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学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1)首先给出这节课主要的知识内容框架(2)其次给出这节课训练的知识目标的要点(3)第三分类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训练
(4)第四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强化训练
本节课我是想在每道题过后让学生自我总结此题所考知识,这样就有目的性,系统性,学生也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还能是学生自我了解知识是否被完全掌握,是否熟悉。最后在结束,让同学们吧本节课的习题回顾,已达到本节课不会的题在本节课解决,不拖入下一次课堂。
遗憾的数本节课学生不熟,这也是因为我没有上此次课、二本班学生我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我对此次的教学演示略有失落。
希望以后能改进!!
李良宝
2014年10月10号
第二篇:数学教学
中等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价值 摘要
在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中学数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理论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方式要得到巨大的转变,不再是像以前一样的只会被动各学各的,要让学生自己想去学习,有强烈的欲望去研讨某些问题,要乐意跟伙伴同学一起学习,这些我们都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这次新课改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完成三维目标,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的首要目标。在我们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使教学更有效率,是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教学设计 新课改 实践与价值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eighth wa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teaching theory consequent huge chang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ers in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when should a student-centered, reflec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Our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ways to get great change, is no longer the same as before only passively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let the students they want to learn,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discuss certain issues, we should be happy students learn together with partners, which we have reflected in instructional design.The go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changed, how to accomplish three goals during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our primary goal in mind.In practice, the process of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design of teachers presented excellent teaching philosophy, which is why we study the valu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KEYWORDS: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Valu
前 言
随着课程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数学课堂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教育的主阵地在与课堂,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主人,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建立师生互爱的良好课堂气氛,这才有利于我们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此问题,设计的要求是为了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爱学习,不要让他们厌倦数学。
本文在了解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联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国内外教学学者对教学设计的新观点、新看法,以及我国中学数学教师为上课所准备的各种教学设计以及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设计所运用的教学方法,着重与不同的教学设计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以及教学设计的实践与价值,意图结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和新课改的趋势制定出最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学数学教师有些许帮助。
第1章 教学设计的认识
1.1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工作如何开始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雨秋嘉儿(20:48:06):,并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人性化、合理化的统筹安排起来,形成我们的教学策略,并指导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适合学生情况与教学环境的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完成课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涅指出:“教学设计是计划教学系统的系统化过程。”而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美娜对教学设计的定义是:通过系统的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虽然各位学者各执其辞,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他们的中心思想是一样的:都是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系统的去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在教学中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教学设计,确立我们要达到的效果及教学目标,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富有效率。
1.2 教学设计的国外研究综述
教学设计出现与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的西方欧美国家,它的出现是因为教育工作者为实际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所困扰,为解决这种现状而产生的。到80年代,出现了以加涅“为学习设计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日益成熟,加涅指出:“教学设计是为了在于帮助个体的更好学习,教学设计的系统互能更好的促进个体的发展,虽然有时候无计划的学习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发展。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确保每一个人都是教育的获利者,并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运用自己潜能都差不多的机会。所以说教学设计必须注意学习者的各种状况。而这些条件,又取决于学习者学的是什么。”。而在以后,布鲁纳在对行为主义的学习思想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发现式学习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在布鲁纳的基础上,提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如今,建构主义风靡全球,建构主义更加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希望学生不过分相信权威,并要求教师进行情境性教学。现在,大多数教学设计都以建构主义为主要支撑。
1.3教学设计的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70年代的**,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落后与世界平均水平,大概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主要体现在李克东等编著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和乌东娜主编的《教学设计》两本著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教育思想进入我国,对我们的教育思想进行强有力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关于教学设计的著作开始涌现。比如:袁金华编写的《课堂教学论》,此书深入探讨了课堂教学问题。而在数学教学设计领域,则有溪定华主编的《教学与教学设计》以及章建跃编著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为我国中学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开始了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由于时代与观念的进步,许多的教育学家开始提出:教学设计应着眼关注与学生而并非教师本身,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既要接受我们教师的教导,又要学会自己去学习。学生如果自己能自主学习,既是我们教育的要求,又是我们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中学数学的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与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着重考虑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始于21实际初。改革的中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变革,从过去的只注重学科的基本知识,到如今提出的三维目标。而教学评价也由以前单纯的选拔甄别功能变的多样化。
1.4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顾名思义
雨秋嘉儿(20:48:12):,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对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施行,中学数学的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受关注,能否体现新课程的精神,是判断一个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数学教育在我们教学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等。在素质教育的新背景下,我们要求数学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的学习态度和有恒心、有毅力、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以及不相信权威,知识的动态性。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自主学习,并把这种精神、思维方式引用到别的学科的学习中去,乃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以此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加理智的认识世界。
在法国著名学家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观念后,我们国家的素质教育也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而我们的数学教育在终身学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在设计我们的数学课堂的时候,不再只为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交给他们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精神不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格,在学生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会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
第2章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价值 2.1课堂教学的价值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最终实施与课堂教学,所以教学设计的价值体现在课堂教学的价值。
学生们在学校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而教师也借助于课堂与学生交流,这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方式。所以说,一节课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课堂教学也关系着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在我们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授课期间中要强调教师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方向互动交流,以达到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的效果。这也就是课堂教学价值的所在。
2.2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价值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数学教学的在教学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也更高。
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研究分析我们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譬如学生的年龄状况、认知结构、经验背景等等),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我们的学习环境以及可能涉及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我们的教学策略以及我们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最后还需要被关注的是:在上完课后,我们需要对本节课及时的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做好事后的反思工作。
由于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灌输,而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接纳思考,唉此基础上迸发出更多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抽象并且概括出我们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并且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与该概念有关的数学命题。所以,数学设计的价值在于通过我们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知识精髓所在,不断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更多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功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数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品质与良好的学习心理结构,形成有创新意识的个性。通过数学教学设计,进行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以我们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上述能力,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3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价值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包括:以教学系统为中心设计的教学系统设计、以多媒体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以及我们上文所提及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设计。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价值主要体
雨秋嘉儿(20:48:19):
现在两个方面: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以前的一味的听讲,被动的接受,在新的教学设计的改变下,转化成为自主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讲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相结合,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自我探索,获取更多的经验,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不是做无用之功,他们通过讲教学设计在平常的教学生活中运用,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不断的思考,积累大量的经验。为了更好进行教学设计,许多教师会进行读书阅览资料,并对课堂进行反思,深入研究某些教学问题,最后实践与教学,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素养,并更好的回馈学生,教育学生。
第3章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 3.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制定
进行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时,不能只靠自己的知识经验,要有一定教学设计的思想和理念做为基础,教师不能不研究教材,因为那是教学的根本。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研究教学目标,目的就是为了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教师应研究的教学目标有:本学科的总体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或章节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一般由课程标准给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应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使每个教学环节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的要求。其次对教材进行仔细的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教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教材能给教学带来的作用、明确教学的目标、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问。确定重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学生只有掌握了重点,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再就是教师确定教学重难点时,讲眼光放宽阔一些,不要只认为学生就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殊不知,许多课外的东西也可能是本节课的重点,譬如要学习的精神等等。再者,我国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够灵活的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发散思维培养的传统,教师不应该摒弃这些积累下的经验沉淀,而要将其发扬。然而,时代在不断的变化,我们不能老是遵循老一套的方法,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开发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最后,有了以上的各项工作,就要完成各部分的“组装”任务了,挤兑一堂课进行整体设计,即对一堂课进行整天设计并书写教案。整天设计必须要严谨,不能零散,让人看着乱七八糟,要体现结构之美,自然之美。
3.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以往的课堂,往往都是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们在下面只有听讲,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里并不只有教师,学生们才是课堂的主宰,如果不让学生参与进来,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为此,教师们要抛弃原来的教学方式,要体现出生活课堂、生命课堂,让学生态度积极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情绪高涨起来。综上所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指导学生用好教科书、处理好各种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作宽松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观念,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提出对学生有吸引力并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得到答案,从而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学会质疑,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设计问题。最后,教
雨秋嘉儿(20:48:23):
师的提问方式也要值得注意,教师不能在提问问题上有所偏见,认为比较困难的问题只有好的学生才可以解答,从而忽视了学习较差的学生,更不要给后进生提一些幼稚的问题,那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课堂效果变差。教材分为教科书、讲义、指导材料等等,教科书是教师学生平常用的最为广泛的教材。要用好教科书,需要我们知道教科书的价值所在,认真阅读研究教科书。既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科书,又要引导学生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能用自己的话概况出问题,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由于教学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必须要坚持教师的导向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态度相结合,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造性,必须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随时改变教学计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要数学知识、技能与能力相互促进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又会反馈给学生,加强学生成绩。因此,要重视数学技能的训练。
3.3作业布置
学生的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只有注意课外作业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才能提升我们自身素养,加强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师在处理学生作业时,必须有正确的学生作业观,并且要具有正确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的观点和方法。
在作业的功能上,应强调学生能力的的形成以及对学生以后学习的促进作用;在作业的内容上,应突出作业的开放程度和探究的深度;在作业的形式上,不要千篇一律;在作业的容量上,应考虑学生能否完成和学生的差异;在作业的批判上,应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已经多进行鼓励。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要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分析,作出有针对的评判。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对错误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是粗心还是对概念的不理解,对症下药。在改错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例子,要让学生自己思考错误的原因。要正确指出错的地方,具体分析错误的性质。最后,给出正确的解答,完善步骤也是很重要的。
3.4数学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数学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达到的高度,以此来调整教学与学习,激励师生。数学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既要关注学生到底掌握多少知识,也要关注他们的对数学的兴趣增减及心理的发展;我们不只光看到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数学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技能的掌握、对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和评价。而数学成绩的评价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方式虽然有很多优点,如简单方便、易于实行、覆盖面大、比较客观等,但也存在着如过分注重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因此,应提倡考核和评定的多元化。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更多的考核评价方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和评价更全面、更公正、更客观。
第四章 中学教师数学教学设计的现状 4.1 中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认识
课堂是师生进行实践和交往的场所,是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的地方,尤其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行为上,课堂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所设计的课堂必须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研究发现,许多一线教师在对教学认识上有些许的不足,表现出来许多东西。比如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只依据自己多年教学所累计出的经验之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
雨秋嘉儿(20:48:26):
不就是通过自己多年对教学工作的探究,要不就是通过对其他教师的听课过程中所吸取的精华。他们依然处于关注情境的阶段,过分的关注如何教,学生的成绩,并不关注如何去优化,使课堂更加的富有吸引力。而且,多数教师迷信题海战术,他们更加相信学生只要上课好好的去听讲,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4.2 中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出现的问题 在改革开发以来,虽然许多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建构主义更是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基本理念,许多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接受了这些理念和思想,但并未付诸实践,只是做一些表面的文章,并没有把这些理念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去,且在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错综复杂。而且,许多教师并没有完整重充分的对教学设计进行认识,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因此,导致了千差万别的实际课堂效果。见者容易学着难,真的要落实我们的教育理念,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问题有很多,比如:
(1)教学设计的比较简便,教师设计起来随心所欲。
随着新课改的发布,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努力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上一步一步进行艰难的摸索。但是很多教师仍然坚持“旧三中心论”:只关注课堂的效果,只讲解手中的教材,课堂上只有教师的声音。在课堂上往往不顾学生的反应,依靠自己的权威、经验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许多教师并不在学生的“学”上下功夫,教学设计的结构比较简便,上课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并不能提起很大的兴趣来学习。如今,很多教师喜欢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是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电脑多媒体虽然先进,信息量大,能使课堂丰富多彩,但用多了并不是好事,有可能使学生思维退化,比如:“语文课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教师把文字的东西变成图像,声音,用多媒体一下子展现出来,看似很热闹,但学生进行想象的机会被抹杀了,数学也是这样,有的时候数学课上会出现一个情景,要想证明这个题目,得加一条辅助线,辅助线加在哪里,老师鼠标一点,啪,出来了,但是这并不是学生认识的过程,而是强加给学生的长期这样训练的结果是什么?是学生对事物的探索能力降低了。” 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上墨守陈规,不能跟随时代的潮流。
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让学生进行参与
数学知识的学习多以解答、计算、证明为主,许多教师在对题目进行讲解的时候,喜欢讲步骤详细的呈现给学生,每一步的原因与道理都讲的很透彻,他们认为,讲知识点讲得透彻,学生便会更容易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然而,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只会被动的接受,不易于他们发散思维的开发,学习知识的迁移,在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并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参与到解答的过程中来,才能让解答的方法融入学生的认知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解题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中师生交流时急功近利
许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是,许多教师往往爱提问那些优等生或者学科的尖子生,他们认为,这些同学回答将会是标准答案,提问他们会使课堂更好的进行下去,所以,后进生或者对此学科的“瘸腿”学生回答的权利被无情的剥夺。他们并不能够很好的明白,一个错误的回答将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想到这一点,长此以往,课堂便会如同一潭死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会下降。我们提倡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
雨秋嘉儿(20:48:28):
开发积极的课堂,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是我们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教师应该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我们要使课堂成为一个充满个性、充满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未能改变学生如何进行学习
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此点,他们没有设计师生互动环节、生生互动环节等,授课中缺乏讨论。数学知识的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种思想碰撞的学习,在火花中产生灵感,得到知识。教学评价的观念依然陈旧
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批好的学生。我国教育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评价的结果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新课改强调的是发展性评价。然而许多一线的教师依然注重教学评价的选拔与甄别的效果,他们只注重学习的结果,却往往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以考试的结果来“成败论英雄”,失去了考试评价最本质的作用。
第5章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改进与优化 5.1深化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 理念支持行动,如果没有理念的支持,教师也不会付诸行动。在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教育理念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应该转换思想,提高认识。
要对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进行改进,教师首先要有精深的学科知识,讲教学的内容深入透彻的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使得教学更加到位。教师应该不满足现状,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素养、知识素养等等,这才能保证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化得以实现。
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知道学生才是主要,放飞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富有生命,让学生喜欢来上课;同时,要注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过分的强调学生主体,防止课堂失控。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民主平等,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设计时,要使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得到照顾。
5.2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体现相应的学习方式
“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在我过的教学方式占据过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它可以在段时间被传授大量的基础知识,但是无疑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放、能力的提高。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尤其是像我们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以促成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一味的讲解只会让学生学到死的知识,在相同类型的题目下败下阵来。启发式并不等同于问答式。许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书写教学计划时,爱用“对不对啊,是不是呀”的问题,这并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反而使学生落入一种判断题的思维中去,在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变的狭窄。
所以,我们要求,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得到转化,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要使学生的学习感到快乐,要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使学生具有合作精神,一起学习。
5.3多媒体与数学相结合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贯彻这项原则的方法除了板书,便是多媒体教学。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更加适合我们的课程理念,许多青年教师更是倾向于多媒体教学,但是有的却出现了第四章的一些问题,所以,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不要只讲注意力放在大屏幕上,教师应适当的板书;其次,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要只是一味的点击鼠标;最后,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进行多媒体教学。
5.4注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第三篇: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谈谈怎样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计算错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在作业后必须自我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我们教师应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 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很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各备一个空火柴盒,提出问题:火柴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用纸板制作这样一个火柴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表面积含义的内涵。在解决火柴盒制作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就发现了火柴盒的长、宽、高与外盒不同,必须再次测量。同时,内、外盒的计算,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长方体5个面、4个面等面积计算的典型案例,有了上述的经历,我再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案例。通过以上的教学实例,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数学。
我认为简单地传递和灌输知识,将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质疑情境,让他们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如: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节课时,在学生完成分数化成小数的计算后,让学生讨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是跟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有关?引发学生猜测和争论。
课堂中,我大胆放手,善于启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争论、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景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去体验与理解数学。
第五篇:数学教学
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特征的认识
其实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特征的认识就可以归结成这几个特征:“注重社会实践”、“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潜能”、“加强情感体验”。
一、注重社会实践 1.对学习对象赋以更多更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2.将认知过程与对社会的探求过程联系起来
二、培养科学精神 1.在学习中渗透更多的科学意识 2.将学习更多地看作是获得问题的解决 3.注重科学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渗透
三、发展创造潜能 1.在学习中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 2.学习中倡导心理表达的自由和** 3.注重不同学习模式的目标价值
四、加强情感体验 1.注重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2.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兴趣情绪状态
对“良好数学教育”特征的认识
新修订的数学课标说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结合近几天的学习谈谈我个人的肤浅认识。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问题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好相关的自然资源、学生资源和生成资源;精心选择有童趣、有思考价值的题材实施教学;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二,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利用学生的经验,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索。因为数学活动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第三,关注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思考。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比如在上“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三角形的情形中三边的关系,从而归纳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还有在上“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整理出概念的关系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第四,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
征和发展变化。
第五,正确树立儿童观和儿童数学教育观。
就儿童观而言——儿童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他们,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困生”)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开发其潜能、包容其错误,给儿童(尤
其是犯过错的)重新跃起的机会。
就儿童数学教育观而言——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使其“懂自律、负责任、做真人、会自省、有毅力”。在教学过程中讲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用儿童的话语系统解读数学,让儿童说自己的话。第六,脚踏实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通过“课本知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获得“学‘术’”,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悟‘道’”(树立做好教师的理想„„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进而使教师本身“得‘道’”(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如是循环往复,教师便走向成熟。可谓“教学相长”是
也。
但从本人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看,与前述对照,“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任重道远,尚需努力!
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特征的认识
新修订的数学课标说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结合近几天的学习谈谈我个人的肤浅认识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特征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不同学段都要作出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让 第三,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
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的趋势。这是 20 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研究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问题,不仅要从现实生活题材中引入数学,而且要注意加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学科限制,允许在数学课程内容中研究与数学有关的其他问题。综合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数学教学设计要把握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这一特点,注重数学应用的多科性,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等许多学科有关,是学习这些学科的重要基础。同时,可以从这些学科的问题中找到应用数学的广阔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也可以从它们那里吸收丰富的营养。
教师要研究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制定工作计划,通过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综合,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在现实情境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1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需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让学生动手操作。
《标准》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小棒、圆片来理解“平均分” “ 10 以内数的组成”;用小棒搭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探索规律;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需要不断挖掘,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②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适度是指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第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第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这是一种较易操作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合理分组。为了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发起的,教师不是合作诸方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合作目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因此,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四次合作学习,现选其中的一次。教师发给每组两张表格,让学生填写,并具体写出要求:数一数、填一填。
一共有()大格
钟面上 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合作要求:①先 2 人一组,互相说一说;②再 4 人一小组,共同记录表格;③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以免“责任扩散”,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一般来讲,给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编号 1 — 4 号(四人一组),既可以像上例一样,先让两个互相说,然后四人共同记录,也可以给四个成员分别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2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例如,估算、估测和算法多样化就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是估计数值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生活中很多时候都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估算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估计方式,但对结果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交流,看哪种估计比较接近准确值,让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比较接近准确值的结果。
算法多样化也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如计算 54+37,下列方法都应当得到肯定: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算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
如,本书前面曾提到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活动(参见本书第 133 页)。首先提出搭 1 个正方形需要 4 根火柴棒,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看搭建 2 个、3 个、„„、10 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进而探索搭建 100 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在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归纳出的表达式也是不同的,如 4+3(x 一 1),x+x+(x+1)等。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强调学习数学是一个学生自己经历、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这对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当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应当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应该从他们经验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是鼓励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数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学生形成高效、统一的固定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因此,数学学习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表达想法,强化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四、具体要求要适当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要注重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下理解概念。重视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关注一个概念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以及学生已有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概念,不能把会背作为判断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概念的依据,对于要求“了解”“知道”的概念,不要随意提高要求。
对运算技能的要求要恰当。习题量和训练时间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合理安排。第一、二学段不要盲目追求数的运算速度和加大运算的繁杂程度,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计算速度上存在的差异,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尝试多种算法,不要用一种固定的模式限制学生,不要把精力放在套用某些固定的题型和单一的解题模式上面。对第三学段的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等,要严格控制难度,不要编制繁杂的综合计算题。要重视方程、不等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注重通过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逐步列出方程或不等式的过程,在解法上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法,并强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教学中出现的与应用有关的问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随意编制和拼凑与实际背景没有什么联系的应用题。
要加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对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空间与图形应当与学生周围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结合,让学生积累比较丰富的直观体验,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关于图形和空间的几何事实,从形状、方位及关系等多种角度认识和理解图形,要重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空间推理。第一、二学段要注重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不要把几何学习看做单纯的图形计算,尤其要避免复杂的图形计算;第三学段对演绎证明的要求应当关注学生对证明本身的理解,如证明的必要性、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基本方法,不要编制过于繁杂的证明题。
要重视数据处理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方法与生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意义。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不能搞成单纯的公式记忆和纯粹的计算技巧训练。
要重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同时还要关注正确使用新技术的问题。计算机对数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学校的数学教学条件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数学教育已经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不少数学教师担心计算器或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学会削弱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也许从一个方面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计算器和计算机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水平,增加我国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含量,改善学生的学习。
上一页
返回
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