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00:5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第一篇:《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陈向明老师著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着重操作方面的书。陈老师写这本书的渊源,就是为消除我们这些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面对这样一本厚厚的书发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读懂,更不知道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帮助诸多这样那样的顾虑所作。所以,这本书非常适合于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需要自己动手作实践性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其他对“质的研究”感兴趣和有需求的读者朋友。

以前,自己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果,虽然有关教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自己都不会去拜读。其实自己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另一方面,觉得教育研究脱离实际,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已经开始从事一些不同类型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当今,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我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从前辈的经验或自己的积累中吸取灵感,而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让自己成为具有反思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这本书,对于自己来说犹如明灯,指引自己的教育之路,让自己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一成不变的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第一次听到书的名字,就很纳闷质的研究是什么,看了几页疑虑解除了。原来,质的研究要求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是相对于量的研究而言的,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易于区分。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意思比较温和,立场比较“中性”。

汪老师推荐我们读这本书,当时真不明白为何要读这样一本书。读了这本书明白原因了。质的研究非常适合教育领域,是因为质的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教育实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群体心理的厚重积淀。教育研究不能只提留在追求“事实”本身的真实和“客观”的层面,还需要关注教育活动中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其教育行为的影响。而质的研究对人的价值欲望非常关注,两者非常契合;另外这本书对自己也是一种启迪,给自己很多帮助。让 1 我了解了一些更切实的行动研究方法,同时也真正体会到研究需从真实生活入手,忠实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己以前最头疼读大篇大篇都是字的文章,但是这本书舍弃了高深的理论探讨,晦涩的哲学思辨和沉重的历史陈述,读起来很轻松。这本书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列,向读者介绍操作方法和实践过程,如同讲故事,将对应的方法论坐落到具体的、情境化的研究实践中。这本书着重于实践,具有特强的实用性,像一本研究方面的操作说明书,一步一步详细介绍“如何做”、“做什么”、“为什么”,即使章节跳跃阅读,也能够读懂、读通。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作做质的研究,对于初步从事研究的教师来说,极其有帮助。作质的研究首先需要进行设计。质的研究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允许我们在研究的进程中根据情况对事先设定的方案进行修改,因此设计非要不可,又必须十分灵活。质的研究的设计主要包括:①研究的现象与问题;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③研究的背景知识;④研究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⑤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就像小孩子玩橡皮圈游戏,各个部分之间随着任何一个方位的拉力而变形,任何一个部分的运动都受到其他部分的牵引和拉扯。同时,每一个部分又都随着研究的进程而不断缩小聚焦范围,类似一个不断往下转动的螺旋圆锥体。

质的研究的设计涵盖几个方面,都非常重要。读完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作研究最关键的应该是确定自己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作为质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学术界或实践界尚有疑问、我们自己确实希望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那些我们确实希望了解的,但是并不符合研究现场的实际情况,或者被研究者认为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修改或抛弃。同时,由于质的研究不可能进行概率抽样,因此研究对象所对应的是“非概率抽样”中“目的性抽样”。

当找到了有意义的问题,明确了方向,我们还需要选择适合质的研究的问题类型。首先,应该考虑所选择的问题是属于“概况性问题”还是“特殊性问题”,在质的研究中,两种类型都可以选择,但一般倾向于后者。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很难代表整体,“野心”过大反而会“欲速则不达”。相反,独特的个案虽然不能证实整体情况,但是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和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其次,考虑自己选择的问题是“差异性问题”还是“过程性问题”。一般而言,“差异性问题”比较适合量的研究,“过程性问题”比较适合质的研究。如果在质的研究中,过于专注“差异性问题”,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现象进行人为的分割,将事物简化为各种变量及其相关关系,忽略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动态过程。再次,质的研究比较适合于“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因为这两类问题都可以对现象的状态和意义进行探究。最后,还应该谨慎处理“因果类问题”,即那些对事物的前因后果直接进行探寻、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质的研究不是不能对因果关系进行探究,但是如果我们在研究一开始就着意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很容易忽略那些非因果关系的资料。就问题类型的选择方面,陈老师分析非常透彻详细,并列举了一些问题实例,两种类型坐落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对比,让人很容易理解为何选择这种类型而不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原因,读起来更加津津有味,同时印象也格外深刻。

在本书中陈老师提到“在质的观察中,我们除了对看到和听到的事实进行描述以外,还应该反思自己是如何看到和听到这些事实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自己在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和总结,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以此同时,也要求教师通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这样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进而,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念进行反省,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不断践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更好的教育育人。

读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不仅让自己初步掌握了如何进行作质的研究,而且还让自己明白,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值得自己去认真研究。同时,也让自己觉得读书的重要性。平时要多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联系,把自己在读书中所思所想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在日常教学中,除过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应多关心学生,主动和学生说说话,把握好每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与学生真正成为朋友。立足于实际,努力研究教学这门学问,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自己质的研究。

第二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在近一年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行为,逐步学会了沉下心来,深入幼儿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研究,遇到了难题和困惑。这时我读了陈向明博士所写的《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这本书,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让我了解了一些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一个个行动研究的案例,让我体会到真正的从生活中入手,忠实真实教学情境,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切实的研究方法。在这里愿与各位教师一起分享。

这本书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所写的。该书舍弃了高深的理论探讨,晦涩的哲学思辩和沉重的历史陈述。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例,向读者具体介绍每一质的研究,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它最大特点便是实用性,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方向的操作手册,每章节的“如何”具体解答了现实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采取的行动步骤,也便于初学者的跳跃阅读。

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量的研究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1)方法论,既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原则和思路等;

(2)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风格;

(3)操作技术,即在研究中具体使用的手段、工具和技巧;学作质的研究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可能是确定研究问题,陈老师书中提到研究问题有“概括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那我应该对我自己进行研究,既属于行动研究,又属于特殊性问题研究。也便于操作;对,不能将问题泛化;要抓住每一次跟同学交流的机会,将行动与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结合;《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一书中一段文字:“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带给我的几点启示:

1、知道“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关系。

“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2、了解“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及不同。

“行动研究”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践进行的一种研究方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视为“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认为,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强调情境性、具体性。但“行动研究”也采用量的方法,如用问卷方法调查有关问题,以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它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行动研究”更倾向于求真,而“质的研究”则倾向于求善求美。

第三篇:质化研究范例(模版)

定性研究

虽然定量和定性研究都可用于探究事物,但定量法多用于验证解释,而定性法则在建构解释时有独特的作用。在下面的研究中你将会看到这一点。Hoffmann-Riem(1986)研究了在领养了孩子的家族中如何建立起一种在有生物联系的家族中所具有的“正常的纽带感”。虽然,对报告进行了删减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完整无缺。

领养

Christa Hoffmann-Riem汉堡大学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领养子女家庭中“正常纽带感”的建立。首先我们说明了与亲生子女家族相比,领养家庭如何建立这种情感。第二,通过对领养家庭生活特点的考察,我们提出在理解非领养家庭时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在领养子女家庭建立的初期,对正常家庭关系的设想占统治地位。主人公认为“情感的正常化”是成功的领养家庭的一个关键指标。文章概述了非自愿性无子女的夫妻在申请领养时,如何努力使之正常化,以及在领养后如何实现象非领养家庭一样的正常。

叙述性访谈方法的设定以及技巧

1.通常亲属和父母这些基础性关系的建立是隐性的。但考察一特殊的案例(如领养家庭)可使我们了解,运用恰当的方法也可以实现这一过程。遗憾的是从有关领养方面的社会学文章可看出现在只有一些以方法论为导向的原则,一些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数据收集和用标准访谈进行的操作。对事先建构好的进行操作,研究者只能发现事先设想过的内容。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有一个特例,这便是David kirk(1964)的工作,他从自己作为领养子女父亲的亲身经历中得出一些经验。

2.我们的研究方法的前提就是要给信息提供者以机会,让他们以一种我们称之为“自治”的态度来表达他们的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家庭生活的基本结构。我们的工作同Sorosky Barron和Pannor(1979)基于家书信这样的自传档案进行的研究或对领养家的详细案例进行的研究(Huth,1983)有些相近。

3.我们采用的“叙述访谈法”源自于Fritz Schuetze(1977,1967年Labor和Waletzky,及1977年Kallmeyer和Schuetze),他建议把访谈严格地分为两部分,其第一部分十分重要,它让叙述者不受研究者打扰地叙述故事,第二部分才是回答研究者基于被访者提供的信息而编制的问题。

4.我们的导语主要是基于领养过程保密这一希望之上的,从中领养直到建立家庭生活所有的这些都会保密。告知领养父母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之后寻问:“你能记得当时申请领养孩子时的情况吗?”我们没有从一系列的领养过程中选取一个特定事件作为开始,比如并非自愿的没有子女;而是让夫妻从他们的视角(如没孩子)开始对领养过程进行叙述,有可能从申请开始,然后再转到他们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回到“缺少联绪”这一主线(即没孩子)上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事情。我们访谈夫妻两人,一般领养孩子的父母的访谈是一起进行而不是分开单独进行的。平均来说,每一个人叙述要花费二个小时,而且所有的访谈都录制了下来,还用文字记录了下来。取样

5.在选择信息提供者时,我的指导思想是优先考虑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典型性。实际上只要到汉堡的领养办事处就可以获取典型的样本,但是我否定了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一来我就得同国家机构相联合,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或消极(如依赖性和控制性)或积极(如,领养一孩子)情况。我们选中了按惯例参加小组讨论会的15对领养孩子的父母。参加讨论会的多是 1

中产阶级,这一状况同申请领养的情况相符,有关阶层的确定和选取的样本与近一年内的申请者的阶层比较,会在其它地方做详述的阐述(Hoffmann-Riem,1984),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参与了小组讨论会,从而对现实中的领养父母有了一些了解。我根据自己对一个小组的看法设计了研究方案,并将方案给另一小组的成员看,了解他们对方案的看法。为了使研究更合理,我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实际目的,申请过程和领养家庭现状的信息,几乎所有的成员都参与进来,以此引起公众和领养机构对领养家庭的生活给予关注。

剖析资料

6.我关注的不是单个案例的个性,而是所有案例的共性。首先,我对于叙述故事中反映出的事件列出了时间表:①夫妻的领养动机;②申请的过程;③父母——孩子关系的形成发展。由于每一类都含有大量的信息,因此就得把它们分别区分出来。首先,对所有的案例进行特征分类,然后使用访谈中的详细资料解释它们之间的不同。例如,在分析“动机过程”时,首先要探讨对孩子的渴望是如何进入“正常成年人”这一概念中的。接着详细考究无子女夫妻要做父母采用的替代方法,还有对孩子的渴望是如何加入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义中去的,以及未来的孩子又是如何让成人角色发挥作用的。

7.从比较两个差异很大的案例(策略性地扩大差异)入手,找出类型的两极。然后,对叙述进行分析,用两者的相似之处填充两极之间的部分。

8.分析的资料被严格地 定在被试机构的亲身经历的框架内。虽然主人公并非在每句话中都清楚的表明了他的观点,但本文试图尽量反映他的看法。

对孩子的渴望

9.从大量对领养故事的描述中,会逐渐发现,其中大量的资料可以旧入“建立正常关系”这一类中(这是在研究开始时,未意识到的一观点)。在对领养父母努力建立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进行仔细描述之前,我们先看一下领养中正常化过程链条上的起点——对孩子的渴望。

10.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出生率。撇开这一点不谈,对领养父母的访谈显示,孩子在许多西德成人的自我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有领养故事的开始都是“我们想要一个孩子”,对于这一愿望会产生的后果,我们对它就不再进行解释了,而且在叙述者看来,也没有必要对这句话作什么解释。

11.可以把导致领养的动机分为几类:因为它“婚姻的开始”,他们“与众不同”他们要“建立正常的关系”。对于这些夫妻来说,结婚的目的就是组建家庭。同其它夫妻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直到已经建立起来的家属关系之后,他们要孩子的愿望还未实现,这一愿望被延迟了。如果夫妻是实行了生育控制,那么他们就会转平和的看待现有的制度化的家庭模式。只是在别人看来,他们无可怀疑(或只有一点疑问)的生育能力,似乎生个孩子更适合他们的婚姻生活。这种认识会使得有些家庭产生危机,因为在西德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已婚家庭是非自愿性的无子女。

12.由于在建立家庭后要向建立家庭意识过渡,这便使得夫妻感到他们偏离了“正常感”。自我的不正常使得夫妻开始产生疑惑。当这种恐惧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便会寻求医疗帮助以实现他们原来以为自己就可以实现的组建家庭的愿望。许多叙述者都表达了他们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他们为了实现最初的计划而转向求助于医疗,而正是这一过程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实现这一计划。叙述者还用断断续续的语言描述了当他们拜访一个又一个医生,努力排斥无法生孩子的恐惧时,他们是多么窘迫。

领养母亲:我们原以为我们能自己生孩子。

领养父亲:尽管我们做了努力——我妻子接受药物治疗,我去看医生——但还是不行。我们不太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我们想到领养„„但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一家大学附属诊所接受了很长时间的治疗,还有一位很好很负责的医生负责治疗我们。我们为有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大的牺牲,都快疯了。你想想看,每次治疗都加大荷尔蒙的剂量,最后加大到如果可能怀孕的话,有十分之一的机率是双胞胎,百分之一的机率是三胞胎,已经达到极限

了„„我妻子每天都得去诊所做检查,看有无负作用。而且我们得根据疗程定时去诊所,象周日晚上10点或是周日早上9点。

领养母亲:没错,在任何可能排卵的时候。

领养父亲:还有医生也得赶到诊所等待那个时刻。相信我,在医院发生的事,我都能写一本书了。

领养母亲:我们得到了相当好的治疗,最后我们问自己:噢,天呀,我们是在干什么呀,怎么这样麻烦呀?

13.他们所经受的令人崩溃的技术性生育的治疗,使他们觉得家庭就是一群生活在一起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这对夫妻用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亲骨肉”并不是组成家庭的唯一途径这一思想,领养父母的叙述访谈提示了血亲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建立血缘上的家庭的愿望。父母自主性的丧失及其由此带来的痛苦说明了在成人正常的自我计划中一个基本部分便是要建立生物意义上的家庭。

14.当药物治疗也无法实现夫妻生育的愿望时,他们便会对原先的正常模型进行修正。访谈中便反映出,夫妻由一次次的窘迫直到产生了新的动向:“于是我们考虑:领养一个孩子吧。”

领养孩子:从陌生到熟悉

15.领养并不符合主人公对“正常”家庭的定义。因为即使领养了,也无法正常地充当父母的角色。可以通过情愿的纽带建立“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且父母们认为这是一项必做的工作。申请人在等待一个孩子时,对于他们未来的父母角色有高度的不安全感。准领养父母之所以产生这种体验是由于他们对“正常”状况做了假设。例如,在不少访谈中都出现了象“我会把这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它吗?”这样不安的提问,这个问题表明准父母很担心他们将来家庭生活的质量。由于没有生物上的亲子联系,所以父母担心家庭生活的质量保证——情感纽带——也会受此影响。准领养父母对情感纽带会如此关注表明人们对父母一子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深信不疑。在具有生物上的亲子关系时,这种情感上的纽带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16.当实现了从申请人到父母的转变后,父母一子女间的情感程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点在每个访谈中都有叙述。人们建立情感纽带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有的人只需要几刻钟或几个小时就会被婴儿吸引住;而对于有的比较大的孩子,则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克服生疏感,而且家庭生活的初期难免会充满突发事件或不安。虽说,有这种种的不同,但在每个叙述访谈中都提到了纽带关第建立的程度。于是我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或快或慢)。

17.对于领养父母来说,这一过程标志着目标的实现,它意味着已经符合了正常家庭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要注意父母的叙述都反映出这种状况并不是纽带关系的最终程度。下面一关键性的言语揭示了,领养父母在同“正常”情况相比时,产生的体验。在多数访谈中,接下来都有这样的表述:“它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18.在访谈者未进行引导的情况下,多数领养父母都重复地使用此话作为结束,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这是与他们家庭生活的体验高度相关的。我认为“关系的实现”把领养父母带到了“正常”状况的主线上。领养父母用血亲家庭的“主要构架”来评价自己的体验,来确认他们没曲解这种的新关系。“它就象是自己的孩子”——这句话是领养父母在向自己和他人暗示,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19.几乎每个叙述都反映了一点,即领养父母不再把他们的儿子或女儿当作“领养”的孩子来看待,虽然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里,父母能注意到由于领养关系而使他们和孩子之间产生的情感距离,但最终他们都确认体验到了这一情感。这是与孩子交往中的一个标志性转折点——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也可以把这一转折点视为情感正常化的时刻。情感正常化意味着克服了“这将是我的孩子”这一生疏感,领养中,“陌生的人”和“回家的人”于巧合遇在了一起(Schuetz,1972)。这是每个初到新地的陌生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在领养中出现是因为“领养的陌生人要成为熟悉的人”,将陌生人做为一个以前未来过的回家的人——这作为

分析访谈内容的一个框架,下面的部分要讨论由于儿童的年龄不同,因此在克服生疏感上的有很大的差别。若回家的人是婴儿,生疏感会很小,而大点的孩子则会有较强的生疏感,最后我们还要描述几个使情感正常化的方法。

领养婴儿的情感正常化

20.“我很快就喜欢上了这孩子”,这句话在领养小于七个月的孩子的21对父母的访谈中经常出现,他们同孩子情感纽带的建立,没有受到“前历史”的影响。自然也形成了亲密感,而且似乎是“自动”产生的。

领养母亲:他这么弱小,这么„„这么需要你,以至于你会不由自主地去爱他,这发生在„„

瞬间„„

因为这一情感关系的建立似乎是自动发生的,所以在叙述中很少有对这一结果的反映。这种父母——子女关系的新高度被视作是关系的正常化,而且父母不再从反映我的距离感上对它进行分析(我没再想过)。对于家庭中特殊地位关注的减弱被认为是归属确立的证据。用Atfred和Thomas Luckmann(1979)的话说,这一进展是一种“新建自然态度”。

21.婴儿身体上的依赖性使他们同父母有机会进行许多紧密互动。父母的这种参与使得生活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成了父母熟悉的小家伙。他或她的身体成长和语言交流都印记下了父母的成果。近期的发展心理学试图对父母——子女关系的出现进行详细描述。这些调查发现一个几个星期大的婴儿能够激发并保存大量令人惊奇的互动行为的记录、微笑、眼睛、手、嘴巴的活动,头的转动及发出的第一个言语声音——这些传出的媒介都使父母自动同孩子产生积极的纽带。这就是Stern所说的“婴儿诱发性行为”,在父母的照料中,孩子展现了这种交流能力并散发出这个小伴侣的迷人魅力。

22.领养婴儿的父母很快就认为生物亲子律是几乎同情感联系无关的。下面即为一例: 领养母亲:到底是什么建立起了这种关系?我不敢确定这种关系是否建立,因为孩子已经/嗯/已经出生九个月了。这样还会建立起关系/嗯/当它很小的时候,你一天喂它六次,为它换尿片,照顾它„„你得和它一起玩,观察它对„„对你的/嗯/言语和状态的反应„„我认为/嗯/这些比怀它九个月要更重要„„。

23.根据这一描述,领养父母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孩子在成长最快的时期的脆弱性,用社会熟悉覆盖生物性,那么他们可以不需要怀孕和出生时的那种情感,纽带体验。这样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的转折是可以出现的,几乎在每个领养了年龄较小的儿童的父母访谈中都有对情感正常化的反映。

领养父亲:我们认为有这种感觉是理所应当的。

领养母亲:是啊,它是你自己的孩子嘛,自己的呀。

领养父母:你为了适应它对自己进行调整,它是自己的孩子。

领养母亲:它是自己的孩子,没错,它„„/嗯/现在已经忘了它是领养的,真难以置信,你竟把这忘了。

领养后期

24.对领养后期的叙述表明情感正常化的途径是一个自我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领养母亲这一方,得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她才能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对孩子的母性情感,因为注意力开始时都集中在处理突发性问题上了。对家庭生活开始比较晚的父母的访谈,表明了情感通常不是在互动的过程中,而是在反思中被觉察到的。有例为佐:一个领养母亲,因为女儿得病必须留在医院里,她因此感到很伤心,从这一事件中,她才发现她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远超出了她的想象。而且女儿表现出的对她的依恋也出乎她的意料,这一事实又再次强化了她们新建立的归属情感。另一位领养母亲发展她对孩子的依恋超出了对家庭外其它成员的依赖,同领养刚开始相比,现在当孩子生病或受伤时,她会表现出更多的怜惜。用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领养母亲会察觉到她的态度已同亲生父母不相上下了。

结论

25.在讨论父母一子女关系的情感作用时,已经探讨过了领养家庭的结构。从领养的孩子到孩子这一转折的出现是轻松和快乐的源泉,是家庭真实性的标志。但它同时也是一关节点,由于领养父母沉浸在正常情感中,所以会忽视家庭结构在认识上的特征差异的处理。他们的行为同生物性家庭几乎一样,而且他们拒绝一切非生物家庭的观点。

26.领养家庭的生活是有双重父母的生活。情感的正常化只是部分解决了领养家庭的由于结构差异产生的问题。在建立情感纽带之后,还应当对孩子、亲戚、朋友及陌生人建构一个“意识上的背景”(Glaster & Strauss,1965)。

27.情感正常化是领养父母为了缩小他们的家庭类型与“正常”家族之间的差异所努力的过程,这一克服领养家庭中生疏感的过程,可以为家庭的建构提供一些思路。在没有亲子情感,也没有正常的早期社会史的情况下建立家庭时,所遇到的困难说明,必须得在具体的家庭类型中理解Erikson提出的“健康”人格,孩子要建立起熟悉感,得通过特定的互动,你母也要努力激发保持这种互动。孩子在建立领养家庭的正常史之前,经历过的发展阶段越多,领养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分歧就越多。因此,在很长时间都难建立起正常情感,有的甚至根本无法使情感正常化。

28.本研究对于领养父母,申请领养的夫妻及为领养家庭服务的机构都有所裨益。可以使他们明白地意识到领养一个婴儿或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负担是不同的。本文除了在领养领域中有意义外,对于同样需要建立熟悉感的日趋增多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也有所帮助。最后一点,情感正常化不但有助于理解父母——子女关系,同样有助于理解家庭中其它关系之间的互动。

注解

1.详细的描述见Hoffmann-Riem的“领养儿童:以重父母的家庭生活”。

2.23对领养父母领养了一个孩子,其中有4对是已有一个亲生子的,另外有2对各已有2个和3个亲生子,7对领养父母领养了二个孩子,其中有2对已经各有1个和2个亲生子,在这对亲生子与领养子混合的家庭中,有两个是先领养的,关于年龄的相关详细资料见。Hoffmann Riem(1984),327页。

3.应用GoHmann的分析语,把生物性家庭作为判定领养家庭关系质量的主要参照。

4.访谈资料由作者从德文译来。

5.Alfred Portmann对依赖做了描述,他认为婴儿期的头一年做为一个关键期,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赖性。

6.David Kirk在他颇有影响的研究“分享命运”中提出一些与领养家庭相关的概念,如“拒绝差异”、“承认差异”等。

这两种研究方法有明显的区别,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一章的练习就是要找出定性研究的优缺点。本书每章末都有练习,它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即使老师没有要求你完成它们,最好还是做一做。你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你忽略或没有注意到的,做完后,可以同后面的参考答案比较一下,头四章的答案都是直接附在问题后面的,但是不要在做题之前看,这样会降低你的学习质量。

第四篇:质性研究方法浅析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研究工具——“质的研究”方法浅析

现行的教育环境下要求广大的教师做研究型教师,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据笔者调查,现如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潜心做研究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有二:一来是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平均为大专水平,对于专业的研究理论和技术基本一无所知,多数人对于“研究”态度还是敬而远之;二来,教师基本的教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备课、上课,各种读书笔记、业务积累,每学期还要准备常规检查的材料,如此种种已经让老师们应接不暇,哪还有心思潜心研究?如此反复的工作量,只会让老师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如何让老师们从繁琐又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走上幸福而又充满乐趣的研究之路呢?我认为,还是先消除老师们对于做研究的误解与迷茫,然后再让其了解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最为重要。

说起做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作为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教育研究可以看成是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的一种态度。是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了解学生,对已有的教学内容经过恰当的筛选和加工,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的一个过程。狭义的教育研究隶属于规范研究,是基于一定的观念、方法和途径对教育问题的一种探究、研讨过程。对于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直接面对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所以研究主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表现为行动研究或实践研究,其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即“质的研究”。对于质的研究国外学者这样定义:西方学者伯格(Berg)指出:所谓“质”,是指一件事物是什么(what)、如何(how)、何时(when)、和何地(where)等意义,其本质是非常暧昧不清的;邓津(Denzin)与林肯(Lincoln)也指出“质的”一词,隐含着“过程”与“意义”双重意涵;斯特劳斯(Strauss)指出: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于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研究对象的参与及其观点之融入;同时,质的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与统计的分析程序,而是强调藉由各种资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陈向明(2000)是中国大陆质性研究的代表人物,她的定义是: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8)认为: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也被译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在我国人类学界通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社会学界通常被称为“定性研究”。质性研究的操作定义如下: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我在完成硕士论文的时候就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查阅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对这种研究方法了解的也较为透彻了。其实,质的研究方法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具体如下:

1.扎根理论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格拉斯(B.Glaser)和斯特劳斯两人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在《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一书中提出了“扎根理论”。其形成过程受到了美国符号互动理论、实用主义思想、科学的逻辑、工作社会学的影响。扎根理论在研究方法产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1)在资料中建构理论。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应着重资料的分析与实质理论的建构。斯特劳斯和科宾认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收集的现实材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扎根理论的研究者在建构理论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在不断提问与发现经验材料中,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提炼概念、建构理论;强调研究材料的经验性与生活性;强调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强调扎根性的发展概念与范畴。

2)不断进行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之一,在资料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归纳出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扎根理论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其涵义包括:比较不同的人(比如他们的观点、情境、行动、话语和经历等);比较相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的资料;事件的比较;数

据资料与类别的比较;一个类别和另一个类别的比较。

3)适度运用文献。扎根理论注重对实证材料的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并建构理论的特点,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即扎根理论可能不太重视文献资料。实际上,文献分析也是扎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一定的文献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对比原有理论的优缺点,从中发现可能的理论创新之处及研究方向,另外扎根理论的成果也可用来与原有理论进行对比。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过多使用原有理论会束缚研究者的思路,前人的思想可能会束缚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将别人的理论往自己的资料上套,或者换句话说,把自己的资料往别人的理论里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削足适履”,而不是“量体裁衣”。但也不可否认文献分析的价值,适度而又灵活地使用文献资料能够让我们的研究更具方向性。

4)对理论保持敏感。扎根理论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对理论保持警觉。在研究的过程中,扎根理论特别注意将经验材料与理论建构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比较松散时。

5)研究过程的系统化与程序化。是指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编码、转译、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步骤。在研究方法上,扎根理论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同时,在收集与分析资料过程中,不断采用归纳、演绎、提问、对比、验证等方法。

6)强调理解式研究。一方面,研究者尽量采用“当事人”立场收

集、分析资料,理解当事人行动的意义,并且在建构概念过程中也尽量考虑用当事人的原话。另一方面,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的个人解释在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性去理解资料。这样,原始资料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立场之间不断得到互动性的辨析与提炼。通过扎根法建构的理论,实际上是研究者将个人解释与理解资料本来涵义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

2.访谈法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设计到人的理念、意义建构和语言表达,因此“访谈”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有用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的访谈法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对话之旅,而在分析过程中却应该积极秉承价值中立的基本原则。

3.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一般运用于个案研究当中,以求对某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进行深度的描述和分析。对于问题的学术定义通常为单独的个案研究提供了逻辑合理性。参与观察法要求研究者作为所要研究领域的一员直接参与其中,参与者的角色使之能够从局内人或成员的角度接触所要探索的“小世界”的自然状态。参与是一种策略,否则研究者便无法接近所要研究和探索的某些领域,直接观察和体验是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和形式,但同时研究者可以运用访谈、查找文献和其他方法收集资料。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

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亲爱的老师们,如果您理解了质性研究,那么我坚信,您很快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了。同时,也会越发感到充实、快乐、幸福„„

第五篇:《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考查方案

江苏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

连云港师专函授站小学教育本科

《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共15分)

1.质的研究

2.量的研究

3.实物收集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质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2.质的研究理论基础是什么?

3.如何实施观察法?

4.如何进行访谈?

5.那些研究关系对质的研究有影响?有哪些影响?

三、实践题(35分)

根据教材提供的案例,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做一个质的研究的方案。要求如下:

(一)包括以下内容:

引言部分

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

研究过程

研究保障条件

参考文献

上述项目不能随意缺失

(二)格式及书写要求

1.字迹清楚,节次明显;

3.正确使用序号、标点符号等;

4.表达要明晰。

下载《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读书笔记

    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摘录 前言:心理学与教育科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就目 前而言,我们教育学科的研究存在着与时不俱进的......

    房地产开发及研究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2)合法原则:合法产权,合法使用,合法处分。3)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最佳用途,最佳规模,最佳集约度,符合法律上 的许可,技术上可能,经济......

    新入园教师离职愿望的质的研究

    新入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质的研究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研究的热点,幼儿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承受着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本研究通过对两位新入园教师的研......

    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 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2014

    当阳桥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录 教师姓名: 袁春梅 时间:2014年12月 书名:《 快乐心理学 》 作者: 约瑟夫·纽顿著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内容摘录: 片断摘录 1、人生有悲有喜,在我们快乐......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本站推荐]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2、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第二周 第一章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