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时间:2019-05-13 00: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第一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之我見

司中立

(河南省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河南平頂山 467001)

摘要:當前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現代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所在。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字:物理教學 培養 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是運用一切已知資訊,產生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婁斯認為:創新能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力。前者是特殊才能的創造發明,對整個社會來說是新穎的、獨特的、前所未有的;後者主要是對個人來說,是新穎的。隨著資訊化社會的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變得尤為重要。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創造能力,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十分注重系統知識的傳授,對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和研究的還很不夠。教師在教學中也較少考慮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結合創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主體性,改革實驗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創新思維

1、注重物理學史教育,激發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一種願意發現問題、積極去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創新的動力源泉。

我們可以在教學中適時滲透物理史的教學,結合教材的有關內容,適當向學生作以介紹,如:瓦特由水沸騰對水壺蓋的振動現象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牛頓由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看到教堂天花板上掛燈的擺動提出了“擺的等時性”等,通過這樣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無處不有,創造就在身邊,物理這門科學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創新,科學發現過程就是創新過程,這些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同時也要重視課堂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適時引入與物理教學內容有關的最新物理成就,介紹學科新動向。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科學技術資訊,增加有關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資訊,增強學生創新的使命感,也有利於學生建立一個發展變化的而不是孤立的客觀物質世界的基本觀點,引導他們去探索更新的知識、培養創新意識,使他們意識到創新永無止境。

2、注重啟發,調動創新思維

思維是大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創新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繫,而更重要的是能產生出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啟發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運用直觀啟發方法,加強“示範”效應,引入學生“搶答”,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運用設疑啟發方法,將設計的疑難問題發掘深化,訓練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運用比較啟發方法,抓住可比知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運用情景啟發方法,抓住關鍵環節,不斷轉變問題的情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運用類推啟發方法,借助於已知的熟悉物件達到對未知生疏物件的某種理解和聯想,訓練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通過上述種種靈活多樣的啟發方法,強化訓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創新人格主要表現為:良好的思維品質,獨立的個性特徵,如懷疑精神、創新意識、不迷信權威;優良的意志品質,強烈的求知欲:不竭的進取精神。

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例如在物理教學中穿插介紹伽利略敢於懷疑、不盲從權威的思想;介紹布魯諾為堅持真理而獻身的精神;學習牛頓的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學習居里夫人的刻苦鑽研、勇於實踐;結合我國當代的物理學家為祖國的強大而奮發拼搏的生動事蹟,激發學生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科學熱情,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手段,實驗不僅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為學生創設創新氛圍,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為培養他們的物理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常用的間接測量的實驗方法、“控制條件”的實驗方法、“以大量小的實驗方法、測量微小量的”疊加法“、”替代法“和”比較法等。教師通過選擇典型的實驗(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實驗、學生實驗等內容),通過多種實驗方案的設計、討論和辨析來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

1、吃透原理,創新實驗方法

實驗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一種實踐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往往埋頭於實驗操作而忽視了原理對實驗的指導作用,或對實驗原理不甚瞭解。例如在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的“互成角度的兩個共點力的合成”的實驗中,有的學生對原理並不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實驗,勢必使實驗成為“按方配藥”式的機械性操作,這只能提高學生對實驗操作的熟練程度,但不能培養和鍛煉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吃透實驗原理,才能在原理和方法上有所創新,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同一個實驗目的,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原理,從而創造出不同的實驗情景和操作方法。這是學生實驗教學中一種可供挖掘的創新因素,也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的一個極好素材。

例如,在“用電流錶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教學結束後,可向學生提出:本實驗運用了 的公式通過測電流和電壓的方法測電池電動勢ε和內阻r的值,那麼能否運用我們學過的其他知識來測定ε、r的值呢?事實上,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利用電流錶和電阻箱可以測定ε、r的值,或利用電壓表和電阻箱也可以測定ε、r的值。

2、想方設法,創新演示實驗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可以不拘泥於教材或教參的安排,進行一些創新設計,如可以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索性實驗。讓學生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方法,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等。通過創設條件,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中的標新立異的方法給予肯定、支持和幫助,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和獨立地思考,並通過實驗否定錯誤的假設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從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勇氣、信心、毅力、科學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教材中有些演示實驗,照搬教材效果並不好,如對它作點簡單的改進,其效果就大不一樣,如做受迫振動演示時,可先照教材做一遍,發現振子難以達到穩定振動狀態,再叫一位元學生上來操作,情況也是如此。然後教師提問學生:做好這個實驗的關鍵在哪里,有什麼辦法改進嗎?讓學生進行探討後,教師再從器材籃內取出一隻裝有水的燒杯,將振子浸沒在水中以增加阻尼,這時搖動手柄,振子就會較快地進入穩定振動狀態,且在水中看起來還有放大的效果。對比前後兩次實驗,學生會發現有時改進實驗裝置並不困難,只要把以前學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應用上,就會獲得較好的實驗效果。

3、結合教材,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能力

現行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大多數都屬於訓練類、測量類和驗證類,它對於訓練學生掌握基本儀器的操作,學會對物質的某些特性和某些物理量的測定方法,以及驗證所學物理規律的正確性起著很好的作用,但有關探索性、設計性方面則涉及太少,這又不利於學生通過實驗觀測來模仿前輩科學家的發現過程,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的能力,因此很需要加強實驗設計訓練,使學生從照著教材做實驗逐步過渡到能作部分實驗設計,學會自行選用儀器,確定實驗步驟或設計簡單的裝置、電路等。

例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恆的實驗中,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現有裝置測定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你還能設計幾種測定當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學生電學分組實驗中,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實驗中學生需要在各種因素中取捨,對所得的資訊進行篩選,這就要求學生在追求既定目標的過程中應變、思考和探索,使學生的分析、抽象、綜合、表達的能力都得到訓練和發揮。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發展創新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周圍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以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通常有:查閱資料、實驗操作、社會調查、問題討論、現場觀察等。

結合物理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接觸到大量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多讓學生取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幾乎所有的課題研究,首要的一步是收集資訊資料。有的從圖書館獲取資料,有的從網上獲取資訊,有的編寫問卷調查表,有的通過實驗獲取資料。第二步是處理資訊資料。或作出統計,或製成圖表。第三步就是加工資訊資料。因此研究性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和加工資訊資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促進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點,注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篇: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防城区那勤中学

陈业权

【关键词】 初中 创新思维 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平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为适应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在描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盲区的同时,也提出了有关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向为“自主学习式”,努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及自主探究的意识。当然,就物科而言,其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备条件。

一、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已不是人多力量大了,而是有智慧的人才能抢占商机,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正是“商机”这个词引发了很多话题,到底怎样才能抢占商机呢?经过各类人士的不断与思考,得出一条“创新思维决定命运”的真谛。由此可见,在现代,只有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能够从容应对多变的,抢占商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从每个人的求学之初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因此,在中学时代,怎样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更是国家和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大家已经发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目前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一,几千年来,我国固有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被动听课。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给学生灌输了一个“教师是永远不会错,一切都要听教师”的片面观点。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也会从某种程度上滋生他们的惰性,让他们觉得只要教师说的就是对的,他们不用也不需要去思考这其中的细节,以及教师所说到底是错,是对。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书本和教师的“傀儡”。

其二,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不乏有的地区仍然处于条件非常差的状态。对于这一群体来讲,多数地方的办学条件差,有的甚至没有办学能力,生计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负担,学习与思考已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讲,物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果在一开始就因教师素质不高、硬件条件太差等原因而导致他们对于物理没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只是纸上谈兵。

最后,在物理教学上,教师通常会通过实验来演示说明某个物理现象的形成或是某个公式的诞生,且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都是按自己事前拟定好的教案来进行教学的。其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互动极少,缺乏学生参与性,这就导致整个课堂变得死板、僵硬,少活力,易演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如果说一个教学过程没有了最基本的参与性,即便只是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都是非常难,更不要谈培养创新能力了。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进而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关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还要在课堂上注重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当然,对于课堂的实验也要进行改革,杜绝独角戏,要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就可以自行思考解决,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要培养出创新人才,就必须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魅力。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中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之外,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安排地各种物理教学活动,是物理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与现代生活、科学技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为建立认识概念规律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他们巩固、深化和灵活运用知识创设新的学习阵地,还能从各领域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虽然课外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但又不完全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它要求面向大多生,却不要求每个学生从事一样的活动,而是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从而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创造出新的产品,如科技小论文、科技作品、小发明等,使他们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更进一步锻炼。

(三)鼓励学生发散推测,大胆联想

对于任何事物来讲,联想都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原有事物上发散思维,大胆推测才能开阔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的脑力劳动则是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所以,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以己有的知识经验及感知到的问题信息为依据,由研究对象的部分信息推测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不仅要重视思维的性、严谨性、探索性和发现性,还要重视直觉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点,其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发生联想,使他们进入丰富的现象思维活动之中,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推测。

综上,要培养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提问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启发他们大脑思维。此外,不仅在课堂上,在课外也应该培养学生自我实践、自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创新思维的好处,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各项关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来。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力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自我发现中找到各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有力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才能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逊克一中:王玉生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以来,总是听到学生反映地理难学,有的看不懂图,有的缺乏空间感,有的对知识的理解差。我也认真分析其原因,总结起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和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地理思维能力低下原因

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学习过程中只重记忆、缺乏理解

高中地理学科有这样的的特点:

一、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涉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各有不同,具有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的学习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注重理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在地理教学上的不完善,而高中阶段对地理学习认识不足,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完全忽视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热力环流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冷却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但没有涉及到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特点,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判断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如果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只看局部,不看全面,难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象,大多是学生本来较为熟悉的具体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天气、矿产、工业、农业、城市等等。然而,这些较为熟悉的东西,学生却总是难于从整体上真正透彻地把握、理解并掌握、运用它。原因是对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学生往往只从局部小区域进行认识、了解,而不能把它放置到整个地理区域,从它的特

点、分布、成因三个方面着手;而前面所说的学生“较为熟悉”,实际上只是针对表象而言的,并不包含分布和成因在内,所以才如此。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地理的前提,是首要任务。

3、缺乏思维的逻辑性,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只注重简单的知识记忆,往往忽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中文科班的学生而言,如何改变思维定势,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教育规律,由简入难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季风气候,先树立季风概念,即一年随季节的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再建气候概念,即一个地区长时期天气变化的规律,主要包括气温、降水两要素情况。那么,季风气候就是在一年内随风向的转变,气温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在学生掌握了季风气候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有关知识,学生学得明白掌握得扎实,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透彻,而且通过环环相扣的讲解,使学生对有关季风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2、注重知识体系的运用,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许多知识难以运用,所以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如光合作用,就要请教生物老师,有关太阳高度的问题,就要请教数学老师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系统的建立,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以便熟练运用。

3、从生活实际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例如: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对比别区或别图的地理事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掌握乡土地理的情况下再比较学习黄河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就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又如,在学完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后比较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异同点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地区,无论在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中,学生则能更好地掌握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环境。从而巩固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不仅学到的知识得到迁移,而且还发展了形象思维,提高了分析综合能力。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的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4、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各方面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的现象和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图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

又有利于抽象思维。例如,我们在地图上读出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联想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总结出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读图和分析图的教学,从读图的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的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第四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这是教育改革中一个最响亮的词语。也是很让老师挠头的一个词。我觉得如果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上多下功夫,那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而且对以后孩子在学习乃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是有益处的。创新教育注重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构建理想课堂教学新模式。那么,如何应用这种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1、向传统教学挑战

创新性教学就是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有是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教师本身必须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途径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将课内与课外相贯通。因为创新性并不是单独安排在一节课中固定某一环节培养,它是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应用与培养。那种强调书本、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偏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积累、忽视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情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传统教学是永远也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

2、让好奇心常驻心中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许多问题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我就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故意设下悬念,鼓励他们去探索,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低年级的探究教材,大多以比较直观形象,学生喜爱的图画出现在孩子面前,学生完全可以以探究书为据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说了什么学生就能参与到其中。如学习《动物的本领》一探究主题时,我利用探究教材上 1的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进行说话。“图上画了哪些动物?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有哪些本领?”此时,学生通过书本上的图片,纷纷发言,一个比一个说得好。一个同学说:“我知道壁虎的尾巴能逃生用,我用故事来讲讲它的本领。”又一个学生接着说:“我知道鱼的尾巴在游泳时能把握平衡。”学生从书中图片的启发中说得又多么精彩。

训练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创新活动离不开直觉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训练,热情的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直觉思维,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兴趣,养成直觉思维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如教学《诚实的孩子》,上课开始,学生读完课题后,我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凭直觉做出判断,有的说:是一个孩子知错就改。有的说:写一个孩子诚实不撒谎。有的说:说话办事不撒谎……此时,我并不对学生的猜测内容做出判断,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来了解内容。读文后,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与文章内容不一致,那么,教师要对学生大胆猜测的精神给以热情的鼓励,以消除其因直觉思维的或然性局限而带来的懊丧情绪,并且可进一步激发学生通过练习,会判断的越来越快越准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目的。同理《蓝树叶》也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3、着手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一件事提出几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就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他该怎么做呢?几分钟后,教室如同开了锅,有的说:他只好再给孩子找肉。有的说:他很后悔,回到窝里生气,有的说她会再想办法对付狐狸……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得到训练。课后让大家依然用《狐狸和乌鸦》为题写一篇:乌鸦上当以后的故事。第二天每人都交上了各自想象丰富的作文来。在如《坐井观天》一课,当学生领会了课文的寓意,也能比较生动的复述故事了,我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展开想象:当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他会说

些什么,想些什么?短暂的沉默以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尽情的叙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比如《小马过河》一文,以小马过河以后想象,《捞月亮》一文,以“猴子们都发现月亮好好的挂在天上”进行想象,《我要的是葫芦》从“到了第二年春天”想象种葫芦的人会怎样做。不仅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让学生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如《骆驼和羊》这篇寓言,按照常规理解揭示了这样一个寓意:要全面看问题,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当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这一寓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院子里只有从高高的围墙外伸出的茂盛枝叶,骆驼会怎样,羊会怎样?如果院子里只有草,而围墙上只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骆驼会怎样,羊会怎样?学生迫不及待的说:羊会饿死;骆驼会饿死;还有的说:如果他们互相帮助都不会饿死。最后我总结出:人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人还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战胜困境走向光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启发学生挖掘出与常规理解不同的新的寓意。是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灵活性的一个好办法。

总之,只要教师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社会实践,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前提,把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培养。

5、奖励式引导,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陷入了一个误区,往往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处于被动、被控、单向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总是习惯等答案、靠答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于是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都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引导,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不善于表达的、难得举一次手的学生更是如此,有

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给予鼓励。比如在教学中,我自制了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奖励品,对于凡是上课勇于思考、发言的同学下课时我都会亲手给他们佩戴小红花或小五角星,渐渐地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发言踊跃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养成了主动思维的习惯。

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们班里组织讲故事比赛,课下我单独把一个内向的学生叫到办公室,给他谈话,“孔天阳,咱班举办讲故事比赛,老师很看重你,觉得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你愿意参加吗?”听了这话,他一下子愣了,脸上突然显出了孩子特有的腼腆。“没事,只要你有信心,老师可以单独给你辅导”听到这孔天阳使劲的点了点头,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他很久都没有的微笑。于是孔天阳,每天下午放学准时到我办公室,让我为他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结束后,他取得了良好好的成绩,之后孔天阳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也不在捣乱了,写作业也认真了。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告诉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价。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不错时,那我们应该从这些优点入手,弥补他的缺点,通过鼓励,提升他学习的兴趣。我相信,只要孩子能获得适当的鼓励,他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各项能力都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大的工程。这项工程永远都是走在路上。只能是更多的方法出现。而不能结题。

新华乡中心校李建新

第五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探

查兴奎(昭通市威信县水田中学,云南 威信 657909)

摘要: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迫在眉捷的问题。

关键字: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如果仅靠应试教育的模式传授和获取知识,受教育者到社会上就会成为新世纪的文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阶段是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最好阶段,而数学又是更需要人的创造思维的,所以培养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思维创造能力迫在眉睫。结合我个人的理解,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首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创造的火花,点燃他们的创造思维之火,尽可能的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情境,让他们面临自己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让他们去尝试进行创造性学习、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从中品味创造成功的喜悦。2.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中,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会不有所反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一些超出教师设计圈子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出建议:“尊重学生的任何与众不同的甚至是荒唐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因为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者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常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个体的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创设灵活多样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指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我们不应过多的求同认识,不能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或唯一标准答案捆住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给学生画地为牢,因为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有时由于某种因素的触发,而突破习惯的羁绊,在头脑中闪现出创造的火花,教师万不可去熄灭它,应引导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探索,树立新思维,创立新形象。

二、设计恰当的开放性题,培养学生广阔的想象力和独创性

在脑筋急转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树上有十只鸟,打掉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答道:“树上一只鸟也没有了。”有个同学却回答道:“还有一只,因为其它九只都飞走了,打掉的这一只还挂在树杈上。”另一个同学又答道:“树上还有九只,因为该猎手用的是无声枪。„„”如果此时我只注意答案的确定性和唯一性而加以否定,那将扼杀这些同学广阔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一个开放型的教学体系,体现着宏观上的非平衡状态,可以使学生在这个体系中纵横活动,自由愉快地进行学习,充分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和选择范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优良的个性特长。

例:两个锐角三角形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若将“锐角”二字去掉,命题是否成立?请证明。

(评析)该题是对一课本练习题的再思考,它恰是针对学生易出错和进一步深化的问题而提出的。由于证明的入口宽(反例的形式亦多样),繁简程度及所涉及知识各异,故易克服学生思维的狭隘性,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三、周密的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实现自我的主要方法,因而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中,只有经过周密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使教学双方在和谐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问题又为思维定向,成为探索活动的关键环节。而问题的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状态出发,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和探求答案的欲望,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容量,做到讲解适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而且不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要创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目的,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进行合适于教学实际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其次,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发问、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的思维尽快地运转起来。最后,要多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比如运用直观语言,直观教具,直观的教学媒体。例如,在教合并同类项时,有些同学就容易把不同类项的项合并,如会出现“2X+2Y=4XY”这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比如给学生考虑,“1头牛+1匹马=?”学生通过思考后就会发现,不是同类的事物是不能把它们合并的,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同类项的特点,以及合并的法则,这样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起到培养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指出:“任何思维,无论它是多么抽象的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观察分析经验材料开始。”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前提,观察的深刻与否,决定着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力的培养。

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在学生观察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积极的给与指导。比如说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异同点的分析,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

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学习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画出具体的一些函数图象进行比较。在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与提示,观察当k为正数和负数的时候,函数图象有什么不同,当b为正数和负数的时候,又有怎样的不同?当学生分析了以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总之,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学生的创新是一个自我激励的过程,数学在初中阶段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附:参考文献

1.《课堂引导创新》张人利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知识经济读本》张严编著

3.《数学教学设计》奚定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评论文

论文题目: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探

论文作者:

谢光雁

联系电话:

***

作者单位:

昭通市威信县水田中学

下载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创造性而教”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问......

    走好五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5篇)

    走好五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五篇材料]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蕴含了很多物理概念与规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已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精选5篇)

    摘要: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更新学生的观念,通过换一种方式进行思考可以对物理原理进行深入理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需要不断培养优秀人才,创新是一......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合集)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5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索 摘要: 21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