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摘 要: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要继续深入推进,必须抓住课堂,把好课堂教学质量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者良好的心态,灵活引导;需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握好重难点,讲细讲实 ;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词: 提高 农村 数学课堂 学习
一、农村中学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目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具体表现是教师只单一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
2、从时间分配上看,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间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甚至有个别教师出现还课间十分钟也不放过的现象。
3、所提的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提问的随意性大。
4、提问面较小,只提问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这样做会失去的信息反馈作用。
5、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比如提出问题后,老师没有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而是着急的揭晓了答案,这样做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减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6、教学设计粗,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且以讲解式为主。
7、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课堂上存在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
8、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9、教师普遍关注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等等。
二、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要继续深入推进,必须抓住课堂,把好课堂教学质量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教者良好的心态,灵活引导
新的数学课程倡导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与人类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积极探究数学的奥秘,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良好的心态
教师良好的心态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节课有三六九等上法,上好上坏我认为取决教者的心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感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若教师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教学心态,整天抱怨学生,那只会一直不停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影响到教者的工作,最终课越来越不好上,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很低。2.灵活引导
数学的课堂需要开放、和谐,只有在教师有效引导下,才是有价值的开放、和谐,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灵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数学课引入的方法很多,如有些课的内容可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或者讲一些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史讲故法;数学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如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学生通过实际操 1
作会发现是一个扇形,从而激发学生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实物直观法;当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或者教师有意出示一种错误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讲评时——讲评导入法。当然导课的方法还有很小多:直接导入法、温故引新法、新旧类比法、归纳导入法、一题多变法等等。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引导,用最有效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课引课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愿意学、乐学,主动地去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课的形式、内容和语言,甚至导课时的情感动作。
(二)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就能保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学习学好也是教师教好的前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双赢,具体表现在:
1、教师威信的确立,有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马卡连柯指出:“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的论证,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的尊严,他的力量和价值”。教师威信的建立有诸多因素,如日常生活中教师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帮助,人格的尊重和信赖,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激,从而使得教师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能为学生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在实际的行动中努力按照教师的要求做事。日久天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力量。当然还有像组织教学的能力、纪律约束能力等等,都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期望和要求。在学生眼里,称职的教师应是讲课清晰风趣幽默有趣、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学生,并能给以学生尊重、信任、关心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树立相互尊重,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主宰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与学生保持良师益友型的朋友关系。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1)多听学生意见,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不以成绩的好差来评价学生(2)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关心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表扬、激励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要运用语言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树立师生平等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3)、尊重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而不是以“高压政策”让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以“亲其师”而“信其道”来回报教师。
3、正确对待“德困生”、“学困生”,这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这些学生由于学习不理想、纪律性差,长期受到排斥,殊不知,这不仅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扼杀学生的“闪光点”,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的,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中,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使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树立起“我能行”“我也行”的观念,实现身心如一的转化,并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三)把握好重难点,讲细讲实
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重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即教学难点。重难点的处置,系一节课的好坏,这就要我们在备课上下一番功夫。每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教者找准教学重难点时,怎么把教学内容讲细讲实?我认为:
首先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不易接受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节奏应慢,声音加大,要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挤出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领悟、理解和掌握,防止出现知识断层,造成认识缺陷、缺乏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生较易接受的知识点,则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加快,只要稍加点拨就行。学生课堂的反应或因节奏快跟不上而焦虑不安,或因节奏慢兴趣差而昏昏欲睡,不能一味的怪学生,这时,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主次不分或三言两语太快而造成学生疲乏,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的速度或节奏。
其次,强化感知,数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法,强化感知,突破重难点。因为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对所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还有通过教具、学具的应用,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感知经表象到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最后,运用好板书,数学课的板书 ,在课堂教学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板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缩影 ,也是口头教学语言的结晶。有条理的板书 ,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为学生思维积极引路 ,再配合教学的其他手段 ,这样就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规范的板书可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格式及作图技巧 ,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所以,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板书,充分认识板书在数学课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具有制高性,需教者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去突破。
(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这一目标,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解题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那么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从这几方面入手:
1、读,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读是语文、英语的事,其实数学课本也是有很强的可读性。精心设计上课导语,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阅读兴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由“读会”向“会读”发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2、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听也是为了学生的说打下基础。平时上课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用心用脑去听课,边听边想,听出老师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3、问,在教学中,学生肯定有质疑的地方,老师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肯定,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
4、练,当学生掌握数学有关概念、性质、公式等,我们就需通过练习对概念的理解,对公式的准确记忆,对性质的准确掌握。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保证运算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头脑才能更加聪明,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并且达到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目的。提高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做到以上四个方面还不够,还需要教师具有热爱农村数学教学、热爱学生的职业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认真学习中学数学教法;具有注意搜集整理运用国内外最新数学教育改革成果和先进教师经验的能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超越的勇气。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数学教学的盲目性,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金雪莲:农村教育,一生叹息?——浅析农村中学生学习现状[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05期
2、崔允漷:《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3、曾大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 2009年10月
4、李晓鹏:《这样学习最轻松/中学生学习方法第一书》;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年01月
第二篇:农村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浅议
农村中学数学有效课堂浅议
嘉鱼县城北中学刘柏青
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农村中学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一是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效课堂教学的现象;二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纪律很差,各种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许多学生没有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基础很不好,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四是农村学生有些家长受社会风气影响,对学生学不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影响到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甚至使有些学生放弃学习。这些问题无不影响到农村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效果,困扰着每一位农村中学的教师,制约着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讨农村中学数学有效课堂非常有必要和意义。
一、教师正确认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课堂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所谓“数学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师生一段时间的教与学后,学生所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数学教师教得再辛苦,工作再认真也是无效的,是徒劳的。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有无发展是衡量数学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的是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是相对有效教学而言的。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喜欢到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低效或无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学生没有发展。所以有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与发展!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大致可以包含四个方面:
其一,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较高,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其二,高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其三,有效益: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高。
其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知识面不广,所具有的知识一般源于书本知识,很难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另外,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目光短浅,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教育好子女。广大农村家长双双外出打工的比例较大,孩子学习无人照管。这些,都是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农村中学学校教育条件差,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农村客观现实。教学要融于教育因素。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讲明知识的重要性,帮他们认识、分析二十一世纪所适用的社会人才,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产生“我要学”的迫切内心需求。要使学生知道数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
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活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完美阐述!新课程标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圈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在动力,培养探索精神、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树立起在中学时期一定要学好数学的正确观念
三、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语言的有效性应该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和技巧,结合农村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分组合作,组间竞争,激发兴趣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只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会很明显,通过长期的摸索,我们数学教师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小组的学生有差异,小组之间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分组,各个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各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促使一些不学习的同学渐渐开始学习数学,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卢梭说过,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因此,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具有严谨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同时,数学知识抽象而简洁的表达形式,教师必须运用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幽默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作用在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把严谨而抽象的数学学术形态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教育形态,引导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针对农村实际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数学教学要面对农村生活实际调整、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
(一)针对社会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例(一元一次方程中关于打折销售的问题)
在上这部分内容时正好赶上县城里几乎所有的品牌服装店都在搞打折销售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好一元一次方程,有的教师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展了一次活动。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分组到县城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有一组同学的调查结果是:有一件“361运动服”,标价340元,8折销售,这件衣服的进价是200元。于是有的教师便以此数据为依据出了一道应用题:
某件服装标价340元,以8折销售后仍然获利72元,求该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由于课前各组同学都进行了社会调查,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该题的已知量、未知量和等量关系。当然也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根据农村生产特点创设教学环节。
例:“池塘里有多少条鱼”
有的教师将教学情境改为:张强是某校初三毕业生,他毕业时正遇上有一个渔塘要承包出来,张强的父母有意承包。经过初步了解,渔塘主称塘中有约4.5万条鱼。张强的父亲表示怀疑,回家找张强商量,结果张强经过周密计划,找到了估计渔塘中鱼的质量的方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面对实际使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这样设计,学生深切体会到了数学与农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为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建立合情学生评价体系
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有两个方面组成: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评价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不能由单一的数学成绩来评价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数学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那样,就会使学生失去自尊心和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责怪;多启发,少包办是行之有效地好方法.。正确科学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直接影响有效课堂的效果。
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需要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调节,因此,教师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维持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选择恰当的认知策略和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积累的,在数学教学中只要认真分析当地农村学生的特点,善于运用数学语言魅力;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这样,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篇: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效性研究
湖北省加鱼县老官中学杨侠林
作为一名偏远地区农村初级中学的数学教师,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体会和我校数学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深刻反思,深切体会到当前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堪忧,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教学那就是“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
从教十几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体地位。一节课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富有激情,滔滔不绝的讲授。虽然教师不断的引导、提问,学生不断的思考、回答,教学气氛很是活跃,可实际上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基础差的学生却无所适从。老师们普遍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多“喂”一点就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学习负担,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尽管老师们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只是我们老师一方面的“教”,学生只不过是老师进行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反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其产生厌学情绪,其有效性不言而喻。因此,基于以上种种,我认为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我个人以为要瞄准一个目标-----即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贯穿二条主线-----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摒弃四个无效----即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无效的训练。总而言之,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何谓“教学实效性”,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点,因此,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是当前我们广大教师探索实践的主要方向。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农村中学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呢?下面我就从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入手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设计:备课当中的教学设计要精当。要准确解读教材,深入了解学生,能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同时,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二)、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情境恰当的创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打开成功的序幕,也将成为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不竭动力。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阐释,对教材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学形态的把握,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挖掘、解构与重构的预设生成。在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深入浅出、主题明确、思维层次渐近、关注学生认识特征的情境设置,把学生的思想从放纵与集束进行不断地平衡调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多元性功能。因而情境设置成为数学教师开篇导题的难点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个体具备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承载的信息等等进行综合与分析,从而形成教学情境的预设,对于教学情境设置的有效性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思考最多,也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一般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考,触动学生兴奋点,关注学生生活,诠释学生认识。
(三)、激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一堂数学课,学生自始自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健。但是,要培养兴趣并不容易。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它没有音乐学科那种优美婉转的旋律,也没有美术学科那种艳丽多彩的画面,更没有文学作品中那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看来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教师能否用好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探究:学生的自主探究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现代课堂
理念都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转。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判断学生学习的是否有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首先看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清所要学习的概念和方法,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而有效课堂教学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我们正在培养一种能力(操作与思维),强化一种意识(合作与探究),获取一种体验(成功与喜悦)。
(五)、提问:“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波利亚认为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这就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数学课堂问题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有目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说,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起点,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具有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是通过有效的问题,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所有的学生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更深层次的思维;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获得有用的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初中学生是极富想象力的,他们思维活跃,有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感悟数学学习的思考方式。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从“学”数学逐步走向“做”数学。让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问题”而生成,更精彩,更有效。
(六)、讲解:即给学生释疑。在数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更是学生探究方向的引路人。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
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从创新层面看,探索性教学不仅需要师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想像力和机敏性,而且有赖于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展示,实践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好。换言之,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规律,获取知识,在这当中,老师的适时点拨,恰当的讲解至关重要。
(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无一不说明了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一堂课上的实际运用,则主要的用所获取的知识完成我们的课后习题,以达到我们所谓有效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教学实效性”,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
(八)、评价:对学生所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不可少。在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其评价应做到及时、公正、科学、广泛、要激励后进。任何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易于显露高兴,赞赏之情,对后进生表情上易怒讨厌。这是我们之大忌。教师是培养人才之师。人才有各种,不会千篇一律,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要鼓励他们发展。
(九)、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同样,没有反思的教学也是没有实效性的教学,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教育智慧才能不断的增长。有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总之,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探索实践各种教法,给学生自由探究、创造的空间。构建实效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不断深化的命题,它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思考、总结,最终,让它根植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心中。
第四篇: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发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心理上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教师在讲课时,尽可能抑扬顿挫、语调丰富,多采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怀着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题目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数学开放题目的显著特点是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大,以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很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目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第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放题目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开放题的基本要求,适度开展开放题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努力。
第五篇: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 明确数学教学目的,大胆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心理上就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教师在讲课时,尽可能抑扬顿挫、语调丰富,多采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怀着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组织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和机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第一,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第二,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第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四 将开放题目带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题目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数学开放题目的显著特点是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大,以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很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目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第二,数学开放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放题目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开放题的基本要求,适度开展开放题的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