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多媒体的体验式教学激活英语语法教学动)
基于多媒体的体验式教学激活英语语法教学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快速传播的背景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课堂教学。多媒体介入英语语法教学的教与学中,对传统的教与学起到了补充、发展和优化的作用,改变了单
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的体验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拉近语法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语感中掌握语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一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语法ving教学为例,大面积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的途径。关键词:多媒体; 体验式教学;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
一、引言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一直以来,大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在语句中理解和记忆它们,再辅助大量的练习习题,一节课下来老师费尽心思,可却收效甚微。渐渐地学生对语法是望而生畏,从而放弃英语学习。而现在随着多媒体走进了课堂,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基于多媒体的体验式教学,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英语学习环境。基于多媒体的体验式教学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满足高中新课程对语法教学环节的要求。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分析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的各环节都突出了学生“体验”的地位和作用。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运用情境式、换位式、多媒体法、实践法等体验教学方式尽可能把抽象的知识还原成事实,让学生面对需要去思考、讨论、合作,让学生去体验事实,体验问题,体验过程、体验结论,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正感受到感情与思想的萌生、形成和交流的过程,感受到引人入胜的探究过程。其教学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情境体验法------教师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像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和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等手段,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2、换位体验法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或生生角色互换,学生相互从对方身上获取信息,或让学生走上讲台,学生讲,师生评的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教师精心指点,讲后再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
3、实践体验法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由生活转化为知识,而又用知识去认识生活的过程。所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师要尽可能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教室融于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内在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三、“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教学实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四Unit2语法部分: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换位体验、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理解并掌握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的用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使用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
2.学生情况分析与教学指导思想
高一的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感到比较棘手,都畏惧英语语法的学习。因此本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大幅度,通过情景体验、换位体验、实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the V-ing as subject and object,使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并唤起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热爱。3.媒体组合运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录像、录音、投影等,通过计算机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用以展示和表达大量的信息,将学生引入到生动的听说交际活动中。4.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情景体验1:让学生欣赏一首歌曲“Take my breath away”,并让学生填出空缺的单词。
Watching every motion in the foolish lover’s game On this endless ocean finally lovers know no shame Turning and returning to some secret place inside Watching in slow motion as you turn around and say, my love take my breath away take my breath away 本环节通过歌曲的欣赏,创设了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环境,温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最快、最自然的状态融入课堂。并且让学生在填词的过程中感受Ving作主语的用法和特点。Step 2:语法教学——The V-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 情景体验2:欣赏一系列图片,比如姚明,小鸟,跳舞等等,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Playing basketball in NBA is his dream.The man is very good at cycling.It seems that the cat enjoys drinking beer very much.The dog looks forward to flying in the sky.We can't help laughing when we see the dog having such a dream.本环节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系列可爱,幽默的照片,让他们运用The V-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老师过程中配合适当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上The V-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Step 3:Group work 换位体验1:给出模板,让学生互相谈论自己的梦想及原因,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The V-ing form as Subject的用法,并通过展示,老师可以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并适当纠正他们的错误。
V-ing is my hobby/dream/what I like the most, because v-ing makes/gives/brings me....通过换位体验,学生学会用ving as subject 来交流,在实际运用中更确切的掌握ving as subject的用法
Step 4: Enjoy a short film and Complete the passage about Otis, using V-ing.情景体验3:Otis spends a lot of time in p_______with his friends.He is good at s_________.He likes p______ g___ very much.S_____ the golf ball rolling into the hole brings him great fun.Although he and his friends are afraid of b____ discovered when they are playing in the town, they still risk(冒险)w_________ a football match on TV outside a doctor’s house, which brings them great excitement.His friends can’t help l________ after seeing Otis m_____ f____ behind a postman.通过播放一小段电影,学生在幽默可爱的画面中感受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知识,并通过一篇文章检查并巩固知识。
Step 5:Competition 实践体验1:把班上同学分为四个小组,让他们集小组之力归纳总结所学过的用ving作宾语的单词或短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所归纳的单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写得最多且正确的组获胜。
consider, suggest / advise ,look forward to ,excuse ,pardon , admit, delay / put off , fancy, avoid , miss ,keep /keep on , practise, deny , finish , stop ,enjoy / appreciate, can’t help , mind , allow/ permit ,escape, forbid , risk , imagine, put off, be worth, insist on, stick to, give up, look forward to, feel like, be proud of, be good at, be sure of, have difficulty/trouble/problem in, have a good time in, succeed in, can’t help, devote to, object to, pay attention to, get down to, lead to, be used to, be busy, think of, etc.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这种方式比老师讲,老师写,让学生去记去背的方式要有效。Step 6:Class activity 实践体验2:用6个带The V-ing form as Subject or Object的句子来描述班上的一位同学,可以描述他的梦想,兴趣,穿着,打扮等等,让大家来猜猜他是谁。
通过用班级活动的方式来总结这堂课,学生自己表述,检测他们一节课所学知识,又能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Step 7:Homework 让学生写一篇作文:The person I admire, 并要求用尽可能多的The V-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的句子。教后感
通过多媒体,本堂课创设了各式各样的情境,感受有声有色有趣的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会知识,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投入到有意义的交互活动中。而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把一堂原本枯燥的语法课充分激活,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乐于表现自己、敢于尝试探索,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积极学习、积极生活。参考文献:
1.张昱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改革一项有益尝试》[J].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李晓媛【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 年第 10 期。
4.郑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12 期
第二篇:体验式教学
什么是体验 像开放手臂一样开放感官,去听,去看,去接触,去感受 体验就是触动心灵,生理上有相关指标变化,心跳、内分泌、瞳孔等等。体验:让学生处在真实具体的情景中,以参与、观摩、体会、感受的方式完成认知的初级积累,是学生有感官感受和情感共鸣的认知方式。体验是教学方式,是学习方式,是教的目的,也是学的目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知情意完整的人。何为体验:人与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在人这一主体下的感受。人生在世,原本为“无”。从视觉来说,世界就是黑暗,通过感官的体验,一切在慢慢点亮,随着活动的增加,被点亮的事物越来越多,人产生了归纳总结、交流的需要,从而将世界符号化,(原本的符号化是对都有相关丰富经验的主体来方便交流而出现,符号化其实就是“共识”。这样既方便了交流又方便了演绎推理。)对于没有机会获得相应体验的主体来说,对其符号化灌输就是“洗脑”。就是心灵强权霸占。什么是知识 1 知识是什么
语言文字不是知识,也不是知识的载体,一个概念(类别)一个现象,一个规律,用语言来描述是出于交流需要,语言只是交流工具,有点像货币,而交流的内容是个体化的体验,用语言来描述还是出于类比拓展的需要,想由“此”知“彼”(然而无此难有彼)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概括性和交流性(两者是统一的)
但是无论怎样精当的描述都无法描述出知识的原形,原因之一是语言本就不是为事物的个性而生,而是为共性而生,原因之二是语言不是面向原形整体的描述,而是肢解原形成各个部分描述,而部分之和小于整体,语言对于知识永远类似于盲人摸象。(如平行四边形不用语言能轻松让学生学到原形,语言不能做到)。
知识是通过个体化的体验而获得的,没有对错,只有差别,而语言就只有对错,没有差别。知识原形是有不可言说性的。言说越详细离原形越远,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语言并不是最有用的东西,有些是干扰,语言在传递着信息同时也在扭曲着信息,(罪过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传错了对象)知识是个体的具体的体验,(有经验未必有体验,体验重在身心感应。)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知识的存在,世界只为“醒”着的人呈现,(没有人,就没有时空)有体验的表达是有内容的表达,有意义的表达,无体验的表达只是空洞的辞藻堆积,有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对话、分享。无体验的阅读、倾听是学天书式的心理磨难。什么是重要知识,就是将教师教给你的那些东西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爱因斯坦
真正的知识不在符号化的结论中,而在过程中,不在符号化的过程中,而在过程的体验中。
我们以讲述科学,讲知识的名义最终完成的是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是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异形,知识的对立面。大部分是垃圾,是智力障碍,是。。
理想的知识学习应该是在学习期(理解、识记),应该自然而得,毫无障碍,毫无难度,只有兴趣和认可.也就是先自然形成心理语言和生活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化,而在应用期(符号情景应用、真实情景应用)就有一定难度和障碍 与其说科学家从微观观察结果来解释宏观现象(因果还原),不如说是从宏观感受的结果去解释微观观察。
超出了人类直接感受阀限的其他领域研究都是人类感官感受的复制,比如微观粒子模型,宇宙天体模型,心理模型等等所有科技、宗教、神话、语言文字甚至具体到一个人,世界以“我”为本。我们的空间观念-------源于行动,使树动起来,他会感知空间。
我们的时间观念-------源于记忆,使猪产生记忆,他会感知寿命。知识树的原点--根--人的感知(土壤)---决定哪些内容成为了人类知识,没有被感知到的世界成为“无”
知识树的终点---叶梢外空---人的应用、目的、需要----决定知识的发展方向,没有应用就没有生命力,逐渐死去。
任一知识,从根了解到梢,便能俯看知识树,更上一层次。不然,一直身在树中,所感所悟,多为偏颇。
执根望日,方觉知识生长之自然。
直接感受到的知觉即为具体知识,将具体知觉符号化(通过不完全归纳化、类比化。这是两种天然本领,当然也是进化而来。)就是间接知识,即为抽象知识,知识的发展的方向也是循着可感知的归纳、类比方向。语言起到从具体到抽象的翻译工作。
粗略的讲:体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源头,脑力劳动者工作在知识之末端。
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是教育之本。对于没有个体相关体验作为内核的讲授者来说,你要找出他的错误都难,(因为他的话都是套话,程式语言)。有些语言和语言表述形式专为自我万能辩护而生,是语言中的垃圾。同样的语言对于没有相关体验的主体来说,尚不如路边石子,房间桌椅,而是如同空气一样没有感觉,视若无物,它是苍白的,无灵魂的,无内容的视听垃圾。或说垃圾都算不上,就是“无”。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体验就是学习过程,体验就是学习结果。体验教学 是从容的教学。体验是基,符号化是表。
体验教学就是寻根教学,就是成长教学。以生活场景为教学对象内容,比以知识体系为对象内容更有价值。八成的时间做体验,体验两成的知识,两成的时间做符号化,及抽象推理,获得另外八成的知识。“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甚至“多想想”等等都不是日常学习的所需状态,“想”很需要,但一定不需要苦、多。体验教学法,是现行教学中优秀教学案例的结晶,不是开发新理论,而是推广。体验式教学是基础性教学,其他所有教学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实现。体验式学习和其他的学习理论(策略)行为主义就是体验本身
格式塔认知理论 格式塔的内容就是体验的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的素材是体验
认知同化理论 原有的符号世界和经验世界对新体验的同化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 加工的材料是个人体验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的判断标准就是体验充分 人本主义理论 更是强调体验世界 体验教学最大的特点:灵活性,创造性,不可控性。所以最容易流于形式,也容易完全失控,(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所以,需要有责任、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来完成。功利、慵懒、无责任心、靠生活惯性支撑教学行为的教师不适合体验式教学。
为什么要用体验式学习 纯抽象物理情景:不易理解,潜在条件不易明了。
截自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易理解,潜在条件明了。我们通常的认识恰相反。关于某个知识,在学生心中,若是获得相关体验,即使没有理论化提升,那它也是一枚种子,条件成熟,它会自己成长提升。若在没有个人体验的学生心中,仅仅灌输了结论(包括抽象推理,建在抽象概念上的抽象推理)那只能类似吃下一个外形姣好的烂苹果。有害无益。更谈不上营养。
体验意味着无限可能,而理论化意味着无限应用。每一种可能都可衍生无限应用。所以,体验重于理论化。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是浅层次学习,是不能持久的学习,是不能应用的学习 理解是什么?是接收的信息与心理基础认知无缝对接,是一种内心深度认同,是能自然推广。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是没有情感体验的储存,真正理解的知识很难忘记。学习的深入度取决于情感体验度,大多数人把学习和情感体验割裂开,甚至对立起来,当然知识的非完整性也是影响情感体验的因素 百分之九十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都是头脑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完全认同(共鸣)的,关键是首先构建出恰当的情景,知识的本身根本没有太难,更没有神秘性,都是讲授过程中造成的。西方教学重体验--甚至德育体验化 东方教学重教化-----甚至科学德育化 当学生使用概念、规律时,所使用的是相关体验或说是相关体验形成的背景提供了知识支撑。而不是记忆中单纯的符号化语言。再说,没有体验,语言也难以被回忆起。认识语言的抽象性,语言原本高度抽象的表意方式,所有不能期待个体化的语言为所有受众所理解,哪怕是生活语言,语言只能为“懂我”的人开放其含义,过于追求精确的表达(或过于强调为“不懂我”的人表达)会使语言原有的含义尽失,反而离原意更远,换言之,表达时只为“能懂我”的人追求精当描述,而对不懂我的人必须保持抽象性(距离感),(不然,会出现“说的越清晰,听得越远”。)当其有了相关体验后,自然就豁然明白了。要想让“不懂我”的人懂了我,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其增加体验,而不是降低表述精确度(表面上看是提高精确度)成人对孩子常发生上述那种不懂,成人对成人也常发生另一种不懂,即语言表述的过度个人化,公共性差。此处的成人和孩子都是指心理学上的分类。如果不得已语言先于体验,那就让语言去实现体验
1、描述情景(可感受性)
2、激发体验(引导体验)
3、符号化体验(明晰)。一部分学生为各种“名”---各类型符号所困,没有了解到“实”--真实态或关系,所以越学越困难。
缺乏具体实物的充分体验,而将主要脑资源消耗在抽象的符号化的描述中,必然形成心理印象与现实的脱节。
现有教材大多从成人的经验世界出发来使用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描述学生未经历的现象和规律,所以难有共鸣。
先实后名,重实轻名---方是教育方向 知识背景
概念、现象、规律的语言文字符号理解都必须放在相关背景中进行。没有背景就没有理解。背景指的是同类和反类构成的一种支撑架。比如公交车上一句“关后门”,“关”的背景是动作镜像、开等 等背景,“后”的背景是方位观念,前、车有三门等等背景,门的背景是表象、窗等作为背景,“关后门”是以车有多门、出站先关门,上下车都走门等等作为背景。单纯学得一个概念、现象、规律,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只有拥有了相关背景后,理解才真正开始,背景越是丰富,理解就越是深刻----或者说我们所定义的理解就是基于此。第一次见到一只鸟,并不会有太多感觉,只有见过很多鸟类和非鸟类后,对鸟的概念才有理解。
体验式学习的教学原则 让事实说话 让教师闭嘴 让身心学习让大脑创造 体验教学方式的特点:(1)重视设置情景
(2)重视让问题(或结论)自行凸显。(3)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4)重视情景解读,既是学知识,又是学情景,有时候知识统领情景,有时候是情景统领知识。(5)重视过程胜过结论
(6)多用感受性、拟人化语言描述客体。
(7)一切因机而变,生成大于预设,计划少于变化。(8)教学形式非常个人化,个性化。
(9)学生行为是积极地,思维是活跃的,过程是轻松的。(10)教师整合知识能力、控场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体验为基 行为目的为顶
随着基的稳定清晰,深入逐步提高顶的宽度和高度。不清楚行为的目的,条件的限制,方法的原理,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心理语言,难以真正的理解。如果说知识是精神食粮的话,那文字是什么呢?只是精神食粮的营养说明和分类包装,给学生仅仅记下包装而不提供食粮,营养何来呢? 一次的体验不是(形不成)知识(或说前知识)-----不具有可信性和心理稳定性。需多次体验直至体验的过程被完形且心理认同他的稳定性,此时体验被神经系统高级加工为知识且在下次体验前产生了预期且被证实,认同他具有演绎的功能。多次体验需有充分的时空转换。(前)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归纳到演绎的过程。7 体验教学内容呈现优先次序:实景(物)>照片、视频>图片、动画>文字描述>数学描述。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体验教学学生活动优先次序:参与、身>观察、眼>聆听、耳>阅读、大脑>交流。越靠后抽象度越高。
但是从认识的层次来说:交流>阅读>听>视>做 越靠后认识的效率越低。
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对于已经拥有丰富体验,需要整理优化、反思、评价、应用、创新等高级活动时交流和阅读是首选活动。其实这种情况下,已经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专家活动。描述客观规律或命名概念时,以拟人化的可感受性的词语表达能使学生很快记忆并理解其要义,如电压表的测量范围用“抱”来描述,楞次定律用“阻碍”描述,其实大多数的词汇也是与人的感受相关的“生活语言”,知识本身就是来自人的感受,但是现在将知识神秘化、神圣化、客体化、权威化都是扭曲这一关系的原因。传统课堂和心理新课堂的区别
新授课:以掌握知识为导向,重在阐述、输入,即使情景体验也是以知识建构为目的。
习题应用课:以知识再现为导向,总在指导“怎么做”,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心理新课堂
新授课:以心理体验为导向,重在设计情景,引导体验角度,建立心理语言,再由生活语言导出心理语言,再由学科语言规范生活语言。
习题应用课:以心理再现为导向,总在提示“怎么想”,然后再引导怎么做出来。实物--模型---立体图--平面图--简意图---符号----文字 自然规律----文字表述(定性)---符号表述(定量)
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做法 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时间都应处于初级积累阶段,都应处于体验阶段看,更抽象的高级认知会随着初级认知的积累而质变,到质变临界点时再点破,才会有高级认知的感受和共鸣。对概念、现象、规律的理解就是弄清楚了他在相关背景中的位置,相关背景或者说是概念网--架 现象网---架 规律网---架。所以单纯的对某一概念、现象、规律反复强化练习、记忆并不会有特别好的理解效果,还应该理清在背景中的位置。对信息的感知(阅读理解)(或语言理解)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己(居下向上发散理解)充分开放,自由化自己的经验世界和感知功能。另一个方向是向他(表述者)(此时可称作聆听者)(居上向下)定向理解,要充分去契合表述本体+环境,找到诸多可能理解结果中最贴切的一种。高级的讲授方式是如何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描述出来,以引起学生感受功能的器官的共鸣通感,教师的关注点在自身的感受上和语言的使用上。(主要是前者,后者是自然生成)而不是知识点本身。(当然知识点不熟是不能做到这点的。)概念教学的体验:体验概念结构源--逻辑体验,体验概念命名---人文体验,体验概念适用场景--情景体验,体验概念属性---抽象体验。
自然现象教学的体验:体验现象本身,让现象凸显,可观可感,自然规律教学的体验:让规律凸显,可以证伪。让学生或学生组反复做,亲手做,教师尽量不参与操作,只参与讨论,(只有时间宽裕,条件宽裕)不光看到结论,还要理解过程(可靠性),体验结论的表述的准确性。
推理过程教学的体验:体验推理过程的严密性,合理性。体验结论的合情性。教师示范后,学生亲自推导,反复推导直至完形。体验式教学中,除一个知识体系外,(还包括方法体系,思想体系)还有一个情景体系。这一方面靠知识向具体适用的情景衍生(演绎),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靠一个情景向另外一个情景衍生(类别)。教学主线主要靠形成知识体系为主,但有时也可以以熟练情景为主,靠一个情景带动所能适用的全部知识,旧知及未知,(不依赖教材知识体系授课)。然后让学生由此景到彼景类别。千万杜绝浪费半天时间设置一个情景最终只为解决了甚至还不重要的知识呈现,这是一种心理资源浪费。体验过程与理论提升(抽象提高)强调
(1)避免从抽象文字体验再到文字提升式“形而上”,必须区分学生的理论化(符号化)和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建构。(2)理论化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
(3)理论化的目的是将个体体验社会化过程,(便于交流、分享,同时也是概念化推广过程,便于类比应用)
(4)理论化并不掩盖个人体验的价值,反而依赖多数人的体验来实现。将体验明晰化,就是将体验符号化----表述是路径。两种课型,两种任务----一定要让学生提前明白 一种情况,一节课中,让繁杂多变的语言围绕着一个(或两三个)情景描述,诸多概念、公式、方法让他在同一情景中融合,能得到很好效果。(学生的情景转换很慢,一定要注意)
课堂上,教师是面向当下预期未来,学生是面向过去和当下,所以教师很容易从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而学生却不能,往往以为新的情景中描述的还是旧的情景(或是延伸)。
另一种情况,对同一概念或公式或方法,我们在多个不同情景中适用,也能起到熟练公式和方法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情况公式应用,本身是情景,而所选择的示例情景是体现公式的各个侧面。
不论是讲授还是探讨,让每一个成员先明确话题内容是首要条件。在现行教学中体系中大量添加综合活动课也是解决之道。这样将体验和符号化分开进行。体验情景的选择和设计:
(1)熟悉性 不要用陌生的情景、教具、案例去体验更陌生的抽象结论,必要用时,先把情景熟悉透再说。(2)典型性(3)可延续使用性 13 学习中,必须靠经验至上,在工作中、研究中必然要经验与环境相结合。教学就是教经验。
讲解某个知识前,先问自己“我有哪些经验”再问“我想让学生获得哪些经验”,再问自己“如何设置情景”,再问“最好如何总结” 教师能自我意识到的思维是关注点的变化,而第一个(还是每个?)关注点的出现都由信息背景提供(提炼),大脑意识在背景中觅到(或说提炼到)关注点的过程是潜意识综合加工或筛选的结果,这些都靠经验完成,而后续关注点的出现由第一关注点带领也由经验+逻辑条件实现,这里有推理过程,也有经验惯力推动。
总之,教师的思维是不能被学生复制到的,(除非当学生拥有教师般的经验背景后,那就不是学生了。)对学生而言,永远是经验网的积累者和搭建者,对他们讲题,一定从信息解读----->情景还原(建立模型)----->关系明晰----->思路梳理这样的路径引领。
15抽象的过程中,生活语言由学生表达。规范学科语言由教师提出,由学生评价、认同。
第三篇:浅谈体验式教学
浅谈体验式教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骑自行车、游泳这些活动我们学会后,即使不常接触,也不会忘记。但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公式、古诗词等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脑海。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体验式教学与演示教学所带来的差别。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实施教育改革的今天,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必须学习体验式教学,掌握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要进行体验式教学,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它的特征是什么?它与传统的演示教学有什么区别?它又有哪些形式?如何融入到常规教学中?以下是我个人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作用。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教学在国内外均被很多专家认可并研究,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以及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开始关注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实现途径以及建立体验式教学模式。
同时,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领域也被广泛研究和认可。体验式教学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增加学生的记忆效果。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式的学习,加强自身的感悟力、学习力,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提升综合素质。正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体验式教学的特征是什么
㈠体验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体验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教授者,更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㈡体验式教学强调尊重与信任。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在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
㈢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飞“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
㈣体验式教学更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
四、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演示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㈠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学习效果明显。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所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并能够熟练的运用。
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情感的体验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式教学保证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体验式教学能够给学生良好的启迪与暗示,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㈡体验式教学的劣势
学习速度慢。体验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演示教学,教学进度慢,不完全适用于现阶段的教育要求。
课堂纪律难以保证。体验式教学要求的情境游戏等会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控制的情况出现。
活动空间的限制。体验式教学对于活动空间的要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难以满足。
教师经验不足。教师对于体验式教学的一知半解造成体验式教学难以展开。
五、体验式教学的形式有哪些?
㈠游戏模拟,角色扮演。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㈢课件制作,搜集资料 ㈣小组讨论,演示评比。
六、如何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常规教学中
㈠创设具体的学习意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课堂所学内容主题,创设具体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探索的动力,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挂图、故事、音乐等手段,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架起学生已知经验和讲授内容的桥梁,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㈡自主思考,合作研究。
根据所创设的情境与讲授内容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找出联系。由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量找到答案,让学生在相互的质疑和辩证中,逐渐的完成知识的建构,找出内在的联系,形成正确的知识。
㈢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促进活动体验的生成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学生也无法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总结,所以要学生与教师通力合作。学生的体验可能是片面的、薄弱的,因此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强化这种体验,并帮助学生整理和提炼,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㈣联系生活,开拓思维,实践创新。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学生通过自我的体验,得到判断,学到新的知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将知识导入生活,同时将生活导入课程。让学生通过联想、举例等方式,拓展知识范畴,加深知识的难度,培养创新能力。
㈤课堂回顾,反思从体验到判断是思维过程,形成知识的自主架构。
体验式教学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当学生体验——判断——创造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授课内容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七、体验式教学案例分享
《第一次认识分数》
㈠故事导入
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今天他们有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分蛋糕。那他们是怎么分的呢? 小强说:“现在有两个蛋糕,要分给我们两个人,可以每人分到一个蛋糕,这样比较公平、合理,用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小明,你同意吗?” 小明:“两个蛋糕每人分到一个,是平均分,即公平又合理,我同意” 那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如果只有一个蛋糕,小明和小强要怎么分呢? ㈡新课内容
1、认识“一半”的表示方法
现在只有一个蛋糕小强和小明不知道该怎样分了,你们愿意帮他们吗?现在请你和你同桌两人,分别扮演小强和小明分这个蛋糕。(开始动手分蛋糕)
现在谁能给小强和小明出主意了,告诉他们该怎样分这个蛋糕?
学生1:我们要公平、合理。我和我同桌平均分这个蛋糕,把蛋糕从中间切开,一人一半 老师:你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是啊,在生活中,人人都是平等的,老师同意你的观点,要平均分。
那“一半”该怎样来表示呢?(小组讨论)(0.5、1/2)(黑板板书:演示1/2)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那1/2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不一样)它叫什么数呢?(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动手分一分,来学习分数。(板书:“分数”)
分数是数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1/2就是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的到一半,也就是1/2。
2、读、写,认识各部分名称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1/2这个新朋友,你想学会写它吗?(首先,我们写一条“——”,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再在“——”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最后在“——”的上面写“1”,表示每人分到这个蛋糕的一半。读作:二分之一)(板书:读作:二分之一)(齐读)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分数怎么读,怎么写了。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都是什么吗?(中间的“——”,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下面的“2”,叫做分母。(同时板书)上面的“1”,叫做分子。)
现在你是不是和1/2更熟悉了?(拿出打印的图形图片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涂出这些图形的1/2?(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确定对称轴,然后就可以涂出它的1/2了。)请同学们迅速涂出它们的1/2。汇报:(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把第一幅图涂出来了。把一片树叶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片叶子的1/2。)
谁来汇报第二幅图?(把一件衣服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件衣服的1/2。)(把一个六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六边形的1/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圆的1/2。)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1/2。)老师鼓励: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让老师佩服了,说的和做的都这么好。
3、认识几分之几
现在,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和1/2成为好朋友了。同学们,看黑板这里:(判断下面图形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圆,是。
三角形,不是。因为它不是平均分成2份。正方形,不是。因为这个正方形是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1/4。)(资料1/4的图片,并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1/4。)评:你可真聪明,不但和1/2成为了好朋友,还由1/2认识了一个新的朋友1/4。你能把这个新朋友1/4写在黑板上吗?(生板书:1/4)
(资料1/4的图片)看到了这个图形,你还想到了什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3/4。)(资料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3/4。)(师板书:3/4)
那,怎么能把这个图形用2/4来表示呢?(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资料演示),其中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2/4。)(资料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2/4。)
(老师,我有补充,其中没涂色部分也占整个图形的2/4。)(资料演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没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2/4。)(老师板书:2/4)如果全涂上颜色呢?(资料演示)(资料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涂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4/4。)(老师板书:4/4)
4、分数定义 你们能通过一幅图,找到这么多知识,真是棒极了。
(谭老师指着黑板说)像1/2,1/4,3/4,2/4,4/4,都是分数。你还能再说几个分数吗?
能说完吗?分数这么多,说也说不完。(补充板书“……”)
三、练习
请同学们把资料打开,看“每日一练”。请同学们先自己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分数。然后再想一想。他们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表示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1/3。
2、表示把一个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涂色部分占这个五角星的是3/5。
3、方框里有6个大小一样的圆,其中5个涂上了颜色,表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5/6,没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6
四、拓展延伸
1、动手折分数
我们已经和这么多的分数成为了好朋友,你还想有更多的分数朋友吗?
你想和哪个分数成为好朋友,就请你折一折或涂一涂的办法,把这个分数朋友找到了。找到了就请把你的分数朋友贴到黑板上,向全班朋友展示。
2、说生活中的分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分数朋友,你找到了吗? 问:你们学校班级有多少人呢?(学生2答:35个)问:那姓张的有多少个?(学生2答:2个)那姓张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5。
五、教学总结
同学们,老师觉得你们这节课表现很精彩。特别的棒。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这节课的表现。
这节课我们初步相识了分数朋友,以后我们还会接触更多的分数朋友,了解它们更多的秘密。希望你还能象这节课一样精彩。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任课老师采用生动的情境教学,以生动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一开始便产生兴趣,从而在兴趣基础上学习和理解分数,并且本节课的教学,我还充分利用了实物操作、图形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造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充分认识了分数。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试一试”“练一练”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结语: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体验式教学的意义重大。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联系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判断——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架构,提升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稳定、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孙海嵩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那么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准备体验
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抓住引入环节。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就调动起学生求学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水平,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充分考虑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每篇新课文之前,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学习生 1
活中的实际情感体验,生动事例以及简单朴素的道理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藤野先生》、《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等类似题材的课文,就可以在引入的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来畅谈自己的实际的情感体验,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但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引入都是没有定式的,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为一节课开一个好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保证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朗读教学,初步体验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影碟、图片、网络等图视传播媒体正在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难以以平和、宁静的心态诵读优秀的文本。而真正的语文课应把语言的感悟、品位、积累、运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学生通过朗读,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和交流、沟通,解读作者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和独特思考。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让学生领悟知识,而且唤起学生的爱憎情感。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潜能、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教师在朗读的同时,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计论。
如我在讲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让学
生模仿广播电台播音员读这则消息,让其他学生当听众,体验如果是解放军指战员听到这则消息的感受,如果是得到解放的江南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时,感受又如何?再假如是蒋介石的官兵听到这则消息后又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这则消息情感思想,体会作者语言的丰富内涵。
三、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不是只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我们上课时,如果能够把自己隐蔽起来,让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课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学目标也隐蔽起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某些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而且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朗读教学外,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加深体验。
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这里的情境有:图象回放,开放性练习,小品表演,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析,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气氛激起学生的体验,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把表演引入了课堂,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灵自由。一方面满足了他们的“游戏冲动”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体验。把握皇帝、骗子、大臣们的内心思想活动,体验文章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角色表演的学生情绪高昂,在把握课文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表演得生动形象,而没有表演的学生则进行对比分析,品头论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角色体验,不但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参与意识也加强了。
四、课外阅读,拓展体验。
体验式教学除了在课堂上运用,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如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加强学生的体验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由于学生平时阅读量少,对文章的理解力不够,学生囫囵吞枣地阅读,往往不能举一反三,不能获得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体验。针对这种现象,我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时,多做读书笔记,拓展学生的体验能力。这种读书笔记类似读后感,可以是对文章主题的思考,也可以是语言结构,行文风格,甚至记录一下文章打动你的一个句子。我尤其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对你的启示。如阅读《西游记》时,我除了要求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之外,还要求学生找一些打动他们的骈句;我们在学习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时,我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文章中的外祖母对你有何启示;学生在阅读《鱼我所欲也》时体验到生活的种种选择;读到《海燕》想到自己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暴风雨……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通过他们的想像和联想,转化为
自己的体验。当然,学生在进行体验时,我们允许学生体验的多元性,“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由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体验就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体验也不同。
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了表达的机会,提高语文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河北省玉田县大安镇中学孙海嵩
作者:孙海嵩
工作单位: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通讯地址: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邮编:064108
电话:03***3102679963 电子邮箱:
sunhaisong6491068@163.com
第五篇:体验式教学浅谈
体验式教学浅谈
福建商贸学校
陈骅
摘要 体验式教学时一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体验式教学模式体现为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社会调查式等等,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师角色的定位,引导好学生进行授课,正确处理好体验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关键词
体验式
教学
应用方式
目前,在教学课堂上,灌输式教学已经不适应教与学的不断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接触社会能力。例如旅管专业,汽车专业等,此类课程均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一种新式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来源
在二十世纪初的德国,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师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科翰觉得,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他希望建立一所学校,以“做中学”的方式来实践他的教育思想。可是,因为教育思想和纳粹主义相冲突,犹太裔出身的科翰不得不流亡到英国苏格兰。1934年,科翰和其他人创办了Gordonstoun School,培训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明显提高了海员的生存率。战争结束后,体验式培训的独特创意和培训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培训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培训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培训扩展到心理培训、人格培训、管理培训等。1941年,科翰在威尔士建立Outward Bound 户外学校。目前,Outward Bound已成为世界最知名的体验培训机构。
“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你所拥有的超过你所意识到的。)
这是二战前比利时一所教堂墙上的铭刻,后来成为科翰所建Gordonstoun School的信条,也是他教育哲学的主旨。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心,远多于我们认为的。他希望创造一种环境,让人们不必通过真实的艰险、自我怀疑、厌倦、受嘲笑经历,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一系列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就此扮演了“课程”的角色.二.体验式教学的简介
体验式教学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让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和人性课题。
要更了解体验式教学,我们先了解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说教式教学是一个人以演讲或授课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其它人的教学方式,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上。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Roger 1983;Hobbs 1986),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生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
体验式教学致力于让参与者将自己的智力、情绪及行为全部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成果将显示在学识层面上的增加和参与者的情绪、价值观、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改变上。
体验式教学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个体差异、尊重自然、尊重人获得知识的自然法则的教育方式。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智力发展、情绪舒缓、个性优化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三.体验式教学实践
从教学实践来看,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强化反馈阶段和学习迁移阶段。
(一)激发兴趣阶段
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学习的设计者是教师。因此,在学生亲历之前,要有一个启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提供情景材料并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引导学习者产生动机,在情境中体验。在这个阶段,教师所提供的情景材料,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创设体验的情境:
1.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的情景。多媒体是体验式教学中不可缺的教学工具,小段视频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容易产生共鸣。
2.用简笔画创设体验的情景。一些难讲的内容用简笔画或者思维导图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边画边讲解,这种教授方法直观,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们容易接受。
3.利用声像或故事来创设体验的情境。如本人在教环境污染时放映动画片Heal the Earth。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地球健康的重要性。
(二)实践感受(主体体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虽然个体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但却是最真实的。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
1.在表演中体验。生动逼真的表演,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使简单无聊的知识更加形象化,趣味化。
2.游戏中体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恰当的游戏,能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的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进取性,特别是能帮助那些胆小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3.竞赛中体验。适当的竞赛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竞赛既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男女生为单位;可以是对话表演赛、抢答比赛,也可以是开火车比赛。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增强了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体验内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所谓内化,就是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在这里是指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组织讨论、辩论、演讲、写作、动手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交流可以促使体验主体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感受,使内化进一步深入。在交流中教师更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
(四)强化反馈阶段
反馈评价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师生共享的情感体验阶段,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要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学习迁移阶段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他们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言语能力和语用能力,对他们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外出时帮外国人指路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问题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感悟和认知语言”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体验式教学的“泛概化”倾向。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适当的教学资源,按照提供情景、自主体验、相互交流、归纳迁移的程序,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另外,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时需要时间,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只给学生留出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管学生有无体验或感受,就都是体验教学。教师应该积极观察、认真引导并善于捕捉最佳契机,推波助澜,引导学生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成为学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源。
2.只关注体验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过程。教学中片面追求体验活动的形式,缺乏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急于让学生表达体验的结果,忽略了自主体验和内化体验两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促进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追求体验的“趋同化”。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密相连。因此要避免课堂教学的“统一性”现象,即:期望通过一次体验,学生便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或是用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所有学生接受某一种认识,认同来自他人而自己尚未体验到的经验。对学生的不同感受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体验感受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式。
结束语: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既保证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教学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体验式教学以其日益凸现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国外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少,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现当代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
2.教学实践多,研究人员把精力集中在了对体验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国外有70%的教育机构--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国内的体验式教学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多,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上;
2.教学实践少,尽管2500多年前,孔圣人就明示了“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这种以体验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对体验式教学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实践的人屈指可数;在现行教育体系以内的,比较著名的以李吉林老师为代表的情景体验教学法已经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就,官方机构也正在积极推介;民间的,以智善好学堂的尚老师为代表的研究人士积极实践,在总结国外教学经验的同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整并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但知之者寥寥无几;偌大的中国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学校和民间教育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这与应试教育占统治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2] 古船.“体验教育的提出、界定与价值”,http://www.xiexiebang.com2006-12-12更新).[4]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