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

时间:2019-05-13 00:3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住校生,你们经常想家想妈妈吗? 生:不——(部分学生面露愧色,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笑声)

师:其实啊,同学们不用不好意思,王老师认为想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那么,冰心奶奶当年是怎样想妈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随着朗诵一起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动人的海浪声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1923年,才二十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想起了动人的朗诵声)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思念呢?快岂不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师:说得真好!来,我们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表达出来。(学生极慢极深情地朗诵最后一句)

【自评:以上是教学第一板块,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走进思念走进美好的情感,让课堂被真情萦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生:想(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学生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学生读多媒体课件上的信)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

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字斟句酌,争取把《纸船》修改得更漂亮。(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五分钟)师:好,请大家暂停。现在请班长主持讨论。(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班长: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

生:诗歌第一句是个病句,“我不敢妄弃了”既是将来时又是过去时,这样的表达是矛盾的,应该把“了”字去掉。(众笑)

生:诗歌中还有错别字,“地”写成了“的”

师:现在看来确实错了。当时可没有“的地得”之分。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用得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主持人:那你建议冰心奶奶换成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用“放”字比较好。“放”字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儿很浓。主持人: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抛”字不能改。这个词比“放”字力度上强得多,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生:“放”字给人的感觉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在茫茫大洋上,作者的心境和目标一样迷惘。用“放”不符合实际。

生:“抛”字可以在空中划出一道孤线,有一种动态美。

生:还可以设想,冰心是一下子抛出去很多纸船,因为第一节的前几句都在强调纸船的多。“抛”字多好啊,有一种天女散花般的美感,而“放”没有。

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啊!(掌声)

生:我认为“放”字也能体现出冰心的一往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而且从第二节看来,“天风很大,海浪很急”,作者不是在一叶扁舟上,而是在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上,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掌声)。

生:××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既然是在远洋轮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舟”就应该换成“轮船”才比较准确。

生:我不同意,古代的舟就是船,用“轮船”二字,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生:关键不在这里。远洋轮肯定大,象泰坦尼克号(众笑),但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再大的船也是渺小的。而“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孤独寂寞正相称。“轮船”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鼓掌)

生:是啊,这里的“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的大洋上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生:从“舟”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沉寂悲哀,而巨轮显得太喧闹、嘈杂、与诗意不谐调。老师(情不自禁):大家说得真好!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和冰心奶奶商量,第二节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用“流”呢,我反复读了好多遍,都学得这个词不是味道。

生:我也是。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冰心这样写有什么诗意吗? 生:是不是要表现“随海漂流”之意?

生:我建议冰心奶奶改成“飘”。“飘”字多美啊,和“抛”字一样,把作者美好而又漂渺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不同意。这里不是水之流,而是心之流,冰心的心灵中有一条心之河,这条河是那样明确地流向母亲。

生:我想问一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

生: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

生:我认为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的,第一句作者直呼母亲,当然后文就以女儿相应,这样才能前呼后应嘛!师:变换人称有必要吗?

生:不变好,全文一脉贯通,诗情才能凸现。生:变了好,能够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生:变了好。老师不是说行文富有变化总是美的吗?

生:该变的时候就必须变。诗中这样一变,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和诚挚的心灵剖白,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师: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生动情朗读)

生:我觉得“你”应该换成“您”,这样才更能体现冰心对妈妈的尊重。

生:我认为不好,用“您”显得太生分了,如果你和你的妈妈亲密无间的化,用得着这样的礼貌吗? „„

【自评:这是教学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首席”。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与学的精彩对接】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吧!王老师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请教同学们,老师叉个队怎样? 生:行!(教室里有轻松宽容的笑声)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 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生笑)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生:我爱我的姐姐。生:我爱爷爷奶奶。生:我爱我的集体。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 4

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埋头创作)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生争先恐后)

生(杨洋):姐姐,倘若你梦见了弟弟的信鸽,请不要惊讶,那可写满了弟弟的无限思念与爱呀!

但山长水阔。

何寄彩签兼尺素?

生(周路)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

生(熊虹):同学们,倘若你在空中发现一颗红色的星星,不要惊讶它的特别,这是我们校园生活中凝聚的一切爱与奔放的热情

万水千山,求它在辽阔的星空中永远闪亮。生(汤羚誉):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谢秦川):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这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

生(唐旻葳):中国足球队,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永远支持你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你们的期望与激情从赛场归来!生(龙庆阳):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请不要伤怀,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万水千山,多年以后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目,深情的“万水千山”又一次响彻课堂)„„

(师生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 5

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下课)(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教学后记】:

——“应鼓励学生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读者。”

——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呢?它的内涵有很多,比如:理性、自由、民主、公正、宽容等等,但是,其精髓恰恰是怀疑和批判(独立思考和探索),对权威和专家怀疑和批判,除了

需要学术上的敏感外,尤其需要的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良知、勇气、正义和道德感。——创新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问题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在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完《纸船》后,一位老师跑上台非常激动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课!一封信激活一堂课,一个词点燃一节课”。

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感动于她对课的透彻的理解。确实,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一个课堂:它是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它更是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美的课堂。冰心奶奶的信叩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围绕着“万水千山”而展开的朗读欣赏创作则自始至终让感性之美与理性之美水乳交融。

其实,《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最初并非为公开课而设计,更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对教材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对《纸船》的大胆而成功的处理印证了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的一段话: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幸运在于:我的直觉不仅让我很轻易地找到了这个“共鸣点”,而且让我找到了一种相当巧妙的表现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会。

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于一种信心,抑或是一种理念,那就是我经常灌输给学生的: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

《纸船》告诉我,创新并不玄妙,她就是学生独立地面对文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青春姿态。她挽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手共同去实践自主探究活动的理想,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她必将使陈旧封闭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纸船》告诉我,“真情”永远是创新的语文课堂的魂。批判和创造不是让学生变得桀骜不驯睚眦必报,而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悲天悯人善感多思。创新的情感内核是真情是激情是柔情。

《纸船》告诉我如何以最好的心态驾驭教学内容。或者举重若轻,或者举轻若重。你要相信,江湖武林中有一招制胜之说,当然教学设计里也定有安镇乾坤之计。烦琐的面面俱到是语文的死敌,追求“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教学思路,定能左右逢源,旗开得胜。

《纸船》让我重新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确要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能力和摧毁能力。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印证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纸船》更让我看到了创新学习对教师素质的极高要求。学生的表现可谓酣畅淋漓,而我自己面对行云流水一般的课堂反而有捉襟见肘之感。是的,教师只能是“课堂讨论的首席”,这个“首席”位置可能在台下,但他熠熠闪光的思想必须温柔地俯视不易调控的课堂。教师在创新学习当中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智者。

《纸船》让我坚定了我的教学追求:创新学习是学会学习的目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二篇:《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重庆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王君

师:同学们,你们都是住校生,你们经常想家想妈妈吗? 生:不——(部分学生面露愧色,教室里出现了小声的笑声)

师:其实啊,同学们不用不好意思,王老师认为想妈妈是世界上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想妈妈的诗,这位想妈妈的女儿就是青年时代的冰心奶奶。那么,冰心奶奶当年是怎样想妈妈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随着朗诵一起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动人的海浪声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1923年,才二十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非常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小诗。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

(教室里想起了动人的朗诵声)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生:最后一节。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生:万水千山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妈妈的思念。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思念呢?快岂不更能表达想回到妈妈身边的情感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距离的遥远思念的悠长。师:说得真好!来,我们用朗诵把遥远和悠长表达出来。(学生极慢极深情地朗诵最后一句)

【自评:以上是教学第一板块,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走进思念走进美好的情感,让课堂被真情萦绕】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生:想(兴高采烈,兴致盎然)

(学生推荐一位朗诵好的学生读多媒体课件上的信)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此致 敬礼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师:冰心奶奶是世界上都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同学们怕不怕? 生:(兴致更高)不怕!

师:同学们是好样的!送大家一句王老师的名言(多媒体课件激情展示:

我就是我,我的观察与见解与众不同)(学生意气风发连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就以四人为一小组字斟句酌,争取把《纸船》修改得更漂亮。(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时间不少于五分钟)师:好,请大家暂停。现在请班长主持讨论。(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班长: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生:诗歌第一句是个病句,“我不敢妄弃了”既是将来时又是过去时,这样的表达是矛盾的,应该把“了”字去掉。(众笑)生:诗歌中还有错别字,“地”写成了“的”

师:现在看来确实错了。当时可没有“的地得”之分。

生:我觉得第一节最后一句中“抛”字用得不够好,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主持人:那你建议冰心奶奶换成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用“放”字比较好。“放”字显得比较庄重,动作也很轻柔,情感韵味儿很浓。主持人:同学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抛”字不能改。这个词比“放”字力度上强得多,能够表现出作者的急切心情。生:“放”字给人的感觉是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在茫茫大洋上,作者的心境和目标一样迷惘。用“放”不符合实际。生:“抛”字可以在空中划出一道孤线,有一种动态美。

生:还可以设想,冰心是一下子抛出去很多纸船,因为第一节的前几句都在强调纸船的多。“抛”字多好啊,有一种天女散花般的美感,而“放”没有。生:“抛”这个动作和天风海浪相呼应,表现了一种发泄的情绪,作者哪里是在抛纸船,分明是在抛出一腔孤独,寂寞,一腔思念之情啊!(掌声)

生:我认为“放”字也能体现出冰心的一往深情,如果是在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河上的话。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而且从第二节看来,“天风很大,海浪很急”,作者不是在一叶扁舟上,而是在又高又大的远洋海轮上,怎么可能放呢?只能抛,而且是用力抛。大家想想,站在船头,天风浩荡,冰心满脸泪痕,衣裙飘飘,她双手捧着小船,用力一抛,船在随风飘舞。冰心就以这样的姿势定格船头,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大洋思亲图”啊!“放”能有这样的效果吗?(掌声)。

生:××同学的发言提醒了我,既然是在远洋轮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舟”就应该换成“轮船”才比较准确。

生:我不同意,古代的舟就是船,用“轮船”二字,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生:关键不在这里。远洋轮肯定大,象泰坦尼克号(众笑),但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再大的船也是渺小的。而“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孤独寂寞正相称。“轮船”就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鼓掌)

生:是啊,这里的“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的大洋上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生:从“舟”还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沉寂悲哀,而巨轮显得太喧闹、嘈杂、与诗意不谐调。老师(情不自禁):大家说得真好!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和冰心奶奶商量,第二节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用“流”呢,我反复读了好多遍,都学得这个词不是味道。

生:我也是。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冰心这样写有什么诗意吗? 生:是不是要表现“随海漂流”之意? 生:我建议冰心奶奶改成“飘”。“飘”字多美啊,和“抛”字一样,把作者美好而又漂渺的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我不同意。这里不是水之流,而是心之流,冰心的心灵中有一条心之河,这条河是那样明确地流向母亲。

生:我想问一问冰心奶奶,为什么最后一句不直接用“我的爱和悲哀”,而要用“她的爱和悲哀”呢?

生:为的是和倒数第二句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相呼应。

生:我认为这是从母亲的角度来写的,第一句作者直呼母亲,当然后文就以女儿相应,这样才能前呼后应嘛!

师:变换人称有必要吗?

生:不变好,全文一脉贯通,诗情才能凸现。生:变了好,能够表现出作者与母亲的亲密关系。生:变了好。老师不是说行文富有变化总是美的吗?

生:该变的时候就必须变。诗中这样一变,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动情的呼喊和诚挚的心灵剖白,就好像看到作者正伏在母亲的胸前痛哭。人称一变情感的距离就缩短了。师:我们读一读感受一下。(生动情朗读)

生:我觉得“你”应该换成“您”,这样才更能体现冰心对妈妈的尊重。

生:我认为不好,用“您”显得太生分了,如果你和你的妈妈亲密无间的化,用得着这样的礼貌吗? „„

【自评:这是教学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教师成为了课堂讨论的“首席”。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教与学的精彩对接】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出课堂吧!王老师也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请教同学们,老师叉个队怎样? 生:行!(教室里有轻松宽容的笑声)

师:我最喜欢诗歌的末一句。你们看: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纸船怎么能承载无形的情感呢?这本来就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不够美,还不够形象。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啊,我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于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改呢?载着归去(老师故意延长语调等待)生:(恍然大悟)载着泪水归去 师:一滴泪水?(生笑)师:两滴?

(笑声更大,终于有学生忍不住站起来)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学生的创造(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同学们,因为大家有一颗热爱母亲的心,所以你们读懂了冰心奶奶对母亲的爱。那么,除了爱着母亲,你们还爱着一些什么? 生:我爱爸爸。生:我爱我的姐姐。生:我爱爷爷奶奶。生:我爱我的集体。生:我爱足球 生:我爱我的家乡 生:我爱我的祖国 „„

师: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埋头创作)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生争先恐后)生(杨洋):姐姐,倘若你梦见了弟弟的信鸽,请不要惊讶,那可写满了弟弟的无限思念与爱呀!但山长水阔。何寄彩签兼尺素?

生(周路)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支流泪的红烛,不要因它无端入梦而惊讶,这是海外游子的思乡泪,万水千山,它也要点燃心中爱的火花。生(熊虹):同学们,倘若你在空中发现一颗红色的星星,不要惊讶它的特别,这是我们校园生活中凝聚的一切爱与奔放的热情 万水千山,求它在辽阔的星空中永远闪亮。生(汤羚誉):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万水千山,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谢秦川):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这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生(唐旻葳):中国足球队,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座金灿灿的大力神杯,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永远支持你的球迷用热泪铸就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你们的期望与激情从赛场归来!生(龙庆阳):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请不要伤怀,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万水千山,多年以后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目,深情的“万水千山”又一次响彻课堂)„„

(师生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下课)(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第三篇:语文教学后记

语文教学后记

吴忠中学 李敏

从第一天上讲台到现在,经过八个年头的摸索,实践,现在回首想来,也有了些许的感悟。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说说。

对于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好像都可以对它指手画脚,因为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但无论怎么说,有一点是不变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母语的地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不是科学,而是一门学科,它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工具。是人们交际的必要手段。总而言之,学习语文并学好语文是我们每个人人都应该明白的。

而现在语文教学之所以被指斥,主要在于我们是在把它当作科学来教,太过理性。

在八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学语言就应该怀着一种感性,一份热情,一片如颠似狂的心去“悟”!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首先是感性的,自己首先热爱语文,热爱每一个文字,这才有可能感染学生。要知道“趣是最好的老师”!

光有热情,做不了好老师。所以还要说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前的我直到现在,只要站到讲台上,总会陶醉其中,用百倍的热情去引领学生学习那些美丽的语言。可是,总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总是不能成正比。为此我困惑过,请教过,甚至流过泪。慢慢的,在不断的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投入量和学生的投入量 并不相当。不是学生学业负担重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对语文产生与我一样的兴趣。他们是旁观者在看着我表演,而自己没有投入其中。换句话说,他们动脑,动笔,动口的机会太少。被动的学习,只能导致成绩不理想。

所以,苦恼之余,我急忙寻找补救的办法,对症下药。我总结出一条经验——老师多讲,多分析,不如学生多背、多读、多写。

我让学生准备了素材本,每天抄一页素材(故事)或者优美、精彩段落,每天安排组长检查,我不定时抽查。

每天请几位同学背诵他喜欢的精彩段落,数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

札记互批,老师批改交错实行,并进行评讲。早读大声朗读文章,课内、课外不限。……

其实,积少成多很好实现,只要能坚持。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有始有终。只有在高一时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高

二、高三的学习才能驾轻就熟。

就语文教学,我从宏观上谈了谈自己的经验教训。下面,我想说说自己对语文版教材的处理。

其实,这个版本的教材编排有它的独到之处。其中选择的一些文章,充满了现代社会的味道,有些文章很有哲理。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毕淑敏的《不会变形的金刚》,老舍的《邻居们》,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等等。这几篇文章,在以前的语文书里是从来没有的。对 这些文章的处理我想应该是因文而异。例如,《不会变形的金刚》,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重点放在分析人物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并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讨论小说的主题,同学们很感兴趣。

《邻居们》对人物的塑造颇有特色,还有一段对话锦上添花,我组织学生来分角色朗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一举两得。

由于教材所选篇目很多,若篇篇都讲,面面俱到,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所以,我选择每篇文章的突出特色作为重点,主次分明,既加快了教学进度,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学《敬业与乐业》就抓住这篇文章的论证特色,教学《离骚》就力图明确屈原的“骚体”特色,教学诗词,就把重点法放在艺术表现上……

所谓教学相长,不管作为老师的资历是长还是短,都应抱着谦恭的态度,与时代同步,向老师学习,和学生交流,甚至可以听听所谓外行人的评价。只要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就一定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自己的教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想,当教师如果只是定位在为了吃饭穿衣,它也就没有任何乐趣可言,我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成就感,那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2008年7月9日星期三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语文8-10课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李大钊先生名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作适当补充。

三、新课学习: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教师范读。思考: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

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

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指名回答)-----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对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样比喻的,你了解当时的历史吗?----------了解写作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指名朗读各段,每读完一段即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它推荐给大家。

2、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讨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A„„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

B第四节的含义

C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重点突破:

1、朗读并理解乐趣的含义。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2、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3、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七、家作:任选一题作文:《昌盛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或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教后记: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心!

第9课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文章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第10课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四、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

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教后记: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抓住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的特点,背诵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

第五篇:语文《纸船和风筝》评课稿

《纸船和风筝》评课稿

讲课人:李小琳

评课人:贾美英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深深的谅解和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同时又成为了他们两个之间友谊的桥梁。通过小松鼠和小熊的故事引导学生珍惜同学间的友谊,教育学生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情感目标也是本文所处单元的教育主题。

一、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不但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简单明了的让学生了解了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理解了山顶和山脚两个词语。并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从文本中找依据,用书本来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注重字词教学,对比指导,培养能力,注重语文基本功。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注意从字词入手,并符合低年级儿童认识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教得非常扎实,一改扎堆出示,集体朗读的旧套路。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填空,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编儿歌记忆等,对低年级来说,这样的练习,巩固强化了学生对这2个字的辨别能力。教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这就是汉字独有的魅力,同时也会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三、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以识字促阅读,竞争引入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和谐统一。

四、注重诵读悟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教学中,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自读默读齐读。

比如,当小熊收到纸船的时候,指导学生读出小熊的欣喜之情;同时,也逐步指导学生读出小熊“乐坏了”等等。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小熊的快乐和幸福,渐渐地,孩子们也在朗读中感悟到“幸福”。

当然,这节课的亮点还有很多。教师的语言优美,如一些过渡语的设计很自然地引出后面学习的内容。不过,我们的教学崇尚真实的课堂,这就是一节真实的课堂,而真实的课堂都是有缺憾的课堂,这堂课也不例外,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两点建议:

我认为提问题是一种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字词句方面的,可能是跟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什么问题,教师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去表现“真我性”,因为挺拔的知识大树从幼苗长成,鲜艳的思维之花从种子萌芽,关键在于教师的呵护与引导。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创新学习课《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语文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白鹅》教学实录5则范文

    白鹅》教学实录执教:赵志祥师:这篇课文是中国著名的大画家、大学者„„哪一位写的? 生:(齐)丰子恺(老舍) 师:有的同学说是老舍,老舍写过一篇《猫》,他是个大作家。既是大作家,又是大......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习计划

    七下第一单元填空 1、安徒生是---------(填国名)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已学过他的童话有----------和---------等课文都选自---------译的《》。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七年级下册语文《伤仲永》教学实录及反思

    从我们上学始,伤仲永一课就已选入中学课本,算来已有三十多年了,受之天与受于人的辩证统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来教读此课,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字词切入,但这些要建立在学......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纸船同步练习语文版

    第16课 纸船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异地(yì)浮泛(fàn)缓缓(huǎn) ...yǎnɡ(仰)望 白fān(帆) 2.读准多音字 (1)手臂:bì其他读音:bei 组词:胳臂 .(2)满载:zài 其他读音:zǎi 组词:记载 .二、......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1 今学期我担任初一级七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为了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下面给大家分享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借鉴!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