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淄博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电子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模版)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
业
能
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外延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
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说明 测试问卷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
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
”、“
”、“能力为重”、“
”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
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
”、“
”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
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对待、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
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
道德和
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
学生、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为人师表等。“专业知识”维度,从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更好地体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
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一是,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二是开展
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四是
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3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
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
”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目录 简介
内容
基本理念
基本内容
实施建议
展开 简介
内容
基本理念
基本内容
实施建议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 教师(2012)1号)。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1] 编辑本段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基本内容
维领域 度 基本要求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
(一)职业理解理想和敬业精神。与认识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二)对学生的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态度与行为
罚中学生。专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业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理
念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与 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师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德 提供适合的教育。
(三)教育教学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的态度与行为
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四)个人修养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与行为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五)教育知识
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 专 业 知
识 般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六)学科知识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
(七)学科教学与策略。知识 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八)通识性知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九)教学设计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十)教学实施 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专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业
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能
(十一)班级管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力 理与教育活动
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
(十二)教育教价学生发展。学评价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十三)沟通与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合作 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
发展 工作。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第二篇:淄博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电子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整理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外延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
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编辑本段简介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 教师(2012)1号)。
编辑本段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基本内容
维领域 度 基本要求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一)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职业理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解与认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识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二)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对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专 的态度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业 与行为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理
念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
(三)与 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师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的态德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度与行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四)个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人修养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与行为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五)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
教育知般规律与特点。
识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专
(六)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业 学科知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知 识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七)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学科教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学知识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八)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通识性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九)教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学设计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十)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学实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施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十一)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专 班级管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业 理与教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能 育活动 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力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教育教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十三)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沟通与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合作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反思与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发展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研修日志龙向伟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意涵
1.理念:⑴ 师德为先;⑵学生为本;⑶能力为重;⑷终身学习。
2.三个维度:⑴专业理念与师德;⑵专业知识;⑶专业能力。
3.十四个领域:
⑴职业理解与认识;⑵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⑶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⑷个人修养与行为;
⑸教育知识;⑹学科知识;⑺学科教学知识;⑻通识性知识;
⑼教学设计;⑽教学实施;⑾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⑿ 教育教学评价;⒀沟通与合作;⒁反思与发展。
二、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
1.对教师教育机构: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
2.对学校:学校活动系列、学校管理;
3.对教师个人: 发展方向、行为;
4.对公众:了解学校;了解教育过程;了解儿童的成长。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不断建构
1.与教育场景结合:学习与应用 ;
2.与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结合:
⑴年轻教师:专业能力;⑵中年教师:活动和技术;⑶高级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经验。我的思考:
1.为什么要有教师专业标准?
⑴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对自己可以达到专业
认同,对社会可以达到专业问责。
⑵我国教师规模巨大、分布广泛,教师专业标准是行业聚集的基础,是行业的支柱,是行业
发展的方向。
2.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上有哪些差别?
专业知识部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差异很大。⑴内容——小学教师:6个维度;中学教师:4个维度。⑵实质——儿童,活动、过程很重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建立在学科基础上。这是中小学教师在专业上的根本差异。
3.我需要加强哪些知识、调整哪些行为?
我需要着重加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我的问题:
1.如何更快地加强有关教育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2.面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怎样克服职业的惰性,如何提升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3.到底怎样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呢?
我个人体会最深的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人才。
我认为值得改进的是:以后要加强学习,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经验和做法;学习新鲜知识及注重文化含量,秉持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2012年10月4日
第三篇:电子版淄博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外延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
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说明 测试问卷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
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
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
”、“
”、“能力为重”、“
”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
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
”、“
”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
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对待、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
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
道德和
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
学生、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为人师表等。“专业知识”维度,从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更好地体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一是,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二是开展
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四是
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3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
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
”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目录 简介
内容
基本理念
基本内容
实施建议
展开 简介
内容
基本理念
基本内容
实施建议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 教师(2012)1号)。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1] 编辑本段内容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基本内容 维领域 基本要求
度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
(一)职业理和敬业精神。解与认识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
(二)对学生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专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业理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念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师合的教育。
(三)教育教德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的态度与行为
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 般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识 业知识
(五)教育知
点。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
(七)学科教略。
学知识
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九)教学设计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十)教学实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施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专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业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十一)班级能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管理与教育活动 力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
(十二)教育发展。教学评价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十四)反思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与发展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第四篇: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从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三维坐标出发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学教师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据初中物理教师的学科特点我认为我的专业能力这个维度还有些欠缺。原来我认为之所以从事这门职业,只是为了谋生,而社会的不公平,更使我对自己的事业抱着消极的态度,因此也错过了很多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觉得,不管自己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应该是敬业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好好走,尤其是我们所面对的是无辜的孩子。希望自己今后能排除外界的干扰,以饱满的热情学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上好每一堂课。在教中学,在学中教,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让自己从本身得到一个质的提高。要通过和同事交流和自己钻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根据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新课程的要求,来达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最优化效果。每天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找出本堂课做得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扬长避短;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践行“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争创高效课堂,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认真思考并虚心学习。力争外出学习机会,开阔视野。多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坚持作好读书笔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去研究学生,不能遇到问题时抱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学生的教育现在是全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研究是一个现代班主任必须具有的能力。特别是新课程以学生为主,极大地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也对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提高了要求,这些只能我们不断去学习,去完善,逐步提高,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篇:《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学教师》读书笔记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学教师》阅后小记
假期里抽空阅读了《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学教师》,因为肩负初三毕业班的授课任务,临近春节家里事物也比较多,所以忙忙碌碌地翻阅,有些“囫囵吞枣”之意,只能略写些不太成熟的心得体会。
《标准》一书初阅有些公文大纲式的枯燥感,但细翻几个章节发现编者还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将国家标准政策和实际教育教学环境,社会环境结合研究继而编撰了这本书。
《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规范,是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规范,是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亦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写了这些,又想想书里密密麻麻的解释和要求细则,深深地感慨老师越来越不好当了,责任重大,挑战巨大!
就其内容而言,《标准》一书描绘了一个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和能力坐标。全书内容贯穿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生为本、遵守师德标准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以及各方面能力并能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终极要求。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内容太多太全面,不累述。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有关中学教育的主要特点的章节和后面关于专业知识的专题。两者结合起来阅读并思考,确实给我一些更广阔的思路和提示,心里也有了一些相关的思索和尝试新方法的希望。正如书中所言,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无知到慢慢了解世界的开始,情感世界也开始一点点丰富。所以,中学生们敏感而好奇,身体心理都在逐步发育完善,这个过程注定了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其次,中学生正在全面拓宽自己的基础知识范围,他们需要接触和学习不同的知识。广阔的知识面,是他们找到自己兴趣的开始,良好的兴趣才是美好未来的开始。所以,中学教育不是要让学生们学习到多么深刻的知识,而是尽可能的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指导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同时积极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动向,帮助使得他们人格健全,使他们懂得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这样的要求,不可谓不高,不可谓不难!难怪在后面的专题三中,编者明确指出了现代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并将这四方面有机结合,对教师把握“专业知识”进行要求和操作指导。在具体实施中,这四个领域需要通过两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把它们串联起来。我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科知识在本阶段教育的作用很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故而,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便越来越高。多的暂且不提,我认为就自己而言,很多东西要在实践中体验并努力收获,不是立马可得。但是,现在就拿起书,去学习去提高自己,不论是英语的专业知识还是有关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或是心理研究的书籍甚至是任何一本可以提升自我帮助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的书籍,都不应该放下,时间或许是不多,但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就从现在开始,去努力做些什么,总比浑浑噩噩下去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