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

时间:2019-05-13 00:0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

第一篇: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

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

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

教师的困惑:

怎样实现教学目标?必修模块《美术鉴赏》课程多,知识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少,如何解决?

高中鉴赏课的教学特点是什么?与美术史的不同,与初中欣赏课的不同。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不能运用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鉴赏。

只讲知识,不见欣赏过程,或重视文字记录、测试,忽视了对美术的感受、情感。鉴赏课主要学习什么?鉴赏基础与课相脱节,把课上成“介绍课”,介绍画派、画家。学生还是不会欣赏。

上成班会,以分组讨论为主,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师要做好开课前的准备

(一)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鉴赏的主体。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作用。

教师在对作品判断介绍之前,首先要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观看作品,这是学生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切不可把同学们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改成教师对作品的结论性评价。

注意美术知识与审美的结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审美的过程,(例:讲什么是具象艺术)审美需要知识,而知识只有在审美过程中才能升华,形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把枯燥、复杂、理性的问题,变成有趣、简单、感性的问题,寻找课利用的资源,用直观的形象,典型、生动的例子,重感受,重表达。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1.感知能力 学生是否能看懂作品的内容?包括,给自己的第一印象?作品是什么时间创作的?有什么特点?

2.描述能力

对作品的题材、艺术要素、形式等做简单的描述。3.对作品的解读能力

教师分析一件作品之后,让学生按教师的研究思路尝试分析另一件作品。4.批判思维能力(口头陈述)要让学生养成批评思维的四种态度:(1)对美术作品的接受态度(2)容忍费解的作品(看不懂)(3)能允许不同的观点(4)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5.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内外自学情况,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帮助他们; 重视利用博物馆资源、本地文化资源;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美术文化活动。

(三)熟知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内容与形式)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分析,典型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四)理解、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中的图片是经典作品,应是鉴赏首选 教学课件不能替代教材

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爱看书,会阅读教材 很多知识需要通过看教材、分析后获得 阅读教材、栏目: 引入 借鉴

分板块 教学结构(问题式标题)课文 核心

名家论述 画家创作理念 思考与讨论 改良 知识窗 基础 自我评价 改良 分析教科书

教科书是怎样呈现模块教学内容的。

例如:“课标”规定“美术鉴赏”是由“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构成的。它们是怎样在教科书中呈现的。各单元教学内容的大体范围,及其在模块中的分量比重。

二、《美术鉴赏》模块的课程类型

无论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其课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鉴赏基础类和中外作品鉴赏类。

(一)鉴赏基础类课程

《课标》“成就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空间、色彩、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艺术交流”。

此类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美术作品鉴赏,打好鉴赏的基础。

以人美版教材为例,课程包括:培养审美的眼睛。了解美术作品的具象、意向、抽象等艺术类型。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认识美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等。此类课程教学需要注意的是,讲解教材作品,要紧密结合社会热点,结合学生生活,要搜集相应的资料。只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吸引了学生,才能收效。才能开好后面的课程。要充分认识美术作品的三大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二)中外作品鉴赏类课程

《课标》“成就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此类课程包括:欣赏中外古代绘画、现代绘画、雕塑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艺术、民间美术等。

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美术各门类中的经典作品,了解艺术家和创作背景,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性等方面认识人类文化史上优秀美术作品的价值。

三、鉴赏基础课程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开好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材的第一课是一般为引发学生兴趣,了解什么是鉴赏,怎样进行鉴赏的课,面对大量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开个好头。

(二)充分认识美术作品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通过美术作品认识社会(跨越时空),认识自然,认识艺术现象。2.审美教育功能。通过生动感人的形象,传递出艺术家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情感。

3.审美娱乐功能。通过观赏作品,获得精神享受,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案例)讲授步骤:

(1)观看两幅作品,谈欣赏作品时的感受和心情

(2)词典中对“美术”的不同解释。什么是视觉艺术。解释什么是美术鉴赏(3)为什么要进行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 享受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欣赏四幅与天安门有关的图片,进行回忆和联想,看艺术家笔下的天安门(5)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中外艺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认识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对艺术家的影响。——对比中外艺术家对女性题材的表现,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和对人物的刻画。——对比中外艺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认识美术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效果。——对比中外艺术家对战争题材的表现,认识作品的艺术类型和艺术家所肩负的责任。(6)归纳:要从五个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三)介绍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此类课是鉴赏基础的重中之重 了解什么是“美术”特有的语言 1.广义地理解:

(1)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

(2)无论形象还是形式,都是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 因此,它是美术专用的语言 2.具体地理解:(1)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包括两个方面: a.基本语言元素(怎么说话)

b.语言表达手段(怎样组织说话的内容)(2)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3)为把这些元素组织起来、体现出来 a.西画用明暗、透视、构图等表达 b.国画用笔墨、章法、皴法等表达

教学中要具体分析某件作品,艺术家是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的。例:这件雕塑作品,用木材雕刻出硬朗的形象 这件剪纸作品,用“象征”的手法„„

(四)让学生能认识、能区分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三种艺术类型 了解美术作品的三种类型——具象、意象、抽象艺术 1.具象:

认识具象艺术的特征:客观真实性与典型性。

典型性:对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的认识(为什么要塑造典型„„举例说明)分析情节性和大场面的作品。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具象艺术的功能:记录干预 2.意象:

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意象艺术也是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采用比较的方法(《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谈作品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意象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1)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意象艺术更强调艺术家的感觉(2)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3)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3.认识美术作品的形象美与形式美(1)形式美法则——

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2)情感与形式——可列举线条、色彩所表达的情感性。(3)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艺术就是感情。但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再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罗丹

4.分析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1)为什么学这课?

只有了解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才能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鉴赏。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什么?——艺术家是以艺术视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说话的方式是艺术创作。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是有感而发的。感受源于:1现实;2艺术。(2)艺术家为什么有不同的创作意图? ——他们所成长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个性、知识水平的差异。艺术家的意图如何体现? 具象《开国大典》 意向《荆轲刺秦王》 抽象《第三国际纪念碑》 5.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 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从时代性与地域性上认识作品

时代性——某些题材只有这个时代才有。(红太阳光辉暖万代、父亲)

地域性——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创新(吴冠中)

举例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6.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可以从许多角度作出许多解释:(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2)形式主义批评。(3)历史批评。(4)社会学批评。(5)心理学批评。

四、中外作品鉴赏课程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对作品判断上的分歧问题,介绍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几种批评形式: 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对作品整体进行评定 2.形式主义批评——对作品结构、形式因素的评定 3.历史批评——重视作品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4.社会学批评——作品是否真正反映了社会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5.心理学批评——侧重从作者本人的气质、个性、情感、心理的角度,对作品做出评价。

(二)中外古代绘画欣赏 注意: 对壁画的认识

建筑、壁画、雕塑三位一体,组成一个艺术的综合体,互相对比,相得益彰 壁画是世界古典文明的骄傲。壁画伴随着建筑而出现。没有建筑就没有壁画 目前发现最早的壁画是在奴隶社会时期

壁画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欧洲、墨西哥、中国。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干。鲁迅论中国画优良传统时,特别强调: 要学习汉刻——深沉雄大 唐画——佛画灿烂、线条流动如生 宋画——周密不苟

这些都是壁画的传统,后来由墙壁转移到绢、纸上,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所谓“国画”。

(三)中西方雕塑艺术欣赏 1.表现对象的比较

西方雕塑——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对象,人与自然的对立。

古希腊雕塑中神话形象是最常见、最突出的主题,如阿波罗、雅典娜等。中国古代雕塑——也与神话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早期动物题材多。佛教传入后,人物题材、特别是写实性人物有很大的发展。人物雕塑作为宗庙陈设、俑像、宗教造像等。

2.艺术类型的比较

西方雕塑——以再现取胜。注重三维空间和体积感,写实。亚里士多德“模仿说”

人是文艺复兴的主题。也是西方文化和西方雕塑的主题。中国雕塑——以“表现”见长。“遗其形骸尚其神”,写意。哲学观:动静相宜,虚实相生。

中国古代雕塑——以线的起伏、变化,象征中国宇宙生命律动的美学特征。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平面性和线造型,雕塑不强调结构化的体面转折,强调轮廓线与衣纹的的节奏和韵律感。

造型简练。概括、夸张,突出特征,感染力强。3.雕塑空间的比较

古希腊雕塑——形体的逻辑关系。穿插承让,几何形体。

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解剖。结构,比例。科学、理性,精确。追求实在体量感的完美。中国雕塑——追求方向:“气”,“韵”。

艺术处理:感性、自由。应地就势,将雕塑与自然巧妙融合。(乐山大佛)

(四)西方现代艺术欣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对“现代艺术”这个概念在时间上的界定,并指出在这个阶段发生的西方“现代艺术”是一种与其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东西,因而被理论家称为“现代性的断裂”。

第二部分:“西方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其动力是什么?”具体解释了西方艺术发生“现代性的断裂”的原因和过程。这里把握住了艺术上的一个关键点,即否定古典主义的客观主义自然反映论,而提倡艺术家的主观表现,这样就带出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特性——个人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这也是本课的主题,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由此而产生。

促成这种转变的动力源,这里列举了四点:1.摄影的发明;2.现代大工业的发展;3.宗教的衰落;4.哲学的影响。

第三部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即可以从哪些方面辨识西方现代艺术。

关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这里主要提出了四点:1.哲学化;2.理论化;3.形式主义;4.创新意识。

第四部分:“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是第三部分的自然延伸。

正是因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极端化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使之不可避免地走到了自己的尽头,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发出了“艺术死亡”的惊呼,艺术也因此开始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后现代艺术

本单元可以紧密围绕“什么是‘现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是怎样向现代转化的?”“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无止境的形式创新使艺术走到了危险的边缘?”等四个问题,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五)中国现代美术

(六)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和中国民间美术

郭沫若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注意:

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民俗是民间美术的载体,民间美术的视角是民俗”(晋之林)。民间美术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活动中最为活跃。

民间美术的主要特征:群体性集体(龙舟)、流传口诀(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红靠黄亮晃晃);地域性(刺绣、年画、剪纸);自娱性(自产自享,耍狮)。

关注民间美术的三个方面:内容、形象、色。

民间美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活动,蕴含着长期积累的知识、技术、经验,信仰、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认识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七)中外建筑艺术欣赏

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分类,知道如何欣赏建筑艺术。懂得建筑艺术欣赏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教学重点:弄清建筑的基本涵义和特性,对建筑有一个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理解。教学难点: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从而懂得如何以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和欣赏建筑艺术。

建筑的种类——宫殿、庙堂、陵墓、民居 以宫殿建筑为例—— 宫殿的功能、世界上最著名的宫殿

了解世界著名宫殿的名称、所在地、建造时间、宫殿的主人、建筑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城市建设开发和古建筑的保护 教师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古建筑的价值包括:历史、艺术、科学。为什么。举例说明。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矛盾是什么。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

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或传统建筑,本身就已形成一种审美上的反差效果,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探讨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对城市的认识: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足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信息,包括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城市”比“文物”和“建筑群”有更重要的价值。

——现在,国际上对于历史文化城市的保护通行的做法是:整个城市加以保护。

第二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作者:李美云单位:濮阳范县一中电话:***邮编:457500类别:论文类

摘要: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与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新课标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善于自主探究学习,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为此,只有创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国民间美术》一课可以和学生们共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然后自由组合,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将提问权下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同时,学生的提问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更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教师融合在学生中,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二、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

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力的系统,是一个以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流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尽管高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但在情感方面却相当封闭,他们没有象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敢于坦陈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胆怯、爱面子。再加上长期养成了一种不愿在课内举手发言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把课本的内容列成许多问答题或选择题,让学生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发言方式,旨在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此外,为了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可以在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是带着微笑认真听他们的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及时表扬

鼓励。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欠缺,也避重就轻地加以总结。许多的事例说明: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时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

三、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

直观教学是美术鉴赏的重要特点,我们应利用多媒体教学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鉴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脱离课本那些有限的图文资料,为学生开拓一个更广大的艺术鉴赏世界。

在上《古建筑的保护》时,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让学生欣赏圆明园全景及局部图画;接着让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当影片中出现了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圆明园的遗址上,带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这节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注重实践,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比如说上完《漫步中外建筑艺术》之后,可以准备了一节设计制作课,请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理想中的家园”。大家在前一节课上欣赏完国外传统与现代的建筑之后早就跃跃欲试。老师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展示自己设计理念的舞台,学生们当然格外卖力,在小组中制作出了一个个别致的模型,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整合其他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古代中国山水画家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乳交融了。把诗歌引入美术课堂,依据学生的丰富想象,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受。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中山水画的意境时,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充分体会线之美。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并画成一幅诗意画,体会线在自然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涵养。

四、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标强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评价学生作品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入手,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不能用统一的尺度来要求学生,要体现美术的基本特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作品,心情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也迫切地想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等,来评析学生的作品。在评价中,我们应强调过程性,关注个性的差异。当然,赞美、鼓励是主要的手段,以多元的评价尺度及时给予学生积

极向上的评价。

身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育资源,思考教学中的得失。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丰富形式,教学手段多样化;对学生多元评价,促进其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主动探索知识,增强自主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使美术鉴赏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高中美术鉴赏与反思

高一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 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加上美术欣赏课不是高考科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均有轻视的倾向,所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这就更需有我们精心研究提高教学。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学习并总结了能够促进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 1.要分析学科特点,采用合适教法

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3.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但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方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可言传”而是“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生活中如此尚有可原,但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万不可以此为搪塞之词。应该说,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具体的意会,都可言传,只是意会不清或语言贫乏,才会出现“不可言传”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唯有教师自身苦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4.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实现师生互动

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象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5.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提到现代课堂教学、我们自然会想到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但是,现代教育技术也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关于媒体使用的学问。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它要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巧妙的融合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总之,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只要老师认真钻研,运用合理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学生一定受益非浅,无论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提

高二书法教学反思

书法教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讲练式”,而应在内容制定、环节设计、训练手段、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教学过程重参与,丰富学生情感

书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需要双方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因此,学生不应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在每一课的书法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情感体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学有所获的。教师正确使用竞赛机制,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课堂充满健康的竞争氛围。竞赛方式多种多样,有班级中个人和个人的竞赛,使学生“见贤思齐”;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小组中的积极因素,为小组争光的普遍心理,进行组间竞赛,增强团队疑聚力;自己前后习作的竞赛,让学生看到点滴进步,充满自信;跟其他班学生竞赛,进行“打擂台”游戏,更使他们兴趣盎然,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状态。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辩论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容纳他人观点。在“小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感悟协作团结,凝成团队意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而不是某一环节的局部。

二、训练手段重多样,培养学生意志

训练的严谨并不排拆手段的多样化,相反,多样化的训练应以严谨为本,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目前的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这些小“太阳”常常表现出心理素质不健全的现象,如做事图快而不仔细,遇到困难往往退避而不坚强面对,学习容易松跨而不积极进取等等。书法教学能调理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它虽然缓慢,但却是锤炼学生心理品格的“良药”。郭沫若早在1962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就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这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书法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事实已经证明,书法有一整套严谨的书学法则,在书写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画入手,认真地去研究、体味,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比较,在掌握书写技能的过程中毅力得以培养。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如张芝的“墨池”,智永的“笔冢”等等,堪称顽强意志力的赞歌,永远值得后人思味、仿效。但在学校书法教学中,“苦行僧”般地要求学生以始终如一的情形来苦练书法,也是收效甚微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改变一味的“讲练式”,依据所教内容的不同尽可能地丰富练习形式,如纠误法、补笔法、尝试法、书空法、比赛法等等。通过内容的调节和方法的变换,使学生始终保持练习的高昂情绪。

纠误法:以自己已有认识为参照,对老师出示的错例、同学习作中的不足加以独到的分析和纠正,教师鼓励个性化的批判。

补笔法:在笔画或字中缺少的部分应是本课重点或难点,让学生在训练之后进行“天衣无缝”般的补充,催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尝试法:学之前先练,明了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角。

书空法:练之前先蕴酿情绪,寻找感觉,书空几遍,眼明心亮。比赛法:形式多样,以求人人参与,在“赛”中领悟“谦虚”和“自豪”。正所谓: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苦乐交织,苦中有乐,在乐学中自觉地磨炼意志。

强学生信心

宽泛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学生在“自我陶醉”中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悦纳。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更是对在学习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交流,或知识点的掌握,或情感上的收获,或某一点的感悟,或合作后的愉悦,均可作为评价内容。改变教师“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评价,教师随机引导、鼓励学生的评价,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就其形式而言,有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等等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摘 要】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一、引言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高中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

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师生互动。在计算机与网络普及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单一性: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电脑网络社会提倡的是人机互动,甚至是人与网络上的其他人的互动。

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媒体手段获得了拓展。自从在多媒体教室上过美术鉴赏课后,学生们都反映希望多在那里上课。无疑,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美术鉴赏学习的必要保证,学生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更美的审美体验。特别是网络教学兴起之后,学生们可以在网络教室里直接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任意选择、放大美术作品,并在网络上实现与教师、同学交流鉴赏体会,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美术鉴赏教学更具有成效。

(三)利用 “百家论坛”在鉴赏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才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艺术价值,形成自己宽容的开放性的审美心态。美术鉴赏中,学生的真实体验最为宝贵,我们应在理性的分析与理解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因此,要敢于设置“百家论坛”,开展“百家”争“鸣”,倡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又富有个性特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态度。例如:鉴赏《蒙娜丽莎》那永久的微笑,有人从微笑中看出他的庄重、娴雅;有人从表情中看到她的是神秘莫测,心事重重;有人看出她体验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自信:悲观的人觉得她的微笑带点伤感;快乐的人觉得她的微笑中带有甜蜜。通过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个空间,让观众用想象去填补,形成精神上的愉悦。

(四)利用比较教学方法增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果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侧重于比较学的鉴赏方法也是常用的鉴赏方法之一。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异类作品之间的比较。在确定了比较的对象之后,可以选择各种方法进行具体鉴赏。例如,选择比较鉴赏的对象为:《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和《大公爵圣母》。《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这幅画显得比较呆板,完全看不到古希腊艺术引以为荣、古罗马时代固守不变的那种表现人物动作和表情的绝技。按文艺复兴时艺术家们的观点,这件作品缺乏“人性”的。而在中世纪时期的肖像画大都如此。如果把《大公爵圣母》这件作品同《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相比较,就会发现拉斐尔笔下的作品中洋溢着生命。圣母面部的造型和隐没在阴影中的方式,温柔的母亲怀抱着可爱的圣婴的和谐,充满着人间的温情,是那么的真实、可信。通过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了解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区别之所在。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借用到中国美术的鉴赏上来。此外,在对中国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时,还可以依据中国文化中的“审美观念”原则来进行解读。以此给予学生更多的审美体验,从而增强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提出的一些看法。目的是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让我们携手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尹少淳.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浅谈书法教学

摘要 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书法产生兴趣。

关键词 兴趣;书法;培养能力

书法教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谈一谈我在书法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我们都会积极主动去做,学生的表现更明显,教师及时能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气氛更浓。学生写字的基础不同,接收能力不同,他们之间就产生了距离,部分学生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切合学生的实际,从点滴开始,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对书法产生兴趣,渐渐的从书写中找到一些规律及特点。让他们对每一笔都产生兴趣,发现美的存在。笔画有方有圆,有钢有柔,体现出力量美感和柔和美感,结体上疏密合理,错落有致,向背生情,重心稳定,给人以和谐美和匀称美等,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

在练字的同时,要注意“字外功”的培养,字外功最主要是提高文化素养,了解我国文字,书法简史,书体的演变过程等。欣赏一些书法家的作品及同龄朋友的作品是提高书法水平的最好办法,从欣赏的作品中,汲取自己认为好的部分。因为,认识自我价值是确定奋斗方向的灯塔,让学生明确自我实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加油鼓劲作用。学生的写字兴趣就会更浓。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不花一番苦功是不行的。在学习中学会融会贯通,力求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因为创新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的作品不属于艺术作品。一幅字画中的内容、章法,用笔都同别人一样,只重于模仿,甚至仿到一模一样,那么这幅作品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回答是:“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个性,始终是走在别人的后面。”评价只能是“像”,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书法艺术的关键,多多欣赏古今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多请教老师指点,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在习作中大胆尝试种种不同的风格,使学生游心于创作的自由天地,享受到创作带来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书法教学中,首先学习基本笔画,但初学者总是把基本笔画写得很标准,却在书写整体字进应用不上,还是按原来的写法写,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把笔画应用到每个字中,这样写出来的字就焕然一新,即规范又美观,但这一点学生是很难做到的,要求他们在平时作业或练习时,集中精力,认真思考,运用哪个笔画更准确、更美观,想好后再落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如:学习笔画时,在学会横、折、钩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写出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教师提示运笔顺序,学生书写。在结构教学中,学习“口”字旁时,口字在左边和在右边分别怎样写,可利用错别字例,让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左边时应稍小而且靠左上:右边时稍大而在中间部位。再让学生思考后总结“左耳刀,右耳刀”“点画”在字中的变化。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一般书写规律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写出一手好字,有仅自己受益,别人欣赏后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耐人回味,还可参与校内,班内的版报、墙板设计,为书画天地增添更多的情趣。为亲朋书写春节对联等,同时激发其它同学对书法产生兴趣,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带动全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好的发展。正如一句话“学以至用”因为书法艺术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让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完善自己,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生活所服务。

五、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学好书法,是靠自己勤学苦练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志和持之经恒的决心才能实现的,其需要眼、脑、手的相互配合,协调进行。眼睛是用来收索信息的器官,手是表达的工具,而脑是将二者相互转化的中介,有时眼睛看到,手却表现不到,其实就是协调能力不够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多观察、多思考、多练、多问,总之要勤。

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进行成果展示

在教学内容上由易到难,循序赞扬中成长,更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新鲜感,有效避免厌倦和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理解和表现。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如:全校小学生书法作品展,全班书法展等,将学生的成绩与荣誉感联系趣来,推荐优秀作品在各种传媒上发表,展示学生的学习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高水平的软硬笔书法大赛。

书法教学中,学生能够正确的练习基本功,少走弯路,并能书与出完整的作品来,其实从侧面就培养了学生以上几方面能力。让学生在优雅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环境中学习,自然会产生感染和熏陶作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体验美,易于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想往。随着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本课题研究的逐步实施,学生必然会形成一种美化环境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才干,使之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发挥,让他们把环境改造得更美!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0—2011第一学期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一到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回顾这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上是顺利完成。作为一名顶岗支教的实习教师,我担负着学校及领导对我的信任,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边取长补短,教学水平能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学校的一切事物都感到特别的新奇,同时,美术课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发现,原来只是在纸上随意的涂牙,可到了学校,经过学习发现原来画笔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事物来,学生也就特别的喜欢上美术课了。那么怎么样让学生一直保持着这份学习的积极性呢?

首先是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然后,把进度调慢,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例如,在上绘画课时,我不是给学生一个题目,规定他们去画什么,而是给学生提一个要求,允许他们大胆的去画、去表现自己的创作思路。并且通过多媒体使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在每次上课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手工课上,我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课外寻找内容。当学生看着自己的一件件作品,瞪大眼睛,或许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会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一下子学生们的积极性就上来了,学习紧张的神经也放轻松了。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而我上课也轻松了许多,或许这就是“寓教于乐”道理吧。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相反,当学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后画面就会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例如当教师提出画一幅幻想画时,有的同学就会想到遨游太空画面。这是因为低年级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电视事业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各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再次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电视大屏幕电脑播放图像,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播放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从听觉上激发。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所以只有让学生在自己高高兴兴地参与实践中,才能使得他们的思维高度集中,创新的火花迸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课堂知识掌握了

二年级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 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三年级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我课前充分准备认真上好课。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已初步接触过,所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又七位学生在县绘画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五、鼓励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美术作品增添一份活力。

四年级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努力抓好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于是,我选择了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上黑板来做示范,利用同桌帮助一些不会绘画的同学,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形成他们应有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我要认真贯彻本课程标准的精神,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我一定要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三、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活动,认真订阅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五年级

根据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着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不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个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如何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根据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

通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创造能力。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大胆的创造能力。

六年级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遵照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观察中,评价同龄人的美术作品,在评价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二、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去细致观察、想象、回忆,从中提练创作绘画题材。如:校园的环境、校园的生活、家乡的美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人等等。

三、在美术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少数尖子生进行特别的教育,我扎扎实实地给学生上,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但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原因,以及我的美术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因此还存在很的多问题。不过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有的放矢地去进行美术教育,使学生掌握好更多的美术知识。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庄珊霞 发布时间: 2009-6-30 7:37:06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本文立足高中美术课程的人文性,通过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和具体案例剖析,从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创设情感体验,领悟人文内涵;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三方面,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精髓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人文精神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提到人文, 我们就会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闪烁着人文精神的美术作品,也会想到我国“扬州八怪”的文人画,以及文人画所包含的深厚的人文内涵。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精神。

一、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处处可感受人文精神的存在。不论是结构体例、内容的编排形式,还是课题章节的名称、文字的阐述等包涵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例如:人类早期的美术遗物,如中国古代石器、陶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里所画的野牛、野猪、鹿、马;法国洛赛尔出土的《手持牛角的妇女》;古希腊的一些人体雕塑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等反映了人类祖先生产、生活、崇尚生育等人类自我关怀、对理想美的追求等方面的美好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的智慧、意志和愿望,透视出古代人类在劳动中对命运的维护和对理想的追求。进入阶级社会后,美术所饱含的人文性就更丰富了。如奴隶社会埃及的金字塔,它那流畅、简洁、宏伟的外形,精密的设计,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神人文化,奴隶主以自己为中心,追求不死的单极思想;此时中国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青铜羊尊等,也透视出神秘、恐怖、威严的气氛,反映出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透视出奴隶主的个人价值观;欧洲中世纪的绘画,打上了深深的宗教色彩,含有冷峻、沉闷的气氛,这是由于基督教的盛行和发展,教皇以“神”来统治人的宗教思想的体现。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一类是“人文精神缺失”的作品,但它已经融进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礼,已转化成了人类珍贵的精神产品,因而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我国唐代的人物画,大都体态丰腴、神态端庄,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富足和安定,又反映画家对审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肯定;欧洲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深深地震撼了艺术家的心灵,他们挣脱了“神”一千多年的禁锢,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艺术思想,产生了大批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的美术杰作;进入二十世纪后,各种艺术思潮不断交替更迭,各种美术流派层出不穷,甚至呈现出了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这反映了社会飞速发展,世界风云变幻,艺术家出现多元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内容闪烁着人类人文精神的灿烂光辉。我作为一线美术老师必须把握教材精髓,感受人文魅力,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

二、创设情感体验,领悟人文内涵。

艺术不同于理性的X+Y=Z的数据推理,而是一种情感体验。我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是单一地从作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去理解,而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内涵,着重从情感层面去引导学生鉴赏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自主得出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如: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不是像以往一样挑选出几幅名家名作然后逐一讲解它们的绘画技法、独特涵义等,而是通过音乐(如:高山流水)、诗词(如:望庐山瀑布)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来感悟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意境,在有了一定初步了解后,我提出让学生分小组来尝试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话音未落很多同学就开始准备拿纸笔作画了,但我却提出了令很多同学倍感惊讶的要求,就是必须用美术以外的方式来体现,明明是美术课却不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学生一时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提醒他们就像我们之前欣赏的音乐、诗词

等就属于非美术的范畴啊,不同的领域里有一些东西却是相通的。同学们似有所悟,七嘴八舌地讨论后,第一小组派了一位会吹奏笛子的同学为大家吹奏了一曲悠扬的笛子曲目,演者听者皆十分陶醉。另一个小组则选派同学为大家声情并貌地吟诵诗辞歌赋。第三小组居然派出了体育课代表为同学用打了一套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不禁博来阵阵喝彩。第四小组派了两位同学拿出棋盘在讲台上对立下起象棋来,刚开始其他同学还有些困惑,但很快就有同学顿悟出此乃国画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来,雷鸣般的掌声也豁然响起。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了中国山水画的内涵,而学生们新奇的构思也开拓了我的思维,同时深刻地体会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乐趣。

三、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当前高中的学生学业负担重,每周学习时间高达70多小时,而在这70多小时的学习时间中,美术课却只能和音乐课共享40分钟的时间,学生的精神负担已大大地超过这一年龄阶段的精神压力,对美术课一般不会太投入。面对此现状,我深刻体会到人文性极强的美术课应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如:第五章《理性的光辉》中的第一节《巨人的时代》这一课,同学们随着乐曲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看得入神,津津有味。突然“哇„”的一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赞叹。我把鼠标停留在《蒙娜丽莎》这张

画上,看得出同学们对这张既熟悉又不太了解的名画很好奇,渴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我就从这画入手展开达·芬奇艺术的学习,同学们兴趣高涨,你一言我一句,纷纷举手把各自知道的信息吐露出来,整个课堂成了达·芬奇艺术经典的大荟萃。这是多么难得的场景呀!我感受到了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在迸发,情感在宣泄,在艺术中享受快乐的气氛!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下节课继续达·芬奇艺术——《最后的晚餐》,用表演形式再现《最后的晚餐》那扣人心弦的情景。任务交待后,同学们找资料、分角色、排练,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演非常出色,把画中人物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表演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同学们在活动中探究知识,领悟了达·芬奇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创造潜能,满足了好奇心和表现欲。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形式,研究学生的心理,抓住高中生的特点,注重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力求增强美术鉴赏课的吸引力。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也是我这几年一直研究的课题。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美术鉴赏课人文精神的几点肤浅看法,望同行及专家们指正。

[参考文献]

1、《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陈言 叶朗

2、《坚持先进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程彦葳 马忠艳

3、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课本 教师用书

第五篇:高中美术鉴赏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美术鉴赏》第二课《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二课,属于工艺美术类别。本课讲述了古代玉器、陶瓷和青铜器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它们的审美对中国文化、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本课所涉及的玉器、陶瓷、青铜器,在中国古代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先民对人类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本课可分为三个课时来完成,这节课我着重讲述古代的玉器艺术。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是重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逐步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结合新课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历史以及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帮助学生对 传统工艺美术获得初步认知。

2、从造型和装饰(图案)入手,引导学生鉴赏工艺美术作品。

3、通过古代玉器作品的欣赏,打开学生的欣赏眼界,增长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教学难点和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对古代玉器的欣赏,理解玉器在当时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具体的应用。所以必须对古代社会的礼制做初步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就成为了本课的重点所在。

二、说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都能见到玉。因而,学生对玉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能够近距离地接触一些玉制品却又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对玉器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玉器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这方面知识更加淡陌。所以就必须多以实例来激发学生对玉器的探究和热情。

三、说教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归纳提炼

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综合协调,灵活变通,既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主导作用,更彰显学生参与欣赏的主体地位。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欣赏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探究、欣赏、感悟、参与、想象、讨论评述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直接导入,进入主题

上课便向学生指出:“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涵义。包含着古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古往今来,人们把一切美好的东西以玉喻之,更把生命的理念寄托于玉。可见,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这种总结性的导入不仅可以快速进入主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好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出示“玉”字的甲骨文字形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猜猜,这是一个什么字?当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又继续提问:那么同学们喜欢玉吗?喜欢玉的什么?都知道哪些与玉有关的词语,请列举出来(请2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以“玉”为部首的汉字和两个带“玉”的成语);

当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候,叫其他同学在下面尝试写一写,这时便提出:词语中的“玉”为什么要这样应用?它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那今天大家就一起去感受一下我们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的魅力吧。(板书课题)。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充满艺术美感的课堂环境与氛围。这个环节,意在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判断能力,激发学生对玉器知识的了解兴趣,为后面的自主欣赏奠定基础。环节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这时,我播放红山文化后期典型的代表性作品《猪龙玉雕》、《玉龙》以及商代的《俏色玉鳖》。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并发现古代玉器的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以及工艺美。

1、用这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造型为猪首龙身的奇特玉器,并通过对玉器十分逼真的刻画描述让学生感受到玉器的造型美、工艺美。

2、用《玉龙》这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其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图案及颜色的描述,感受到玉器的装饰美和色彩美。

3、通过对商代俏色玉鳖的背景、材质、形状及颜色的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出玉器的材质美、造型美和色彩美。

将学生观察到的玉器的特点(造型美、材质美、色彩美、装饰美、工艺美)写在黑板上,紧接着出示不同时代的古玉器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鉴别这些玉器作品及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用途,自主发现感知玉的浅层次内涵和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板书)什么是玉?玉可以分哪为几类?玉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些文化时代?玉器在制作过程中体现了哪几种不同的审美追求?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鉴赏意识,通过自主讨论的成果展示,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玉的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性认识,激发学生深入探索的兴趣,最后由教师点评引出教学重点。

环节

三、欣赏感悟,突破难点 此环节分为三个小环节进行:

1、欣赏视频,自主发现。这时我出示“君子比德于玉”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玉与君子品德的相同之处,为下文学生理解“玉在当时社会中对人们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

2、说文解玉,深化内涵。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古代文字中对玉的描述,深层次理解古代玉对人们品质的影响。孔子曰:“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古人把人的道德、德操与玉相比,君子佩玉以洁身明志,因此形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传统理念,引发学生思考:中国的传统道德有什么,你认为能和传统道德联系起来的玉的特点有那些?

3、统筹探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视频与文字内容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含义、“君子比德于玉”的含义。当学生发表见解后,我再进行升华提炼,特别是将“君子比德于玉”作为重点讨论。它阐述了古代人对玉在审美上的一个升华,起先是把玉作为装饰品或祭祀神灵的礼器,后来在磨制过程中,对于玉的审美理解逐渐超出了实用的目的,使玉成为“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甚至把对玉的审美比附于社会道德规范,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环节

四、细致欣赏,深入体验 欣赏古今玉器制品,探讨:

古代玉器和现代玉器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利用比较式教学把相关的美术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被欣赏作品的理解和体会。美术鉴赏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学会用美术语言来评价美术作品,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知世界,提高美术素养。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欣赏,开阔他们的审美眼界,增长艺术知识,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鼓励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

五、引导总结,回顾难点

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请同学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功能的演变?引导学生回答,我再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课的难点。

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陶冶审美情操,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六、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因为玉石文化与学生的生活

距离较远,学生比较生疏,平时的关注程度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品种有相当的差距。所以在讲本课时我尽可能的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从具体作品鉴赏入手,从而培养他们对学习鉴赏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想让学生了解有关“玉”的一些知识,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课前搜集了大量关于玉器的资料,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或想不到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上课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学生回答问题时,个个思维敏捷、发言踊跃,让我深受感动。深刻体会到了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他们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下载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美术鉴赏”模块分析与教学实施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走进意象艺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新课程美术教科书(人美版)《美术鉴赏》系列中的第4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 作者:杨筠如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4期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对授课老师是一种挑战。本文结合新课改的......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新思路 高一年级美术组林晖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魏未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搞好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 鉴......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反思在现实美术鉴赏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现象,这其中一部分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非常了解,甚至有比老师还熟悉的感觉;也有一些学生就不......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精选合集)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欢迎阅读,希......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答案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 答案 一、多项选择(每题5分) 1、 美术是: A造型艺术b空间艺术c时间艺术d视觉艺术e视听艺术f语言艺术 2、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3、 美术在形式语言上划分......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高中美术鉴赏 教学计划 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