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三制”教学模式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三三制”教学模式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
九江一中
谈归荣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正步入一个变革的新时期,为跟上教育改革大潮,不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我校提出了“三三制”教学改革。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突破目前教学中遇到的瓶颈,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而“三三制”教学改革的提出似乎为笔者长期以来的困境找到了一个释放的窗口,通过近段时间以来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促进“三三制”教学模式更好的服务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一、创设与生成并重,注重备课的双向性、灵活性
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落实“三三制”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
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常听到学生反映:“书本上我看懂了的老师讲,而且不厌其烦地讲,不懂的老师一带而过,结果还是不懂。”这种讲课就是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没有为学生着想。若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想、去设计,其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教无定法,教学要灵活机动,教学设计更是如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教师的点拨、知识的引申都可能会生成新的知识,特别当前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获得知识,教师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做好准备,要多学习、多积累,尽量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积极性。
二、启发与讨论结合,增强课堂的民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从高效课堂的视角来构建,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根据教学计划,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的有效学习的过程。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首先要灵活机动。问题情境设置出来后,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小组讨论”、“演讲”、“辩论赛”、“当回小老师”等等,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空间中学习一定会如鱼得水,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课能够采取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自在的讨论和归纳。启发、讨论式对话教学,这种方法可依据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由学生先进行讨论思考,归纳概括,教师再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因势利导。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充分肯定其正确的观点,对片面的认识再引导其仔细看书分析,自己纠正错误,这就使学生有种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他们畅所欲言,才可以看见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思想在整个课堂洋溢。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老师不再做学生的“说教者”,而是做学生的“商谈者”,做学生成长的参谋、伙伴,做学生学习教材的组织者、引导者。
高中政治课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是学好政治课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学习思想政治课中引起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重要的动力,对于学生一开始就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启迪学生。如应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将那些引人入胜的寓言、诗歌、歇后语、音乐、谜语、漫画及备受关注的热点新闻等融入到教学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与生活渗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三三制”教学要求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点,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高中政治思想政治课要做到三个“面向”,那么就必须做到三个贴近: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出发,寻找学生学习的敏感点,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思想政治课,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因为理论比较抽象、深奥,加之教师讲解空洞、枯燥,甚至干脆读书划书而缺乏生命活力,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富有活力的课堂,使广大政治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生活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它们与现实生活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渗透与社会生活、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的课外知识,就无法活化书本上的知识,就谈不上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和应用,也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破解这一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陶
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政治教师要善于回归生活,立足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政治道理。二要关注国内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发生的国际国内时事,因为其新颖性而受到学生关注,更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政治道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要关注地方乡土材料。乡土材料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而且能引起学生共鸣,提高其积极性。
四、改进教学评价,发掘学生的创造性
为体现“三三制”课堂教学的特征,根据新课改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需要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关注差异,人人成材”的评价观注重运用多元、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得到他人更多的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地看、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如果教师抓住了师生交流的最佳契机,适时运用语言、表情等手段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就能使师生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和决心。为此,不仅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予以肯定,而且还应鼓励各类学生都大胆地发表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肯定每个观点中好的一面。这样他们身上那种潜在的动力就会被挖掘出来,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树立和提高,长此以往,教师的这种期待会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必定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此外,教师还应当培养和保持一颗“年青的心”,和学生经常交流,让学生更亲近你,是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是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平台,更加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从而开拓学生的天赋,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三三制”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给政治课堂教学带来高效、逼真的学习环境。落实“三三制”课堂教学要求,发挥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枯燥抽象的政治学习内容变得富于趣味和吸引力,使政治课堂形式多元化,以此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自主性,使学生要学政治、爱学政治,最终学好政治。
第二篇:浅谈“271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浅谈“271高效课堂”构建模式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
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
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
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
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
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第三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探究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探究
商丘经济开发区一中
田美娥
摘要:
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师探索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强课改势在必行。作者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有效备课是前提;二加强预习指导是重要环节;三课堂上要激动灵活的创设情趣,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是关键;四因人而宜,人人达标,力争堂堂清。这样,才能把主体多元的高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策略与研究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高效性是当前语文课改的关键。提高学生素质,加强课改,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他人经验,从中归纳梳理认为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进行有效备课
文本有温度,冷暖人自知。语文教学要正确体现文本解读,要进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备好课是最基本的前提。讲什么?怎么讲?事先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备课要吃透教材。提炼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及相关知识点,明白“教什么”,其次,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补内容;也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对教材体系,呈现顺序进行重组,达到优化;教师要关注新情况,将最新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整体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温故知新、技能、技法、思维都能得到提高。
学习要高效,备教法、备学法很重要。因此,教案中需要将渗透学法指导作为一个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怎样引发性趣,强化动机、体现三维、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及如何联系实际。以上这些,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法就是要灵活多样,根据学龄的心理特征,教法必须因人而宜,富有变化,努力寻找适宜的新颖之法,努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总之,我们必须以启发式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这是每一次课堂教学时都应该注意的。
二、构建高效课堂,预习是十分必要的。
预习指导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预习前,教师在对课文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的脉络,确立重、难点,进而设计出围绕重、难点(知识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预设问题。在学生预习中,除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发音准确、通顺流利外,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看谁提出的问题多且富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坚持“不学不讲,不做不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三、构建高效课堂,要机动灵活的创设情趣,因材施教。古代的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充满激情,才能以情激情,才能和学生以心换心。那么如何启迪、诱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愿望呢?教师必须加强导向、调控的作用,适时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心灵的享受,精神发育的乐园。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在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老师,是学生。教师只有经常性的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去发现问题,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搜索知识,寻找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再塑重生命》一课时,引导学生结合的研讨与练习,自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同桌讨论,如果实在弄不懂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正如新课标所要求,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交往。抓住教学中的这一“指挥棒”,教师不仅教的欲哭,学生也能学的轻松。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让学生每天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只有让学生先发现问题,把问题暴露出来,教师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实施高效课堂。因此,我们要改听讲为读书,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学。提出质疑,为精讲作铺垫。教师应针对学生不懂得问题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点出学习规律,点出学习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非常认真地执行既定的教案。虽然在备课时能认真地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案,但是,所有这些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鲜活而富有变化的,在高明的教师也不能将一切都“设计”到。课堂教学不能以老师的思路和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构建,要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从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转化为关注学生的有所得。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才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课堂上教师始终心怀学生,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要善于随时捕捉课堂生成,而这些生成的东西,往往可能是文章的难点或重点。如果我们还死抱着自己的教案不放,势必导致高耗低效。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时,要随时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可以通过激励竞争机制,顾分组讨论探究、典故、幽默事例等多种形式的临场发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注明学者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一个‘活’字”。那么,怎么才能让可让“活”起来呢?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便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之一。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把思考的余地和表达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参与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快乐。因此,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努力达成目标。那种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俺自己既定的设计教案实施教学,就不是真正的“教”为“学”服务,更谈不上高效课堂。
教无定法,但不能设法,贵在得法。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更应该注重方法的引导。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为目的。中学生由于人生体验和思维深度的限制,有时未必能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意向。这就要求我们加以引导和点拨。如学习《社戏》一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题目?社戏好看吗?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样表达?再如学习《藤野先生》一课时提出问题: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体现作者什么的意图?
2、“但在那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原来是怎样的看法?
3、作者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让学生思考、学习、探索,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此时,如果学生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应适当点拨,不需要过渡分析讲解,就能达到预期目标。这样,不仅把语文老师从繁重的课业负担解放出来,而且也解决了学生以往雾里看花的现象。
三维目标其中之一是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如果不经过学生的质疑、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结论很难获得。知识也难于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自然生成的丰富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出来。所以不仅是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四、达标测试,因人而宜,力争每课比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当堂消化,力争堂堂清。教师要及时把握学情,力争人人达标。要设计好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A类(优秀)生解决问题的创新点,B类(优良)生解决知识技能掌握的熟练度,C类(潜能)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行了。要给学困生补习、吃偏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只要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是好学生,实现人人达标。
在当堂的检测中,先口说后笔练,分组合作交流,可发现每堂课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学生在检测中或多或少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学情反馈,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学生进行准确机智的评价。只要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解决者,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与其给学生提出十个问题,不如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纵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含金量不高,我们也应该鼓励,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另外,要强调的是:学生没有预习,没有读课文时不要讲;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已了解的不要讲。要精讲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要画龙点睛地讲些带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和有品位价值的“文眼”。这样,才能把主体多元高效课堂的高效落到实处。
第四篇: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第一周学习内容:
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观摩研讨会
宝鸡市教育局局长 苏永兴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集全市各个县区教育局局长、教研室主任、市教育局正科级以上领导以及局属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不同层面的学校校长,观摩我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明晰我市在未来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探索新形势下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市教育局对此事非常重视,几次听取汇报进行专题研究。今天与会的都是我市教育系统的决策人物,一起探讨的是学校教育最重要、也最核心的话题: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聚集这样一群人物,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话题,是因为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太重要了。作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抓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育工作的关键。换句话说,这才是我们的主业、本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相反,忽视课堂教学,就是舍本求末,甚至本末倒置。今天的会议,一方面充分显示了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
一天时间,我们先后观摩了凤翔县横水一中和岐山县北郭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听取了两位校长和麟游县教研室师生共备、共议、共学、共评的经验介绍,吴局长也给大家简要介绍了教改项目的推进情况,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引发一些关于教改问题的思考。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学生们张扬的个性、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自主参与的良好表现。这种朝气蓬勃、宽松和谐的氛围和我以往印象中的教师台上讲,学生排排坐,甚至填鸭式,满堂灌的中学课堂截然不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再是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学生同样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也是变厌学为乐学、化负担为轻松愉悦的理想课堂。每一个孩子迸发出来的都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共同心声。看他们的课堂表现,一点不会想到这是一群农村孩子,尽管他们表达的话语中还透着浓浓的乡音。
提高质量,素质教育、减轻负担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部门面临的难点。今天的观摩,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豁然开朗,非常振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推进素质教育,无异于“戴着链铐跳舞”。县区局长一定要从琐碎纷繁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没完没了的会议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质量、抓教改上,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我们都注意到一点:这两所学校无论从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算不上宝鸡最好的。没有高档的教学楼,高档的教学设施,没有完全实现教育网络化,也没有从全县选拔的优秀师资。北郭初中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多少年前的平房里学习。这样的两所学校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眼球?原因只有两个字:“教改”。他们都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出路。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课堂。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我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并启动的。在项目启动后的一年时间里,市、县教研部门和各实验学校领导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大量心力,广大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模式,初步研究出了适应本校和本学科教学实际、具有宝鸡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教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已经摸索出了初具形态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今天听课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对在教改项目推进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付出辛勤努力的市、县教研部门同志和各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以及积极推广有效教学模式的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一次颠覆式的革新。要大面积推广,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有四个:领导的观念、教师的能力、资源的整合和实在的效果。今天,我们让大家感受教改的气息,就是要树立教改的信心,坚定教改的决心,从而在全市营造支持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掀起“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热潮。围绕教改项目的推进,我今天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坚定信心抓教改 宝鸡是2003年进入课改的。八年来,我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增无减,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大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我们宝鸡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我们继上一世纪我市“目标教学”、本世纪小学“快乐教育”、初中“创新教育”教改项目之后又一重大教改项目,是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在今年的暑期领导干部学习会上,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四化战略”,推进五项改革,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的教育发展整体思路。其中的“五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贯彻《纲要》精神,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的必然要求。
客观地讲,尽管这个教改项目启动一年时间了,但各个县区的发展很不均衡。积极探索者有之,等待观望者亦有之,这些都能理解但必须改变的。在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今天,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等待观望就是停滞不前,积极探索才能峰回路转。实践证明: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顺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顽固不化的结果只能是淘汰出局。凡是好学校无一不是改革发展的产物,只有不断改革才能让学校越来越好;不思改革和因循守旧只能让学校越办越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下定一个决心:改!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改!
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着我们改革的深度,决定着我们创新的高度,决定着我们学校发展的速度。与北郭初中、横水一中相比,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学习基础差,关键是领导班子和老师有没有坚持改革的先进理念,有没有改革的勇气和毅力,能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敢不敢以持久的毅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敢不敢面对现实问题而坚持改革。每一个学校的崛起,包括每个学校的成长,都是跟教学改革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行动了,所以他们走在了前面。因为他们觉醒了,所以他们成为了名校。事实证明,有挑战就有机遇!唯其矛盾重重,才为有追求、有担当、有智慧的教育人留下了大显身手、展示本色的空间。
二、抓住本质求突破
教育是科学,光有激情、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为此,市上采取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先在实验校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今年上半年,市教研室组织几位实验校校长还专门到内蒙古赤峰市进行了调研和考查,借鉴他山之石,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在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独具我市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表面看,我们是引进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继承、扬弃、创新、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学习本身是一种挑战,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更需要勇气和毅力。作为各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站在教改理论的前沿,认真钻研近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与教改相关的理论书籍,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实践。二要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对于外地教改经验,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结合本校实际加以吸收消化,进而形成自己的教改特色。三要先学后教,教学相长。要通过开展以自我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为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四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要结合本校实际,搞好本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实验和推广工作,要在确立好实验学科、实验教师、实验年级、实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等活动形式,以点带面地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活动在全校开展起来,并尽可能地辐射到周边学校。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有一句话:像我者死,学我者活。我们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黑板一挂,桌子一圈,让学生讨论就行了。如果这样学习,那肯定是搞形式,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会阻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其模式蕴含的教育内涵,领悟其实质,掌握其操作的要点。无论是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或是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的机会交还给学生;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少了,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这些都是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只有抓住了这些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本质,我们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我们要借鉴先进名校的成功经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先人一步,我们才有可能通过3-5年的努力,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建立以自主学习,问题评价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但又不拘一格,各具特色的我市教育教学新体系,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实现新突破。
三、行政推动促深化
要想使教改项目真正取得实效,教育行政的强力干预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很多课改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才能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在一个学校里,课改的推动力来自于校长。对于一个县区而言,课改的推动力来自于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如果没有县区教育局的支持,没有行政力量的推动,教学改革是难以深入和持久的。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教改项目的顺利推进:
1、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市教育局将继续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扩大实验工作的试点面,鉴于这个项目还在试验阶段,目前我们只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和推广,高中阶段不做统一要求。市教研室在全市重点抓好40所市级试点校,各县区教研室最少要抓10个县级试点学校,做好工作指导,推动工作开展。
2、纳入考核,以奖代补。市教育局将把教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县区工作考核,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市、县两级课改项目校达标验收奖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试点校以经费支持。县上也要想办法加大对试点校的经费支持力度。市、县教研室要定期对教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在教改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3、鼓励创新,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毕竟是一项新事物,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各县区和实验校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完善,又提倡百花齐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宝鸡本土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4、加强指导,各方跟进。要逐步建立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分工合作、以校为主的推进机制。宣传、教研、师训、督导必须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市、县教育局要把这项改革作为今后几年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抓手,局长要亲自抓,下课堂,研究问题,形成全员抓质量的格局。市、县教研室要把教改项目的实施作为重要工作,认真做好教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特别要做好实验班的跟踪监测,用数据说话;宝鸡教育学院和小教中心负责对实验推广老师进行培训;市县督导室要定期对教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宝鸡教育网、《教育新干线》电视栏目和《宝鸡教育》杂志要开辟专栏,加大对教改项目的宣传力度。有关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合力促进教改项目的稳步推进。
同志们,有位哲人说过,选对的事情去做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愿意做事的人,才会主动去做;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对;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的信条是,不干则已,要干就大干,要干就干好,要干就干成。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这件事,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集中各种资源,大力推动实施。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教学改革,宝鸡就一定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名校、名师,宝鸡的教育也才会越办越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第二周学习内容: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先进的,科学的。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是和新课程提出的理念相一致的。
1、主要内容: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阶段教学行动策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采用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具体为“全、单、定”。“全”即全景式评价表。对学生提前预习的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单”即结构化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案三单”的原则。“一案”即《学习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课型、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理念与思路、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同时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备出程序要素、时间分配、创设情境、教师行为以及期望的学生行为。“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导读评价单主要为了落实学生预习掌握情况。问题生成评价单是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疑难问题及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目标提出的问题。问题训练评价单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落实的检测评价。“定”即定内容、定标准、定时间、定目标、定期望。总之,教师备课要做到“先学后导三段涵,课前两周师生备,问题生成目标清,生、程、境、自、计五元,学生唱戏师生搭”。
学生要采用结构化预习行动策略。具体做到“读、导、作、问”。“读”即走进文本,保证阅读篇数。采用“六字诀”阅读,即“读、划、写、记、练、思”,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最后用《阅读评价章》进行评价。“导”即完成问题导读评价。“作”即完成课后作业。“问”即完成问题评价。第二阶段:课中教学阶段行动策略。要求教师用智慧教学策略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具体做到: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②组织展示学习;③智慧性指导教学。
要求学生在课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行动策略。具体方法为:①新型小组合作学习;②学生展示型学习。将生成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并填写《问题生成—评价单》,由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后,教师下发《问题训练—评价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落实情况。
第三阶段:课后拓展教学阶段行动策略。要求进行回归评价型的指导策略,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组织单元回归复习;②契约评价;③学生作业评价;④抓学生成绩评价;⑤根据课标要求布置拓展学习任务。
学生在有效教学视野下采用回归型评价学习策略,具体做到四点:①学习周反思日记;②知识模块归纳;③按“3715”的记忆方法进行回归复习评价章;④创建学科文件夹。
2、收获和体会:
①“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梳理成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②学得了有效教学的新课型,新课程基本课型分为5种: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问题拓展课、综合解决课。
③明白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学习流程为:一是问题呈现,指导学法;二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三是展示交流,规范指导;四是问题训练,提升能力;五是总结概括,情感升华。
④要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树立五种意识,构建五大理念。五种意识为角色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对话意识、发展意识。五大理念为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
⑤“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
⑥通过学习,我们觉得“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理念先进,适合新课程课堂教学。
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
⑧“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模式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融洽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意见和建议:
1、从我校教师教学实际现状看,要实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智慧和能力,加强课堂实践,逐步在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
2、从我校学生学习情况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还不牢固,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能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要开展“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后,逐步向“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过渡。
3、“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要进行合作学习,必须培养学生敢说话、会说话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要会听话、能听话,听话时要善于积极思考,抓住要点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概括、总结,同时要学会尊重同伴的习惯。
4、由“先学后教”向“先学后导”过渡,逐步达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
5、“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关键是“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也就是将知识梳理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每节课后,教师可将下节课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主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便于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教学不断向“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课堂模式发展。
6、任何先进的理念、思想及模式都应和本地实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在这期间,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行动中改造自我,不断适应,使其产生和我县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具体措施:
1、全县中、小学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学习理论、领会精神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2、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学情,认真分析现状,挖掘本校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上已取得的经验,选准切入点,在课堂上大胆实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也可创造其变式,理解一点,实践一点,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让所学理论服务于教学。
3、各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行动策略方案,方案制订要切合实际,要利于操作,便于评估。
4、各教研组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做到成熟一点、总结一点、推广一点,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开花结果,让教师的实践成果得到弘扬,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下学期中,学校将对各教研组有效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估。
5.定不定期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共性问题集体研究,个性问题互学研究,力争课课有进展,堂堂有提高,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模式发展。
第五篇: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参与式教学显实效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在校学生1615人,教职工83人。为了加快学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派教师外出学习,请专家到校讲座、引领。从理念上、方法上探索课程改革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2009年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先在二年级和四年级两个学段各确定一个班级进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共有4位教师参与,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2010年实验扩大到三年级和五年级(已升级)整个年级,当年教学质量凸显。大家一致觉得参与式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农村学生,因为它的核心是小组合作互助学习。
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时收集到的信息,提出学生要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分组。分组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第三步,讨论、探究、验证,得出小组结果。首先,小组内部讨沦交流自己在合作学习时的结论并尝试得出需要验证的小组结果;然后,动手动脑尝试小组结果,探究最佳答案。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巡视,给予必要的质疑与点拨,此时教师的身份应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引导者,又可以是探究者,更应该是合作者;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答案。此时,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启发、引导学生补充、争辩;第五步,教师小结;第六步,学生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互助练习,掌握学习内容。
2011年在全校铺开,到2011年底,学校整体质量在教研室抽测中提升12.6个百分点,原来学校在倒数第五.六名,现已处于中间偏上水平。2012年学校将进一步拓展这个模式的外延;即:师生都参与学习,不仅限于课内参与,还要提倡课外参与。特别是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预习、复习和自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学习,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实现素质教育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