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历探索过程 感受美妙数学——《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亲历探索过程
感受美妙数学 ——《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建构主义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建构。根据这个观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作为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如何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的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空,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领略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在自我充分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妙。
案例背景:
“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无法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美妙。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
教学在着眼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经历数学学习的探索过程和情感体验,达到“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事实”的经历。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索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的美妙。
片段回放:合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圆?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第一次尝试用圆规画圆,展示交流)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圆有缺口? 生1: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变了。生2:圆规有针的那个脚位置动了。
师总结:画圆时,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脚的距离不能变,轻轻的绕一圈。请同学们再次画一个比刚才大一点的圆。
(学生第二次画圆。顺着学生在画圆中所产生的模糊认识引出圆心、半径、直径三个概念。)
师:刚才我们学习用圆规画了圆,可要是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了吗?
生:不可能。
师: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张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生1: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生2: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生3: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这个小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4: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一个小小的建议: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2 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生: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缺乏生机。
生: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圆,如果没有了圆,车子就没法自由的行驶„„ 师:当然,张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都应有自己对知识的独特认识,让他们在亲历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主动探索。数学发展到今天,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整合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也自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妙。
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就让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地、体验地、构建地学习,让他们亲历整个过程,从中享受数学的美妙!亲历探索过程
感受美妙数学 ——《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及反思
建构主义提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建构。根据这个观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作为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如何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她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如何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的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空,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领略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在自我充分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妙。
案例背景:
“圆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教学在着眼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经历数学学习的探索过程和情感体验,达到“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数学事实”的经历。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亲历探索过程,从而感受数学的美妙。
片段一:情境中欣赏圆的魅力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 6 形?
生:钟面上有圆。生:自行车轮胎上有圆。
生:我这衣服上的钮扣也是圆的。……
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平静的水面吗,(见过。)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动态的水纹,并配以石子入水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水纹、圆„„(声音此起彼伏)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新课导入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与人文中的圆,使学生感到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再把数学与定理、法则、运算、冷峻、机械联系在一起,而是深深地赞叹、心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二:合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画一个圆?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第一次尝试用圆规画圆,展示交流)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圆有缺口? 生1: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变了。生2:圆规有针的那个脚位置动了。
师总结:画圆时,手握柄,中间扎的地方固定,两脚的距离不能变,轻轻的绕一 7 圈。请同学们再次画一个比刚才大一点的圆。
(学生第二次画圆。顺着学生在画圆中所产生的模糊认识引出圆心、半径、直径三个概念。)
师:刚才我们学习用圆规画了圆,可要是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我们就真画不出一个圆了吗?
生:不可能。
师:今天,每个小组还准备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张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生1: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生2: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生3: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一支铅笔,另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绳子绷紧,将铅笔绕一圈,也画出了一个圆。
师:看得出,这个小组的创作已经初步具备了圆规的雏形。
生4: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师: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一个小小的建议: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8 你们说是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生:我们小组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生:我们小组还发现,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我们小组通过研究还发现,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生:我们组还发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到处都能找到圆。如果没有了圆,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会缺乏生机。
生: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圆,如果没有了圆,车子就没法自由的行驶„„ 师:当然,张老师相信,同学们手中一定还有更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都应有自己对知识的独特认识,让他们在亲历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主动探索。数学发展到今天,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毋宁说她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因而对于圆的特征的认识,我并没有沿袭传统的小步子教学,即在亦步亦趋的“师生问答”中展开,而是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整合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整堂课,“发现与分享”成为真正的主旋律,而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恰恰在创造与分享的过程得以自然建构与生成。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也自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美妙。
正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就让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地、体验地、构建地学习,让他们亲历整个过程,从中享受数学的美妙!
第二篇:“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生: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认识”教学片段。师: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吗?生:它们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师:有没有不是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呢?生:有,比如圆。师:对,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不是由线段围成,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圆。师:你想知道有关圆的哪些知识?生:我想知道什么是圆?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周长在哪里?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师:今天我们满足同学们的部分要求,先认识圆,后面再学习周长和面积。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找到满意的答案。什么是圆呢?书上已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请打开书阅读第一自然段。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了。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生:硬币、钟面、桌面、茶杯口、饮料瓶底、圆柱擦的底面„„师:观察得非常仔细。现在老师想把这些圆形画在纸上,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四人小组一起商量商量,有哪些办法可以把圆画在纸上?谁愿意把你想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生1:可以用圆规画圆。生2:可以将瓶底或茶杯放在纸上,沿边画下就是一个圆。生3:可以用一段线、一支铅笔,将线的一端按住不动,另一端绕上铅笔,在纸上画一圈,就得到一个圆。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那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呢?生:将茶杯倒扣在纸上,沿边画一周,又快又好。师:用又快又好的办法把圆画在纸上,然后剪下,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教学片段》(紧接着,在认识圆时,又开展了下列活动。)师:同学们,拿出刚才剪下的圆,我们一起动手来折一折。先对折,打开,换方向对折,打开,再换方向对折,打开,重复几次。观察圆上的折痕,发现了什么?生: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师:相交的这一点在哪里?生:在圆的中心。师: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请同学们在剪下的圆中,找到圆心,标上字母O。师:请同学们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想一想,能连多少条?师:我们把刚才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剪下的圆中标出半径r。师:那么,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师:拿出直尺,量一量这些半径,你有什么发现?生:师:把两次发现大胆告诉同学们。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师:再观察刚才的折痕,你还有什么发现?生: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师:我们把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师:在剪下的圆中画出一条直径。师:想一想,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这些直径有什么关系?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这些直径都相等。师:在剪下的圆里,多画几条直径,再量一量,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师:观察半径、直径,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量一量,算一算进行验证。生: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评析]上述教学片段的设计,是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圆)、、画一画(把实物圆抽象成平面图形)、折一折(认识圆心)、连一连(认识半径)、看一看(认识直径)、量一量(发现在同一个圆里,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想一想(得出圆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算一算(得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学习新知识,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数学学习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圆的认识”教学片段
第三篇: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范文模版)
特级教师丁杭缨《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既传统又经典的教学内容,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这一传统教学内容里推陈出深,是每一个执教老师的思考所在。前不久,笔者在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教学研讨会,有幸现场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了这一课,感触颇深,现摘选精彩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尝试画圆,初步体验
师:(出示一个圆规)你们认识它吗?
(生面面相觑,后有一生举手)
生:这是圆规。
师:你怎么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圆规。
(生简要介绍后老师补充)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规,那你们知道圆规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画圆的。
师:你能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圆吗?打开草稿本,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画圆,后交流汇报)。
生1:画圆的时候针尖的中心点不能变。
师:就是针尖那一只脚的位置不能变是吗?
生1:是的。
师:变了会怎样?
生1:针尖的位置变了就画不成圆了。
生2:角度也不能变。
师:什么是角度,在哪里?
生2:就是圆规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师: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实际上就是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师: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什么?你能把你的画圆步骤说一说吗?
生3:先把圆规两脚分开适当的距离,再把带有针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最后把带有铅笔芯的一端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了。
师:说的非常好,很有条理。
【赏析:有效的学习不是告诉,而是亲身体验。丁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圆规这一画圆专用工具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画圆。其实学生早就对手边一个新玩意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屡屡发现,在你讲课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忍不住要拿起圆规看看瞧瞧,试上一把。这样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新玩意,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去尝试,画错,画不好都不要紧,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操作要领,丰富活动经验,获取最深刻的学习体验。这样处理符合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片段二】再次画圆,自悟特征
师:请你再画一个圆。现在画的圆要和刚才画的圆大小不一样,用上刚才的方法。(学生操作)
师:(展示学生画的两个圆)这两个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大小不一样。
师:很奇怪,同样都是用圆规画圆,为什么两次画出的圆大小不一样?
生1:我觉得是圆规的角度不一样。
生2:我认为是圆规两个脚的距离不一样。
师:由于圆规两脚的距离不一样,造成了圆的大小不一样。
(板书:大小——两脚距离)
师:你还发现这两个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中心点变了。
师:中心点变了,导致什么变了?
生:圆的位置变了,第一个圆在本子的右边,第二个圆在本子的左边。师:为什么同样都是用圆规画圆,这两个圆的位置就不一样了呢?
生:因为那个针尖决定圆的位置。
(板书:位置——针尖定点)
师:其实圆规与所画的圆之间是有联系的,有怎样的联系呢?请看屏幕。(出示)
圆规的针脚确定圆的位置,圆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确定圆的大小
师:在数学上把圆规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叫做半径。圆心、半径和直径都是圆的要素。
【赏析:在这样动态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尝试、交流、讨论后,零碎的操作经验得到了丰富与提升,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画圆操作要领。画圆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就是回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问题。掌握方法后再来体验,感觉就不一样了,别有用心的丁老师一再叮嘱“画的圆要和刚才画的大小不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比,从中自主发现决定圆位置和大小的两个要素,这样在圆的动态形成过程中自然而然揭示了圆这一抽象概念的外延,各部分名称的出现也水到渠成了。】
【片段三】自学讨论,深化认识
师:想知道什么是直径吗?请大家打开课本,自学课本56页。
(学生自学课本,后师生交流)
生1:图1中线段OC是半径。
师:为什么说它是半径?
生1:线段OC一端在中心,还有一端在圆上。
师:也就是半径的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图1中有直径吗?
生2:线段GB是直径。
师:凭什么说它是直径?直径一定经过哪里?(生答略)
师:第三幅图中,从A点引出三条线段,凭你感觉哪条线最长?(课件出示)
在圆内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师:圆的三个要素都知道了,到底什么是圆呢? 生1:圆是没有棱角的。
生2:所有直径都一样。
师:其实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就给圆下了一个定义。(课件出示)
圆,一中同长也。
师:你理解它的意思吗?(课件出示)
语文翻译:圆这种东西,有一个中心,从这个中心到圆上各点都一样长。
数学意义: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体会“一中”和“同长”的含义。(课件出示)
【赏析:很多老师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往往拘泥于教材,没有让教材中的折纸活动和各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丁老师从画圆开始,让学生找寻圆规和所画的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名称的揭示水到渠成,学生的体验极其丰富。
很多老师在数学课上渗透数学文化时就是穿插一点数学史料,让学生有所了解,而丁老师却让学生在此收获了数学思想,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简简单单的“圆,一中同长也”,丁老师紧紧抓住圆的这一数学本质,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翻译,再到数学语言的对接,让学生由远及近,走进“一中”“同长”,同时和本节课学习的名称一一对应起来,“一中”就是“圆心”,“同长”也就是“半径”,最后用一段动画动态呈现圆的形成过程。正是这样的动态呈现和动态参与过程,学生的认识才愈加丰富,愈加深刻,因为此时学生头脑中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圆形图像,而是一段画圆、电脑做圆的动态过程。】
【片段四】走向生活,丰富体验
师:如果没有圆规,你能画圆吗?你准备怎么画圆?
生1:把底部是圆形的水杯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来。
生2:先找出中心点,然后用尺子连接相同的距离。
生3:用两枝铅笔,一枝固定不动做圆心,另一枝画圆。
生4:用量角器画,先画一半,再反过来画出另一半。
„„
师:大家真的很有想象力,有些办法非常非常有数学价值,有些办法非常非常有生活价值。
师: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如何在操场上画圆的。(课件出示)
生:用脚做圆心,用簸箕到脚的距离作为半径,播撒石灰粉画出了一个圆。
师:《史记·夏本》记载大禹治水:左凖绳,右规矩。怎么画的?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生:左手拿根绳子,右手拿根木头当圆心。绕一圈就可以画出圆了。
师:圆心是什么?半径是什么?
生:固定的木头是圆心,木头到绳子的距离就是半径。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同学说可以借助正方形来画圆。
(课件出示: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师: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不是用现在的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切割而来的,所谓“方出于矩”是说方的图形是用“矩”(直尺)画出来的。圆出于方,从正方形如何变成一个圆呢?
(教师拿一正方形纸环绕中心点对折三次,剪割,打开得到正八边形;合起来再对折一次,剪割,打开得到正十六边形„„)
(课件演示正方形切割成圆的过程)
【赏析:本节课在数学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节数学建模课,因为圆也是一种数学模型,这一模型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为“圆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这一抽象的数学定义,对于有一定文化积累的成人来说不难理解,但孩子就不同了。因此在小学里是不需要给圆下定义的,只要学生能够描述圆,也就是学生能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概括地描述圆是什么样子就可以了。“没有圆规如何画圆”这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同时也是极具生活价值的现实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人们手里没有圆规,即使有也不够大,还因为很多时候不需要像数学课本上一样画一个标准的圆,只要画一个近似圆就可以了。无论是怎么画圆都离不开它的数学本质“一中同长”,因此此环节中体育老师用播撒簸箕里的石灰粉来画圆其实是遵守了“一中同长”的数学本质的数学变模。让学生一方面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圆出于方”这一千古命题,丁老师采用剪纸和电脑动画相结合的方法,由有限过渡到无限,渗透极限思想。】
【全课赏析】:
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圆形的,圆形的桌子、圆形的硬币、圆形的碗„„数不胜数。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了大量的圆形,所以没上过一天学的孩子都能说出一大堆圆形物体来,还能粗线条地描述圆的特征:圆圆的,没有角等等。以往“圆的认识”一般按照先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最后学习使用圆规画圆;新课改实验教材大多按照先让学生尝试画圆开始(苏教版和人教版课标教材既便如此)。纵使学生能够列举成千上百个圆形物体,那也仅仅是学生头脑中圆形的表象,他们对圆形为什么长这样?圆形怎么来的?圆形有什么特征不甚了解。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圆形成的动态过程中来认识圆的本质。即用程序性知识来带出陈述性知识。综合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数学本质
本节课紧扣圆的数学本质“一中同长”,用现代数学语言就是“圆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让学生尝试画圆,启发学生反思“为什么画不圆,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触动学生自主学习,尝试顿悟式的发现学习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歪歪扭扭的学生作业正是课堂研究发现的亮点所在。接下来体育老师的画圆法也正是丁老师围绕圆的数学本质而设计的精彩环节。其实围绕“一中同长”这一数学本质,可以利用的素材很多很多。有的老师手拿一个细线拴住的小球,旋转小球形成圆;拴在木桩上的山羊吃掉的青草可以形成圆;有点老师从站成正方形、长方形向中心点上的篮子里投球引发学生思考:怎样使投球游戏公平?投篮选手要站成什么形状?这些都是围绕“一中同长”这一数学本质来组织教学的,无论你如何组织教学,紧扣数学本质选材才是课堂之魂。
2、丰富学生体验
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过程需要摈弃的是“他律”指导下的谆谆说教,需要彰显的是“自律”意味下的生命体征。学生的数学学习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样建构和深化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自己亲身体验的知识是空洞的、没有生命价值的。本节课丁老师注重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初试画圆,交流发现后再次尝试画圆,这样两次画圆实质上是学生程序性知识的一次飞跃,也是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发现,丰富体验的过程,这样的体验不仅仅是经验层面上的,更多的是情感认识层面上的。后面“体育老师画圆”和“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一中同长”的应用及妙处,体验数学之有用之神奇。
3、动态呈现知识
本节课一大亮点就是所有的概念和定义不是教师搬出来的,而是让学生在尝试操作和自学讨论中自主发现的。变原本书本上静态的冷冰冰的数学知识为动态呈现,从画圆中自然而然地引出圆有位置和大小的不同,从而引发学生在自主发现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因素其实还在圆规上,得到“针尖决定圆的位置,两脚的距离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和“半径”这一对圆的核心概念水到渠成,这才是深刻理解与内化概念。概念的掌握不是一字不少地倒背如流,而是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理解,能运用自如。对于“一中同长”、“左凖绳,右规矩”、圆出于方等这样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丁老师不仅给出了现代白话文,还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加以解释,为了形象直观地丰富学生的认识,丁老师再次采用动态呈现的方式,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沟通圆与方的内在联系,打通了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知识之间的壁垒,同时渗透了极限思想。采用动态呈现知识,同时很好地处理本节课一大难点,在兼顾学生技能达成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的理解。
4、挖掘数学文化
现在很多数学老师在数学公开课上总是要秀一把数学文化,好像不去挖掘一点就说明执教者没有文化底蕴没有内涵一样,以至于无论什么课都要掘地三千尺,非要“文化”一下不可。实际上数学文化不是一节数学的点缀,而是要因地制宜适可而止,不能为“文化”而“文化”。《圆的认识》这一课对数学文化的开掘由来已久,比较成功的范例有张齐华老师唯美的《圆》,华应龙老师大成若缺的《圆》。“想不想知道什么是圆?”这一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这是小学生认知水平决定的。但是在学生经历了数次画圆之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推理思考,有利于学生认识走向深入。“一中同长”短短四字,内涵非常丰富,再次彰显了中国语言和古老文化的魅力。古今融合则更为完整,圆就是一中同长的点的轨迹。轨迹,动态刻画了圆的形成过程。
在“没有圆规如何画圆”这一环节中,丁老师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出示《史记·夏本》中记载的大禹治水时画圆的方法:左凖绳,右规矩。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是怎么画的?”,找寻数学本质的影子,丁老师还从《周髀算经》“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中探寻到古老的数学文化与朴素的数学极限思想的契合。本节课对于数学文化的挖掘,不是停留在点缀的层面上,不是停留在告知的层面上,而是将古与今,中与外,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让学生对数学史料及数学文化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感受数学的魅力,感受我们祖先智慧的光辉。(黄毕年摘自段安阳数学工作室)
第四篇:圆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第五篇:《圆认识》教学反思
《圆认识》教学反思
《圆认识》教学反思1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如:骑过自行车,有一些学生可能还用过圆规,对圆有一些了解,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课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使学生深切体会圆的特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低年级时对圆已有初步地感知,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由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好动、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最受学生欢迎,只有抓住学生的特点,投其所好,注重体验,才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所创造地学习。
《圆认识》教学反思2
我执教的内容是“圆的认识”,以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点和性质还是比较困难的,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又是一个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上,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我就说一说这节课的具体方法: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从生活中引入圆,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抽象出圆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中,同学们用各种学具创造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自己“做”数学的过程,因此,要将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转变为在操作中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观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我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课堂上还不够放手,如果能够给孩子更充足的时间去创造、探索、交流、合作、发现,可能孩子们的收获会更多。
《圆认识》教学反思3
今天早上第一节在4班上了《圆》这一章的第一节。效果很差。
首先是学生在犯困。明明昨晚已经回校上晚修,今天却毫无精神状态,有两个趴台,有两个边听边打瞌睡。
其次,我的讲课逻辑性不强,这应该也是导致学生犯困的原因。这节课知识点零散,都是概念:圆的定义、弦、弧、等圆、等弧。教材上有一道例题,证明矩形的四点共圆。
我是讲完所有的概念,才开始讲这道例题,有点唐突。应该在讲完圆的定义,就讲例题。下面进行修正:
(1)用一条线段旋转得到圆的第一种定义(板书)(符号)
——得出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圆的第一个性质:同圆的'半径相等。
——等腰三角形。
(2)反过来,如果这些点到某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它们一定在同一个个圆上。如圆规画圆。
例题:证明矩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练习: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共圆。
高分突破第7题
(3)研究完圆周上的点,现在来研究线段。在圆上任意取两个点,连接,这样的线段就叫做弦。
问:这样的弦有多少?直径是弦吗?
问:怎么证明直径是最长的弦?(提醒:关键是长度的比较)
(4)曲线——弧——优弧和劣弧。表示方法。
按照点——直线——曲线的逻辑顺序展开教学。下午到另一个班实践下,看看是否会好一些。
《圆认识》教学反思4
上完《圆的认识》后,有一天看到华应龙老师曾就这节课的处理提出三个问题,对照自己的刚结束的课,觉得自己的课真是缺乏深度。这三个问题是这样的:
第一,是否只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圆的特征;
我们班在上《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说起圆来滔滔不绝,可是在这一课的练习中,出现了如下问题: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判断题出错多,这显示了学生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
究其原因,上课时学生的回答,是自学能力好的同学的展示,不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内容还要采用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还要处理学生自己学习中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第二,是否只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
刚看到这个问题觉得很好笑,觉得没有必要给学生提出来。可是仔细分析: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规一个脚可以看作是定点,两脚之间可以看作是定长,所以可以画出圆。学生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才对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书中的叙述。第三,是否只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仔细挖掘圆的史料,我发现了不少可以利用的地方。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可以引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说过的: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可以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学生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三个问题对照完毕,真是感觉学海无涯,作舟恨晚,以后上课之前真是要好好思考,重新审视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这样上完课才不会觉得后悔。
关于如何上“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的一些想法
几乎在每一个新知识的起始课,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必然是数学概念。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上好概念课对小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数学素质发展的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概念课的进行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教学方式:
很多教师在上概念课的时候,首先就要求学生把概念强记下来,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练习来巩固概念。虽然能让课堂环节进行的快一些,但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学生并没有理解概念的真正涵义,一旦遇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感到一片茫然。数学概念教学时必须将概念寓于现实社会背景中,让学生通过活动亲身经历、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从中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虽然让学生亲身经历这种设计所用的时间要多一些,但所谓莫道不砍柴工。用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才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像有句话说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记住了。
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概念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各个概念分开讲述,这样虽然是课时设置的需要,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掌握的各种数学概念显得零碎,缺乏一定的体系,这不仅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概念设置了障碍,同时也给概念的记忆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当一个单元的概念比较多时,上好第一课时大感受课尤为重要,新课进行时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内容所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反复过程。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概念的形成过于仓促,学生尚未建立初步的概念,教师即已迫不及待的进行归纳与总结。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概念的建构需经多次反复,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生活中来——抽象成数学模型——到生活中去”这样一个过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概念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第二次与生活的联系是一种自觉与提升。每个环节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换个角度思考,换个角度听课
——听课后的的一些思考
这几天听了几天课,感觉自己的角色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来回转换。虽然在他人的课堂中,上课人不会把我们当学生;但在他人课堂中,我们却可以站在了学生这一面。在自己的课堂上,尽管我们努力地想做到“因材施教”,由于立场的不同,使得我们离现实中的学生仍然很远,毕竟主观上的努力是难以改变客观上的立场与角色认知的。在他人的课堂中,给了我们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一旦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就会给我们两个非常大的启示:一是决定课堂进程的,并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二是判断课堂教学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准,并不是教师本人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在他人的课堂上,如果我们放弃学生立场,就会与上课人结成同盟,将课堂中的优势归因于教师个人的能力,将课堂中的劣势归因于学生或者外在的环境,从而错失站在学生立场设计与体验课堂教学的机会。当我们在他人的课堂中,能够站在学生立场上体验课堂进程并感受到课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课堂时,不但会改变自己的课堂理念,而且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学生学习更近,因此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深度。课堂教学的深度,并不在于站在教师立场上如何设计与策划,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的花枝招展;而是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简捷而又有力,从而更易于被学生群体理解与接受。
所以,听课时换个角度挺好。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后的一些想法
分数、百分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改进并加强分数应用题教学,使它们能够恰当地反映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目的性和实践性,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是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我谈几点个人认识和学习体会。
数学应用题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数量关系。确定了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解决方法,因此应用题教学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把握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由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跟整数应用题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它们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既了解其共性,又能懂得它们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既含有整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具有新的数量关系,这新的数量关系通常分为三种情况,或者叫做分数的三种基本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除法应用题。(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除法应用题。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当它们的倍数等于1或大于1的时候,通常称为“几倍”;当它们的倍数小于1的时候,通常称为“几分之几”。学习了百分数以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就统一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了。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除法应用题。这是分数乘法的逆向题,也是学生容易与分数乘法相混淆的问题,新大纲规定在分数四则计算的前面要学习简易方程,到这里用列方程解答,可避免乘、除法混淆。
实践证明: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加强交叉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数量关系,能沟通相关应用题的联系,能弄清这类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结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圆认识》教学反思5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完成了《圆的认识》的教学,自我感觉良好。本想到里面的一些概念不难理解,学生已能非常熟练的画圆,觉得晚上的家庭作业应该不错,直到看到上交的家庭作业才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实在是过高。出现了如下问题:
1、画圆不规范,该标的不标。
2、判断题突出了对概念还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或者考虑问题还不够细致。
3、审题还不够仔细,不能完全按要求做题。
分析原因:
1、在课上画圆,学生知道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可家庭作业中就忘了这回事,说明老师的强调还不够到位或方式欠佳,所以学生的印象不够深,没有形成习惯。
2、一些概念的应用练习,出现错误,一方面,说明学生考虑问题不够细致;另一方面也说明课堂练习设计还存在问题。
例如,对概念及其他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仅靠老师讲、学生看书,跟不上形式变化的练习,就很难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应在课上采取填空、判断、选择等方式,在练习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而达到运用的程度。而课堂上的这类练习,仅仅用课件展示,学生起来回答,这样又不好保证每个同学的独立思考,无法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所以,有些练习还要采用书面独立完成的效果会好一些。课堂上必须处理好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要牢记合作是为了个体更好
的'学习,不能为合作而合作。
3、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要引导。
通过分析发现自己存在几大不足:
(1)对教材不熟悉,所以对学生学习的预见性也就差一些。
(2)自己在备课中,对练习的设计还有待加强。
(3)板书还不够规范。
针对出现的问题,今后注意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重视练习在学生知识掌握、理解、巩固运用中所起的作用。
《圆认识》教学反思6
圆的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直线图形特征的探索方法、并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以后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打下基础。
一、把握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利用变化的幻灯片实现课堂有效学习。
学生对圆并不陌生,生活中这个完美的曲边图形几乎处处可见,全部学生都能从若干个平面图形中挑出圆。学生看到的圆一般都是静态的,而圆的本质特点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动点的轨迹,这和直边图形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想让学生感悟圆的图形性质特征,就需要让学生看到动点,看到圆“动态生成”的过程——点动成线。
圆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图形,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隐形的线段——半径和隐形的点——圆心上。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学数学。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对圆的认识我的设计是从画圆开始。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自己画圆,然后展示所画的圆并说说用什么画的,重点放在用圆规规范画圆上。利用投影,先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圆的过程,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学生明确画圆时的定点、定长。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画圆可以利用手中的现有圆形物体来描画,也可以用圆规画出更规范的圆。
三、创设开放的生活情境,展现学生的不同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但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必然的。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教师要适当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本节课几处开放性的设问都为学生创造了机会,使其不同思维都能在课堂中闪光。例如在解决“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就展现出了不同的思维水平。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发现在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相等。学生用量的方法量出多条半径的长度,从而推断出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四、课后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最后的探索圆的`特性没有时间上,第二学生对于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没有很深的感悟,第三,学生动手操作上还有许多的问题。
针对这三方面,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可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让学生对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圆和我们以前研究过的平面图形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让后交流后汇报。学生的第一感受是圆没有角,这样的感知让学生摸的时候就很容易体会,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实际上只要最后总结出圆的线条不是直的而是弯的,那么,老师就可以总结出圆是曲线图形。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创作圆,只要学生有一种即可,让后让学生介绍。有些学生画出的圆不是很标准,那么老师就可以自然过度到,下一部分画圆的最一般工具是圆规。
(二)、介绍完半径和直径后,可让学生通过练一练,判断哪条是直径哪条是半径?并量出他们的长度,你发现什么?判断可以同桌相互说,量完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什么?在这道题中,学生会发现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样学生有自身的感知后,再得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才足够深刻,然后出示两道画图题:1、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2、画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圆。再让学生在画圆中感知,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同时指出,圆规两脚间的举例是圆的半径。
(三)、最后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对圆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包括对称轴,以及回到生活中的事例,如:学校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等等。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学生不仅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画圆、而且掌握了圆的特征,半径直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使学生从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走向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圆认识》教学反思7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对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已经系统的掌握了平面的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力图体现以下几点:
1、从生活中引入,感悟生活数学。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奥运五环旗,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接着让学生照生活中的圆,再欣赏准备好的课件,这样就会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也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证实:思维往往是从活动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活动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们通过活动,发现了圆的特征,教师适时的引导,使学生能归纳出概念,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感,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学生亲自体验,自己归纳方法。
教学画圆时,我们有想以前一样,一边讲解一边画圆,而是在介绍圆规之后,让学生姊姊试着画,让后说说是怎样画圆的,这样借助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资源中得到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根据情况,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归纳: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到校,学生在民主,友好的.气氛中知识得到了理解和掌握。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时我出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判断,通过选择,通过动手画,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
1、画圆的时候,教师知道的不够,因此学生画的不够好,不够快。
2、练习题的设计要灵活多变。
《圆认识》教学反思8
我们曾听过的《圆的认识》这节课中,谁都不敢放弃这样的一个知识点教学:圆内、圆外、圆上,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圆内、圆外、圆上”如此精确而到位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圆的直径、半径的概念,以体现数学教学的内在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其实,如果我们在意一下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像“圆内、圆外、圆上”这样所谓的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的感知。放手将数学知识独立建构的权利交给学生,多在意学生知识的内化,多给学生一点自我建构与理解的时间与空间,这岂不是更好?
只可惜,在很多的小学数学课中,一些非数学本质但已约定俗成的所谓的数学结论或概念,一直成为困挠一线教师的顽症。
是啊,数学教学,为何一定要在知识与技能的圈里打转?我不否认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排斥必要且有效的双基训练。但,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但张老师这节课,就没有让儿童的视野局限于“圆内、圆外与圆上”这种名词的堆积,他在意的是学生在操作与交流中内心的感悟,他在意的是“圆”作为美与力的象征,不应肢解开来,以一种生硬呈现在学生面前。我想,这也许就是他这节“美不胜收”的数学课的数学文化观及其数学文化的魅力所在。
新的世纪,理应有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观,更应有体现中国教育本土文化理念的教学论与课程观,而这一切,就取决于真正有效的建立起一种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数学文化思想,前几天通过网络听了张齐华老师上的一堂同样的课,可谓受益匪浅,张老师在这节课中,将这样的数学文化极其充分的展示出来:
师生情感的交流,是真诚而热烈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在求知欲被充分激发起来的情境下,开展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
在这节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欣赏者而存在于儿童的学习过程之中,他让学生拥有自我选择画圆工具的方法,并让儿童在画中,学会选择与放弃;他让儿童从水纹泛起的圆中,体验一种自然界与数学神秘的联系与力量;他让儿童在“没有没有规矩,也成方圆”的情境体验中,理解了来自儿童生活经验的自然辩证法。而这一切,没有丝毫的暗示,有的只是对学生积极探究的一种肯定。
当学会画圆时,有学生交流说:“我们组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
教师没有为学生的不守规矩而漠视对儿童创造才能的肯定。于是,张老师说: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的,不是吗?(生热烈鼓掌)
这掌声,其实是来自学生内心的一种欣赏与激励,这并不是由教师发出鼓掌指令下响起的掌声,才是心绪的一种真实而美好的流淌。
是啊,退一步,只是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稍稍向后退一步,必定会与学生走得更近,会更好的走进儿童的心中,这样的退,也许正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中的“无为”之境吧。
《圆认识》教学反思9
“自学-交流-应用”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朱玉如校长主持构建的。这种模式的最终要义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得到全校数学老师的积极响应,各个年段的老师根据本年段的特点,积极地做着教学尝试。我校也多次开展了围绕该模式进行的教学研讨,在实践中暴露问题,在问题中调整方式,然后再投入实践。也许,三两句话步量不出我们实践的长度,但是,从课堂中呈现的老师理念的转变却可以窥得一二。
以前两天卫林灵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教师少说,熬得住!
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生命在教学习惯中度过。老师“要说话”的习惯怕已是根深蒂固。但这是一种可怕的习惯,事实证明,这会抢占学生表达的机会,剥夺学生说话的权利,成为学生变成被动学习者的幕后杀手。卫老师在这节课上,说的真的不多。她把习惯认知上属于她的台词和时间交还给了孩子。
镜头一:总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步骤。
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通过相互间的.评价自然引出新的话题: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交流固然充分到位,这时,老师追问:你能说说用圆规画圆有哪些步骤吗?有了之前的对比和交流,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自是张口就来。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发言只有几句。
镜头二:小组合作,研究同一圆内直径、半径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操作也带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老师并没有怕学生出错,出声反复提醒,而是真的把操作探索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只做了两件事:1.出示研究目标,2..组织学生全面交流。
《圆认识》教学反思10
一、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先说出身边的物体哪些是圆形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形的。课结束时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我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并伴随新知识的获得,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圆认识》教学反思11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在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认识直径和半径;认识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教材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圆,然后画圆,最后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的做法,体验感受圆的特征。这也是我们一般教学的几个环节。
上了几节课,却没有体现出生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氛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1、生本课堂体现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的角色没有真正的转变,所以学生回答问题时,自己问的多,而没有关注大家的想法,所以课堂缺少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2、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当学生回答与问题无关的'问题时,教师应心中有数,不要被无关的问题牵着跑,从而离题万里。
3、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自己就是缺乏驾驭教材和孩子的能力。
4、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容易答不到点子的时候,总是再把学生的思维在拽到这里,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总之,只有吃透教材,了解学情,具有灵活的教学机智才是上好生本课堂的关键。
《圆认识》教学反思12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展示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是对这次展示活动的准备。
《圆的认识》是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
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
2、情境创设提出自行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操作讨论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画圆——首尾照应解决问题。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一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其实,对于教学我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创造情境而去创造。这并不符合我们教学的宗旨。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第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
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餐盒、蛋糕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讨论套圈活动场地设计方案,怎样在操场画一个半径是3米的圆。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
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板书中的'圆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内、圆外、圆上三个名称。进而理解圆上有无数个点”、“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部分内容教材里没有安排,但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补充这一内容对圆的概念的认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边学概念边探讨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圆认识》教学反思13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
课的开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很自然的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让学生知道圆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是最美的。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车轴要装在什么地方并出示形象的动画,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四、本节课,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的功能充分得到发挥,展现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
这应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有待改进。
《圆认识》教学反思14
《圆的认识》这一节公开课,是一节30分钟的课。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念。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所以我在教学中,联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使学生认识圆。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圆和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还是先复习了对其他平面图形的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关于复习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不应再详细引导学生面积或者周长计算公式的由来。我通过圆形的建筑和生活中常见物品中的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感知了圆形在生活中的广泛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操作认识圆
本课时我设计的操作有: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画圆,画圆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借助圆形实物在外圈画一圈,第二是借助圆规画圆。对于后者,其实学生已经有了画圆的经验,那么关键是在于画圆的具体操作过程。我巧妙的利用了自己画圆时出现的失误,引导学生发现,画圆的要点,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
在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有多少条时,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比赛,30秒看谁画的半径多?1分钟折直径,看谁折的直径多?在学生的操作中,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同圆里,半径相等,直径相等。我设计的两个操作,其实课后反思,只应该设计第一个活动,第二个应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直径是有无数条的。活动设计的多,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浪费了时间,同时呢,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自学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对于圆心、半径、直径的名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早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学习名称时,我让根据提示自学。自学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对于简单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学。通过指一指圆心的位置,再通过找关键信息,知道半径和直径,画一画,折一折,加深对名称的认识。结合习题,巩固了对名称的认识。
四、不足之处
这是一节30分钟的课,但是我设计的部分还包括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考虑时间因素不充分。对于乡村学生,基础较差,我总是放不开手,一些知识讲的太细,学生会的知识讲的太多,这也导致了占用了后面的一些时间。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说,这是今后我教学要思考实践的一个问题。语言方面,我也要改进自己,多一些幽默,多一些风趣。
《圆认识》教学反思15
我执教的“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的内容。它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由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由此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三方面理念:
1、体现主体与主导作用的统一。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充分画圆和折圆观察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手中的圆,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先自己尝试发现,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体会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知,而不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2、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个圆,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多种工具创造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使外部的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3、体现数学联系生活。
《课标》指出:“人类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应当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样这样的联系也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课集中体现在两个教学环节上:第一是“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办法创造圆”这个环节。因为学生在认识圆之前,已经对圆有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想出各种办法得到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圆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第二个体现是在教学的最后,在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后,让学生来说说车轮为什么设计成圆形。此环节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在看到生活中的圆时能力所能及地对这些生活现象利用数学知识来作出解释。这样就更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