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指尖放飞教育的梦想(精选)
用指尖放飞教育的梦想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快乐地跳舞,敲打出的每一行文字里都有我教学的轨迹和研究的印记。
――题记
起点:生命律动的拔节成长
1988年8月,从盐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的我非常幸运地被分配到我心驰神往的建湖县中学工作。走进县中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竹影婆娑的校园、意气风发的老师和朝气蓬勃的学生。这一切让我感到既新奇又兴奋。而学校严谨求实的教学氛围、纪律严明的工作制度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让我心里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我意识到,我那点有限的知识储备根本不足以应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必须一切从头学起。于是,日常工作中老师们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的身影,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公开教学中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成了我模仿的范式。教研组的前辈们也频繁光顾我的课堂。在听课和评课中。我得到的既有中肯的批评,也有热情的鼓励;既有耐心的指点,也有赞许的微笑。在不断的鞭策和磨砺中,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耐心辅导,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多少个清晨黄昏,多少次风雨兼程,就这样忙忙碌碌地走过。我把每一个青春的日子,写成了心灵的批语,留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中:我把同年人潇洒的休闲和迷人的浪漫都变成了勤奋的工作,兑换成学生的进步和家长的信任。渐渐地,我的教学技艺日臻成熟,教学水平也迅速提高。1990年,我参加建湖县初中外语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至1996年,我调至盐城市第三中学工作期间,出色地完成了从初一到初三的循环教学,获得了校“教坛十佳”的称号。
8年的中学教学生涯,我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夸口的成绩,但是我却用青春的激情和奋斗的汗水为自己积淀了一份最初的自信和从容,为我以后走上教学研究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题: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如果说建湖县中学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么,盐城市第一小学则给了我一片教学和研究比翼双飞的天空。
1996年,盐城市第一小学开全市先河,率先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我也因此被调到一小任教。那时候,小学英语教学还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没有多少理论的支撑,没有任何成功的经验。各种版本的教材,形式各异的教法,褒贬不一的评说,冲击着小学英语这块刚刚开垦的处女地。为了能给小学英语教学一个准确的定位,上至教育管理部门、研究部门,下至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实验。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里刮起的这阵改革之风,也鼓起了我在探索和研究的海洋里一往无前的风帆。作为首批任教小学的英语教师,我理所当然应该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我搭着学校“九32”课题的快车。申报了学校的立项课题“小学英语活动法教学”。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验,初步构建了一条“视听呈现――模拟操练――情境交际”的活动法教学模式。我撰写的实验报告《小学英语活动法教学初探》发表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报纸《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1997年第13期。看到自己的课题成果登上了国家级的报刊,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此时,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全国范围蓬勃开展,它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我的教育观念和行走方式,也为我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我先后主持了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课题“促进小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不断优化的实践与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训练和实验研究”、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课题“盐城市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与研究”等。我撰写的研究报告《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和《小学高年级英语对话教学的行动研究》分别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6期和2008年第9期。这些科研成果正逐渐转化成有效的教育、教学行动,为我校师生的教与学所采用。从事课题研究,使我走上了教育科研的探索之路,使我始终行进在教学改革的行列中,使我在许多同龄人感到职业倦怠和中年危机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那一份执着和热情。
教学:倾情打造的灵动课堂
新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如同一股春风,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清新的气息和勃勃的生机。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习以为常的英语课堂需要得到富有活力的重建。那么,什么才是理想中的英语课堂?一直以来,我都在苦苦地思索,苦苦地追寻。2000年10月,江苏省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在苏州举行。在为期两天的教学观摩中,参赛选手各显神通,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授课教师们独具匠心的情景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活动以及宽容赏识的教学评价,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来后,我从审视自我、剖析自我开始,进行课堂教学的重建。上课前,大到教学流程的设计,小到教学细节的处理,我都殚思竭虑,力求完美;课堂上,我尽量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满足学生快乐成长的愿望:下课后,我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随着我对课堂教学感情的升温,每天例行的教学反思就成了我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教学过程中某一精彩之处,活动开展中的巧妙之举,偶发事件上的教学机智,都成了我反思的资源: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教材处理拿捏不准,师生活动不够协调,也成了我反思的素材。反思,让我体验到改变自己、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快乐,让我听到了自己生命拔节成长的声音。
2002年9月,我参加盐城市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取得了代表盐城市参加江苏省第二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的资格。这次参赛的经历再次刷新了我的教育人生。为了不负众望,我买来了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的光盘,反复观摩优秀的教学课例,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最佳的参赛教案,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2002年12月,在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我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将参加市级、省级赛课的教案投到《小学教学设计》杂志,很快就被全文刊登。后来,我又陆续将一些字母教学、单词教学、对话教学和语法教学的典型案例寄去,又无一例外地发表。我参加江苏省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的课堂实录被收录进新课程教师培训的精品教材《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周成平,2006)。
撰写案例,为我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研究经历的机会,使我经常处于反思的状态,使我由一个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通过反思,我看问题有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理解,我的教育思想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
随着教学视野的开阔,我反思的范围从个体扩展到群体,由微观扩展到宏观。教学,从此在我眼里变得神圣起来――它像一片富饶的土地,埋藏着大量的宝藏,等着我去开掘、耕耘、采撷和探寻。可以说,教学反思使我真正地进入教学研究的生命状态,使我用整个心灵去拥
抱我从事的工作,使我领悟教学工作博大而丰富的内涵,使我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
学习:心灵栖息的温暖港湾
2003年11月,我受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中心的委派,赴新西兰国立西方理工学院学习访问。这是一次我终身难忘的经历,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跨出国门,第一次感受到天地之广阔,第一次走出了故步自封的狭隘。在国外学习期间,除了接触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外,我还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在国外一个多月,我硬是把英国人JeremyHarmer的原著《How to Teach English》(《怎样教英语》)看完,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日志。我撰写的文章《新西兰的快乐教育》发表在《教育艺术》2004年第4期。《我眼中的新西兰教育》一文则从办学规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对新西兰的教育作了全方位的介绍,该文被收录进新课程师资培训丛书《跨出国门看教育》(陈为、李志成,2005)。
2004年12月,我考取了辽宁师范大学攻读英语教育硕士。回到了久违的大学校园、暂时忘记了家庭的羁绊和学生的牵挂。一时间,身轻如燕,箭步如飞。教育硕士属于在职进修,管理比较松散,如果不珍惜机会好好学习,3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读研期间,除了必修和选修的研究生课程,校园里定期开放的图书馆、学术期刊网、专家的讲座、教授的讲课、同学之间智慧的碰撞,都成了我学习的宝贵资源。
学习离不开读书。这些年来,我广泛地涉猎了《当代教育学》、《实践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语言教学的流派》等教育理论专著,系统地研读了《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与生活》、《新教育之梦》等中外教育名著。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使我的心灵一天天丰润起来。读书就像一条明亮的小溪,欢快地流过我干涸的心田,滋养着我灵魂的四季,温暖我生命的年轮。
写作:朝耕暮耘的精神家园
回顾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不难发现贯穿我专业发展的一根红线,它成了我生命中一条清晰的筋脉,那就是――写作。有了课题报告和教学案例的铺垫,我自然地想到教学论文的撰写。我开始有意识地将教学中点点滴滴的经验和体会记录下来,就像童年记忆中那一枚枚闪闪发亮的硬币,小心地放进储钱罐。当他们可以摇得叮当作响的时候,我便如数家珍似地取出来,把它们串联起来,整理成文。就这样,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投寄出去,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新鲜出炉。慢慢地,我的教育教学论文开始零零星星地出现在各种教育类报刊上,成了我教育生活中一缕缕灿烂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路。
久而久之,我成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小学教学设计》等杂志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投稿的过程中,我还和杂志社的许多编辑老师成了未曾谋面却神交已久的朋友。新年时,总会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编辑部的贺卡;时间长了不见投稿,还会收到问候的电话。
写作成了我教育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把教育给予我的全部力量和我对教育的全部热情,都溶化在自己的文字里了。当然,写作也让我尝遍了种种苦涩与艰辛。由于长年累月的伏案工作,我的身体每况愈下,从颈椎到腰椎没有一处不在疼痛。最痛苦的是,长期的脑力劳动,导致我失眠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有时候,一家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还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时候,凌晨三四点钟,又莫名其妙地醒来,头脑异常地清醒,再也无法入睡。偶尔灵感会在梦境中到来,惊醒时生怕第二天忘了,赶忙披衣起床,写下一段文字。几乎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一段从构思动笔到修改成文的艰辛而又难忘的过程。但是,每当看到渐渐丰满起来的文字,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出来,一种无法言传的快乐又充盈着心头。写作成了我精神世界的诺亚方舟,载着我度过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朝朝暮暮。
从国外进修回来后,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盐城师范学校和阜宁师范学校等举办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都先后请我做讲座。在与县城及乡镇小学英语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迫切需要进修、学习和提高的现状,于是萌发了写一本小学英语教学方面专著的念头。我系统地总结了本人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具体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字母、单词、对话、语法等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教学方法,研究了简笔画、童谣、游戏等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策略、小学英语教材、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学手段、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和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多视角、多层面的论述,初步写成了30万字的书稿。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全部书稿和一份《关于申请出版个人学术专著的报告》交到了盐城市第一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张斌同志的手上,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张斌校长对此事非常关心,给了我许多热情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副校长吴红明同志亲自陪同我专程将书稿送给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游建华副总编审阅。游总编对书稿作了充分肯定的同时,也诚恳地指出了不足的地方,并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就这样,我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对书稿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5个专辑改成了以8个章节编排的形式,并正式定名为《小学英语教学论》。2006年12月,此书由新华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这本专著已经成为盐城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法教材和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教材。全省有40多家省级实验小学订购了此书。这本专著的出版,使我有机会为我所热爱的小学英语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您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虽是研究了,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撰写此文,是为了激发大家对教学研究的热情,让更多的和我一样的普通教师也能够幸福地行走在教育的路上。
第二篇:用爱放飞梦想
用爱放飞梦想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第三届风筝文化节策划方案
主题:风筝文化节之用爱放飞梦想
宗旨:三月,春的起始,让风筝载着我们的梦想飞翔
三月,爱的起始,让雷锋精神引领着我们帮他人放飞梦想
哪怕只有一只小小的风筝
有爱梦想就能飞翔
时间:2008年3月6日至3月23日
负责部门:人文传播学院学生会
形式:
第一阶段:征文——以风筝文化为主题,创作一篇文章,字数、文体均不限,鼓励
创新,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第二阶段:比赛——风筝展览及放飞大赛
1.各学院同学及教师可自由组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2至4人。(人文学院大一大二每班必须出一支代表队);
2.热烈邀请各兄弟学院组队参赛;
3.组委会同时也将接收个人关于风筝的创作与遐想(可以突破传统风筝的概念,鼓励创新,但必须紧扣主题),该作品将参加展览赛。
特别环节:组委会将届时邀请留守儿童参加本次活动,用我们的爱帮他们放飞梦
想!届时诚招10名志愿者。
参赛及志愿者报名时间:2008年3月6日至12日
报名方式:人文传播学院学生会(7号楼天桥下)周一至周五——中午:12:20
—13:20下午:16:50—18:00
流程:
(一)征文比赛: 3月6日下发通知
3月17日征文截稿
3月18日至21日初审,确定入围名单
3月23日于比赛现场揭晓获奖作品
(征文启示见后附稿)
(二)比赛:
(三)时间:3月23日15:00(各代表队于14:30入场)
地点:起点草坪
(15:00—15:30主持人语)
第一环节:展览赛
要求:各队于赛前三天(3月20日)向组委会上交自制风筝作品,应特别注重风筝的美观性及创意性(该环节风筝不要求放
飞)。作品需有名称,可附作品内涵阐释。
评分标准:由组委会裁判组甄别该作品是否为手工自制作品,并判断其是
否脱离主题。若该作品不是手工自制作品,将取消该作品所属
队参赛资格。其他作品进入第二轮;所有作品将在风筝节当天
在比赛周围场地展出,届时将设签由观众进行投票;展览结束
后由裁判组计票评奖。
(15:30开始)
第二环节:放飞赛
要求:各队在赛前自制或购买风筝,应特别注重风筝的可飞性;组委
会将在赛前两天(3月21日)依参赛队伍数目,用抽签的方
式将各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4队;
评分标准:以组为单位进入比赛场地,每小组各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暂
定1至10分钟,依天气情况而定)将风筝放飞,未放起者无
权进入下一轮;风筝起飞后各队需运用各种技巧使风筝在规定
时间内(暂定30分钟,依参赛数目而定)飞到最高,裁判计
时以风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的最高高度为准评奖。
附加环节:
1.比赛进行时,没有进场比赛的各队以及比赛结束的各队,可
在场边为自己的作品进行拉票综述。亦可制作简易小风筝分
发给观众(由组委会提供材料)场外观众也可参与制作;
2.留守儿童参加本环节制作并放飞风筝。
部门配合:
宣传部:前期版块、海报宣传工作以及请柬制作;
自律部:比赛当天维持会场秩序;
生活部:采购制作风筝的材料、饮用水等;
秘书处:联系协调工作以及请柬发放;
学习部:筹备裁判组;
(裁判组成员:学院老师以及校学生会、兄弟学院团委、学生会
嘉宾)
体育部:协助计时;
文娱部:司仪;
外联部;赞助,协助自律部维持秩序;
各部门自动协调工作,并负责搬桌椅。
预算:
风筝:30*5=150
奖品:350
奖项设置:征文——6*15=90
展览赛——6*15=90
放飞赛——6*15=90
纪念奖——80
饮用水:5*6=30
其他用品:200
透明胶:2*3=6;双面胶:1.5*2=3;裁纸刀:3*4=12;剪刀:
3*4=12;玻璃绳:1.5*6=9;白纸:0.5*40=20;小彩纸:0.5*20=10;
书皮纸:1*20=20;大彩纸:3.5*10=35;夹子:0.6*50=30;胶
水:1*5=5;宣纸:6*1=6
人文传播学院学生会通讯部
2008年3月2日
附:
征稿启示
一、要求
1、原创作品;
2、以“用爱放飞梦想”为主题;
3、文体不限、字数不限,鼓励创新,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二、投稿时间及方式
1、投稿时间:3月6日至17日
2、交稿地点:人文传播学院学生会(7号楼天桥下)
周一至周五 中午:12:20—13:20;
下午:16:40—18:00
三、评选方式1、3月18日—21日初审,确定入围名单;3月23日于风筝
比赛现场揭晓获奖作品;
2、届时将请相关权威人士点评。
四、奖项设置
设6个奖项:(最佳文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情致奖以及综合奖一、二、三等奖),均发荣誉证书及相应奖品
真诚地欢迎全校文学爱好者投稿!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评分标准
展览赛:
1、由组委会裁判组甄别该作品是否为手工自制作品,并判
断其是否脱离主题。若该作品不是手工自制作品,将取消该作品所属队参赛资格。其他作品进入第二轮;
2、所有作品将在风筝节当天在比赛周围场地展出,届时将
设签由观众进行投票;展览结束后由裁判组计票评奖。放飞赛:
1、以组为单位进入比赛场地,每小组各队需要在规定时间
内(暂定1至10分钟,依天气情况而定)将风筝放飞,未放起者无权进入下一轮;
2、风筝起飞后各队需运用各种技巧使风筝在规定时间内(暂
定30分钟,依参赛数目而定)飞到最高,裁判计时以风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的最高高度为准评奖。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第三篇:特色教育 放飞梦想
特色教育
放飞梦想
——鲁甸县第三小学举办首届教师素养大赛
鲁甸县第三小学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紧紧抓住“教研兴校,教研兴教,提质促效”的办学思路,以“团结、务实、奋进、拼搏”的作风求发展。展示学校“精诚合作、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为了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也为了争强教师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打造名师团队的目标,2013年3月11日,为期两个多月主题为“苦练内功、提升素养、团队互助、共同成长” 的教师素养大赛在鲁甸县第三小学拉开帷幕,2013年6月17日、18日教师素养大赛决赛在县三小隆重举行,这一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在鲁甸县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一、扎实的教研,特色的教育
鲁甸县第三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顶着社会各界的压力,不断开拓创新,很抓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采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磨课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周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争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色教育模式。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并想尽一切办法搞出成效、搞出特色。2011年举行大规模的教学研讨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县三小的关注,三小教师们不断开拓创新,2012年“学案预习法”的大胆运用和在全县的推广,为鲁甸县的教育教学打开了新的一页,三小教师们对学生预习的设计,有特色、分层次,可以看到三小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用心与重视。学校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有劳动小能手、文明小天使、小歌星、预习小能手等等,班级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力求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努力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致力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争取丰硕的教学成果。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学期开学初,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竞争意识,学校开展数学速算比赛、汉语拼音拼读竞赛、语文听写比赛、铅笔字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开展手工制作、绘画、歌唱、诗歌朗诵等多种才艺大赛;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地震演练、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疾病预防及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下成长。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为本次的素养大赛的顺利举办做好了铺垫。
二、全员参与初赛、彰显教师魅力
鲁甸县第三小学教师素养大赛分三个组进行,语文组(参赛教师10人)、数学组(参赛教师7人)、音体美组(参赛教师7人),共24名教师参赛。大赛包括课堂教学展示(60分)、板书展示(10分)、知识素养现场答题(15分)、才艺展示(5分)及诵读展示(10分)五部分。比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中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展示生动灵活,学生们积极配合,课堂气氛极为融洽、浓烈,一次次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板书比赛三分钟写 “铿锵玫瑰、万壑争流、千岩竞秀、斗志昂扬”四个成语,教师们的书写,或轻或重,或缓或疾,或清秀,或飘逸,一笔一划,工整有力;诵读比赛教师们准备充分,制作幻灯精美绝伦,音乐悦耳动听,字正腔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优雅自然的神情,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文本情境;有高尔基的《海燕》、朱自清的《春》、舒婷的《致橡树》„„才艺展示更是形式多样,有轻松活泼的歌曲,热情奔放自创诗歌朗诵;熟练娴熟的现场作画;苍劲有力的书法;情感浓烈的讲故事;王平花老师活力全开的自制服装秀、现场吹画使现场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田梦会老师的独角戏《老太太》赢得了满堂喝彩,童媛老师的手语操《国家》激荡着我们爱祖国、爱生活的热情。知识问答竞赛题目涉及面广,不仅考教师们对课标的掌握情况,还注重考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对答入流,现场观众抢答积极,气氛热烈。各项比赛异彩纷呈,即彰显了我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又展现了我校教师团结一心、蓬勃向上的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潜力得以激发,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成功激活教师内心深处的进取心,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异彩纷呈的决赛,放飞教师的梦想 经过初赛激烈的角逐,六名教师脱颖而出进入决赛。6月17日、18日,鲁甸县第三小学第一届教师素养大赛决赛在三小多媒体教室隆重举行,县一小、县二小和鲁甸县各乡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四个学科的学科教研员、以及县三小全体教师共计一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大赛观摩,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唐方平,副主任马冰、刘关勇全程参与活动。大赛邀请到了省特级教师马竹青、蔡琼和鲁甸县教育界知名人士担任评委。比赛内容包括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展示、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
(一)课堂展示生动灵活
6月17日是大赛的课堂教学展示环节。该环节比较全面集中地展示了选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平时重教研重思考的良好风范。6堂课各具特色,向我们展示了多彩的教学盛宴。从授课的情况看,老师们观念新,敢想敢讲;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引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如鱼得水,从容自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轻车熟路;教学效果好。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且灵活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设计教程。巧妙的过渡语为每一环节的衔接搭建了座座彩虹桥,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设计的艺术。老师们和蔼可亲的教态,平缓优美的语言,稳健扎实的教学,留给了我们真实、朴实、坚实、优雅、自然、生动的课堂。特别是童媛老师的音乐课《老虎磨牙》,她把学生领进音乐的世界,让孩子们穿上老虎服在地上打起了滚,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书写展示,显示功底
18日上午8点,选手们进行了三分钟四个成语的书写展示。选手们每人一块黑板,在舞台上集中展示粉笔书写的深厚功底。选手们书写时笔法灵动,有起有落;字形优美舒展、工整有致,吸引了台下代表的凝神翘首。书写完毕,评委仔细观看,认真鉴赏,为选手一一打分。
(三)诵读读展示,大展风采
在诵读展示环节中,参赛选手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朗读技巧,用充沛的感情、悦耳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带领现场听众一次次走进投入。有歌颂母爱的《生命的红线》、有诠释爱情的《致橡树》、田梦会老师歌颂三小的自创诗歌《啊!我梦中的天堂》赢得了满堂喝彩,童媛老师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整个表演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真正集声、形的演绎于一体,再现了08年汶川地震的揪动人心的时刻,整个会场气氛异常安静。
(四)知识素养现场问答,展示深厚素养
知识素养答题环节,选手们充分调用了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客观题答题中取得满分的好成绩。选手们对主观题的回答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留下印象深刻的是试题深具匠心,这些题包罗万象,贴近生活,关注热点,体现创新,体现出出题者深厚的文化知识、文学素养。现场观摩的教师抢答积极,气氛浓烈,比赛进入高潮。
试题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涉及到古诗的诵读,涉及到当今社会的热点,涉及到语言文字的应用,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片段的点评,涉及到教师平时对班级的管理,还涉及到生活现象的认识等等。这个环节给我们很深刻的体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是丰富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勤于学习、热爱生活是积淀知识素养的基础。
(五)才艺展示,异彩纷呈
才艺表演,将赛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而活跃。选手们各显其能,各展所长,依次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才艺和闪亮风采。
本次才艺表演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歌舞、书画、茶艺表演等,门类俱全,样样精彩;二是融合性,选手经过精心编创,将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如郭风霞老师表演的歌曲、书法串烧。童媛老师意境优美、熟练娴熟的茶艺表演,田梦会老师的现场作画《牡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三是民族性,马琼老师的舞蹈《回族姑娘》给现场带来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台上的选手尽情展现,台下的观众不停地鼓掌、喝彩,整个会场的气氛欢快热烈。观摩这样的才艺表演,不亚于观摩专业演员的演出,可见三小教师才华横溢,人才辈出!
四、深刻独到的点评,言简意赅的总结
18日下午,评委们分别对本次大赛的课堂教学、板书、诵读、才艺和知识问答做了一一点评。
马冰老师对数学课堂的点评给在场老师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理论课,也充实了“素养”一词的内涵,使人受益匪浅。蔡琼老师对板书的点评细致入微。担任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和诵读点评的马竹青老师,对本次素养大赛给了很高的评价,她对本次大赛的总结是“栩栩如生、德才兼备、能歌善舞”,她以沉稳的风度、渊博的学识、睿智的语言和切中要害的点评征服了与会的老师,为大赛增添了又一大亮点。
为期两天半的赛事中,虽然很紧张很辛苦,中午一点才能匆匆吃上一个盒饭,一点半又开始观摩,晚上回到宾馆已经6:30多,但是和内心的收获相比,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次大赛,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方向,转变理念,充实知识,积累智慧,不断提高自己、丰厚自己,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必须努力做好的事情!
总结会上,教育局副局长唐石荣肯定了县三小在推进教师素养建设、打造名师团队工作、有效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要求全县各乡镇学校要找到差距,深刻反思,吸取经验,扎实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教研方案,为下步工作做好打算,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研室主任唐方平语言幽默,富有感染力,见解独到地对本次活动做了肯定和评价。县三小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全面透彻的总结,提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采纳各位领导、专家及老师们的建议,结合现在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实施教学,继续发扬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互相学习,再创佳绩。”
比赛只是形式,促进才是目的,教师素养大赛结束了,全面提升我们老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比赛,让这次活动成为我们创造特色教育的基石,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更应潜心思考、不断积累、认真学习、永远进步,放飞心中的梦想,撑起现代教育的一片蓝天!
撰稿人:县三小
米艳丽
第四篇:用青春放飞+心中的梦想
用青春放飞 心中的梦想
高一(14)班邹仁奇
无论是你,是他,还是我,当我们走进这个纷繁的世界时,心中都藏着一个美好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立下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每一个高中生都做着多姿多彩的梦。有的梦想成为光鲜亮丽的明星,有的梦想成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有的梦想成为受人尊敬的学者。青春与梦想是相伴相生的,青春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年龄,更在于,我的心是年轻的。不是老气横秋的一堆细胞,不是机械驱动和运转的机器。以一种昂扬的举步和操纵驾驶的心态迎接生活,这正是青春的真正可贵和漂亮所在。虚度年华,浪费青春,这是生命的虚掷而不是青春的优美。不要畏惧梦想遥不可及,不关键怕旁人冷嘲热讽,不要为慵懒恬静的生活现状阻遏了前进的步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吧!流星转瞬即逝,但我记住刹那间的美丽;
昙花只有一现,但享受了瞬间的芳香;无论成功与否,都记住了奋斗途中那美不胜收的景色。
道路留不下足迹,但我已艰难走过;生活留不下成功的喜悦,但我的确为它努力过,那蓝蓝的苍穹,那朵朵的云霞永远映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即使没有鲜花绽放,即使没有众人鼓掌,额上的汗水,跋涉的足迹,会将最豪迈的歌声唱响!的确,高中生活已让我们感觉到了压力。我失落过,我痛苦过,我迷茫过,难道颓废就是我的写照吗?难道青春的朝气就如此损落吗?不,当然不。我坚信:梦想是成功的第一步。跌倒了爬起来,对自己说:“有梦才会赢”。我告诉自己,付出与回报也许并不是一架天平,但想要回报,就必须付出。生活的路酸甜苦辣,生活的路风雨交加,生活的路曲折坎坷。我要感谢这一切,因为生活中有了波澜起伏,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人生。让我带着无比的自信,带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强意志。一起在南城一中放飞青春的梦想,谱写青春的旋律,燃烧青春的激情,一起面对这人生的第一大挑战吧!放飞梦想,超越自我,创造奇迹。(指导老师 邓国忠)
第五篇:放飞梦想 用“心”成就未来
放飞梦想 用“心”成就未来
高一七班是一个充满奇迹的班级,怀着同样梦想的46名同学走到了一起。“时间面前紧迫感、学习面前压力感、成绩面前竞争感、班级面前荣誉感”是我们坚持的理念;“每个人好,整个班才好,整个班好,每个人才更好”是我们信奉的格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我们的风采”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是一个温馨的集体,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一学年以来,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惜,取得了很多成绩。
一、学习篇
学习刻苦努力是我班的特色,课堂、课间、午休、晚自习,任何时候你都能看到七班同学刻苦学习的身影。在同学们和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次的考试七班都名列年级前茅。为让同学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给自己确定下一个目标,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我班召开了“学习,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积极发言,交流学习方法,畅谈学习心得与体会。随后,在班上设立的“心愿墙”也成为大家学习动力的源泉。为让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我班成立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学习小组,组内汇总每次考试及测验的分数作为小组的成绩,作为各个小组间评比的标准。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调动了积极性,也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班风。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七班每一名同学的努力付出,离不开每一位同学都添砖加瓦。
二、纪律篇
课上,我们认真的听老师讲课;自习课上,每一位同学都能井井有条的安静做着自己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每日三扫,周五的大扫除,也在忙碌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严格的纪律,良好的班风,让我们更坚定的相信高一七班的未来不是梦!
三、活动篇
2011年的9月,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聚到高一七班,互不相识的我们共同到西青军事基地参加军训。训练场上总有我们规范的军姿,坚实的步伐,响亮的口号声。虽然彼此还不熟识,但集体的荣誉感却默默在我们心中扎根。正因为如此,我班最终获得军训先进班级体称号,并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代表班级参加了军训汇报演出,获得部队指挥官和老师们的肯定。此外,对于各种比赛,七班也毫不逊色。田径赛场上,我们的坚持,我们的汗水,赢得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一年一度的辩论会,每一位同学的出谋划策,让我们的辩手在赛场上尽展七班的风采。
我们有少年的锐气;我们有青春的活力;我们有跃动的思维;我们有集体的智慧;我们有对梦想的坚持。我们一直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前方充满荆棘又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总会看到一个集体的身影,这就是高一七班。给高一七班一个机会,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踏实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向梦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