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

时间:2019-05-13 00: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

第一篇: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

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2013年闽台交流合作提升技工教育师资素质五年计划的教学能力提升班的紧张学习完成了,对了第一次参加教学能力提升班的我应该说是获多多的,我自己总结如下:

1、在学习来自台湾远东科大谢哲人老师的课上,他教我们运用创意的方式教育学生,备课教案,提高课堂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带动性的学习氛围,创新式改变与学生的上课交流方式。如给学生破冰分组,制订属于我个人又能被学生接受的创新课堂纪律和我的学期安排任务;制订简单容易完成并与专业有关联的实践游戏,在玩和做过程中,组员都要安排任务,做到人人参与,然后总结发言并给予奖励。

过程中运用鱼骨图、一些创意联想的小游戏。

2、在学习同样来自台湾远东科大吴老师的课程,他给我的带来的新鲜的知识是设计的理念。先要学会设计思考,然后产生一些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来设计不同的东西。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大量的国外先进思维设计的影片,还有一些心智图的思维发散游戏。

3、在学习过程中也和别的学员交流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和办法。在以后我的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这次培训学习到比较好创新思维和方法运用起来,要改变以往我的教学模式和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水平。

第二篇:关于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

思考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

作者:李红 林…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140 更新时间:2011-4-9

摘要:近年来,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不断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台湾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然而,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学历不能互认、经费紧张、赴台手续繁杂等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对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学历互认;经费

2010年4月,福建省政协组织专家赴福州、厦门、泉州三市调研,考察三市高等学校与台湾高校交流合作的情况,笔者参与了部分调研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在调研中发现,作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的福建省,自古以来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法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承,近年来紧紧把握时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对台教育交流工作,目前在对台招生、学术交流和学生互动等方面,不断拓展闽台教育交流合作领域,构建了两岸教育交流的良好桥梁和平台。福建省高校与台湾高校积极响应,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例如:闽台高校的高层互访,师生交流,闽台高校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项目合作,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人才(包括闽台高校和台资企业“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突破政策限制联建学院等方式),共同开发课程、联办专业,闽高校面向台湾招生等。各高校一致认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推动两岸的文化认同,能更好地为两岸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服务,但两岸学历不能互认、经费不足以及赴台手续繁杂等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010年5月和6月,我们先后参与了福建省赴台经贸文化考察团和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闽南文化的传承与海西社会发展”课题组赴台湾考察调研;先后走访考察了台湾成功大学、辅仁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学院等高校,了解了台湾与大陆高校的交流合作。在与台湾高校的学者和专家的探讨中得知,台湾学界也一致认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能使两岸高校优势互补,达成双赢。对大陆高校及学生而言,可以学习台湾高校先进的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前沿的学科和专业,大陆高等教育的学者专家可以赴台进行教学研究,分享台湾的教学资源、架构良好的学术平台,谋划更宽广的学术领域与空间。对台湾而言,既可以缓解台湾高校因少子化而生源不足的压力,也可以解决台湾企业界人力市场的人才缺口。但是,他们同样认为,在两岸高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困难,也是如何推动两岸的学历和学分互认以及解决学生交流过程中的经费紧缺等。

由此可见,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已获得高度共识,合作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的学历互认及经费紧缺等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予以深入的思考,从着力增进两岸交流的认同感、转变交流工作的思维模式、进一步简化合作交流的办事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增进两岸认同感,推动两岸学历互认

两岸学历不能互认是当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首要问题。其实早在2006年,大陆就开始承认台湾高校学历,福建省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实施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的意见》,意见更明确提出,“全面扩大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台湾学生的范围,增加各院校招收台湾学生的学科和专业。”但是,在台湾方面就大陆学历的认可及招生政策,则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较多限制。所以,我们所说的两岸高校学历互认问题,其实就是指台湾地区对大陆高校学历的认可问题。[1]2009年11月,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清基接受采访时说,有关大陆的学历认证,初步规划承认除国防科技大学以外的“985工程”中38所大学,另增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总共41所高校。笔者2010年6月赴台考察访问时了解到,台湾承认大陆北京大学等41所大学的学历还只在议程中,福建省只有厦门大学被认可(据台湾《联合报》2010年8月20日报道,台湾立法院于8月19日通过陆生三法,九月起台湾学生到大陆读台湾承认的四十一校,将会获承认)。同时跟台湾的一些教育领域的人士沟通时,他们有一种声音,认为之所以台湾到目前为止不承认大陆四十一所以外的其他高校的学历,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大陆其他高校学生质量存在质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其实,台湾近几年来本科教育生源已经出现奇缺,高中生入学考试基本形同虚设,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质量早已很难保证。但不管怎样,台湾的不认可除了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外,对大陆高等教育质量仍有存疑确实是关键原因之一。所以,增强两岸互信,消除台湾政府和社会对大陆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是推动两岸学历互认的可行之路。

随着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化,学分学历互认逐步成为两岸高教界人士及民众的迫切愿望,2008年,在厦门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许多来自台湾的大学校长认为台湾承认大陆学历是“迟早的事”。[2]台教育部陆生赴台政策得到多数民众支持。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去年所做的陆生赴台相关民调显示,65.7%的民众赞成陆生赴台,61.5%赞成承认大陆学历,说明开放陆生赴求学政策与ECFA议题一样,一开始就得到过半数民众的支持。[3]因此推进两岸学历互认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同时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大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和两岸学者的学术交流合作力度促进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两岸政府谈判协商,放宽政策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来支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增强两岸的互信。

基于国际高等教育形势,我们还可以探索更积极有效的路径来推进两岸学分学历的互认。当前的国际高等教育形势是,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评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譬如:欧美许多国家增设了为数不少的官方评估机构和民间组织,这些机构和组织承担着高等学校教育条件、质量和水平的鉴定任务,为政府、捐款人、企业、学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性鉴定结果,而且负责对高教评估的政策、条件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发挥咨询、协调和决策参考作用。台湾高等教育的评估机制基本借鉴欧美国家,由独立的中介机构,如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等负责台湾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水平和条件的鉴定任务。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等因其对高校评估的专业性、客观性、公正性而成为台湾高等教育评鉴的权威机构,为高等教育提供决策参考,客观地为政府、社会评价高校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照。

笔者认为,要想推动台湾方面承认大陆高校的学历,首先要让台湾方面认同大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福建省地 方高校应加强学校自身的建设,加强学校的特色和内涵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力和学校的层次,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特色的高校毕业生“产品”[4]。同时可充分发挥“五缘”优势先行先试,学习台湾先进的高等教育评估理念,参考借鉴台湾的高校学术评审服务组织及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率先引入譬如台湾财团法人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基金会之类的高等教育评估权威机构的评鉴专家作为观察员,对福建省高校开展观察、评估,通过他们的观察和评估推动台湾政府和社会对福建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了解,以此推动台湾政府和社会对大陆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同,进而推进两岸的学历互认。

二、转变思维模式,解决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的经费问题

在调研中,各高校普遍反映经费困难是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能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费缺口在福建省高校与台湾高校进行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等层面都很严重。例如:根据2010年4月福建省政协组织专家到厦门调研的材料获悉,厦门理工学院申报开展的媒体创意、数码动漫两个本科专业的“分段对接”项目和汽车理赔公估专科专业的“校校企”项目,已有良好的闽台合作基础,但由于经费紧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此外,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教师薪酬、学生收费上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赴台学习学生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大陆的三倍以上,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各高校在派遣师生赴台和聘请台湾师资方面均存在很大的经费压力。

如何解决现阶段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当然,各高校努力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不过,在当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高校应该转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收取学杂费来过日子的思维模式,多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在与台湾进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福建省高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

对于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资金问题,笔者认为福建省高校可以根据企业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出资,充分利用闽台合作学校的资源,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教育捐赠收入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企业,个人,团体的捐款和赠款已经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5]对于赴台交流学生的资金困难问题,一方面,学校可以争取校友的支持和募捐,另一方面建议由政府出面,积极发动包括台商在内的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多方筹资,规范管理,以奖学金的形式择优资助赴台学习的学生。

对于合作办学模式,闽台高校共建独立学院的经费紧张问题,笔者认为,试点高校应当努力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的配套政策和学费收取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入世带来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高校还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导入市场理念,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使闽台的合作办学与资本市场双向介入与互动,积极扩大融资渠道。一方面,可由闽台共建学校共同出资作为办学主体,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金成立股东董事会,通过让渡一部分现实或长远利益获得多方的资金注入,让出资方与高校共同承担盈亏。

台湾高校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据台湾“教育部统计处”网站统计数据,台湾地区2008—2009学技专校院中公立学校教师4 275人,私立学校教师17694人,其中,助理教授以上师资比率,公立学校为77.1%,私立学校为51.6%;具有博士学位师资比率,公立学校为69.3%,私立学校为43.3%。[6]此外,台湾的高校师资一般均具有留学欧美的背景,学术水准较高。因此,引进台湾优秀的师资可以带动福建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然而,由于两岸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福建省高校引进台湾优秀师资的薪酬较高,学校的经费压力很大。例如: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副教授月薪新台币10万元左右,教授月薪新台币12万元左右,教师考核优秀者,有4个月的年终奖金,一般教师为2个月的年终奖金。[6]笔者认为,对于引进台湾高校优秀师资薪酬较高所带来的经费压力问题,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一个闽台合作引进台湾师资的专项基金,统筹规划,让引进的优秀台湾师资在全省高校中共享,既缓解了各高校的经费压力,又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简化程序,提高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效率在调研中,许多高校反映去台湾需要的手续非常繁杂。笔者在办理赴台手续的过程中也深有同感。首先是要获得赴台许可,这一道程序在大陆方需要单位开会研究,主管部门政审通过,在台湾方需要有相关单位的邀请函,台湾陆委会等部门的政审。得到入台许可之后,就需要办理各种证件,台湾方需要通过陆委会等部门签批办理入台证,大陆方需要得到赴台者所在单位请示主管部门同意后,再由省台办出具批文,然后到公安局办理通行证及护照。整个流程下来,少则一个多月,多则半年,极大地影响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目前,国台办已经将部分审批权(受邀人员仅限于本省内)下放到福建省台办,但福建省高校所有赴台团组都必须上报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再上报省台办。笔者建议,将赴台教育交流合作的人员直接上报省台办,同时向省教育厅报备(目前所有出国和赴港澳地区的审批程序已经按此方法简化了),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效率。首次审批通过之后,在护照有效期内再次赴台建议可以减免此程序。

同样,赴台的政审手续也需简化。目前,赴台政审一直采取单独办理方式,每次赴台都要报批,手续十分繁琐。笔者建议赴台政审可与出国政审合二为一,并且在政审有效期内无需再重复政审。

福建与台湾关系之密切,超过了大陆任何一个省份与台湾的关系,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7]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的潮流,闽台两岸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的高校理当立足现实想办法,灵活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优势互补,紧密合作,携手共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政府和社会应给予高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争取两岸学历互认,解决合作交流中的经费紧张、手续繁杂等问题和困难,增强闽台双方的互信支持,使两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第三篇:闽台经贸专题闽台经济交流合作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闽台经贸专题》

课程论文

授课时间 2013 — 2014 学第 二 学期

学号:

学生姓名:

完成时间:2014年5 月30 日考生成绩:_____________ 评 阅 教 师 :

闽台经济交流合作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相随,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联盟三大区域合作发展趋势明显,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分析福建与台湾区域交流与合作历史、经济现状、积极作用,提出加强闽台经济合作可以通过加强高科技产业、港口体系、贸易等领域合作,共促两地经济发展,造福两地人民。

【关键词】闽台经济合作;福建 台湾 经济合作;优势

一.闽台贸易发展历史概述

闽台经济合作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之初,福建就是祖国大陆对台贸易、吸引台资的重点省份。21 世纪初两岸入世后,台湾当局决定将两岸间接贸易改为直接贸易,放宽大陆产品的进口范围,同时两岸实现部分直航运输,闽台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见附表一)。2008 年底大三通启动,两岸海运不必再弯靠第三地,周末包机扩大为平日包机,闽台经济合作迎来了新的契机。台湾成为福建进出口贸易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一大的进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二.福建台湾经济现状分析

(一)福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到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0863亿元,增长13%;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0亿元,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848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出口569亿美元、增长14%。进口279亿美元、增长13.7%;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3】。

第一产业增加值117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5430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增加值4770亿元,增长1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4;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增加358家;电子、机械和石化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6%;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1674.44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4258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7亿吨,增长14.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40万标箱,增长7.9%[【5】。

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008.28万人次,总收入810.74亿元,增长18.3%。建立各具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中心7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5个,福州、厦门、泉州软件园和一批高新技术园区的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和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投洽会和多届海西论坛,海交会、商交会、旅博会、林博会、台交会、艺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效明显。但是,福建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较少,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外贸出口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发展还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等【1】。

(二)台湾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从一个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进入农业、工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跻身于“新兴工业地区”的前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2006年台湾地区生产总值3539.17亿美元,居全球第20位,人口2304万,人均15361美元【3】。1980年代后台湾经济从1970年代调整期开始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过去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即廉价的能源、迅速扩大的国际市场和充沛的人力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快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基本方针和路线。

1980年后代台湾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台湾第三产业从1980年代初开始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1980年代-1990年代初台湾地区先后发生了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石化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资本大举外移,由此引发了岛内学者对台湾地区产业空洞化的担忧,后来由于台湾地区快速推进向以资讯电子、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产业外移造成的转型压力。

台湾经济在2001 年出现50 年来首次负增长后,2002 年、2003 年维持着低增长,2004 年在国际经济景气带动下呈反弹复苏,经济增长率达6.07%,是1998 年以来最高水平,但2005 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2】。

三.闽台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闽台经济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是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经济合作从小额贸易开始,逐渐形成闽台间接贸易、劳务合作、台商投资与通航等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整体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中扮演着先行者或试验田的重要角色【3】。福建与台湾有较强的文化与地缘优势,是台商投资最早的地区,也曾是投资最多的地区,在1990年代前,福建省居台商对大陆各省市投资首位,约占投资总额的30%以上。此后,由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的迅速兴起吸引大批台商,对福建省投资有所减缓。依台湾方面统计,1991年,台商对福建省投资金额所占比例为32.13%,1992-1998年在7%与15%之间,2000年台商对福建省投资出现低增长。2001年,福建省采取应对措施,台商对福建投资回升,依台湾方面统计,到2006年底,台湾当局核准台商对福建投资项目累计达5097项,核准金额为44亿美元,分别占对大陆投资的14.3%与8%。制造业投资中,对福建省的投资项目为109个,仅次于江苏省的234个与广东省的205个,投资金额为4.6亿美元,仅次于江苏省的26.9亿美元与广东省的13.2亿美元【3】。2008年,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台资22.7亿美元,增长25.1%;对台贸易额75亿美元,增长8.7%

四.海峡西岸区域经济的优势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目前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从长远观点来看,海峡西岸却蕴涵着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强大的后发优势。

(一)区位优势竞争力:

海峡西岸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崛起的优越条件。从区位上看,它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台湾海峡西岸,邻近港澳,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道,既有连接台湾、港澳地区的枢纽功能.又具备连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的辐射作用。区位经济发展的纵深地带既可辐射内陆。亦可延伸到台湾,是我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

份之一。

(二)资源优势竞争力:

资源因素是是发展经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必要的支撑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区域福建省是一个资源和物产相对丰富的省份,构成了经济崛起的雄厚物质基础。

一是海洋资源优势。位于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拥有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陆地海岸线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二是森林资源优势。福建省林地面积达764.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96%,活立木总蓄量为4.967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具备较好的发展木材加工业、竹产品、山珍产品养殖的基础和条件。

三是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我国其他省市相比,海峡西岸经济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有厦门鼓浪屿、武夷山、青云山等29个4A级$u2个5A级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除上述旅游景区之外,还有许多前景广阔的有待开发的景点。

(三)招商引资优势竞争力:

位于海峡西岸主体区位的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现有旅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侨达1000多万人.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独特的“五缘”优势为海西发展对外贸易、旅游、吸引外资、对台农业合作等经济项目架起了便捷的桥梁,形成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深厚基础。

(四)地方政府作用竞争力:

近年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消除了一些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制定了一系列富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政策举措,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实施以来,海西的投资与创业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建设正在形成日臻完善的体系,地方决策机关已经把自己的首要任务定位到制度创新层面上来。研究结果显示(李建平,2009),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在全国排在第八的位置。显示福建省政府作用竞争力较强。

参考文

【1】黄小晶.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N],福建日报,2007-2-26

【2】邓利娟.台湾经济现状与前景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91

【3】王建民.闽台经济合作发展的几点观察[EB],华夏经纬网,2007-5-22

【4】逯寒青.福建将继续加大闽台港澳经贸合作力度[N],厦门日报,2007-10-3

【5】邓本元.惜“五缘” 福建致力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第四篇:学校艺术五年计划总结

体 育 艺 术 教 育 五 年 计 划 总 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伟大中国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创新,促进我校教育协调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我校教育“年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任务,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拟定了我校体育和艺术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并努力践行,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我校体育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斐然。现总结如下:

(一)体育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认真落实课程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没有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师按规范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2)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使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了一节体育活动课。

(3)认真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测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将数据汇总、分析,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认真开展体育竞赛,鼓励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足球、跑步、跳绳等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5)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安全。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了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没有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在运动会上我们专门组织学生学习了《运动会上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一文,确保了运动会上学生的安全。我们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了体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6)广泛开展了群众性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将跳绳、踢毽、沙包、跑步、球类活动作为学校经常性活动项目,有计划地组织了一些小项目竞赛,促进了我校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

(二)艺术教育工作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自觉性,增强推进艺术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扎实有效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1)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按教育部和省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和要求,努力配齐专职艺术教师,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活动。通过业务培训、交流和观摩、参加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开展好班班有歌声活动,办好校园艺术节,丰富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师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3)与少先大队一起组织开展好六一庆祝活动,把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作为展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平台。

(4)做好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工作,踊跃向媒体推荐师生的书画作品,扩大社会影响,本学期我校有15件师生的艺术作品获县级以上奖。

总之,通过五年的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活跃了我校校园教育文化,提升了我校办学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欢乐、和谐、平安、卫生、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作出贡献。

2016-12

第五篇:五年总结五年计划1

工作总结

2003年以来,信阳乡党委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乡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预计2006年全乡GDP达到4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919万元,比2003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507万元,比2003年增长54.4%,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比2003年增长42%。期间,我乡多次获得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乡镇”、“全县经济工作先进乡”、全县“经济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乡党委分别被市委、县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称号。

(一)创新思路谋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近年来,乡党委创新思路抓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1、突出招商引资,助推全面发展。乡党委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招商,对来乡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对外形象,我们还结合信阳实际,有针对性地走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产业招商的路子,提高了成功率。2003年以来,全乡引进外资项目36个,到位资金4.5亿元,取得了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全县第一名、2006年上半年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六和集团食品加工、饲料加工项目,博大集团种鸡养殖、孵化项目,万德集团蛋粉加工、原酒生产项目及编织袋生产、棉纺加工、博大建材、建材批发城、吴店生态酒店等一批投资过千万元项目纷纷落户我乡及县城工业园区,为我乡经济大发展和今后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猛促民营经济,巩固发展主体。乡党委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群众上项目,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并新建扩建乡村工业园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还从资金、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协调帮助,促进了民营经济稳步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全乡新增民营企业120个,完成投入6.3亿元,其中塑料业新上拔丝机、造粒机、大型渔网机、合股机280余台套;饲料加工业发展迅猛,已发展至7家加工企业,日产饲料240吨,可供应近1000个养鸡大棚的养殖需要。目前,全乡已形成以塑料制品、工艺品、水泥制品生产、饲料、电缆、棉纺、渔油、建材加工、种鸡养殖孵化、肉食鸡宰杀等产业为主体的民营工业体系和以钢材销售、废旧渔网购销、建筑建材经营、农副产品购销、网线及渔网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预计2006年全乡民营业户达到1100户,其中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企业155家,规模以上企业8家,工业总产值可达6.5亿元,实现利税7800万元。

3、发展特色农业,开创农业经济新局面。近年来,在枣业生产上,通过加强科学管理,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枣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在养鸡业生产中,依托现有的饲料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积极引进了六和信阳食品有限公司、可瑞亚食品有限公司等项目,对肉食鸡、鸭、蛋类进行深加工,将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成功抵御了“禽流感”对养鸡业的冲击,实现了养鸡业规模扩大和效益增收。截止目前,全乡已有养鸡大棚700多个,年出栏肉鸡近1000万只,创产值近1亿元,我乡已成为全市较大的集饲料加工、种鸡养殖孵化、肉鸡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养鸡产业化生产基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了经济发展新平台

环境决定着发展前景。近几年来,我们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改善发展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抓在手上,为招商引资和全乡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搭建起了良好平台。

一是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2003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并规划实施了以政府搬迁为重点的城镇新区建设,从 2004年3月15日到11月8日,仅用不到8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新的政府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楼及其它附属设施,工程投资近千万元,总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同时,先后投资300万元,实施了行政办公中心及府前大街绿化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了信阳二路、幸福一路、幸福二路、幸福三路等几条城镇主干公路,配套了自来水、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完成了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并顺利通过了滨州市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实施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小城 镇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型小城镇已初具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是积极膨胀专业市场。近几年来,乡党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实行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推进专业市场建设,先后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鲁北通判钢材市场,投资600万元建成通二网具市场,投资200万元建成王家农副产品市场。目前,全乡几个专业市场总入驻经营业户达到180余家,年实现交易额2.3亿元。市场的建设在促进我乡钢材销售、塑料网具加工、枣产品生产销售等产业的同时,还拉动了当地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三是扎实搞好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多方筹集资金,对我乡境内沟渠进行了清挖,对电灌站、各种机井进行维修,新建中小型水库5座,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得到完善和加强。完成了低压线路改造工程的扫尾工作,35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营并发挥了巨大作用,电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电力供给能力能够充分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我们还抓住省重点扶持的机遇,将农村公路建设做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共有20余个村开展了公路建设工作,总里程达40余公里,农村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我乡的通信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预计到2006年底,全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00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00人,有线电视达到3500户。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了社会事业的新进步

近年来,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抓好稳定工作。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了“四五”普法验收,继续开展了“五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调解工作,把矛盾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丑恶现象,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二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了计生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两清一征一强化”集中清理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了违法生育现象,计生工作连续四年获全县一等奖。三是抓好文化教育 事业,先后投资70余万元,用于各处学校危房改造和教学设施配备,改善了教学条件,教学成绩大幅提高,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均走在全县前列。四是抓好卫生事业。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疗工作,全乡群众参合率达到84%;加大投入,改善了乡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五是抓好财政税收工作,专门拿出精干力量,组成协税护税队伍,协助国地税抓好税收工作,确保应收尽收。六是实施了乡敬老院扩建工程,全乡五包户入院率达到80%以上。七是多项工作稳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二轮土地延包和林业政策落实工作圆满完成,税费改革、粮食直补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体育、民政等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四)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了党的建设的新进展 一是抓班子,强化了党委自身建设。在班子建设方面,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对重大事项坚持民主集中制,打造了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在理论学习方面,较好地坚持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使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等系列主题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活动,倡导班子成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树立了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

二是抓队伍,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实施了人事机构改革,并不断深化,使干部队伍的配备更加合理,工作积极性和整体效能明显提高。目前,全乡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已经形成,干部队伍想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在村干部配备中,乡党委结合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干部队伍进行了科学合理配备,使一批政治素质好、廉洁奉公、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同时,还利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有效载体,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了党 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三是抓制度,规范管理上水平。2003年以来,修订和完善了多项工作制度,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对各部门实行目标管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村级事务管理方面,健全和完善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深入开展了“民主议政日” 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63个村全部实行村帐乡管,各村的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信阳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全乡经济总量小,没有真正像样的“台柱子”企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可用财力不多,预算平衡难度增大;城镇化水平低,乡村之间、村村之间发展仍不平衡;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工作计划

2007-2011年是我乡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动员全乡干部群众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大胆探索,开拓进取,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举,认真实施科教兴乡战略,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水平,突出工业重点,猛扩总量上规模,提高水平上档次,狠抓投入增后劲,加强管理增效益,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不断开创我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把我乡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型现代化乡镇。

二、奋斗目标

力争到2011年,全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乡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工作措施

(一)抓好招商引资,壮大支柱企业

加快发展,投入是根本,招商是关键,我们必须以更积极、更主动、更扎实的行动推进招商引资,建立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支柱企业体系和税源体系。

1、明确招商重点。针对信阳乡交通便利、靠近县城的有利条件和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发展空间有一定局限性的不利条件,将那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的、对当地财政税收贡 献大的项目,如商贸物流业、服务业、电子加工业等作为招商重点。

2、强化招商措施。树立大招商、大引资、招大商、引大资的意识,抓住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的有利时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切实加大招商力度,有针对性地走出去,采取产业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区位招商等有效措施,提高招商成功率;并对有功人员在物质上重奖、政治上进步,调动全乡上下抓招商的积极性。力争今后五年引进超千万元工业项目和大型服务业项目20个,实现招商引资7亿元。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更是乡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历史任务,我们要积极主动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群众增加收入。

1、加强城镇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力度,真正达到“水、电、路、讯”配套,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力争五年内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00万元,小城镇的功能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城镇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实施城镇开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招商引资建设工商业项日,力争建成信阳建材商城、吴店生态酒店等一批投资较大的二、三产业项目。四是推进小城镇向东向南发展,与县城新区对接,借助县域经济促进我乡的发展。

2、改善农村环境。扎实推进国家扶持资金5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区内沟、路、林、桥、涵、闸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养殖小区鸡粪生产沼气试点项目,并搞好项目推广,力争五年内沼气用户达到2000户;搞好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生活条件。

3、发展高效农业。在作物种植方面抓好良种推广,配合上级农业部门搞好测土施肥,稳定粮棉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在枣业生产方面切实抓好标准 化生产,大力推广实用、有效的管理技术,实现枣业生产的提质增效。继续大力发展养鸡业,依托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博大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畜禽业龙头企业,实施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扩大养殖规模,促使有条件的户建立标准化养鸡场,真正将我乡集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冷藏、销售于一体的养鸡产业发展壮大。力争五年内,新增养鸡大棚1000个,养鸡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

4、做大民营经济。按照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帮促引导、重点扶持的思路,鼓励广大农民大胆经营,放手发展,加速膨胀塑料网线、渔网、饲料、电缆、苇帘、机械等优势主导产业,引导经营业户走出村庄、家庭,到乡村工业园内建厂,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进行技改、续建、扩建,走联合股份制的路子,将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今后五年,力争10个以上村建成相对集中的工业小区,有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村达到30个。

5、抓好第三产业。促使钢材市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争取明年有国内知名钢铁企业在市场搞代理,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黑白铁和彩钢板销售;网具市场也要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同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建筑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力争五年内投资2500万元,新建市场3处,安排经营业户180家。借助县城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帮助范家办事处、吴店办事处的部分村,积极开动脑筋,早谋划、早动手,在发展饮食、服务业方面狠下功夫,早日取得发展成效。

(三)繁荣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社会事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必须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全面繁荣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民族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提倡勤俭持家,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创建活动,着 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二是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按照标本兼治、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推进平安信阳建设。搞好“五五”普法活动,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搞好农村财务“双代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建设,把“民主议政日”活动开展推向深入,努力维护农村稳定。

三是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狠抓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力争未来五年内计划生育率、晚婚率、晚育率分别达到98%、85%、9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继续巩固信阳计划生育先进乡的成果。

四是继续实施“科教兴乡”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大科技普及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好信阳乡寄宿制学校,抓好信阳中学教学楼、试验楼、教师公寓楼、学生公寓楼的建设,大力改善教师住房和师生办公、学习条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建设信阳卫生院综合门诊楼,配套先进医疗设备,大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六是认真开展好体育、安全生产、扶贫帮困、群团组织、人民武装等工作。认真开展好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加强对新时期共青团、妇联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党管武装,做好兵役登记、征兵、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为国防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实现我乡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乡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认真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持之以恒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推动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意识,提高乡村两级干部用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新发展的能力。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创新学习形式,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健全基层组织网络,配齐配强村级党支部班子,扎实推进农村、机关、学校的党建工作,促进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增强乡党委对村级组织和农村社会事务的调控力,使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强核心、强素质、强服务。要在未来几年,建设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增强基层组织活力。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研究制定对流动党员,农村无职党员等党员群体的有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考察、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促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 继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状态出现新变化。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 体系。要加强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强化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党风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取信于民。

下载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闽台合作五年计划教学能力培训的总结[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局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计划

    一、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xxxx”重要思想,遵循我省体育现代化建设对干部素质的要求,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科学文......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大全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我参加了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班,每天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习总结

    本教研室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习材料中的思考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现总结如下:1.“心中有书,目中有人,心目中有书和人”。这里的书,就是我们每天接触的教材;这里的人,指的就是......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1 20xx年12月参加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学者和领导的专题讲座,他们以鲜活......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1 本人于xxxx年11月15日至19日参加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的项目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

    班长能力培训总结

    沟通使班组更融洽 ——班长能力沟通总结 通过能力培训学习,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沟通的艺术。在班组管理中如果能很好的运用沟通的艺术,这样将会使班组工作开展起来更加......

    教师能力培训总结

    教师能力培训总结 教师能力培训总结1 今年暑假,有幸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参加全国高职教师教育能力培训。这次培训班的时间是20xx年7月5日至7月24日,总共20天。通过这次培训使......

    骨干教师能力培训总结

    青年教师岗位能力培训总结 河北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冀教职成[2014]14号文件精神,实施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业技术》青年教师岗位能力培训” 的项目。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