奏是怎样的呢?”

X 0 X 0 | X X X 0|| 一边音乐,一边拍打这样的节奏。例2:《蓝色探戈》

4.伴随音乐,模仿各种乐器演奏动作 5.边聆听音乐边做脚步动作。

如踏步、走步、跑跳步,或者踩着舞曲的拍点自由地跳舞。6.聆听音乐,对音乐的形式(曲式)做出动作反应

如听到乐曲的不同部分做不同的动作。例如:欣赏《快乐的罗嗦》曲式,听到A部分,头做左右摆动,听到B部分,用手打拍子。再如:欣赏《阳光下的孩子》(三段体),听A(合唱)部分拍手;听到B(领唱)部分叉腰律动,第三部分(合唱)晃动身体。

(二)将听到的音乐感受表达出来

1.文字叙述——根据乐曲的各种音乐要素,根据对乐曲的气氛、情绪的感受,让学生写出短文;

2.画图——图形谱、旋律线、情绪感受、联想的内容 3.给乐曲设计标题

例:《快乐的一天》(人音版一年级上册)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标题拟出

1、清晨

2、上学

3、上课、4、游戏、5、入睡;然后播放音乐(可打乱音乐前后的顺序),让学生选择相应的标题并说出理由。在指导学生为乐曲命名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想象各种各样的情景的基础上给乐曲设计标题,也可以用其他学生的设计作为提示。要让学生注意倾听音乐的各种要素和音乐各个部分的对比,将对音乐印象的多样性和共同性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年级较高的学生可以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进行“设计曲名”的讨论(这时可以小音量播放音乐),将各组设计的曲名写在黑板上,再进行讨论,可以带着问题“哪个曲名最适合这段乐曲?”让学生们再聆听音乐。然后选出其中的一两个(可用举手的方法)。最后,将原来曲名告诉学生,与同学们的设计相比较,一边比较一边再听音乐。例如:《老鼠娶亲》中的准备出洞、娶亲路上、拜堂成亲、抱头鼠窜。设计曲名过程中,即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设计与原来标题如此不同,也很有意义。经过反复聆听、比较、探索,这与“听前先提示曲名”是完全不同的。

教师在听音乐之前对音乐进行解说并不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无论对乐曲怎样进行解说,总是先入为主地主导了乐曲的内涵,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说明替代了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学生只能沿着教师的说明进行想象,失去了自己对音乐的主体作用。其结果是,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美感的体验、音乐引起的丰富想象,以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等,都受到了局限。例如,欣赏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第二源头时,如果教师先对乐曲进行解说:“这是描写沃尔塔瓦河的一冷一暖两股山泉潺潺而流的音乐形象”时,学生就会被教师的引导所左右,沿着指定的含义进行理解。反之,我们不做乐曲解说,而是说:“ 好好地听一听: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先给予倾听要点的提示,在听第一部分长笛和单簧管演奏时,教师提示:“注意这两种乐器的演奏,试着一边听一边想象,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然后让学生们再听。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诸如:“水在流动”,这时,学生们作为主体发挥自由想象,根据对乐曲的感受、想象做出回答。

4.做戏剧化表演——可根据乐曲的气氛、情绪编成像芭蕾那样的表演动作(如欣赏《四小天鹅》)。带有描写性质的乐曲,可编成带有一定情节的戏剧性表演。

例: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三)将聆听音乐与其他音乐学习活动联系起来,综合进行欣赏指导 1.用乐曲的主题进行节奏动作反应

用乐曲的主题进行节奏动作反应,使学生熟悉乐曲的主题,在熟悉了音乐的主题之后再聆听音乐(适合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开始欣赏某一乐曲时,让学生一边听该曲主题(钢琴或风琴演奏、听唱片或录音带)一边组织学生做动作。如做打拍子动作,熟悉了乐曲主题后,再聆听乐曲。

2.用乐曲主题进行节奏练习例:《化装舞会》(七年级下册)3.演唱乐曲主题

4.演奏乐曲主题

5.采用卡片或字母来表示乐曲的曲式结构

小学中年级适用表示曲式的彩色卡片,高年级和初中以上年级,适用字母表示曲式的方式。

(四)结合所聆听的音乐作品做适当的讲解

原则上不在听乐曲之前进行解说,有时连曲名也不予提示。其理由一如前述。可先让学生听辨乐曲的拍子,听辨演奏的乐器,如果是三部曲式的话,可首先让听A部分,然后回答、确定下面部分是A部分还是B部分?直至乐曲结束。接下来,再就乐曲的气氛、听了乐曲的感受展开讨论。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当然也有例外情形,例如在欣赏《回忆》(选自音乐剧《猫》)、《云中的城堡》(选自音乐剧《悲惨世界》)不但要讲解歌词(英语演唱),还要介绍剧情;欣赏影视金曲如《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欣赏前对剧情、歌词加以解说;有助于学生对乐曲的赏析;欣赏《穿越竹林》时,对旋律上方的箫和人声(虚幻、神秘的空灵感)、旋律下方的节奏型X X X X 为动机的交替重复(加重了紧张、不安的气氛)等场面加以说明。

一般情况下,解说内容较多的是作曲家生平故事和他在音乐史的地位,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逸闻趣事等。乐曲解说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可以是分析性的解说,也可以是批判性的解说。解说要引起学生对乐曲的注意和兴趣,启发期望聆听的愿望。

1.结合倾听,进行演奏、演唱形式和演奏的乐器等内容的解说 儿童欣赏时把握了音色,就容易掌握音乐诸要素的对比,进而把握音乐的情绪,所以欣赏时要注意对演奏乐器的解说,也可以通过乐器解说掌握乐器的音色,以此作为音乐的入门。如在欣赏圣-桑斯的《天鹅》前,用大提琴演奏的唱片或大提琴挂图来说明。2.在欣赏故事性乐曲时,结合倾听,对故事的情节、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音乐展开等进行解说

如欣赏《梁祝》时,就故事情节进行谈话,然后进行欣赏,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说明乐曲的情绪、乐器的音色变化等。(草桥结拜、抗婚、化蝶等)

3.结合倾听乐曲,进行与音乐史相关内容的说明

包括创作年代、创作动机、作品特征、创作背景、与时代的关系等。但是,重要的是,这些说明必须适应不同年级学生,过多、过长的讲解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总之,欣赏解说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欣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欣赏教学一定要抓住一个“焦点”来进行

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要想有效地指导欣赏,就必须从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力集中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这个“焦点”。例如,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注意听一听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是什么拍子?”“乐曲中相同的旋律出现过几次?”在欣赏歌剧或戏剧音乐时,从剧情的谈话开始,“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听的音乐是哪个场面的音乐?”等,这样就较好地抓住了音乐欣赏的“焦点”。也就是说,如能将音乐的诸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将其相互对比等,作为“焦点”来进行欣赏的话,学习者所描绘出来的听觉印象也就会比较具有共同性。2.欣赏教学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时机

欣赏教学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感受乐曲的诸要素,以及它们的对比,还有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情绪作为重点。首先“用耳朵去感受音乐”,进而理解“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

在聆听音乐之前做长时间的讲解,常把聆听音乐的兴趣抹杀了,这种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是经常发生的。有些教师以为开始时的解说有利于理解音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常见这样情形,一个3、4分钟的乐曲却作了15分钟或20分钟的讲解,把儿童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全都占去了。“音乐,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色彩,即使是再优秀的教师如何对它进行说明,也是仍然难以充分表达清楚的,而音乐的本身是会向听音乐的人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铭记,过多的解释比不作解释,常常带来更为不好的效果。

教师应尽量提供让音乐本身直接向学生“进行说明”的机会。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有些乐曲在必要时,对其标题、背景、情节等方面要做必要的知识性解释。

3.要注意教材的长度和提示的方法

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因各种条件而有所不同,所以欣赏教材的选择和欣赏教学的指导必须注意欣赏教材的长度。例如:《三个和尚》时间总长19分钟。对乐曲的欣赏,不要从一开始就对全曲进行欣赏,可先聆听描绘三个和尚上山的主题音乐,反复聆听,熟悉旋律后,说说哪两个和尚上山的音乐是相似的,并用有节奏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完整聆听时,可随着主题音乐的出现模仿三个和尚的形象。(行走、挑水行走、抬水、跳水奔跑)等。4.要注意对音乐的感受或印象的表达

经常可以见到,听了一遍乐曲,老师就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对于儿童来说真是为难孩子了。而选择节奏等音乐要素作为欣赏的“焦点”,并进行反复的欣赏,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谈感受,才是比较好的。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适合于学生程度的话语,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5.要让学生反复地听 通俗音乐有些只听一遍就足够了,但对于艺术性的音乐作品,多次反复地听,体味它的美感是必要的。因此,欣赏教学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欣赏,这点是不可忽视的。实际教学中,学唱新歌一般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而欣赏音乐却较多地存在听一次就结束的情况。欣赏教学重要的是要激起内心的积极反应,但实际情况是欣赏后学生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以至后来,学生们竟提出这样的期望:“以前听过的某某乐曲,请再给我们听一听吧!”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注意学生欣赏音乐时的反应,应因材施教,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内涵、意境,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下载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课题研究方案 问题现状及成因 1本课题研究的问题现状 初中美术七、八、九年级第一单元都是欣赏评述课,学生对欣赏课毫无兴趣,听课感到枯燥无味,老师......

    如何上好一节初中美术欣赏课1】

    如何上好一堂中学美术欣赏课作者:郭国齐 作者单位:融安县第二中学 【内容摘要】中学美术课本中的美术常识与欣赏是整个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下,很......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1,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举足轻重,可以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 2,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功不可没,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德国作曲......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

    中学生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中学生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需要教师对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做正确的引导,以及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从而解决音乐欣赏课学生不感兴趣的难题。学生音乐欣......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豹澥中学 项飞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段话深刻地阐......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现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仍有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其实这种只教唱歌的音乐课,确实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了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宁安市实验小学音乐组 宁忠臣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