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3 00: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

第一篇: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

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

本方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部2003-2007教育行动振兴计划》、《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21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发[2003]8号)等法律法规、相关文件和教育部领导有关讲话精神而制定。

一、评估宗旨

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贯彻“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 的指导方针,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申办学校和学院投资方重视和加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独立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与经济建设服务。

二、评估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遵循以下四项具体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反映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评估,促进独立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定位、本科人才培养规格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自觉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评建结合性原则

教育工作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独立学院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强本单位内部的建设、管理和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因此,教育部重视独立学院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自我评估是基础,建设和整改是重点。各独立学院须依照本评估方案,对本单位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诊断,并坚持各项整改建设与日常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进行,两者并行不悖,充分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积极作用,从而追求评建的最佳效果。3.整体综合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概貌。因此,教育部将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过程和重要环节进行整体评估,其评估结论也将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作出整体的和综合的评价。4.测评规范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是一项涉及范围广、参与人员多、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的系统工程,整个评估过程将按照“学院自评”、“专家考察”、“评后整改”等程序运行。为保证学院教育工作评估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教育部将根据评估工作需要配套制定(设计)并下发《状态数据统计表》、《支撑材料参考目录》、《自评报告规范要求》、《专家评估工作规程》、《信息统计处理方法》等相关辅助性文件,力求实现评估工作的规范化、运行程序的有序化和观测方法的科学化,尽量减小评估误差,提高评估质量。

三、评估内容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的评估内容,是遵循“科学合理,简单明了,标准适当,重在发展”的设计原则,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厅[2004]21号),并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制定。其评估内容包括6个一级指标,计19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指标12个),共41个主要观测点。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四、评估方式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将采取学院自我评估与教育部专家组评估相结合、资料查阅与现场考察相结合、全面调查与抽样测试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考察评估方法另订。

五、评估工作步骤

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过程,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评估准备阶段

1.抽样检验,制定方案。2004年底采取团体抽样的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30多所独立学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的调查统计分析,并初步确定各项指标的等级标准;继之,在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于2006年初对3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院进行试测,检验现行方案的设计质量,并据此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实施办法,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2.宣传动员,组织培训。召开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独立学院领导和有关人员会议,宣传教育评估的目的意义、指导方针和实施办法等,布置工作任务,提出评估要求。同时,对拟派评估专家进行评估业务培训,统一操作规程。

(二)评估实施阶段

1.学院自评,提交报告。各独立学院自教育部评估文件下达之日起,即按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方案逐项逐条进行自评、自改、自建,并于教育部专家组进学院考察前一个月向教育部呈报《学院自评报告》和《状态数据统计表》。

2.专家评估,反馈意见。教育部专家组按计划分赴各独立学院,在被评单位协助下,按统一操作规程进行现场考察与评估,并就考察结果向被评学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反馈意见。

3.学院呈报整改方案。被评学院根据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反馈意见,对照评估标准,认真总结经验,寻求差距成因,并据此制定出下一步整改建设方案,于评估结束半个月内报教育部。

(三)评审结论阶段

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各专家组的考察评估结果及结论性意见集中进行会审和研讨,以“标准”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估结论。

本评估指标体系有19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项目”12个,一般项目7个。其综合评估结论“合格”的标准为:二级指标评为“不合格”的≤4项(其中重要指标评为“不合格”的≤2项)。

六、评估结果处理

对评估过程中采集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工作状态数据,将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以便为教育部、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独立学院的申办学校日后进行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此外,教育部对本轮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结果,进行区别对待:凡评为“合格”的学院,将予以“通过”,其中对于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院,准许日后直接申报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凡评为“不合格”的学院,予以 “暂缓通过”,限制当年招生,限期整改并于适当时期进行复评,其中对于办学问题严重者或因不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而诱发事端、影响稳定的,将予以停办甚至严肃追究独立学院举办者、有关高校和主管部门的责任。

七、评估基本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确保评估质量

开展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其目的在于引导各独立学院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摸清存在差距,探明问题成因,以便下一步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建设。为此要求各学院自评时须本着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调查,认真填写统计表,确保数据客观、准确、完整;《自评报告》等文稿力求做到观点明确、依据可靠、佐证有力。坚决杜绝任何虚假现象发生,对于弄虚作假者,将实行一票否决。2.把握“三个符合度”,强调自定目标的适应性 为避免简单地对应指标,就事论事,独立学院自我评估时须把握好“三个符合度”,即学院所确定的目标(学院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院实情的符合程度,学院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符合程度,学院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鼓励学院面向社会办出特色,避免“千校一面”以及盲目攀比的倾向。3.做到六个结合,抓住考察评估的关键点

评估指标体系中所设立的评估项目和观测点数目较多,为提高教育部专家组考察的深度和效率,评估时须通过重要项目(黑体字)来抓关键点,并努力做到六个结合,即目标与过程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投入与产出结合、现状与发展结合、规范与创新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

* 本方案由“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研究课题组”制定

第二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

为切实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规范评估活动和评估行为,提高评估工作质量,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思想与重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提高质量”的基本思想,评估重点是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经费投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

二、评估对象与条件

本评估方案主要针对2002年(含)以后(没有参加上一轮评估)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申请参加合格评估的基本条件为:1.有两届及以上毕业生;2.申请评估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3.学校举办方上一年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5000元;4.升本后已有2届毕业生的高校,必须接受一次评估。已有3届毕业生仍未达到申请评估条件的院校,可以申请推迟评估,在有5届毕业生前应达到申请基本条件,并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凡因未达到申请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院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将采取暂停备案新专业,暂缓安排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等必要的限制措施。

三、评估组织及职责

合格评估在教育部领导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筹规划与组

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新建院校积极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制定评估方针,研制评估方案,确定工作进程,组织审议评估结论并公布。

教育部成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负责评估的结论审议、纪律监督,并受理评估争议等事宜。

评估中心负责受理评估申请,采集和分析教学状态数据,组织院校和评估专家业务培训及现场评估,整理评估资料并向专家委员会提交评估综合报告,以及有关整改提高的后续验收等事宜。

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地参评学校的领导和评估的统筹协调,具体职责包括:

1.制定本省新建院校评估工作规划,确定本省新建院校参加合格评估的时间安排;

2.指导新建院校的评建工作,帮助并推动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3.在本省每所学校评估中先期审议学校提交的自评报告、状态数据及整改报告;

4.评估专家组要主动征求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对参评学校的看法;各省平时对本省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监控情况将作为评估专家组评估的重要参考;

5.专家组的评估考察报告在正式公布前要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新建院校的整改工作。教育部抽查各省整改落实情况。

新建院校按照评估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自评和整改提高工作,并注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保证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四、评估程序及任务

合格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数据分析、现场评估、结论审议和整改提高等五个环节。

1、学校自评

学校自评是评估的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从学校的自身定位、特点与办学思路出发,依据教育部《评估方案》并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重在查找差距、分析成因与采取对策,加快教学基本条件与基本规范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校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在自评报告中,关于“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部分要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一。

2、数据分析

评估中心加强“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常态信息采集工作,梳理和整合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相关的数据信息,组织专家分析参评学校的本科教学运行状态,把握需要进一步考查的“疑”、“异”之处,初步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评估专家现场考察提供基础材料。该分析报告也同时送达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参考。

3、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一般为期4天。专家组结合《数据分析报告》,审核学 3

校《自评报告》,在此基础上明确进驻学校现场评估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重点。现场评估既要坚持国家统一要求,又要适当考虑学校实际;既要对照评估标准作出合格鉴定,更要通过专家指导促进可持续发展;既要完成规定的考察环节和任务,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评估专家组形成《评估报告》并给出结论建议。

4、结论审议

评估中心将《评估报告》征询被评学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并要求有关学校递交《整改计划》,在此基础上与《自评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合并形成《评估综合报告》,集中报送专家委员会审定。专家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给出评估结论。评估结论经教育部认定后,由教育部向社会公布。

5、整改提高

参评学校要高度重视专家组现场评估时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整改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与提高。《整改计划》作为专家委员会审议评估结论的依据之一,积极改进并按期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验收和评估中心组织的抽查。

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有关参评学校切实做好评估后的整改提高工作,配合教育部如期进行整改效果的验收抽查。整改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审核式评估。

五、评估结论及使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和教育部审定:

“通过”并且认真落实了整改计划的院校,直接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

“暂缓通过”的院校,根据《整改计划》切实整改,一年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整改验收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式评估;

“未通过”的院校,整改期一般为两年,同时将给予一定的招生限制措施。两年后重新接受评估中心组织的全面评估。重新评估仍然未获通过的院校,教育部将采取停止招生等限制措施。

六、评估监督与申诉

合格评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阳光”评估,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评学校的申诉。

1、评估信息的公开

合格评估相关的政策文件与实施办法、评估标准与实测要求、评估程序和具体活动,以及学校《自评报告》、评估专家名单和最终《评估报告》等,均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

2、评估活动的监督

专家委员会内设评估监督工作组,通过各种方式监督参评学校、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机构工作的规范性、公平公正性,检查评估有关规定以及评估纪律的执行情况。监督工作组有权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及时纠正,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与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并视情节轻重提请有关行政部门追究处理。

教育部专门设立评估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3、评估结论的申诉

参评学校如果对评估结论存有异议,可向专家委员会提出申诉。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委员审议,并根据具体情况责成评估组织机构与参评学校沟通、复议,必要时可组织复评。

七、评估纪律与经费

评估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各项规定。参评学校、评估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廉洁自律,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对有碍评估工作公正性、严肃性的不正当做法,应予以抵制并向上级部门反映。

1、评估和审议活动实行回避制度。评估专家、工作人员和专家委员会成员与参评学校有亲密关系时,当事人应主动提出回避,不得参加相关的评估和审议活动。

2、评估活动坚持严格规范和客观公正的原则。制定评估专家组织与管理工作规程,评估专家尊重参评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全面、客观地收集有效评估信息,发扬民主作风广泛交流和讨论,对照评估标准独立作出评判,对被评者进行业务指导和进言献策。

3、参评学校接待工作应坚持简朴、方便、安全的原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对专家组现场评估期间的专家食宿按教育部规定标准安排。

4、专家组现场评估的一切费用(交通费、食宿费、评审费等),皆由教育部专项列支,与参评学校不发生经济往来。专家不得接受学校的宴请、礼品、礼金或安排旅游。

八、其他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教育部。

第三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1、开展高校教学评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2、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主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提高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九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第三十三条:“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第四十条:“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级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第四十四条:“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四十七条:“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3、本科教学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答: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而且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成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4、国际上主要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和做法有哪些?

答: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国际上统称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共同的经验:

从评估频率上看,大部分国家都有5—8年的评估周期。

从评估内容上看,多数国家都是既开展学校评估,也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而且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是评估的主要内容。

从评估模式上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认证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结论一般为“通过”或“不通过”两种。合格评估就属于认证模式;二是等级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结论一般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三是审核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是否有自律机制。评估后,专家组给出审核报告,引导学校自我改进工作。

从评估组织方式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型;三是民间主导型。而且,实行管办评相分离是各国的共同特点。

5、什么是合格评估?

答:《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教高[2011]9号)明确指出,本科教学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二是学校自我评估;三是实行分类的学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四是开展专业论证及评估;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合格评估是国家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普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学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这些学校通过合格评估后将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6、为什么要开展合格评估?

答: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0年底,2000年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约占普通本科院校数(不含独立学院)的34%,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至关重要。开展合格评估可以促进这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这些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这些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这些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这些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

7、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树立评估新理念、探索评估新方法、倡导评估新风尚。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合格评估方案设计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该方案的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8、学校参加合格评估的条件是什么?

答:学校参加合格评估的条件是:

(1)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

(2)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

(3)公办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财政部和国家《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文件规定的相应标准,即原则上2012年各地方高校生均拨款不低于12000元。

(4)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申报评估的学校,在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

对目前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国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评完。其余学校陆续达到参评条件后,届时依次接受合格评估。

9、合格评估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政府负责制定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教学质量基本标准、评估方案、评估总体规划安排,委托专业评价机构开展评估活动。合格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体现了政府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要求。

高校既是接受评估的对象,又是评估工作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承担着开展自评自建活动、并主动接受外部评估的法律义务。

社会是评估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社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以及评估工作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因此,实行阳光评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评估信息向社会发布,让社会多方面了解评估工作,理解、支持和监督评估工作是评估工作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

10、合格评估工作倡导哪些新理念?

答:在总结我国多年评估实践经验,借鉴国际现代教育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合格评估工作倡导以下新理念:一是强调替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二是强调学校是评估和质量保障的主体,保障和提高质量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三是体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引导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重在建设过程和改进工作。四是强调评估专家与参评学校平等交流互动,共同推动学校协调发展。五是突显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成为评估与质量保障的直接受益者。

11、合格评估工作有哪些新方法?

答:一是使用了数据分析方法。教育部评估中心基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各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做出分析报告,提供给评估专家分析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采用了新的专家工作方式。评估专家在进校前要研讨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进校考察重点;在进校考察中专家要全面考察并独立作出判断;专家在离校后一周内提交个人考察报告,专家组长汇总后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

三是采用了新的考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专家可以采取集中进校或分散进校的方式进校考察,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整体判断。

四是加大社会参与力度。专家组成员中吸收部分行业和社会人士参加。

五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管理制度,专家遴选、培训、考评制度和退出机制,及评估结论审议、发布和仲裁制度。

12、合格评估是如何实施“阳光评估”并倡导良好风尚的?

答:为了使高校和社会更加了解教学评估工作情况,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推动评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实施“阳光评估”,倡导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公开透明。建立了评估信息公告制度,评估政策、评估文件、评估方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以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现场考察报告、评估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公开,广泛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公平公正。根据参评学校学科特点遴选专家,优化专家组成,同时聘请行业或社会人士参加;评估过程接受监督,评估专家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监督检查参评学校和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机构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检查评估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建立项目管理员制度,对参与评估过程的各方实施项目管理和分工负责;建立专家进退机制,参评学校对评估专家工作情况的评价将作为专家进退的重要依据。

求真务实。评估方案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新建本科学校的特点,注重引导参评学校合理定位、依法办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要求参评学校的数据填报和材料准备要体现原始性、真实性;参评学校和评估专家要持“平常心、正常态”,重在查找问题和改进提高。

平等交流。评估专家坚持同行互助,强化服务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开展评估活动。现场考察工作坚持深度访谈、多方交流,做到尊重对方、整体把握、独立判断,为参评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真心实意为学校服务。

勤俭节约。简化评估和接待程序,严格规定经费开支标准,避免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

13、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答: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构成(民办高校为40个观测点)。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14、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政策和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六是重视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5、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答: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学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例如: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

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6、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标体系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条件作了规定。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并有较高的利用率。同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第二,“专业与课程建设”指标中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有开放性实验室。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经费要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同时,要求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第三,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指标中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第四,“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要广;同时,要求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17、合格评估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答: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经费保障、政策指导以及建立定期的评估制度来实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是由高校依照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人财物条件保障,加强过程监管,开展自我评估,收集信息,反馈调节,改进提高等方面构成。

新建本科学校办学历史较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合格评估的重要目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指标中明确提出“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在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投入等评估指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可靠的条件保障。

三是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学生指导与服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监管措施。

四是专门设置了“质量监控”这一评估指标,要求“学校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此外,还设立了“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引导学校注重收集师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18、为什么强调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答: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本的评估形式。

其次,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的内在需要,而内部评估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今后学校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历年的质量报告将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学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而学校自我评估的结论和内容是形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主要依据。

19、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民办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做了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一个观测点“领导体制”,基本要求为: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

二是在观测点“生师比”基本要求中增加: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50%。强调自有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工作健康、有效、可持续开展。

三是增加备注3“专任教师的计算方法”: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

20、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医学类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根据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原则及医学类高校的办学特点,对合格评估部分指标作了相应调整:

一是在观测点“生师比”的基本要求中增加:医学类专业(主要指五年制、授医学学士的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要有一支双师型的临床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数量与学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10。临床教师的计算以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上不超过全校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二是在观测点“队伍结构”的基本要求中增加:整体师资队伍结构必须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两大部分组成(临床教师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且理论授课和课间见习教学教师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疗职称)。

三是在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场所”的基本要求中增加:医学教育必须有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教学医院承担学生临床阶段教学,且生均床位数达到0.8张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指经当地行政部门批准、可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且有一届以上毕业生的教学医院。

四是在观测点“实习实训”的基本要求中增加:临床阶段教学中主干课程课间见习与理论授课的比例不少于1:1。

五是观测点“毕业设计与综合训练”:对于医学生是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考试。毕业实习时间不应少于48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有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制度并实施;实习大纲规定的操作项目合理,多数学生基本完成规定项目;毕业实习每个学生实际管理病床4—6张。

21、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艺术类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针对艺术类高校在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方面呈现的差异和特点,合格评估指标作了如下调整:

一是将观测点“队伍结构”基本要求中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改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35%”。

二是艺术类院校中的主讲教师“具有二级及以上艺术类专业技术职务,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视同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22、合格评估专家组是如何构成的?

答:专家组是教育部评估中心委派,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考察和评估任务的工作队伍。

专家组由组长、成员和秘书组成。专家组成员一般为7—9人,设组长1人。专家组一般应包括学科专家、教育管理专家,同时聘请一些行业或社会人士参加。专家要能较好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方针政策,熟悉本科教学工作,有评估工作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敬业和合作精神。

评估专家根据参评学校的类型、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原则上从专家库选聘,专家选聘坚持回避制度。

23、专家组在合格评估工作中有哪些任务和要求?

答: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对参评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通过审阅学校的自评报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及有关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考察,全面深入了解参评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查找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学校反馈,提交考察报告和结论建议。专家组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要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踏实工作、平等真诚,不搞形式主义,严格遵守评估纪律。

24、评估专家应该参加哪些培训工作?

答:教育部评估中心定期组织专家培训。培训分为岗前资格培训和在岗培训两种。岗前资格培训是指评估专家在开展评估工作前进行的专门培训,是评估专家的必修课。培训时专家要系统地学习有关评估理论、评估政策、评估方案,掌握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了解评估相关纪律和规范要求,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评估质量。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参加评估工作。

在岗培训是指根据需要对评估专家定期进行的提升性培训,以适应评估理念、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的新变化。

25、专家在评估中是如何考察和进行判断的?

答:评估中,专家在全面考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作出独立判断。考察活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做足进校前功课。专家要认真审读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查阅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并通过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查阅参评学校的有关信息,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填写审读意见表,拟定考察重点和工作计划。

做全进校后功课。专家通过深度访谈、听课、走访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处、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有关的座谈会;考察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教学场所与设施;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材料;查阅评估有关支撑材料;专家组内的信息交流和讨论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判断和评价,独立投票。

做好离校后功课。根据在校考察情况,专家要写出2000字左右的个人考察报告,其中,问题和建议的内容应占到总字数的一半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专家组组长。专家组长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

26、合格评估结论是如何形成的?

答:合格评估结论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首先,由专家个人在全面考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投票,专家组汇总统计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形成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然后,专家组将参评学校的评估结论建议提交给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结果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予以公布。

27、教育部对合格评估结论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答:教育部规定合格评估结论为“通过”的新建本科学校,五年后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合格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和“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认定为教学质量低下,依据有关法律给予相应处罚。

28、合格评估工作为何强调学校“平常心、正常态”?

答:评估是国家依法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和一项制度化的工作。学校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更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因此,学校在接受评估时,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严格执行评估纪律,不弄虚作假,在评估的各个阶段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具体做到:

第一,结合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自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评促建。

第二,在评估准备过程中,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要坚持并保证将接受评估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和协调开展,确保教学常态,不搞临时突击,业绩不夸大,问题不隐瞒,数据不造假。而且,为了体现学校是质量保障主体的理念,要求学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对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所占篇幅不得少于总篇幅的1/3。

第三,在专家现场考察时,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专家的指导与帮助。

第四,根据专家组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整改计划,并组织相关方面认真落实,切实推动学校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9、教育部对评估纪律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为了减轻参评学校负担,营造风清气正评估良好风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对评估纪律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在合格评估全面实施阶段依然有效。主要内容为:领导不迎送专家;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不安排接见;学校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不造声势(包括校内张贴欢迎标语、悬挂彩旗等);不送礼物;不超标超规格安排食宿;专家组不组织学生现场考试等。

30、如何有效防范和严肃处理高校在评估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

答:为有效防范和严肃处理高校在接受评估中出现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总结借鉴以往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合格评估从理念层面、到管理层面、再到具体操作层面都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引导高校树立学校是质量保障主体的理念,使高校自觉自愿接受外部质量评价,并常态化地推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二是加强纪律规范。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对参评学校提出了评估纪律要求,专门针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加以规范。

三是实施“阳光评估”。合格评估相关政策文件与实施办法、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活动、评估专家名单、学校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有关数据、专家组评估报告以及评估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教育部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是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合格评估各利益方在项目管理中各负其责,相互监控。既有评估机构、专家和学校对整个评估组织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同时还请相关行业人员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观察员,对评估中专家行为、学校行为和组织工作进行监督。

五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评估过程中一旦发现参评学校有数据造假、材料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经查属实,实行一票否决,该学校评估结论视为“不通过”。六是组建了评估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一项职责是受教育部委托监督检查参评学校、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机构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检查评估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31、学校整改工作在合格评估中有何作用?

答:学校整改工作是指参评学校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根据专家组考察评估的意见和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并按规定时间落实整改举措的过程,是合格评估中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今后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以促使学校自觉巩固和充分利用评建成果,建立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最终实现合格评估目的。

32、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合格评估工作?

答:社会力量参与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合格评估工作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采取以下形式:

一是吸收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高等教育系统外部人员以专家或观察员身份参与合格评估工作。

二是合格评估工作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将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

三是充分利用社会专业评价机构调查的有关信息。

四是在一定范围公布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3、什么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答: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

在结构设计上,遵循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内在规律,按照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组织教师、学生、条件、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

在实现方式上,为便于采集,按照高校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分解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九类数据。每类数据再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每个采集表包含若干数据采集项。

34、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如何为学校、社会和政府以及评估工作服务?

答: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以下简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是立足于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基础数据,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于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促进广大高校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状况监测提供服务。

二是服务于政府,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高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科学管理和常态监控,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三是服务于评估,为评估专家提供参评高校教学相关信息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使评估过程简化,减轻学校准备材料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服务于社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有关数据向社会公布,为社会公众提供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了解高校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公开透明。

35、合格评估的申诉与仲裁如何进行?

答:参评学校如果对评估结论存有异议,可向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申诉,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章程规则受理申诉,进行仲裁。

36、国家为什么要设立评估专项经费?

答:为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家设立评估专项经费。专家组评估考察所有费用(含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评审费、材料费、通讯费等)皆由国家评估专项经费列支,学校不承担相关经费开支。

第四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次数:

1、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提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对1978年以后新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995年启动了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的优秀评估。1999年启动了针对新建院校与重点大学之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随机性水平评估。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本轮评估结束后,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方案做了重要调整,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并决定从2011年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3、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4、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五种基本形式?

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

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

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

五是探索国际评估。

5、如何理解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分类评估”?

教育部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中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分两大类进行评估,即: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对象是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周期为5年。

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由谁组织和实施?

由教育部领导,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称“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学校的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的评建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简称“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为依据,具体按照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2011版)进行。

8、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树立评估新理念、探索评估新方法、倡导评估良好风尚。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经费投入,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

“三个基本”是指: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的特点是什么?

(1)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3)强调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4)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认真开展评建工作。

1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标准指什么?

合格评估中“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或“基本要求”均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的限制招生的要求。

12、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倡导哪些新理念?

在总结我国多年评估实践经验,借鉴国际现代教育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合格评估工作倡导以下新理念:

一是强调学校是评估和质量保障的主体,转变学校被动接受评估的局面。

二是体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引导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重在建设过程和改进工作。

三是评估专家与参评学校是平等互动关系,专家的职责既要为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

四是突显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1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哪些新方法?

一是使用了数据分析方法。教育部评估中心基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对各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做出分析报告,提供给评估专家分析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采用了新的考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专家可以采取集中进校或分散进校的方式进校考察,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整体判断。

三是采用了新的专家工作方式。评估专家在进校前要研讨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进校考察重点;在进校考察中专家要全面考察并独立作出判断;专家在离校后一周内提交个人考察报告,专家组长汇总后形成专家组考察报告。

四是加大了社会参与力度。专家组成员中吸收了部分行业和社会人士参加。

五是完善了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了专家培训、考评制度和选拔进退机制,设立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评估纪律的检查、监督和评估的申诉与仲裁。

1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级指标(7项):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

二级指标(20项):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队伍、质量监控、学风建设、指导与服务、德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体育美育、校内外评价、就业。

主要观测点有39个。

1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估结论及使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标准为:

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通过的票数大于等于三分之二;

不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暂缓通过: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中间的票数。

专家个人投票依据:

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33个及以上观测点达到基本要求; 不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暂缓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7或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

评估结论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和教育部审定:

“通过”的院校,加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主要内容。

“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限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将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对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将采取限制招生、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停止其招生。

1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1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l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具体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六是重视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8、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例如: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

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9、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标体系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条件作了规定。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和设施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并有较高的利用率。同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

第二,“专业与课程建设”指标中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有开放性实验室。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经费要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同时,要求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第三,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中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第四,“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要广;同时,要求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20、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是什么?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经费保障、政策指导以及建立定期的评估制度来实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是指高校依照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人财物条件保障,加强过程监管,开展自我评估,收集信息,调节改进提高等方面构成。

21、合格评估从哪些方面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开展合格评估的重要目的。合格评估指导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指标中,明确提出“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是在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投入等评估指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可靠的条件保障。

三是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学生指导与服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监管措施。

四是专门设置了“质量监控”这一评估指标,要求“学校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此外,还设立了“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引导学校注重收集师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22、为什么强调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种基本评估形式中的一种。

其次,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的内在需要,而内部评估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今后学校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质量报告,历年的质量报告将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而学校自我评估的结论和内容是形成质量报告的主要依据。

23、专家组考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阅读自评材料(包括:学校《自评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

(2)听取学校介绍:学校基本情况,评建工作进展,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学校特色等。

(3)实地调研考察:包括现场深度访谈、听课、查阅资料、考察、座谈等。

(4)汇总考察情况。

(5)形成评估结论。

(6)通报评估意见:与参评学校领导通报考察评估初步意见。

(7)反馈评估意见:召开一定范围学校人员参加的通报会,通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评估意见和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设。

24、专家组进校后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实地考察:由专家组提出考察内容,学校负责组织路线安排。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课及主干专业基础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实习基地,图书馆,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室,体育场,学生出早操、上晚自习,社团活动,学生宿舍,食堂环境等。通过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除有计划的参观考察外,专家还会随机查看一些学校教学情况。

(2)听课:专家听课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教学)情况,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风等教学第一线的实际状况有感性认识。每位专家随即听课至少3~5节。

A.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验课、学校优秀课、精品课等。

B.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如老中青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3)座谈会:由专家组确定讨论提纲和与会人员名单,2小时之内,6~15人左右。

A.不同专题的座谈会,如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经费及使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B.不同类型人员的座谈会,如老中青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教务人员、学校督导组(或评估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优秀教师、学生等。

(4)走访(深度访谈):专家会尽可能对所有的二级学院和主要职能部门都安排走访,深入了解学校各教学单位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状态、质量监控以及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学中心地位、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等重要信息。

(5)查阅资料:参评学校要汇集整理出各方面的资料。各项指标的评估依据及其支撑材料和补充说明,各类教学文件、会议记录、统计报表、学生作业、试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教师教学日历、教师讲稿等,以备专家随即调阅。

25、如何理解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的内涵?

正确确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对学校的建设及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指导思想不是抽象的,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考察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仅要看办学指导思想中的两个二级指标,即学校定位和领导作用,还要看指标体系的其它指标,如师资、资源的配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这些都跟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有关。

26、学校定位包括哪些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学校定位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总体目标定位指在国内、外高校中的位置,学科结构(理、工、农、文、经等);学校类型定位指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指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研究生、本科生);人才类型定位指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研究型的,应用型的还是研究应用型的;服务面向定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为行业服务,为地区经济服务,还是面向全国;二是指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研究、开发还是从事基层实际工作。

学校的定位要依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要体现自己的特点、个性。不能盲目攀比。

学校规划是学校定位的体现。因此,是专家考察时要重点查阅的材料。学校规划包括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27、如何考察领导能力?

主要是看校级领导的战略思维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及凝聚人心的能力和中层领导对办学思想的贯彻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合格标准为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28、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考察包括哪些内容和方面?

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党政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二是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如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的关系;三是对教学的经济投入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四是各职能部门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教师、学生服务;五是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都能体现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六是育人工作已成为学校舆论中心,教师学生的感受等。

考察时,专家要查阅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校级领导、处级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校领导听课记录汇编;学校经费收入、支出情况及教学经费所占支出比例;科研支持教学工作的有关材料;围绕教学中心地位开展校内体制改革的材料(如人事、分配等);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与总结;党委会、行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记录;“服务育人”先进个人材料等。

29、如何考察人才培养思路?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2)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与支撑;(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4)人才培养思路、措施与效果;(5)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教育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30、如何考察产学研合作教育?

主要考察学校对密切与业界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有充分的认识,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能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31、如何考察教师队伍结构?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40%;符合岗位任职资格的在编主讲教师达到90%以上;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如何考察师德水平?

教师能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3、如何考察教学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34、如何考察教师培养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35、教学条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条件主要包括教学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教学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教室(普通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场所(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及其管理手段和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费、计算机网络利用、运动场面积和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按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规定标准考察。考察教学经费投入,主要看教学经费投入是否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注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36、如何考察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专业设置主要从四个方面考察,一是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二是要符合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要符合教育规律,四是有专业设置条件要求。结构调整主要考察学校能否根据地方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阶段性实际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37、什么是培养方案?评估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评估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和执行情况等。

38、如何考察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对新建高校,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应该根据服务面向以及行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为依据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大纲,选择适用教材,提升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等措施,建设一批优质课程,并通过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课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39、如何考察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考察学校是否制定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以及教师参与改革的参与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师生互动,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考试考核是否体现能力培养导向等。

40、实践教学包括哪些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也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培养方案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实践教学是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

41、如何考察实验教学?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42、何谓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提供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43、实验室开放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实验室开放有两层意思:(1)实验室时间开放: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到实验室做实验或通过预约的办法做实验;(2)内容上开放:在固定时间内开出若干项目让学生去选做,如要求学生做10个实验,实验室提供了20个实验,让学生在20个实验中选做10个实验,在实验内容上可选择。

44、实习和实训方面主要考察哪些内容?

看实习、实训的制度是否完善,措施是否有力,实习、实训计划和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实习、实训时间和经费是否有保证;实习、实训科目和基本技能训练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否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指导是否到位,考核是否科学,学生完成情况和效果如何,以及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情况等。

45、实习基地需要的条件有哪些?

(1)场所稳定;

(2)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3)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

(4)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

(5)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际项目;

(6)场地和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46、教学管理队伍由哪些人员组成?

教学管理队伍是指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人员,包括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教务处管理人员、二级学院教学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

47、如何对管理队伍进行考察?

(1)看管理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专业、职称、心理素质、认知实践等方面是否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能否发挥出管理队伍最佳的整体管理职能。(2)看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如教务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二级学院(中心)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及教学秘书是否有从事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为教师、学生服务的精神。(3)教学管理者是否具有适应教学管理工作的德和才。(4)教学管理人员是否能够结合国情、校情,遵循教育规律开展教学管理研究,并有系列管理论文。

48、质量控制考察哪些方面?

质量控制一般有六个环节:一是培养目标的确定,二是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三是质量信息与收集(包括统计、检测),四是评估(建立学校内部评估机制),五是信息的反馈(收集的信息要反馈),六是调控。

重点考察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队伍构成、监控和评价措施,信息处理和反馈通道,查阅教学检查原始资料以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等。

49、如何考察学风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学校有加强学风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规章制度与具体措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组织保证和经费支持。通过审阅材料和实地考察看成效,证明多数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

50、如何考察学习氛围?

看学校是否通过各种措施,提供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考风考纪良好。

51、如何考察课外活动?

看学校是否搭建了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的活动平台,措施具体,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场地和经费保障;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52、现行评估方案中与学生相关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1)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优良。

(2)学风建设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措施得力,效果好。

(3)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活跃,多数学生积极参与,效果好。

(4)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达到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5)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有较多的研究实践成果和省部级(含)以上奖励。

(6)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7)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好、心理健康,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85%;学生身心健康。

(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10)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53、什么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54、评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实际合格率,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

(1)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

(2)选修课程;

(3)文化科技活动氛围;

(4)学生在校成绩(进行考试改革,实现考试“严肃考试纪律,严格处理考试作弊和协同作弊,严格考试管理”等“三严”为前提);

(5)在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

(6)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

(7)专家组实地考察结果。

55、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因素有哪些?

(1)选题: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教学计划对本教学环节所规定的目的。

(2)指导教师:有否科研工作背景非常重要。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适当,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

(3)工作条件:学校提供的实践条件、参考资料、工作环境能满足课题需要,且使用方便。

(4)管理规范化:学校有较合理科学的关于毕业环节的管理制度,包括:

A.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B.选题原则;

C.指导教师的资格;

D.学生进入毕业环节的资格认定;

E.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质量标准、评分标准、答辩程序等。

56、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应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

(1)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开题、立论、资料收集、方案比较、调查、实(试)验、总结、提炼观点或结论等方面看。

(2)对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联系实际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应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3)在工作中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

(4)撰写科研报告、论文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5)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劳动。

57、专家听课主要看哪些指标?

(1)讲课的热情、精神。

(2)讲课的感染力,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对问题探索的深入浅出和启发性。

(4)对问题的阐述是否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楚。

(5)对讲课内容的娴熟及运用自如。(6)讲课内容的信息量。

(7)教学内容能否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8)有无给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9)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0)有无有效地利用教学媒体。

58、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与科学素质是基础,专业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

我国近年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人文素质为切入点,着重加强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和我国与世界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等三个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做到三个提高: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

59、合格评估对我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合格评估,不是普通的工作检查,它是国家级的质量认证,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合格评估对我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在国家层面上,具有入门认证的意义。评估顺利通过,才能证明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处在合格的位次上,才能为我校进一步争取成为硕士学位建设点铺就道路,同时为我校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学校层面上,具有学科、专业优化整合的意义。评估能进一步总结我们的办学历史,发现我们办学历程中的闪光点及不足,能够进一步梳理我们改革与建设的思路,明晰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增强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拓宽我校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道路。

第三,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具有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通过评估,可以争取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加大资源配置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60、我校教师在本科教学评建中的作用及要求是什么?

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有关评估工作的文件,掌握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积极参与评建工作,并主动关注学校评建工作的进展;同时,也要了解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准备随时参加评估专家组指定的座谈会。

具体应做到:

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要注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教育学生遵守课堂、实验、实习、考试纪律和保持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的整洁。

2、做好作业批改、考试命题、试卷评阅、毕业设计(论文)、实验实习指导等工作。

3、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工作,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周历、教案、讲稿以及过程总结考核材料等。

4、配合学校、院(部)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个人相关材料:证书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其他能够反映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证件。

5、按照学校、院(系部)工作进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了解学校、院(系部)概况,掌握教学工作情况;还要严格执行学校及本部门教学工作的有关规定,配合所在部门,做好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及业务档案等资料的归档工作。

6、实验教学教师还要加强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建设,自觉做好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完好,环境干净、整洁;开放实验室,做好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工作。

第五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11年10月

1、开展高校教学评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评估(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都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2、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主要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提高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实现这一任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二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第十九条:“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第三十三条:“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第四十条:“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第四十四条:“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 第四十七条:“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3、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何作用? 答: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实践证明,“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已经取得切实的效果。通过评估,学校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成为直接受益者。

4、国际上主要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和做法有哪些?

答: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国际上统称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概括起来有以下共同的经验: 从评估频率上看,大部分国家都有5-8年的评估周期。从评估内容上看,多数国家都是既开展院校评估,也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而且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是评估的主要内容。从评估模式上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认证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结论一般为“通过”或“不通过”两种。合格评估就属于认证模式;二是等级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结论一般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等级;三是审核模式,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是否有自律机制。评估后,专家组给出审核报告,引导学校自我改进工作。从评估组织方式上看,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政府主导型;二是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型;三是民间主导型。而且,实行管、办、评相分离是各国的共同特点。

5、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 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开展学校自我评估;二是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三是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五是探索国际评估。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参加。这些院校通过合格评估后将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6、为什么要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答: 截至2010年,2000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有314所,约占普通本科院校数(不含独立学院)的40%,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至关重要。这些学校开办本科教育时间较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对这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开展合格评估,有利于促进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快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还有利于政府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和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同时,开展教学评估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 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树立评估新理念、探索评估新方法、倡导评估良好风尚。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合格评估方案设计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该方案的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合格评估方案的核心内容。

8、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什么?

答: 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1)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2)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3)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国家《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文件规定的相应标准,即2012年底生均拨款达到12000元。(4)已有五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学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对目前已有三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国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评完。其余学校陆续达到参评条件后,届时依次接受合格评估。

9、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 政府依法负责制定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教学质量基本标准、评估方案、评估总体规划安排,委托专业评价机构开展评估活动。合格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导向性,体现了政府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要求。高校既是接受评估的对象,又是评估工作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在我国,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承担着开展自评自建活动、并主动接受外部评估的法律义务。社会是评估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社会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以及评估工作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因此,实行阳光评估,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评估信息向社会发布,让社会多方面了解评估工作,理解、支持和监督评估工作是评估工作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

1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倡导哪些新理念?

答: 在总结我国多年评估实践经验,借鉴国际现代教育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合格评估工作倡导以下新理念:一是强调学校是评估和质量保障的主体,转变学校被动接受评估的局面。二是体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引导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重在建设过程和改进工作。三是评估专家与参评学校是平等互动关系,专家的职责既要为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四是突显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1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有哪些新方法?

答: 一是使用了数据分析方法。教育部评估中心基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对各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做出分析报告,提供给评估专家分析问题,做出判断。二是采用了新的考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专家可以采取集中进校或分散进校的方式进校考察,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整体判断。三是采用了新的专家工作方式。评估专家在进校前要研讨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进校考察重点;在进校考察中专家要全面考察并独立作出判断;专家在离校后一周内提交个人考察报告,专家组长汇总后形成专家组考察报告。四是加大了社会参与力度。专家组成员中吸收了部分行业和社会人士参加。五是完善了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项目管理制度,建立了专家培训、考评制度和选拔进退机制,设立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评估纪律的检查、监督和评估的申诉与仲裁。

12、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如何实施“阳光评估”并倡导良好风尚的?

答: 为了使高校和社会更加了解教学评估工作情况,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推动评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实施“阳光评估”,倡导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公开透明。评估方案、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程序和结果处理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组成以及专家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在适当范围公布;参评学校及评估专家的有关活动和行为,接受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公平公正。根据参评学校学科特点遴选专家,优化专家组成,同时聘请行业或社会人士参加;评估过程接受监督,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评估纪律监督与检查工作;加强评估工作的规范性,严格评估操作程序,严肃评估纪律要求;建立项目管理员制度,对参与评估过程的各方实施项目管理和分工负责;建立专家进退机制,参评学校对评估专家工作情况的评价将作为专家进退的重要依据。求真务实。评估方案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注重引导参评学校合理定位、依法办学、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要求参评学校的数据填报和材料准备要体现原始性、真实性;参评学校和评估专家要持“平常心、正常态”,重在查找问题和改进提高。平等交流。评估专家坚持同行互助,强化服务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开展评估活动。现场考察工作坚持深访谈、多交流,做到尊重对方、整体把握、独立判断,为参评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真心实意为学校服务。勤俭节约。简化评估和接待程序,严格规定经费开支标准,避免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

1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什么特点?

答: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观测点(见附表)构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1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答: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具体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六是重视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15、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答: 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例如: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6、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指标体系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 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指标体系在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第一,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条件作了规定。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和设施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并有较高的利用率。同时,教师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具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第二,“专业与课程建设”指标中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有开放性实验室。对实习、实训的时间和经费要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同时,要求学校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并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第三,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中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第四,“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具体措施,学生参与面要广;同时,要求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

17、合格评估从哪些方面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答: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经费保障、政策指导以及建立定期的评估制度来实现;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一般是指高校依照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质量标准,提供人财物条件保障,加强过程监管,开展自我评估,收集信息,调节改进提高等方面构成。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因此,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开展合格评估的重要目的。合格评估指导体系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指标中,明确提出“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是在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经费投入等评估指标中都规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的要求,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有可靠的条件保障。三是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主要教学环节以及学生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学生指导与服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和监管措施。四是专门设置了“质量监控”这一评估指标,要求“学校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此外,还设立了“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引导学校注重收集师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工作。

18、为什么强调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

答: 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学校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学校自我评估制度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种基本评估形式中的一种。其次,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也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的内在需 要,而内部评估制度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今后学校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质量报告,历年的质量报告将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而学校自我评估的结论和内容是形成质量报告的主要依据。

19、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民办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 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现状,做了以下调整: 一是增加一个观测点“领导体制”,合格标准为:领导体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党委会机构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建立了学校发展决策咨询机构并很好发挥了作用;建立了学校师生员工民主管理监督、建言献策的机制。二是观测点“生师比”合格标准增加:自有专任教师数量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50%,强调自有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确保教学工作健康、有效、可持续开展。三是增加备注3:专任教师的计算方法是把自有教师及外聘教师中聘期二年(含)以上并满足学校学校规定教学工作量的教师按1:1计入,聘期一年至二年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入专任教师数。四是在计算生师比时,全日制在校的自考助学生按1:1计入学生数,以体现民办院校目前的实际状况和办学特点。

20、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医学类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 根据高等教育分类指导原则及医学类高校的办学特点,对合格评估部分指标作了相应调整: 一是在计算“生师比”时,要求有一支双师型的临床教师队伍,且整体教师队伍数量与在校生数量的比例达到1:10。临床教师的计算以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计;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上不超过全校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二是整体师资队伍结构必须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两大部分组成(临床教师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且理论授课和课间见习教学教师须有主治医师及以上医疗职称)。三是要求医学教育必须有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教学医院承担学生临床阶段教学,且生均床位数达到0.8张以上。非直属附属医院指经当地行政部门批准、可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且有一届以上毕业生的教学医院。四是要求医学类高校临床阶段教学中主干课程课间见习与理论授课的比例不少于1:1。五是将观测点“毕业设计与综合训练”调整为“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考试”,毕业实习时间不应少于48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有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制度并实施;实习大纲规定的操作项目合理,多数学生基本完成规定项目;毕业实习每个学生实际管理病床4-6张。

21、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艺术类高校作了哪些调整?

答: 针对艺术类高校在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方面呈现的差异和特点,合格评估指标作了如下调整: 一是将“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改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35%。二是艺术类高校中的主讲教师“具有二级及以上艺术类专业技术职务,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视同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22、合格评估专家组是如何构成的? 答: 专家组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评估中心”)委派,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考察和评估任务的工作队伍。专家组由组长、成员和秘书组成。专家组成员一般为7-9人,设组长1人。专家组一般应包括学科专家、教育管理专家,同时聘请一些行业或社会人士参加。专家要能较好地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方针政策,熟悉本科教学工作,有评估工作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敬业和合作精神。评估专家根据参评学校的类型、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原则上从专家库选聘,专家选聘坚持回避制度。

23、对专家组在合格评估工作中有哪些任务和要求?

答: 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对参评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考察和评价。通过审阅学校的自评报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及有关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考察,全面深入了解参评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查找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学校反馈,提交考察报告和结论建议。专家组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要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踏实工作、平等真诚,不搞形式主义,严格遵守评估纪律。

24、评估专家应该参加哪些培训工作?

答: 教育部评估中心定期组织专家培训。培训分为岗前资格培训和在岗培训两种。岗前资格培训是指评估专家在开展评估工作前进行的专门培训,是评估专家的必修课。培训时专家要系统地学习有关评估理论、评估政策、评估方案,掌握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了解相关纪律和规范要求,提高业务水平,确保评估质量。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参加评估工作。在岗培训是指根据需要对评估专家定期进行的提升性培训,以适应评估理念、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的新变化。

25、专家在评估中是如何考察和进行判断的?

答: 评估中,专家在全面考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作出独立判断。考察活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做足进校前功课。专家要认真阅读学校提供的自评报告和教育部评估中心提供的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并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查阅参评学校的有关信息,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填写审读意见表,拟定考察重点和工作计划。做全进校后功课。专家通过深度访谈、听课、走访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处、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有关的座谈会;考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教学场所与设施;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材料;查阅评估的有关支撑材料;专家组内的信息交流和讨论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学校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判断和评价,独立投票。做好离校后功课。根据在校考察情况,专家要写出2000字左右的个人考察报告,其中,问题和建议的内容应占到总字数的一半以上,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给专家组组长。专家组长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专家组考察报告。

26、评估结论是如何形成的?

答: 评估结论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首先,由专家个人在全面考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投票,专家组汇总统计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形成专家组评估结论建议,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其次,专家组将参评学校的评估结论建议提交给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结果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予以公布。

27、教育部对评估结论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答: 教育部规定评估结论为“通过”的新建本科院校,五年后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评估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将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对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采取限制招生、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停止其招生。

28、合格评估工作为何强调学校“平常心、正常态”?

答: 评估是国家依法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和一项制度化的工作。学校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更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因此,学校在接受评估时,应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弄虚作假,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严格执行评估纪律,在评估的各个阶段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具体做到: 首先,结合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自评自建,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实现以评促建。其次,在评估准备过程中,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要坚持并保证将接受评估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和协调开展,确保教学常态,不搞临时突击,业绩不夸大,问题不隐瞒,数据不造假。而且,为了体现学校是质量保障主体的理念,要求学校在撰写自评报告时,对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所占篇幅不得少于总篇幅的1/3。第三,在专家现场考察时,以学习心、开放态迎接评估。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讨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专家的指导与帮助。第四,根据专家组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整改计划,并组织相关方面认真落实,切实推动学校教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9、教育部提出的“十不准”评估纪律是什么?

答: 为了减轻参评学校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评估风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提出十项纪律要求,这些要求在合格评估全面实施阶段依然有效。“十不准”的具体内容为:领导不迎送专家;不安排各种形式的宴请;不安排接见;学校不召开汇报大会(包括开幕式和闭幕式);不组织师生文艺汇报演出;不在网络和媒体上做宣传报道;不造声势(包括校内张贴欢迎标语、悬挂彩旗等);不送礼物;不超标超规格安排食宿;专家组不组织学生现场考试。

30、如何切实有效地防范和惩治高校在评估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

答: 为有效地防范和惩治高校在接受评估中出现的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总结借鉴以往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理念层面、到管理层面、再到具体操作层面都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 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引导高校树立学校是质量保障主体的理念,使高校自觉自愿接受外部质量评价,并常态化地推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纪律规范。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调研工作纪律的通知》(高教司函[2009]230号),对参评学校提出了十项纪律要求,专门针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加以规范。三是实施“阳光评估”。合格评估相关政策文件与实施办法、评估标准、学校自评报告等,均在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开。教育部设立专门评估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四是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合格评估各利益方在项目管理中各负其责,相互监控。既有评估机构、专家和学校对整个评估组织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同时还请相关行业人员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观察员,对评估中专家行为、学校行为和组织工作进行监督。五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评估过程中一旦发现学校有数据造假、材料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经查属实,实行一票否决,该学校评估结论视为“不通过”。六是组建了评估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一项职责是受教育部委托监督检查参评学校、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机构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检查评估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31、学校整改工作在合格评估中有何作用?

答: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学校整改工作是合格评估的必要环节。学校整改工作是指参评学校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根据专家组考察评估的意见和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并按规定时间落实整改举措的过程。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下一轮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的重要内容,以促使学校自觉巩固和充分利用评建成果,建立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最终实现合格评估目的。

32、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合格评估工作?

答: 社会力量参与评估是高等教育活动和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合格评估工作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采取以下形式: 一是吸收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高等教育系统外部人员以专家或观察员身份参与合格评估工作。二是合格评估工作中,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三是充分利用社会专业评价机构调查有关信息。四是在一定范围公布高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3、什么是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答: 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就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在结构设计上,遵循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内在规律,按照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组织教师、学生、条件、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在实现方式上,为便于采集,按照高校职能部门的分工特点,分解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九类数据。每类数据再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每个采集表包含若干数据采集项。

34、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如何为学校、社会和政府以及评估工作服务?

答: 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以下简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是立足于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基础数据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于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促进广大高校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状况监测提供服务。二是服务于政府,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高校教学工作有关信息,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科学管理和常态监控,提高决策的可靠性。三是服务于评估,为评估专家提供参评高校教学相关信息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使评估过程简化,减轻学校准备材料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服务于社会,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有关数据向社会公布,为社会公众提供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了解高校教学工作提供服务,促进教育信息公开透明。

35、合格评估申诉与仲裁如何进行?

答: 评估专家委员会除了负责指导监督合格评估工作、审议《专家组评估报告》和评估结论等工作,还负责受理评估争议、仲裁等事宜。参评学校如果对评估结论存有异议,可向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申诉,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委员审议,并根据具体情况责成评估组织机构与参评学校沟通、复议,必要时可组织复评。最终结论由评估专家委员会作出。

36、国家为什么要设立评估专项经费?

答: 为保证评估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国家设立评估专项经费。专家组评估考察所有费用(含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评审费、材料费、通讯费等)皆由国家评估专项经费列支,学校不承担相关经费开支。

资料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下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