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

时间:2019-05-13 00:1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

第一篇: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内涵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答: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其核心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规定,即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

在一般的课程理论中,有人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a.广义的课程目标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等;

b.狭义的课程目标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等;

c.描述意义的课程目标指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就是我们想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而到达的那个“目的地”。它指出了学生达成目标时的数学水平、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特征,但并不具体指明特定的学习。

当课程目标具体化到特定的数学内容时,就是教学目标。

目的是总的表述,它为指向某种未来的结果的具体行动提供了框架和方向。与“目的”不同,通过分析数学课程目标,可以确定学校数学教育的范围。“目标”是一种特定的书面陈述,具有定向功能,为数学课程和教学提供了关于所要完成任务的明确表述。三者有宏观走向微观。

2.简述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数学课程目标的共同要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答: 数学课程目标,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我国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算学课程纲要》中规定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能依据数理关系,推求事务当然的结果;(2)供给研究自然科学的工具;(3)适应社会上生活的需求;(4)以数学的方法发展学生论理的能力。1951年的《中学数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则从“形数知识”“科学习惯”“辩证思想”“应用技能”四方面规定了教学目的。其中既有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的应用,也有与函数概念有关的辩证思想,既要讲明“普通知识”,又强调“系统学习”,还是比较全面的。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和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而且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相象能力,以适应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一提法中,重点突出了“基础知识”和“三大能力”。提出“三大能力”的教学理念,是我国数学教育观的重大发展。从那时开始。“双基”和“三大能力”,一直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一提法,在保留1963年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注意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在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作用。2007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关于目标的提法,在实用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上得到比较好的平衡,在了解数学价值,情感态度,实践能力等都有了新的提法。《标准》将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下,《标准》明确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一起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目标,并做出了详细的阐释。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程目标,世界各国的提法并不相同,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数学课程目标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研究课题,不能说哪种提法就绝对正确。数学课程目标的确定,主要反映出数学的实用性功能、思维训练功能和选拔性功能;要符合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水平,服从于时代的总的教育目标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需求;要依据数学学科本身数量化、模型化、算法化、论述的严谨性等特点;还要考虑教师的基本状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识水平。我国20世纪以来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的变迁正是反映了这些特点。

启发:

(1)由重视教师的“教”到也关注学生的“学”

1951年,我国颁布新中国首个《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草案》,其中“关于教授的”实施方案中列举了六项内容:“设备、准备、讲授、课外活动、作业的指定和检查、考试”。要求讲授时“须依教案进行,并须随时注意班情,加以变通。口齿要清楚,板书要整齐,画图要正确而有普遍性。多发问题,随时开导。上课时要照顾前课,下堂时须总结大纲”。“关于学习的”实施方案仅简单提出了四项“听讲、温习、演题、参考预习”,也是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在其“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中,提出要“讲情概念、法则、定理、公式以及解题、证题的方法和步骤;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加强练习,培养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相象能力;适当地联系实际”。大纲中很少论述学生的学的问题,还是以“教”为主的思想。1992年,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等,由此可见,至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数学教育界不仅重视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如何学好数学。200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从强调听讲、练习的接受式学习到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20世纪50~90年代,我国一直把解题训练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草案》指出,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听讲、温习、演练和参考预习。其中关于“演题”的要求是“演题是透彻理论,熟练方法、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不二法门,学者必须认真耐烦,及时演就,妥善保存”。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于数学练习的处理作了更详细的说明,明确了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双基”,发展“三大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必需步骤;阐述了练习的组织安排,指出练习的数量,提出了保证练习收到效果的要领,包括仔细审题、独立思考、格式规范、及时纠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关于数学学习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注重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培养。2003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3.设计数学课程目标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需求?你认为应如何辩证的看待数学家的目标建议? 答:(1)设计数学课程目标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设计数学课程目标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数学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数学育人”。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那些需要且能够通过数学教育而实现的“变化”。只有了解学生如何学数学,怎样产生数学兴趣,数学学习对学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影响途径等,我们制定的目标才有意义。

b.对当代社会的数学需求的研究。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只有通过对社会的详细研究,我们才能决定学生应该学哪些数学知识和学到什么程度,应当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态度。

c.来自数学家的目标建议。在数学课程编制中,来自数学家的数学课程目标建议是最受重视并常常被广泛采纳的。

(2)数学家的目标建议

实践表明,数学家们的目标建议,回答的往往是:对进一步的数学学习而言,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数学基础,接受怎样的数学教育?然而,这样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数学家设定的,而非我们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要使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具有怎样的数学素养。所以在数学家们的建议中,我们要聚焦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数学在生产、生活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的广泛作用的建议; 第二,关于某一特定数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建议;

第三,关于数学在完成其他主要教育任务上所能做出的贡献。

4.设计数学课程目标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答:设计数学课程目标应满足一下几个基本要求:

(1)结构性。首先,要体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其次,要考虑目标体系的纵、横联系,使目标成为一个多层级渐次分化的完整体系;第三,下位目标要满足上位目标的要求,使各层级目标具有连续性、递进性。总之,在目标的结构性要求上,纵向要“逐渐分化”,横向要“综合贯通”。

(2)层次性。首先,目标要与数学概念抽象水平的螺旋上升保持一致,体现出概念抽象水平的层次性;其次,目标要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出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概念理解水平的层次性;第三,针对具体内容提出的学习目标,要体现不同学习阶段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3)具体化。体现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定向作用,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目标要明确、具体且符合学生实际。

5.设计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设计数学课程目标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分解目标、分析任务、确定起点、表述目标。

(1)分解目标。分解目标使目标不断具体化: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单元(章节)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2)分析任务。列出学习任务并逐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一般采用逆向设问法,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作为作为终点目标)开始,反复提问并回答:学生掌握这一水平的知识,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知识,一直分析到教学的起点为止。

(3)确定起点。通过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起点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

(4)表述目标。目标设计的最终成果是按照一定的类别、层次呈现的“目标树”。

6.制定数学教学具体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具体目标的类型有哪些?

答:(1)制定数学教学具体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目标指向学生的变化。教学目标是学生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通过教学,学生要达到的双基、能力和态度的变化。

b.与教师教的任务和学生学的任务相区别。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任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不是教学目标本身。任务的完成并不一定意味着目标的达成。

c.与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在制定教学目的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内容特点,反映出当前内容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的某个角度或层次的目标要求。

d.目标表述要明确。表述教学目标,就是要指明学生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变化,以便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来达到目标。

(2)具体目标的类型 数学教学目标包括运算、作图等可观察的行为性目标和思维、理性精神等不可观察的非行为性目标两类。

行为性目标给出了教学后学生所应出现的可视行为的精确陈述。这一类目标所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做出怎样的行为就可以认定他已经达成了目标。

对于非行为性目标,我们通常借助于学生在运用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推测。

7.如何表述具体目标才能满足“为教学定向”的要求?

答:要使所表述的具体目标满足“为教学定向”的要求,需要按一定的结构呈现,并要使用一些基本词汇。

(1)具体目标的结构。一个目标的表述包含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我们想要实现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学生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2)目标词汇的变化。表述目标的词汇是“与时俱进”的。当前,《标准》所使用的表示学生学习结果的术语,对具体目标的表述有很大的影响。各地在制定中考、高考考试大纲时,也大量使用了《标准》中的术语和词汇。

(3)具体目标表述中的错误。当前,在具体目标表述中,存在简单套用“三维目标”的现象。在表述课时具体目标时,要强调围绕当前知识技能,使当前知识所蕴含的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以及理性精神的熏陶等得到落实。

8.从分类学的观点出发,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学概念,制定一个关于这个概念的教学目标。

答:以高中数学人教A版“增函数的概念”的教学目标为例。(1)从知识维度考察

由于 “让学生学习增函数的概念”是一个一般性的目标,因此在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可能包含所有四类知识: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识知识。

事实性知识

在函数表达式yf(x)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概念性知识

构成函数的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确定的变化关系。

程序性知识

根据yf(x)的表达式,判断函数是否为增函数及证明其起增函数等的步骤。

反省认知知识

关于什么条件下运用函数的单调性知识;学生建立自己的、有关学习增函数的知识及其运用的目标。(2)从认知过程维度考察

回忆事实性知识

学生将能回忆增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形式。回忆程序性知识

学生将能回忆运用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回忆概念性知识

学生将能根据记忆写出证明一个函数为增函数的证明过程。

回忆反省认知知识

学生将能回忆自己在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过程中形成的策略。

第二篇:小学数学四年级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四年级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并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认识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 中的问题。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能用四舍五入法 求比较大的数的近似数。

(5)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估算。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 交流。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并能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计算。(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7)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简单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4)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测量

(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3.图形与变换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了解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后的图形。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画折线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4)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已学过的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五年级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3)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4)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

大公因数。

(5)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整数、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相互转化。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能用不同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并会正确地画高。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2.测量

(1)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能用方格纸估计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并能用不方法计算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能正确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

3、分米

3、厘米

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米

3、分米

3、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6)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3)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2.可能性

(1)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能按指定可能性的大小,设计相关的方案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已学过的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课程目标

(注:根据现使用教材,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及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分解。)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理解倒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2)比较熟练的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3)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5)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

(6)能区别比值和化简比。

2.数的运算

(1)能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运算及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4)掌握比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5)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应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正比例、反比例

(1)掌握比例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比例尺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能掌握按给定的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互化。

(3)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及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2.测量

(1)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复式百分数统计表。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选学扇形统计图;会懂得有关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统计图。

(4)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5)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1.有综合运用所学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能解决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有关利息、税金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不超过三步应用题)

3.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4.初步感受已学过的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第三篇:课程目标

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阶段目标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鼓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某种需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材提供了两个研究报告的范例,要求“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3)材料作文。安排了两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建议

(一)依纲扣本,熟悉教学目标,了解编辑意图,一个学期的教学都是为着实现本同教学目标的。

(二)整组备课,整组设计,整组教学。

要有整合的思想。语文知识的掌握,读写训练重点的落实,语文能力的形成,要整组教学完成。要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交流平台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读写教学与本组训练点的联系。也可对一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省时,高效。

(三)识字、写字教学(在讲论教学时提的不多,但要重视识字主要靠自学,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写字仍重视,既要写单个字,又要写词语。要适当提高写字能力,培养听记能力(由词到句到写)

(四)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境,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正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1)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五)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六)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七)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的“语言表达的艺术”单元,要抓布置;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交流做法(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名人演讲、趣联名谚;写提示语、广告词);活动后的展示,评议。

2.大综合单元

第一板块: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感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活动方式是搜集资料,阅读(包括收上提供的和同学们搜集的)讨论交流。

第二板块: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主要活动方式有: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撰写报告,发表交流。

特点:任务驱动,会作探究。

重点抓以下环节:

(1)制订计划。

(2)就第一板块进行交流。

(3)阅读例文,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

(4)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跟踪辅导(研究问题的确定;资料的获取与筛选;形成观点;得出结论„„)。

(5)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第四篇: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目标 明确战略规划

规范管理平台运行 优化人力 资源配置

提高运营 管理能力

提升领导领导力与管理艺术

问题表现症状

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变化缺

乏充分的认识和分析;盲目追求市场热点、投资过度多元化、缺乏明确的、切合实际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

经营决策盲目性大、缺乏科学的专家论证体系;缺乏管理监督与控制功能;机构设置不科学、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经验型管理;

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人才的选拔、培养、晋升缺乏科学依据,主观因素大;员工缺乏工作热情,人心涣散;员工缺乏归属感。

财务管理素养差,重会计功能,轻财务管理;资本运作能力不高,不善于进行资源整合;生产流程组织效率低,供应链体系运转不良;项目管理漏洞多,效率低。以权管人,以权压人;决策

水平不高,操作能力欠缺;不善于进行危机管理;不善于进行沟通,协调与激励;不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人魅力欠缺。配套课程 企业战略计划、过

程;建立成功的战

略联盟;战略实施

与组织结构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企业执行力打造;太极管理系统;《周易》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P

-O模型;强化员工的优势与才干;建立发挥优势的环境

经济周期波动的行

业周期轮动;企业必备经济法规解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领导用人艺术与领导激励艺术;卓越领导力的成功方程式;情境领导 培训目标

明确公司远景和战略

目标;制订相应发展战

略、;引入新的管理模

式和盈利模式;制订战

略实施计划。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定编定岗、引入新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考核与淘汰机制。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具备规范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卓越的现场管理能力;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思维、决策水平;

传授有效的领导方法;讲授用人、用权艺术;帮助领导人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五篇:课程目标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程目标

一 运动参与

在3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

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知道如何设置锻炼的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

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

描述出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的体能变化;

应用简单的测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如台阶试验、5分钟跑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等。

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观看体育比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四)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学习在野外条件下的活动技能与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有组织的较大型野外活动;

以小组形式制订野外活动计划;

运用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

(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发展体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四)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营养需求与年龄、性别、身体活动等的关系;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初步学会选择适合运动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饮食、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

(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二)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三)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目标】

水平二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学习领域五 社会适应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一些体育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

简单评价一两个体育节目或栏目。

备课人:徐成玉

下载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章(ok) 数学课程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数学ok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首先在意大利开始; (1)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 (2)性质:不是古典文化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文化兴......

    羽毛球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通过羽毛球专项课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战术;熟悉羽毛球运动规则和裁判法,并能在实践中......

    第四章 课程目标5篇范文

    第四章 课程目标 1概念辨析: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展开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 课程目标即学生课程学习应达到的结果及其课程要求,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行为变化的描述。 展......

    课程目标体系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五年级 吴丹 《新课程标准》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

    大堂经理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深刻体会和了解网点转型后的大堂经理的角色定位 2.了解优秀大堂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常用知识和技巧 3.对比和了解同行业、国内外银行大堂经理的工作方式,特别......

    诊断学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精选)

    诊断学教案教 师:岳新荣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单位:湖北职院医学院 诊断学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学专业:临床医学授课人:岳新荣班级:2004级7班和9班 总学时:108学时 理论课:74学时 实践......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基础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